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花落去
- 格式:doc
- 大小:7.50 KB
- 文档页数:2
《浣溪沙》的原文及翻译一、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二、翻译听着一支新曲,喝着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归来的春燕似曾相识,我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三、作者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四、写作背景这是晏殊《珠玉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者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坦,但政绩平平。
作品在歌酒风月、闲情逸致吟咏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迟暮落寞的感伤。
《浣溪沙》这首词写的就是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
虽然这是罚掸窜赶诃非撮石郸将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的主题,但是,由于作者对此怀有独到的体会,有新颖的构思,有属对工巧的名句,所以这首词也因之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了。
五、主题上片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
六、写法“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七、注释1、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2、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3、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4、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5、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6、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7、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8、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翻译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翻译: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
出处:北宋晏殊的《浣溪沙》。
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释义: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扩展资料赏析上阙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作者边听边饮,这现境触发了对“去年”所经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阙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缠绵哀感,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宛如天成,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
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
浣溪沙晏殊千古奇偶的诗句
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浣溪沙》全文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人。
北宋文学家。
晏殊自幼聪慧,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被任命为秘书正字。
天禧二年(1018年)被选为升王府僚,后迁太子舍人。
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因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赏识。
第一篇似曾相识燕归来全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全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浣溪沙》的第三句,其全文如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全诗注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全诗翻译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全诗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伤春之情与人生哲理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宋词,全词以伤春为主题,却蕴含了对人生、自然的深刻哲思。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填一曲新词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留恋。
2、注释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三、创作背景此诗一般认为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晏殊知应天府时所作,根据是“张寺丞”与“王校勘”应为晏殊在应天府时的下属张公寿与王君玉,以及《能改斋漫录》《苕溪渔隐丛话》等书上所载的,“晏元献赴杭州,道过维扬,憩大明寺,瞑目徐行。
使侍史诵壁间诗板,戒其勿言爵里姓名,终篇者无几。
又使别诵一诗云:‘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
仪凤终沈影,鸣蛙只沸羹。
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
’徐问之,江都尉王琪诗也。
召至同饭,又同步游池上。
时春晩已有落花,晏云:‘每得句书墙壁间或弥年未尝强对,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也。
无可奈何花落去成语无可奈何花落去意思介绍
1、无可奈何花落去[ wú kě nài hé huā luò qù ]。
2、奈何:如何,怎么办。
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
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
后泛指对已经消逝的事物感到惆怅的心情。
关于此联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
一次,晏殊来到维杨,住在大明寺中。
他转来看去,版忽然发现墙权上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可惜没有作者的姓名。
晏殊跑进跑出,问个不停,终于打听到这首诗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大明寺附近。
由于晏殊从诗句中发现王琪文学修养较高,很会写诗,所以,他立即决定要把王琪请来,一同探讨诗文。
王琪来了以后,发现晏殊善于赏诗论文,态度还很谦虚;晏殊见王琪性格开朗,言谈投机,又请王琪入席用餐。
二人边吃边谈,心情特别舒畅。
饭后,又一同到池边游玩。
晏殊望着晚春落花,随口说道:“我想了个诗句写在墙上,已经想了一年,还是对不出来。
”那个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王琪思索了一下,不慌不忙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一对句不但在词面上对得切合时宜,很有特点,而且在含义上使二人的思想感情如挚友重逢,一见如故。
这怎能不使人格外高兴?因此,晏殊一听,急忙称好!
这既是传说,当然未必可信。
晏殊浣溪沙译文及赏析晏殊浣溪沙译文及赏析晏殊浣溪沙译文及赏析1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赏析这是晏殊词中流传最广的篇章。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感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
“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
“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
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
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
