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白鹿原》女性形象分析
《白鹿原》是中国当代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是一部真实再现了中国北方农村的历史宏大史诗。
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们在封建社会中的命运和内心世界的变化。
本文将对《白鹿原》中几个重要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是草儿,她是白嘉轩的岳母,也是白嘉轩一生中最重要的女性。
草儿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宽容的胸怀。
她出身于贫苦的独立农村家庭,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一个地位崇高的富有的女人。
她是一个懂得生活的智慧和人情世故的女性,她对待丈夫和家人总是宽容和理解。
她所表现出的坚强和智慧,使得她在家族中成为一个教养子女的表率。
另外一个重要的女性形象是小妮子,她是白嘉轩的姑娘,也是一个代表了封建社会下农村女性的悲惨命运的形象。
小妮子是一个善良无辜的女孩,她因为长相漂亮而引起了许多男人的纷争。
她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被迫嫁给了没有感情的人,并在婚后受到了丈夫的虐待和欺骗。
最终,她不堪忍受这种生活而选择自杀。
小妮子的形象展示了封建农村女性的悲剧和无助,她们在没有人权和自由的社会中,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白鹿原》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分析陈鹏(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252000)摘要:《白鹿原》被誉为一部“民族的秘史”,展现了上个世纪渭河平原五十多年的变迁历史。
小说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有以白灵为代表的革命知识女性;有不甘于命运的安排,用身体反抗封建礼教,最后以悲剧收场的田小娥;有被丈夫抛弃,却不得不顶着“贞操牌坊”守活寡过日子的鹿冷氏。
这三位女性是当时社会背景下广大女性的缩影,笔者将从这三类人物性格特点入手,分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
关键词:白鹿原;白灵;田小娥;鹿冷氏;封建礼教;悲剧命运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53(2018)05-0046-04收稿日期:2018-08-04作者简介:陈鹏(1992-),女,聊城大学文学院2017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1]4,《白鹿原》所带给我们的厚重感正好符合巴尔扎克的这句话。
白鹿原是传统文化、封建礼教的缩影之地,而作为弱势群体存在的女性,不可避免地成了社会的牺牲品。
当时的白鹿原正处于新旧文明交替的时期,一部分人因为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女性意识逐步觉醒,向往自由,主动地追求事业和爱情,向吃人的礼教发起反抗,以白灵为代表;还有一部分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做出了前卫的行为,触碰到了封建礼教,贞操道德这根“高压线”,被一些封建制度的卫道士们抨击,以田小娥为代表;还有一部分人在新旧文明的夹缝里艰难生存,被丈夫抛弃,虽然已经有了反抗的意识,但被贞操道德观念所绑架,将自己困在牢笼里,最终导致心灵扭曲,彻底灭亡,以鹿冷氏为代表。
笔者将对导致这三种女性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烈士之殇,白鹿精灵———白灵白鹿精灵是白鹿原上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是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孕育的精灵。
白灵是白鹿精灵的化身,但是白灵并没有成为传统思想的维护者,而是向封建礼教发起了反抗,她的反抗显示了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白灵开启了白鹿原女性生活新的一页,她向往个性自由,追求平等解放,为处于闭塞环境中的人们带来启蒙和希望,就像曾经白鹿“所过之处,万木繁荣,禾苗茁壮,五谷丰登”[1],但是白灵思想上的启蒙远远比白鹿物质上的给予更有价值。
浅析《白鹿原》中的田小娥《白鹿原》是20世纪后期的一部作品,塑造了许多悲剧命运的女性形象,特别是塑造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田小娥。
田小娥是《白鹿原》中属于一个时代新女性与传统女性之间的过渡女性,书中分析了她在压抑中反叛与挣扎的人生,阐释了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时代、社会和个人性格上的原因以及对当代女性的警示。
标签:女性;封建;制度在小说《白鹿原》中,田小娥出生于书香门户之家,她父亲是位乡间秀才,她在诗书礼教的环境中长大。
从书中田小娥窗前梳头的描写:小女人黑油油的头发像一条闪光的黑缎从肩上滑到胸前……宽宽的衣袖就倒捋到肩胛处,露出粉白雪亮的胳膊,可看出田小娥是一个正值青春美丽可人的女子,却嫁给了一个年过花甲的郭举人作妾。
作为妾,田小娥有三个作用:一是郭举人“逢一”兽性宣泄的对象,二是郭举人延年益寿的“泡枣”工具,三是操持家务听候使唤的仆人,她在郭举人家连只狗都不如。
她的感情和需求被压抑和扭曲。
当同样年轻、身体强健而又性格憨厚的黑娃出现时,唤醒了她的情爱,使她自我意识觉醒。
她先是试探,继而挑逗,一旦得到如意的回应,她“走路的步子轻盈了”,以往那种死气沉沉的神色已经一扫而尽。
田小娥不顾一切的与黑娃相好,是她对自己感性欲望的追求,是对自己幸福大胆的向往,更是对郭举人、对父亲的一种反抗。
田小娥与黑娃的恋情暴露后,小娥被休,黑娃被辞。
父亲田秀才觉得自己女儿坏了传统,伤了脸面,一心想以最快速度把她扫地出门。
此时黑娃正找上门来扛工,便主动求亲,顺利地娶了小娥,这对小娥是绝处逢生。
田小娥不是一个传统女子,她所作所为是当时封建礼教绝对不允许的。
当她被黑娃领进白鹿村,迎接他们的是如“庭院里的一泡狗屎”一样的唾骂,连一向稳诚持重的鹿三从看见儿媳妇第一眼就“疑云起”,白嘉轩也只搭眼一瞅就断定田小娥不是平常家过日月的女人,便告诫黑娃你会有祸事的。
公公鹿三执意要黑娃赶走小娥,黑娃不依,无奈父子情绝,黑娃被撵出家门。
他只好带着小娥走出村子,买下了一孔别人堆放草饲料和柴禾的破窑洞。
《白鹿原》人物分析《白鹿原》是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通过讲述白鹿原上百年的变迁与人物的命运,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矛盾和困境。
本文将对《白鹿原》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进行分析,以揭示他们的性格、命运和作用。
