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2x2
- 格式:pdf
- 大小:852.81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primary retinitis pigmentosa,PRP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指以夜盲、视野缩小、视力下降为特征的疾病。
从遗传学角度分为四类,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连锁隐性遗传及散发型(无家族史)。
属于中医“高风内障”、“高风雀目”范畴。
3诊断3.1病史[1-2]多数患者有夜盲病史,部分有家族史。
3.2临床症状[1-2]多数患者在青少年及儿童期发病,夜盲是最早发生的症状,部分患者在昏暗光线下视力下降;视野进行性缺损,中心视力下降和辨色困难,最终致盲。
3.3检查[1-9]3.3.1局部检查眼底:视盘颜色蜡黄、视网膜血管狭窄及骨细胞样色素沉着。
结晶样视网膜变性眼底还可见视网膜散在结晶样亮点,视网膜色污秽;白点状视网膜变性眼底遍布小白点,但不侵犯黄斑部。
3.3.2其他检查视野:病变早期可有环形暗点,逐步向心及周边扩展,晚期仅残留中央管状视野。
视觉电生理:疾病早期,视网膜电图(ERG)呈低波迟延型,a、b波波峰降低,峰时延长,最后a、b波消失呈熄灭型。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呈现因色素脱失而透见的脉络膜荧光、色素斑块引起的遮挡荧光;晚期可因脉络膜毛细血管无灌注,而逐渐出现明显的强荧光。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常表现为视网膜变薄,视网膜外层结构萎缩,由周边向后极部发展。
可伴有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前膜等。
暗适应检查:暗适应能力差,常有典型的暗适应终阈值升高。
3.4鉴别诊断[1-7,10]3.4.1继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脉络膜炎性疾患、眼外伤、视网膜脱落复位术后眼底均可出现脉络膜视网膜弥漫性萎缩、色素沉着等改变,但其血管无明显变细、ERG异常较轻,并同时参考相应病史以资鉴别。
3.4.2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本病患者有梅毒病史,如为先天性者症状类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其父母血清梅毒反应亦呈阳性,眼底可见视网膜下非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分布不均,主要位于后极部,形态不规则,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斑明显,夜盲不明显,视野检查无环形暗点,ERG b波振幅轻度降低或正常,血清梅毒反应阳性。
中西医病名及症名对照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中西医病名及症名对照【一】内科糖尿病--消渴--甲状腺功能亢进--瘿气(ying)、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bi)、真心痛高血压病--风眩、眩晕、头风心律失常--心动悸--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水肿、痰饮、心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悸、眩晕、厥证--风湿性心脏病--心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喘证、痰饮、心悸、水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胀急性肺部炎性病变--肺热病气管--支气管炎--肺咳支气管哮喘--哮病肺脓肿--肺痈(yong)肺结核--肺痨(lao)胸腔积液--悬饮肺性脑病--肺厥(jue)胃溃疡--胃疡、胃脘痛胃炎--胃脘痛、痞满、纳呆胃下垂--胃缓胃石--胃结石幽门梗阻--胃反溃疡性结肠炎--腹泻、腹痛、大瘕(jia)泄肠结核--肠痨习惯性便秘--脾约急性胰腺炎--胰瘅(dan)慢性胰腺炎--胰胀乙型病毒性肝炎--黄疸、胁痛、积聚、虚劳肝硬化--肝积、胁痛、积聚、膨胀肝硬化腹水--膨胀肝脓肿--肝痈肝结核--肝痨脂肪肝--肝癖、肝痞肝昏迷--肝厥慢性肾盂肾炎--肾着、淋证肾病综合征--肾水、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皮水、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石水、水肿慢性肾功能衰竭--关格、虚劳、水肿、呕吐、癃闭(long) 肾结核 --肾痨尿潴(zhu)留--癃闭尿液在膀胱内不能排出称为尿潴留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血证、髓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dian)病神经性失眠--不寐三叉神经痛--面风病癫痫--痈病、癫痫脑血管性痴呆--痴呆、呆病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风、偏头痛脑动脉硬化症--脑络痹、健忘、眩晕面神经麻痹--口僻(pi)帕金森病--颤病、脑风表脑血栓--中风、偏枯脑出血--中风高血压脑病--厥(jue)头痛、真头痛过敏性休克--风厥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春温流行性乙型脑炎--暑温【二】外科肾结石--石淋、血淋泌尿系结石--石淋胆石病--胁痛、黄疸胆囊炎--胆胀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肠痈肠梗阻--肠痹胰腺炎--胰胀乳腺炎--乳痈前列腺增生--癃闭、淋症、精癃前列腺炎--精浊血栓性静脉炎--脉痹、股肿睾丸炎、附睾炎--子痈附睾结核--子痰隐睾--子隐龟头炎--龟头痈男性不育--不育【三】妇科痛经--痛经闭经--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经前紧张综合征--经行情志异常、经行前后诸症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症子宫肌瘤--石瘕(jia)子宫脱垂--阴挺女阴溃疡--阴疮乳房结核--乳痨乳腺囊性增生症--乳癖乳腺纤维腺瘤--乳核先兆流产--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滑胎不孕症--不孕症、无子、断绪盆腔炎--带下、腹痛【四】儿科新生儿黄疽--胎黄新生儿破伤风--脐风婴儿湿疹--奶(胎)癣--新生儿脐炎--脐疮营养不良--疳病支气管肺炎--肺炎喘嗽脑性瘫痪、佝偻病--五迟、五软百日咳--百日咳、顿咳细菌性痢疾--痢疾麻疹--麻疹脊髓灰质炎--温病(早期)、痿证(后期)白喉--白喉流行性腮腺炎--痄腮【五】皮肤科带状疱疹--蛇串疮、蛇丹、缠腰火丹寻常疣--疣目、千日疣、枯盘箭扁平疣--扁瘊(hou)传染性软疣--鼠乳、水瘊尖锐湿疣--臊疣脓疱疮--黄水疮、滴脓疮、脓窝疮手癣--鹅掌风足癣--脚湿气、臭田螺甲癣--灰指甲趾甲癣--灰趾甲神经性皮炎--摄领疮、牛皮癣、顽癣荨麻疹--瘾疹、风疹块结节性痒疹--顽湿结聚银屑病--白疵、白壳风斑秃--油风脱发脂溢性皮炎--面游风寻常痤疮--粉刺药物性皮炎--药毒、膏药风日光性皮炎--日晒疮扁平苔癣--紫癜风多形性红斑--猫眼疮、雁疮结节性红斑--瓜藤缠盘状红斑狼疮--红蝴蝶疮、蝴蝶疮系统性红斑狼疮--蝶疮流注白塞病--狐惑白癜风--白驳风【六】眼科麦粒肿--针眼霰粒肿--胞生痰核、胞睑痰核沙眼--椒目眼睑炎--睑弦赤烂、风弦赤烂眼睑下垂--上胞下垂、睢目、睑废结膜结石--睑内结石睑内翻倒睫--倒睫拳毛急性泪囊炎--漏晴疮慢性泪囊炎--窍漏、眦漏、漏睛过敏性结膜炎--暴风客热慢性结膜炎--白涩症巩膜炎--炎疳、乌轮赤晕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聚星障化脓性角膜炎--凝脂翳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紧小慢性虹膜睫状体炎--瞳神干缺青光眼--五风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圆翳内障、如银内障玻璃体混浊--云雾移睛视神经萎缩--青肓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高风内障、高风雀目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络阻暴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目暴盲【七】耳鼻喉科外耳道炎--耳疮急性卡他性中耳炎--耳胀慢性卡他性中耳炎--耳闭化脓性中耳炎--脓耳、耳疳突发性聋--暴聋感音神经性聋--久聋慢性鼻炎--鼻窒(zhi)萎缩性鼻炎--鼻槁(gao)化脓性鼻窦炎--鼻渊过敏性鼻炎--鼻鼽(qiu)、鼽嚏鼻出血--鼻衄(nu)慢性咽炎--慢喉痹、虚火喉痹扁桃体炎--乳蛾扁桃体周围脓肿--喉关痈喉炎、声带炎--喉喑【八】口腔科智齿冠周炎--牙咬痈萎缩性牙周炎--牙宣复发性口腔溃疡--口疮、口疳(gan)白塞病--狐惑病口腔扁平苔癣--口蕈、口藓、口破、口糜舌脓肿--舌痈舌下血管神经性水肿--木舌【九】骨科症感冒1.感冒是由风邪侵袭人体引起的常见外感热病。
