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茶配方
- 格式:docx
- 大小:23.81 KB
- 文档页数:4
摄生茶配方大全【枸杞茶】原料:枸杞10g.花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 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滋肾润肺,补肝明目. 用处:肝肾阳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起源:传统药茶方.【枸杞生地茶】原料:枸杞5g.生地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滋肝补肾,养阴清热. 用处:肝肾阴缺少所致腰酸痛.口渴烦热.盗汗.潮热. 起源:传统药茶方.【枸杞龙眼茶】原料:枸杞5g.龙眼肉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沏茶.糖饮用. 功效:滋肾补心,安神. 用处:阴血缺少心悸.掉眠.多梦. 起源:《摄生秘剖》. 【枸杞芍茶】原料:枸杞5g.白芍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养血柔肝. 用处:肝肾精血缺少之慢性肝炎.肝硬化衄血;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心悸.不寐;更年期分解症. 起源:传统药茶方.【枸杞龙茶】原料:枸杞5g.龙胆草2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补肝养血,清热除湿. 用处:急性传染性肝炎;转氨酶高. 起源:传统药茶方.【枸杞五味茶】原料:枸杞5g.五味子3g.龙胆草3g.虎杖3g.绿茶5g.冰糖10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沏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滋阴养肝,解毒除湿;降转氨酶. 用处:急性传染性肝炎;肝功掉常转氨酶偏高. 起源:传统药茶方.【生地茶】原料:生地10g.绿茶3g. 用法:用生地的煎煮液300沏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滋阴养血,降血糖,升血压,利尿,抗菌,保肝. 用处:阴虚发烧.盗汗.口烦渴;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枯便秘;风湿性关节炎;传染性肝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 起源:传统药茶方.【地麦茶】原料:生地5g.麦冬3g.天冬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清热生津. 用处:热病后伤津,口烦渴.汗出;消渴. 起源:传统药茶方.【地苍茶】原料:生地5g.苍术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沏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燥湿养阴,敛脾精.用处:慢性肾炎肾病已久,肾阴虚而湿邪阻滞不化,消失阴虚挟湿的症状,腰膝酸软.口渴咽干.盗汗.潮热.苔黄厚腻.水肿.蛋白尿;慢性湿疹.【生地英茶】原料:生地5g.蒲公英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沏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凉血解毒,散结除痹. 用处: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痈疮肿毒. 起源:传统药茶方.【生地豆卷茶】原料:生地5g.豆卷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沏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通晓宣利,养阴解表. 用处:湿热入营血而致身热.发红疹.烦燥不安;乳痈初起;胃热烦渴. 起源:传统药茶方.【当归茶】原料:当归10g.红茶3g. 用法:用当归的煎煮液300沏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可加糖. 功效: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用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贫血头晕目眩.心悸.疲惫;冠芥蒂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贫血便秘;跌打毁伤;高血压病;慢性盆腔炎. 起源:传统药茶方.【归芪枣茶】原料:当归5g.黄芪5g.大枣3枚.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沏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养血补气. 