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3-2统计
- 格式:ppt
- 大小:963.00 KB
- 文档页数:36
阶段质量检测(五)统计案例(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回归方程y ^=b ^x +a ^,其中a ^=3,且样本点的中心为(1,2),则回归直线方程为( )A.y ^=x +3B.y ^=-2x +3 C.y ^=-x +3 D.y ^=x -3解析:选C 因为回归方程一定经过样本点的中心,所以只需将样本点的中心坐标代入方程,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即可.2.每一吨铸铁成本y (元)与铸件废品率x %建立的回归方程y ^=56+8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 .如果废品率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解析:选C 根据回归方程知y 是关于x 的单调增函数,并且由系数知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平均增加8个单位.3.下表是某厂1~4月份用水量(单位:百吨)的一组数据:月份x 1 2 3 4 用水量y4.5432.5由散点图可知,用水量y 与月份x 之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是y ^=-0.7x +a ^,则a ^等于( )A .10.5B .5.15C .5.2D .5.25解析:选D 样本点的中心为(2.5,3.5),将其代入线性回归方程可解得a ^=5.25. 4.下表显示出样本中变量y 随变量x 变化的一组数据,由此判断它最可能是( )x 4 5 6 7 8 9 10 y14181920232528AC .指数函数模型D .对数函数模型解析:选A 画出散点图(图略)可以得到这些样本点在某一条直线上或该直线附近,故最可能是线性函数模型.5.试验测得四组(x ,y )的值为(1,2),(2,3),(3,4),(4,5),则y 与x 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A.y ^=x +1B. y ^=x +2 C.y ^=2x +1 D.y ^=x -1解析:选A 由题意发现,(x ,y )的四组值均满足y ^=x +1,故y ^=x +1为回归直线方程. 6.下列说法中,错误说法的个数是( )①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常数后,方差恒不变; ②回归方程y ^=3-5x ,变量x 增加1个单位时,y ^平均增加5个单位; ③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必过样本点的中心(x ,y );④在一个2×2列联表中,若χ2的观测值k =13.079,则有99.9%以上的把握认为这两个变量之间有关系.A .0B .1C .2D .3解析:选B 数据的方差与加了什么样的常数无关,故①正确;对于回归方程y ^=3-5x ,变量x 增加1个单位时,y ^平均减少5个单位,故②错误;易知③正确;若k =13.079>10.828,则有99.9%以上的把握认为这两个变量之间有关系,故④正确.7.根据一组样本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的散点图分析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求得其回归方程y ^=0.85x -85.7,则在样本点(165,57)处的残差为( )A .54.55B .2.45C .3.45D .111.55解析:选B 把x =165代入y ^=0.85x -85.7,得y =0.85×165-85.7=54.55,故残差为57-54.55=2.45.8.某高校《统计》课程的教师随机给出了选修该课程的一些情况,具体数据如下:χ2>3.841,所以可以判断选修该课程与性别有关.那么这种判断出错的可能性不超过( )A .5%B .95%C .1%D .99%解析:选A 若χ2>3.841,说明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选修该课程与性别有关,也就是选修该课程与性别有关出错的可能性不超过5%.9.为考察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的关系,某老师在高二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得到下面的列联表:A .0.5%B .1%C .2%D .5%解析:选D 由表中数据代入公式得χ2的观测值 χ2=300×(37×143-85×35)2122×178×72×228≈4.514>3.841,所以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有关,因此,判断的出错率不超过5%. 10.已知x 与y 之间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假设根据上表数据所得回归方程为y =b x +a ,若某同学根据上表中的前两组数据(1,0)和(2,2)求得的直线方程为y =b ′x +a ′,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b ^>b ′,a ^>a ′B.b ^>b ′,a ^<a ′ C.b ^<b ′,a ^>a ′ D.b ^<b ′,a ^<a ′解析:选C 由题意可得,b ′=2,a ′=-2,x =72,y =136.由公式b ^=∑i =16(x i -x )(y i -y)∑i =16(x i -x)2求得b ^=57,a ^=y -b ^x =136-57×72=-13,∴b ^<b ′,a ^>a ′.11.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它们的可能取值分别为{x 1,x 2}和{y 1,y 2},其2×2列联表如下:( ) A .a =9,b =8,c =7,d =6 B .a =9,b =7,c =6,d =8 C .a =8,b =6,c =9,d =7 D .a =6,b =7,c =8,d =9解析:选B 对于同一样本,|ad -bc |越大,说明X 与Y 之间的关系越强,故检验知选B.12.两个分类变量X 和Y, 值域分别为{x 1,x 2}和{y 1,y 2}, 其样本频数分别是a =10, b =21, c +d =35. 若X 与Y 有关系的可信程度不小于97.5%, 则c 等于( )A .3B .4C .5D .6解析:选A 列2×2列联表如下:故K 2的观测值k =31×35×(10+c )(56-c )≥5.024. 把选项A, B, C, D 代入验证可知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已知高三某学生的高考成绩y (分)与高三期间有效复习时间x (天)正相关,且回归方程是y ^=3x +50,若期望他高考达到500分,则他的有效复习时间应不低于________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线性回归方程来预测变量的取值.当y ^=500时,易得x =500-503=150. 答案:15014.若一组观测值(x 1,y 1),(x 2,y 2),…,(x n ,y n )之间满足y i =bx i +a +e i (i =1,2,…,n ),若e i 恒为0,则r 2为________.解析:e i 恒为0,说明随机误差总为0,于是y i =y ^,故r 2=1. 答案:115.欲知作者的性别是否与读者的性别有关,某出版公司派工作人员到各书店随机调查了500位买书的顾客,结果如下表所示.