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探讨作者:徐国兴郭健王婷婷来源:《海峡科学》2007年第12期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以进行性夜盲,视野缩小和视网膜色素沉着病变为特征。
中医对视网膜色素变性早有记载,首见于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雀目候》谓:“人有昼而睛明,至瞑则不见物,世谓之雀目,言其如雀鸟,瞑便无所见也。
”故后人把RP 称为“高风雀目”。
中国医学名著《审视瑶函》作者傅仁宇描述本病为:“高风障。
至晚不明,至晓复明也。
盖元阳不足之病。
”他们都认为RP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为夜盲。
所以近代有人把RP 称为夜盲症。
《沈氏尊生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其预后也作了详细的报道:“雀目者,日落即不见物也,此由肝虚血少......有初时好眼,患成雀目者,而亦有生成如此,并由父母遗体,日落即不见物,不必治,治亦无效” 。
1 中医治疗现状中医治疗在中药复方,针灸,动物垂体埋藏于穴位法以及水针疗法方面等等对RP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其他动物实验研究,临床病例观察也有可观的成绩。
中医治疗主要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
也有用专方专药来治疗。
综合古人对本病的治疗,有主张调理脾胃,祛风消翳,有主张活血化瘀通络,养血明目,有的在软肝清肺的基础上加补肾,有应用祛风通络开窍兼补益肝肾等法或综合各法。
各家皆有所长。
根据眼科名家们的方剂治疗主要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
也有用专方专来治疗或制成特效药剂,称它们为Ⅰ,Ⅱ,Ⅲ号特效眼药等。
中医在针灸临床研究方面与疗效也取到很好的肯定。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RP为先天禀赋不足,肝肾脾虚血滞,血脉枯涩,脉道不通所致,故筛选了补益肝肾,益气活血,通络开窍的中药组成复方夜明方在临床用之有效。
夜明方主要由黄芪,丹参,石菖蒲,枸杞子,当归,夜明砂,炙全蝎等组成。
夜明方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在减缓病情发展方面有一定作用。
李传课等[1]运用现代技术,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眼底退行性病变患者,观察了眼血流图,微循环,血液流变,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RP均有“血瘀”的表现。
“高风雀目”的中医认识摘要】高风雀目,即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我国医家对“高风雀目”的认识由来已久,但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整理相关古医籍及近现代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医师研究和治疗该病提供依据和新的思考。
【关键词】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高风雀目;雀目;古籍【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5-0226-011.病名病证述要“雀目”首次出现在《诸病源候论》[1](隋·巢元方),该书提出:“人有昼而睛明,致暝则不见物,世谓之雀目。
言其如鸟雀,瞑便无所见也。
”大概等同于现代的“夜盲”,此时对“高风雀目”及“肝虚雀目”(即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夜盲症)尚未区分;至唐代,《秘传眼科龙木论》[2]提出“肝虚雀目”及“高风雀目”并从病因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对二者做了鉴别。
至明清时期,此期的著作多将“高风雀目”及“肝虚雀目”混为一谈了。
至清代刘耀先的《眼科金镜》[3]不仅明确指出:“鸡盲、雀目实二症”,并阐述了二症的临床表现及具体的治疗办法。
至此,中国古代医家对于高风雀目病的认识已经相当成熟。
2.病因病机《银海精微·黄昏不见》[4]曰:“此乃肾之虚也,眼虽属于窍门,乃归肾而为主,肾虚则眼目昏。
”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导致。
《沈氏尊生书》[5]论及雀目的病因、病机、主证及预:“雀目者,日落即不见物也,此由肝虚血少… …并由父母遗体,日落即不见物,不必治,治亦无效。
”同样认为本病主要由先天因素引起,并认为由先天因素引起者,疗效不佳,《银海精微》 [4]又有“贪淫乐恣酒过度”。
金·张从正《儒门事亲·目疾头风出血最急说》[6]云:“雀目不能夜视及内障,暴怒大忧之所致也。
”等谈及七情劳役饥饱对于雀目发病的重要性。
《素问·金匮真言论》[7]云:“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 “瞳神属肾”。
说明瞳神疾病与肝肾密切相关。
中医西医病名称对照腹泻:汉唐时期多称“下利”,宋代以后称“泄泻”。
息肉:古称瘟肉。
能脱出肛门外的称:“樱桃痔”。
大肠癌:通常称之为“脏毒”、“肠覃”、“锁肛痔”、“结阴”等。
阿米巴肠病:“下痢、疫痢、赤痢、白痢”等。
痔:痔肛乳头肥大:中医无此病名,但对其临床表现有记述,列入痔门之中,称为葡萄痔。
肛周脓肿: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名称有:穿裆发、坐马痈、跨马痈、下马痈、上马痈、悬痈、涌泉痈、脏毒等。
明清以来多称肛门痈。
肛屡:称漏或屡,又称为痔屡。
肛裂:古时列在痔门,称为“钩肠痔”、“裂痔”、“裂口痔”等。
直肠脱垂:脱肛。
肛门瘙痒症:《诸病源候论》中称“风痒”,《五十二病方》中称“朐痒”。
后世医书称“肛门痒”。
肛门湿疹:“浸淫疮”、“血风疮”。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锁肛”、“肛门闭塞”。
肛门直肠痛:“谷道痛”、“魄门痛”。
排便失禁:“遗矢”、“大便滑脱”。
肛管直肠狭窄:“谷道狭小”。
肛乳头肥大一悬殊痔肛管直肠狭窄一谷道狭窄溃疡性结肠炎一大瘕泻、肠7癖多发性息肉一珊瑚痔直肠癌一锁肛痔化脓性大汗腺炎一臀痈中医西医病名称对照【一】内科糖尿病一消渴-甲状腺功能亢进一瘿气、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胸痹、真心痛高血压病一风眩、眩晕、头风心律失常一心动悸慢性心功能不全一心悸、怔忡、水肿、痰饮、心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一心悸、眩晕、厥证一风湿性心脏病一心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喘证、痰饮、心悸、水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一肺胀急性肺部炎性病变一肺热病气管一支气管炎一肺咳支气管哮喘一哮病肺脓肿一肺痈肺结核一肺痨胸腔积液一悬饮肺性脑病一肺厥胃溃疡--胃疡、胃脘痛胃炎一胃脘痛、痞满、纳呆胃下垂一胃缓胃石一胃结石幽门梗阻一胃反溃疡性结肠炎一腹泻、腹痛、大瘕泄肠结核一肠痨习惯性便秘一脾约急性胰腺炎一胰瘅慢性胰腺炎一胰胀乙型病毒性肝炎一黄疸、胁痛、积聚、虚劳肝硬化一肝积、胁痛、积聚、膨胀肝硬化腹水一膨胀肝脓肿一肝痈肝结核一肝痨脂肪肝--肝癖、肝痞肝昏迷一肝厥慢性肾盂肾炎一肾着、淋证肾病综合征一肾水、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一皮水、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一石水、水肿慢性肾功能衰竭一关格、虚劳、水肿、呕吐、癃闭肾结核--肾痨尿潴留一癃闭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虚劳、血证、髓劳血小板减少性紫瘢一紫瘢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一暑温神经性失眠一不寐三叉神经痛一面风病癫痫一痈病、癫痫脑血管性痴呆一痴呆、呆病血管神经性头痛一偏头风、偏头痛脑动脉硬化症一脑络痹、健忘、眩晕面神经麻痹一口僻帕金森病一颤病、脑风表脑血栓一中风、偏枯脑出血--中风高血压脑病一厥头痛、真头痛过敏性休克--风厥流行性感冒一时行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春温【二】夕卜科肾结石一石淋、血淋泌尿系结石一石淋胆石病一胁痛、黄疸胆囊炎一胆胀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一肠痈肠梗阻一肠痹胰腺炎一胰胀乳腺炎一乳痈前列腺增生一癃闭、淋症、精癃前列腺炎一精浊血栓性静脉炎一脉痹、股肿睾丸炎、附睾炎一子痈附睾结核一子痰隐睾一子隐龟头炎一龟头痈男性不育--不育【三】妇科痛经一痛经闭经--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一崩漏经前紧张综合征一经行情志异常、经行前后诸症更年期综合征一绝经前后诸症子宫肌瘤一石瘕子宫脱垂一阴挺女阴溃疡--阴疮乳房结核一乳痨乳腺囊性增生症一乳癖乳腺纤维腺瘤一乳核先兆流产一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一滑胎不孕症一不孕症、无子、断绪盆腔炎一带下、腹痛