六盘水环境质量月报
- 格式:docx
- 大小:39.70 KB
- 文档页数:4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六盘水环境调查报告篇一:贵州省情(六盘水市矿产资源)调查报告关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矿产资源的调查报告调查目的和对象: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矿产资源分布及开采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为六盘水市矿产开采和未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规划,以期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调查地点:六盘水市各矿场调查时间:20XX年5月4日—5月30日调查人员:所属课程:贵州省情教程一、地理及矿产资源慨况六盘水是国内著名的煤田,是贵州、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炼焦煤资源基地。
全市煤炭(:六盘水环境调查报告)分布广泛,煤类较为齐全,产出煤层多,厚度大,地勘工作程度较高,煤质良好,盘县与钟山区、水城是贵州低硫优质炼焦煤的集中产区。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目前我市共有国有大中型煤矿16对,地方小煤矿467对,新增煤矿地方小煤矿44对,铁矿矿山1对,锰矿矿山4对,铅锌矿矿山12对,金矿矿山12对,其他类矿山600余对。
三、开发与勘查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六盘水市矿产开发利用与勘查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有:1、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一矿多开,大矿小开普遍。
突出反映在全市优势矿产煤炭的开采上。
2、开采规模小、产量低:全市矿山众多,但以小型矿山占主导地位。
全市矿石总产量低,绝大多数矿山、尤其是小矿,难以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3、采富弃贫,采好丢差现象较为严重。
全市矿产开采普遍存在采富弃贫,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差的状况。
尤以煤炭显著,浪费资源状况较为严重。
4、采矿及其加工对生态环境破坏影响较为明显。
由于矿山不合理的采矿,诱发塌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日越严重,引发的工农纠纷也时常发生,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破坏和浪费了矿产资源。
四、工作思路。
六盘水城市环评调研报告六盘水市是贵州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
本次调研旨在对六盘水市的城市环境进行评估和分析,了解当前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背景介绍六盘水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该市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等。
二、环评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式,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
实地考察主要包括城市空气质量观测、水质采样和生态系统调查等,问卷调查主要面向市民和企业,用于了解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1. 空气质量:调研结果显示,六盘水市空气质量普遍较差。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排放和车辆尾气等,严重影响市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 水污染:六盘水市的水质也存在一定问题。
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是主要原因之一,导致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
3. 生态破坏: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六盘水市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大量的土地开发和矿产资源开采导致了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物种灭绝。
四、建议和对策1. 减少工业污染:加强工业企业的环保治理,完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处理设施,减少排放量。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 加强水资源管理: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并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
推广节水措施,提高用水效率。
3. 生态保护与恢复: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
4. 促进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和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鼓励大众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五、总结六盘水市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了六盘水市的环境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这些建议,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改善六盘水市的城市环境质量。
贵州省环境质量月报(2015年11月)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2015年11月,我省9个中心城市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简称新标准)要求开展了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6项指标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依据《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办法》,按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简称综合指数)进行排序,排名依次为都匀市、凯里市、兴义市、安顺市、铜仁市、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和六盘水市。
所有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均为100%。
我省4个县级市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简称老标准)要求开展了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3项指标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依据综合指数进行排序,排名依次为福泉市、赤水市、清镇市和仁怀市。
4个县级市优良天数比例均为100%。
2015年11月全省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月均值浓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二氧化氮月均值浓度与去年同期持平;与上月相比二氧化硫月均值浓度有所上升,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月均值浓度有不同程度下降。
全省二氧化硫月均浓度值范围为10-27微克/立方米。
其中,赤水市和凯里市最低,兴义市最高。
二氧化硫月均值为17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5微克/立方米,与上月相比上升2微克/立方米。
全省二氧化氮月均浓度值范围为8-27微克/立方米。
其中,福泉市最低,贵阳市和毕节市最高。
二氧化氮月均值为18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与上月相比下降2微克/立方米。
全省可吸入颗粒物月均浓度值范围为28-60微克/立方米。
其中,福泉市最低,六盘水市最高。
可吸入颗粒物月均值为45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2微克/立方米,与上月相比下降13微克/立方米。
全省9个中心城市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数范围为1.0-1.4毫克/立方米,其中,安顺市最低,毕节市和铜仁市最高。
六盘水市环境质量公报二〇一八年度六盘水市生态环境局一、环境空气质量1、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情况六盘水市全市环境空气质量采用4个区县平均值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进行评价。
2018年,六盘水市全市环境空气质量(4个区县平均值计)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六盘水4个区县二氧化硫(SO2)均值为1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均值为18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均值为46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均值为32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炭(CO)第95百分位数均值为1.2毫克/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数均值为108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26。
