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7.1.5)--行政领导概述
- 格式:pdf
- 大小:97.29 KB
- 文档页数:5
第四章行政领导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一, 领导的含义, 特点及其及管理的关系(一)领导的概念领导是指领导者在肯定的环境下,为实现既定目标,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及统御的行为过程,即指领导活动。
领导是一种多层次, 多领域的立体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领导的权力基础分类,有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按领导活动的层级分类,有高层领导, 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按领导活动领域分类,可以把领导分为政治领导, 行政领导和业务领导等。
另外,作为名词的领导是指领导者。
(二)领导的特点1.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2.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3.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4.权威性(三)“领导”及“管理”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1.在广义或外延层次上二者具有相等性2.在狭义上两者具有本质的差异性3.二者广义和狭义的混合关系二, 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一)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含义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是领导管理工作科学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二)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意义精确地相识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1.在领导管理工作实际方面,精确地相识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意义在于:(1)领导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须要。
(2)订正被扭曲的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标准,科学选才用人的须要。
(3)有利于“岗上”的领导管理者专业素养的提高。
2.在理论方面,精确地相识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有利于领导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从泰勒, 法约尔创建科学管理伊始,领导管理科学迄今还不到一个世纪的历史,在我国兴起也不过20年左右。
相对于传统学科来说,她还年轻,学科基础建设和全面旺盛的任务还很重,路子还长。
而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在于社会领导管理实践。
(三)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实现途径三, 行政领导的含义, 特点及其地位, 作用(一)行政领导的概念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肯定的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 管理, 决策, 指挥等的社会活动。
第六章⾏政领导 重点理解: 1、⾏政领导的含义、特点和作⽤ ⾏政领导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享有法定权威的和领导集体,依法⾏使权⼒,运⽤各种⽅法和⼿段,有效地影响部属,以实现⾏政⽬标的⾏为过程。
⾏政领导过程本⾝也是⼀个社会组织系统,它是由⾏政、被和⾏政领导环境三者有机组成的。
⾏政领导的特点:⾏政领导只是对⾏政的领导;⾏政领导最明显的特点是执⾏性;⾏政领导活动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政领导在公共⾏政中的主要作⽤:(1) ⾏政领导是政治领导的贯彻执⾏。
(2) ⾏政领导是公共⾏政协调统⼀的保证。
(3)⾏政领导贯穿于公共⾏政的全过程。
(4) ⾏政领导对⾏政效能具有决定性作⽤。
2、⾏政的类型与产⽣⽅式 ⾏政是指在⾏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
他们是⾏政领导活动的发起者、指挥者、协调者和监督者,也是⾏政责任的承担者。
⾏政的类型⼀般分为两种:(1)政务类⾏政。
在我国是指从中央到地⽅各级政府的领导成员和组成⼈员。
他们是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负责⼈与责任者,对国家和地区负有政治责任。
(2)⾏政类⾏政。
⼀般是由政务类⾏政或⼈事组织部门任命⽽产⽣的,他们是协助政务类⾏政处理具体⾏政事务,或担任⼀个⾏政机构或基层⾏政机关的领导⼯作,不是⼀级政府的组成⼈员,⽽是政策的执⾏者和具体⾏政事务的管理者。
常见的⾏政的产⽣⽅式有四种:(1)选任制。
是依据法定程序通过选举产⽣⾏政的⽅式。
(2)委任制。
亦称任命制,是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经组织考察由有⼈事任命权的机关或个⼈通过决定或命令委任产⽣⾏政的⽅式。
它是当代各国政府普遍采⽤的⼈事任⽤⽅式。
(3)考任制。
是通过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产⽣⾏政的⽅式。
(4)聘任制。
是根据⼯作和职位需要,采⽤招标、投标、中标并签订⼈事合同的⽅式产⽣⾏政。
3、⾏政领导的权⼒与责任 ⾏政领导权⼒是指⾏政在⾏政管理活动中,利⽤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和制约⽅式,引导下属同⼼协⼒达成⾏政⽬标的影响⼒。
绪论第一节行政管理学概说一、概念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学科。
二、行政与政治、管理的关系:一)行政与政治的关系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两分法二)行政与管理的关系区别/联系三、研究方法:理论/案例/系统/历史/比较四、现代行政现象1、行政职能的扩展中国公民:生育/户籍/教育/就业/纳税/社保/婚姻/交通/邮政/旅游/护照/医疗/殡葬企业经营者:开办设立、年检年审/企业纳税、工商管理/质量检查、安全防护/劳动保障、职业资格/商务投资、外贸与交流/企业资质、环境保护/破产注销外国人:出入境、移民定居、旅游观光、婚姻、文化教育、在华就业、商务投资、知识产权2、不良行政现象(1)帕金森定律19世纪英国著名学者帕金森在《官场病》一书中指出:对于一个不称职的官员,他可能有三条出路:一是申请退职,将位子让给能干的人;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三是任用两名水平低的助手。
对于这位不称职的官员最有可能选择第三条路。
能力差的下级又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形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行政管理体系。
(2)彼德原理美国学者彼德提出,在层级组织中,每位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
这是因为由于层级组织的结构性特性,员工将必然会晋升到不能胜任为止。
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原因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二)政府职能发展和体制改革三)其他学科的发展和支持二、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西方:1、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史坦因:最早提出行政学概念的学者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行政学学科的开端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2、传统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马克思·韦伯:组织理论之父厄威克、古立克:系统整理古典管理理论3、成长阶段(20世纪30-60年代):梅奥:霍桑试验的新结论巴纳德:组织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西蒙:决策理论之父4、科学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贝塔朗菲:系统理论高斯:最早运用生态观点来研究公共行政现象雷格斯:生态行政学之集大成者二)中国:古代现代当代(三)行政管理学的未来发展1、新公共行政学(20世纪70年代)主*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是政府基本的价值标准之一;主*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主*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主*"公共”性质和**行政2、新公共管理运动(20世纪80年代)三E运动: 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3、21世纪发展趋势1)突破传统学科界限2)新的研究主题3)公共管理实践研究第三节行政环境分析一、行政环境的涵义行政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而存在的,各种直接或间接影响行政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
