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解/混凝/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
- 格式:pdf
- 大小:213.60 KB
- 文档页数:4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垃圾渗滤液是指由垃圾堆场中的雨水与垃圾渗出液混合形成的一种含有有机物、重金属、氨氮等污染物的液体。
垃圾渗滤液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处理技术来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并给出相应的工程实例。
一、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装置,常用于处理含有有机物的废水。
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因此生物反应器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
例如,某垃圾处理厂采用了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程实例。
在该工程中,通过将垃圾渗滤液引入生物反应器中,利用生物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垃圾渗滤液的目的。
二、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是指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来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污染物。
常用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包括絮凝、沉淀、吸附等。
例如,某垃圾填埋场采用了絮凝-沉淀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程实例。
在该工程中,通过加入絮凝剂使垃圾渗滤液中的悬浮物聚集形成絮凝体,然后通过沉淀将絮凝体与垃圾渗滤液分离,从而达到净化垃圾渗滤液的目的。
三、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指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分离和过滤的技术。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逆渗透等。
例如,某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了逆渗透膜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程实例。
在该工程中,通过逆渗透膜的作用,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水分从含有污染物的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垃圾渗滤液的目的。
四、生物滤池技术生物滤池技术是指利用生物滤池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的技术。
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装置。
例如,某垃圾处理中心采用了生物滤池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程实例。
在该工程中,通过将垃圾渗滤液引入生物滤池中,利用生物滤池内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从而达到净化垃圾渗滤液的目的。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包括生物反应器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和生物滤池技术等。
2024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指在垃圾填埋过程中,由于垃圾中的水分与氧气反应产生的液体。
这种液体含有大量的溶解有机物、悬浮颗粒物、微生物、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有效地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
2024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利用生物处理技术。
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减少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含量,并降低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
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好氧降解、厌氧降解和生物滤池等。
2. 利用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混凝沉淀、吸附和氧化还原等方法。
通过添加适量的混凝剂,将渗滤液中的悬浮颗粒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以便于沉淀和分离。
同时,可以通过吸附剂吸附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从而实现渗滤液的净化。
此外,还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进一步降低渗滤液的污染程度。
3. 利用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运用特殊膜的物理分离方法,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实现对渗滤液中有害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方法。
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颗粒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渗滤液的目的。
4. 利用纳米材料技术。
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活性,可以通过吸附、催化和脱色等作用去除渗滤液中的有害物质。
常用的纳米材料技术包括纳米过滤、纳米吸附和纳米催化等方法。
通过纳米材料技术,可以实现对渗滤液中有害物质的高效去除和转化,从而净化渗滤液。
总之,2024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和纳米材料技术等多种方法,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渗滤液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Fe-C微电解-Fenton耦合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Fe/C微电解-Fenton耦合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是生活垃圾经过渗滤而产生的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和毒性物质的废水,其处理成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成本高,且效果不尽人意。
在这种背景下,Fe/C微电解-Fenton耦合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成为一种新型的、高效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技术原理及其应用,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Fe/C微电解-Fenton耦合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将微生物固定化在载体上,通过微生物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同时利用Fe/C微电解和Fenton反应生成的活性氧对固定化微生物表面附着的有机物进行进一步降解的方法。
该技术充分利用了微生物降解与化学氧化的协同作用,使得有机物的降解效果大大提高。
此外,通过微生物的固定化,可以有效地解决微生物难以定向传质和损失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微生物的运行成本。
Fe/C微电解-Fenton耦合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流程如下:首先,将垃圾渗滤液通过预处理系统,去除其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混凝剂。
然后,将经过预处理的垃圾渗滤液进入到一个移动床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微生物去除有机物质。
在移动床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固定化在载体上,与流经的垃圾渗滤液进行接触。