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解析:由公式得χ2=500×(142×133-122×103)2264×236×245×255≈5.131>5.024,所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的前提下作者的性别与读者的性别有关.答案:有关16.已知x ,y 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表,对于表中数据,甲、乙两同学给出的拟合直线分别为l 1:y =13x +1与l 2:y =12x +12,利用最小二乘法判断拟合程度更好的直线是______________.解析:用y =13x +1作为拟合直线时,所得y 的实际值与y 的估计值的差的平方和为:S 1=⎝⎛⎭⎪⎫1-432+(2-2)2+(3-3)2+⎝⎛⎭⎪⎫4-1032+⎝⎛⎭⎪⎫5-1132=73.用y =12x +12作为拟合直线时,所得y 的实际值与y 的估计值的差的平方和为:S 2=(1-1)2+(2-2)2+⎝⎛⎭⎪⎫3-722+(4-4)2+⎝⎛⎭⎪⎫5-922=12. 因为S 2<S 1,故用直线l 2:y =12x +12,拟合程度更好.答案:y =12x +1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对某校小学生进行心理障碍测试得如下列联表:(其中焦虑、说谎、懒惰都是心理障碍)解:对于上述三种心理障碍分别构造三个随机变量χ21,χ22,χ23, 由表中数据可得χ21=110×(5×60-25×20)230×80×25×85≈0.863,χ22=110×(10×70-20×10)230×80×20×90≈6.366,χ23=110×(15×30-15×50)230×80×65×45≈1.410.因为χ22的值最大,所以说谎与性别关系最大.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房地产公司有6名产品推销员,其中5名推销员的工作年限与年推销金额的数据如表:(1)求这5 (2)若第6名推销员的工作年限为11年,试估计他的推销金额.解:(1)设所求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b ^x +a ^,由题表数据得x =6,y =3.4,则b ^=∑i =15(x i -x )(y i -y)∑i =15(x i -x)2=1020=0.5,a ^=y -b ^x =0.4. 所以这5名推销员的年推销金额y 关于工作年限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0.5x +0.4. (2)当x =11时,y ^=0.5×11+0.4=5.9.所以估计第6名推销员的年推销金额为5.9百万元.19.(本小题满分12分)淘宝网卖家在某商品的所有买家中,随机选择男女买家各50位进行调查,他们的评分等级如下:(2)规定:评分等级在[0,3]为不满意该商品,在(3,5]为满意该商品.完成下列2×2列联表,并帮助卖家判断能否95%的把握的认为是否满意该商品与性别有关系.解:(1)20种选法,其中恰有1人为男性的共有C 112C 18=96种选法,所以所求概率P =96190=4895.(2)2×2列联表如下:假设H 0由公式得χ2=100×(32×30-20×18)250×50×52×48≈5.769>3.841,所以能95%的把握认为是否满意该商品与性别有关.20.(本小题满分12分)某工厂用甲、乙两种不同工艺生产一大批同一种零件,零件尺寸均在[21.7,22.3](单位:cm)之间,把零件尺寸在[21.9,22.1)的记为一等品,尺寸在[21.8,21.9)∪[22.1,22.2)的记为二等品,尺寸在[21.7,21.8)∪[22.2,22.3]的记为三等品,现从甲、乙工艺生产的零件中各随机抽取100件产品,所得零件尺寸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2×2列联表,根据此数据你认为选择不同的工艺与生产出一等品是否有关?甲工艺乙工艺总计一等品非一等品总计附:P(χ2≥k0)0.100.050.01k0 2.706 3.841 6.635χ2=n(ad2(a+b)(c+d)(a+c)(b+d)(2)以上述各种产品的频率作为各种产品发生的概率,若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的单件利润分别为30元、20元、15元,你认为以后该工厂应该选择哪种工艺生产该种零件?请说明理由.解:(1)2×2列联表如下:甲工艺乙工艺总计一等品5060110非一等品504090总计100100200K2=200×(110×90×100×100≈2.02<2.706,所以没有理由认为选择不同的工艺与生产出一等品有关.(2)由题知运用甲工艺生产单件产品的利润X的分布列为X的数学期望为E(X)24,X的方差为V(X)=(30-24)2×0.5+(20-24)2×0.3+(15-24)2×0.2=39.乙工艺生产单件产品的利润Y的分布列为Y的数学期望为E(Y),Y的方差为V(Y)=(30-24.5)2×0.6+(20-24.5)2×0.1+(15-24.5)2×0.3=47.25.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V(X)<V(Y),即甲工艺波动小,虽然E(X)<E(Y),但相差不大,所以以后应选择甲工艺.21.(本小题满分12分)某区卫生部门成立了调查小组,调查常吃零食与患龋齿的关系,对该区六年级的800名学生进行检查,按患龋齿和不患龋齿分类,得汇总数据:不常吃零食且不患龋齿的学生有60名,常吃零食但不患龋齿的学生有100名,不常吃零食但患龋齿的学生有140名.(1)完成下列2×2列联表,并分析能否在犯错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该区的学生常吃零食与患龋齿有关系?(2)4负责数据处理.求工作人员甲分到负责收集数据组,工作人员乙分到负责数据处理组的概率.解:(1)由题意可得列联表如下所示.因为K2的观测值k=≈16.667>10.828,160×640×200×600所以能在犯错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该区的学生常吃零食与患龋齿有关系.(2)设其他工作人员为丙和丁,4人分组的所有情况有:收集数据组:甲乙;甲丙;甲丁;乙丙;乙丁;丙丁;相应的处理数据组:丙丁;乙丁;乙丙;甲丁;甲丙;甲乙.共有6种情况. 记事件A 为“工作人员甲分到负责收集数据组,工作人员乙分到负责数据处理组”, 则满足条件的情况有:甲丙收集数据,乙丁处理数据或 甲丁收集数据,乙丙处理数据,共2种情况. 所以P (A )=26=13.22.(本小题满分12分)某市为了对学生的数理(数学与物理)学习能力进行分析,从10 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出100位学生的数理综合学习能力等级分数(6分制)作为样本,分数频数分布如下表: 等级得分 (0,1] (1,2] (2,3] (3,4] (4,5] (5,6] 人数 3173030173(1)如果以能力等级分数大于4分作为良好的标准,从样本中任意抽取2名学生,求恰有1名学生为良好的概率.(2)统计方法中,同一组数据常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例如区间(1,2]的中点值为1.5)作为代表:①据此,计算这100名学生数理学习能力等级分数的期望μ及标准差σ(精确到0.1); ②若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以样本估计总体,估计该市这10 000名学生中数理学习能力等级在(1.9,4.1)X 围内的人数.(3)从这10 000名学生中任意抽取5名同学,他们数学与物理单科学习能力等级分数如下表:x (数学学习能力) 2 3 4 5 6 y (物理学习能力)1.534.556①请画出上表数据的散点图;②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求出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附参考数据:129≈11.4).