用处:气血衰弱,神倦.疲惫.咽干;月经不调.经量少;产后气血吃亏;病久不愈气血枯竭;免疫功效低下;再障贫血;气虚低热. 起源:传统药茶方.【当归芍茶】原料:当归5g.白芍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沏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养血平肝. 用处:肝硬化贫血有瘀者;痛经;湿热瘀阻之痢疾. 起源:传统药茶方. 【归苏茶】原料:当归5g.苏子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沏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和血,降气,消痰. 用处:老年咳喘;慢性支气管炎. 起源:传统药茶方.【当归羌茶】原料:当归5g.羌活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沏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通血脉,散寒滞. 用处:冠芥蒂因风寒诱发而加剧气量气度闷痛.上肢酸痛. 起源:传统药茶方.【当归川楝茶】原料:当归5g.川楝子2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沏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疏肝活血,调气止痛. 用处:气滞血瘀少腹痛.筋脉拘挛;慢性肠炎. 起源:传统药茶方.【当归柏仁茶】原料:当归5g.柏子仁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沏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养血润燥. 用处:老年便秘;贫血之闭经. 起源:传统药茶方.【当归芷茶】原料:当归5g.白芷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沏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活血养血,化湿解毒. 用处:气贫血寒之溃疡病.疮疡肿毒.癌肿. 起源:传统药茶方.【何首乌茶】原料:何首乌5g.红茶3g. 用法:用200ml水煎煮何首乌至水沸后5~10分钟,冲泡红茶饮用.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饮. 功效:补肝益肾,养血祛风;降血脂,抗菌. 用处:肝肾阴亏,发须早白.头晕.遗精.腰膝酸软;慢性肝炎;痈肿;瘰疬;痔疮. 起源:传统药茶方.【何风茶】原料:何首乌5g.防风3g.薄荷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薄荷.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补血,祛风,除湿,解毒. 用处:遍身疮肿痒痛. 起源:《外科精要》. 【首乌芍茶】原料:何首乌5g.白芍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沏茶饮用.可不必茶. 功效:益肝肾,养血汗. 用处:肝肾缺少,血汗吃亏,虚烦不眠.心悸不宁.头晕耳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属肝肾阴虚者. 起源:传统药茶方.【白芍茶】原料:白芍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断痛,敛阴收汗;抗菌. 用处:胸胁痛苦悲伤;阴虚发烧;月经不调;泻痢腹痛;崩漏. 起源:传统药茶方.【芍姜茶】原料:白芍5g.干姜3g.红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沏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温经止痛. 用处:痛经;寒性胃腹痛苦悲伤. 起源:传统药茶方.【白芍梅茶】原料:白芍5g.乌梅2枚.木瓜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敛肝养胃. 用处:胃阴缺少,纳差.无食欲.口渴.舌红少苔;萎缩性胃炎;慢性泻痢;怀胎吐逆日久伤津;甲亢. 起源:传统药茶方.【白芍薇茶】原料:白芍5g.白薇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养阴血,清肝热. 用处:高血压;阴虚血热之血尿.崩漏.经期发烧.蛋白尿. 起源:传统药茶方.【白芍钩藤茶】原料:白芍5g.钩藤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 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柔肝清热,平肝熄风. 用处:肝阳偏亢之眩晕.高血压.目赤. 起源:传统药茶方.【五味子茶】原料:五味子5g.绿茶3g. 用法:用五味子的煎煮液250沏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 用处:肺虚喘咳.