【四】儿科新生儿黄疽一胎黄新生儿破伤风一脐风婴儿湿疹一奶(胎)癣一新生儿脐炎一脐疮营养不良一疳病支气管肺炎一肺炎喘嗽脑性瘫痪、佝偻病一五迟、五软百日咳一百日咳、顿咳细菌性痢疾一痢疾麻疹一麻疹脊髓灰质炎一温病(早期)、痿证(后期)白喉--白喉流行性腮腺炎一痄腮【五】皮肤科带状疱疹一蛇串疮、蛇丹、缠腰火丹寻常疣一疣目、千日疣、枯盘箭扁平疣一扁瘊传染性软疣一鼠乳、水瘊尖锐湿疣一臊疣脓疱疮一黄水疮、滴脓疮、脓窝疮手癣一鹅掌风足癣一脚湿气、臭田螺甲癣--灰指甲趾甲癣--灰趾甲神经性皮炎一摄领疮、牛皮癣、顽癣荨麻疹一瘾疹、风疹块结节性痒疹一顽湿结聚银屑病--白疵、白壳风斑秃一油风脱发脂溢性皮炎一面游风寻常座疮一粉刺药物性皮炎一药毒、膏药风日光性皮炎一日晒疮扁平苔癣一紫瘢风多形性红斑一猫眼疮、雁疮结节性红斑一瓜藤缠盘状红斑狼疮一红蝴蝶疮、蝴蝶疮系统性红斑狼疮一蝶疮流注白塞病--狐惑白瘢风--白驳风【六】眼科麦粒肿一针眼霰粒肿一胞生痰核、胞睑痰核沙眼一椒目眼睑炎一睑弦赤烂、风弦赤烂眼睑下垂一上胞下垂、睢目、睑废结膜结石--睑内结石睑内翻倒睫一倒睫拳毛急性泪囊炎一漏晴疮慢性泪囊炎一窍漏、眦漏、漏睛过敏性结膜炎一暴风客热慢性结膜炎一白涩症巩膜炎一炎疳、乌轮赤晕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一聚星障化脓性角膜炎一凝脂翳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一瞳神紧小慢性虹膜睫状体炎一瞳神干缺青光眼--五风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圆翳内障、如银内障玻璃体混浊一云雾移睛视神经萎缩一青肓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一高风内障、高风雀目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一络阻暴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一目暴盲【七】耳鼻喉科外耳道炎一耳疮急性卡他性中耳炎一耳胀慢性卡他性中耳炎一耳闭化脓性中耳炎一脓耳、耳疳突发性聋一暴聋感音神经性聋一久聋慢性鼻炎一鼻窒萎缩性鼻炎一鼻槁化脓性鼻窦炎一鼻渊过敏性鼻炎一鼻鼽、鼽嚏鼻出血--鼻衄慢性咽炎一慢喉痹、虚火喉痹扁桃体炎一乳蛾扁桃体周围脓肿一喉关痈喉炎、声带炎一喉喑【八】口腔科智齿冠周炎一牙咬痈萎缩性牙周炎一牙宣复发性口腔溃疡一口疮、口疳白塞病--狐惑病口腔扁平苔癣一口蕈、口藓、口破、口糜舌脓肿一舌痈舌下血管神经性水肿一木舌感冒1.感冒是由风邪侵袭人体引起的常见外感热病。
高风雀目病(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5-94)(1)夜盲,入暮及暗处不辨人物,暗适应检查阈值升高。
(2)视野缩小,视野检查早期可见环状暗点,逐渐向内外两侧扩大,晚期呈管状视野,进而影响黄斑,中心视力减退可致失明。
(3)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血管显著变细,早期在赤道部散布骨细胞样色素,随病情进展,视乳头呈蜡黄色,色素向周边和后极部扩展,可覆盖于视网膜血管上。
视网膜呈青灰色可透见硬化的脉络膜血管。
极少数患者可无色素。
(4)ERG a波、b波振幅降低,峰时延迟,甚至消失呈熄灭型。
(5)常有家族史,有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伴性连锁隐性及散发性四种遗传类型。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眼科学》(李凤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双眼受累。
(2)周边视觉丧失。
(3)杆体功能障碍:表现为暗适应杆体终阈值升高及(或)ERG杆体反应振幅降低,峰时延长或反应不能记录。
(4)进行性感光细胞功能丧失。
(二)证候诊断1.肾阳不足证:夜盲,视野缩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耳鸣耳聋,阳萎早泄,女子月经不调,量少色淡;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
2.肝肾阴虚证:夜盲,视野缩小,眼干涩,头晕耳鸣,失眠梦扰,口干,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3.脾虚气弱证:夜盲,视野缩小,面乏华泽,肢体乏力,纳食不馨,口淡无味,视物疲劳,不能久视,或有便溏泄泻;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4.气虚血瘀证:夜盲,视野狭窄,视力模糊,病程日久,视神经乳头蜡黄色,视网膜血管纤细,脉络膜血管硬化;舌质暗,苔薄,脉细。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肾阳不足证治法:温补肾阳。
推荐方药:右归丸加减。
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楮实子、覆盆子、山茱萸、杜仲、牛膝、当归、丹参、沙蒺藜、制附子、肉桂等。
中成药:右归丸等。
·糖尿病与并发症·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8月DOI:10.16658/ki.1672-4062.2023.15.182和血明目片联合羟苯磺酸钙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及对其血管瘤体积、黄斑厚度、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的影响梁田,纵丹丹,周军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眼科,江苏徐州221000[摘要]目的分析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和血明目片联合羟苯磺酸钙片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视野灰度值、血管瘤体积、出血斑面积、黄斑厚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5,给予羟苯磺酸钙片治疗)和观察组(n=45,给予和血明目片+羟苯磺酸钙片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眼底检查相关指标、血糖水平,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野灰度值、血管瘤体积、出血斑面积、黄斑厚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与对照组的11.1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采用和血明目片联合羟苯磺酸钙片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眼底病变改善,降低血糖水平,强化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血明目片;羟苯磺酸钙片;眼底病变;血糖水平[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8(a)-0182-05Effectiveness of Hexue Mingmu Tablets Combined with Calcium Dobesi⁃lat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the Ef⁃fects on Its Angioma Volume, Macular Thickness, Visual Field Gray Scale Value, and Hemorrhagic Spot AreaLIANG Tian, ZONG Dandan, ZHOU Jun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Jiaw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221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using Hexue Mingmu tablets combined with calcium dobesilat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arly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the effect on the patients' visual field gray value, hem⁃angioma volume, hemorrhagic spot area, and macular thickness. Methods Ninety patients with early diabetic retinopa⁃thy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Jiaw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Xuzhou City from March 2021 to March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45, given calcium dobesilate tablets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 (n=45, given Hexue Mingmu tablets + calcium dobesilate tablets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fundus examination related indexes and blood glucose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visual field gray value, hemangioma volume, hemorrhagic spot [作者简介]梁田(1994-),女,硕士,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眼科疾病。