2、4个县、市、特区、区环境空气质量(1)六枝特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8年,六枝特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实际监测天数363天,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362天,优良率99.7%,二氧化硫(SO2)年均值为2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年均值为13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为37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为27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炭(CO)第95百分位数为1.3毫克/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数为91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6。
(2)盘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8年,盘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实际监测天数361天,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351天,优良率97.2%,二氧化硫(SO2)年均值为1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年均值为18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为41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为29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炭(CO)第95百分位数为1.4毫克/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数为128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27。
六盘水市环境质量公报二〇一七年度六盘水市环境保护局一、环境空气质量1、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情况六盘水市全市环境空气质量采用4个区县平均值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进行评价。
2017年,六盘水市全市环境空气质量(4个区县平均值计)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六盘水4个区县二氧化硫(SO2)均值为1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均值为17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均值为54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均值为34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炭(CO)第95百分位数均值为1.1毫克/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数均值为113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38。
2、各区县环境空气质量(1)六枝特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7年,六枝特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实际监测天数361天,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352天,优良率97.5%,二氧化硫(SO2)年均值为14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年均值为8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为52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为27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炭(CO)第95百分位数为1.3毫克/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数为91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3。
(2)盘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7年,盘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实际监测天数357天,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338天,优良率94.7%,二氧化硫(SO2)年均值为1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年均值为18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为46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为28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炭(CO)第95百分位数为0.9毫克/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数为131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20。
六盘水市环境质量季报2017年3季度(总第79期)六盘水市环境监测站2017年10月11日一、大气2017年3季度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共监测92天,优良率达100%,其中优的天数51天,占监测天数的%,良的天数为41天,占监测天数的%,无轻度及以上污染天气。
与去年同期相较,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优良率持平,其中,优的天数比例上升了个百分点,良的天数比例下降个百分点(2016年3季度优良率为100%,其中优的天数为37天,占监测天数的%,良的天数为55天,占监测天数的%)。
市中心城区3季度空气中污染物日平均浓度: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49微克/立方米,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21)》二级标准,细颗粒物()为25微克/立方米,达到二级标准,二氧化硫为16微克/立方米,达到一级标准,二氧化氮为21微克/立方米,达到一级标准,一氧化碳3季度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毫克/立方米,达到一级标准,臭氧3季度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102微克/立方米,达到二级标准。
降水pH平均值为,未显现“酸雨”(pH≤的降水)现象。
二、饮用水源地水质我市中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玉舍水库,备用水源地为窑上水库、龙贵地水库、双桥水库。
六盘水市环境监测站每一个月均对以上四个水库进行监测。
共监测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三氯甲烷等64项指标,2017年3季度每一个月4个水库所监测的指标全数达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标准。
三、地面水流经我市的地面水有:乌江水系的三岔河及其支流响水河、小河;北盘江水系的北盘江干流及其支流六枝河、拖长江、乌都河;本季度共对以上7条河流的15个省控以上断面、7个市控断面进行了水质监测。
省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为%,水质优良率为%,比去年同期下降个百分点。
市控断面,达到或优于水质规定类别的断面6个。
22个监测断面中水质达到或优于规定类别的断面有20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水质优良率为%。
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月报(2019年9月)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2019年9月,全省9个中心城市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要求开展了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6项指标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依据《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技术规定》,按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简称综合指数)进行排序,由好到差排名依次为:六盘水市、兴义市、毕节市、安顺市、都匀市、遵义市、凯里市、贵阳市和铜仁市。
全省9个中心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均为100.0%。
2019年9月贵州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由好到差排名排名城市综合指数AQI优良天数比例(%)首要污染物1六盘水市 2.29100.0臭氧(O3)2兴义市 2.35100.0臭氧(O3)3毕节市 2.49100.0臭氧(O3)4安顺市 2.53100.0臭氧(O3)5都匀市 2.63100.0臭氧(O3)6遵义市 2.89100.0臭氧(O3)7凯里市 3.16100.0细颗粒物(PM2.5)8贵阳市 3.17100.0臭氧(O3)9铜仁市 3.19100.0臭氧(O3)注: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是指评价时段内,参与评价的各项污染物的单项质量指数之和,综合指数越小表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越好。
2.本表采用9个中心城市共计42个省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数据进行统计:包括32个国控点位(不含贵阳市桐木岭对照点)和10个省控点位(不含都匀市斗篷山对照点)。
