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四大麦类(小麦、大麦、黑麦、燕麦)
- 格式:ppt
- 大小:272.00 KB
- 文档页数:20
西藏农牧学院实验(实习)教材西藏作物栽培学实验(实习)指导书主编孟霞卓嘎参编次仁央金张永青胡单大次卓嘎西藏农牧学院教务处2008年11月前言《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是依据西藏农牧学院修改的农学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依据编写的《西藏作物栽培学》教材。
根据西藏农业生产实际编写的。
作物栽培学实验实习是完成作物栽培学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
实验实习指导是组织和进行实验实习的依据。
通过实验实习使学生掌握本课程基本技能,验证、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从形象和实践的角度加深对本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调查、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本实验实习指导共十二个项目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作物的形态、解剖,作物的分类和生态类型。
主要在实验室进行,需要运用较多植物学方面的知识,同时又要突出作物的经济性状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密切联系与栽培条件的关系;二是农作物标本区实验,包括田间诊断、生育时期调查、播种、田间测产、关键性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实施和质量检查等。
这些项目都是本地可以实施的,可结合季节在室内和田间进行,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其项目和内容酌量进行增删。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希望使用时提出具体意见,共今后修订时参考。
编者2008年12月目录实验实习一:大麦、小麦、黑麦、燕麦的形态特征及大麦亚种的观察实验实习二:大麦、小麦生长发育特性的田间观察实验实习三:大、小麦分蘖特性的观察实验实习四:大、小麦幼穗分化过程的观察实验实习五:大、小麦成熟度的鉴定、测产及经济性状的考察实验实习六:玉米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实验实习七:玉米雌雄穗幼穗分化的观察实验实习八:油菜植物学形态特征的观察及三种类型的识别实验实习九:油菜苗期考察实验实习十:油菜经济性状考察实验实习十一:马铃薯植株形态、块茎形成情况考察实验实习十二:豆类作物形态观察及豌豆生育时期、产量构成因素调查实验实习十三:作物的生长分析实验实习十四:大小麦群体结构、产量性状的调查分析实验实习十五:玉米地膜覆盖田间操作技术实验实习一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简称四种麦类)的形态特征及大麦亚种的观察一、目的要求:1.掌握四种麦类的形态特征及区别。
目录实验一主要禾谷类作物的认识和鉴别 (1)实验二小麦分蘖特性的观察 (5)实验三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 (9)实验四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成熟期植株性状考察 (15)实验五玉米穗分化过程的观察 (18)实验六玉米成熟期估产和室内考种 (21)实验七水稻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 (24)实验八高粱和粟类作物类型的识别 (28)实验九甘薯、马铃薯的形态及块根、块茎内部构造的观察 (34)实验十食用豆类作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39)实验十一大豆品种类型的识别 (41)实验十二棉花主要形态特征的观察 (43)实验十三花生形态的观察及类型的识别 (48)实验十四油菜形态的观察和类型的识别 (52)实验十五芝麻形态的观察及亚种类型的识别 (55)实验十六6种麻类作物形态特征的识别 (58)附录Ⅰ选修实验目录 (65)Ⅱ插图来源说明 (66)实验一 主要禾谷类作物的认识和鉴别一、目的要求(一)认识禾谷类作物的一般形态特征;(二)掌握禾谷类作物的种子(籽实)、幼苗、花序的主要特征。
二、材料及用具(一)材料: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玉米、高粱、谷子(粟)和水稻的种子、新鲜幼苗、花序(成熟或液浸的穗子)。
(二)用具:解剖器、手持扩大镜以及籽实、幼苗和花序的挂图。