庄曾渊应用定志丸治疗眼科疾病经验本文总结了庄曾渊研究员在临床中应用定志丸治疗眼科与视神经视网膜相关的退行性疾病的经验。
从中医病机上认为此类疾病多为先天精气不足、目失所养所致,应用定志丸起到补心气、通血脉、开窍的作用。
基础研究表明定志丸有提高实验动物体内的神经生长因子含量的作用,又为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的理论依据。
标签:定志丸;退行性病变;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眼底病变;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定志丸”源于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由人参、茯苓、石菖蒲和远志四味中药组成,治心气不足、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忽忽喜忘,近代为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基础方剂,在眼科常用于治疗近视眼。
庄曾渊研究员在临床中基于目和脑均由先天之精生成,两者直接由目系相连的生理特点,病证结合,异病同治,将其用于治疗眼科一系列与视神经视网膜相关的退行性疾病。
为治疗这一类难治疾病,探索新思路,现总结如下:1 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1,男,24岁,因双眼夜盲伴视野缩窄7~8年就诊。
检查:右眼视力0.8,左眼视力0.8。
双眼底见视盘色淡红,边界清,视网膜色略灰,动脉细,黄斑中心凹反光弥散,周边部视网膜可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着。
视野检查:双眼周边视敏度降低。
诊断为双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全身证见夜寐不安,舌淡,脉沉。
方药: 党参15 g、茯苓15 g、石菖蒲10 g、远志10 g、生黄芪20 g、白芍10 g、蔓荆子10 g、当归10 g、黄柏5 g、熟地20 g、枸杞子10 g、炙甘草10 g、葛根15 g。
患者右眼视力原来为0.8,用药60剂后复诊,矫正为1.0;左眼视力矫正为1.0。
复查视野周边部视敏度略有提高。
本病类似于中医学“高风内障”,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为先天禀赋不足,阳气虚,血脉枯涩,脉道不通所致。
我国对本病的认识较早,在中医古籍中多有描述,如《沈氏尊生书》:“生成如此并有父母遗传。
”;《诸病源侯论》:“人有昼而睛明致暝则不见物,世谓之雀目。
92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 1二、头痛(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 8三、眩晕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 14四、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 18五、痿病(吉兰-巴雷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 22六、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 26七、颤病(帕金森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 30八、中风病(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 35九、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 39十、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44十一、迟脉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48十二、结脉证(房室传导阻滞)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52十三、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57十四、郁病(抑郁发作)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60十五、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65十六、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71十七、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77十八、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81十九、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83二十、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89二十一、附骨疽(慢性骨髄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95二十二、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98二十三、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03二十四、外伤性寵关节后脱位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07二十五、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10二十六、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 115二十七、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24二十八、瘻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32二十九、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37三十、消渴病胃痞(糖尿病性胃轻瘫)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40三十一、肾风(IgA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45三十二、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50三十三、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56三十四、紫瘢肾(过敏性紫瘢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62三十五、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67三十六、廷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73三十七、大偻(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79三十八、骨痹(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83三十九、浊瘀痹(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90四十、燥痹(干燥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94四十一、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02四十二、肌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07四十三、,賺疮(下肢溃疡)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11四十四、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15四十五、脱疽(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20四十六、脱疽(糖尿病性足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25四十七、股肿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