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1、巴东三峡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6
课题1.巴东三峡学习目标1.掌握“凝望、玲珑、险峻、悬崖绝壁、古褐苍苍”等词语。
2.掌握作者游览的行踪,了解游记的一般特点。
3.品味语言,学习本文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突出景物特征的方法。
4.理解文中所引用的诗、谚语和典故的作用。
5.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突出景物特征的方法。
学习难点品味文中各种修辞方法对描绘景物的作用。
学习过程备注布置预习1.学生自主掌握“凝望、玲珑、险峻、悬崖绝壁、古褐苍苍”等生字词(包括读音、字形、解词、连词成句等)。
2.学生搜集关于“三峡”的知识。
3.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说说作者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4.结合课文,请简要说说三峡各有什么特点?第一课时一、预习展评二、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凝望、玲珑、险峻、悬崖绝壁、古褐苍苍”等词语。
2.掌握作者游览的行踪,了解游记的一般特点。
三、合作探究预设问题1: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说说作者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预设问题2:结合课文,请简要说说三峡各有什么特点?四、精讲点拨预设问题:积累关于“三峡”的诗句。
五、当堂达标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5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两眼níng wàng着那些刀剑削成一般的山崖,怒吼着的江水,自然而然地生出来一种学生记录预习过程中的问题学生展评预习成果教师明确学生提出问题并合作探究教师根据学情精讲点拨学生当堂完成,教宗教的感情,只有赞叹,只有恐怖。
( )(2)江南的山,l íng l óng 秀丽,树木亦青葱可爱。
( )(3)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h è b ào 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 )(4)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g ǔ h è c āng c āng 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 .杭州市地铁坍塌事件的教训太沉痛了,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以后不再发生这种严重事故。
《巴东三峡》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作者;通读课文,掌握作者的游踪。
2、理解品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把握虚实结合的手法。
3、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4、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雄伟壮丽的峡谷。
它西起某某奉节白帝城,东至某某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七年级我们学了郦道元的《三峡》,已初步了解了三峡的壮美。
今天,请让我们随作家X大杰一起走进《巴东三峡》,去领略那雄奇与秀丽,感受那惊险与激动。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巴东”指某某东部。
文章以“巴东三峡”为题,鲜明地告诉了读者这篇游记的写作内容。
2、X大杰(1904~1977),某某某某人。
曾在某某大东书局做编辑,在某某大学、暨南大学、某某大学、圣约翰大学等校执教。
1949年后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全国文联常委、农工某某党某某市委副主任。
参加过《辞海》、《中国文论选》的编写,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
研究专著有《托尔斯泰研究》、《易卜生研究》、《德国文学概论》、《德国文学简史》和《东西文学评论》(全三册)《魏晋文人思想论》、《红楼梦思想与人物》,另有《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儒林外史>与讽刺文学》等论文多篇。
3、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这是作者游览长江三峡后为其雄伟壮丽的景色所震撼而写下的一篇游记,文章主要描写了长江三峡的景色特点:奇险、美丽。
4、学习生字:鲤.鱼(lǐ)怒吼.(hǒu)恐怖.(bù)渺.小(miǎo)玲.珑(líng)潇.洒(xiāo)袅.袅(niǎo)情绪.(xù)崆.岭峡(kōng)谚.语(yàn)浣.妆(huàn)秭.归(zǐ)壑.(hè)蔚.蓝(wèi)峰巅.(diān)瞿.塘峡(qú)夔.门(kuí)滟滪..堆(yàn yù)5、理解生词。
巴东三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步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掌握游记的一般特点(2)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3)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景物的特色描写,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及表达手法的多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的重难点:重点: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难点:掌握寓学识,才力和情感于记叙之中的游记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我们曾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感受了江南春天的清新,也曾踏着老舍先生的足迹,领略过济南冬天的温情,正是一篇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让我们足不出户,却神游千里;身在此地,却遍览山河。