解:(1)样本中学生为良好的人数为20人.故从样本中任意抽取2名学生,则仅有1名学生为良好的概率为C 120×C 180C 2100=3299.word 11 / 11 (2)①总体数据的期望约为:μ=0.5×0.03+1.5×0.17+2.5×0.30+3.5×0.30+4.5×0.17+5.5×0.03=3.0,标准差σ=[(0.5-3)2×0.03+(1.5-3)2×0.17+(2.5-3)2×0.3+(3.5-3)2×0.3+(4.5-3)2×0.17+(5.5-3)2×0.03]12= 1.29≈1.1, ②由于μ=3,σ=1.1当x ∈(1.9,4.1)时,即x ∈(μ-σ,μ+σ),故数理学习能力等级分数在(1.9,4.1)X 围中的概率约为0.682 7.数理习能力等级分数在(1.9,4.1)X 围中的学生的人数约为10 000×0.682 7=6 827人.(3)①数据的散点图如图:②设线性回归方程为y ^=b ^x +a ^,则x =4,y =4.b ^=∑i =15(x i -x )(y i -y)∑i =15(x i -x)2=1.1,a ^=y -b ^x =-0.4. 故回归直线方程为y ^=1.1x -0.4.。
河北省承德市数学小学奥数系列3-2-1火车问题(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一、解决问题 (共29题;共135分)1. (5分)一列火车身长150米,它以10米/秒的速度穿过长240米的山洞,火车完全穿过山洞需要多少秒?2. (5分) (2019六下·竞赛) 小明沿着长为米的桥面步行.当他走到桥头时,一列迎面驶来的火车车头恰好也到达桥头.秒钟后,小明走到桥尾,火车的车尾恰好也到达桥尾.已知火车的速度是小明速度的倍,则火车通过这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秒?3. (5分) (2019六下·竞赛) 一条隧道长360米,某列火车从车头入洞到全车进洞用了8秒钟,从车头入洞到全车出洞共用了20秒钟。
这列火车长多少米?4. (5分)(2019·英山) 某铁路桥长2000米,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下桥共用120秒,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80秒.求火车的速度?5. (1分)一列火车通过120m长的大桥要21秒钟,通过80m长的隧道要17秒钟,这列火车的车身长________ 米,火车每秒行________ 米.6. (2分)某校学生队列以8千米/时的速度前进.在队尾,校长让一名学生跑步到队伍的最前面找带队老师传达一个指示,然后立即返回队尾,这位学生的速度为12千米/时,从队尾出发赶到排头又回到队尾共用了7.2分钟,那么学生队伍的长是________ 米.7. (5分) (2019六下·竞赛) 一列火车通过一座长540米的大桥需要35秒。
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846米的大桥需要53秒。
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车身长多少米?8. (5分) (2020五上·黔东南期末) 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在离中点18千米的地方相遇。
教学设计2.2 指数运算的性质导入新课思路1.同学们,既然我们把指数从正整数推广到整数,又从整数推广到正分数到负分数,这样指数就推广到有理数,那么它是否也和数的推广一样,到底有没有无理数指数幂呢?回顾数的扩充过程,自然数到整数,整数到分数(有理数),有理数到实数.并且知道,在有理数到实数的扩充过程中,增添的数是无理数.对无理数指数幂,也是这样扩充而来.既然如此,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师板书本堂课的课题——指数运算的性质.思路2.同学们,在初中我们学习了函数的知识,对函数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到了高中,我们又对函数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仅仅学了几种简单的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三角函数等,这些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还要学习许多函数,其中就有指数函数,为了学习指数函数的知识,我们必须学习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为此,我们必须把指数幂从有理数指数幂扩充到实数指数幂,因此我们本节课学习:指数运算的性质.推进新课错误!错误!①我们知道错误!=1。
414 213 56…,那么1.41,1.414,1。
414 2,1.414 21,…是错误!的什么近似值?而1.42,1.415,1。
414 3,1。
414 22,…是错误!的什么近似值?②多媒体显示以下图表:同学们从下面的两个表中,能发现什么样的规律?④一个正数的无理数次幂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数呢?如⑤借助上面的结论你能说出一般性的结论吗?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积极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学生有困惑时加以解释,可用多媒体显示辅助内容:问题①从近似值的分类来考虑,一方面从大于2的方向,另一方面从小于错误!的方向.问题②对图表的观察一方面从上往下看,再一方面从左向右看,注意其关联.问题③上述方法实际上是无限接近,最后是逼近.问题④对问题给予大胆猜测,从数轴的观点加以解释.问题⑤在③④的基础上,推广到一般的情形,即由特殊到一般.讨论结果:①1。
《数学思维训练教程》教案师:是的,分东西的时候,出现了多余或者缺少,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盈或亏,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盈亏问题。
(揭示课题)例1:到服务站休息的时候,林老师也把自己带来的面包分给大家。
这种面包每袋12片,给车上的8人每人分同样片数的面包,还剩下1袋。
后来又有4人上车,也分同样的片数给他们。
林老师发现还需下车再买1袋这样的面包,才能刚好分给后上来的同学。
你知道每人分了几片面包?1.引导交流:同学们,你从题目中能得到哪些信息?生:面包每袋12片,给车上的8人每人分同样片数的面包,还剩下1袋。
也就是还剩下12片。
生:后来又有4人上车,也分同样的片数给他们。
林老师发现还需下车再买1袋这样的面包,才能刚好分给后上来的同学。
也就是说,后来的4人一共分了2袋面包。
2.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适当指导学困生。
3.学生讲解思路及过程。
答案:12×2÷4=6(片)答:每人分了6片面包。
4.变式练习林老师带领大家给孩子们发东西,先分发的是练习本。
如果每人分4本,剩下36本,如果每人分6本,就刚好分完。
你知道这个班共有名同学。
(1)学生读题,分析题目中的信息。
生:每人分4本,剩下36本,每人分6本,刚好分完。
师:原来是剩下了36本,后来为什么没有剩余了呢?(2)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题的方法。
两种分配方案剩下的练习本数相差36本,因为每人分得的练习本数多了2本。
(3)学生尝试解答,汇报自己的答案。
答案:36÷(6-4)=18(名)答:这个班共有18名同学。