三、内容和方法禾谷类作物即禾本科的谷类作物。
禾谷类作物的种类很多,但在我国北方,一般指禾本科(Gramineae )中8个主要的属,即小麦属(Triticum )、大麦属(Hordeum )、黑麦属(Secale )、燕麦属(Avena )、玉米属(Zea )、高粱属(Sorghum )、狗尾草属(Setaria )和稻属(Oryza )。
每个属中又分为若干种,种内又分为若干亚种、变种及品种。
因此,它们种类繁多,但在形态特征和发育上有许多共同特点,为便于研究起见,把它们分为2大类。
这2类禾谷类作物在形态学、生理学和经济性状上又都彼此不同。
第一类禾谷类作物(麦类作物):小麦、大麦、黑麦和燕麦。
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二○○六年三月目次实验一、标本园参观和作物识别实验二、作物测产及考种一、禾谷类作物测产及考种二、大豆测产及考种三、甘薯考种四、棉花测产及考种实验三、作物产品品质鉴定一、小麦品质鉴定二、水稻品质鉴定三、油料作物品质鉴定四、棉花纤维品质鉴定实验四、作物播种材料处理技术一、水稻种子处理技术二、甘薯种薯处理技术三、棉花种子处理技术实验五、作物育苗技术一、水稻育秧技术二、甘薯育苗技术三、棉花育苗技术四、油菜育苗技术实验六、作物田间长势诊断技术一、小麦田间长势诊断二、玉米田间长势诊断三、水稻田间长势诊断实验七、作物化学调控技术一、药剂处理对作物幼苗生长的生物学效应观察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四、脱落酸对棉花幼苗抗寒性的影响五、植物激素(IAA、ABA、CTK)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一标本园参观和作物识别一、目的和要求:了解农作物的类别及其主要用途和特性,掌握各类作物及其器官的主要形态特征,能够识别各类作物的种子和植株。
二、材料及用具标本园、温室、网室内生长着的各种类型的不同生育时期的作物植株。
三、内容说明(一)作物的类别:按农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分类相结合的方法,一般将农作物分为三大部门,八大类别。
1、粮食作物(或食用作物):(1)谷类作物:一般属禾本科植物,常见的有稻、小麦、大麦(包括青稞、元麦)、燕麦(包括莜麦)、黑麦、玉米、高梁、栗、黍(包括稷)、龙爪稷、蜡烛稗、薏苡等。
蓼科的荞麦也常归于此类中,这类作物以生产淀粉为主。
(2)豆类作物:主要包括豆科植物,大豆、小豆、蚕豆、豇豆、豌豆、小扁豆、绿豆等以生产蛋白质为主的作物。
(3)薯芋类作物(或称根茎类作物):常见的如甘薯、马铃薯、木薯、菊芋等。
它们都具有肥大的块根或块茎。
2、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4)纤维作物:常见的有棉花,大麻、茼麻、黄麻、红麻、亚麻、罗布麻等,以生产纤维为主的作物。
今日食普:中西燕麦燕麦为禾本科植物。
农学上的“四大麦类”,即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都是禾本科。
另2类“麦”荞麦和藜麦,一个是蓼科植物,一个是苋科(原属藜科)。
起源史辨四大麦类最初都是在中东地区驯化的,并非个别人不认真考证就认为“起源于中国”。
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从基因序列比对可知,燕麦最早是作为小麦和大麦田间的杂草从中东夹带到欧洲的,因其比小麦和大麦更耐寒而被选出来,作为寒冷地区的“次生谷物”栽培。
燕麦一经驯化就较早地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北方得到了进一步的驯化。
中国古籍中确实出现过燕麦、雀麦字样,还有的称之为称“蘥”或“簛”。
其实,古书上的燕麦、雀麦指的是一类野草。
类似这样的事例很多,古今用字和用词并不十分严谨,给后人造成很多歧义。
比如,古之“兰”有人误当成今天的兰花、把古之“花生”当成今天的花生,都是犯了混淆同名异物的错误。
再比如,有人根据古籍中只言片语或相似的名词,就断言昆曲起自元末明初,喜欢把推测当结论。
•古“兰”是菊科的泽兰属植物佩兰,有做香料的,并非后来的兰。
黄独•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是有“花生”字样,实则是薯蓣科的黄独。
安徽某地甚至还说当地的特产花生酥曾给宋徽宗品尝过。
咱们都知道,真正的花生是明代才引进的。
瞿麦•同样早期古书上所说的燕麦或雀麦,从描述上实际是石竹科石竹属植物瞿麦。
在中国,可靠的真正燕麦栽培记录要晚到12世纪以后。
真正广泛种植,更是明代以后的事。
集中产区世界范围内燕麦集中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
燕麦分为裸粒型和带稃型两种。
我国产的燕麦品种92%为裸粒型,成熟后不带壳,称为裸燕麦,俗称莜麦或油麦、玉麦。
华东地区称之为铃铛麦。
因易脱壳一开始就作为食物,是重要的上等杂粮。
国外的燕麦品种基本是带稃型的,稃就是谷壳,因不易脱皮,称为皮燕麦。
