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 格式:docx
- 大小:21.06 KB
- 文档页数:7
北京课改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1 坛韵耸厦旋厅府厨佳肴浓浆2 偏僻谢涎扛侦敏捷翼战熟3 顾数绪索性内寂钟呢烦恼享5 罢扉赠汪伦李踏潭及忆倍插茱萸6 药伤研究缺载编累酷暑材尝农纲7 责任即勃怒恕赔怯负暂空捡努触9 瀑叠啊般喻丈仰呀屏雾10 涛澎湃否窃私危险警肌喷途胞11 数葫芦耀舀凝幻派禁13 猛桦呆巢摔似拯幼嘶愣料慢退14 龟率豫淡媚贯饱吁切彻伫捕悲15 顷缭夺锦跺觅融洽敌害掠俯迫17 赵县拱朝跨坏雕缠嘴抵智慧遗18 镶柱繁党族宴敞椅饰括湾政19 绒嵌杂朴素缘趣绽斑躲泼21 庐滁涧幽渡董曛雁愁22 滥竽郭处士逆遂皆畏23 澄稻凭寇逞浜移臂斩豺狼25 给予圣诞试诚挚担裕援卡拥仁陌26 迈微懂擦绩奖励激27 洲亚虚琳琅构释恳测憾饭宾标29 殊艰歇唐梦暴辛致杰喧碌30 踪谜据径碟粮胃咬罪魁祸31 征统帅兵旦旅阅浸假疗抢肤效认读字表1 藤槐勾2 涩缀兜攀截杈掏舔滋3 霎瞥缓赦稚拙4* 承诺礁露肠搂哗讶塑捅6 诊鄙症蕲译7 肩8* 斯蓄撮胡嘿着塌糊训搁缸授10 嗡啾鼾梭章藻蕴煤储11 镰咖啡柠檬腻12* 荫杭镂蒙粼13 嗅14 孵穴稍嘲颓遮鸥鲣霄15 雏疏16* 醉宜载拐愤魂歉玛震糖淀酵菌疯17 洨济随砌墩19 嘟噜哧筛担20* 吉虑厢谐氛漠菲律21 轼韦22 廪湣24* 忌捣猝逸奔撤兼疲仗25 攒娅26 凑判橡27售驮甸襟28* 绵丘傅峦29 纫糊韧衔纬涨椰秫30 茨澳棘腕攫噬摄31 溃俘虏投佑盐赋浑嗜殖32* 册弋舱嘉讯毕域轨预监郎曳宛娜敦序课改版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复习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一.内容:第一单元所有词语听写必会注意:拼音一定要拼正确二.照样子写词语甜丝丝(ABB)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京腔京韵(ABAC)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飘飘洒洒(AABB)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闪闪发亮(AABC)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小心翼翼(ABCC)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左顾右盼(一三反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七嘴八舌(带数字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不约而同(带“不”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给相关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将序号填在()里1.道:①路②方向,途径③方法,办法,技术④说⑤量词(1)道不尽那十里长街卧彩虹()(2)午餐的第一道菜是烧茄子()(3)道路两边开满了紫色的野花()2.欲: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将要(1)初春,枝头的桃花含苞欲放()(2)小明这两天生病了,整天食欲不佳()(3)我问他有什么事情,他欲言又止()四.根据意思写出成语1. 向左右两边看()2. 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3.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4. 用想象或者虚构的东西来安慰自己或别人()5. 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6. 一眼看不到边()7. 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8. 原来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五.照样子扩写句子例:孩子们交谈(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会场上)(热烈地)交谈1. 小鸟飞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落叶飞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老爷爷散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梅花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姑娘捡贝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造句1. 敏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垂涎欲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寂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异口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按原文填空不说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唱不够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不尽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看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说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唱不够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不尽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想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勾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联系课文内容完成各题1. 