口干.自汗盗汗;梦遗滑精;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急性肠道沾染;神经衰弱. 起源:传统药茶方.【生脉茶】原料:五味子5g.人参3g.麦冬3g.花茶3g.冰糖10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用处: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 起源:《令媛方》.【五味沙斛茶】原料:五味子5g.沙参3g.石斛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养胃益津. 用处:久痢伤津或热病后伤津. 起源:传统药茶方.【山茱萸茶】原料:山茱萸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抗菌. 用处: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遗尿. 起源:传统药茶方. 【天门冬茶】原料:天门冬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抗菌,抗肿瘤. 用处:阴虚发烧;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乳房肿瘤. 起源:传统药茶方.【三才茶】原料:天门冬5g.人参3g.生地3g.花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50沏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养阴益气,润肺止咳. 用处:肺气虚阴咳嗽. 起源:《儒门事亲》.【天贝茶】原料:天门冬5g.川贝母3g.茯苓3g.阿胶3g.杏仁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400泡绿茶饮用. 功效:清肺祛痰. 用处:肺热咳嗽咳血;吐血;肺癌;乳腺癌. 起源:《本领方》.【天冬板蓝茶】原料:天门冬5g.板蓝根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清热养阴,解毒. 用处:热病发烧.口烦渴;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舌生疮. 起源:传统药茶方.【麦门冬茶】原料:麦门冬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抗菌,降血糖. 用处:肺燥干咳.咯血;肺痿;肺痈;消渴;虚劳烦热;热病伤津,咽干口燥.便秘. 起源:传统药茶方.【麦地茶】原料:麦门冬5g.生地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 开水冲泡或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沏茶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养阴清热. 用处:热病烦渴.鼻出血;咽喉晦气. 起源:《济生方》. 【麦冬地骨茶】原料:麦门冬5g.地骨皮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养肺阴,清虚热. 用处:骨蒸肺痿,四肢烦热.不克不及食.口干渴. 起源:《圣济总录》.【麦冬夏茶】原料:麦门冬5g.半夏3g.人参3g.粳米3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350沏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养阴益气,利咽喉. 用处:火逆上气,咽喉晦气.干咳咯痰. 起源:《金匮要略》.【沙参茶】原料:沙参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养阴清肺,祛痰止咳;强心,抗真菌,降血压. 用处:肺热燥咳;虚劳久咳;阴伤咽干喉痛. 起源:传统药茶方.【沙麦茶】原料:沙参5g.麦冬3g.玉竹3g.冬桑叶2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前四味药的煎煮液400ml,泡甘草.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清肺润燥. 用处:燥伤肺卫阴亏,发烧咳嗽.口干渴. 起源:传统药茶方.【玉竹茶】原料:玉竹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养阴润燥,除烦止渴. 用处:热病伤阴,咳嗽烦渴.虚劳发烧.消谷易机.小便频数,咽喉晦气. 起源:传统药茶方.【益胃茶】原料:玉竹5g.沙参3g.麦冬3g.生地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益胃生津. 用处:热病发汗后,当复其阴,以滋养耗伤之胃津;咽喉晦气. 起源:《温病条辨》.【玉竹薄茶】原料:玉竹5g.薄荷3g.菊花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养阴,疏表,明目. 