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能量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392.50 KB
- 文档页数:8
初二物理能量试题答案及解析1.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
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答案】B【解析】这是一种气体温度计,它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从温度的变化入手分析即可确定细管内液面的变化.将玻璃泡加热后,里面的气体受热膨胀而跑到了外面,再将玻璃管的管口插入水中,玻璃泡中的气体遇冷收缩,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把容器中的水压入细长玻璃管中.当气温上升时,玻璃泡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由于外界大气压不变,就把细玻璃管中的水柱向下压,是水柱的高度下降.【考点】本题考查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点评:分析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即可得到此题的答案.2.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答案】A【解析】人的正常体温约在36~37℃之间;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4℃;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约为25℃----26℃之间;故应选A。
【考点】温度的判断3.实施人工增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热,使云层中冰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并在下落过程中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答案】吸;熔化【解析】干冰升华时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华成固态的冰,冰在下落过程中又会熔成水,以雨的形式落到地面上。
【考点】物态变化4.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右图主要用来探究()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答案】A【解析】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及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而与气压的大小无关,图示中显示在太阳的照射下的衣服的温度较高,水蒸发的快,树荫下的衣服,温度较低,水蒸发的较慢,所以是探究蒸发与温度的关系的,故应选A。
能量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以下哪个选项最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描述?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换,但总量不变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换,且总量增加C.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换,且总量减少D. 能量不能在不同形式间转换,总量保持不变答案:A2. 以下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石油答案:C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能量转换过程中效率可以达到100%B. 能量转换过程中不可能产生其他影响C. 能量转换过程中效率不可能达到100%D. 能量转换过程中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答案:C4. 核能发电的原理是利用核裂变还是核聚变?A. 核裂变B. 核聚变C. 核裂变和核聚变D. 都不是答案:A5.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化石燃料?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风能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____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答案:热能7. 太阳能是一种____能源,它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化为电能。
答案:可再生8.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定律,它表明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
答案:能量守恒9. 核能发电过程中,核燃料的____能被转化为电能。
答案:核能10. 风能是一种利用____的可再生能源。
答案:风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能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应用实例。
答案:能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应用实例是骑自行车。
当我们踩踏自行车踏板时,我们的肌肉化学能转化为自行车的动能,推动自行车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只是形式发生了变化。
12. 描述一下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之一是制冷系统。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制冷系统不可能100%地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初二物理能量试题答案及解析1.能量可以导致事物的发生、引起物质的变化,它无处不在,并有多种形式.我们听见的声音是一种能,叫做;看见的光也是一种能,叫做;感到的热也是一种能,叫做;物体运动也具有能,叫做等等。
【答案】声能,光能,内能,动能【解析】能量可以导致事物的发生、引起物质的变化,它无处不在,并有多种形式.我们听见的声音是一种能,叫做声能;看见的光也是一种能,叫做光能;感到的热也是一种能,叫做内能;物体运动也具有能,叫做动能等等。
故答案为:声能,光能,内能,动能2.太阳能LED照明路灯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LED灯头等部分构成。
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通过电流能够发光,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成▲能。
太阳能是▲能源(填“一次”或“二次”)、清洁无污染。
【答案】光一次【解析】略3.关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1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3)如果图2甲、乙是该同学观察到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过程,则图是液体在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液体沸腾时的情况.(4)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给出一种原因即可)(5)根据图3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①;②.【答案】(1)99;(2)见上图;(3)甲;乙;(4)水的质量太多;(5)沸水的温度逐渐降低;降低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保持不变.【解析】解:(1)水在第8min开始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9℃不变,此时水的沸点是99℃.(2)用描点法绘图如下:(3)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图甲符合水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图乙符合水沸腾时的现象.(4)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多或水的初温太低等;(5)由图看出温度变化特点是,沸水的温度逐渐降低,并且降低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保持不变;即先快,后慢,再不变.故答案为:(1)99;(2)见上图;(3)甲;乙;(4)水的质量太多;(5)沸水的温度逐渐降低;降低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保持不变.【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1)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2)用描点法绘制水的沸腾曲线;(3)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4)从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根据Q=cm△t知,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等等.