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兵法下篇之二黔驴发威
- 格式:pdf
- 大小:106.65 KB
- 文档页数:4
读《班主任兵法》之感想近期读了万玮写的《班主任兵法》,看的每一篇实践故事,理论文章都觉得收获很大。
感叹万老师教育智慧的同时,也反思比对了一下自己。
《预篇》讲班主任要“预”学生、“预”班级、“预”突发事件、“预”知识底蕴。
相对自己之前仅“预”了课堂教学内容来说,相差甚远。
“班主任要花时间了解每一个特殊学生的习惯、爱好、特点,预测他可能出现的问题,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防微杜渐,这样可免以后的更多麻烦。
”“逐渐了解每一个学生,并根据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而我是在接触新学生之后才了解学生特点,好动型与安静型、主动型与被动型、擅长短时记忆与不擅长短时记忆……很明显,这点了解是不够的,无法做到“防微杜渐,把麻烦消灭于无形之中”。
万老师在《一声叹息》中提到家访以了解学生,并且在《黔驴发威》中让学生放松警惕、露出真面目,一个月后铁证如山,清算旧账。
“好的班主任,也是把平时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都准备好应对措施的。
”我就在想有什么样的突发事件?可能有学生喊着说热死了,边说边拿本子扇。
如果让此学生随意扇风,整个班都会是哗啦啦的扇风景象,还会附带“真热呀!”“凉快点了。
”之类感叹的话,一人一句,教室的屋顶也就快要不存在了。
此时教学生一个绝招。
只要学会此招,保准不热。
减少运动量,闭上嘴巴放稳手脚,身体保持静止,只动眼睛和大脑,认真听课。
这就是心静自然凉的道理。
再比如,有位学生突然课上哭泣,其他同学大声向你报告:“老师,某某哭啦!”此时是停下来询问哭泣原因还是继续上课?本着爱学生及为大部分学生考虑原则,可以说:“好的,老师知道了。
大家先认真上课,让他自己先疏通、发泄一下情绪,课后老师会去了解情况的。
大家都不要盯着他看,谁都不想让自己哭的丑样子让别人看,对吧!”然后对哭泣的学生说:“过会儿觉得好受些了,就认真听课,课后老师等你解释。
”“班主任要不断的补充自己的知识,补充自己的感悟,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好文章,好故事要记在心里。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班主任兵法》读后感前些日子,在网上无意中浏览到了《班主任兵法》这本书,便读了起来。
我读过之后,觉得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它记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
收获主要有两点。
收获一:我认识到教育是一种艺术,必须用心研究。
作者把兵法运用于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教育者,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
我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
如果能跳出教育的小圈子,眼睛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东西,自觉地把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思想或经验借鉴过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我们的教育视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
收获二:我认识到教育不是一种大面积的播种,而是个别的栽培。
教育并不是像平原地区的玉米或水稻播种那样,面对整齐划一的田地,用机械化的方式撒种,秋后就可以收割。
教育如同园艺师,面对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花木,需要用心琢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习性,进而区别不同对象来修枝剪叶、灌溉施肥,使之成为美的化身来装点世界。
书中的学生,脾气秉性习惯好恶皆不相同,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育他们,势必捉襟见肘,难以奏效。
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心理学、教育学的常识和自己的智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展示了教育自身的丰富多彩的美丽。
我觉得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有很多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不要机械的死搬教条,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绽开自己美丽的花朵。
第二篇:《班主任兵法》读后感《班主任兵法》读后感细细地研读了《班主任兵法》这本书.单看那一个个小题目就吸引我一口气读完.《倒转乾坤》,《黔驴发威》,《一声叹息》,《以毒攻毒》,《一石二鸟》,《一立千钧》,《一叶障目》,《乍暖还寒》……一个理科出身的老师,语言却这么精练,能把古代的《孙子兵法》甚至现代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理论都恰到好处地运用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用兵法里的精髓来诠释教育现象,那么独到那么精辟,再看书里他娓娓道来的生动曲折的故事,更是条理清晰,充盈着教育的机智和智慧。
班主任兵法读后感暑假作业全部做好后,妈妈带我去滨海的舅妈家,说是让我跟表姐好好玩上一阵子。
可是到了那里,舅妈说表姐随学校集体外出旅游去了,要四五天呢。
真的很失望,可又能怎么办呢?只好等她呗。
晚上我睡在表姐的床上,一个人无聊得很。
无意间摸来一本书,随便一看,书名竟然叫《班主任兵法》,真逗!再看看目录部分,真的很逗的。
什么"黔驴发威"、"敲山震虎"、"鸟尽弓藏"、"指鹿为马"、"打草惊蛇",什么"刮骨疗伤"、"以毒攻毒"、"瓮中捉鳖",还有什么"游击战"、"阵地战"、"攻坚战"等等,有的我听说过,有的从课外书上曾经看过,还有的却不知道什么意思。