首先,杨六娘是《白鹿原》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她是白鹿村第一代杨家的女儿,聪明机智,勇敢果敢。
她嫁给了二弟,却因为家族的恩怨而饱受痛苦。
她在家庭和命运的纠葛中展现出坚韧不拔的个性,最终成为了杨家的支柱。
她的形象代表了中国传统农村妇女的坚强和无私,同时也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束缚和无奈。
其次,六爷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
他是白鹿村的首任村长,有着高风亮节的操守和坚定的信仰。
他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保护村庄的利益,但最终却因为家族和政治的纠葛而陷入困境。
他的形象代表了中国传统农村领导者的责任与困境,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第三个人物是元光。
他是杨家第二代的核心人物,也是全书的叙述者。
他在书中扮演了一个旁观者和参与者的角色,通过回忆和讲述,将白鹿原的故事展现给读者。
他通过对自己家族的回忆和反思,探讨了白鹿村的命运和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
他的形象代表了传统乡村的智者,同时也通过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反思。
最后,白嘉轩是《白鹿原》中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的人物。
他是白鹿村的首富,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成为了一个富有和成功的人物。
他在面对命运的选择时,选择了个人的利益和欲望,最终导致了家族破裂和自身的失败。
他的形象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商人和势利小人,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在面临选择时的迷茫。
综上所述,《白鹿原》中的几个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代表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人性特征。
通过对他们的分析和描绘,陈忠实成功地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使读者对农村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该小说因此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启示。
《白鹿原》女性角色研究《白鹿原》是中国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之一,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背景,讲述了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白鹿原人民的繁荣和逐渐覆亡的历程。
小说的女性角色塑造丰富多样,她们面对家庭、社会、爱情等方面的冲突,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也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呼声。
一、“弱者”:隶属于权力和男性的比较弱势地位小说塑造的女性角色中,有许多是依附于男性的相对弱势地位。
常常被描述为受制于家庭和社会压力,甚至个人自由和尊严都受到了威胁。
比如,金凤婆婆在家庭中被视为“累赘”,当她的男人去世后,就岌岌可危;巴图夫人在家里也要被长辈或者丈夫压抑,无法自由表达。
这些女性的命运往往受到权力结构的影响。
二、“反叛者”:强调女性自我意识的独立在小说中,也有些女性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意识,有过强烈的反叛心理。
比如,担任维权者的苏娘、不顾家庭劝阻选择离家的福娘、认为自己应该自由选择爱情的杨二嫂等。
这些女性表现出了独立精神,她们的行为与言语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封建社会的规范,希望称为人类和家庭的平等成员。
三、“牺牲者”:受到家庭和社会压力的牺牲同时,小说也描绘了许多女性在个人利益和做出牺牲之间进行抉择的场景。
她们被塑造成了伟大的母亲、贤妻良母、乡村好妇女。
比如,花妈、岳父娘、王氏,她们在家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婚姻、生育、家务让家庭得以繁盛。
这样的女性角色展现出极高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但她们的牺牲也受到了社会的制约和利益的剥夺。
四、“反抗者”:追求生命和自由的反抗除了以上三类角色,小说也塑造了一些能够不断反抗、追求生命和自由的女性角色,其中代表人物是开小巧。
她追求自由的心态强烈,致力于为家庭发声,为自己争取喘息的空间。
她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看待事情并不遵循传统思维,而是根据自身体验和经历去思考。
开小巧的强烈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向着封建秩序发起了挑战。
综上所述,女性角色在《白鹿原》中形象丰富多样,有弱者也有强者,有牺牲者也有反叛者。
湖北文理学院2012-2013学年(下)当代小说研究期末考查作业汉语言文学1011班2010102122 宋雅白鹿原上的女人——读《白鹿原》《白鹿原》讲的是渭河平原50年的变迁史, 一轴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画卷, 一个家庭的两代子孙争夺白鹿原统治争斗不已。
争天下仿佛是男人们的事情, 但是, 男人站在背后的女人却无人提及。
偌大宽阔的白鹿原上只有四个女人, 四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女人, 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女人。
她们有的传统、勤劳, 有的大胆、叛逆, 更有的或许放荡、不堪, 但是, 他们是有自己的名字。
《白鹿原》的开篇是: 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读过白鹿原的人都知道, 白嘉轩娶过七个女人, 而鹿子霖有许多个相好的。
这许许多多的女人里只有四个女人用自己的一生换的一个名字。
而开篇的头一句话就统领了全文, 他告诉我们这是男人们的故事, 女人就靠边站吧, 站在男人身后, 默默无闻的吧, 就这样一辈子吧!白鹿原上有名姓的四个女人, 她们分别是: 吴仙草、田小娥、百灵、高玉凤。