今天,我们又将登上“刘大杰”号,去游历蜚声海外的巴东三峡-----二、提出教学目标,学生在课本的单元说明中寻找1、觅游踪2、赏游景3、悟游情三、交流字词四、默读课文觅游踪• 1、划出自然段。
• 2、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游三峡”的经过?• 3、“三峡”指的是哪三峡?• 4、圈出作者沿途所经过的地方• 5、补充完整“三峡略图“五、讨论、交流1、“三峡”指的是哪三峡?提示: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
2、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游三峡”的经过?提示:3----9段具体描写了“游三峡”的经过3、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你能圈出作者沿途所经过的地方吗?提示: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黄陵庙)→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 →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夔府的江岸。
4、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绘三峡风光的?点拨:本文是按时间顺序,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描绘三峡风光的。
六、归纳小结:六、课堂检测听写生词。
巴东三峡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 巴东三峡1. 巴东三峡教学目标1.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在文中的作用。
2.理清文章脉络,弄清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3.学习根据景物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教学重点1.学习游记的写法。
2.揣摩优美的语言。
3.体会情景交融之美。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余秋雨先生说过:“看来,从三峡出发的人都是怪异的,都会卷起一点旋涡,发起一点冲撞。
” 刘大杰先生说:“在江南住惯了的人,一旦走到这种地方来,不知道要生出一种什么样的惊异的情感。
好比我自己,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剑削成一般的山崖、怒吼着的江水,只有赞叹,只有恐怖。
”为什么两位作家在提及三峡时,都会不平静呢?三峡为何会给我们如此感受呢?1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 巴东三峡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语气。
2.划分段落,总结各部分大意。
(学生讨论发言)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述三峡景观。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
3.总结出作者的游踪顺序,并且简要概括“三峡”特点。
本文是按时间顺序,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由宜昌到重庆逆流而上,游览三峡:首先经过西陵峡(第一段黄猫峡;第二段灯影峡,其间有黄陵庙;第三段崆岭峡,其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等处;第四段是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
船过秭归和巴东,进入巫峡。
过巫山即入瞿塘峡。
过瞿塘峡,到白帝城(有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西陵峡三峡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山陡江窄),崆岭滩(险)灯影峡;黄陵庙一带,风光秀丽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昭君村峰峦如聚山水奇险美丽云雾变幻多姿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三、作业:找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段落读一读,思考为什么写得好。
镇南中学“初中语文课堂问题情境创设与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研究”课题小组 第1课 巴东三峡八年级( )班 学生姓名: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文体,走近作者2. 认读字音,积累词语3. 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前预习1. 填空(1)游记,顾名思义,就是 记游 ,也就是对一次 出行 、 旅游 、 参观 等的记录。
读游记,要弄清 游踪 ,抓住 景物的特征 ,品味文章中蕴涵的情景之美,体会作者的 思想感情 。
(2)本文选自 《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作者 刘大杰 ,是现代 学者 、作家 、 翻译家,他是 湖南岳阳 (籍贯)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秭(z ǐ)归 瞿(q ú)塘峡 夔(ku í)门 滟(y àn )滪(y ù)堆 浣(hu àn )妆课堂练习1. 根据拼音写汉字。
mi ǎo ( 渺 )小 k ōng ( 崆 )岭峡 群山万h â( 壑 ) ku í( 夔 )门z ǐ) 秭归 mi ǎo ) 渺小 hu àn ) 浣妆 z ǐ) 姊妹 mi ǎo ) 缥缈 w ǎn ) 皖南船从宜昌上驶,依次经过了( 西陵峡 ) 巫峡 ( 瞿塘峡 )课后练习1. 根据拼音写汉字。
z ǐ( 秭 )归 hu àn ( 浣 )妆 q ú( 瞿 )塘峡 ch án ( 单 )于2. 给加点字注音。
古刹.( ch à ) 谚.( y àn )语 峰巅.( di ān ) 玲.( l íng )珑 3. 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
(3)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4)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4.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作者游览三峡的总体感受。