我就很奇怪了,这些"动物们"和"打仗"的东西跟学校班主任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不是爸爸说过的"风马牛不相及"嘛。
管它呢,先看看再说。
我随意地打开到第11页"三、以德立威"部分,标题下的中间有一段黑字:"一个曾当面顶撞你的学生,如果成为一个当面尊敬你,背后也维护你的利益的人,你的威信想没有也困难了!"看着这段话,我似懂非懂。
接着看下面的吧。
内容的大意是这样的:班级里的"调皮大王"在上一节的课堂上不遵守纪律,还与那位副科老师顶撞,让整个班级都受到了批评。
这一下同学们都不干了,在下一节课堂上纷纷向班主任老师告了状,还一起指责他。
"调皮大王"气急之下,当场离开了班级。
班主任赶紧让两个班长把他追回来,还说了这样的一些话:首先我要表扬这位同学,因为他能够及时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回来上课,课后老师再与他交流情况。
但是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全班所有人都批评你的话,你能接受得了吗?如果办公室里的所有老师都批评你,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说的同学们不住地点头,那位"调皮大王"的脸上也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精选7篇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篇1】读完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要做好老师,做好班主任,首先就必须对教育事业,对学生非常热爱。
爱心是教师情感的核心。
面对有待培养的一个个如此年轻蓬勃的学生们,教师要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情绪、情感、思想一天天的变化和成长,精心呵护,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如果没有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爱,热爱教育事业是无从谈起的。
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不可或缺的情感。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热爱和关爱尤其重要。
作为班主任,平时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都能够比较清楚地掌握,要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和全班每一位学生多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沟通。
同时,班主任还应对学生以诚相待,把班级管理的问题和困难告诉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谅解、支持与信任。
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注重及时的反思,总结以及方法的灵活运用,以达到更人性化的管理。
班主任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因此它更强调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及时有效地变更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找出更容易贯彻班级指导思想的办法。
在《班主任兵法》中提到,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美国的波斯纳提出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样一个公式。
可见如果我们做教师的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养成主动反思总结的习惯,我们的教育方法一定可以获得不断的创新和提高。
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篇2】首先,学会和学生沟通万老师在书中提到一类老师:在班里出现问题后,会随便找学生谈话,由于没做准备谈话往往没有效果。
于是我往往对号入座,想到自己,感觉我就是这类教师:每次学生出现问题后,也会找同学谈话,但是当时学生也是答应的好好的不会再犯错,但是扭头就忘。
我想这很大程度与我没做好准备有关,没有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万老师每次都会寻找切入点,仔细设计谈话的策略,并预想学生可能的反应,准备好几种应对情况,所以与学生的谈话总能收到效果。
跟着万玮学兵法老师们,我坐在这里非常荣幸,因为我们的守望读书社才女、美女云集,有大才女高老师,小才女超超,又有半路杀进我们学校的文艺创作杰出青年李娜老师,我身处她们当中本身已倍感荣幸,今天第一个被派出交流,更感自豪!希望我的发言,能不辱使命!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是我暑假期间读过的一本书《班主任兵法》。
班主任跟兵法岂能相提并论?读过这本书,才觉得我们的班级工作真的如同打仗,光有愿望爱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策略、智慧。
这本书是一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7年的万玮老师的著作。
而且不仅是一本,仅兵法就有3本,据说还有其他作品。
工作这么几年,就有这么多实践与感悟,的确让人叹服!那到底写的怎么样呢?我先带领大家走进第一本《兵法》。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实践篇,有三十篇文章。
第二部分是理论,二十六文章。
先看实践篇,这三十个故事,一看题目就非常吸引人:倒转乾坤、黔驴发威、以德立威、当头棒喝、敲山震虎、围而不打、顺水推舟、激怒之怒、打草惊蛇、鸟尽弓藏.......再细读故事,那大起大落的悬念、机制灵活的处理方式,再加上那简练幽默的语言,让你忍俊不止、痛快淋漓!我的这本书中有多处污点,那都是吃饭时还恋恋不舍造成的,我不仅喜好边吃边看,还边看边给女儿讲,讲完总是两个不同反应。