行政管理学名词解释现代行政管理的含义:Ⅰ最广义的: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Ⅱ广义的: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Ⅲ狭义的: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为有效实现国家意志,依*特定的手段和宪法原则,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
行政环境即政府管理的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能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
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指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的所有外部因素;②指行政活动内部系统的相关因素宏观行政环境:指对公共行政活动的影响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层次最高,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制约和影响着公共行政的总体活动和方向。
中观行政环境:指行政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情况微观行政环境:指行政组织所处的工作环境。
行政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包括地理状况、人口分布、人工生态系统)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民族宗教环境和国际环境自然环境的含义:指围绕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的总和,是行政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前提,是行政活动的空间和工作范围经济环境的含义:经济环境包括物质技术和经济制度两个方面。
政治环境的含义:政治环境包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两个方面。
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国家政权制度和政党制度两个方面;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立法、执法、守法和监督四个方面的内容。
文化环境的含义:文化环境反映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态度、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程度和趋向。
主要包括一个国家的思想道理状况和科学文化状况,以及它们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
国际环境的含义:国际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其他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
行政职能的含义:行政职能是指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是行政职责和行政功能的辩证统一。
第7章 行政领导与行政监督
第1节 政领导概述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从行政领导活动方式的特性看,行政领导的明显特点是( A )。
A.政治性 B.执行性 C.计划性 D.社会性
2.我国根本的行政领导制度是( A )。
A.民主集中制 B.行政首长负责制
C.混合制 D.委员会制
3.在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中,( D )是行政领导的最直接的要求和体现。
A.处理行政领导者与行政活动参与者关系的制度
B.上下级行政领导者之间联系的制度
C.协调行政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制度
D.行政首长负责制
4.我国行政领导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C)。
A.人群众路线的方法 B.矛盾分析的方法
C.实事求是的方法 D.教育说服的方法
5.行政领导经常采用的领导方式是(D )。
A.重人式 B.强制式 C.命令式 D.说服式
6.提高行政领导效能的最直接方式是( D )。
A.说服式 B.激励式 C.诱导式 D.人事并重式
7.领导者身体力行,身先士卒,体现了( C )的领导方式。
A.激励式 B.说服式 C.示范式 D.启发式
8.行政领导者最基本的能力素质要求是( A )。
A.综合能力 B.用人艺术 C.创新能力 D.精神风貌
9.行政领导者的综合能力不包括( B )。
A.信息获取能力 B.利益整合能力
C.知识综合能力 D.应变能力
二、概念题
1、领导
领导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现既定日标,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
与统御的行为过程,即指领导活动。
领导是一种多层次、多领域的立体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领导的权威基础分类,有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按领导活动的层级分类,有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按领导活动领域分类,可以把领导分为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和业务领导等。
另外,作为名词的领导是指领导者。
2、行政领导
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权力,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的社会活动。
行政领导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领导活动,它具有一般领导的共同特点,又有自身的特点。
3、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国家人事行政部门根据法律与行政规程,按规范化程序选择或任命行政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和赋予其应履行的责任。
职务和责任是构成行政领导者职位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只有担任了某一职务,才负有与其相应行政部门的工作指挥与统御权,而担任某一行政领导职位的人,就负有对组织
的领导责任。
4、行政领导考的责任
行政领导者的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行政领导者的责任行多方面的内容,主要由政治责任(即领导责任)工作责任、法律责任三个层面构成。
5、行政领导者的政治责任
行政领导者的政治责任即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因违反特定的政治义务或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导致的政治上的否定性后果,以及所应遭受的谴责与制裁。
这种政治上的否定性后果意味着其丧失了行使政治权力的资格,意味着其不再是政府行政权力的行使者。
三、简答题
1、理解行政领导这一概念,应把握:
第一,行政领导是特定组织,即国家行政系统内的领导,一切非行政系统内的领导都不能称行政领导,均不在本书研究之内。
第二,行政领导是一种行政活动过程,这一活动过程包括决策、指挥、控制、协调、监督、检查、总结等内容;
第三,行政领导的目的是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
第四,行政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领导者、被领导者及所处的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构成。
2、 行政领导的特点
权威性
综合性
动态性
服务性
3、行政领导的作用
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
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协调统一的保证
一方面,行政管理是由众多公务员共同协作的管理活动,必须在统一指挥下协调一致,才可能实现行政目标;另一方面,行政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需要行政领导统一意志,才能保证行政系统的有序和畅通;特别是随着国际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活动的复杂和多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
强行政领导,实施统一指挥,是现代行政管理的必然要求。
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运行过程的核心
行政管理运行过程与行政领导过程是交叉的。
就具体的行政管理运行过程看行政管理是通过诸如建立组织、选人和用人、进行决策、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控制反馈等各个环节连接起来的链条,这个过程的实质是不断作决策、执行决策、完善决策的过程,而出主意、作决策是行政领导的根本职责之一,因而可以说,行政领导贯穿行政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是行政管理运行过程的核心。
行政领导是关系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
行政领导具有“统领”、“引导”的整体功能。
现代行政管理的高效率和高质量,都强化了行政领导的作用,特别是行政领导的决策作用。
行政领导的决策及其质量是行政行为的指南和准则,是关系行政管理活动成败的关键。
因此,正确认识行政领导的职、权、责;掌握和运用科学的行政领导方法、方式和艺术;优化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等,是保证行政领导高效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