(4)教师小结例2:接着,又给大家分发铅笔,如果每人5支,就剩下58支铅笔;如果每人8支,就还剩下4支。
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吗?小佳他们一共带了多少支铅笔?1.学生读题,收集信息。
师:你能从题目中发现什么信息?和前面的题目有什么不同?生:每人分5支,剩下58支;每人分8支,剩下4支;前面的题目最后没有剩余。
师:那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2.小组讨论交流。
河南省南阳市小学数学小学奥数系列3-2-1火车问题(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一、解决问题 (共29题;共135分)1. (5分) (2019六下·竞赛) 在双轨铁道上,速度为千米/小时的货车时到达铁桥,时分秒完全通过铁桥,后来一列速度为千米/小时的列车,时分到达铁桥,时分秒完全通过铁桥,时分秒列车完全超过在前面行使的货车.求货车、列车和铁桥的长度各是多少米?2. (5分) (2019六下·竞赛) 某列火车通过米的第一个隧道用了秒钟,接着通过第二个长米的隧道用了秒钟,求这列火车的长度?3. (5分) (2019六下·竞赛) 一个车队以5米/秒的速度缓缓通过一座长200米的大桥,共用145秒.已知每辆车长5米,两车间隔8米.问:这个车队共有多少辆车?4. (5分) (2019六下·竞赛) 某列火车通过米的隧道用了秒,接着通过米的隧道用了秒,这列火车与另一列长米,速度为每秒米的列车错车而过,问需要几秒钟?5. (1分)小青乘上了一列火车,发现这列火车穿过1500米的隧道花了90秒,越过600米的桥梁花了40秒,则这列火车的长是________ 米.6. (2分)(2018·南昌) 甲走一段路用40分钟,乙走同样一段路用30分钟,从同一地点出发.甲先走6分钟,乙再开始走,乙________分钟才能赶上甲.7. (5分)一次检阅,接受检阅的一列彩车车队共辆,每辆车长米,前后每辆车相隔米。
这列车队共排列了多长?如果车队每秒行驶米,那么这列车队要通过米长的检阅场地,需要多少时间?8. (5分)甲、乙两地相距600 km,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先后从两地开出相向而行,货车先开出2小时,已知货车每小时行50 km,客车的速度是货车的1.5倍,客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9. (5分)甲乙两车分别从 A, 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的速度比是5∶4,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地还有10千米.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0. (5分)(2020·海安模拟)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在距离中点30千米的地方相遇。
一、选择题1.已知两个统计案例如下:①为了探究患肺炎与吸烟的关系,调查了339名50岁以上的人,调查结果如下表:②为了解某地母亲与女儿身高的关系,随机测得10对母女的身高如下表:则对这些数据的处理所应用的统计方法是()A.①回归分析,②取平均值B.①独立性检验,②回归分析C.①回归分析,②独立性检验D.①独立性检验,②取平均值2.某中学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高二学生中按照性别抽出20名学生,其选报文科、理科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参考公式和数据:22()()()()()n ad bcKa cb d a bc d-=++++,其中n a b c d=+++.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至少有97.5%的把握认为学生选报文理科与性别有关B.至多有97.5%的把握认为学生选报文理科与性别有关C.至少有95%的把握认为学生选报文理科与性别有关D.至多有95%的把握认为学生选报文理科与性别有关3.某班主任对全班50名学生进行了作业量的调查,数据如表:若推断“学生的性别与认为作业量大有关”,则这种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附:()()()()()22n ad bcKa b c d a c b d-=++++A.0.01 B.0.025 C.0.10 D.0.054.为了考查两个变量x和y之间的线性相关性,甲、乙两位同学各自独立地做了10次和15次试验,并且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求得回归直线分别为l1和l2,已知两个人在试验中发现对变量x的观测数据的平均值都是s,对变量y的观测数据的平均值都是t,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1和l2有交点(s,t)B.l1与l2相交,但交点不一定是(s,t)C.l1与l2必定平行D.l1与l2必定重合5.某市政府调查市民收入与旅游欲望时,采用独立性检验法抽取3 000人,计算发现k2=6.023,则根据这一数据查阅下表,市政府断言市民收入增减与旅游欲望有关系的把握是()P(K2≥k)…0.250.150.100.0250.0100.005…k…1.3232.0722.7065.0246.6357.879…A.90% B.95% C.97.5% D.99.5%6.以下四个命题中:①在回归分析中,可用相关指数R2的值判断拟合的效果,R2越大,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②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 ③若数据x 1,x 2,x 3,…,x n 的方差为1,则2x 1,2x 2,2x 3,…,2x n 的方差为2;④对分类变量x 与y 的随机变量K 2的观测值k 来说,k 越小,判断“x 与y 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大.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7.在调查中发现480名男人中有38名患有色盲,520名女人中有6名患有色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男、女人患色盲的频率分别为0.038,0.006B .男、女人患色盲的概率分别为,C .男人中患色盲的比例比女人中患色盲的比例大,患色盲与性别是有关的D .调查人数太少,不能说明色盲与性别有关8.在一项中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中,某校男生150名中有80名近视,女生140名中有70名近视,在检验这些中学生眼睛近视是否与性别有关时用什么方法最有说服力( ) A .平均数与方差 B .回归分析 C .独立性检验 D .概率 9.下列说法:①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常数后,方差恒不变;②设有一个回归方程ˆ35yx =-,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平均增加5个单位; ③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必过(),x y ;④在一个22⨯列联表中,由计算得213.079K =,则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这两个变量间有关系.其中错误..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D .310.