西方的皮燕麦没进一步驯化,是因为一开始主要是用来喂马的。
现代发现燕麦是一种低糖、高营养、高能食品。
燕麦健康食品的形象建立起来后,才开始被很多西方人作为食物。
实验一、小麦穗分化过程观察1、小麦生产发展基本概况:①分布在45ºS~67ºN,主要集中在20~60ºN和20~40ºS。
世界小麦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前苏联、北美和欧洲。
其中,前苏联、中国、美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土耳其和巴基斯坦面积最多;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小麦面积在全世界小麦总面积中比重虽较小,单产水平却很高。
面积、总产、进出口综合考虑,最重要的小麦生产国是中国、前苏联、美国、印度、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这7个国家小麦面积占世界小麦总面积的70%左右,小麦产量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65-70%。
世界每年小麦进出口额约各为1亿吨左右。
亚洲、非洲为净进口,其他洲为净出口。
主要出口因为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77-80%。
主要进口国为前苏联、中国、意大利、埃及、日本,占世界总进口量的44-50%。
②最大的小麦生产国是中国,约为4亿亩,总产1亿吨,近几年略有下降。
1998年至2002年我国小麦的产量分别是1.0973亿吨、1.1388亿吨、9964万吨、9387万吨、8933万吨。
2、穗的构造穗轴:穗轴节片组成,每节着生一小穗小穗:两个护颖,3-9朵小花,结实3-4粒;每穗120—160朵小花小花:内外颖各1个,雄蕊3个,雌蕊1个每一穗上有20—30个小穗,15—25个小穗结实,基部1-3和顶倒1-2小穗结实率低3、4、根据幼穗分化过程和生产上应用的需要,可将幼穗分化发育过程分为七个时期:①伸长期:小麦出苗后到幼穗分化前,茎顶端生长锥宽度大于长度,呈半圆形突起,称为初生期。
初生期内生长锥主要分化叶片、节及节间的原始体。
生长锥基部的叶原基原始体分化完毕,幼穗开始分化。
生长锥开始伸长,长度显著大于宽度,称为生长锥伸长期。
此期春性品种一般为3叶1心,半冬性品种4叶1心。
②单棱期(穗轴节片原基分化期)已伸长的生长锥自下而上出现分节的环状突起,这是苞叶原基,苞叶原基在小穗原基分化出现后退化。
麦类作物属禾本科(Gramineae),—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包括 小麦属(Triticum L.)有冬小麦、春小麦 大麦属(Hordeum L.)有裸大麦、皮大麦 燕麦属(Avena L.)有裸燕麦、皮燕麦 黑麦属(Secal L.)小黑麦。
由于种类多,生态类型多样,因而分布广,遍及六大洲,自700N至500S,从低于海平面150m的盆地到海由于种类多,生态类型多样,拔4700m的高寒山区均有麦类种植。
世界种植面积约50亿亩,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特点: 1.由于种类多,生态类型多样,因此分布广,世界各地均有种植,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2麦类作物营养丰富,籽粒中含蛋白质7%—20%,淀粉75%—90%,其组成最适于人体需要的营养比例1:5—6。
小麦和黑麦的面粉含有麦胶,烘烤品质优良,可做质地松软多孔的面包、馒头和糕点;大麦是啤酒的主要原料;裸燕麦可制麦片及点心,是高级保健食品;秸秆可作粗饲料、造纸及编织等物,有广阔用途。
3. 麦类作物同属一科,分属不同属,生物学上有许多共同性状。
根系均为须根系,由种子根(初生根)和节生根(次生根)组成庞大的根群。
茎秆为中空、圆筒形,由许多节与节间构成,通常地上5—6节,节间伸长。
基部3—8节,节间不伸长,密集组成分蘖节。
叶呈长披针形,互生。
叶分为叶片、叶鞘、叶舌、叶耳(燕麦无叶耳)及叶枕。
叶形、色泽、茸毛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
花序分为两种类型,小麦、大麦和黑麦为穗状花序,燕麦为圆锥花序。
穗状花序的小穗生于节片的顶端,圆锥花序的小穗生于分枝顶端,外被两片颖片,内有l一7朵小花,每朵小花有内稃和外稃,中间有雄蕊3枚,雌蕊1枚,下有2枚浆片。
果实为颖果,外层为果皮,内层为种皮。
成熟时小麦、裸大麦、黑麦、裸燕麦种子裸露,而皮大麦和皮燕麦种子与颖壳密接不易分开。
种子由胚和胚乳组成,胚富含脂肪、糖、卵磷脂和蛋白质。
胚乳占种子重量的绝大部分,内含大量淀粉,淀粉粒由于形态与结构不同,可作为鉴定面粉纯度的主要依据。
