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肿瘤基础知识(有生长曲线)
- 格式:ppt
- 大小:4.59 MB
- 文档页数:219
1.肿瘤的概念,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肿瘤(tumor )是机体在各种内在和外界的致瘤因子长期作用下,引起局部组织细胞遗传物质改变,伴随基因表达失常,呈现“自律性"过度生长,并以遗传性方式产生子代细胞形成的新生物(neoplasm)。
可以归结为:肿瘤是以分化障碍为特征的遗传性细胞过渡、自律性增生。
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小,一般与其发源的正常细胞相似.恶性肿瘤细胞常有明显异型性:1)瘤细胞多形性瘤细胞大,且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有时出现瘤巨细胞。
2)瘤细胞核的多形性核大,核浆比例增大,核大小、形状不一,出现巨核、双核、多核或奇异形核,核染色质分布不均,核膜厚,核仁肥大,数目多,核分裂像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
3)瘤细胞浆的改变核蛋白体增多,常呈嗜碱性。
细胞骨架(微丝、微管、中间丝等)的变化。
2.何谓肿瘤异质性?良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肿瘤中的肿瘤细胞并非均一群体,细胞的分化程度和增殖潜能存在差异,形成不同的肿瘤细胞亚群,称为异质性(heterogeneity),异质性:肿瘤细胞在遗传学上是不稳定的,在其生长过程中,细胞之间不断进行着异质化,即细胞的遗传性、结构与功能上的差异变化,一些瘤细胞获得了更强的生存能力,一些则导致死亡或凋亡。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分化程度分化好,异型性小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 核分裂像无或稀少,无病理核分裂像 多见,并可见病理核分裂像 生长速度 慢 快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常有包膜形成,与周围组织一般分界清楚,故通常可推动 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前者无包膜,一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通常不能推动;后者每伴有浸润性生长继发改变很少发生坏死、出血 常发生坏死、出血、溃疡等 转移不转移 常有转移 复发 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 手术切除等治疗后,常有复发 对机体影响 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
如发生在重要器官也可引起严重后果 较大,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肿瘤基础知识新员工入职培训目录1肿瘤的病理2发病机制3诊断及分期和评估4肿瘤的治疗1. 1 基本概念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细胞突变基因突变致瘤因素(细胞的异常增生)1肿瘤的病理1.2 肿瘤的分类(依组织学及生物学特性)良性肿瘤细胞在组织学分化程度与起源组织相似,呈局限性生长。
特点:生长缓慢,临床症状以局部表现为主,肿瘤组织多有包膜将其与周围组织分开。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可以演变为恶性。
恶性肿瘤细胞在组织学分化程度与起源组织有明显的差异,成浸润性生长,可出现远处转移和播散的肿瘤。
特点:生长迅速,多伴有全身症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无包膜交界性肿瘤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呈过渡状态或中间状态;狭义者为潜在恶性肿瘤,广义者包括所谓“局部恶性”和一些低度恶性的肿瘤1.3 细胞比较肿瘤细胞 正常细胞缺乏接触抑制生长因子分泌与致癌基因表达增加缺乏抑瘤基因新血管生成致癌基因表达罕见间歇性和协调性的生长因子分泌存在抑瘤基因频繁的有丝分裂细胞核血管异常异类细胞正常细胞少有的有丝分裂1.4 肿瘤命名的一般原则►良性肿瘤:组织来源+瘤,如:甲状腺瘤►恶性肿瘤:–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 癌:组织来源 + 癌•如:鳞状上皮发生叫鳞状上皮癌,腺上皮发生叫腺癌–间胚叶发生的恶性肿瘤 —— 肉瘤, 组织来源+肉瘤•如:纤维组织发生叫纤维肉瘤,骨 —— 骨肉瘤,淋巴组织 —— 淋巴肉瘤心脏在一般情况下是很少患癌症的,但心脏也不是绝对不患癌,血管肉瘤、横纹肌肉瘤、淋巴瘤等原发性恶性肿瘤可见于心脏;另外,如黑色素瘤、肾癌、肺癌、绒毛膜癌、乳腺癌等也能转移到心脏,称为继发性恶性肿瘤。
但是,不论是原发还是继发,与其他器官相比较,心脏的恶性肿瘤是非常罕见的,且多在尸检时才发现与确定。
1.5 肿瘤的一般形态数目和大小大小不一多数为一个有时多个形态肿瘤的形状多样性乳头状菜花状结节状溃疡状……肿瘤的颜色灰白色灰红色肿瘤的硬度与肿瘤的种类、肿瘤实质/间质比例、继发性改变有关1.6 肿瘤的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良性肿瘤多见► 外生性生长:良、恶性肿瘤均可见► 浸润性生长:恶性肿瘤多见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外生性生长1.7 肿瘤的生长形态1.8 肿瘤的组织结构►肿瘤的实质:具有特异性–即瘤细胞,是肿瘤的主要成分,决定肿瘤的性质和特征。
肿瘤基础知识肿瘤是一种恶性疾病,它是指细胞在机体内不受控制地增生并且扩散的过程。
肿瘤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是指细胞的增生是有限的,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不会扩散到其他部位。
常见的良性肿瘤有脂肪瘤、乳腺纤维瘤等。
而恶性肿瘤则是指细胞的增生和扩散无限制,可以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进而扩散到其他部位,形成转移瘤。
常见的恶性肿瘤有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肿瘤的发生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等。
一些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可以增加患肿瘤的风险,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有关。
环境因素,如吸烟、饮食不健康、暴露在放射线和化学物质中也会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如缺乏锻炼、肥胖和免疫系统的疾病也会增加肿瘤的发生概率。
肿瘤的症状因肿瘤的类型和位置而有所不同。
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异常肿块、疼痛、疲劳、体重减轻、发热和消化问题。
然而,有些肿瘤可能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在晚期才出现明显的症状,这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难点。
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只侵犯局部组织的早期肿瘤。
放疗和化疗是通过辐射或者药物干扰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来杀死肿瘤细胞的。
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中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干预,避免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
此外,免疫疗法也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预防肿瘤的最佳方法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减少患肿瘤的风险。
这包括保持健康的饮食,如摄入足够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进行适度的运动;避免暴露在放射线和化学物质中;定期接受体检和筛查等。
肿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了解肿瘤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肿瘤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肿瘤,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