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小麦主推品种展示试验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5
2018-2019年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初报
南阳市作为河南省的重要农业区域之一,小麦的生产和推广一直是该地农业工作的重点之一。
为了进一步促进南阳农业的发展,南阳市农业局于2018年到2019年期间举办了一场小麦新品种展示活动。
本次展示活动主要旨在介绍和推广新品种的小麦,在不同的展示区域展示各类小麦新品种的特性和优势,为农民选择合适的小麦品种提供依据,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并促进南阳市小麦产业的发展。
通过活动的初步统计,今年参展的小麦新品种共有30多个,分为普通小麦和特色小麦两类。
普通小麦主要包括弘农一号、中麦872等品种,而特色小麦则涵盖了糯小麦、紫玉小麦等。
首先介绍普通小麦品种:弘农一号是一种早熟、高产的小麦品种,该品种种植期短,易适应南阳市的气候条件,对病虫害抵抗能力强,产量稳定且品质优良。
中麦872则是一种适应性广泛的小麦品种,既适合丰收早期种植,也适合晚播。
该品种的籽粒饱满、黄油含量高,被广大农民认可和喜爱。
接下来是特色小麦品种:糯小麦是一种马上熟的特色小麦,每亩可增产50公斤以上,深受种植户的欢迎。
紫玉小麦则是一种品质优良的特色小麦,籽粒大、紫红色,深受市场青睐。
除了以上介绍的小麦品种外,该展示活动还展示了一些其他特色小麦品种,如紧谷小麦、高粱小麦等,这些品种在南阳市都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和市场需求。
2018-2019年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活动初报,为南阳市小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信通过这样的展示活动,能够推动南阳市小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南阳市的农业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8-2019年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初报
近年来,南阳市农业科技部门不断加大小麦新品种研发力度,通过技术突破和品种改良,不仅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也增强了小麦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为农民提供了更
好的种植选择。
2018-2019年,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取得了初步成果。
经过艰苦的田间试验和专家
评估,共推荐了十余个种植品种,其中部分品种已经获得了国家品种保护权,并投入市场
进行试种扩大。
我们推荐的新品种有提高产量、稳定性强的特点。
南阳系列小麦品种耐寒性强,适应
能力广,产量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还有适应性强、抗倒伏、抗枯萎病的品种,为南
阳地区的小麦种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我们推荐的新品种具有优良的品质特征。
南阳香麦品种口感浓郁、香气扑鼻,在市场
上备受欢迎。
面筋发酵性能好、适用于制作面食的小麦品种也备受推荐。
我们还推荐了一些新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害能力。
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
等病害有较好的抵抗力,能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新品种的展示不仅是一种成果的展示,也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展示新品种,能够让农民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科技成果,选择适合自己种植的品种,提
高产量和效益。
新品种的展示还吸引了广大农业企业的关注和合作意愿。
由于南阳市的农民热情高涨,新品种的展示成果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对于推动南阳市小麦种植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
极的作用。