31四十八、毒蛇咬伤(蝮蛇咬伤)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35四十九、水火烫伤(烧伤)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39五十、脾心痛(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43五十一、肝胆管结石病急性发作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48五十二、丹毒(下肢丹毒)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51五十三、湿疮(湿疹)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54五十四、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57五十五、白沱(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60五十六、瞳神紧小(前葡萄膜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63五十七、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66五十八、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69五十九、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74六十、胃皖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80六十一、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86六十二、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91六十三、久痢(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295六十四、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01六十五、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06六十六、肛漏病(单纯性高位肛痿)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10六十七、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13六十八、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16六十九、脱肛病(直肠脱垂)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19七十、肛裂病(肛裂)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22七十一、肠湃(放射性直肠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25七十二、紫瘢病(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28七十三、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31七十四、髄毒劳(骨簡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34七十五、积聚(肝硬化代偿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37七十六、肝瘟(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41七十七、手足口病(普通型)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45七十八、肾综合征出血热(轻型)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48七十九、麻疹(典型)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51八十、小儿紫瘢风(过敏性紫瘢-皮肤型)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54八十一、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57八十二、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66八十三、肺癌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70八十四、食管癌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75八十五、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78八十六、头部伤(颅脑损伤)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81八十七、痿病(外伤性不完全性脊髄损伤)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86八十八、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91八十九、中风后手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96九十、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401九十一、中风后扃痛(肩手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406九十二、胯骨错缝(舐髒关节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412。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ZYYXH/T3.4-2007)。
(1)消渴病史。
(2)不同程度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或视物变形。
(3)眼底出血、渗出、水肿、增殖,晚期可致血灌瞳神后部、视衣脱离而致暴盲甚或失明。
(4)可并发乌风内障、青风内障及金花内障等内障眼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眼科学》(李凤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糖尿病病史:包括糖尿病病程、既往血糖控制水平、用药史等。
(2)眼底检查可见微动脉瘤、出血、硬性渗出、棉絮斑、静脉串珠、黄斑水肿、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及玻璃体积血等。
(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帮助确诊。
(二)分级标准2002年全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项目组(the Global Diabetic Retinopathy Project Group)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ETDRS)和Wisconsi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研究(WESDR)两个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证据制订了国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分级标准(表1、表2)。
(三)证候诊断1.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视力稍减退或正常,目睛干涩,或眼前少许黑花飘舞,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口干咽燥,自汗,便干或稀溏,舌胖嫩、紫暗或有瘀斑,脉沉细无力。
2.肝肾阴虚,目络失养证:视物模糊或变形,目睛干涩,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大便干结,舌暗红少苔,脉细涩。
3.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视物模糊或不见,或暴盲,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失眠健忘,腰酸肢冷,手足凉麻,阳痿早泄,下肢浮肿,大便溏结交替;舌淡胖少津或有瘀点,或唇舌紫暗,脉沉细无力。