总体上来说她们有名字也是因为男人, 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自古以来, 都有许多规范是专为女子设立的: 三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这些道德准则在建立之初就是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进行设定的。
这是儒家的思想, 并在历代的统治中占有绝对的、正统的地位。
它们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了女人的身上, 让他们在世世代代的大事中站在男人的背后沉浮, 在死后也没有博得身后名。
那么, 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下, 白鹿原上的这四个女人是怎样这一部关中大戏中为自己博得了一个名字呢?是因为男人吧?吴仙草——最后的传统开篇说过, 白嘉轩七娶六殇, 而他娶的第七个女人——第七个娶回来并且活下来的女人。
作为这样的一个女人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 但是在白家这个活下来的女人是在原上对白嘉轩的“妖怪”的谣言中活下来的, 她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身体, 她带来的也是白家的“面子”“荣誉”。
女性悲歌——《白鹿原》中女性形象分析摘要陈忠实的《白鹿原》以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揭示,构成了新时期文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作品中重点描述了传统社会中的几大类女性,不管她们有着怎样不同的性格和家庭背景,她们最后的结局都十分悲惨。
本文将着重分析作品中三类女性的形象,从中挖掘出造成其悲剧结局的原因,对其进行反思总结。
关键词:女性分析悲剧因素正文目录一、《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3)(一)传统观念操控下的的践行者 (3)(二)传统文化毒害中的牺牲者 (3)(三)传统社会的叛逆者 (5)二、《白鹿原》中女性悲剧形成的原因 (5)(一)欲望因素 (5)(二)政治因素 (6)(三)传统文化因素 (6)三、思想启示 (8)参考文献 (9)女性悲歌——《白鹿原》中女性形象分析《白鹿原》是一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以白鹿原白鹿两大家族三代子孙间的斗争来真实地展现从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近50年间中国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剧烈冲突。
作品中塑造了在传统宗法制度浸润下的众多男性形象,比如白嘉轩、鹿子霖等,而这部作品中所推出的众多与男人共筑世界的女性形象也同样风姿绰约,备受关注。
《白鹿原》中这一群女性形象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有“贤妻良母型”的吴仙草,有“叛逆淫荡”型的田小娥,有“敢想不敢行动”的鹿冷氏,更有“聪明反叛”的先进人士白灵。
然而,这几位女性形象不论是性格还是家庭背景或是生活背景如何不同,她们得到的结局都几乎称得上是“厄运”。
本文主要从欲望因素、政治因素、传统文化因素这三个方面来对《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分析她们的悲剧命运。
一、《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形象(一)传统观念操控下的的践行者吴仙草是白嘉轩的第七房妻子,是盘龙镇中药材收购店掌柜吴长贵的三女儿。
按照常理来讲,作为盘龙镇四大富户之一的吴长贵是不可能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一个传说“命硬连续克死六房女人,而且那东西上头长着一个有毒汁的倒钩,能把女人的心肺肝花全都捣得稀烂,铁打的女人也招架不住1”的白嘉轩。
小说《白鹿原》人物形象浅析《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该小说通过对陈家庄白鹿原上的人物命运和家族恩怨的描绘,展现了中国近百年的社会变迁和家族悲欢离合。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深受读者喜爱,其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和命运。
以下将对《白鹿原》中的部分人物形象进行浅析,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陈清扬——坚韧不拔的女性形象陈清扬是《白鹿原》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白鹿原上的女主人公,也是陈家的家主。
陈清扬从小就展现出了坚韧不拔和勇敢无畏的性格,她在草原上长大,学会了骑马射箭,也懂得了如何在男人的世界中生存和立足。
陈清扬在家族内部一直扮演着坚强的角色,她经历了无数的家族变故和亲人的离去,但她始终坚守着家族的尊严和传统,成为了家族内外的精神支柱。
陈清扬的坚韧和勇敢并不仅限于家族内部,她在与外部势力的斗争中,也展现出了出色的智慧和胆识。
她在面对贺文田、乌兰布通等强大的敌人时,总是能够冷静应对,并且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取得了不少胜利。
陈清扬的形象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无论在家族内部还是在外部社会,她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对抗力。
陈清扬的形象也给人留下了许多的遗憾,她虽然表面上姿态坚强,但内心却始终有着难以启齿的痛苦和孤独。
她在面对家族变故和亲人离去时,往往是一个人默默地承受,不愿让外人看到她的软弱和无助。
陈清扬的形象让人无比敬佩,她的命运也让人深感痛心,她代表了那个年代,那个社会中坚韧不拔的女性形象。
陈浩——暴力与温情并存的男性形象陈浩是《白鹿原》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是陈清扬的儿子,也是陈家的继承人。
陈浩在小说中展现出了暴力与温情并存的复杂形象,他既是一个具有野心和勇气的男人,也是一个有着温情和爱心的好丈夫、好父亲。
陈浩在家族内部展现出了强大的野心和雄心,他一直渴望能够成为陈家的继承人,主持陈家的大局。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不惜用尽手段,包括动用暴力和诡计。
陈浩有着斗争精神和胜利欲望,他在面对家族内部的诸多困难和敌对势力时,总是能够勇往直前,不畏艰险,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奋斗、挣扎、毁灭的悲歌—解读《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白鹿原》是一部描写中国北方农村人民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清末民初时期,晋北地区一代大族白家的兴衰历程,其中女性的生命被书写的尤其惨烈。