摘要:为了全面了解2019—2020年度南阳市小麦生产形势、品种表现及品种利用情况,为2020年秋播品种的合理布局、科学利用、主导品种推荐提供依据,南阳市种子管理站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市小麦品种进行了考察,并对考察结果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品种考察;报告文章编号:1005-2690(2020)18-0005-02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志码:B南阳市2020年小麦品种考察报告赵群友(南阳市种子管理站,河南南阳473000)1南阳市小麦生产形势和特点1.1气候因素2019年10月上旬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改善了土壤墒情,全市表层干旱解除,大部分地区墒情适宜,给小麦整地备播创造了有利条件;10月中下旬降水量偏少,有利于小麦整地播种。
小麦苗期和越冬期温度偏高,冬前小麦长势良好,2020年1月上旬和2月下旬均有较大降水,小麦冬季没有停止生长,部分地方出现旺长;2月下旬平均气温偏高,小麦起身、拔节、抽穗期提前;3月下旬和4月上旬发生2次寒潮过程,日平均气温从20℃降到10℃以下,最低气温接近0℃,部分小麦出现低温冻害;5月上旬极端最高气温超过35℃,高温、干热风对灌浆产生不利影响。
1.2生产形势2019—2020年南阳市小麦生产情况见表1。
2020年南阳市小麦面积73.05万hm 2,比2019年的65.47万hm 2增加了11.6%;单产6411kg/hm 2,较2019年增产0.4%;总产468345kg,比2019年增产12.1%。
小麦生产三要素和上年相比,穗数增加、穗粒数减少、千粒重持平。
其中平均穗数39.2万穗/667m 2,较上年增加1.6%;穗粒数为31.6粒,较上年减少5.4%;千粒重基本与上年持平。
2019年病虫害发生较轻,小麦生长正常,无倒伏、无病害。
2南阳市小麦品种利用情况和表现2018—2019年,全市小麦以百农4199、百农207、郑麦7698、中麦895、郑麦101、郑麦379、郑麦0943、西农979、西农511、泛麦8号、郑麦583、平安11为主。
小麦品种展示试验总结
一、试验背景
中国是一个粮食大国,而小麦是中国民间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高小麦种植的技术水平,2024年,在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领导下共同展开了一项小麦品种展示试验,目的是为科研人员提供多种不同品种的小麦参考,探索相应的适应性和品质,以更好地满足烹调口感和当地市场需要。
二、试验过程
1.种植条件准备:展示试验种植的小麦采用最新技术,根据当地地形和气候等因素,设计出合理的种植条件,为种植小麦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和环境保护。
2.种子选择:试验种植的小麦品种,经过多方向的研究,最终确定选用了七个小麦品种,满足不同植物的营养需求,保证在种植中提供营养和经济性。
3.田间管理:在工作中,管理人员根据田间情况不断调整水肥施用量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保证小麦品种的最佳生长状况,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4.收获:收获后,大豆品种收获量都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且产量均衡和质量均衡。
三、试验结果
1.植物高度和叶绿素含量:试验中,植物的高度都达到了正常的平均水平,且叶绿素含量也达到了科学要求的要求。
2.小麦成分:小麦样。
河南农业2024年第3期优质小麦新品种比较分析3.化学除草。
2月25日施用双氟唑草酮、炔草酯进行化学除草。
4.病虫害防治。
3月29日用戊唑醇防治条锈病;4月9日用己唑醇、达螨灵防治病虫害,4月21日开展1次“一喷三防”(45%戊唑•咪鲜胺水乳剂、高效氯氟氰菊酯),7 d后进行第二次用药。
5.收获。
试验于6月2日分区机械收割,实测产量。
(二)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受2022年10月4—6日和10月26—28日两次降雨以及试验田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腾茬较晚的影响,试验田播种时间为10月30日。
播种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保证了小麦一播全苗,冬前长势较好。
小麦越冬期干旱少雨。
受12月26—28日和翌年1(二)各个品种的考察结果1.科林618。
国审麦20220123,半冬性品种,晚熟,株高78 cm,籽粒半角质。
亩穗数45.93万,穗粒数37.25,千粒质量38.98 g,实收单产566.8 kg,产量水平位居第四。
受冻害影响返青拔节期叶片出现干尖;纹枯病、茎基腐病轻度发生,赤霉病零星发生;受降雨12345(CK)科林618科林201新植276 安麦13伟隆169-67.54-22.46-63.25-73.75-566.8611.88571.09560.59634.3442351-10.6 -3.54-9.97-11.63-LIANGZHONG LIANGFA 良种良法河南农业2024年第3期产量水平位居第三。
受冻害影响返青拔节期叶片出现干尖;纹枯病、茎基腐病轻度发生,赤霉病零星发生,叶锈病轻度发生;受降雨影响,小麦出芽、落黄一般。
4.安麦13。