2019年9月贵州省中心城市环境空气各指标监测结果单位:微克/立方米城市名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八小时2019年9月2018年9月2019年9月2018年9月2019年9月2018年9月2019年9月2018年9月2019年9月2018年9月2019年9月2018年9月贵阳市752119513426180.60.714590遵义市762419382521130.60.614086六盘水市8111219322819160.70.710880安顺市109109322124140.70.712584毕节市871214352623150.70.911591铜仁市331813523527150.90.8154105凯里市16151913432830160.80.811998都匀市681210392523130.60.6138104兴义市671512292116100.60.813694全省平均881614392723140.70.713192日均值二级标准限值15080150754160年均值二级标准限值60407035——注: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024年环境整治工作情况月度总结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环境保护部门的负责人,现就2024年环境整治工作情况进行月度总结报告。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改善环境状况,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国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开展各项环境保护工作。
2024年是我国环境整治工作的关键之年。
在过去的一个月,我们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行了有力的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大气污染治理大气污染一直是我国环境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我们坚持打击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源,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
截止目前,我们已经关闭了一批高污染、高能耗的工厂,推动了产能过剩行业的淘汰和整合,大幅减少了大气污染排放。
同时,我们还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增加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我国的大气污染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水污染治理水污染是我国另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治理。
我们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力度,改善了污水处理能力。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推动了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的技术创新与示范。
这些工作的开展,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土壤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是我国环境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防治土壤污染,我们加大了对重点地区的调查和监测力度,建立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推动了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与示范。
同时,我们还采取了刚性治理措施,对发现的土壤污染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
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土壤资源的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噪声污染治理噪声污染是我国城市环境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我们加大了对各类噪声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完善了噪声监测网络,开展了对主要道路、建筑工地等噪音源的监控和整治工作。
六盘水市环境质量月报
(2018年7月)
一、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
2018 年7月,我市中心城区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要求开展了二氧化硫(SO 2)、二氧化氮(NO 2)、
一氧化碳( CO )、臭氧( O3)、可吸入颗粒物(PM 10)和细颗粒
物( PM 2.5)6项指标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共监测31天,AQI 优
良天数为 31 天,优良率 100% ,首要污染物为臭氧,环境空气质量
综合指数 2.63 。
表1 2018 年7月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空气各指标监测结果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细颗粒物
城市2018年 2017 年2018年2017年2018年2017年2018 年2017 年 2018 年 2017年 2018年2017年7月7月7月7月7月7月7月7月7月7月7月7月
六盘水市1215192234470.90.8981022222
执行标准
日均值二级
15080150416075
标准限值
年均值二级
604070——35
标准限值
单位:微克 /立方米(注:一氧化碳的单位:毫克/立方米)
二、六盘水市各市、县、特区、区及全市环境空气质量
2018 年 7月,全市 4个市、县、特区、区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 )要求开展了二氧化硫(SO 2)、二氧化
氮(NO 2)、一氧化碳( CO )、臭氧( O3)、可吸入颗粒物(PM 10)
- 1 -
和细颗粒物( PM 2.5)6项指标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依据《城市环
境空气质量排名技术规定》(HJ663-2013 ),按空气质量综合指
数(简称综合指数)进行排序,排名依次为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州市、钟山区。
优良天数比例分别是六枝100% 、水城县 100% 、盘州市 100% 、钟山区 100% 。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2.25 。
具体结果和排名详见表2:
表 2 2018 年 7月六盘水市各市、县、特区、区及全市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单位:微克 / 立方米(注:一氧化碳的单位:毫克/ 立方米)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细颗粒物综合指数AQI 优良
排名
县、特区、区天数比例
2018年 7月
六枝1211210.97315 1.89100.0%1盘州市1819170.78717 2.23100.0%3水城县1111230.89322 2.20100.0%2钟山区1220360.810022 2.66100.0%4
全市1315240.88819 2.25100.0%
执行标准
日均值二级标准
15080150416075---限值
年均值二级标准
604070--35---限值
备注:排名依据为综合指数,全市结果为钟山区、六枝、水城县、盘州市4个市、县、特区、区均值
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
1、中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
六盘水市中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玉舍水库,备用水源地为龙贵地水库、双桥水库。
2018 年 7月,以上 3个水库所监测的指标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 2002 )中集中式
- 2 -
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要求,达标率为100 %。
2、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
六盘水市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盘州市的哮天龙水库、
白河沟水库,六枝特区的旧院水库、中坝水库。
2018 年7月,哮天龙水库、白河沟水库、旧院水库、中坝水库
水质均达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要求,达标率为
100%。
3、乡镇同步小康饮用水源地水质
六盘水共计99 个乡镇同步小康饮用水源地,其中:六枝19 个、盘州市 40 个、水城县 30 个、钟山区 10 个。
2016 年 7月,共监测了 99 个水源点,所监测的乡镇同步小康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均达到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求,达标率为 100 %。
(乡镇同步小康
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由各县区委托第三方监测)。
四、地表水水质
六盘水纳入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
六盘水纳入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为:北盘江的发耳断面、岔
河口断面、三岔河的龙场断面和黄泥河的黄泥河断面。
发耳、龙场、岔河口和黄泥河四个断面均属Ⅲ类水功能区,评价标准执行《地表
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 2002 )Ⅲ类,国家“水十条”考核均要求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 )Ⅱ类。
2018 年7月发耳、龙场、岔河口和黄泥河四个断面监测结果: 发
- 3 -
耳、岔河口、龙场和黄泥河断面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Ⅱ类水质标准,达到国家“水十条”考核要求;表 3 2018 年 7月六盘水纳入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水质状况
水十条考核实达超标项目
序号流域河流断面规定类别
要求类别(水十条考核)1珠江北盘江发耳ⅢⅡⅡ
2珠江北盘江岔河口ⅢⅡⅡ
3长江三岔河龙场ⅢⅡⅡ
4珠江黄泥河黄泥河ⅢⅡⅡ-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