(5)水在高温时散热快,所以温度降低得快,低温时散热慢,所以温度降低得也慢.点评:水的沸腾实验是初中热学中重要的实验,一般考查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沸点、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沸腾的条件、沸腾的特点、加热时间比较长的原因、器材、水沸腾的图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等等.4.如图所示,在大容器A和小容器B内都盛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A内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B内水的温度(能/不能)达到沸点,沸腾.【答案】能;不能【解析】液体的沸腾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就不能发生热传递.解:容器A中水沸腾,说民容器A内的水达到了沸点且可以从火焰上吸收热量;当容器B中的水没有达到沸点前,从容器A内的水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容器B中的水温度升高达到沸点后,和容器A中水的温度相同,就不能从容器A内的水中吸收到热量,这是容器B中的水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热,所以是不会沸腾的.故答案为:能;不能.点评:此题考查沸腾和热传递的条件,只要认真分析,一定是可以解答出来的.5.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我区丁沟发现温泉并将利用温泉建设温泉疗养中心,可以看见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熔化成水融入温泉水中,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升温,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成分是,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瞬间会出现如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情景,可以确定_____(甲/乙)是火焰熄灭前的情景。
化学能量资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什么类型的能源?A. 可再生能源B. 非可再生能源C. 清洁能源D. 新能源答案:B2.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答案:D3. 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什么?A. 硅B. 铜C. 铁D. 铝答案:A4. 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A. 二氧化碳B. 水C. 一氧化碳D. 甲烷5. 核能发电利用了哪种核反应?A. 核裂变B. 核聚变C. 核衰变D. 核反应答案:A6. 下列哪种能源不属于清洁能源?A. 风能B. 太阳能C. 地热能D. 煤炭答案:D7.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A. 甲烷B. 乙烷C. 碳氢化合物D. 氢气答案:C8. 哪种能源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A. 石油B. 煤炭C. 太阳能D. 风能答案:C9. 能源的转换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会如何变化?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C10. 能源的转换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质量和效率会如何变化?A. 质量和效率都增加B. 质量和效率都减少C. 质量不变,效率减少D. 质量减少,效率不变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煤、石油、天然气2. 核能发电过程中,核裂变释放出大量的____。
答案:热能3.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 ____。
答案:2H2O4. 地热能是一种利用地球内部____的能源。
答案:热能5. 风能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的____来驱动发电机。
答案:动能6.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
答案:电能7. 能源的转换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____是守恒的。
答案:总量8.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____,对环境造成污染。
答案:二氧化碳9. 清洁能源是指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能源,如____、____等。
答案:太阳能、风能10. 核聚变发电是一种理想的能源利用方式,因为它产生的____较少。
小学科学能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能量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以下哪种能量不是机械能?A. 动能B. 势能C. 热能D. 电能答案:C2.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能量的转换?A. 摩擦生热B. 电灯发光C. 植物生长D. 冰融化答案:D3.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A. 机械能B. 化学能C. 电能D. 热能答案:C4. 以下哪种物质是能量的载体?A. 石油B. 铁C. 铜D. 塑料答案:A5. 以下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答案:C6. 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A. 可以被创造B. 可以被消灭C. 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D. 可以无限增加答案:C7. 以下哪种方式可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A. 浪费能源B. 重复使用C. 随意丢弃D. 随意使用答案:B8. 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新能源?A. 风能B. 核能C. 潮汐能D. 煤炭答案:D9. 以下哪种现象说明了能量的传递?A. 声音的传播B. 光的反射C. 热的传导D. 所有以上答案:D10. 以下哪种方式可以减少能源消耗?A. 增加使用B. 减少使用C. 随意浪费D. 增加生产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具有_______性。
答案:方向2. 机械能包括_______能和_______能。
答案:动;势3. 太阳能是一种_______能源。
答案:可再生4. 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表明能量在_______和_______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答案:转换;传递5.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我们应该采取_______和_______的措施。
答案:节约;高效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什么是能量守恒定律,并举例说明。
答案: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一、选择题1. 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什么?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但其总量保持不变C. 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一种形式D. 能量在转换过程中会减少答案:B2. 以下哪个现象是能量转换的例子?A. 水沸腾后变成蒸汽B.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葡萄糖C. 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1.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________,但其总量保持不变。
答案:转换2. 热能是一种________能,它可以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方式传递。
答案:内三、简答题1. 请简述能量转换的三种基本方式。
答案:能量转换的三种基本方式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内部分子振动传递的过程;热对流是指流体内部温度差异引起的热量流动;热辐射是指物体因温度而发出的电磁波传递热量。
四、计算题1. 假设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无摩擦的水平面上以3m/s的速度运动,求其动能。