赞叹、恐怖镇南中学“初中语文课堂问题情境创设与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研究”课题小组第1课巴东三峡八年级()班学生姓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清作者思路及文章结构。
巴东三峡序号日期执笔八年语文组审核竹子,石崖上还倒悬着不少的红色紫色的花。
(拟人)(2)他们行船的人有一句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那情形也就可想而知了。
(引用)课题 《巴东三峡》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学 习 目 标 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教师教法课上交流助学学生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
一、关于写作手法:移步换景。
按照作者的游踪,依次记叙、描写景物。
游到哪里写到哪里,这种写法较为普遍,从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到现代散文家的作品大多如此。
文中开始先总述,然后逆江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
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本文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生动形象,请你找出这些句子并加以分析。
(1)描写巫峡江水之险,运用排比句,连用四个“险”字,写出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
(2)描写巫峡山的高峻。
运用拟人法,“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非常生动,将群山写活了。
此外,鸟“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3)文中多处运用比喻,如“两旁的山,像刀剑削成似的”,言其峻峭;写巫山云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言其变幻多姿。
2、作者在描写三峡的景物时引用了一些诗、谚语、典故,并把它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
请找出并分析一下这些诗、谚语、典故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形象地概述了三峡一带的险恶、悲凉,这是全文的基调。
(2)“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算鬼门关”,极现崆岭滩的险恶、可怕。
前句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显现后面的崆岭滩,后句笔锋一转,用“鬼门关”形容崆岭滩,其险恶可见,令人望而生畏。
细细品读课文,紧紧围绕这一部分的“主要问题”,积极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互议、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赏析课文内容。
湖南省耒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 巴东三峡学案1(无答案)语文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耒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 巴东三峡学案1(无答案)语文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耒阳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 巴东三峡学案1(无答案)语文版的全部内容。
1 巴东三峡第二课时5分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主完成下列题目,各组组长指定3-4人上台展示学习成果(一次铃前决定人选,二次铃前完成,小组长组织并检查评定。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景物特点诗、谚语、典故感觉西陵峡黄猫峡山高不险,水急不狭紧张灯影峡浓厚的江南风味作者即景诗:很很崆岭峡山形水势,突然险峻谚语:极为可怕米仓峡水没以前急,山更高峻典故:杜甫诗:巫峡山水最奇险最美丽水险:山妙:不单调山高:云:奇形怪状,应有尽有有情趣瞿塘峡山势稍低平,水仍险急典故:刘皇叔托孤凄凉2、“地因人传,人因地传”山水的闻名,往往是由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演绎。
除了白帝城外,你还能举出有关三峡名胜的典故一两例来吗?3.人们常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来形容女子容貌的姣好。
请你能说出其中暗含的我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气势雄伟。
峡内重峦叠嶂,礁石林立。
到了晚上,江上生明月,江面上能倒映出两轮月亮。
游人登上“双月楼”眺望,可赏此奇观。
此情此景可用李白的两句诗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钟)前5分钟学生看书,然后小组讨论并展示,最后主持人叫学生回答并评定。
《巴东三峡》巴东三峡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掌握作者;游览的行踪,了解游记的一般特点。
2.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
4.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游踪顺序,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把握各峡山水的特点及景物特色;;3.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可爱,增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品味文章的语言并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一)预习导学①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有趣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机会大家一定要多出去游历游历)②关于三峡;(读完可以增加知识)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
