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方法与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62
英译汉技巧和方法以下是 8 条关于英译汉技巧和方法:1. 哎呀,一定要注意理解原文的语境啊!比如说,“How are you?” 简单的一句,如果不结合具体场景,可能就会翻译得很生硬。
想象一下有人笑着对你说这句话,那可不是简单的“你怎么样”,可能就是“你好呀”之类的更亲切的翻译呀!2. 嘿,词性转换很关键哦!像“She has a good knowledge of Chinese”,这里的“knowledge”就不能死板地翻成“知识”,而要灵活处理成“她很了解中文”,是不是很巧妙?3. 哇塞,分清楚句子的主次结构可重要啦!就像“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这就得搞清楚“who laughs last”是修饰部分,主要说的是“笑得最好”,然后再准确翻成“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4. 天呐,千万别忽略文化差异呀!比如“a piece of cake”可不能直译成“一块蛋糕”,而是“小菜一碟”呀,不然就闹笑话咯!5. 注意哦,遇到长难句得学会拆分呀!像是“If the law is bad, you should not follow it”,拆成小部分理解再翻译,不就清楚多了嘛——“如果法律不好,你就不应该遵守它”。
6. 哎呀呀,适当增减词会让翻译更通顺呢!比如“He gave me a book”翻成“他给了我一本书”,要是原文强调只给了一本,那就可以加上“仅仅”之类的词更准确。
7. 哈哈,反复琢磨很有必要呀!像“Love me, love my dog”要是不仔细想,可能就翻译成“爱我,爱我的狗”,这就不对啦,应该是“爱屋及乌”呀!8. 记住哟,选取合适的汉语词汇来对应英语很有讲究哒!比如说“black tea”总不能翻成“黑茶”,而是“红茶”呀!总之,英译汉靠的就是这些小技巧和方法,多练多总结准没错!。
英汉翻译的八大技巧首先是英文理解难,这是学习、使用英文的人的共同感觉,由于两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所以一句英文在英美人看来顺理成章,而在中国人看来却是颠颠倒倒、断断续续,极为别扭。
二是中文表达难,英译汉有时为了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对等词汇,往往被弄得头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
另外,英译汉时对掌握各种文化知识的要求很高,因为我们所翻译的文章,其内容可能涉及到极为广博的知识领域,而这些知识领域多半是我们不大熟悉的外国的事情,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难免不出现一些翻译中的差错或笑话。
正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这么多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翻译实践,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加以对比、概况和总结,以找出一般的表达规律来,避免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翻译错误,而这些表达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技巧。
一、词义的选择和引伸技巧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和一词多义的现象。
一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往往属于几个词类,具有几个不同的意义;一词多义就是同一个词在同一词类中又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在弄清原句结构后,就要善于运用选择和确定原句中关键词词义的技巧,以使所译语句自然流畅,完全符合汉语习惯的说法;选择确定词义通常可以从两方面着手:1、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They are as like as two peas .他们相似极了。
(形容词)He likes mathematics more than physics .他喜欢数学甚于喜欢物理。
(动词)Wheat, oat, and the like are cereals .小麦、燕麦等等皆系谷类。
(名词)2、根据上下文联系以及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 .他是最后来的。
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 .他最不配干这个工作。
英汉互译教程英汉互译是最常见的翻译形式之一,也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的精准性,还要注重语言的得体性和表达的清晰性。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英汉互译的技巧和方法。
一、掌握基本词汇掌握基本词汇是英汉互译的基础。
这包括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并且需要考虑不同表达方法之间的差异。
例如,英语中表示“我知道”的方法有很多种,如I know、I understand、I see等,它们在不同场合和语境中的使用会有所差异。
因此,学习英汉互译时要特别注重基础词汇的学习和掌握。
二、注意词语搭配在英汉互译中,词语的搭配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一个单词并不能准确的表达出一个完整的含义,需要与其它关键词进行搭配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例如,英语中的“hot coffee”可以翻译成“热咖啡”,但是“cold coffee”却不能翻译成“冷咖啡”,而是要翻译成“冰咖啡”。
因此,在英汉互译中要特别注重词语之间的搭配。
三、把握语境在英汉互译中,在把握每个单词和词语的意思之外,还需要注意语境的分析。
语境是指上下文,它能够决定一个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例如,在英语中,句子“I’m fine”可以表示询问别人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回答别人的关心,所以在进行英汉互译时需要视情况而定。
四、语法分析英汉语法之间有很多的区别,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语法分析。
例如,英语中的主语和谓语是要一一对应的,而中文中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则可以灵活调整。
这就需要翻译者能够准确的理解英文句子的语法结构,才能够正确的翻译成中文。
五、了解文化背景在英汉互译中,还需要了解文化背景。
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有些词语的含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会发生变化。
例如,英国人国家馆中会出现“cup of tea and biscuits”,而美国人则是“coffee and donuts”。
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需要了解词语的文化含义。
英译汉的方法和技巧
1. 哎呀,要做好英译汉,咱得先理解原文啊!就像你要了解一个人,得先知道他的性格一样。
比如说“Love me, love my dog”,可别直接翻成“爱我,爱我的狗”,得理解这是表示“爱屋及乌”呀!