若在区间[-5,5]内任取一个实数a ,则使直线x +y +a =0与圆(x -1)2+(y +2)2=2有公共点的概率为( ) A .25B .25C .35D .321011.由某个22⨯列联表数据计算得随机变量2K 的观测值k 6.87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0.40 0.25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0.7081.323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A .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很强的相关关系B .有99%的把握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没有关系C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1.0%的前提下认为这两个变量间有关系D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5%的前提下认为这两个变量间有关系 12.某商场为了解毛衣的月销售量y (件)与月平均气温()x C 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某4个月的月销售量与当月平均气温,其数据如下表: )C(件)由表中数据算出线性回归方程ˆybx a =+中的2b =-,气象部门預测下个月的平均气温约为6C ,据此估计该商场下个月毛衣销售量约为( )件. A .46B .40C .38D .58二、填空题13.针对时下的“韩剧热”,某校团委对“学生性别和喜欢韩剧是否有关”作了一次调查,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3,男生喜欢韩剧的人数占男生人数的16,女生喜欢韩剧的人数占女生人数的23.若有95%的把握认为是否喜欢韩剧和性别有关,求男生至少有______人.14.以下结论正确..的序号有_________ (1)根据22⨯列联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2K ≥6.635, 而P (2K ≥6.635)≈0.01,则有99% 的把握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2)在残差图中,残差点比较均匀落在水平的带状区域中即可说明选用的模型比较合适,与带状区域的宽度无关.(3)在线性回归分析中,相关系数为r ,r 越接近于1,相关程度越大;r 越小,相关程度越小.(4)在回归直线0.585y x =-中,变量200x =时,变量y 的值一定是15.15.某高校《统计初步》课程的教师随机调查了选该课的一些学生的情况,具体数据如下表: 专业 性别非统计专业统计专业男生1310女生720为了检验主修统计专业是否与性别有关系,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到随机变量K 2的观测值为.因为k >3.841,所以确认“主修统计专业与性别有关系”,这种判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为________.16.某单位为了了解用电量y 度与气温x ℃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某4天的用电量与当天气温.由表中数据得线性方程=+x 中=﹣2,据此预测当气温为5℃时,用电量的度数约为_____.17.以下四个命题中:①从匀速传递的产品生产流水线上,质检员每10分钟从中抽取一件产品进行某项指标检测,这样的抽样是分层抽样;②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③某项测量结果ξ服从正态分布()21,σN ,()50.81ξP ≤=,则()30.19ξP ≤-=;④对于两个分类变量X 与Y 的随机变量2K 的观测值k 来说,k 越小,判断“X 与Y 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大.以上命题中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___________.18.从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中随机选取5名女大学生,由她们身高和体重的数据得到的回归直线方程为ˆ0.7973.56yx =-,数据列表是:则其中的数据a =__________.19.以下4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_.①“两个分类变量的独立性检验”是指利用随机变量2K 来确定是否能以给定的把握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统计方法;②将参数方程cos sin x y θθ=⎧⎨=⎩(θ是参数,[]0,θπ∈)化为普通方程,即为221x y +=;③极坐标系中,22,3A π⎛⎫⎪⎝⎭与()3,0B 的距离是19; ④推理:“因为所有边长相等的凸多边形都是正多边形,而菱形是所有边长都相等的凸多边形,所以菱形是正多边形”,推理错误在于“大前提”错误. 20.下列说法:①线性回归方程y bx a =+必过(),x y ;②命题“21,34x x ∀≥+≥”的否定是“21,34x x ∃<+<” ③相关系数r 越小,表明两个变量相关性越弱;④在一个22⨯列联表中,由计算得28.079K =,则有99%的把握认为这两个变量间有关系;其中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都写在横线上) 本题可参考独立性检验临界值表:三、解答题21.网购是当前人们购物的新方式,某公司为了改进营销方式,随机调查了100名市民,统计了不同年龄的人群网购的人数如下表: 年龄段(岁) ()0,20[)20,40[)40,60[)60100,网购人数 2632348 男性人数1510 105(1)若把年龄在[2060,的人称为“网购迷”,否则称为“非网购迷”,请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并判断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1%的前提下,认为网购与性别有关?网购迷 非网购迷 总计男性 女性 总计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 ()20P K k ≥0.10 0.05 0.01 0.001两人年龄都小于20岁的概率.22.为了解使用手机是否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某校随机抽取50名学生,对学习成绩和使用手机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数据如表所示(不完整):与使用手机有关;(2)现从上表不使用手机的学生中按学习成绩是否优秀分层抽样选出9人,再从这9人中随机抽取3人,记这3人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人数为X,试求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参考公式:()()()()()22n ad bca b c d a c b dχ-=++++,其中n a b c d=+++.参考数据:23.