目录实验一主要禾谷类作物的认识和鉴别 (1)实验二小麦分蘖特性的观察 (5)实验三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 (9)实验四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成熟期植株性状考察 (15)实验五玉米穗分化过程的观察 (18)实验六玉米成熟期估产和室内考种 (21)实验七水稻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 (24)实验八高粱和粟类作物类型的识别 (28)实验九甘薯、马铃薯的形态及块根、块茎内部构造的观察 (34)实验十食用豆类作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39)实验十一大豆品种类型的识别 (41)实验十二棉花主要形态特征的观察 (43)实验十三花生形态的观察及类型的识别 (48)实验十四油菜形态的观察和类型的识别 (52)实验十五芝麻形态的观察及亚种类型的识别 (55)实验十六6种麻类作物形态特征的识别 (58)附录Ⅰ选修实验目录 (65)Ⅱ插图来源说明 (66)实验一 主要禾谷类作物的认识和鉴别一、目的要求(一)认识禾谷类作物的一般形态特征;(二)掌握禾谷类作物的种子(籽实)、幼苗、花序的主要特征。
二、材料及用具(一)材料: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玉米、高粱、谷子(粟)和水稻的种子、新鲜幼苗、花序(成熟或液浸的穗子)。
(二)用具:解剖器、手持扩大镜以及籽实、幼苗和花序的挂图。
三、内容和方法禾谷类作物即禾本科的谷类作物。
禾谷类作物的种类很多,但在我国北方,一般指禾本科(Gramineae )中8个主要的属,即小麦属(Triticum )、大麦属(Hordeum )、黑麦属(Secale )、燕麦属(Avena )、玉米属(Zea )、高粱属(Sorghum )、狗尾草属(Setaria )和稻属(Oryza )。
每个属中又分为若干种,种内又分为若干亚种、变种及品种。
因此,它们种类繁多,但在形态特征和发育上有许多共同特点,为便于研究起见,把它们分为2大类。
这2类禾谷类作物在形态学、生理学和经济性状上又都彼此不同。
第一类禾谷类作物(麦类作物):小麦、大麦、黑麦和燕麦。
谷物品质学复习题1、主要谷物种类稻谷、小麦、玉米、大麦、小黑麦、谷子、粟米和小米、燕麦、黑麦、高粱2、小麦分类、定等硬质黑小麦:种皮为白色或者黄白色的麦粒不高于90%,硬度指数不高于60的小麦软质黑小麦:种皮为白色或者黄白色的麦粒不高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45的小麦硬质白小麦:种皮为红色或者红褐色的麦粒不高于90%,硬度指数不高于60的小麦软质白小麦:种皮为红色或者红褐色的麦粒不高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45的小麦3、稻谷的分类、定等早籼稻谷: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晚的籼稻谷,通常米粒腹白很大,角质粒较太少。
晚籼稻谷: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小或无腹白,角质粒较多。
粳稻谷:粳型非糯性稻谷的果实,籽粒一般呈椭圆形,米质粘性较大胀性较小。
籼糯稻谷:籼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通常呈圆形椭圆形和细长形,米粒呈圆形乳白色,不透明化,也存有呈圆形半透明状(又称阳糯),粘性小。
粳糯稻谷:粳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椭圆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质量指标4、小麦淀粉形式小麦淀粉存有两种颗粒,碟片状的a淀粉和球粒状的b淀粉5、根据冷却内膛方式相同面制品的分类面包烘焙,饼干、糕点类食品烘烤,小麦粉蒸煮6、测定面团延展特性的仪器测量面团延伸特性的仪器主要存有弯曲仪和吹起泡示功仪7、测定小麦硬度的方法角质率法:又称玻璃质法、硬质率法。
用肉眼观测籽粒隔热部分所占到的比例,从而推论其硬度。
压力法:利用压头或刀片压碎或切割方法来测定小麦硬度。
研磨法:利用研磨粉碎来测定小麦硬度。
(研磨法分为研磨细度法、研磨时间法、研磨功耗法)碾压皮法:一定质量的小麦样品,放到装有金刚砂盘和钢丝筛网的实验室用大麦碾压皮机中碾削一定的时间,碾削后沿着筛网的物料质量占到试样质量的百分数称作抗碾指数,用来表观小麦硬度。
近红外法;受损淀粉法;8、淀粉糊化两个基本条件水,温度9、谷物基本共同组成存有哪些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分净谷脱壳后的糙米占到试样的质量分数,其中不健全粒不计排序。