用处:外感热病后目赤痛.视物昏花. 起源:《圣济总录》.【石斛茶】原料:石斛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益胃生津,清热养阴. 用处: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 起源:传统药茶方.【石斛瓜蒌茶】原料:石斛5g.瓜蒌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 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生津润肺,宣肺止咳. 用处:肺燥咳嗽咯干痰;慢支炎. 起源:传统药茶方.【天花粉茶】原料:天花粉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 用处:热病口渴;消渴;肺燥咳血;黄疸;痈疽肿毒. 起源:传统药茶方.【玄参茶】原料:玄参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滋阴降火,除烦,解毒. 用处:热病烦渴.便秘;自汗盗汗;咽喉肿痛;痈肿;皮肤炎症. 起源:传统药茶方. 【玄青茶】原料:玄参5g.大青叶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 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解毒. 用处:乳蛾肿痛;伤风发烧;腮腺炎. 起源:传统药茶方.【芦根茶】原料:芦根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用处:热病烦渴;胃热吐逆泛酸;肺痈. 起源:传统药茶方.【芦麦茶】原料:芦根5g.麦门冬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 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养阴清热. 用处:霍乱吐泻.口烦渴.小便黄;膀胱癌;咽喉晦气. 起源:《令媛方》。
养生食谱泡茶配方大全1. 龙井绿茶配百合:将适量的龙井绿茶和洗净的百合放入茶杯中,用80℃的水冲泡2-3分钟,让茶香和花香相融,滋养身体。
2. 红枣枸杞泡红茶:将3颗红枣和适量的枸杞加入红茶中,用热水冲泡5分钟,增强体质,补血养颜。
3. 金银花菊花茶:将适量的金银花和菊花分别放入茶杯中,用热水冲泡10分钟,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4. 玫瑰花蜂蜜绿茶:将适量的玫瑰花瓣和蜂蜜加入绿茶中,用80℃的水冲泡3分钟,美容养颜,提高免疫力。
5. 蜂蜜柠檬茶:将适量的柠檬片和蜂蜜加入红茶中,用热水冲泡5分钟,具有清热解毒、促消化的作用。
6. 枸杞菊花绿茶:将适量的枸杞和菊花放入茶杯中,用80℃的水冲泡3分钟,具有明目、滋养肝肾的效果。
7. 苦丁茶配甘草:将适量的苦丁茶和甘草放入茶杯中,用煮沸的热水冲泡10分钟,有助于消食健胃。
8. 决明子茶配菊花:将适量的决明子和菊花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5分钟,有明目、降压的功效。
9. 黑茶配菊花:将适量的黑茶和菊花放入茶杯中,用90℃的水冲泡3分钟,有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10. 石斛冰糖茶:将适量的石斛和冰糖加入茶杯中,用煮沸的热水冲泡10分钟,润肺养阴,有助于改善皮肤干燥问题。
11. 枸杞绿茶配桂花:将适量的枸杞和桂花放入茶杯中,用80℃的水冲泡2分钟,有益肝脏,明目的功效。
12. 乌龙茶配菊花:将适量的乌龙茶和菊花放入茶杯中,用90℃的水冲泡5分钟,有助于消化,降脂减肥。
13. 玫瑰红枣枸杞茶:将适量的玫瑰花瓣、红枣和枸杞加入红茶中,用沸水冲泡5分钟,补血养颜,滋养身体。
14. 薄荷蜂蜜茶:将适量的薄荷叶和蜂蜜放入茶杯中,用80℃的水冲泡3分钟,清凉解暑,提神醒脑。
15. 绿茶配陈皮:将适量的绿茶和陈皮放入茶杯中,用80℃的水冲泡2分钟,帮助消化,减少食欲。
养生茶配方1。
◆玫瑰花茶干玫瑰花6至10片,放入茶杯中,冲入热水,即可饮用。
功效:玫瑰花性温味甘,适合肝胃气痛、胸口腋下胀满疼痛、易怒者饮用.2。
◆荷楂菊茶以荷花(6克)、山楂(15克)、金银花(3克)、菊花(10克)组成.把这些材料加入500毫升的清水中,煮沸即可饮用。
功效:荷花性甘平温,清肺热,祛湿消肿;山楂酸甘,行淤血;金银花甘寒,清热。
容易疲倦、溏便(中医指大便稀薄)、脸色苍白者,不适合饮用。
3。
◆杞菊药茶由枸杞子、白菊花、绿茶各10克组成.把这些材料用沸水泡浸10分钟,即可饮用.功效:菊花味甘苦;枸杞甘平,滋阴润燥;视力不好、口干、头晕目眩者适合服用。
手足冰冷、脾虚、易腹泻者不适合饮用.◆决明子茶(亦称决明茶)将30克决明子捣碎,煎煮成茶水。
功效:散热明目,润肠通便,适用于经常头晕烦躁、便秘、口干口苦的人。
腰酸尿频、肾阳虚弱者,不适合饮用.秋天气候由热转凉,万物渐趋凋谢,人体受秋燥的影响,常常出现肺燥,阴津不足等症状。
秋气通肺,故宜补阴。
竹荪银耳茶的调制方法:干竹荪10克,银耳10克,乌龙茶10克,冰糖适量。