《可贵的沉默》一课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文中,是因为孩子们沉默后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说沉默是可贵的2. “柿子花谢过不久,碧绿的树叶间一下子冒出许许多多青里透亮的小生命,那就是小柿子”这句话写出了小柿子生长快、__________________和长势好的特点作者把小柿子看成是“青里透亮的小生命”,表达了作者对小柿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每年六月,柿子树上开满黄灿灿的小花,那花儿小巧精致,犹如童话王国中的金色皇冠”这运用了___________的手法,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我们中的一个爬树高手走到树下,“只见他双手抱住树干,两腿用力夹紧,弓起腰,两只脚用力往下一蹬,胳膊就向上攀了一大截子他犹如一只敏捷的小猴子,一会儿就坐到了高高的树杈上”这段话具体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田野里、山坡上到处可以看见缀满枝头的柿子”这句话中描写柿子非常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柿子花谢过不久,碧绿的树叶间一下子冒出许许多多青里透亮的小生命,那就是小柿子”这里用“冒出”比“长出”更能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故乡是北京》是一首_________,以第_____人称写成,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第2小节围绕北京的____________写的,第3小节围绕北京__________________写的8. 第1小节是告诉读者自己去过很多地方,最爱的是北京,第4小节不是简单的重复1小节的内容,而是再一次表白对_________的爱,抒发唱也唱不够、说也说不完的___________的情结9. “火红”“闪闪发亮”写出了柿子的________________“垂涎欲滴”写出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10. “走遍”“南北西东”,“到过”“许多名城”,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静地想一想”“还是最爱我的北京”,其中一个“还是”,一个“最”,道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我爱家乡的柿子》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作者写摘柿子的过程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写了___________九.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故乡的花生我的故乡在祖国的华北平原上,那里盛产花生在风景如画的初夏,人们在沙地里忙着播种花生种下种子后过不了几天,幼苗便破土而出两片嫩嫩的小叶,非常美它们就像一个个探窗顾盼的顽童在好奇地打量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再过些日子,花生的小叶片长大了,已经不再是嫩黄的了那叶片变绿了,呈椭圆形在农民伯伯的精心照料下,花生的幼苗长粗了,长壮了,也丰满了,都挺起了胸膛伸出的柔嫩的枝条渐渐长大了,覆盖了大地,一片葱绿微风吹来,就荡起绿浪,令人陶醉过不多久,花生便要开花了那花虽然不大,却朴实无华,金黄金黄的金色的秋天来到了,花生的果实也要长成了它的根部生出许多细丝,一根根都深入了泥土,缀满了果实我们这群淘气的孩子在收获季节还没到来的时候,便想尝尝花生的美味这时我们便仨一群、俩一伙地跑到花生地里我们先把花生秧和果实一起拔出来你看,那细细的根须下连着一个个脆生生的花生在这些果实中,有的有一粒籽儿,有的有两粒籽儿,还有的有三粒甚至四粒籽儿,弯弯的,像老汉布满皱纹的脸,有趣极了!又过些日子,花生的叶子变成了深绿色,收获的季节到了!这时,人们把花生连秧拔出来,然后放在阳光下晒,白花花的一片,等到晒干了的时候,无比欣喜的人们便把果实收存起来1.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我的故乡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花生果实成熟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用曲线画出两句描写花生果实的语句3.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花生的果实挂在枝头()(2)“朴实无华”“金黄金黄”在文中是用来描写叶的()4. 先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1)这句话是在写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总结五、再次默读课文,看看哪些自然段写了岛屿失
踪的真正原因。
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引导学生处理第三自然段
1、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什么事情?哪
样呢?这句话是接着哪句话来说的?这句话放
在这起什么作用?)
2、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周密的研究
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这句话与上面的句子有什么
关系?
3、再读这段话,你觉得这段话在文章中起
什么作用?
4、小结:过渡段主要是承上启下,但是引
起下文的作用更大一些,所以应该把第三自然段
与4-7段放在一起,讲的是岛屿失踪之谜。
5、课文的1、2 段讲了什么呢?