表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国际临床分级分级病变严重程度散瞳眼底检查所见1无明显视网膜病变无异常2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仅有微动脉瘤3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除微动脉瘤外,还存在轻于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改变4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以下任一改变,但无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体征:在4个象限中每一象限中出现多于20处视网膜内出血在2个或以上象限出现静脉串珠样改变至少有1个象限出现明显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5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改变新生血管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出血表2: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国际临床分级程度散瞳眼底检查所见无在后极部无明显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轻后极部存在部分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但远离黄斑中心中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接近但未累及黄斑中心凹重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累及黄斑中心凹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中医眼科学试题及答案1、圆翳内障的病因是A.外伤B.先天C.年老D.中毒E.辐射【答案】C2、治疗惊震内障的原则是A.视功能正常时可定期检査观察,若视功能损伤严重应手术治疗,术后配合弱视训练B.及时手术治疗C.防止紫外线照射D.晶珠破损,继发绿风内障,应及时手术治疗E.继发绿风内障时可点用抗生素类和糖皮质激素类眼药水【答案】D3、下列哪一种眼病不属于内障范畴A.瞳神紧小B.视瞻昏沙C.青盲D.混睛障E.云雾移晴【答案】D4、患眼起病急骤,眼胀,头痛如劈.连及目眶,视力急降或仅存光感。
检査眼部可见白睛混赤肿胀,黑睛混浊呈雾状,前房极浅或几近消失,瞳神散大,呈淡绿色,眼硬如石。
全身兼见恶心呕吐,口苦口干,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宜选下列何方治疗A.龙胆泻肝汤B.将军定痛丸C.绿风羚羊饮D.温胆汤E.驱风散热饮子【答案】C5、患者65岁,双眼冷泪长流,拭之又生,泪水清冷稀薄,多因于A.肝肾两亏,约束无权B.肝经实热,泪窍失利C.肝血不足,外感风邪D.脾肾阳虚,收摄失司E.以上都不是【答案】A6、患者,青壮年,单眼发病,视物模糊,视物变小变形;黄斑部有圆形渗出灶及出血,血色鲜红;兼见眼部干涩,五心烦热,口千咽燥,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其治法为A.活血化瘀,疏肝行气B.滋阴降火,止血化瘀C.清热解毒,活血通络D.滋肾养阴,凉血润燥E.行气解郁,化瘀止血【答案】B7、抢救络阻暴盲的首选药物是A.抗生素B.血管扩张剂C.激素类药物D.缩瞳剂E.散瞳剂【答案】B8、葡萄膜由前向后为A.角膜.巩膜.脉络膜B.虹膜.睫状体.脉络膜C.角膜.虹膜.视网膜D.巩膜.睫状体.脉络膜E.睫状体.虹膜.脉络膜【答案】B【解析】9、脓漏眼相当于西医学的眼病是A.真菌性角膜炎B.病毒性结膜炎C.细菌性结膜炎D.化脓性角膜炎E.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答案】E10、患者眼珠逐渐突出,不能转动,白睛赤肿,全身伴急躁易怒,口苦咽干,心悸多汗,选何方加减为宜A.龙胆泻肝汤B.丹栀逍遥散C.驱风散热饮子D.柴胡疏肝散E.平肝清火汤【答案】B11、患者,男性35岁,剔除黑睛异物后,黑晴出现翳障,状如凝脂,表面湿润,不易刮下,眼眵呈脓状,刮片或培养可找到致病菌,该病例属于西医学的眼病是A.真菌性角膜炎B.病毒性角膜炎C.暴露性角膜炎D.细菌性角膜炎E.角膜基质炎【答案】D12、火疳后期,眼痛轻,白睛血丝紫暗,局部结节隆起不甚,全身潮热额红,鼻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应选用的方剂是A.龙胆泄肝汤B.清胃汤C.养阴清肺汤D.银翘散E.化坚二陈汤【答案】C13、患者突然视一为二,兼见头晕目眩,舌淡,脉浮数,宜采用下列何方加减治疗A.银翘散B.桂枝汤C.羌活胜风汤合牵正散D.白薇丸合正容汤E.以上都不是【答案】C14、下列哪一种病不属于外障A.漏晴B.聚星障C.混睛障D.瞳神干缺E.疣病【答案】D15、青光眼病人注意事项中哪项不是必备条件A.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过极B.饮食清淡,多食瓜果C.避免在光线阴暗处久留或长时间工作D.患者要禁用阿托品类药物,眼部禁用散瞳药物E.要注意定期观察或追踪观察【答案】B16、患者,女,52岁。
中西医病名对照表第一章传染病类、时行病类〔相当于西医的传染性疾病类、流行性疾病类〕1、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2、感冒〔普通感冒〕3、麻疹〔麻疹〕4、风疹或风痧〔风疹〕5、水痘〔水痘〕6、白喉〔白喉〕7、百日咳〔百日咳〕8、烂喉丹痧〔猩红热〕9、痄腮〔流行性腮腺炎〕10、肝热病〔急性病毒性肝炎〕11、肝瘟〔急性病毒性重症肝炎〕12、痢疾〔细菌性痢疾〕13、湿阻或伤湿〔湿阻〕14、湿温或湿瘟〔肠伤寒副伤寒〕15、疫斑热〔流行性出血热〕16、温毒发斑或瘟毒发斑〔斑疹伤寒〕17、稻瘟病〔钩端螺旋体病〕18、疟疾〔疟疾〕第二章寄生虫病类〔相当于西医的寄生虫疾病类〕1、赤虫病或扁虫病〔姜片虫病〕2、肺虫病或吸虫病〔肺虫病或吸虫病〕3、寸白虫病〔绦虫病〕4、囊虫病〔囊虫病〕5、包虫病〔包虫病〕6、丝虫病〔丝虫病〕7、黄胖病或黄肿病〔钩虫病〕8、蛔虫病〔蛔虫病〕9、蛲虫病〔蛲虫病〕10、鞭虫病〔鞭虫病〕11、肝虫病〔华支睾吸虫病〕12、蛊虫病〔血吸虫病〕第三章脑系病类〔相当于西医的神经系统疾病类〕1、痫病〔原发性癫痫或继发性癫痫〕2、癫病〔抑郁症单纯型或偏执型精神分裂症〕3、狂病〔躁狂症青春型精神分裂症〕4、癫狂病〔躁狂抑郁型或混合型情感性精神障碍〕5、多寐〔发作性睡病〕6、不寐〔神经性失眠〕7、卑惵〔神经衰弱症反响性抑郁症恐惧症〕8,神劳〔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综合征〕9、脏躁〔癔病性激情发作更年期综合征或抑郁症〕10、百合病〔病后神经功能紊乱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1、出血中风〔出血性脑血管病〕12、缺血中风〔缺血性脑血管病〕13、风痱或喑痱〔中风后遗症〕14、厥头痛或真头痛〔高血压脑病〕15、风厥〔过敏性休克〕16、气厥或郁厥〔癔病性昏厥〕17、血厥或脉厥〔血管运动失调性晕厥〕18、痰厥〔痰阻性晕厥〕19、冷厥或寒厥或阴厥〔冻僵〕20、酒厥〔急性酒精中毒〕21、尸厥〔植物状态去大脑皮质状态〕22、中恶〔神经精神性昏厥〕23、脑痨〔结核性脑膜炎脑内结核瘤〕24、脑瘤〔颅内良性或恶性肿瘤〕25、脑络痹〔脑动脉硬化症〕26、脑萎〔弥漫性大脑萎缩症脑叶萎缩症〕27、痴呆〔先天性痴呆继发性痴呆老年性痴呆〕28、颤病〔震颤麻痹〕29、口僻〔面神经麻痹〕30、头风〔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31、面风痛〔三叉神经痛〕32、颅脑痈〔脑脓肿〕33、脑鸣〔神经性脑鸣〕34、晕动病〔晕车症〕35、头部内伤〔颅内血肿脑震荡〕第四章心系病类〔相当于西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类〕1、心痹〔风湿性心脏病〕2、心衰〔心力衰竭〕3、肺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心瘅〔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5、心悸〔心律失常〕6、胸痹或心痛〔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7、厥心痛或真心痛〔急性心肌梗死〕8、高原胸痹〔高原病〕9、心厥〔心源性休克或昏厥〕10、支饮〔渗出性心包炎〕11、风眩〔高血压病〕12、虚眩〔体质性低血压〕13、蓄血病〔血紫质病〕14、血劳〔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慢性溶血性贫血〕15、髓劳〔再生障碍性贫血〕16、紫癜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17、血溢病〔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18、恶核〔恶性组织细胞病〕19、血脱〔失血性休克〕20、液脱〔脱水或失液性休克〕第五章肺系病类〔相当于西医的呼吸系统疾病类〕1、肺热病〔急性肺炎〕2、暴咳〔急性气管-支气管炎〕3、久咳〔慢性气管-支气管炎〕4、哮病〔支气管哮喘哮喘型支气管炎〕5、肺胀〔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肺络X〔支气管扩X支气管慢性化脓性炎症〕7、肺痿〔肺不X肺纤维化肺硬变矽肺肺堵塞〕8、肺痈〔肺脓肿〕9、肺痨〔肺结核〕10、肺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1、肺水〔肺水肿〕12、肺厥〔肺性脑病〕13、肺衰〔呼吸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4、尘肺〔矽肺石棉肺蘑菇肺〕15、悬饮〔胸腔积液〕16、干胁痛〔干性纤维性胸膜炎〕第六章脾系病类〔相当于西医的消化系统疾病类〕1、呃逆病〔膈肌痉挛胃神经症〕2、膈疝〔食管裂孔疝〕3、食管瘅〔反流性食管炎〕4、食