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于11月27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我市全面推广“遂宁红薯”及“遂宁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组织了100家企业、1000个产品进行展示展销,扩大优质特色农产品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提升遂宁特色农产品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和消费者更深入了解遂宁,某记者对本次农交会进行了跟踪报道和实际调查,对某特产的最满意度()%x和对应的销售额y(万元)进行了调查得到以下数据:关系数r的绝对值在0.95以上(含0.95)是线性相关性较强;否则,线性相关性较弱.请你对线性相关性强弱作出判断,并给出理由;(2)如果没有达到较强线性相关,则采取“末位淘汰”制(即销售额最少的那一天不作为计算数据),并求在剔除“末位淘汰”的那一天后的销量额y 关于最满意度x 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精确到0.1). 参考数据:24x =,81y =,52215146ii xx =-=∑, 52215176i i y y =-=∑,515151i ii x y xy =-=∑13.27≈≈.附:对于一组数据()()()1122,,,,,,n n x y x y x y ⋅⋅⋅.其回归直线方程 ˆˆˆy bx a =+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公式分别为:1221ˆ·ni ii n ii x y nx y bxnx ==-=-∑∑,ˆa y bx=-,线性相关系数·ni ix y nx y r -=∑24.某实验学校为提高学习效率,开展学习方式创新活动,提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的两种新的学习方式.为比较两种学习方式的效率,选取40名学生,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人,第一组学生用第一种学习方式,第二组学生用第二种学习方式.40名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40min m =,并将完成学习任务所需时间超过min m 和不超过min m 的学生人数得到下面的列联表:(Ⅰ)估计第一种学习方式且不超过m 的概率、第二种学习方式且不超过m 的概率; (Ⅱ)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两种学习方式的效率有差异?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25.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某校组织部分学生参与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知识问卷作答,并将学生的作答结果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与“问卷的结果”有关?(1)是否有90%以上的把握认为“性别”与“问卷的结果”有关?(2)在成绩合格的学生中,利用性别进行分层抽样,共选取9人进行座谈,再从这9人中随机抽取5人发送奖品,记拿到奖品的男生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 X.附:22()()()()()n ad bcKa b c d a c b d-=++++26.某学生兴趣小组随机调查了某市100天中每天的空气质量等级和当天到某公园锻炼的人次,整理数据得到下表(单位:天):(2)求一天中到该公园锻炼的平均人次的估计值(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3)若某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为1或2,则称这天“空气质量好”;若某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为3或4,则称这天“空气质量不好”.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一天中到该公园锻炼的人次与该市当天的空气质量有关?附:22()()()()()n ad bcKa b c d a c b d-=++++,P(K2≥k)0.050 0.010 0.001k 3.841 6.63510.828【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独立性检验和回归分析的概念,即可作出判定,得到答案.【详解】由题意,独立性检验通常是研究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所以①采用独立性检验,回归分析通常是研究两个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的相关程度,②采用回归分析,综上可知①是独立性检验,②是回归分析,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独立性检验和回归分析的概念及其判定,其中解答中熟记独立性检验和回归分析的概念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2.C解析:C【解析】由题易得22⨯列联表如下:则2K的观测值为()220235104.432 3.841128713k⨯⨯-⨯=≈>⨯⨯⨯,所以至少有95%的把握认为学生选报文理科与性别有关,故选:C.【解题必备】(1)独立性检验是对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可信程度的判断,而不是对其是否有关系的判断.独立性检验的结论只能是有多大的把握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而不能是两个分类变量一定有关系或没有关系.(2)列联表中的数据是样本数据,它只是总体的代表,具有随机性,因此,需要用独立性检验的方法确认所得结论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总体.即独立性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带有概率性质的,只能说结论成立的概率有多大,而不能完全肯定一个结论,因此才出现了临界值表,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这点,不可对某个问题下确定性结论,否则就可能对统计计算的结果作出错误的解释. (3)独立性检验的具体做法:①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确定容许推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犯错误概率的上界α, 然后查下表确定临界值0k ; ②利用公式()()()()()22n ad bc K a c b d a b c d -=++++,计算随机变量2K 的观测值k ;③如果0k k ≥,就推断“X 与Y 有关系”,这种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否则,就认为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的前提下不能推断“X 与Y 有关系”,或者在样本数据中没有发现足够证据支持结论“X 与Y 有关系”.说明:通常认为 2.706k ≤时,样本数据就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X 与Y 有关系”.3.B解析:B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所给数据,代入公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求出观测值,把所求的观测值同临界值进行比较,从而可得结果. 