作物栽培学实验指导书(农学、植保、资环等专业使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二00七·五月目录一、作物生长分析 (1)实验一作物生长分析 (1)二、作物形态与类型的识别 (1)实验二水稻的植物学特征及籼、粳、糯稻的识别 (7)实验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简称四种麦类)形态特征和大麦亚种的识别 .. 11实验四甘薯和马铃薯的形态观察 (15)实验五食用豆类作物的形态观察 (17)实验六玉米有形态特征及类型识别 (20)实验七棉花主要植物学形态特征及四个栽培种的认别 (24)实验八麻类作物主要植物学形态特征的观察 (29)实验九油菜植物学形态特征及主要类型的认别 (33)实验十烟草植物学形态特征的观察 (36)实验十一甘蔗植物学形态特征及主要种的观察 (39)实验十二花生的植物学形态特征的观察及类型的认别 (43)(附芝麻) (43)三、解剖与分化的观察实验十三水稻穗分化过程的观察(一)——性器官形成期 (48)实验十四水稻穗分化过程的观察(二)——性细胞形成期 (50)实验十五稻株大维管束的观察 (53)实验十六油菜花芽分化的观察 (55)实验十七麻类作物韧皮纤维及纤维细胞的比较观察 (57)四、作物诊断测定方法实验十八稻、棉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59)实验十九水稻根系活力的测定 (61)实验二十水稻叶鞘中淀粉含量的测定(碘试法) (64)实验二十一棉花根系伤流量的测定 (66)实验二十二棉花叶柄硝态氮的测定——硝酸试粉比色法 (68)实验一作物生长分析作物的产量是由生物产量中经济价值较高的部分组成,通过作物生长分析,可以了解作物的物质生产量,作物生长分析就是以干物质重量的积累与分配来衡量产量的一种方法,所以作物的生育过程也是以植物体干物质增长过程为中心进行研究的,这种方法具有两个特点:1. 在测定干物质增长过程中,同时测出同化作用的器官——叶面积。
即与光合作用的生理功能密切结合。
以而越出生育特性与丰产性能的简单相关关系,深入到生理生态的因果关系。
研究营养健康顾问模拟测试题库【附答案】1、细胞具有()结构,决定了其既亲水又疏水的特性。
[单选题] *A、质膜B、磷脂双分子层(正确答案)C、糖脂和胆固醇D、脂类和蛋白质答案解析:质膜:即细胞膜。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2、我国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中不包括的指标是:() [单选题] *A、 RDA(正确答案)B、 RNIC、 EARD、 AI答案解析:RDA是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制定时间较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营养素缺陷病。
DRIs指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以防慢性疾病为目标,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摄入量(RDA)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组每日平均膳食参考营养素摄入量的系列标准,包括四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EAR为平均摄入量,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订的,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这一摄入水平仅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
EAR是制定RNI的基础。
RNI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AI为适宜摄入量,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而不能计算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AI来代替RNI。
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例如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健康婴儿,从出生到4~6个月,他们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
母乳中供给的营养素量就是他们的AI值。
A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制定AI时不仅考虑到预防营养素缺乏的需要,而且也纳入了减少某些疾病风险的概念。
食用农产品分类目录1. 蔬菜类•叶菜类:包括菠菜、油菜、生菜等。
•根茎类:包括胡萝卜、红薯、土豆等。
•瓜果类:包括西瓜、甜瓜、黄瓜等。
•豆类:包括大豆、豇豆、豌豆等。
•茄果类:包括番茄、茄子、辣椒等。
•葱姜蒜类:包括大葱、姜、蒜等。
2. 水果类•桃类:包括蜜桃、油桃、水蜜桃等。
•果实类:包括苹果、梨、柿子等。
•果肉类:包括葡萄、柚子、橙子等。
•瓜类:包括哈密瓜、蜜瓜、香瓜等。
•核果类:包括樱桃、杏子、李子等。
•柑橘类:包括柑橘、柚子、柠檬等。