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
三峡地跨两省。
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
江面最狭处有100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
1.给下列加横线的句子注音。
(对大家来说,这是小菜对吧)A怒吼(;;;;;);;;;恐怖(;;;;;);;;渺小(;;;;;);;;袅袅(;;;;;;)短促(;;;;;);;;;崆岭(;;;;;);;;谚语(;;;;;);;;浣妆(;;;;;;)秭归(;;;;;);;;;群壑(;;;;;);;;耸立(;;;;;);;;蔚蓝(;;;;;;)峰巅(;;;;;);;瞿塘峡(;;;;;);;;夔门(;;;;;);;;滟滪(;;;;;;)2.修辞方法小考查;;;;;;;;;;;;;;;;;;;;;;;;;;;;;;;;;;;;;;;;;;;;;;;;A(1)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巴东三峡》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游踪顺序,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把握各峡山水的特点及景物特色3.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可爱,增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品味文章的语言并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导学过程:一、将课文快速读一遍,用横线标出作者沿途经过的地方,把握作者的游踪(作者沿途经过的地方)。
二、朗读课文,根据作者的游踪顺序划分全文段落,理清文章结构。
三、继续按照作者的游踪,找出三峡各个部分的特点并体会各峡山水景物特色。
四、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
请大家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心理的句子,并分析它表明了作者的什么心理。
五、作者对三峡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自由得朗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七、本文还引用了许多诗句、谚语、典故,并把它们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
请找出来并展开讨论,说说它们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八、设计导游词。
内容:可根据自己的见闻,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或有但不够详细的与三峡有关的神话、传说、典故等。
如:香溪,白帝城得名缘由,白帝城托孤的故事,诸葛亮八阵图,巫山十二峰,神女峰的传说等等。
要求:从西陵峡,巫峡,瞿塘峡三峡中任选一段设计导游词。
举止大方,语言亲切自然,讲述明了、精彩。
教学测评一、基础知识测评1.利用工具书给下边加点字注音。
凝望()玲珑()()险峻()古褐苍苍()崆岭( )浣妆()秭归()群山万壑()单于()夔门()滟滪堆()()峰巅()袅袅()2.辨析下列形近字,并组词。
峻()崖()凝()竣()涯()疑()3.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2)杜工部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要亲自到这地方,才可以领略到前人用字之妙。
()(3)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1、《巴东三峡》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作者。
2、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学习重难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探究活动一】初读课文,掌握基础长江三峡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190余公里,是长江上游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
瞿塘峡,又名夔峡。
全长约8公里。
在长江三峡中,虽然它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
西陵峡,历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对川江航道的多年治理,水势已趋于平缓,然绮丽景观如旧。
刘大杰(1904——1977)湖南岳阳人。
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
参加过《辞海》、《中国文论选》的编写。
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这是作者游览长江三峡后为其雄伟壮丽的景色所震撼而写下的一篇游记,文章主要描写了长江三峡的景色特点:奇险、美丽。
关于游记的文体知识:游记是散文的一种,一般是记述旅途见闻的。
它取材广泛无所不包,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奇瑰,可以记录风土习俗的异诡阜盛。
游记重要的一点是写作者自己亲身游览的内容,不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1、给加点的字注音,补充短语。
学法指导:借助工具书,参照课下注释。
凝.()望袅袅..()崆.()岭峡谚.()语浣.()妆群山万壑.()夔.()门瞿.()塘滟滪..()秭.()归古褐.()唱和.()泪沾裳.()()不断()不断秋高()【探究活动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2、理清作者的游踪顺序:学法指导:圈出文中标示地点转换的词语。
3、理清文章结构:(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有以下方法:①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②按地点的转换划分;③按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④按描述内容的不同角度划分;⑤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第一部分:(第1段)第二部分:(第2—9段)第三部分:(第10段)第2课时【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的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读全文,掌握作者的游踪,理清文章脉络。