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
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
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因此,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
后来苏轼的词,就大畅此风了。
晏殊浣溪沙译文及赏析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①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①“去年”句:语本唐·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亭台。
”言天气、亭台和去年一样,含感今怀旧之意。
【译文】赋一曲清丽的新词,饮一杯芳香的美酒。
又是去年此时暮春的晴和天气,依然是精美雅致的亭台阁楼。
夕阳缓缓地沉落下去,几时再重新回来映照人间? 无可奈何,繁花一片一片,无声地飘离枝头;似曾相识,燕儿翩然归来,寻觅着往日的栖处。
岁月流转,思绪悠悠,踏着飘香的花瓣,我独自徘徊在园内幽静的小路。
【集评】明·杨慎:“‘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
”(《词品》)明·卓人月、徐士俊:“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之妙无两。
”(《古今词统》) 明·沈际飞:“‘无可奈何花落去’,律诗俊语也,然自是天成一段词,著诗不得。
”(《草堂诗余正集》卷一)清·王士祯:“或问诗词、词曲分界。
予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定非香奁诗。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定非草堂词也。
”(《花草蒙拾》)清·胡薇元:“晏元献殊《珠玉词》,集中〔浣溪沙·春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本公七言律中腹联,一入词,即成妙句,在诗中即不为工。
此诗词之别,学者须于此参之,则他词亦可由此会悟矣。
”(《岁寒居词话》)清·张宗橚:“元献尚有《示张寺丞王校勘》七律一首:‘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中三句与此词同,只易一字。
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情致缠绵,音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作七律,未免软弱矣。
”(《词林纪事》卷三)清·永瑢等:“集中〔浣溪沙·春恨〕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乃殊《示张寺丞王校勘》七言律中腹联,《复斋漫录》尝述之,今复填入词内,岂自爱其词语之工,故不嫌复用耶?考唐·许浑集中:‘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二句,亦前后两见,知古人原有此例矣。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及赏析《浣溪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的代表作,整首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晏殊《浣溪沙》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⑺。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字词解释: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翻译: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阅读答案:试题:(1)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这样写有何表达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2)“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案:(1)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构成“来”与“去”对比。
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意思
成语意思:
解释: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
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
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出处:宋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语法:无可奈何花落去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示例: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处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
”
近义词: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花落去: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字数】:七字成语
【繁体】:無可奈何蘤落去
【注音】:ㄨˊㄎㄜˇㄋㄞˋㄏㄜˊㄏㄨㄚㄌㄨㄛˋㄑㄨˋ
【简拼】:WKNHHLQ
【结构】:复句式成语
【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无可奈何花落去
儿时,常常能听到周围的人说:“童言无忌”“小孩子不识世界,有事莫怪”等的话语。
那段时光真的很自在。
一路走来,一张张幼稚的光盘被抛弃,
一种种玩具被损坏。
寒假的气氛直冲心肺,除了看书写字,我最喜欢有人来陪
着我,同我一起再拾当时留下的“珍珠”。
而如今我知道这只不过是我的一个梦,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心中的无奈如同秋叶落花般的遥无止境。
忽然想起了晏殊的《浣溪沙》,这似乎令我明白了许多。
昨日晴朗的天空
今天竟又再次下起了毛毛细雨,起床望着窗外是那片灰沉沉天与昨日湛蓝如晶
的天迥然不同,心情也随之改变。
至今我仍未想明白天气为何能如此变换,无
意间又勾起了心中的另一笔疑惑——
时光真的能带走我们的“珍珠”吗?新年还未到,家中的水仙花却已经凋
谢了好几朵,我不禁感慨了一句:“是啊!世间万物真的会随时光而渐渐老去,最后逝去。
我的却很喜欢一朵叫做时光的花,但它却未必爱我。
读小学的时候
表妹很爱来我家住上一段时间,由于姐姐已经不小了,所以她很少会和我在一
起玩耍。
望着家中的物品一直孤独地静置着,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总觉得悲凉。
表妹的到来会给我的童年增添不少的欢乐。
常常想起童年时的往事,尤其是那朵已凋谢的叫做时光的花。
那份快乐、
那份美好如繁花一片令我如此的依恋。
有时,不经意间一个傻笑在我心中都是
繁花一朵。
而现在,那朵花早已经过了属于它的美好时光,它注定逃不过命运的安排,必须凋谢。
只剩下哭泣的我向天空发出哀求,乞求上天把它还给我。
日日早醒
期待走出房门就是表妹的一个大拥抱,却日日让我失望。
有一天,我终于按纳
不住自己心中的疑惑上qq问她为何还没来,到底要不要在我家住上十天半月。
她的回答就如晴天霹雳,狠狠的一刀刺在了我的胸口:“我没空,有空再说。
我也没打算要在你家住,我的问题多得是,我要问同学。
”我终于听见了花落
的声音,真切得仿佛炸药被炸开一般。
而在黑夜中却像黑夜一样无声地腐烂开去。
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袋中便又多了许多的疑问。
往日她很喜欢来我家住,临走时她也总是有万分的不舍,承诺我明年她还会来的。
可是近几年来,
我就连她半个身影也没见着。
是我们一家人对她不好?或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已逝的童年,随着时光这朵花的凋谢,人的思想、行为也会随之改变。
床头的
闹钟一直在滴滴答答地响着,想到这,心中便又多了几分的无奈。
让我永远也忘不了。
一样是年花开的季节,我和家人一同来到了迎春花市,不少的花热情似火地炸开了自己的头,少了蓓蕾时的可爱,少了初开时的动人,让许多人也不屑一顾。
忽然,不禁想起自己家附近的小孩嬉戏的情景,他们即
使是想立刻“炸”开自己也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想到这心里倒是有些羡慕。
时光的花瓣一天天地坠落,唯独剩下了光秃秃的枝叶孤独地矗立着。
直至今天我终于明白,好的画面,应该留下世界希望的美感,而那种逝去的漫漫时光,让人充满希望却又绝望。
所以我也不再等待,不在期待……
当我看见衣橱里蓝白相衬的校服,我才意识到自己已不再属于那段时光的主宰者。
当我想到一复一日,年复一年时,我听见了许多曾经美过的心情在破碎。
然后横七竖八,五分四裂。
满地都是我干涸的眼泪。
耳畔不再有当年令我感到无比自在的话语。
举手投足间竟然发现自己和那朵叫时光的花一起垂垂老去。
这一次,我不由己地念起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
均安文田中学初二:李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