2. 嘿,注意语境可重要啦!就好比说话要看场合,不同的地方说不同的话。
“How are you?”你总不能不管啥场景都翻成“怎么是你”吧!哈哈哈!
3. 哇塞,词性转换得掌握好呀!有时候英语的名词到了汉语可能就得变成动词咯。
像“She has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就得翻成“她精通英语”,这里“command”就从名词变成动词啦。
4. 哟呵,增减词也得会呢!不是所有词都非要直译的哦。
“as busy as a bee”,直接翻成“像蜜蜂一样忙”好像还差那么点意思,咱得加上“非常”,变成“像蜜蜂一样非常忙”才行。
5. 咦,文化差异得考虑到呀!英语和汉语的文化背景不一样,可不能乱翻。
“black tea”可不是黑茶,而是红茶呀!
6. 呐,拆分长句子有技巧哦!就像拆积木一样,得找到关键的连接点。
“The book that I bought yesterday is very interesting”,就可以拆成“我昨天买的那本书,非常有趣”。
7. 哈,翻译也得灵活应变呀!不能死脑筋。
“It rains cats and dogs”,总不能翻成“下猫和狗”吧,那得是“倾盆大雨”呀!
8. 嘿,多积累多练习可不能忘呀!只有这样才能越来越厉害。
就像学骑自行车,多骑骑就会啦!
我觉得呀,英译汉的方法和技巧都掌握了,那翻译起来就能又快又好啦!。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语序调整主要指词序、句序两方面的调整。
英汉语句中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或表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各种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次序在英、汉语言中则有同有异。
一、定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定语英文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汉语中也大体如此。
有时英文中有后置的,但译成汉语时一般都前置。
somethingimportant (后置)重要的事情(前置)如果英文中名词前的定语过多,译文中则不宜完全前置,因为汉语不习惯在名词前用过多的定语。
alittle, yellow, raggedbeggar (前置)一个要饭的,身材矮小,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后置)2.短语作定语英文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而汉语则反之,但间或也有放在后面的,视汉语习惯而定。
theirattempttocrosstheriver (后置)他们渡江的企图(前置)二、状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状语Hewasveryac ti veinclass.(前置)他在班上很活跃,专业英文《专业英文的翻译技巧讲与练》。
(前置)英文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时,一般放在动词之后,而在汉语里则放在动词之前。
Modernscienceand technologyaredevelopingrapidly.(后置)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前置)2.短语作状语英文中短语状语可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或之后,译成汉语时则大多数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但也有放在后面的。
Seeing this, someofusbecameveryworried. (前置)看到这种情况,我们有些人心里很着急。
(前置)Ajeepfullspedfast, drenchingmeinspray.(后置)一辆坐满人的吉普车急驶而过,溅了我一身水。
(后置)英文中地点状语一般在时间状语之前,而汉语中时间状语则往往放在地点状语之前。
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随着全球交流的增加,英译汉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英译汉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因为英文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包含着不同的语法、词汇和句式结构。
为了更好地进行英译汉翻译,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
1.理解背景知识:在开始翻译之前,首先要了解被翻译文本的背景知识。
这包括了解所涉及的主题、行业术语和文化背景。
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原文,并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汉译英的8种翻译技巧,⾼分来得就是这么直接~~毫⽆疑问,翻译讲究扎实的基本功,但肯定是有技巧的,汉译英当然也是!都有哪些呢?增译减译(省译)重复转译语序(词序/句序)调整(倒置)拆句与合并正说反译, 反说正译语态变换…………学会了,你就666了!⼀.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不同的思维⽅式、语⾔习惯和表达⽅式,在翻译时增添⼀些词、短句或句⼦,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式多半⽤在汉译英⾥。