6、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呢?按两部分读课
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感情朗读。
有语气地读这
段,把星鱼的
能吃读出来。
用自己的话告
诉大家大岛和
小岛是怎样失
踪的。
小组合作讨论
交流。
汇报
学生默读思
考,回答问题。
前面那句话提
出了问题,这
句话作出了回
答。
过渡
学生思考回
答。
按要求读课文
认识了一种新
的句子那就是
设问句,读读。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点汇
总
第一单元:认识古代文明
- 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 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
第二单元:神话传说
- 神话的概念和特点
-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故事和人物
第三单元:急救常识
- 常见家庭急救知识
- 野外急救常识
第四单元:名人传记
- 名人传记的特点和作用
- 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及其贡献
第五单元:科学探索
- 科学探索的意义和方法
- 科学探索的成果和应用
第六单元:文化瑰宝
- 文物的保护和价值
- 中国的文化瑰宝及其魅力
第七单元:命运与抉择
- 命运的意义和影响
- 自主选择与命运的关系
第八单元:变与不变
- 自然界中的变化与不变
- 科学观察变化与不变的方法
第九单元:中华美食
- 中华美食的特点和传统
- 中华美食的地域文化差异第十单元:创造的力量
- 创造的意义和价值
- 中国古代创造力的体现
第十一单元:学校规则
- 学校规则的重要性
- 学校规则的制定和遵守
以上是北京课改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的知识点汇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生字表1 坛韵耸厦旋厅府厨佳肴浓浆2 偏僻谢涎扛侦敏捷翼战熟3 顾数绪索性内寂钟呢烦恼享5 罢扉赠汪伦李踏潭及忆倍插茱萸6 药伤研究缺载编累酷暑材尝农纲7 责任即勃怒恕赔怯负暂空捡努触9 瀑叠啊般喻丈仰呀屏雾10 涛澎湃否窃私危险警肌喷途胞11 数葫芦耀舀凝幻派禁13 猛桦呆巢摔似拯幼嘶愣料慢退14 龟率豫淡媚贯饱吁切彻伫捕悲15 顷缭夺锦跺觅融洽敌害掠俯迫17 赵县拱朝跨坏雕缠嘴抵智慧遗18 镶柱繁党族宴敞椅饰括湾政19 绒嵌杂朴素缘趣绽斑躲泼21 庐滁涧幽渡董曛雁愁22 滥竽郭处士逆遂皆畏23 澄稻凭寇逞浜移臂斩豺狼25 给予圣诞试诚挚担裕援卡拥仁陌26 迈微懂擦绩奖励激27 洲亚虚琳琅构释恳测憾饭宾标29 殊艰歇唐梦暴辛致杰喧碌30 踪谜据径碟粮胃咬罪魁祸31 征统帅兵旦旅阅浸假疗抢肤效认读字表1 藤槐勾2 涩缀兜攀截杈掏舔滋3 霎瞥缓赦稚拙4* 承诺礁露肠搂哗讶塑捅6 诊鄙症蕲译7 肩8* 斯蓄撮胡嘿着塌糊训搁缸授10 嗡啾鼾梭章藻蕴煤储11 镰咖啡柠檬腻12* 荫杭镂蒙粼13 嗅14 孵穴稍嘲颓遮鸥鲣霄15 雏疏16* 醉宜载拐愤魂歉玛震糖淀酵菌疯17 洨济随砌墩19 嘟噜哧筛担20* 吉虑厢谐氛漠菲律21 轼韦22 廪湣24* 忌捣猝逸奔撤兼疲仗25 攒娅26 凑判橡27售驮甸襟28* 绵丘傅峦29 纫糊韧衔纬涨椰秫30 茨澳棘腕攫噬摄31 溃俘虏投佑盐赋浑嗜殖32* 册弋舱嘉讯毕域轨预监郎曳宛娜敦序。
1.观潮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潮来时的几个句子。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初读课文。
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3、因此 ,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四、精读课文。
(一 ) 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二 ) 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画句子。
3、指名读句子。
4、“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三 ) 讲读第三段。
1、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指导朗读。
(师生评议,加深理解。
(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
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理解词语“横贯”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两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荡荡”说明什么?23指导朗读。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故乡是北京_北京课改版1、故乡是北京(1)学习目标[来源:ZXXK]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并注意良好写字适应的培养。
3、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阅读的爱好。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新词语的意思推测学生问题课文中的词语不能准确明白得,字的书写不规范。
问题解决策略通过朗读,查词典,结合课文语句明白得词语的意思。
从第一课开始就树立写好字的意识。