小说中,女性被剥夺了自己的选择权,被迫面对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她们的命运总是受到社会和家庭的约束,沉重的枷锁和压抑使得她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自我价值。
首先,女性在家庭方面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作为生育者,女性在传承家族的重任面前必须承受家庭矛盾和财务压力。
当家庭面临贫困时,家里人都期望女性通过婚姻来建立家庭富足。
在书中,许多女性都嫁给了自己不爱的男人,只是因为家族关系和经济条件。
当女性无法履行家庭责任时,她们经常会遭受到丈夫和社会的压力,遭受责备和打击。
如红翎子,为了生活,她与多少男人沾花惹草,结果却被全村人指责,最后结束自己的生命。
其次,女性在社会方面也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
女性不仅要面对家庭的经济问题,还要承受社会的不公和歧视。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不仅被贴上不好的标签,而且她们的言行举止也受到严格的约束。
更大的危险是,女性还要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像女主角秀莲就在忍受性侵时选择了自杀。
而家庭若无法保护女性,她们公开叛逆或者偷偷私奔,都会受到巨大的威胁。
比如书中的亲家母,为了追求自由和幸福,她将自己的家族和婚姻给毁掉了。
而另一个角色,小妞,则因为嫁给自己不爱的男人,最终因为谋杀丈夫的罪名被判刑。
总之,“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温文尔雅的知女还是下贱的乡女,受尽了压迫、惨遭痛苦,只能守着梦并愁于黄土里。
小时候失去父亲的白素贞,成为了白家最后的守望者。
她靠劳动贡献给白家增添了不少的收益,但白家大婚、宗族复兴之时,却几乎完全被抛弃,她在石灰窑中寂静度日,最终死于对家族和自由的无奈,是一个深刻的悲剧。
盲婆,贡婆、太白,几乎陪葬了白鹿原中每一个角色,她们更像是一群无法回避悲剧的代言人,了却走过的一生。
在这个作品中,女性的悲剧通过比起男性的悲剧更明显的消极性,显示出性别的差异,以及社会对女性的不公正待遇的深刻揭露,揭示出中国传统社会不断逼迫女性的真相。
《白鹿原》中的女性反叛《白鹿原》是中国知名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宏大的历史背景、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而著称。
在小说中,女性形象经常以坚强、反叛、甚至悲惨的形象出现,她们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展现出了强烈的反叛精神。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白鹿原》中的女性反叛,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女性生存状态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多以质朴、勤劳、聪明的形象出现。
她们虽然身处封建社会的压迫和束缚之中,却并不甘心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以各自的方式展现出反抗和反叛的态度。
比如颜如桃,她在男权社会中以自己的智慧和机智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家庭,并最终改变了家族的命运。
草妹、玉儿、麦穗等女性角色也在不同程度上展现出了对封建礼教的反叛。
她们不愿束缚于传统的婚姻和家庭,积极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独立,展现出了坚定的反叛精神。
小说中的女性在封建社会的镇压下,依然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和独立意识。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被剥夺了自由和权利,她们的地位通常是低下的,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在面对压迫和不公时,并没有选择沉默和顺从,而是以各自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反抗和反叛。
比如草妹对封建礼教的反抗,颜如桃对父权的反抗,她们都表现出了坚定的独立意识和尊严,为自己的生活和尊严而奋斗。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在反抗压迫的也展现出了对爱情和家庭的渴望。
尽管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女性依然对爱情和家庭抱有美好的憧憬和渴望。
《白鹿原》中的女性角色虽然在生活中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但她们并没有放弃对爱情和家庭的追求。
比如草妹为了自己的爱情和家庭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幸福。
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女性角色的这种坚持和追求表现出了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自己幸福的追求。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在反叛的过程中,也遭受了悲惨的命运和惨痛的折磨。
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女性角色经常遭受各种不公和欺凌,她们的反叛往往会导致家庭的破裂和命运的颠沛流离。
比如麦穗在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时,经历了无尽的痛苦和折磨,最终丧失了自己的生命。
命运的归宿于探求——浅议陈忠实《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摘要: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白鹿原》一直在乡土社会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对传统的乡土社会的缓慢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小说的时间跨越有半个多世纪,从清末写到解放初,其间还涉及到解放以后更长的时间。
笔者总的感觉是,这是一部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小说,比如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生命玄学和神秘不可解的力量,人物命运的因果报应等等。
当然,这也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历史变迁。