将竹荪银耳洗净,加冰糖炖烂,乌龙茶用沸水冲泡3分钟后取茶汤注入银耳竹荪中再炖一会儿即可连汤服食功效:可清心明目,滋阴润肺配方1、有金银花、野菊花、鸡蛋花、木棉花洗净后5碗水煲成一碗水。
即可.配方2、有鸡骨草、夏枯草、加3元瘦肉就可以了。
1、王老吉:由10味中药组成:以岗梅、淡竹叶、五指柑清心火、解热毒;配以山芝麻、布楂叶、金沙藤、金樱根、木蝴蝶利湿通淋,除肠胃之火;再以金钱草、火炭母冰血去淤,疏肝和胃.这些中药是天然植物,能有效地去除人体的毒素,提高免疫力。
2、夏桑菊茶:集夏枯草、桑叶、菊花等植物,味道甘甜,气味芳香,清热解毒,清火明目.秋冬防肺燥,春夏祛暑湿。
3、邓老凉茶:包括金银花、菊花、蒲公英、霜桑叶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抗病毒、解热、抗炎等作用。
板蓝根:板蓝根颗粒的主要成分为板蓝根。
【枸杞茶】原料:枸杞10g、花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肾润肺,补肝明目。
用途:肝肾阳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来源:传统药茶方。
【枸杞生地茶】原料:枸杞5g、生地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肝补肾,养阴清热。
用途:肝肾阴不足所致腰酸痛、口渴烦热、盗汗、潮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枸杞龙眼茶】原料:枸杞5g、龙眼肉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糖饮用。
功能:滋肾补心,安神。
用途:阴血不足心悸、失眠、多梦。
来源:《摄生秘剖》。
【枸杞芍茶】原料:枸杞5g、白芍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柔肝。
用途:肝肾精血不足之慢性肝炎、肝硬化衄血;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心悸、不寐;更年期综合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枸杞龙茶】原料:枸杞5g、龙胆草2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养血,清热除湿。
用途:急性传染性肝炎;转氨酶高。
来源:传统药茶方。
【枸杞五味茶】原料:枸杞5g、五味子3g、龙胆草3g、虎杖3g、绿茶5g、冰糖10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阴养肝,解毒除湿;降转氨酶。
用途:急性传染性肝炎;肝功失常转氨酶偏高。
来源:传统药茶方。
【生地茶】原料:生地10g、绿茶3g。
用法:用生地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阴养血,降血糖,升血压,利尿,抗菌,保肝。
用途:阴虚发热、盗汗、口烦渴;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枯便秘;风湿性关节炎;传染性肝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
来源:传统药茶方。
【地麦茶】原料:生地5g、麦冬3g、天冬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生津。
[四季养生茶配方]保健养生茶配方大全绿茶:绿茶是近几年来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养生饮品,因为其中含强效的抗氧化剂儿茶酚以及维他命c,不但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还能使副肾皮质分泌出对抗紧张压力的荷尔蒙,当然绿茶中所含的少量咖啡因也可以刺激中枢神经,提振精神。
最好在白天饮用以免影响睡眠。
人参麦冬茶:人参、麦冬各10克、五味子5克。
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放入适量水煮沸20分钟后可饮用。
专家点评:改善体质虚弱、疲劳倦怠、气血不足。
本方即生脉饮原方剂对心力衰竭、心律不整、虚汗虚热体质有改善的作用。
枸杞茶:枸杞子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钙、铁,具有补肝、益肾、明目的作用,因为本身就具有甜味,不管是泡茶或是像葡萄干壹样当零嘴来吃对计算机族的眼睛酸涩、疲劳、视力加深的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有明目清肝的作用,有些人就干脆菊花加上枸杞壹起泡来喝,或是用蜂蜜菊花茶都于疏肝解郁都很有帮助。
腊梅花茶:腊梅花清肝明目、疏利咽喉,常饮用可治疗头痛、咽喉肿痛、口臭等症。
配制时选新鲜腊梅花或干腊梅花七八朵,沸水冲泡饮用即可。
决名子茶:决名子有清热、明目、补脑髓、镇肝气、益筋骨的作用,若有便秘的人还可以在晚餐饭后饮用,对于治疗便秘很有效果。
杜仲茶:杜仲具有补血与强壮筋骨的作用,对于经常久坐,腰虽背痛很有帮助,男女都可以喝,若是女性朋友还可以在生理期的末期与四物汤壹起服用。