学生活动(形式、内容)教师活动(形式、内容)一、课前预习1 朗读课文,标出小节号,并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
2在课文中画出生字、认读字以及他们所组成的词语。
自学生字,明白韵和勾的部首,并依照自己的已有知识对生字做适当的笔记。
如:一音多字,形近字、近义词等3提出自己的问题二、汇报预习情形1、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我明白下面字的部首韵()勾()3、我找到了本课的生词天坛高耸大厦旋转王府井客厅名厨佳肴浓茶豆浆京腔京韵甘美芬芳甜丝丝脆生生细悠悠布置预习作业,和原先预习要求一样。
要紧是为独立识字和明白得课文做好铺垫。
板书课题:你对北京有什么了解?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形。
[来源:学*科*网Z*X*X*K]课件展现先分小节找词语,在看课件领读,齐读,明白得生字的重点是厦和旋指导学生什么缘故用那个密茸茸认读词语有:紫藤古槐勾起藤槐勾4、我对生字做的笔记有:韵—均府---咐奖—浆厦—厨[来源:]佳娃蛙洼鞋挂浆江将姜僵疆5、我会给生字归类,并经历字形形声字有:韵、浆、浓、府6、我会写的字有:三、再读课文,要求更加通顺,流利,正确明白得词语1先读句子,在结合上下文说出自己的明白得。
2依照下面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3依照课文内容选择释义令人感到好听的北京语音----京腔京韵有名的厨师和精美的菜肴----名厨佳肴形容细----细悠悠草、毛发又短又软又密4、道不尽( ) 道路( ) 医道( )A路。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给予树_北京课改版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明白今天是几号吗?在西方国家里那个月有个专门盛大的节日,谁明白?谁还明白关于圣诞节的知识?(你是如何明白的?)圣诞节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
看,同学们都沉醉在圣诞的欢乐之中了。
那好,就让我们在这份欢乐中走进今天的课堂吧。
上课!二,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发生在那个漂亮的圣诞节的前夕,请大伙儿伸出手来跟我一起板书(板书课题:给予树)谁会读?(生读课题。
)真不简单,不仅读准了多音字“给”,也读准了生字“予”。
(分别给“给”和“予”注音)谁再来读。
(生再读课题。
)2.看来大伙儿差不多充分预习了课文,相信下面这些词语一定难不倒大伙儿,(出示生字词)同位之间互相检查,有读不准的就提个醒。
(生生互查。
)指名读,领读。
4.生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字如其人,我们要把字写得像大伙儿一样干洁净净、漂漂亮亮的。
请同学们在自主学习卡的“课堂收成”栏中写一写。
我发觉同学们学得确实是快,一下子就把握了规律,字写得不仅正确而且美观。
整体感知1、读了如此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给予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给予树会结果吗?什么缘故要把这种树的名字叫做“给予树”?给予树的叶子是如何样的?给予是什么意思?……)我们归纳一下,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要紧包括如此两个方面:(1)“给予”是什么意思?(2)“给予树”是一棵如何样的树?(板书:?如何样的树?)2、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确实是给与;关心;送)在生活中,你给予过别人什么?或者别人给予过你什么?事实上啊,刚才老师走进教室,你们那一张张辉煌的笑脸确实是给予我最大的欢迎和热情,让我感到多么的温馨和幸福。
这就叫(出示名言:给予永久比索取愉快。
——高尔基)齐读3、金吉娅什么缘故要如此做呢?她到底如何想的啊?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金吉娅的内心世界。
先来看看买了礼物走在回家路上的金吉娅吧,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画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并积累词语。
3、知道作者是怎样赞颂北京的,感受作者爱家乡、爱北京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爱家乡、爱北京的深厚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我们生活在首都北京,首都北京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身为首都的小主人,谁能把自己了解到的北京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北京的名胜古迹有,北京的民俗文化有,北京的风味小吃有,其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故乡是北京》。
二、结合预习,学习本课生字新词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2、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认读。
天坛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高耸大厦旋转的厅王府井名厨佳肴色香浓豆浆细悠悠密茸茸甘美芬芳一生读,对的其他生跟读两遍,有问题的纠正。
3、强调字音字形。
注意读音:大厦中的“厦”读“shà”,不读“xià”。