我是开心无比,痛快酣畅,曹雪是咋咋舌头:“真损!幸亏没教我!”损也罢,神也罢,总之,胜了学生,就是为师者的幸福!且听第一回:倒转乾坤年轻的万老师本来已经是初三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老师,突然一个预班老师请假,他只好教三个班。
预备班开始不错,但是两个月下来居然有很多同学不做作业了。
一天万老师就带着杀气进了教室。
万老师讲,真正的高手不是用剑杀人,而是用剑气杀人!他一脸杀气点一些同学的名字,站起来的同学战战兢兢,坐着的同学大松一口气正当坐着的学生觉得万事大吉的时候,只见啥时间,万老师一个180度的转弯,怒气突然间变成暖意,他挥手让这些站着的同学坐下,坐着的站起来。
《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相关推荐《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通用12篇)班主任兵法是介绍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的一本书,作者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给大家分享《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欢迎借鉴!《班主任兵法》读书笔记1在暑假里我读了万玮老师编写的《班主任兵法》,感受颇深。
它是一本教育反思集,讲述了作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斗志斗勇的教育故事。
《班主任兵法》分理论和实践。
在实践中通过大起大落的情节、曲折动人的故事,来体现了万玮老师在“爱”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和人格健康发展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掌握学生心理基础上擅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
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地将兵法的理论和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探究了兵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古代许多兵法理论,如:攻心为上、克敌无形、上兵伐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演绎和运用上作出了独特的阐述,让我受益匪浅。
下面就简单的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通过《班主任兵法》的学习,我懂得了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该刚的时候要刚,该柔的时候要柔。
他可以为维护教师自身的权威而对班级不良风气进行大刀阔斧的处罚,也可以在学生情绪激烈之时审时度势,稍作退让。
而总体来说,对待学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有要求也有宽大为怀。
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体谅学生的难处,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犯了错,要尽量原谅他,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要有耐心,永远给学生机会。
这样的班主任学生自然信服。
但是宽容并不等于放纵,该严厉时还是要严厉,绝对不能违反原则。
否则将因为自己的过度宽容,而使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得寸进尺,以至于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以为教师软弱可欺。
班主任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正所谓“因材施教”,因为每一学生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予以区别对待,比如说: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班主任要给予更大的目标,让其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无止境,不断努力。
斗智斗勇的“兵法”没有夸张的描述,没有刻意的煽情,《班主任兵法》一书中万玮老师用非常风趣幽默、生动诙谐的语言细细陈述,娓娓道来。
黔驴发威、一声叹息、当头棒喝、乍暖还寒等等,这些新颖的标题一看就想让人一探究竟,“兵法”怎么能运用到教育管理中呢?细细品味过才发现,无论你读到哪一个章节,都感觉仿佛是身临其境,钦佩和赞叹就是这样油然而生,这是一个多么智慧的老师,虽然在在大学毕业后的头一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也曾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工作经历,但是万老师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刻苦认真的专研,制定了一套与学生斗智斗勇的“兵法”。
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最头痛的莫过于班里的学生的叛逆问题,尤其是到中高年级时,学生迈入青春期,这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这类学生不但学习成绩糟糕,上课还会影响其他同学。
如果一个班的学生氛围闹哄哄,那么一切便无从说起。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想大部分的老师选择的定是采取惩罚或者批评的措施,久而久之,惩罚或批评对他们来说早已经百毒不侵,于是老师只能使出最后的杀手锏:请家长。
然而所谓的杀手锏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老师越是强硬学生只会越来越叛逆。
读过万老师的《班主任兵法》之后,发现其实有许多做法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使我很受启发。