关键词:陈忠实;白鹿原;女性形象笔者读了《白鹿原》,感觉新颖。
那厚重而又极具表现力的语言,那细致而又洗练到让人难以忘怀的细节,那一个个命运独特而又个性突出的人物性格以及他们的命运,那整体的浑厚、苍凉而又深邃地颇带神秘感的地域文化特色,还有那血泪交流、悲剧交叠的沉重的历史氛围等等,都引笔者遐思,让笔者感喟。
笔者坚信它有恒久的艺术魅力,会感染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风波突起的白鹿原作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原上发生的一幕幕活剧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以政治文化角度看,其社会结构有以田福贤、岳维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有以鹿兆鹏、韩裁缝为代表的共产党革命力量,有以鹿兆谦(黑娃), 大姆指为代表的农民土匪武装。
在这个恢弘的如史诗般的著作中,在宗法制传统精神的浸淫下,众多的男性形象被人们广泛关注,往往忽视了与男人共同构筑世界的另一半——女性。
一如王安忆所说:“对母系世序的追寻会在活人记忆与口头传说消失的地方的终结,延伸到文字——到文明的断篇残简之中的寻找,其发现只能是男性祖先的身影。
”一直以来,在中国传统小说里女性的功绩与故事始终在历史的“背后”,点缀在男性故事富丽的画屏之上,成为一个遥远而朦胧的底景。
她们在白鹿原这个男性历史画卷上瞬间显现,却永远陷入了她们试图逃离的悲剧命运。
一、扭曲的叛逆女性——田小娥的人生取向田小娥是《白鹿原》中属于传统女性与新型女性之间的过渡女性。
1《白鹿原》中三类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尹季《白鹿原》叙述了清朝末年至建国初期渭河平原约五十年变迁的神奇史诗,展现了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在这个自足的白鹿原世界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生动的、性格各异的女人,她们与其中的男人们一道共同构建了一个极具传统家族文化内涵的“关中世界”。
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中三类女性形象的分析,来解读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思考。
一、传统家族文化的践行者形象《白鹿原》作品中有着一群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女性,这一类女性有着中华民族传统妇女的共同美德:善良、勤劳、坚靭,但她们言行举止遵循“三从四德”的严格规范。
最有代表性的形象是吴仙草、白赵氏、朱白氏一类女性。
吴仙草的婚姻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式的包办婚姻。
她的父亲——吴长贵对白嘉轩说的“你把五女引去吧”这样一句话,把自己心爱的女儿送给了正在寻找第七房妻子的白嘉轩。
尽管白嘉轩己经死了六房老婆,尽管别人说“白嘉轩‘命硬’那东西上头长着个有毒汁的倒钩,把女人的心肺肝花全都捣得稀烂,铁打的女人己经不起捣腾”,但作为一个从小受封建思想熏陶的女子,吴仙草还是带着法师为她预备的六个驱鬼除邪的小棒槌走进了白鹿原,开始了她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吴仙草的灵巧、温柔、娴淑,给白家“古老悠远”的生活节奏中注入新鲜活泼的气氛。
在新婚之夜,她看到了丈夫的无奈,听到了丈夫温和的话语,勇敢地,义无反顾地突破了那个禁忌,说道“哪怕我明早起来就死了也心甘”。
在她的心里,丈夫就是天,就是地,自己责任就是要让他高兴,让他满意,哪怕付出生命作为代价也是应该的。
虽然吴仙草是个山里人,却自幼受到山里上流家庭严格的家教,待人接物十分得体。
并不像一般的山里穷家小户的女子那样缺规矩少教养,而且她生来心灵手巧,什么东西一学就会,这就得到了白赵氏的器重,初步确立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当然,作为一个女人,吴仙草知道为白家传宗接代,生下几个活泼健康的儿女才是自己最重要任务。
白鹿原中描写田小娥的内容
田小娥是《白鹿原》这部小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是一个生活在北方农村的农民妇女,有着平凡而坚强的性格。
小说中描写的田小娥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她的一生经历了很多变故和挫折,但她从来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奋斗的勇气。
从她嫁给陈忠实开始,她就像是一个庄稼,不畏艰辛耕耘着自己的土地,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田小娥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她在和丈夫一家生活的时候,面对家庭的压迫和排挤,她选择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毅然离开丈夫的家庭,独立生活并努力工作。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为自己和孩子争取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田小娥是一个善良而有勇气的女性形象。
她在与丈夫的争吵中展现出坚强的意志和不畏困难的决心。
她也是一个懂得付出和奉献的人,对待家庭和朋友都充满了爱和关怀。
尽管她曾经受到过许多伤害,但她从来没有失去对人性的信任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在小说的描写中,田小娥的形象塑造得非常细腻和真实。
她的故事也反映了中国农村妇女的命运和禁锢,以及他们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
田小娥这个角色通过她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为了小说中一个令人钦佩的女性形象。
总的来说,田小娥是《白鹿原》中一个承载着坚韧和勇气的女性形象。
她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农村妇女的命运和她们在困境中所展现的顽强抗争精神。
田小娥的形象无疑给了读者很多启示和思考,让人感叹生活中的坎坷和光明,同时也给予了我们信念和希望。
2019年第!9期(总第829期)丈敖冬‘科白鹿原上的女性之—-----浅析白鹿原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岚(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0)摘要:《白鹿原》从不同女性命运角度出发,揭露封建宗族制度对女性的残酷压迫、传统贞操观念对女性的束缚,以及男权社会里作为生育工具低下的女性地位。
白鹿原上的女性虽然人生经历各不相同,但都有悲剧的命运。