旋转的厅中的“转”是多音字,这里读“zhuàn”。
注意字形:“旋”第3笔是“横折钩”,第7笔是“横钩”。
“佳”右半边是两个土。
“肴”上边是“撇”、“点”,不要写成“撇”、“捺”。
“坛”、“韵”、“旋”、“佳”、“浓”是左右结构的字。
“耸”、“肴”、“浆”是左右结构的字。
“厦”、“厅”、“府”、“厨”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4、比一比,组成词语。
厦()耸()浓()府()夏()茸()农()付()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是怎样赞颂北京的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找出作者都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内容。
3、感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质你还有哪些不懂或是想了解的问题?五、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想法?2、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解决同学们心中的疑问。
六、板书1 故乡是北京上下结构:耸肴浆左右结构:坛韵旋佳浓半包围结构:厦厅府厨1故乡是北京(第2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细细品味词句,感受作者是怎样赞颂北京的。
北京课改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1 坛韵耸厦旋厅府厨佳肴浓浆文档设计者:设计时间:文档类型:文库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Word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放心下载2 偏僻谢涎扛侦敏捷翼战熟3 顾数绪索性内寂钟呢烦恼享5 罢扉赠汪伦李踏潭及忆倍插茱萸6 药伤研究缺载编累酷暑材尝农纲7 责任即勃怒恕赔怯负暂空捡努触9 瀑叠啊般喻丈仰呀屏雾10 涛澎湃否窃私危险警肌喷途胞11 数葫芦耀舀凝幻派禁13 猛桦呆巢摔似拯幼嘶愣料慢退14 龟率豫淡媚贯饱吁切彻伫捕悲15 顷缭夺锦跺觅融洽敌害掠俯迫17 赵县拱朝跨坏雕缠嘴抵智慧遗18 镶柱繁党族宴敞椅饰括湾政19 绒嵌杂朴素缘趣绽斑躲泼21 庐滁涧幽渡董曛雁愁22 滥竽郭处士逆遂皆畏23 澄稻凭寇逞浜移臂斩豺狼25 给予圣诞试诚挚担裕援卡拥仁陌26 迈微懂擦绩奖励激27 洲亚虚琳琅构释恳测憾饭宾标29 殊艰歇唐梦暴辛致杰喧碌30 踪谜据径碟粮胃咬罪魁祸31 征统帅兵旦旅阅浸假疗抢肤效认读字表1 藤槐勾2 涩缀兜攀截杈掏舔滋3 霎瞥缓赦稚拙4* 承诺礁露肠搂哗讶塑捅6 诊鄙症蕲译7 肩8* 斯蓄撮胡嘿着塌糊训搁缸授10 嗡啾鼾梭章藻蕴煤储11 镰咖啡柠檬腻12* 荫杭镂蒙粼13 嗅14 孵穴稍嘲颓遮鸥鲣霄15 雏疏16* 醉宜载拐愤魂歉玛震糖淀酵菌疯17 洨济随砌墩19 嘟噜哧筛担20* 吉虑厢谐氛漠菲律21 轼韦22 廪湣24* 忌捣猝逸奔撤兼疲仗25 攒娅26 凑判橡27售驮甸襟28* 绵丘傅峦29 纫糊韧衔纬涨椰秫30 茨澳棘腕攫噬摄31 溃俘虏投佑盐赋浑嗜殖32* 册弋舱嘉讯毕域轨预监郎曳宛娜敦序课改版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复习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一.内容:第一单元所有词语听写必会。
注意:拼音一定要拼正确。
二.照样子写词语甜丝丝(ABB)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京腔京韵(ABAC)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飘飘洒洒(AABB)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闪闪发亮(AABC)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小心翼翼(ABCC)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左顾右盼(一三反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七嘴八舌(带数字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不约而同(带“不”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给相关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将序号填在()里。
1.道:①路②方向,途径③方法,办法,技术④说⑤量词(1)道不尽那十里长街卧彩虹。
()(2)午餐的第一道菜是烧茄子。
()(3)道路两边开满了紫色的野花。
()2.欲: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将要(1)初春,枝头的桃花含苞欲放。
()(2)小明这两天生病了,整天食欲不佳。
()(3)我问他有什么事情,他欲言又止。
()四.根据意思写出成语1. 向左右两边看。
()2. 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3.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4. 用想象或者虚构的东西来安慰自己或别人。
()5. 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
()6. 一眼看不到边。
()7. 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8. 原来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五.照样子扩写句子。
