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39.00 KB
- 文档页数:7
•数学基本概念与技能•数的运算初步认识•图形与空间进一步探索•时间观念培养及运用目录•测量与数据收集初步了解•数学游戏与趣味活动设计数学基本概念与技能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认识0-10的数字,并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认识数字数数练习数字与数量的对应提供丰富的数数场景和实物,让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掌握1-10的数数能力。
引导幼儿理解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与数量的对应。
030201数字认知与数数能力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和实物,帮助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状。
认识基本形状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特征,如边数、角度等,加深对形状的理解。
形状的特征通过游戏和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概念。
空间方位形状与空间感知大小、长短、高矮比较大小比较提供不同大小的物品或图形,让幼儿进行比较和排序,理解大小的概念。
长短比较引导幼儿观察不同长度的物品或线段,进行比较和排序,理解长短的概念。
高矮比较通过比较不同高度的物体或人物,帮助幼儿理解高矮的概念。
提供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物品或图形,让幼儿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排序,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排序练习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特征对物品或图形进行分类,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培养分类思维。
分类练习通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排序和分类问题,激发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思维拓展排序与分类思维训练数的运算初步认识通过具体物品或图形进行加法演示,如使用水果、积木等。
引导孩子观察、思考和操作,理解加法的含义和运算规则。
设计简单的加法游戏或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加法。
同样使用具体物品或图形进行减法演示,让孩子直观感受减法的概念。
通过举例和讲解,帮助孩子理解减法的含义和运算规则。
设计减法游戏或活动,如“摘果子”、“分糖果”等,让孩子在实践中掌握减法。
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孩子理解题目意思和解题方法。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好饿的毛毛虫》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好饿的毛毛虫》是幼儿园小班数学课程中一个有趣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材的第三章节《认识数字15》,详细内容包括:通过故事引入,使幼儿认识数字15,学会用数字15进行简单的计数,并能够理解数字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认识数字15,并能够正确读出这些数字。
2. 培养幼儿运用数字15进行简单计数的技能,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
3.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15的认识和计数。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好饿的毛毛虫课件、数字卡片、水果模型、计数器。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故事《好饿的毛毛虫》,引导幼儿关注毛毛虫每天吃的水果数量。
提问幼儿,让幼儿回答故事中毛毛虫每天吃了几颗水果。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数字15,教幼儿正确读出这些数字。
引导幼儿观察数字卡片,讲解数字的书写顺序。
3.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幼儿用水果模型进行数字15的计数练习。
指导幼儿用计数器进行数字15的计数。
4. 互动环节(5分钟)邀请幼儿上台,用数字卡片进行游戏,巩固对数字15的认识。
分组进行数字接龙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尝试用数字15进行计数。
六、板书设计1. 数字15,配以相应的图片(毛毛虫和水果)。
2. 数字15的书写顺序和读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数字15,画出故事中毛毛虫每天吃的水果数量。
2. 答案:数字1对应1颗水果,数字2对应2颗水果,以此类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针对个别幼儿进行差异化指导。
2. 拓展延伸:在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数字15,培养他们的数字敏感度。
例如,观察家人的手机号码、门牌号码等,让幼儿在实际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