它展现的女性悲剧不是个例,而是在封建小农经济背景下中国广大地区共同的女性之场&关键词:女性形象悲剧命运宗法制度男权社会《白鹿原》作为一部5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为读者展示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中后期长达半个多世纪中国陕西地区农村的社会风貌。
它以白、鹿两家世世代代的斗争为核心,塑造了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
要说男性角色撑起了整个白鹿原的故事情节,是整本书的“骨架”,那么其中女性形象便是整本书的“灵魂”。
本文重点了女性一一I 、田小、鹿、白灵&的人生经历,却有着相同的悲剧运。
造悲剧运的是多的,女性的,人性的,以女性的&白鹿原的女性人生经历相同,同悲剧的运。
它展的女性悲剧是个,是小农经中国地区同的女性&社会女性多的是为了,更是中国女性起来,为男社会的,是白灵一、文,的人,为的新女性。
1.女性形象分析1.1顺从的生育工具——吴仙草,是社会中一个的妇女形象。
她与丈夫白嘉轩通过包办婚姻结合,在父亲吴长贵的眼中,把女儿嫁给说中“克妻”的白是为了报恩,为了给白家接代,同时白家有了紧密的利益关系,至于己的女儿草是否心甘情愿则无须考虑。
吴仙草满足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诸多要求——勤劳能干,温柔贤淑,能够生儿女,保持绝顺从。
优秀的个人品质让得到了婆婆的喜爱和肯定,三儿一女使为白家的功臣,她在家中并没发言地位,家中族中大事都无权插手,凡事只能言听计从。
最终作为家族中女性的“楷模”、事事顺从的吴仙草也没能逃过悲惨的命运安排,在田小招致的瘟疫中染&1.2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爱情辆牲6------田小娥《白鹿原》,小无是其中最具特色、最矛盾的一个人物形象。
内容摘要陈忠实是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他的长篇小说《白鹿原》通过描写陕西关中平原上的“仁义村”白鹿村中的几个家庭史,展现了清末到建国初的渭河平原五十多年的变迁。
作品塑造了众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其中最让人唏嘘不已的便是《白鹿原》中命运多舛的女性。
她们与其中的男人们一起构建出一个极富有传统文化封建思想的“关中世界”,但是却只能成为一个陪衬,成为男人们的附属品,成为生儿育女的工具。
她们有着繁琐的封建文化的束缚,无法在生活和爱情中释放自我,只能在残酷的礼教压迫中压抑自我,麻痹自己,以致酿成人生悲剧。
但是令人庆幸的是,还是有部分女性觉醒了,不管是无意识的还是有意识的,她们的举动都将唤醒更多的女性,直到走上女性独立的道路。
虽然《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各有不同,但是却都有着悲惨的结局。
本文旨在探讨《白鹿原》中的众多女性们从主动接受,到无意识的反抗,再到有意识的反抗的过程:并从众多女性形象中分析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女性意识的自我解放道路是何等的艰难,但是却是一个有所进展的历程。
关键词:白鹿原女性反抗意识ABSTRACTChen Zhongshi's novel "White Deer Plain" is the fourth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winner, by describing a few family of "virtue village" on the P lain White Hart in the village. The novel displays Weihe Plain fifty years of change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years of PRC. It created many vivid characters, which most people marveled of White Deer is the ill-fated woman. The women and the men build together a highly traditional feudal culture "the central shanxi plain world". Unfortunately, the women only are foils, accessories of the men, tools for parenthood. They have cumbersome shackles of feudal culture, almost have no true love and cannot release their nature; they suppress their own paralysis that led to a lot of tragedy in the brutal oppression. But it is fortunate that there are still parts of Women awakening, whether conscious or unconscious, they move more women will wake up until the women took to the road of independence."White Deer Plain" image of women is different. However, there are nothing but tragic ending. This paper aimed at investigate "White Deer" the many women who take the initiative received from the unconscious to the conscious revolt against the process, and analyze images from a number of women in the oppression of the feudal ethics, sense of self-liberation of women is a difficult the road , but it is a somewhat course of progress.KEY WORDS:White Deer Plain woman resistance consciousness封建礼教压迫下的女性意识——浅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引言《白鹿原》无疑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陈忠实先生描述了中国渭河平原上的“仁义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画卷。
《白鹿原》中女性人物悲剧的写作分析一、导论《白鹿原》作为我国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的优秀作品,该书通过对白鹿原上白鹿两家几代人命运的描写反映出中华民族风云巨变的近代历史变迁。