详解:根据表中数据得到()2250181589 5.059 5.024********K ⨯⨯-⨯=≈>⨯⨯⨯,所以,若推断“学生的性别与认为作业量大有关”, 则这种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25,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独立性检验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这组数据的观测值,计算过程一定要细心,避免出现计算错误,属于基础题.4.A解析:A 【解析】回归直线方程过样本中心点,过A 选项正确.5.C解析:C 【详解】∵2 6.023 5.024K=>∴可断言市民收入增减与旅游欲望有关的把握为97.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独立性检验的实际应用.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1)根据样本数据制成22⨯列联表;(2)根据公式22()()()()()n ad bcKa b c d a c b d-=++++,计算出2K的值;(3)查表比较2K与临界值的大小关系,作统计判断.6.B解析:B【解析】由题意得,若数据x1,x2,x3,…,x n的方差为1,则2x1,2x2,2x3,…,2x n的方差为4,所以③不正确;对分类变量x与y的随机变量K2的观测值k来说,k越小,判断“x与y 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小,所以④不正确.其中①、②是正确的,故选B.7.C解析:C【解析】男人中患色盲的比例为,要比女人中患色盲的比例大,其差值为,差值较大,所以认为患色盲与性别是有关的.考点:独立性检验.8.C解析:C【解析】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的最有效方法是进行独立性检验,故选C.考点:独立性检验的意义.9.B解析:B【解析】一组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常数,数据的平均数有变化,方差不变(方差是反映数据的波动程度的量),①正确;回归方程中x的系数具备直线斜率的功能,对于回归方程y35x=-,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平均减少5个单位,②错误;由线性回归方程的定义知,线性回归方程y= b x+a必过点(),x y,③正确;因为213.079 6.635K=>,故有0099以上的把握认为这两个变量间有关系,④正确,即错误的个数为1,故选B. 10.B解析:B【解析】∵直线0x y a ++=与圆()()22122x y -+=+有公共点,∴≤13a -≤≤,∴在区间[55]-,内任取一个实数a ,使直线0x y a ++=与圆()()22122x y -+=+有公共点的概率为312555+=+,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概型的概率,以及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弄清概率类型,同时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等于半径可得到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可求出满足条件的a ,最后根据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可求出所求.11.C解析:C 【解析】由22⨯列联表数据计算得随机变量2K 的观测值是 6.879 6.635k =>,通过对照表中数据得,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1.0%的前提下,认为这两个变量间有关系,故选C.12.A解析: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样本中心点的坐标为()10,38,所以38210,58a a =-⨯+∴=,因此回归直线方程为2ˆ58yx =-+,所以当6x =时,估计该商场下个月毛衣销售量约为26ˆ5846y=-⨯+=,故选A. 考点:回归直线方程.二、填空题13.【分析】设男生人数为依题意填写列联表计算观测值列出不等式求出的取值范围再根据题意求出男生的人数【详解】设男生人数为由题意可得列联表如下: 喜欢韩剧 不喜欢韩剧 总计 男生 女生 总 解析:18【分析】设男生人数为x ,依题意填写列联表,计算观测值,列出不等式求出x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题意求出男生的人数. 【详解】设男生人数为x ,由题意可得列联表如下:则 3.841k>,即2452()3636969 3.84171711931818x x x x xxkx x xx⋅-⋅==>⋅⋅⋅,解得12.697x>.因为各部分人数均为整数,所以若有95%的把握认为是否喜欢韩剧和性别有关,则男生至少有18人.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独立性检验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列出列联表,然后进行计算,属于常考题. 14.(1)(3)【解析】分析:根据独立性检验残差图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的定义及性质逐一分析四个答案的真假即可详解:对于(1)根据2×2列联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6635而P(≥6635)≈001则有99的把握解析:(1)(3).【解析】分析:根据独立性检验、残差图、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的定义及性质,逐一分析四个答案的真假即可.详解:对于(1),根据2×2列联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2K≥6.635, 而P(2K≥6.635)≈0.01,则有99%的把握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故(1)正确.对于(2),根据残差图的意义可得,当带状区域的宽度较小时,说明选用的模型比价合适,而当带状区域的宽度较大时,说明选用的模型不合适,故(2)不正确.对于(3),在线性回归分析中,相关系数为r,|r|越接近于1,则相关程度越大;|r|越接近于0,则相关程度越小.故(3)正确.对于(4),在回归直线y=0.5x−85中,当x=200时,y=15,但实际观测值可能不是15,故(4)不正确.综上可得(1)(3)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回归分析和独立性检验的基本知识,属于基础类题目,解题的关键是熟记相关的的概念和性质.15.5【解析】因为随机变量K2的观测值k>3841所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主修统计专业与性别有关系故这种判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为5考点:独立性检验思想解析:5% 【解析】因为随机变量K 2的观测值k >3.841,所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主修统计专业与性别有关系”.故这种判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为5%. 