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和二氧化碳。
而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同时,Fe/C微电解-Fenton处理系统也被激活。
该系统利用Fe/C微电解生成的铁离子(Fe3+)和过氧化氢(H2O2)进行一系列Fenton反应。
在Fenton反应中,活性氧被产生出来,并通过微生物附近的Fe/C载体进行进一步化学氧化。
这种协同作用使得有机物的降解效果更加显著,主要有机物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彻底降解。
通过实验证明,Fe/C微电解-Fenton耦合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处理垃圾渗滤液具有显著效果。
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工艺技术分析摘要:垃圾渗滤液水质复杂,达标处理难度大,投资及运行成本高。
目前常用的膜处理技术,污堵严重,浓缩液处理系统投资及运行成本更高,进一步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废水治理经验和研究成果,围绕垃圾渗滤液水质特点及各类处理工艺和技术的优缺点,对处理工艺要点实施剖析、研究,希望得出高效的全量化处理方法,提升渗滤液处理效率,降低系统投资及运行成本。
广州桑尼环保科技公司对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技术进行全面优化,采用三维电解(氧化/还原)+臭氧催化氧化耦合技术,对高浓度垃圾渗滤液进行高效预处理,一方面去除大部分COD(有机污染物)、氨氮、总氮、总磷,降低废水总负荷,另一方面大幅度降解(或去除)废水中重金属、杂原子有机物等微生物抑制性杂质,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为后续的生化系统进水创造条件,提高生化系统处理效率,再辅以深度处理设备,将废水处理至排放标准。
如果是垃圾发电厂需要对废水脱盐回用,后段采用RO膜脱盐系统,则回收率可以大幅度提升,浓缩液产量大幅度降低,可与垃圾焚烧系统(或湿法废气处理系统)进行协同消纳,降低投资及处理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企业增效多重目标。
关键词:工艺技术分析;全量化处理;垃圾渗滤液;三维电解;臭氧催化氧化;废水回用引言:基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垃圾种类及产生量大幅增加,垃圾填埋或垃圾焚烧发电规模不断增加,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和完善工作倍受关注。
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浓度及污染程度高,直接排放危害性大。
常用的膜处理工艺会产生大量浓缩液,由于浓度高、盐份累积,渗透压增大,处理难度更高,投资和运行成本骤升。
为此,广州桑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多年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实践,经过对不同工艺技术进行梳理优化,创造性开发出一种“SFAO3全量化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不仅很好的解决垃圾渗滤液处理达标和回用难题,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大幅度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几种常见污染废液的处理方式综述摘要: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都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污染废液,如垃圾渗滤液、高盐废水和PCB废液、废水等,这些污染废液有的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些会影响工业生产环节的工艺品质和产品质量,有的会严重污染到自然环境,因此都需要进行妥善的处理。
一些传统的污染废液处理方式,难以达成良好的效果,因此,研究新型污染废液处理方式,有助于达成污染废液处理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污染废液;垃圾渗滤液;高盐废水;PCB废液;综合处理方式对于垃圾渗滤液、高盐废水、PCB废液和废水的处理方式,长期以来是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环境质量、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重点研究了上述三种污染废液的来源、特色以及相对应的处理方式,为常见污染废液处理方式提供了实际参考,也为新的处理方式的研究指明了前瞻性的方向,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具体的措施。
一、垃圾渗滤液1、来源及特征包括地表径流和自然降水在内的外来水分、垃圾降解过程中的大量有机物在兼氧及厌氧微生物作用下转化后释放的内源水,以及垃圾自身所含水分,是构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主要来源。
垃圾渗滤液的特征是浓度高、污染物种类多、浓度变化范围大,而且其水质会随着气候、填埋工艺、填埋规模、填埋时间、外界地质和垃圾成分变化而变化。
其中有很多种类的有机物以及重金属原子,会降低微生物的代谢活性甚至使其消失,对微生物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
2、处理的一般技术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和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水量水质变化大、营养元素比例失调,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采用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以及不同处理方式的组合,更利于达成效果。
2.1、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主要对污水进行预处理,降低垃圾渗滤液的悬浮物、氨氮以及有机物交替,提高原水的可生化性。
2.2、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主要用来去除废水中的微量污染物,以达到深度净化的目的。
2.3、氨吹脱工艺渗滤液中高浓度的氨氮会抑制生物处理系统,采用氨吹脱法去除水中的氨氮,再进行生物处理,能够达成更好的水处理效果。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届)题目: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学院×××××提交日期年月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摘要垃圾渗滤液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处理困难等特点,对周围环境及地下水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是废水处理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发展迅速,其中膜生物反应器(MBR)和其他生物处理方法逐渐成为主流手段。
为了充分发挥厌氧与好氧微生物对污染物的的协同降解优势,同时减少曝气的运行成本,本文拟采用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以实际垃圾渗滤液为处理对象,考察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以及处理过程中的膜污染现象。
实验表明,在进水B/C<0.2时,这项组合工艺对渗滤液处理表现出了十分良好的效果,对COD、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88%、95.11%;对钠离子的去除率仅为0.26%,对钾离子的去除率为4.66%,对镁离子、镉离子和铬离子的去除效率分别为49.12%、25.21%和40.97%,对铜离子的去除效果较为理想,在85%左右,铁离子的去除效果则能达到98%以上;当运行20天对膜进行清洗后,膜通量可以恢复到95%。