•猪肉类:包括猪头肉、猪排、猪蹄等。
•牛肉类:包括牛腩、牛排、牛腱等。
•羊肉类:包括羊腿肉、羊排、羊蝎子等。
•鸡肉类:包括鸡胸肉、鸡腿肉、鸡翅膀等。
•鸭肉类:包括鸭胸肉、鸭脖子、鸭掌等。
•鱼肉类:包括鲈鱼、鲫鱼、鳕鱼等。
4. 水产类•海鱼类:包括带鱼、黄花鱼、鳕鱼等。
•虾蟹类:包括大虾、小龙虾、螃蟹等。
•贝类:包括扇贝、蛤蜊、鲍鱼等。
•藻类:包括紫菜、海带、海莴苣等。
•软体类:包括墨鱼、章鱼、鱿鱼等。
•介壳类:包括鲍鱼、螺、蛤等。
•稻谷类:包括大米、小米、糯米等。
•麦类:包括小麦、大麦、黑麦等。
•玉米类:包括黄玉米、甜玉米、青玉米等。
•谷子类:包括荞麦、燕麦、高粱等。
•饲料类:包括豆饼、麦麸、玉米渣等。
•豆谷类:包括豆粉、豆渣、豆腐渣等。
6. 其他•坚果类:包括花生、核桃、腰果等。
•菌类:包括香菇、蘑菇、木耳等。
•蛋类:包括鸡蛋、鸭蛋、鹅蛋等。
•奶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奶粉等。
•糖类:包括白砂糖、红糖、蜂蜜等。
•调味品:包括盐、酱油、味精等。
以上为食用农产品的分类目录,不同的农产品在不同的分类中,方便消费者查找和购买所需食材。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或查询相关资源。
大麦和小麦从麦芒来区分,大麦的芒很长,和麦穗的长度差不多,小麦的芒相对来说要短,大麦的外壳很难剥下来,小麦的外壳在脱粒时已经掉了,大麦一般作啤酒的原料,或作饲料,小麦主要加工面粉。
大麦的收获期比小麦早。
麦仁一般是将小麦脱皮后的麦子仁。
荞麦为蓼科植物荞麦的种子,是一种极具营养价值的谷类食物。
它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氨基酸、维生素B1、B2、P、芦丁、总黄酮、钙、磷、铁、镁、铬等,营养成分十分丰富。
荞麦性凉味甘,能健胃、消积、止汗。
《食疗本草》言其“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随息居饮食谱》说它“开胃宽肠,益气力,御寒风”;《中国药植图鉴》则说它“可收敛冷汗”。
现代研究表明,荞麦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荞麦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也叫柠檬素,此种物质可以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韧度和致密性,故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
荞麦中又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尤其富含芦丁,这些物质能促进细胞增生,并可防止血细胞的凝集,还有调节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并增加其血流量等作用。
故常吃荞麦对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及血脂异常症等很有好处。
荞麦所含镁和铬有利于防治糖尿病,特别是其中的铬,更是一种理想的降糖能源物质,它能增强胰岛素的活性,加速糖代谢,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一些糖尿病患者使用荞麦后,血糖和尿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究其原因,很可能与荞麦所含铬元素密切相关。
荞麦所含热量虽高,却不会引起肥胖,恰恰相反,还会起到调脂减肥的作用。
在此也要指出,荞麦中所含蛋白质及其他过敏物质,可引起某些人的过敏反应,凡体质易过敏者当慎重或不食荞麦。
除此之外,荞麦人人皆可食,尤其适宜于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动脉硬化症、食欲不振、胃肠积滞、慢性泄泻以及自汗盗汗等患者食用。
燕麦:润肠通便保护心血管燕麦也叫野麦或雀麦,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燕麦的种子。
燕麦的脂肪含量居所有谷物之首,相当于大米、白面的4~5倍,且其脂肪主要由单一不饱和脂肪酸、亚麻油酸和次亚麻油酸所构成,单是亚麻油酸就占了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
世界经济概论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缩写为WFD),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
世界粮食纪念日,是在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
此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粮食主要包括麦类,小麦,大麦,皮麦,青稞(元麦),黑麦,燕麦(小麦)稻类(大米),粳稻,籼稻,糯稻,陆稻(旱稻),深水稻粗粮类,玉米,高粱,荞麦,粟(谷子、小米),黍(糜子)。