玫瑰蜂蜜茶:玫瑰花、红茶、蜂蜜一大勺、柠檬片一小片、白水。
性质平和、降火气,可调理血气,促进血液循环,养颜美容,且有排除疲惫、愈合伤口、保护肝脏胃肠之功效,长期饮用亦有助促进新陈代谢,起到减肥消脂的作用。
水梨红枣蜂蜜茶:梨小块若干,红枣切片,姜少许,蜂蜜。
梨子清火润肺,红枣补血滋养,冬天喝这个饮料对皮肤最好不过,而且是由里到外的全面滋养。
柠檬茶:这种茶能顺气化痰、消除疲劳、减轻头痛。
而其做法也非常简单,切新鲜柠檬两至三片,加1g的盐,再用热开水冲泡。
养生茶配方大全及功能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和保健。
养生茶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养生方式,因其方便易取,能有效舒缓身心,提升免疫力等功效。
下面将介绍几款常见的养生茶配方及其功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人参枸杞茶
配方:
•人参(数片)
•枸杞(适量)
•蜂蜜(适量)
功能:
•补气养血,提升免疫力
•保护肝脏,促进新陈代谢
•缓解疲劳,增强体力
2. 薄荷柠檬茶
配方:
•薄荷叶(适量)
•柠檬(数片)
•冰糖(适量)
功能:
•清热解毒,清新口气
•改善消化,减缓压力
•对抗自由基,延缓衰老
3. 玫瑰菊花茶
配方:
•玫瑰花瓣(适量)
•菊花(适量)
•冰糖(适量)
功能:
•调节内分泌,美容养颜
•缓解情绪,改善睡眠
•改善眼睛疲劳,降低眼压
4. 枸杞红枣茶
配方:
•枸杞(适量)
•红枣(数颗)
•冰糖(适量)
功能:
•养肝护肝,明目益气
•补血生津,调节血压
•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
养生茶配方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功效和特点,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配方。
在饮用养生茶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合理膳食,加强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希望您能在丰富多样的养生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款,享受养生的乐趣。
【枸杞茶】原料:枸杞10g、花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肾润肺,补肝明目。
用途:肝肾阳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来源:传统药茶方。
【枸杞生地茶】原料:枸杞5g、生地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肝补肾,养阴清热。
用途:肝肾阴不足所致腰酸痛、口渴烦热、盗汗、潮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枸杞龙眼茶】原料:枸杞5g、龙眼肉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300泡茶、糖饮用。
功能:滋肾补心,安神。
用途:阴血不足心悸、失眠、多梦。
来源:《摄生秘剖》。
【枸杞芍茶】原料:枸杞5g、白芍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血柔肝。
用途:肝肾精血不足之慢性肝炎、肝硬化衄血;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心悸、不寐;更年期综合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枸杞龙茶】原料:枸杞5g、龙胆草2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肝养血,清热除湿。
用途:急性传染性肝炎;转氨酶高。
来源:传统药茶方。
【枸杞五味茶】原料:枸杞5g、五味子3g、龙胆草3g、虎杖3g、绿茶5g、冰糖10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阴养肝,解毒除湿;降转氨酶。
用途:急性传染性肝炎;肝功失常转氨酶偏高。
来源:传统药茶方。
【生地茶】原料:生地10g、绿茶3g。
用法:用生地的煎煮液3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阴养血,降血糖,升血压,利尿,抗菌,保肝。
用途:阴虚发热、盗汗、口烦渴;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枯便秘;风湿性关节炎;传染性肝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
来源:传统药茶方。
【地麦茶】原料:生地5g、麦冬3g、天冬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生津。