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看,那个时代是中国即将走向光明的黎明时刻,五千年文化积累下的各种生命形态都站在了历史的舞台上,她们的肉体和精神依然禁锢在老旧的思想体系中,按部就班、行尸走肉般完成自己一生的使命,饱尝了生命的艰辛和苦难,封建愚昧的枷锁牢牢地锁住她们的命脉,丝毫不敢逾越,也不敢拥有丝毫违抗的念头。
二、《白鹿原》中女性悲剧形象写作分析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塑造了30多个女性形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概括了女性的血泪史。
女权运动的真正含义是让妇女懂得如何去做一个和男性同等重要的人。
而在《白鹿原》中她们是奴隶,是工具,是商品,是附属品,是牺牲品。
她们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思想僵化的封建卫道者代表人物白赵氏白赵氏是白嘉轩的母亲,作者将她塑造成一个石碑雕刻般的人物,饱经沧桑又安然自若,慈爱温暖又思想固化。
整部小说中最能反映出她个人意识完全消失思想意识完全扭曲的故事是她为了延续白家的香火,竟然安排白家长工的儿子与自己的孙媳妇通奸。
但是她一手安排了这场违反人伦的闹剧之后,对孙媳妇和孙媳妇肚子里的孩子产生了极度的厌恶和憎恨。
她作为封建礼教的行动工具自我矛盾,一方面她要维护家族的传宗接代的伟大使命,一方面她又要捍卫女性作为男性意识附属品的绝对忠诚,当这两者发生冲突时她选择了对男权社会更为重要的子嗣延续,但是她又不能容忍女性对丈夫的不忠,自然也是她悲剧命运的最直接体现,读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痛恨,既可怜又可憎。
(二)叛逆思想的萌芽代表人物田小娥作品这样写道:小女人正在窗前梳理头发,黑油油的头发从肩头拢到胸前,像一条闪光的黑缎。
小女人举着木梳从头顶拢梳的时候,宽宽的衣袖就倒将到肩胛处,露出粉白雪亮的胳膊。
可惜的是,这样一个风华正茂青春美丽的女子,也只是被用来作为泄欲的机器和延年益寿的工具。
湖北文理学院2012-2013学年(下)当代小说研究期末考查作业汉语言文学1011班2010102122 宋雅
白鹿原上的女人
——读《白鹿原》
《白鹿原》讲的是渭河平原50年的变迁史,一轴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画卷,一个家庭的两代子孙争夺白鹿原统治争斗不已。
争天下仿佛是男人们的事情,但是,男人站在背后的女人却无人提及。
偌大宽阔的白鹿原上只有四个女人,四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女人,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女人。
她们有的传统、勤劳,有的大胆、叛逆,更有的或许放荡、不堪,但是,他们是有自己的名字。
《白鹿原》的开篇是: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读过白鹿原的人都知道,白嘉轩娶过七个女人,而鹿子霖有许多个相好的。
这许许多多的女人里只有四个女人用自己的一生换的一个名字。
而开篇的头一句话就统领了全文,他告诉我们这是男人们的故事,女人就靠边站吧,站在男人身后,默默无闻的吧,就这样一辈子吧!
白鹿原上有名姓的四个女人,她们分别是:吴仙草、田小娥、百灵、高玉凤。
总体上来说她们有名字也是因为男人,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自古以来,都有许多规范是专为女子设立的:三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些道德准则在建立之初就是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进行设定的。
这是儒家的思想,并在历代的统治中占有绝对的、正统的地位。
它们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了女人的身上,让他们在世世代代的大事中站在男人的背后沉浮,在死后也没有博得身后名。
那么,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下,白鹿原上的这四个女人是怎样这一部关中大戏中为自己博得了一个名字呢?是因为男人吧?
吴仙草——最后的传统
开篇说过,白嘉轩七娶六殇,而他娶的第七个女人——第七个娶回来并且活下来的女人。
作为这样的一个女人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在白家这个活下来的女人是在原上对白嘉轩的“妖怪”的谣言中活下来的,她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
身体,她带来的也是白家的“面子”“荣誉”。
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为白嘉轩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她完成一个女人的最基本的三种身份。
在历来的传统里,女人只是生殖工具,在其本质上只是工具,而不是一个人。
这就是女性的悲哀。
她的到来也为白家带来了新的财富,这是她对白家额外的贡献,在某种意义层面上,她就是白家的功臣。
在那场“人们悄悄算计的已经不是谁家死过人,而是还有谁家没有死过人”的瘟疫里,白吴氏——吴仙草也表现出了一个传统女人的“风范”。
在人们都躲避瘟疫的时候,她留了下来,她说:“要是这屋里非走一个人不可,只有走我好”,这是一个拥有最传统的所谓的美德的女人,纵使她身体健全,纵使她对这个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需要人去牺牲,她一定是义无反顾的那一个。
在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她就表现出了平静。
文中这样说“……她便断定了自己走向死亡的无可更改的结局,从最初的慌乱中很快沉静下来”,还有后来丈夫为她哭泣,“她大为感动”。
一个女人的一辈子仅仅只是得到丈夫一次的哭泣,就笑得温柔说:“我说了我先走好!我走了就替下你了,这样子好。
”
她的一生都是为男人而活,为丈夫,为儿子。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变着花样的为丈夫做饭,为自己做老衣。
文中还有这样的描写“她摸到他的手歉疚不堪地说:‘谁给你跟老三做饭呀’”这就是一个女人,一个被传统枷锁束缚的在传统道德规范下生活了一辈子的女人。
她一辈子好像也只向丈夫提出过一个请求:“你把马驹跟灵灵叫回来让我看一眼……”,可是一生中唯一的也是最后的请求也没能实现,她为之服务一辈子的男人用一个谎言欺骗了她。
白嘉轩在鹿子霖疯了之后说过一句话:“我一辈子就做下这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我来生再世给你还债补心。
”我想问问他在外做了一辈子公正耿直的族长,可曾做一天令妻子感动的丈夫。
也许他一辈子只对妻子撒过一次谎,那么这个谎也是不可饶恕的,因为他欺骗的是世世代代为家庭而活的女人!
我们常说阿Q无赖麻木,鲁迅先生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吴仙草呢?谁能给她一个公道,恐怕她的墓碑上上的字也是“亡妻白吴氏之墓”,而也不会加上“吴仙草”这个名字吧!