关键词: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垃圾渗滤液,微生物,膜污染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BYANAEROBIC /AEROBICMEMBRANE BIOREACTORABSTRACTLandfill leachate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concentration of pollutants, complex components and difficultly treatment. It would potentially contaminate the c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and the groundwater if not appropriately treated before being discharged into the environment. Thus, it has become the emphasis and difficulty of sewage treatment fields in recent years. Over the years, new technologies for leachate treatment have gained a rapid development.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and other biological treatment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technology. In order to fully use the co-treating advantages of anaerobic and aerobic microbes and reduce the operational cost of aeration, the study adopts anaerobic integrated technology for the 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Using the actual landfill leachate as treatment object, the study was determined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membrane fouling phenomenon.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when the B/C<0.2, the results was good, the average removal rate of COD, ammonia nitrogen are 80.88% and80.88% respectively. The removal rate of sodium ions, potassium ion, magnesium ion , cadmium ion and chromium ion are 0.26%, 4.66%, 49.12%, 25.21% and 40.97% respectively. The removal rate of copper ion is more ideal, about 85%, while iron ion removal efficiency can reach more than 98%. After running 20 days, when cleaned the membrane, the membrane flux can be measure up to 95%.Key words: anaerobic / 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 landfill leachate, microbial, membrane foul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 前言 (1)1.2垃圾渗滤液危害、水质特点、特征 (2)1.2.1 垃圾渗滤液污染的危害 (2)1.2.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点 (2)1.2.3垃圾渗滤液的特征 (3)1.3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概述 (5)1.3.1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 (5)1.3.2 垃圾渗滤液的单独处理 (6)1.4 膜生物反应器在垃圾渗滤液中的作用 (9)1.4.1膜生物反应器工作类型 (9)1.4.2膜材料与膜组件 (10)1.4.3膜污染 (10)1.4.4膜生物反应器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作用 (10)第二章实验材料及方法 (12)2.1实验用水 (12)2.2实验装置及运行方式 (13)2.3分析项目与测试方法 (14)2.2.1 试验分析仪器 (14)2.2.2分析方法 (15)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16)3.1污泥体积指数(SVI)的变化 (16)3.2 膜通量随时间变化 (16)3.3 对COD的去除效果 (18)3.4 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19)3.5 对金属离子的影响 (21)3.6 膜污染状况 (21)3.7小结与建议 (22)第四章展望未来 (24)参考文献 (25)致谢 (28)第一章绪论1.1 前言自1979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垃圾年增长率达8.89%,少数城市如北京的增长率达到15%—20%,人均垃圾年产量在550—600公斤。
铁碳微电解 -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浓水摘要: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有机污染物浓度极高,一般的生物处理出水很难达标排放。
为处理通过NF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浓水,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工艺。
本研究表明:PH=2,H2O2的量Q=140mL/h,进水流量为40L/h,持续曝气,COD去除率为55%左右,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浓水,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法,COD该工艺主要降低浓水COD,微电解工艺主要是基于电化学中的原电池反应,应用金属腐蚀原理所组成的微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电极反应生成的新生态【Fe2+】与投加的H202又组成Fenton试剂。
Fenton试剂由于产生羟基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有效地降低浓水的COD,可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一、实验图1显示实验装置及流程,混合池的尺寸为d×H=1000×1200mm,有效容积:0.5m3;调节池:B×L×H=400×400×500mm;铁炭管的尺寸为:d×H=200×2000mm;沉淀池:d×H=750×105mm。
图1实验装置及流程二、结果与讨论1、pH值据实验可知:pH值对铁碳处理有很大影响,进水的pH值越低,COD去除率Cr越高,进水pH值一般为2到3之间。
原因低pH能提高氧的电极电位,加大微电解的电位差,促进电极反应。
但pH过低会导致铁的消耗量大,产生的铁泥也多,增加了处理费用。
从金属腐蚀学[2]角度分析,铁在所有的pH值范围内,只要在适宜的情况下,都有腐蚀的可能性,但腐蚀速度的大小有所不同。
铁在pH值为2-4时腐蚀速度最大,pH值为5-9时有一段比较稳定的腐蚀速度,但是对有机物的降解性较差。
通过实验可知:pH=2时,COD的去除率最高,pH=3.5-4时,COD的去除率明显下降。
因此,在实验中,PH控制在2-2.5左右,但是由于腐蚀速度较快,从经济角度看,铁的消耗量较大。
微电解-UASB组合工艺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
于昕;林庚
【期刊名称】《工业水处理》
【年(卷),期】2011(031)003
【摘要】研究了微电解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组合工艺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的效果.结果表明:微电解是一种理想的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方法,其COD<,cr>去除率可达到56.3%,B/C由原水的0.28上升到0.35:UASB能够有效地处理微电解处理后的出水,COD<,cr>去除率能达73%以上.微电解和UASB组合工艺能去除城市垃圾渗滤液中的大部分COD<,cr>,并提高其可生化性.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于昕;林庚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北京,100083;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北京,1000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08
【相关文献】
1.UASB+A/O MBR+NF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 [J], 肖唐俊
2.单级UASB-A/O组合工艺处理实际垃圾渗滤液 [J], 王淑莹;王燕;孙洪伟;刘牡
3.UASB-外置式MBR-NF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工程实例 [J], 赵淼;刘贺
4.UASB/SBR/脱氮/Fenton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实例 [J], 文树龙;颜智勇;王杰;舒鹏;陈峻峰
5.预处理+UASB+MBR+NF+RO组合工艺处理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工程实践 [J], 阳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垃圾渗滤液的相关规范、排放标准和处理工艺随着我国城市数量增加和人口的增多,城市垃圾也以急剧增长。