汉语⽆主句较多,⽽英语句⼦⼀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英语⽆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完整。
英语中代词使⽤频率较⾼,凡说到⼈的器官和归某⼈所有的或与某⼈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加上物主代词。
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在英译汉时⼜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
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与句⼦的逻辑关系⼀般⽤连词来表⽰,⽽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和语序来表⽰这种关系。
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
英语句⼦离不开介词和冠词。
另外,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些原⽂中暗含⽽没有明⾔的词语和⼀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意思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是保证译⽂语法结构的完整,⼆是保证译⽂意思的明确。
例1.读史使⼈明智,读诗使⼈灵秀,数学使⼈周密,科学使⼈深刻,伦理使⼈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善辩。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例2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权。
He who makes no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has noright to speak. (No investigation, no right to speak.)例3. 虚⼼使⼈进步, 骄傲使⼈落后。
英汉翻译技巧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6)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PracticeCourse Tutor:SUN Pinghua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6)一、习语的译法翻译习语时,应当尽能保持原文习语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以及其民族、地方特色等。
习语不仅大量出现在文艺作品中,在政治和科学论文中也同样经常遇到。
习语(idioms)一般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 expressions)等。
习语的英译汉有三种主要方法:(一)直译法;(二)汉语同义习语的套用法;(三)意译法。
(一)直译法所谓直译法即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因其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特色的方法。
To fight to the last manTo break the recordUnder one’s noseArmed to the teethPacked like sardinesSour grapesA die-hardA gentleman’s agreementAn olive branchThe Trojan horseThe heel of AchillesThe open-door policyThe most-favored-nation clauseThe position-of-strength policyShuttle diplomacyThe cold warA cat has nine lives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Barking dogs do not bite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打破记录在某人鼻子底下武装到牙齿挤得象罐头沙丁鱼酸葡萄死硬派君子协定橄榄树枝特洛伊木马阿基里斯的脚踵悬挂在达摩克里斯头顶上的剑门户开放政策最惠国条款实力地位政策穿梭外交冷战热战猫有九命血浓于水吠犬不咬人滚石不生苔(二)汉语同义习语的套用法有的英语习语和汉语同义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并且有相同的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
英译汉十大翻译技巧总结展开全文主要是指翻译首先要分清英文主从句,一般先处理插入成分或从句,之后再处理主句。
处理英文细节时要高屋建瓴,宏观把握,不拘泥于一字一词。
行文需要注意中文特有的节奏感,不能拖沓冗长,要按照中文来龙去脉,由远及近的叙事原则组织行文。