豫审麦20210070,半冬性品种,晚熟,株高76 cm,籽粒半角质。
亩穗数42.55万,穗粒数35.7,千粒质量44.66 g,实收单产560.59 kg,产量水平位居第五。
受冻害影响返青拔节期叶片出现干尖;纹枯病、茎基腐病轻度发生,赤霉病零星发生;受降雨影响,小麦出芽、落黄一般。
2018-2019年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初报尊敬的评委、各位专家、领导和同行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南阳市农业局的小麦种植专家,今天我非常荣幸地向大家介绍我们南阳市2018-2019年度的小麦新品种展示情况。
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作物之一,小麦一直以来都受到了我们政府、专家和农户们的高度重视。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南阳市农业局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工作,并且收到了一些非常有潜力的小麦新品种。
今天,我将向大家简要介绍我们重点展示的几个小麦新品种。
我们有一款名为“南阳红”的小麦新品种。
该品种在我市进行了大面积试种,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根据我们的试验结果,南阳红小麦具有以下特点:矮秆强抗倒伏、抗旱抗倒、耐寒能力强、抗病害能力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等。
这些特点使得南阳红小麦成为了我市农户们的首选,也受到了很多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赞扬。
我们还有一款名为“南阳绿”的小麦新品种。
这款小麦品种在我市进行了精心选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南阳绿小麦具有耐病、耐冷、产量高、质量好等特点,非常适合我市的种植环境。
通过以上几个小麦新品种的介绍,我相信大家对我们南阳市小麦种植业的进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研发出更多更好的小麦新品种,为我市的农业生产贡献力量。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我们的小麦新品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关注。
谢谢!。
1展示概况1.1参加展示的品种参加展示的品种有周麦22、西农979、周麦28、周麦27、周麦30、周麦32、周麦18、中育9307、中育9302、豫农416、豫教5号、许科168、百农207、平安8号、洛麦26、洛麦28、洛麦29及开麦21。
1.2展示地概况本展示设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茶庵乡老秦营村(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南阳站)内,该地点位于东经112°33′、北纬32°59′,海拔124m处。
试验地砂姜黑土,地势平坦、地力均匀、排灌条件好、中上等肥力,前茬作物为玉米。
测土配方施肥,整地前每667m2施配方肥50k g(48%含量,N/P/K各16%)作为底肥,每667m2施2k g“地虫净”做好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
1.3展示地设计展示采用随机排列法,按种性分半冬性和弱春性两组试验,不设重复,各品种种植面积为120m2,每品种一个区。
小区宽5.6m、长21.4m,小区面积:5.6m×21.4m=120m2。
每品种间留观察道0.5m,组间留走道1m,展示地四周设外保护行。
1.4展示地管理及调查记载按照方案要求展示品种10月16日播种,根据22个小麦品种供种单位所提供的千粒重及芽率,基本苗按18万/667m2,算出各展示品种的平均播量,分为两个播量,10.5k g/667m2和12.5k g/667m2,对“2B JM型锥盘式小麦精密播种机”进行调试、装种、播种,每播完一个品种后清理机仓再装入另一个品种往下进行,直至展示品种全部播完。
展示地周围播其他小麦品种做外保护区。
播种工作当天完成。
播种时墒情好,播种后及时记载出苗情况,有缺苗、断行现象,及时补种。
2015年11月4日进行基本苗调查。
2015年12月30日进行越冬期苗情调查,对冬前分蘖、幼苗习性、冻害情况做到详细记载。
2016年2月17日化学除草一次。
2016年3月1日调查冻害、长势情况,最高分蘖、长势情况。
小麦品种试验示范总结汇报小麦品种试验示范总结汇报一、引言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品种选择对于小麦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探索适应我国种植条件、高产高效、抗病抗虫的优质小麦品种,我单位开展了小麦品种试验示范工作。
在此次试验示范中,共测试了10个小麦品种,并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