据统计,每年的生产垃圾达到了1.5亿吨,平均以9%/年的速度增长,其中未经过处理的垃圾已有70亿吨,占我国土地总数的8.3%。
预计在未来的20年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将占据85%的陆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严重的垃圾污染问题根据我国采取垃圾处理的“三化“的原则,相继出现了大批的垃圾处理厂。
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堆肥、填埋和焚烧三种,其中填埋是我国的主要处理方式。
垃圾填埋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复杂,不但对水体会产生严重的污染,同时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危害人类。
针对垃圾渗滤液对人类以及环境的危害,为了防止生活垃圾填埋造成的二次污染,各个国家针对本国国情分别制定的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用来解决渗滤液排放问题。
其中,1997年7月由我国环境保护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共同颁布《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
针对我国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加深,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国家环保局根据我国国情再次从新制定出《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该标准已于2008年7月1日实施。
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填埋堆放过程中,由于厌氧发酵、有机物分解、降水的淋溶和冲刷、地表水和地下水得浸泡等原因,产生多种代谢物质和水分,形成了含高浓度悬浮物和高浓度有机或无机成分的液体,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来源是:(1)填埋场内自然降水;(2)垃圾本身含水;(3)微生物厌氧分解水。
垃圾渗滤液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根据填埋时间的不同,垃圾渗滤液各种物质的含量也有较大差异。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建设卫生填埋场,建设渗滤液处理厂的时间更晚一些目前主要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技术主要分为三大方面: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及土地处理技术。
垃圾渗滤液相关规范及排放标准1.1填埋废物的入场要求下列废物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1)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2)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3)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4)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微电解-Fenton试剂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微电解-Fenton试剂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垃圾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水,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微量重金属等污染物,具有很高的难降解性和毒性。
传统的处理方法虽然可以降解大多数有机物和去除部分重金属,但却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产生二次污染等诸多问题。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微电解-Fenton试剂联合处理技术,探索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研究内容】1. 对垃圾渗滤液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2. 设计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微电解-Fenton试剂处理实验,通过在线监测分析各处理阶段的COD、BOD5、pH等指标,评估处理效果和最佳条件;3. 研究微电解-Fenton试剂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种类、量和反应动力学等关键参数;4.探讨处理后渗滤液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及处理产物的化学性质等。
【研究意义】本研究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方面探索了一种新的技术,对于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减少二次污染、节约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研究方法】实验室实物模拟处理法,深度分析处理阶段的各项指标【研究计划】1. 前期:垃圾渗滤液理化特性分析;2. 中期:微电解-Fenton试剂处理实验;3. 后期:处理效果分析及机理研究。
预计总工期为1年。
【参考文献】1. Guiney, R. A.; Battaglia-Brunet, F.; Lawrance, G. A.; Fan, L.; Roux, C. L. Authigenic iron oxide formation in acidic sediments:Microbial versus abiotic.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1, 65(1), 123-133.2. Kim, D.; Lee, H.; Lee, G.; Lee, S.; Choi, W. Microscopic mechanism and rate of the oxidation of aqueous organic pollutants over TiO2 photocatalyst.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3, 37(10), 2139-2144.3. Kuo, M. C.; Tseng, R. L. Determination of the optimal Fenton oxidation and photo-Fenton oxidation conditions for the reduction of COD and color of real textile wastewater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08, 59(2), 192-198.。
微电解催化氧化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朱娟;李威
【期刊名称】《中国环保产业》
【年(卷),期】2024()2
【摘要】目前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主要采用膜过滤,但膜处理产生的浓缩液较难处理,而且处理成本高。
某工程采用“微电解催化氧化预处理工艺+A/O+MBR”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50m(3)/d,出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中表2的排放要求。
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微电解催化氧化工艺不产
生浓缩液、工艺运行较稳定、运行控制较简单,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具有推广价值。
【总页数】4页(P45-48)
【作者】朱娟;李威
【作者单位】湖南鑫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99
【相关文献】
1.微电解——光催化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
2.垃圾渗滤液催化电解氧化
深度处理的研究3.催化电解氧化与SBR法联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实验研究4.微电解—Fenton氧化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应用研究5.三维电解耦合臭氧催化氧化体系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的中试应用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