读着读着,经常感叹,这个方法好,当时我怎么没想到,那个其实我也做过,但是做的不够到位啊,效果就不理想了。
其实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后进生”,我们都应该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在爱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案例描述】:今天又是一个艳阳天,每每碰到如此好的天气,心情也特别愉悦。
怀着这样的心情踏进办公室,但是没等坐下就有学生来打小报告:“老师,蒋同学没有完成家庭作业,他是刚刚来学校补好的。
”顿时,好心情烟消云散。
我立马走进教室,质问道:“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但是蒋同学的回答却让我觉得离谱,“我忘记抄到家校联系册了,现在不正在补么。
”回答得如此镇定,脸上还夹杂着一丝不屑的表情。
让反思成为教师的思维习惯薛农基《班主任兵法》一书,出自一位教龄仅七年的年轻教师之手。
作者在大学毕业后的头一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曾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工作经历。
然而,正是这段经历,成了作者极富价值、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作者通过对这一段难忘经历的历时一年多的咀嚼、总结、感悟、反思,加之不断地阅读钻研,终于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界,在理论和实践上跃上了一个较高的新层次,不仅在工作上得心应手,还写出了这本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创新价值的《班主任兵法》。
之所以说该书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具有创新价值,是因为该书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上、理论上都反映了作者自己独到的做法和思考。
在实践方面,作者强调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在班主任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有时甚至是严格、严厉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掌握学生心理基础上善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
这也是作者的教育风格与以往和当今的许多教师的不同之处。
看了该书‚实践篇‛中生动曲折的故事、大起大落的情节以及那些不落窠臼、机智灵活地处理问题的方法,我们不禁会像孟老夫子一样,发出‚教亦多术矣‛的感慨。
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地将兵法的理论和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中,探究了兵法与教育(尤其是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关系,并对许多中国古代兵法理论(如‚攻心为上‛‚克敌无形‛‚上兵伐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等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演绎和运用上做出了独特的阐述。
读《班主任兵法》一书,我们能够强烈地感觉到:作者是一位对教育很‚用心‛的人,他用自己的实践、思考、感悟,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做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探索。
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来说,教师的教育方式无非有两种:感化式的和震撼式的。
我们的教育,总的来说,比较注重、倡导春风化雨、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
然而,从《班主任兵法》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视‚感化式‛的教育方式的同时,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该书‚实践篇‛部分的‚黔驴发威‛‚当头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作者这类的教育事例)。
班主任兵法下篇之二、黔驴发威
二、黔驴发威
学生对环境适应之后,师生之间的关系马上进入第二个阶段。
这个阶段我称之为“黔之驴”阶段。
此时学生开始试探老师了。
这段时间对新的老师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新学期开始了,我接了一个新的班级。
有一段时间不做班主任了,再次做班主任的时候,竟然有一种冲动。
小孩子还没有来校,我就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8月底的时候,预备年级的新生来报到了。
根据安排,他们将要进行三天的军训,在这三天里,同时也要进行校规校纪的教育。
班主任要全程陪同他们。
军训这件事,虽然有很多人不以为然,我却是很赞成的。
因为我也经历过一年的军训。
对军训自然是有些感情的。
不过对预备年级的小孩子来说,要求也不必那么高,意思意思就行了。
其实就是意思意思,也足够给他们留下一些深刻印象的了。
暑假里我家访过绝大部分的学生,对他们多少有了一点了解。
新班级组成的第一天,我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选择了一男一女两名我感觉有一定能力的学生作为临时的正副班长。
同时向全班宣布:一个月之后正式选举班委。
预备年级新生共四个班,其它几个班级的班主任都是有一定经验的女教师。
看着她们一丝不苟的样子,我想是不是跟我较上劲了,想在起点上超过我,好啊,没有问题。
我是这个年级的年级组长,她们认真工作,我从心底里高兴。
军训是全年级一起进行的,教官给学生练队列的时候,我和几位班主任坐在旁边阴凉的地方懒洋洋地聊天。