例:孩子们交谈。
(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会场上)(热烈地)交谈。
1. 小鸟飞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落叶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老爷爷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梅花开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姑娘捡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造句1. 敏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垂涎欲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寂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异口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按原文填空不说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唱不够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不尽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看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说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唱不够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不尽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想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勾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联系课文内容完成各题。
1. 《可贵的沉默》一课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
文中,是因为孩子们沉默后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说沉默是可贵的。
2. “柿子花谢过不久,碧绿的树叶间一下子冒出许许多多青里透亮的小生命,那就是小柿子。
”这句话写出了小柿子生长快、__________________和长势好的特点。
作者把小柿子看成是“青里透亮的小生命”,表达了作者对小柿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每年六月,柿子树上开满黄灿灿的小花,那花儿小巧精致,犹如童话王国中的金色皇冠。
”这运用了___________的手法,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们中的一个爬树高手走到树下,“只见他双手抱住树干,两腿用力夹紧,弓起腰,两只脚用力往下一蹬,胳膊就向上攀了一大截子。
他犹如一只敏捷的小猴子,一会儿就坐到了高高的树杈上。
”这段话具体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田野里、山坡上到处可以看见缀满枝头的柿子。
”这句话中描写柿子非常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柿子花谢过不久,碧绿的树叶间一下子冒出许许多多青里透亮的小生命,那就是小柿子。
”这里用“冒出”比“长出”更能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故乡是北京》是一首_________,以第_____人称写成,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第2小节围绕北京的____________写的,第3小节围绕北京__________________写的。
8. 第1小节是告诉读者自己去过很多地方,最爱的是北京,第4小节不是简单的重复1小节的内容,而是再一次表白对_________的爱,抒发唱也唱不够、说也说不完的___________的情结。
9. “火红”“闪闪发亮”写出了柿子的________________。
“垂涎欲滴”写出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10. “走遍”“南北西东”,“到过”“许多名城”,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静地想一想”“还是最爱我的北京”,其中一个“还是”,一个“最”,道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我爱家乡的柿子》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作者写摘柿子的过程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写了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故乡的花生我的故乡在祖国的华北平原上,那里盛产花生。
在风景如画的初夏,人们在沙地里忙着播种花生。
种下种子后过不了几天,幼苗便破土而出。
两片嫩嫩的小叶,非常美。
它们就像一个个探窗顾盼的顽童在好奇地打量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