2、仔细揣摩语言,品味文章中蕴涵的情景之美。
3、体会本文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预习案☆☆☆
【开扩视野】
一、三峡简介
三峡为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其中峡谷段合长90公里,宽谷段合长103公里),被誉为“山水画廊”。
瞿塘峡,自白帝城,至巫山县大溪,约8公里。
最狭长处不足百米,悬崖峭壁如刀削斧劈,云天一线,水急浪高,号称“天堑”。
巫峡因巫山得名,出瞿塘峡,经大宁河宽谷便是。
长约45公里。
秀丽的“云雨巫山十二峰”分列两岸。
两岸重峦叠嶂,群山如屏,水流曲折,波浪滔滔,幽深秀丽的景色犹如天然画廊。
西陵峡,自香溪口至宜昌南津关,长约76公里,为三峡中最长者,以险峻闻名。
峡中悬崖凌云,怪石嶙峋,银瀑飞泻,古木森然,姿态万千,两岸有屈原祠、昭君故里、黄陵庙、三游洞、陆游泉等名胜古迹。
二、解读文题
“巴东”指四川东部。
“三峡”为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誉为“山水画廊”。
作者刘大杰乘船从宜昌到重庆闻逆流游三峡,触景生情,有感于祖国大好河山,写下这篇游记。
文章以“巴东三峡”为题,鲜明地告诉读者这篇游记的写作内容。
三、作者档案
刘大杰(1904——1977),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
湖南岳阳人。
1927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院,博览世界名著,撰《支那的女儿》《昨日之花》等作品。
回国后,历任安徽大学教授、四川大学中文系主任等。
新中国成立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代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主任。
【自主预习】
四、初读课文
1、了解课文内容
2、标好段号
3、在文中划出生字、生词、难句
五、再读课文
1、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①生难字
袅.袅()崆.岭峡()浣.洗()秭.归()
壑.()瞿.塘峡()夔.门()滟澦
..堆()()
②给多音字注音
()附和
()险恶和()和平
恶()恶心()和面
()厌恶()和药
()刀削面()蛮横
削()剥削横()横线
()角落()刹车
角()角色刹()古刹
③给形似字注音组词
俊()
骏()
峻()
竣()
浚()
④根据课文理解词义
险恶:
惊异:
怒吼:
绵延不断:
玲珑:
青葱:
险峻:
浣妆:
转弯抹角:
晴爽:
秋高气爽:
即景:
光景:
袅袅不断:
六、三读课文,圈出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并写在下面
七、划出文中引用的诗、词、典故。
将诗词抄在下面。
七、四读课文,品味语言(修辞)
八、准备第7、8自然段的背诵
九、将自己在预习中的疑惑写在下面吧
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号:主备:陈海燕审核:
※※※探究案※※※
探究点一
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三峡,按作者沿途经过的地方,
①列出游踪。
②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说说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
探究点二
描写景物就一定要突出所写景物的特征,作者在文中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①举文中的例子说说作者是如何
..突出景物的特点的?
②其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处景物描写?说说你的理由。
探究点三
考试时作文的分值很高,没有人敢不重视它,但是有些同学面对文题,常常觉得有如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口。
这主要是缺乏写作技巧所致。
为什么看似平凡的事物,一旦到了作家笔下,却熠熠生辉,妙不可言?学会借鉴名家名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也就找到了一把开启作文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仔细品味课文,觉得文章有哪些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拓展提升
看三峡风光视频,就三峡的旅游开发谈谈你的观点。
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号:主备:陈海燕审核:
○○○检测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凝.望()夔.门()浣.洗()古刹.()横.暴()秭.归()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怒吼:转弯抹角:
秋高气爽:袅袅不断:
玲珑:
3、根据课文,理清游踪。
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三峡。
船从宜昌上驶,首先经过峡,(第一段峡;第二段峡,其间有庙;第三段峡,其中有峡、滩等处;第四段是峡,出峡处有溪)。
船过和,进入峡。
过巫山即入峡。
过峡,到城(有庙,遗迹),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1、请指出下列句子各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①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修辞手法:
作用:
②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高,前面有一排,后而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不宜无数
排,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修辞手法:
作用:
③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
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
修辞手法:
作用:
2、体会课文引用诗、民谚、典故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