他们以前没有和我在一个年级共过事,只是听说我有些名头,都想看看我有什么本事。
只是,我让他们失望了,我能从他们脸上
看得出些许失望的表情。
我倒没有刻意隐瞒他们,因为这两天在班级管理上我确实没有做什么事情。
军训的最后一天是会操,早晨在教室里简单跟学生们讲了几句话之后,就出来排队去操场。
兴许是要会操的缘故,孩子们有些兴奋。
排队的时候有些吵,往操场走的时候队伍也不够整齐。
另外的几个班级则明显比我们班好得多。
由于班主任经常提醒的缘故,他们的队伍既安静又整齐。
军训带队的老师走在我的旁边,小声地跟我说:你这个班的孩子好像比其他班调皮。
我笑了笑,说,是啊,重任在肩哪。
军训很快结束了,大家融入了新学期开始的紧张忙碌生活之中。
办公室里人进人出。
其他几位班主任的办公桌前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独我这里冷冷清清。
看着她们认真布置工作,努力管理班级的样子,我的确很欣慰。
这是几位还比较年轻的老师,多一些这样的老师,学校才有
希望啊。
偶尔我也会帮他们出出主意,他们有时也会问我新的班级怎么不烧三把火,我说,别急,我一个月后才进行班级选举。
我是有些厉害的名声的。
学生已经向上届的学生打听过了,知道我叫“恐怖老师”,所以他们对我还是很敬畏的。
我微微笑一笑他们都会紧张。
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
只是这次他们觉得很奇怪。
他们做好了迎接恐怖老师的准备,恐怖却迟迟没有来临。
事实上,我哪里像个恐怖老师啊。
我谈笑风生,诙谐幽默。
我从不发火,对学生的过失宽容无比。
有时候与学生谈话,也是以非常平等亲切的口吻。
我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
有时候我在班级门口招招手让一个女生出来,她会一边走一边拍着胸口很提心吊胆的样子,但是两分钟之后她再次进教室的时候则轻松自如了,原来是她的妈妈打电话到学校让我带个信给她。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学生的紧张、不适以及戒备也一点点消失了。
学生对环境适应之后,师生之间的关系马上进入第二个阶段。
这个阶段我称之为“黔之驴”阶段。
此时学生开始试探老师了。
这段时间对新的老师是一个极
大的考验。
黔本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老虎以前从没见过驴,结果初次见到驴的时候疑为庞然大物,驴打个喷嚏老虎也要没命地逃窜。
后来时间长了忍不住要去试探,试来试去发现驴子根本就是废物一个,于是驴子的末日来临。
其实倒也不是学生有意要试探老师,班主任和学生整天在一起相处,每天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在一些事情上面师生之间无疑是有交锋的。
几个回合下来,一旦学生发现你老师计止此尔,那老师就大大的不妙了。
我明显感到了学生的试探。
这段时间,在班级的管理上,我基本采取简单应付的做法。
一个月的时间是短暂的,我不必担心会出什么大事。
因为即使是一些比较调皮的学生,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和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在一起生活,在一开始的时候他无疑是会收敛他本来的面目的。
试探是全方面的,有时候发生一起突发事件,全班同学都会很关注你老师怎么处理。
我通常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时候,有学生也会向我反映一些不好的现象,我通常都是全部听进,但没有任何动作。
偶尔的,实在牵涉到其他同学或老师了,我就轻描淡写地做一些处理。
大部分时间,我是少做少说,当然,两只眼睛是一刻也没停止过观察。
我想有些人大概是把我当作黔之驴了,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否则,我怎么看清他的本来面目呢。
今天这个事情没处理,明天那个事情也没有处理,有几个人就开始得意了。
而一
得意就忘形,一忘形,就会不加防备地做一些事,就把他的真相全部暴露出来。
我开始听到班级里一部分女学生的“微辞”了:
“几个男生好几次犯错误了,老师怎么都不管的!”
“还有什么错误我不知道?”我会很“虚心”地问他们。
“有人在背后说你坏话呢?”
“哦,说什么?”
“他们说你一点都不恐怖,还有人说你一点都管不住那些男生。
”
“是吗?”我笑笑,“那你们觉得我恐怖吗?”
“一点都不恐怖。
老师你有点像个弥勒佛。
”
一个月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对班级学生的初步观察也基本上结束了。
而我,对每一名学生的情况也已基本做到心里有数。
网撒了那么长的时间,该开始收了。
我开始找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谈话。
告诉我对他这一个月观察的结果。
告诉他这段时间他做了哪些比较好的事情,参与了哪些不好的事情,告诉他身上哪些品质我觉得是可贵的,还有哪些缺点需要花大力气克服。
对不同的学生,我谈话的方式会稍微有点区别。
我从比较好的学生开始谈起,对一些有领导和组织能力的学生,我也表达了鼓励他们参与班级竞选的想法。
那几个调皮捣蛋,“作恶多端”的学生,我把他们留到最后,慢慢“享用”。
和他们的谈话,我是非常严肃的。
我有一本小本子,上面把这一个月的各个学生的表现记得清清楚楚。
与其他学生的谈话,我通常都是从谈优点开始的。
但是对那几名学生,我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某日某时,抄了一次作业;某日某时,骂过某同学……事无巨细,毫不含糊。
每说一件事,都要问属实吗?铁证如山,必要让他点头。
等到他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耷拉下脑袋时,我不忘记给他指明一条生路。
哪些错误,是必须要秋后算账的,太严重了,必须向家长通报;哪些错误,去向别人道个歉,即不予追究;那些错误,暂时记着,若是从此改正,便既往不咎,若是再犯,从重处罚。
最后问他同意不同意。
同意之后。
再适当给点抚慰。
告诉他身上有哪些品质老师还是很喜欢的,开学初也做过几件好事等等。
我火眼金睛,明察秋毫。
数日之内,所有旧账,一并了清。
而同时,第一任班委的选举也正式展开。
在新的强有力的班委选出之后,班级管理走上光明大道。
办公室里其他班主任的桌前依然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我的则又恢复了往日的冷清和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