答案:动能的计算公式为 \( E_k = \frac{1}{2}mv^2 \),其中\( m \) 是质量,\( v \) 是速度。
将给定的数值代入公式得 \( E_k = \frac{1}{2} \times 2 \times 3^2 = 9 \) 焦耳。
五、论述题1. 论述能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能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家用电器中,电能被转换为热能或机械能;在交通运输中,燃料的化学能被转换为机械能,推动车辆运动;在生态系统中,太阳能被植物转换为化学能,进而被其他生物利用。
这些例子都体现了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六、判断题1.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系统。
答案:错误。
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系统,包括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封闭系统是指没有能量进出的系统,而开放系统则允许能量的进出,但能量守恒定律依然适用。
能量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是:A. 增加的B. 减少的C. 保持不变的D. 无法确定答案:C2.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能量转换的例子?A. 燃烧木材产生热能B. 电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C.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D.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答案:D二、填空题1. 能量的两种主要形式是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动能;势能2.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_______。
答案:消灭三、简答题1. 请简述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含义。
答案: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是恒定的,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 举例说明能量转换的过程。
答案:例如,当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体时,其势能逐渐转换为动能。
当物体撞击地面时,动能可能会转换为热能和声能。
四、计算题1. 假设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从5米的高度自由落体,忽略空气阻力,请计算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答案:首先计算物体的势能:势能 = mgh = 5kg * 9.8m/s² * 5m = 245J。
由于没有其他能量损失,物体落地时的动能等于其势能,即245J。
2. 如果一个弹簧被压缩了0.1米,弹簧常数为200N/m,计算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
答案:弹性势能 = 1/2 * k * x² = 1/2 * 200N/m * (0.1m)² = 1J。
五、论述题1. 论述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答案: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如摩擦、热损失、不完全转换等,总会有一部分能量以非目标形式损失。
例如,在热机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只有部分转换为机械能,其余的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这种能量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提高系统效率来减少损失。
能量[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因素不可能使基础代谢水平升高()。
A.精神紧张B.炎热C.摄食过多D.寒冷E.饥饿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2、膳食参考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不包括()。
A.EARB.RNIC.ULD.RDAE.AI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3、1kcal能量与1kJ的换算关系是()。
A.0.239B.16.7C.36.7D.29.3E.4.184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4、三大营养素在胃中排空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是()。
A.糖类-蛋白质-脂肪B.蛋白质-脂肪-糖类C.脂肪-糖类-蛋白质D.蛋白质-糖类-脂肪E.糖类-脂肪-蛋白质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胃的排空是指胃的内容物被排放到十二指肠的过程。
一般在食物入胃后5min就开始有部分排入十二指肠。
胃对不同食物的排空速度是不同的,这与食物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组成有关。
流体食物比固体食物排空快,颗粒小的食物比颗粒大的食物排空快。
在3种主要食物成分中,糖类较蛋白质排空快,蛋白质又比脂肪排空快。
[单项选择题]5、人体瘦体组织消耗的能量占基础代谢的()。
A.10%~20%B.30%~50%C.60%~70%D.70%~80%E.80%~90%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人体瘦体组织消耗的能量占基础代谢的70%~80%,这些组织和器官包括肌肉、心、脑、肝、肾等。
[单项选择题]6、一般混合膳食的食物热效应约增加基础代谢的()。
A.10%B.15%C.20%D.30%E.25%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7、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为()kcal/d。
A.2200B.2300C.2250D.2500E.2600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单项选择题]8、1kcal等于()。
A.0.418kJB.41.84kJC.4184kJD.4.184kJE.418.4kJ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 1kcal等于4.184kJ。
[单项选择题]9、蚕豆病的病因是()。
能量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能量守恒定律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牛顿B. 爱因斯坦C. 焦耳D. 拉格朗日答案:C2. 下列哪种能量不是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潮汐能D. 核能答案:D3. 热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哪个物理定律?A. 能量守恒定律B. 牛顿第二定律C. 热力学第一定律D. 热力学第二定律答案:C二、填空题4.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_________成另一种形式,但总量保持不变。
答案:转换5.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__________能量并将其完全转换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答案:吸收三、简答题6. 简述能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答案: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会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而总能量保持不变。
7. 什么是热机效率,它如何计算?答案:热机效率是指热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
它可以通过实际输出功率与理论最大输出功率的比值来计算,公式为:效率 =(实际输出功率 / 理论最大输出功率)× 100%。
四、计算题8. 假设有一个内燃机,其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为500焦耳,而实际输出的机械能为200焦耳。
计算该内燃机的热机效率。
答案:效率 = (200焦耳 / 500焦耳) × 100% = 40%五、论述题9. 论述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案: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可以自然恢复或持续供应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它们是清洁的,对环境影响较小。