管痹〔贲门失缓和症食管憩室食管神经症〕5、食管癌〔食管癌〕6、胃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7、胃瘅〔急性胃炎〕8、胃痛〔慢性浅表性胃炎〕9、胃痞〔慢性萎缩性胃炎〕10、胃胀〔慢性肥厚性胃炎〕11、胃缓〔胃下垂胃无力症〕12、食瘕〔十二指肠壅滞症急性胃扩X〕13、胃反〔幽门梗阻幽门痉挛〕14、胃癌〔原发性胃癌〕15、饥厥或食厥〔低血糖症倾倒综合征〕16、伤食〔消化不良〕17、厌食〔神经性厌食〕18、食亦〔神经性贪食〕19、胃石〔胃结石〕20、胃饮〔胃肠积液〕21、类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22、暴泻〔急性肠炎〕23、久泄〔慢性肠炎〕24、大瘕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5、伏梁〔局限性或节段性或肉芽肿性肠炎〕26、肠瘤〔胃肠息肉〕27、肠癌〔结肠癌直肠癌〕28、肠痨〔肠结核〕29、小肠瘅〔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30、肠痈〔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31、脱肛〔直肠脱垂〕32、气腹痛〔胃肠痉挛〕33、肠郁〔肠道神经管能症肠道易激惹综合征〕34、肠痹〔麻痹性或功能性肠梗阻〕35、肠结〔机械性肠梗阻肠粘连〕36、脾约〔习惯性便秘〕37、脾痿或脾消〔吸收不良综合征〕38、脾水〔营养不良性水肿蛋白丧失性胃肠病〕39、肥气〔巨脾症门脉高压症〕40、胰瘅〔急性胰腺炎〕41、胰胀〔慢性胰腺炎〕42、胰痈〔胰腺脓肿〕43、胰癌〔胰腺癌〕44、消渴〔糖尿病〕45、消渴厥〔糖尿病昏厥〕46、痔疮〔内痔外痔混合痔〕第七章肝系病类〔相当于西医的消化肝胆系统疾病类〕1、肝痈〔肝脓肿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2、肝痨〔肝结核〕3、肝癖或肝痞〔脂肪肝〕4、肝著或肝胀〔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5、肝积〔肝硬变〕6、鼓胀〔肝硬变腹水腹内癌肿结核腹水〕7、肝瘤〔肝内囊肿肝血管瘤〕8、肝癌〔原发性肝癌〕9、肝厥〔肝昏迷〕10、胆疸〔胆汁淤积性黄疸〕11、血疸〔溶血性黄疸〕12、蚕豆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13、胆瘅〔急性胆囊炎〕14、胆胀〔慢性胆囊炎〕15、胆石〔胆囊结石肝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16、胆癌〔胆囊癌胆总管癌胆囊肉瘤〕17、蛔厥〔胆道蛔虫病〕第八章肾系病类〔相当于西医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类〕1、风水〔血管神经性水肿〕2、皮水〔急性肾小球肾炎〕3、石水〔慢性肾小球肾炎〕4、肾水〔肾病综合征〕5、正水〔急进性肾小球肾炎〕6、溢饮〔内分泌功能失调性水肿〕7、肾瘅〔急性肾盂肾炎〕8、肾著或肾着〔慢性肾盂肾炎〕9、肾痈〔肾积脓肾周化脓炎症〕10、肾垂〔肾下垂〕11、肾痨〔肾结核〕12、肾癌〔肾细胞癌〕13、肾厥〔尿毒症昏迷〕14、肾衰〔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15、热淋或急淋〔下尿路急性感染〕16、劳淋〔慢性下尿路感染〕17、石淋〔尿路结石〕18、痨淋〔膀胱或肾结核〕19、膀胱癌〔膀胱癌〕20、癃闭〔尿潴留〕21、精癃〔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症〕22、遗尿〔习惯性遗尿〕23、尿崩〔下丘脑垂体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24、小便不禁〔小便不禁〕25、尿道瘘〔尿瘘输尿管瘘〕26、缩阴病〔恐缩症〕27、黑疸〔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28、遗精〔性神经衰弱症〕29、早泄〔早泄〕30、阳痿〔阳痿〕31、强中〔阴茎异常勃起〕32、不育〔男性不育〕第九章瘿、痹、痿、瘤等病类〔相当于西医的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结缔组织系统和肿瘤疾病类〕1、气瘿〔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2、肉瘿〔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3、石瘿〔甲状腺癌〕4、瘿气〔甲状腺功能亢进〕5、瘿劳〔甲状腺功能减退〕6、侠瘿瘅或侠瘿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7、痹证〔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肉炎〕8、尫痹〔类风湿性关节炎〕9、热痹〔化脓性关节炎〕10、肌痹或肉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11、筋痹〔嗜酸性粒细胞性筋膜炎〕12、皮痹〔硬皮病〕13、血痹〔雷诺病红斑性肢痛症〕14、脉痹〔多发性大动脉炎〕15、骨痹〔退行性骨关节病〕16、偏痹〔坐骨神经痛〕17、脊痹〔强直性脊椎炎〕18、落枕〔落枕〕19、项痹〔颈椎病颈椎综合症〕20、肩痹〔肩周炎〕21、腰痹〔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22、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双膝风湿性关节炎〕23、足跟痹〔足跟骨刺〕24、肢痹〔营养缺乏性神经病变〕25、痛风〔痛风性关节炎〕26、肌痿或肉痿〔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症〕27、筋痿〔帕金森氏症〕28、痿辟〔神经性进展性肌萎缩〕29、肢痿〔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神经炎〕30、腓踹或转筋〔腓肠肌痉挛〕31、肉痉〔僵人综合征肌强直症〕32、眉棱骨痛〔眶上神经痛〕33、胁肋痛〔肋间神经痛〕34、侏儒〔垂体性侏儒〕35、肥胖病〔肥胖病〕36、枯燥病〔枯燥综合征〕37、脚气〔维生素B1缺乏病〕38、青腿牙疳〔坏血病〕39、糙皮病或癞皮病〔烟酸缺乏病〕40、狐疝〔腹股沟疝〕41、腿风〔不安腿〕第十章中医肿瘤病、妇科病、眼科病、耳鼻喉科病、肛肠科病、皮肤科病、外科病类〔相当于西医的同科疾病类〕1、癌痛〔癌症疼痛〕2、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3、脂肪瘤〔脂肪瘤〕4、神经鞘膜瘤〔神经鞘膜瘤〕5、美容〔美容〕6、月经病〔痛经闭经月经不调月经量多或少〕7、月子病〔附件炎宫颈炎白带过多阴痒症〕8、崩漏〔子宫功能性出血〕9、子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附件血管瘤〕10、子宫癌〔子宫内膜癌〕11、乳癖〔乳腺或小叶增生乳房纤维瘤〕12、乳岩〔乳腺癌〕13、不孕〔不孕症〕14、性冷淡〔女性性冷淡〕15、胎位不正〔胎位不正〕16、视瞻昏渺〔中心性视网膜炎〕17、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性病变〕18、脓耳〔化脓性中耳炎〕19、耳鸣〔神经性耳鸣〕20、鼻窒〔慢性鼻炎〕21、鼻槁〔慢性萎缩性鼻炎〕22、鼻渊〔鼻窦炎〕23、鼻息〔鼻息肉〕24、喉痹〔慢性咽喉炎〕25、口疮〔慢性口角炎〕26、眼疾〔多种眼睛疾病〕27、手癣〔鹅掌风〕28、白庀〔银屑病牛皮癣〕29、风疹〔荨麻疹〕30、痈疮〔化脓性软组织炎〕31、脱发〔脱发〕32、痔疮〔内痔外痔混合痔〕33、扭伤〔关节扭伤〕34、骨折〔骨折〕35、跌打损伤〔跌打损伤〕36、瘫痪〔瘫痪〕。
中医眼科疾病病名中医眼科疾病病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麦粒肿:中医称为针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睑腺体感染性疾病。
2.霰粒肿:中医称为胞生痰核,是险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3.沙眼:中医称为椒目。
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4.眼睑炎:中医称为睑弦赤烂、风弦赤烂,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眼脸皮肤炎症。
5.眼睑下垂:中医称为上跑下垂、睢目、睑废,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性疾病引起的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
6.结膜结石:中医称为睑内结石,是由结膜上皮陷洼或深部管状隐窝等处堆积的脱落上皮细胞和退行性结缔组织的凝固物。
7.脸内翻倒睫:中医称为倒睫拳毛。
是由眼脸内翻引起的睫毛向眼球方向生长。
8.急性泪妻炎:中医称为漏晴疮,是由鼻泪管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
9.慢性泪袁炎:中医称为窍漏、眦漏、漏睛。
是由鼻泪管阻塞或狭窄引起的慢性炎症。
10.过敏性结膜炎:中医称为暴风客热,是由过教原引起的结膜过敏反应。
11.慢性结膜炎:中医称为白涩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膜慢性炎症。
12.巩膜炎:中医称为炎疳、乌轮赤晕,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巩膜炎症。