此外尚有作为补充主食用的粮食作物:小豆,绿豆,木薯,番薯(红薯、白薯),马铃薯(土豆)世界谷物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粮食危机出现全球粮食危机再现,已逼近2008年历史最高水平。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部分粮食的价格已经破纪录,去年玉米的价格暴涨了52%,小麦上涨了49%,黄豆上涨了28%。
世界银行的最新统计显示,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月,国际粮价大幅上涨15%,与一年前相比飙升29%。
为什么在短短两三年内,全球粮食价格如过山车似的疯涨?原因首先,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突破历史水平,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成本,造成农业生产所必需的肥料和柴油价格的上扬以及运输成本的大幅增长。
其次,不利气候因素造成主要粮食生产国减产,出口量大幅下降。
作为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澳大利亚连续数年遭受干旱气候,小麦出口锐减,仅2007年的出口量就减少400万吨。
同年,乌克兰小麦出口也减少300万吨。
此外,孟加拉国遭受台风袭击,造成大米减产300万吨。
第三,由于世界石油价格的居高不下,美国、欧盟和巴西等国将大量原本出口的玉米、菜籽、棕榈油转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些传统农业出口大国的农业生产格局并降低了出口。
美国20%的玉米已被用于生物燃料生产,欧盟65%的油菜籽、东盟35%的棕榈油被用于生物燃料生产。
《常见的谷物》参考教案常见的谷物参考教案一、引言本教案旨在介绍一些常见的谷物及其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谷物的种类和用途。
通过研究本教案,学生将能够对谷物有更全面的认识,并对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有所体会。
二、常见的谷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谷物:1. 小麦- 特点: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物之一,被广泛用于面粉的制作。
小麦可分为硬麦和软麦,硬麦含有较高的蛋白质,适合用于烘焙面包等食品;软麦则适合制作糕点和面条。
- 用途:小麦是制作面食、糕点和面粉的主要原料之一,也是世界上许多主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玉米- 特点:玉米是一种颗粒较大、含有丰富淀粉的谷物,味道甜美。
它可以分为白玉米和黄玉米,黄玉米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 用途:玉米可以用于制作玉米面、玉米粉、玉米糖浆等食品,也可作为主食或畜牧业的饲料。
3. 大米- 特点:大米是亚洲国家最主要的主食之一,具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营养成分。
它可分为粳米和籼米,粳米粘性较强,适合制作寿司等食品;籼米的粒短、口感更软。
- 用途:大米是亚洲人最主要的主食之一,可用于煮饭、制作米粉、米饼等食品。
4. 燕麦- 特点:燕麦是一种健康的谷物,富含纤维、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它可以吸收水分后形成黏性,用于制作燕麦粥等食品。
- 用途:燕麦可制作燕麦粥、燕麦片、燕麦饼干等健康食品,也可用于添加到面包、糕点等中。
5. 黑麦- 特点:黑麦是富含纤维和矿物质的谷物,具有较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
它通常用于制作黑麦面包和黑麦饼干。
- 用途:黑麦适合制作香脆的黑麦面包、黑麦饼干等食品,也可添加到其他面粉中增加口感和营养。
三、教学活动建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谷物,以下是一些教学活动的建议:1. 探索谷物种植地:组织学生进行虚拟或实地考察,了解不同谷物的种植地和相关环境要求。
2. 制作谷物食品:引导学生制作不同谷物的食品,例如面包、饼干、粥等,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谷物的制作过程和口感差异。
3. 谷物品尝会:举办一个谷物品尝会,让学生尝试并品评不同谷物制作的食品,同时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