非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有限的、不可持续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这些能源在消耗后很难在短时间内自然恢复,对环境可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结束语:通过本单元的测试题,我们对能量的基本概念、能量转换、热机工作原理以及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能量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是:A. 增加的B. 减少的C. 不变的D. 变化的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能量的转换形式?A. 热能B. 电能C. 动能D. 质量答案:D3. 机械能包括以下哪些形式?A. 动能B. 势能C. 热能D. 所有选项答案:B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个过程是可能的?A. 从单一热源吸热全部转化为功B. 能量从低温物体自发传递到高温物体C. 能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D. 能量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自发地增加答案:C5. 以下哪种情况描述了能量的传递?A. 物体从高处落下B. 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C. 物体在真空中自由落体D.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加速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既______,也不会______。
答案:不会凭空产生;凭空消失7. 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
答案:保持不变8. 在物理学中,能量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焦耳(J)9. 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其______成正比,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答案:质量10.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______。
答案:弹性势能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内容。
答案: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没有外力作用的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移和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2. 举例说明能量的转换过程。
答案:当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体时,它的重力势能逐渐转换为动能。
例如,一个篮球从屋顶落下,其高度逐渐减小,重力势能减少,而速度增加,动能增加,这是一个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的过程。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10米高处自由落体,求落地时的动能。
答案:首先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 PE = mgh = 2 \times 9.8\times 10 \) J = 196 J。
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三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F 拉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物体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机械能E 与位移x 的关系如图乙,其中AB 为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x 1过程中物体所受拉力最小B .x 1~x 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0~x 3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 .0~x 2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2.如图所示,木块B 上表面是水平的,木块A 置于B 上,一起以某一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冲,上冲过程中A 与B 保持相对静止,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 A .因AB 的运动情况相同所以相互间没有摩擦力 B .木块A 处于超重状态 C .A 的机械能不发生变化 D .A 对B 做负功3.水平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以速度v 匀速运动。
某时刻在传送带上A 点处轻轻放上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体,经时间t 小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相同,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大小为x ,A 点未到右端,在这段时间内( ) A .小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xB .传送带上的A 点对地的位移大小为xC .由于物体与传送带相互作用产生的内能为mv 2D .由于物体与传送带相互作用电动机要多做的功为mv 24.如图所示,一个长为L ,质量为M 的长方形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 0,从木板的左端滑向另一端,设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当物块与木板达到相对静止时,物块仍在长木板上,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为d ,木板相对地面的位移为s 。
则在此过程中( )A .摩擦力对物块做功为)(d s mg +-μB .摩擦力对木板做功为mgs μ-C .木板动能的增量为mgs μD .系统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mgd μ5.质量为m 的物体,在距地面h 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6.如图所示,物体以100J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向上运动,当它通过斜面某一点M时,其动能减少80J,机械能减少32J,如果物体能从斜面上返回底端,则物体到达底端时的动能为()A.36JB.24JC. 20JD.12J7.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空中O点以初动能E k斜向上抛了,飞行一段时间后,小球到达最高P点时的速度v0变为水平,不计空气阻力,则()A.B. 从O点到PC. 从O点到PD. 从O点到P8.在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均可看作斜面).甲、乙两名旅游者分别乘两个相同完全的滑沙撬从A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和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上,如图所示.设滑沙撬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均可认为是圆滑的,滑沙者保持一定姿势坐在滑沙撬上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在B点的速率一定大于乙在点的速率B.甲滑行的总路程一定大于乙滑行的总路程C.甲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一定大于乙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D.甲在B点的动能一定大于乙在点的动能9.A、B、C、D四图中的小球以及小球所在的左侧斜面完全相同,现从同一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小球,使小球进入右侧竖直面上的不同轨道。
如果不计任何摩擦阻力和拐弯处的能量损失,小球进入右侧轨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的是( )10.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接触弹簧并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形变在弹性限度内),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下落,如此反复。