本报告将对此次小麦品种试验示范的结果进行总结和汇报。
二、试验方法1. 小麦品种选择:经过调研和分析,我们选择了10个小麦品种,包括6个优质小麦品种和4个普通小麦品种。
2. 试验设计:我们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将试验地分为10个小区,每个小区栽种一种小麦品种。
3. 播种与管理: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性,我们在试验开始前进行了统一的基础处理。
并严格按照小麦的生产要求进行管理,包括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4. 观测指标:我们对小麦的生长情况、产量、籽粒品质等进行了全面的观测指标的测定。
三、试验结果1. 小麦生长情况观察:经过对小麦生长情况的观察,发现其中有4个优质品种生长状况良好,植株高大、茂盛,叶片翠绿且抗倒伏能力较强。
2. 产量观测:经过对小麦产量的测定,发现其中2个优质品种和2个普通品种产量较高,分别为XXX小麦品种和YYY小麦品种。
3. 籽粒品质观测:经过对小麦籽粒品质的测定,发现其中有3个优质品种和1个普通品种品质较好,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较低的杂质率。
四、讨论与分析1.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本次小麦品种试验示范中,有几个品种表现较好,对于我国小麦生产具有较高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2. 对于选择小麦品种,除了在株高茂盛、抗倒伏能力强、产量高等方面进行评价外,还应注重籽粒品质,尤其是蛋白质含量和杂质率的测定。
3.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探讨优质小麦品种的培育与推广策略,以期提高我国小麦的生产水平。
五、结论通过本次小麦品种试验示范,我们对比了10个小麦品种的生长情况、产量和籽粒品质等指标,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南阳市小麦主推品种展示试验总结
摘要 2011—2012年安排南阳市近年来小麦主推品种参加展示试验,通过观察这些品种在生产中的表现,进一步鉴定其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以为南阳小麦品种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麦主推品种;展示试验;品种利用;河南南阳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054-01
为了及时了解南阳市半冬性和弱春性小麦主推品种在不同土壤
类型、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育表现情况,更好地服务于夏粮生产,2011—2012年,南阳市农技站筛选了该市近年来小麦主推品种进行品种展示,现总结如下。
1 展示试验基本情况
1.1 展示地点
小麦主推品种展示设在宛城、镇平、方城3个县区,具体位置分别为宛城溧河乡袁老家村、镇平县彭营乡梁洼村、方城县独树镇棠树杨村。
宛城点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为平原高产区;镇平点地力一般,平原中产区;方城点地势平坦,黄褐土,无水浇条件,地力一般,为风口旱作中产区。
各点交通便利,前作均为玉米[1]。
1.2 展示品种
各点展示弱春性品种4个:豫麦70、04中36、豫农949、郑麦9023;半冬性品种4个:矮抗58、豫麦70-36、西农979、衡观35。
其中,方城展示点增加4个品种,分别为半冬性品种周麦22、中育
12、豫农202、弱春性品种宛麦16(南阳997)[2]。
1.3 展示设计
各县品种展示均连片种植,每个品种占地666.67 m2。
生育期间对各品种进行特征、特性观察,成熟后调查各品种成产三要素,并分别计算产量。
2 播种及田间管理
2.1 整地与播种
各展示点均为机械整地,底肥施45%氮磷钾复合肥(15-15-15)600 kg/hm2。
根据展示方案,各展示点按照各自所属生态类型确定播期播量,机械播种。
分别是:镇平县8个品种为矮抗58、衡观35、西农979、豫麦70-36、豫农949、郑麦9023、豫麦70、04中36,10月20日播种,播量分别为131.25、161.25、157.50、108.75、150.00、131.25、160.50、157.50 kg/hm2;宛城溧河8个品种为豫麦70、郑麦9023、豫农949、04中36、西农979、矮抗58、豫麦70-36、衡观35,10月21日播种,播量分别为198.75、150.00、161.25、142.50、142.50、180.00、206.25、206.25 kg/hm2;方城县除以上8个品种外,新增加了4个品种:半冬性品种周麦22、中育12、豫农202和弱春性品种宛麦16(南阳997),均为10月21日播种,播量178.50 kg/hm2。
2.2 田间管理
各品种展示点根据实际情况,在小麦生育期内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各点播后墒情充足,出苗除方城点衡观35有缺苗断垄现象