养生茶配方大全本文将介绍多种养生茶的配方,这些茶配方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等。
以下是茶的配方模板。
基础原料•绿茶:5克•蜂蜜:适量•柠檬:1个•热开水:200毫升茉莉花茶茉莉花茶配方是一种可以舒缓压力和放松身心的茶。
茉莉花茶最好添加绿茶。
原料•食用茉莉花:10克•绿茶:5克•热开水:500毫升•蜂蜜:适量制作过程1.把茉莉花和绿茶放入杯中2.加入热开水,水温要在70-80度之间3.用茶漏或过滤器过滤掉茉莉花和绿茶4.加入蜂蜜适量后搅拌均匀5.品尝薄荷茶薄荷茶可以帮助缓解头痛和身体不适感,同时也可以清新口气。
可以将薄荷和绿茶混合起来。
原料•干薄荷叶:10克•绿茶:5克•热开水:500毫升制作过程1.将薄荷和绿茶混合在杯中2.加入热开水,水温要在70-80度之间3.用茶漏或过滤器过滤掉茶叶和薄荷叶4.品尝红枣茶红枣茶配方是一种特别适用于女性的茶,它不仅可以补血,还可以改善面色和皮肤质量。
原料•珍贵红枣:10个•炙甘草:5克•红茶:5克•热开水:500毫升制作过程1.先将红茶放入杯中2.加入热开水,水温要在70-80度之间3.放入珍贵红枣和炙甘草,等待茶叶在热水中泡开4.品尝菊花茶菊花茶是一种清热解毒的茶,能够缓解体内热气和消炎解毒。
可以将菊花和龙井茶混合起来。
原料•菊花:10克•龙井茶:5克•热开水:500毫升•蜂蜜:适量制作过程1.将菊花和龙井茶混合在杯中2.加入热开水,水温要在70-80度之间3.用茶漏或过滤器过滤掉茶叶和菊花4.加入蜂蜜适量后搅拌均匀5.品尝总结以上是几种养生茶配方的介绍,每种茶具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
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茶。
在制作养生茶时,注意热水的温度和成分的搭配。
祝大家身体健康!。
养生食谱泡茶配方窍门大全
以下是一些养生食谱泡茶的配方和窍门:
1. 清肺养生茶
配方:甘草2片、罗汉果2颗、柚子皮5克、菊花3朵
窍门:将所有配料放入茶杯中,冲入热水慢慢泡5分钟,可多饮用。
2. 美颜养生茶
配方:红枣5颗、玫瑰花2朵、菊花3朵、枸杞5粒
窍门:将所有配料放入茶杯中,倒入60摄氏度的热水,盖上盖子,放置10分钟,然后饮用。
3. 提神养生茶
配方:绿茶1茶匙、薄荷叶3片、柠檬片2片
窍门:将绿茶、薄荷叶和柠檬片放入茶壶中,冲入80摄氏度的热水浸泡2分钟,过滤后饮用。
4. 消食养生茶
配方:生姜片5片、柠檬片2片、薄荷叶3片
窍门:将生姜片、柠檬片和薄荷叶放入茶杯中,注入热水,盖上盖子,静置5分钟后饮用。
5. 护眼养生茶
配方:枸杞5粒、菊花3朵、山楂片3片
窍门:将枸杞、菊花和山楂片放入茶杯中,注入热水,盖上盖子,静置10分钟后饮用。
记得根据个人需求和口味调整材料的用量,每天适量饮用不同的养生茶可以帮助提升健康。
养生茶配方集锦大全
红枣桂圆茶
原料:
•红枣10枚
•桂圆肉20克
•冰糖适量
•水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红枣洗净去核,桂圆肉洗净。
2.锅中放入适量水,加入红枣和桂圆肉,用小火煮20分钟。
3.加入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
菊花枸杞茶
原料:
•菊花10克
•枸杞10克
•冰糖适量
•水适量
制作方法:
1.将菊花、枸杞洗净备用。
2.锅中放入适量水,将菊花和枸杞放入,用小火煮10分钟。
3.加入冰糖调味,再煮5分钟即可享用。
薰衣草蜂蜜茶
原料:
•薰衣草干花10克
•蜂蜜适量
•水适量
制作方法:
1.将薰衣草花朵放入茶壶中。
2.开水冲泡薰衣草,盖上盖子焖5分钟。
3.将焖好的茶饮至杯中,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甘草桂花茶
原料:
•甘草5克
•桂花10克
•冰糖适量
•水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甘草切片,桂花洗净备用。
2.锅中放入适量水,甘草片、桂花放入,小火煮20分钟。
3.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后即可饮用。
龙井菊花茶
原料:
•龙井茶叶10克
•菊花5克
•冰糖适量
•水适量
制作方法:
1.将龙井茶叶放入茶壶中。
2.锅中烧开水,将开水冲泡龙井茶叶,盖上盖子焖5分钟。
3.将焖好的茶饮置于杯中,加入菊花和冰糖,搅拌均匀即可享用。
以上便是部分养生茶配方,希望能为您的健康生活带来更多选择。
愿您身体健康,心情愉悦!。
1.安躁饮配方:桑叶30克,浮小麦30克,红枣10枚,甘草10克。
功效:安神止汗,甘缓和中。
脏躁症的表现以更年期为代表,或以喜怒无常、心烦不安、心悸失眠、潮热汗出为主要表现,此时治法以调为主。
安躁饮中用了甜味的大枣、甘草,中医认为甜味药有舒缓急迫症状的作用。
桑叶可以稳定人的情绪,缓解情绪激动,还有很好的止汗作用。
2.助眠茶配方:炒酸枣仁30克,灵芝30克,夜交藤30克。
功效:安神助眠。
民间有句俗话“吃得好不如睡得好”。
睡眠不足除了第二天头昏脑涨、精神不集中,久而久之会影响个人情绪,烦躁易怒,消沉,严重的可能导致高血压,体重增加,最后影响一个人的寿命。