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该过程中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t2时刻小球的加速度为零C.t1~ t2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在逐渐减小D.t2~ 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在增加11.如图所示,光滑轨道ABCD是大型游乐设施过山车轨道的简化模型,最低点B处的入、出口靠近但相互错开,C是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的最高点,BD部分水平,末端D点与右端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无缝连接,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逆时针转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轨道AB上某一固定位置A由静止释放,滑块能通过C点后再经D点滑上传送带,则A.固定位置A到B点的竖直高度可能为2RB.滑块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与传送带速度v有关C.滑块可能重新回到出发点A处D.传送带速度v越大,滑块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越多12.如图,滑块a、b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定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放在地面上,a、b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
不计摩擦,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A.a落地前,轻杆对b一直做正功B.a落地时速度大小为C.a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D.a落地前,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13.如图,离水平地面一定高处水平固定一内壁光滑的圆筒,筒内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处于自然长度。
现将一小球从地面以某一初速度斜向上抛出,刚好能水平进入圆筒中,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B.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C.小球从抛出点到筒口的时间与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方向有关D.小球从抛出点到筒口的时间与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方向无关14.如图所示,子弹水平射入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止的木块,子弹未穿透木块,此过程中木块动能增加了5J,那么此过程中系统产生的内能可能为()A.16J B.11.2J C.5.6J D.3.4J二、实验题15.一同学要研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改变量的关系。
实验装置如下图甲所示,在离地面高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着与桌子右边缘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的小刚球接触。
将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小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小球在空中飞行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
重力加速度为g(1)若测得某次压缩弹簧释放后小球落点P痕迹到O点的距离为s,则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2)该同学改变弹簧的压缩量进行多次测量得到下表一组数据:之间的关系式应为 ;(3)完成实验后,该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如下图乙所示的改变:(I )在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桌子右边缘处,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II )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再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P ;(III )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 点到P 点的竖直距离为y 。
若已知木板与桌子右边缘的水平距离为L ,则(II )步骤中弹簧的压缩量应该为 。
16.几位同学在网上查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Ep 与弹簧的形变量x 之间的关系为221kx Ep,于是他们设想,让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释放出来推动物体沿不光滑的水平面运动,测量对应弹簧不同压缩量下物体滑行的距离,就可以定性地验证这一结论,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带有挡板的表面处处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根很轻的弹簧(约14cm),一端固定在挡板上,将一个做有标记的物块紧贴弹簧放置在弹簧原长处,并在木板侧面平行木板固定一长条硬纸板,将物块的标记位置记录在纸板上,记作O ,并以O 为坐标原点,以平行木板方向建立x 轴,在x 轴上O 点的左侧用刻度尺自O 点向左每间隔1cm 做出刻度线,记作x 0=-1cm 、-2cm 。
并将刻度尺固平行固定在木板侧面,并使其0雇刻线与O 点重合,在进行实验时,使弹簧的压缩量以1cm 递增,释放物块,并记录物块最终停止运动时标记所在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该位置距离O 点的距离,记作x 1,记录的数据如图所示;据此请回答:(1) 第1、2组数据中的x 1为负,表示的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第3、4、5、组数据,于是他们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漏掉的第6组数据中的x 1值,请你帮他们填在表中相应位置。
(4) 第9组数据明显有偏差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若上述关系式成立,且弹簧的劲度系数已测出为k ,则我们可以用表中的合适数据来求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磨擦因数μ,则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须测量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字母表示),则μ值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有关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次数n/ 1 2 345 6 7 8 9 x 0/cm -1 -2 -3 -4 - 5-6-7 -8 -9 x 1/cm-0.90-0.200.602.405.0012.6017.5821.00三、计算题17如图所示,倾角为的传送带以4m/s的速度沿图示方向匀速运动。
已知传送带的上、下两端间的距离为L=7m。
现将一质量m=0.4kg的小木块放到传送带的顶端,使它从静止开始沿传送带下滑,已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取g=10m/s2。
求:(1)木块从顶端滑到底端所需要的时间;(2)木块从顶端滑到底端传送带对木块做的功;(3)木块从顶端滑到底端产生的热量。
km h,18.地铁列车从甲站由静止启动后做直线运动,先匀加速运动20s达到最高速度72/再匀速运动80s,接着匀减速运动15s到达乙站停住。
设列车在匀加速运动阶段牵引力为6⨯,匀速阶段牵引力的功率为3110N⨯,忽略匀减速运动阶段牵引力所做的功。
610kW(1)求甲站到乙站的距离;(2)燃油公交车牵引力每做1焦耳功,排放气体污染物6⨯克,如果使用燃油公交车作310-为交通工具,从甲站到乙站牵引力做的功与地铁列车牵引力的功相同,求公交车排放气体污染物的质量。
19.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A 、B 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相连,A 放在水平地面上,B 、C 两物体通过细绳绕过轻质定滑轮相连,C 放在固定的足够长光滑斜面上。
用手按住C ,使细线恰好伸直但没有拉力,并保证ab 段的细线竖直、cd 段的细线与斜面平行。
已知A 、B 的质量均为m ,C 的质量为M (2M m >),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释放C 后它沿斜面下滑,当A 恰好要离开地面时,B 获得最大速度(B 未触及滑轮,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求:(1)释放物体C 之前弹簧的压缩量;(2)物体B 的最大速度m v ;(3)若C 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从释放物体C 开始到物体A 恰好要离开地面时,细线对物体C 所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