外,其他各点诸品种均出苗整齐。
冬前进行化学除草和中耕。
春后进行中耕补施尿素150 kg/hm2,小麦生育后期进行了一喷三防[3]。
2.3 收获
镇平、宛城、方城等试验点均于2012年5月27日取样测产,测产后分别用联合收割机收获。
3 展示期间的气候状况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2011年9月上中旬降水偏多,土壤底墒充足。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降水偏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散墒整地播种小麦;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小麦播种后出苗整齐、均匀;11—12月各旬平均气温除12月上旬气温偏低外,气温一直持续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小麦增根生蘖,培育壮苗;2012年1月上旬至2月中旬平均气温偏低,但没有明显的低温骤变天气,对小麦安全越冬较为有利。
3月21—23日全市出现了大范围较强降水过程,为小麦拔节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底墒,对小麦拔节及孕穗生长较为有利;4月9、12、23—24日全市出现了强对流天气,各点降水分布不均,但大部分解除旱情,对小麦后期灌浆、增加粒重极为有利[4-5]。
4 展示结果
4.1 小麦发育情况
整个小麦生育期降雨偏少,早春气温回升慢,小麦生育期较常年抽穗晚4~6 d,整个生育期光照充足,湿度较小,麦蚜、红蜘蛛等虫害发生较重,后期未遇干热风危害;冬季长时间无有效降雨,加重了低温危害;生育后期仍然持续干旱,对成穗灌浆有较大影响。
4.2 各点产量表现
(1)方城。
半冬性品种中位于产量前3位的是豫农202、中育12、矮抗58,产量分别为6 188.55、6 115.20、5 804.85 kg/hm2;其次是周麦22、衡观35、西农979,产量分别为5 143.80、4 784.55、4 663.95 kg/hm2,豫麦70-36产量最低,仅为3 950.10 kg/hm2。
弱春性品种中郑麦9023产量最高,达7 564.8 kg/hm2,其他品种产量宛麦16为5 902.35 kg/hm2,04中36为5 887.35 kg/hm2,豫麦70为5 844.3 kg/hm2,豫农949最低,为5 671.8 kg/hm2。
(2)宛城。
半冬性品种中矮抗58、衡观35、豫麦70-36产量位居前3位,分别为7 872.30、6 885.00、6 840.45 kg/hm2,西农979产量最低,为6 063.45 kg/hm2;弱春性品种中豫农949产量最高,为8 041.95 kg/hm2,04中36和豫麦70的产量分别为7 539.75、7 268.25 kg/hm2,郑麦9023产量最低,为5 727.90 kg/hm2。
(3)镇平。
半冬性品种中西农979、衡观35、矮抗58产量居前3位,分别为8 172.60、7 301.40、6 556.80 kg/hm2,豫麦70-36产量最低,为5 716.95 kg/hm2;4个弱春性品种中04中36、郑麦9023和豫农949产量居于前3位,分别为8 631.3、6 984.75、5 425.35 kg/hm2,豫麦70最低,仅为4 437.45 kg/hm2。
5 小结
(1)通过展示比较,在2011—2012年的气象条件下,各县区出现了一些表现较出色的品种,方城县:半冬性品种为豫农202、中育12、矮抗58,弱春性品种为郑麦9023、04中36、宛麦16;宛
城:半冬性品种为矮抗58、衡观35,弱春性品种为04中36、豫麦70、豫麦70-36、豫农949;镇平:半冬性品种为西农979、衡观35、矮抗58,弱春性品种为04中36、豫农949、郑麦9023。
(2)通过展示比较,出现了一些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的品种,如豫农202、中育12、矮抗58、豫农949、04中36、宛麦16。
6 参考文献
[1] 李梅娜.南阳市2008—2009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j].种子世界,2009(10):28-29.
[2] 王宇.2008—2009年度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j].种业导刊,2009(9):25-27,31.
[3] 何革命,张磊,宋舰.2007—2008年度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j].种业导刊,2008(9):25-26.
[4] 廖先梅,王熙晴,郭永生.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131,217.
[5] 张海燕,陆桂清,陈莉,等.江苏沿江地区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种子世界,2008(1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