如果您平时失眠或睡眠质量低,可以泡一杯助眠茶,帮您安稳入睡。
3.舒心茶配方:白梅花3克,玫瑰花3克,厚朴花3克,白芍6克,炙甘草3克。
功效:舒肝醒脾,缓急止痛。
养神还要有好心情,中医常用花类药物缓解精神、情绪压力引起消化系统症状。
这类人经常胃胀满、胀痛,两肋胀满,总是打嗝,尤其是一生气或者紧张,症状就会加重。
现代药理研究花类药物中含有挥发油的成分,能被机体快速吸收,增强胃肠蠕动。
4.孔圣枕中丹配方:龟板10克,龙骨10克,远志10克,菖蒲10克。
这个方出自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是历代医家大为推崇的益智效方。
“孔圣”,指孔子;“枕中”,古时候指枕头一样的小箱子,可以储藏一些小物件。
起这样的名字,寓意着服用此方后,会像孔子一样博闻强记,如藏在“枕中”,牢记不忘,能改善健忘,使人智慧聪明。
5.腰腿痛代茶饮配方:杜仲10克,补骨脂15克。
适用于:老年人腰腿痛,足跟痛,腿脚不灵便。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
中医讲“腰为肾之府”,肾虚了,就会出现腰酸、
腰软无力。
骨骼好坏与肾精的强弱息息相关,如果肾精不足,髓不能养骨,人就会出现骨骼方面的疾病,如腿疼、腿软、乏力,其实是肾虚的表现。
临床上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多从源头入手,从补肾入手,通过补肾来达到强腰壮骨的作用。
最常用到的两味中药,就是杜仲与补骨脂。
6.缩泉茶配方:益智仁10克,乌药5克,炒山药10克,白果5克。
“坐车憋尿难,咳嗽尿出来,入夜小便频,尿尿滴湿鞋”,这四句话,是老年人常有的尴尬问题,有不少老年人,坐车因为憋不住尿而提前下车,咳嗽两声结果裤子湿了,一到晚上就老起夜,小便却老没劲,尿线过短而滴湿鞋子。
这些尴尬问题,归根结底,是肾气亏虚以后,肾主水的功能差了,固摄不住导致的尿频、排尿无力、排尿困难。
7. 二藤补血饮:生黄芪30克,当归6克,鸡血藤15克,夜交藤15克。
需要注意的是补血的同时还应重视补气。
中医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血的生成和运行靠气推动,气的运输和布散靠血承载。
所以养血的时候一定要适当的配合补气药物,疗效才会更明显。
”
8.生陷饮:黄芪9克升麻3克柴胡3克作用:益气生陷。
做法:上火煮,代茶饮,每日一剂,一周1个疗程。
功效:益气升陷,能够升清阳、提中气。
主治低血压、低血压的头晕、脏器下垂。
小知识:1、中药的不传之秘就在于量。
以柴胡为例,柴胡的药效决定于其用量,小剂量(小于6克)起升提作用,中等剂量(6-12克)可疏肝解郁(治疗平时好生气),大剂量(12克以上,常用30克)主要是退烧利胆。
2、升麻的作用决定于与谁搭配、配伍。
假如它与柴胡搭配主要是起提升作用,假如它与葛根搭配主要是解表透疹(比如治疗麻疹,治疗感冒发烧),假如它与黄连搭配主要是清胃火(比如治疗牙疼、口疮)。
9.三子消脂茶:水红花子5克,冬瓜子10克,决明子10克。
“六高”是脏腑不通的主要表现,饭后一杯消脂茶,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决明子消脂减肥,冬瓜子利水除湿,水红花子可以协助决明子、冬瓜子清除肝脏过多脂肪,三味药一消一排一通,用于治疗肥胖、脂肪肝、高血脂等。
特别提醒:素食者最好不用,脾胃虚寒者人少用或不用
10.通气化痰汤:萝卜半斤,陈皮10克,蜂蜜1勺。
老年人本身脾胃运化不好,容易生痰,经常有胸闷痰多便秘的情况。
专家推荐通气化痰汤,白萝卜入肺和大肠,上可理肺化痰,下可通腑消食,陈皮理气化痰,蜂蜜润肠通便。
11.三参饮:丹参10克,三七参4克,西洋参3克。
血脉不通的危险性很高,应
及早干预治疗,防止血管阻塞不通。
用西洋参益气,丹参活血行血,三七参就是三七,在植物学分类上和人参是同一个科的,也是人参家族的一支,所以也叫三七参,具有补气的作用,但三七善于活血,所以能补而不滞,对于心脑血管病血脉不通具有防治作用。
12.清热化湿代茶饮:芦根2枝切碎,谷芽3钱,竹茹1钱5分,焦山楂3
钱,橘红8分,霜桑叶2钱“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可见茶原本就是药,最初就是用来防病治病的。
清热化湿代茶饮,就比较适合中老年人在这个季节(春夏交际)饮用。
作用:清利头目,调和脾胃。
适应症:头目不清,腹胀纳差,咳嗽有痰。
13.清肝饮:夏枯草 5克,薄荷3克,白菊花5克。
夏枯草可以降压,同时还能清火、清头目;白菊花平肝明目;薄荷有疏肝的作用,逍遥丸里面就有薄荷,《医学衷中参西录》说少量薄荷可以治肝气胆火郁结作痛。
这三个药一起,既可以清肝明目,又可以疏肝解郁,药味轻清平和,适合作为清肝降火
的茶饮,日常服用。
作用:清肝明目,疏肝解郁。
14.莲子清心茶:莲子心3克,淡竹叶10克,水350毫升。
在中医五季对五脏中,夏天与心相对应,说明夏天要格外注重心的问题。
在中医五季对五脏中,夏天与心相对应,说明夏天要格外注重心的问题。
如出现了舌尖红、糜烂生疮,或者伴有小便黄赤、烦热、自汗盗汗、失眠多梦、心慌不安、胸闷憋气的情况,就要注重对心的调理。
可以尝试用莲子清心茶调理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