2.行文提倡“四、六、八”主要是指英译中行文务求简洁、流畅、自然,而简洁的最佳办法就是采用四字句、六字句或者八字句。
增强行文张力也是如此,采用四、六、八字句构成同义重复,这是中文的一大特点,如:口若悬河、剑拔弩张之势、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3.中文“形散神不散”主要是指中文重意合,不像英文那样通过介词和连词串联成句,中文的逻辑散落在字里行间。
在具体行文时遵循“以意群为成句单位”的原则,意群间除非确有必要,否则不用特别指明逻辑关系。
4.“九九归一”是王道主要是指英文中代词和其他替换同义词使用较为频繁,在英汉翻译时务必将英文中的代词所指对象明确化,同时将同义替换词或词组译为统一的汉语表达,保持前后一致。
5.描述修饰“去形象”主要是指英文喜欢在名词前添加合理的形容词以提升语言张力和可读性,在译为中文时如果难以应对则可大胆去掉,特别是形容词是大家已知或常识性信息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英中切换时形象词一般要去形象化。
6.“的”“被”头上一把刀主要是指英译汉时“的”字使用切忌过于频繁,否则会导致译文拖沓,欧化现象严重,可考虑使用中文“四、六字句”提升译文语言张力;“被”字句在中文行文时一定要慎用,英文被动句较多,中文较少,英译汉时尽可能少用甚至不用。
7“of”前后有讲究主要是指“of”前属于英文的形象词或概括词,后面跟的则是实意、具体词,一旦翻译行文受阻,可考虑重点处理实意词,“of”前的词可以略去不译。
8. 数字收尾“准顺快”主要是指相对于汉译英的“数字先行”原则,英译汉时尽可能把数字放在句末,这样可以避免句子来回颠倒,特别是在考试中这一技巧最能体现其价值,保证行文准、顺、快。
英汉互译的方法和技巧英汉互译就像在两个不同的语言世界之间搭起一座桥梁,那这座桥要怎么搭呢?咱先说说方法。
理解原文那可是超级重要的一步!就好比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得先搞清楚自己的起点在哪儿吧?把英文句子或者文章读懂了,才能准确地翻译成中文呀!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咋办?赶紧查字典呗!这就像在旅途中遇到了路障,得找工具清除它。
然后呢,翻译的时候可不能死搬硬套,得根据中文的表达习惯来调整语序啥的。
比如说英文里习惯把状语放在后面,咱中文可不一定哦!这就像给一件衣服改尺寸,得让它合身才行。
那互译过程中有啥要注意的呢?可不能瞎翻呀!得注意上下文的语境,一个词在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的意思呢!这就跟人在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一样。
还有哦,文化差异也不能忽视,有些英文的表达在中文里可能根本找不到对应的,这时候就得动点脑筋,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
不然就像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出门,会让人觉得怪怪的。
英汉互译安全不?稳定不?嘿,只要你认真仔细,遵循正确的方法,一般不会出啥大问题。
就像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只要你小心看路,就不会摔跤。
而且,随着经验的积累,你会越来越熟练,翻译得也会越来越准确稳定。
英汉互译都用在啥场景呢?那可多了去了!比如你看英文电影,没有中文字幕,这时候就得靠翻译来理解剧情啦!还有学习英语的时候,翻译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文。
出去旅游,遇到外国人,翻译能让你和他们交流无阻。
这多棒呀!英汉互译的优势也很明显呢!可以让你开阔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
就像给自己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多让人兴奋呀!给你举个实际案例哈。
有一次我看一本英文小说,里面有个句子“Lov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刚开始我直接翻译成“爱是一个旅程,不是一个目的地。
”总觉得有点别扭。
后来我调整了一下语序,翻译成“爱,是一场旅程,而非终点。
”是不是感觉好多了?这就是英汉互译的实际应用效果呀!英汉互译就是这么神奇,能让我们在不同的语言世界里自由穿梭。
汉译英的方法和技巧
1.增译法:
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2.省译法:
这是与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
增译法的例句反之即可。
3.转换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英译汉时常常有必要改变表达方式,使译文通顺流畅、地道可读。
这种变通技巧就是转换法(shift of perspective)。
4.合并法: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英译汉时有时直译原文就会使译入语读者感到费解,甚至误解。
这时,就有必要借用汉语中意义相同或相近、且具有自己鲜明文化色彩的表达法对原文加以归化。
归化翻译法常用于处理某些英语成语、典故、形象词语等一类文化色彩较浓的表达方式。
恰
倒好处地归化可以使译文地道简洁、生动活泼,便于译入语读者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