田小娥——夹缝中的蝴蝶
如果说吴仙草是封建宗法制下的男权文化对于女性生存状态的影响的一个
典型的体现,那么田小娥就是对这种男权统治反抗的悲剧代表。
在传统与新型观念交替的时代,敢于挑战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挑战男性的主导地位的人,没有好的结局。
她有自己的追求,但是,她没有自己的时代。
其实,在情感上我是非常不喜欢田小娥这一人物形象,但是,在理智上,我又不得不欣赏她。
她出身在一个秀才的家庭,有一定的文化思想,但是迂腐的父亲却把她卖给了郭举人做小老婆。
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只是买来了一个有一定社会地位、符合他的举人身份的妾。
而田小娥的用途也只是“泡枣”,甚至连生孩子的自由都没有。
她在夫家只是洒扫庭院、洗衣做饭,完全不像一个大财东家的姨太太。
这些给予她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劳累和伤害,而是对她的在身份上的压迫和侮辱。
这些加注在她身上的一切迫使她在见到黑娃的时候主动勾引他,这不仅仅是对性德渴望,也是一个活在传统里的女人对传统的反抗,她用让人最不齿的方式狠狠的打了传统一巴掌。
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对田小娥持一种反对的态度,但是,我又不得不同情她,欣赏她。
她在去到白鹿村却得不到公公的赞同,也不被族长允许写入族谱,最后只能和黑娃住进村边的一方破窑洞里。
就算是这样,她也没有怨言,她把自己“勾引”来的家打理的井井有条:开辟菜园、养鸡养猪,一心只为这个家庭。
也没有得到“腰挺得又硬又直”的族长的肯定。
及到后来,黑娃因为农协的事而逃跑,这个女人也在这个不待见、鄙夷她的村子里求人,希望他们救救自己的丈夫,如果说田小娥是一个完全沉迷在肉欲里的不知廉耻的女人,那么在这个时候她就会开门让狗蛋进来,而不是走到太阳底下让那些不齿她的人辱骂讽刺。
她为了自己的丈夫终于让鹿子霖进来了自己的家,当她知道这个虚伪的人在欺骗她之后,她也义无反顾的把尿洒在了他的脸上。
她用自己唯一的资本——身体摧毁了族长的脸面,她让他昏在了她的家门口。
她的放荡、堕落也许都不是出自她的心底,她只是对这个让她无能为力的社会做出了她自己认为最有力的反抗。
她被她的社会抛弃,所以,她就反过来反抗他。
在她死了以后,借鹿三之口喊出了自己的抗争“我到白鹿村惹了谁了?我没偷掏旁人一朵棉花,没偷扯旁人一把麦苗柴禾,我没骂过一个长辈,也没搡戮过一个娃娃,白鹿村为啥容不得我住下,我不好,我不干净,说到底我是个婊子,
可黑娃不嫌弃我,我跟黑娃过日子。
村里住不成,我跟黑娃搬到村外烂窑里住。
族长不准俺进祠堂,俺也就不敢去了,咋么着就还不容让俺呢?……”这就是一个女人对传统最有力的斥责!
白灵——蜕变的精灵
吴仙草、田小娥是死在传统的大山的牺牲品,那么,白灵就是对传统的一个救赎。
她拥有女孩子所有的优点:善良、美丽、活泼、聪颖,她才是白鹿原上那个带来希望的神秘的白鹿。
她从一开始就具有反抗的意识,主动追求新的思想、追求自由的婚姻、追求正义的革命。
就连神仙般的朱先生都说她:“习文可以治国安邦,习武则可能统帅千军万马。
”从这一句话中我们也可以推测出她注定的与众不同。
她出身在一个宗法制思想非常严重的家庭里,却最终以性命威胁父亲进入了新式学堂,并且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想。
她反抗封建包办婚姻与父亲撕破了脸,与兆海私定终身却因为理想的不同分道扬镳,这也体现了她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
这不仅仅是与恋人的决裂,更是与传统的价值观、封建道德的彻底决裂。
在后来的雨鹿兆鹏的几次相处中,发现了他的优点并且与自己志同道合,自然而然的就走在了一起,实现了婚姻自主。
她志愿加入共产党后爱党敬党、积极组织学生起义,并且严守党的秘密,最终因为反“右倾”的错误思想而为党捐躯,走完自己光荣而坚定的一生。
但是,她最后的死亡不仅是生命的终止,也是因为反抗的力量太单薄而暂时变弱的反传统的悲哀。
从吴仙草到田小娥再到白灵三个女人她们有不反抗到反抗再到反抗初有成效,这是女人的故事,让男人靠边站吧!
文中更有神仙般朱先生喊自己妻子为母亲,更有“闯荡半生、混账半生、糊涂半生”的黑娃喊自己的妻子高玉凤也为母亲。
这一个称呼就是在传统里以传统方式得到肯定,既是欣慰,又不乏悲哀。
《白鹿原》是一部浩荡的英雄史,也是女人的反抗史,虽不是最浓墨重彩、慷慨悲壮的一笔,但一定是最光亮闪耀的一笔。
她们就是一代先驱,在封闭愚昧的白鹿原上敲响了鼓点,并在封建的祠堂里震荡、回响,并经久不衰,而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