考点:独立性检验思想.16.4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给的表格做出本组数据的样本中心点根据样本中心点在线性回归直线上利用待定系数法做出a 的值现在方程是一个确定的方程根据所给的x 的值代入线性回归方程预报要销售的件数解:由表格得解析:40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给的表格做出本组数据的样本中心点,根据样本中心点在线性回归直线上,利用待定系数法做出a 的值,现在方程是一个确定的方程,根据所给的x 的值,代入线性回归方程,预报要销售的件数.解:由表格得=(14+12+8+6)÷4=10,=(22+26+34+38)÷4=30 即样本中心点的坐标为:(10,40), 又∵样本中心点(10,40)在回归方程 上且b=﹣2∴30=10×(﹣2)+a , 解得:a=50, ∴当x=5时,y=﹣2×(5)+50=40. 故答案为40.考点:回归分析的初步应用.17.【解析】试题分析:对于①从匀速传递的新产品生产流水线上质检员每20分钟抽取一件新产品进行某项指标检测这样的抽样是系统抽样而不是分层抽样故①错;对于②两个随机变量的相关性知识可知②正确;对于③变量所以 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对于①,从匀速传递的新产品生产流水线上,质检员每20分钟抽取一件新产品进行某项指标检测,这样的抽样是系统抽样,而不是分层抽样,故①错;对于②,两个随机变量的相关性知识可知②正确;对于③变量2(1,)N ξσ~,所以()()30.191510.810.19ξξP ≤-==-P ≤=-=,故③正确;对于④,随机变量2K 观测值k 来说,k 越大,“X 与Y 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大,故④错,所以真命题有2个. 考点: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初步;2.统计与概率.18.163【解析】由根据回归直线经过样本中心即得由得故答案为解析:163 【解析】由4953565864565y ++++==,根据回归直线经过样本中心(),x y ,即560.7973.56x =⨯-,得164x =,由1551611671741645a x ++++==,得163a =,故答案为163.19.①③④【解析】①是独立性检验的应用①对②中由于所以显然是半个圆②错③中由极坐标中两点距离公式=③对④中所有边长相等的凸多边形都是正多边形为大前提是错误的因为只需要正多边形挤压变形使之仍为凸多边形即可解析:①③④ 【解析】①是独立性检验的应用,①对.②中由于[]0,θπ∈,所以01y ≤≤,显然是半个圆,②错.③中,由极坐标中两点距离公式2221212212cos()AB ρρρρθθ=+--=14912()19,2+-⨯-=AB ③对.④中“所有边长相等的凸多边形都是正多边形”为大前提,是错误的,因为只需要正多边形挤压变形,使之仍为凸多边形即可.④对.所以填①③④.20.①④【解析】分析:根据性回归方程独立性检验相关关系以及命题的否定等知识选出正确的得到结果详解:线性回归方程必过样本中心点故①正确命题的否定是故②错误③相关系数r 绝对值越小表明两个变量相关性越弱故不正解析:①④ 【解析】分析:根据性回归方程,独立性检验,相关关系,以及命题的否定等知识,选出正确的,得到结果.详解:线性回归方程ˆˆˆy bx a =+必过样本中心点(),x y ,故①正确.命题“21,34x x ∀≥+≥”的否定是“21,34x x ∃≥+<” 故②错误 ③相关系数r 绝对值越小,表明两个变量相关性越弱,故不正确;④在一个22⨯列联表中,由计算得28.079K =,则有99%的把握认为这两个变量间有关系,正确. 故答案为①④.点睛:本题以命题真假的判断为载体,着重考查了相关系数、命题的否定、独立性检验、回归直线方程等知识点,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21.(1)列联表答案见解析,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1%的前提下,认为网购与性别有关;(2)310.【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题中信息可完善22⨯列联表,计算出2K 的观测值,结合临界值表可得出结论;(2)计算得出年龄段()0,20应抽取3人,分别记为1、2、3;年龄段[)20,40应抽取2人,分别记为a 、b ,列举出所有的基本事件,并确定事件“所抽的两人年龄都小于20岁”所包含的基本事件,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求得所求事件的概率. 【详解】(1)由题中信息可完善22⨯列联表如下表所示:计算得()2100201446207.605 6.63566344060K ⨯⨯-⨯=≈>⨯⨯⨯,故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1%的前提下,认为网购与性别有关;(2)年龄在()0,20、[)20,40网购男性分别有15人、10人.按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5人,年龄段()0,20应抽取3人,分别记为1、2、3;年龄段[)20,40应抽取2人,分别记为a 、b .从中随机抽取2人的一切可能结果所组成的基本事件共10个:()1,2、()1,3、()1,a 、()1,b 、()2,3、()2,a 、()2,b 、()3,a 、()3,b 、(),a b .用A 表示“两人年龄都小于20岁”这一事件,则事件A 由3个基本事件组成:()1,2、()1,3、()2,3.故事件A 的概率为()310P A =. 【点睛】方法点睛:求解古典概型的概率方法如下: (1)列举法; (2)列表法; (3)树状图法; (4)排列、组合数的应用.22.(1)没有99.9%的把握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使用手机有关;(2)分布列见解析,()2E X =.【分析】(1)根据表格中数据和题中信息可完善22⨯列联表,计算出2χ的观测值,结合临界值表可得出结论;(2)由题意可知,随机变量X 的可能取值有0、1、2、3,计算出随机变量X 在不同取值下的概率,可得出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进而可求得随机变量X 的数学期望值. 【详解】(1)22⨯列联表如下表所示:()22505102015258.33310.828203025253χ⨯⨯-⨯==≈<⨯⨯⨯,所以,没有99.9%的把握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使用手机有关;(2)9人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人有209630⨯=人,学习成绩一般的有109330⨯=人, X 可能的取值有0、1、2、3,()3911084P X C ===,()1263393114C C P X C ===,()21633915228C C P X C ===,()363953?21C P X C ===.所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1232142821E X =⨯+⨯+⨯=. 【点睛】思路点睛:求解随机变量分布列的基本步骤如下:(1)明确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并确定随机变量服从何种概率分布; (2)求出每一个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3)列成表格,对于抽样问题,要特别注意放回与不放回的区别,一般地,不放回抽样由排列、组合数公式求随机变量在不同取值下的概率,放回抽样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求随机变量在不同取值下的概率.23.(1)0.94r ≈,线性相关性较弱;(2) +77.3ˆy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