13.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医称为聚星障,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
14.化脓性角膜炎:中医称为凝脂騶,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角膜炎。
15.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中医称为睡神紧小,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虹膜睫状体急性炎症。
16.慢性虹膜睫状体炎:中医称为睡神干缺。
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虹膜睫状体慢性炎症。
17.青光眼:中医称为五风内障,是由眼内压升高引起的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
18.老年性白内障:中医称为因翳内障、如银内障,是由年龄相关性晶状体混油引起的视力下降。
19.玻璃体混浊:中医称为云委移睛。
是由玻璃体液化、变性或出血引起的视力下降。
20.视神经姜缩:中医称为青言,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神经姜缩和视力下降。
21.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称为高风内障、高风雀目,是由造传因素引起的视网膜色素变性。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医治疗
韩光;韩文东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06(026)010
【摘要】视网膜色素变性(简称RP),中医又称高风雀目,是一类进行性侵害视网膜色素上皮与光感受器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
眼底改变为视盘黄、小动脉变细及赤道部附近骨细胞样色素斑沉着。
夜盲、视野缩窄是最主要的主诉。
此病多累及双眼,是一种较常见的眼部遗传病。
患者及家人可伴有高度近视、精神紊乱、癫痫、智力下降及聋哑症等。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韩光;韩文东
【作者单位】长春市中医院,吉林,长春,130021;吉林省泉阳林业局医院,吉林,抚松,1345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1.412
【相关文献】
1.微血管移植术结合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J], 朱卫星;张建;杨春林;吴勤;刘健伟
2.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医治疗概况 [J], 周瑞雪;程武波;朱鹏;黄秀蓉
3.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治疗及研究进展 [J], 窦仁慧;金明
4.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医治疗观察 [J], 刘德成;李忠全
5.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用药规律 [J], 李翔;蒋鹏飞;艾慧;彭俊;彭清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92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精编版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很高。
中医认为,中风病是由于气血不畅所致,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
中医诊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理气血:中医通过调理气血,可以改善病人的症状,促进病情的恢复。
具体方法包括针灸、按摩、艾灸等。
2.药物治疗:中医药物对于中风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有丹参、川芎、桃仁等。
3.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也是治疗中风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病人应该少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食物。
二、头痛(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头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其中偏头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头痛类型。
中医认为,偏头痛是由于气血不畅所致,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医诊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理气血:中医通过调理气血,可以改善病人的症状,促进病情的恢复。
具体方法包括针灸、按摩、艾灸等。
2.药物治疗:中医药物对于偏头痛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红花、白芍等。
3.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也是治疗偏头痛的一个重要方面。
病人应该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食物。
同时,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
以下是医药资料推荐,包含72种疾病的中医诊疗方案,每种方案均为2017年版。
骨痹(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83页骨痹是指因骨关节退行性改变引起的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中医治疗骨痹主要采用温通散结、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等方法。
浊瘀痹(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90页浊瘀痹是指由于尿酸代谢障碍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治疗浊瘀痹主要采用清热解毒、祛风化湿、活血化瘀等方法。
燥痹(干燥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94页燥痹是指由于机体津液不足引起的关节疼痛和僵硬。
中医治疗燥痹主要采用滋阴润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等方法。
中医眼科学试题及答案1、白内障混浊自周边部浅皮质开始,逐渐向中心部扩展占据大部分皮质区。
是指A.核性白内障B.皮质性白内障C.后囊膜下混浊性白内障D.外伤性白内障E.先天性白内障【答案】B2、对眼的解剖生理,眼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针刺疗法等有初步论述,为后世中医眼科学发展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的中医早期文献是A.《难经》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龙树眼论》【答案】B【解析】3、凝脂翳多由何种病菌感染而引起A.病毒B.细菌C.真菌,D.衣原体E.霉菌【答案】B4、患者黑睛浑浊,表面粗糙,边界模糊,发展迅速,伴目赤疼痛,属于A.新翳B.宿翳C.赤膜D.白膜E.以上都不是【答案】C5、麻痹性斜视时,斜视角检査为A.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B.第二斜视角小于第一斜视角C.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D.斜视角不稳定E.视角查不出【答案】A6、眼内容物包括A.房水.玻璃体B.房水.晶状体.视网膜C.房水.晶状体.玻璃体D.晶状体.玻璃体.脉络膜E.房水.晶状体【答案】C7、眼周穴针刺后出针时应按压针孔,目的是A.施以补法B.加强疗效C.防止出血D.止痛E.临床习惯【答案】D8、中医称视网膜为A.目系B.视衣C.黄仁D.瞳神E.神膏9、患者目无赤痛,迎风流泪,兼面色少华,头晕目眩,脉细,宜采用下列何方加减治疗A.止泪补肝散B.八珍汤C.四物汤D.白薇丸E.以上都不是【答案】A10、患者上胞下垂,眼睫无力,不耐久视,视物昏蒙不适。
多因A.肝气郁结B.脾虚气弱C.肾阳虚弱D.肺气不足E.肝血亏虚【答案】B11、瞳神干缺发生眼珠萎软的原因是A.神水枯竭B.神水瘀滞C.晶珠混浊E.神水混浊【答案】A12、六淫之中何邪为外眼病的先导A.风B.寒C.湿D.暑E.火【答案】A13、凝脂翳的局部用药常选用A.抗病毒滴眼液B.抗生素滴眼液C.抗真菌滴眼液D.抗霉菌滴眼液E.激素类滴眼液【答案】B14、患者,女,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