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4
房建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难点分析摘要:设计房建工程地下室时,必须要考虑其抗震性要求,同时,还要注意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因为抗震性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所以,研究地下室防水技术十分必要。
关键词:房建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难点分析引言由于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地下室的防水效果,就要加强地下室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其达到标准要求和规范。
本文对房建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难点进行了探讨。
1房建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难点地下室防水施工的主要难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下连续墙施工难度较大,尤其是在地下外墙和梁板的连接处,需要进行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对其抗渗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二是,施工中,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缺乏相关理论知识,且施工作业面比较狭窄,难以准确判断地下室结构和受力情况,从而无法很好地制定防水方案。
三是,一些特殊部位,如墙裙等,往往会出现裂缝现象,影响整个地下室的防水效果。
因此,必须对其加强控制与管理,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还可采用分段的方式,避免产生漏水。
四是,由于地下室防渗层的厚度较薄,所以,对施工设计要求很高,需要设计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进行设计,避免在设计中出现问题,导致整个工程失败。
2房建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要求与防水层施工设计2.1地下室防水要求(1)在地下室防水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管理和监督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确保每个细节处理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效果和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性能,因此,在地下室防水施工时,必须严格把控地下室防水材料的选择及施工工艺。
(3)应用地下室防水技术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与总结。
(4)地下室防水层厚度必须达到标准,否则,会导致地下水渗透,从而影响整个建筑物的抗震性。
(5)水泥含量应符合标准,否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无法保证建筑的耐久性。
2.2地下室防水层施工设计地下室防水层施工质量控制是整个工程的关键部分,是影响整体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择防水材料时,必须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如防水层的厚度和宽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比较合适的方法来满足。
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分析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这样的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和使用阶段都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
地下工程的防水工程是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来说,地下空间水工程防止泄水和渗水对于地下工程建设及地下综合管廊系统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地下结构不受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渗漏和侵蚀,在确保地下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保证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同时也是为了减少地下管廊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和损坏,降低维护成本。
1. 传统的混凝土结构防水:传统的混凝土结构防水主要是采用沥青或聚合物防水卷材、涂膜等材料进行地下结构的防水处理,如沥青防水膜、橡胶防水涂料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施工方便、成本低,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材料的质量易受到施工工艺的影响,施工后容易出现接缝漏水等问题,且防水层的寿命较短,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更换。
2. 液体防水材料:目前比较先进的地下工程防水方法是利用液体防水材料,如聚氨酯弹性防水涂料、环氧树脂等进行地下结构的防水处理。
这种方法施工方便,能够有效克服传统防水卷材和涂膜等材料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形成无缝防水层,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但是这种方法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较高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3. 硬质防水材料:硬质防水材料主要是指采用水泥基材料,如水泥砂浆、聚合物改性水泥等进行地下结构的防水处理。
这种方法具有施工简便、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例如材料自身的脆性和可塑性差,以及在工程应力作用下容易开裂渗水,使得防水效果无法得到长期保证。
二、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的发展趋势:1. 集成化防水解决方案:未来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的趋势是集成化防水解决方案,包括新型防水材料的开发和应用,防水技术的系统化设计和施工,以及智能化监测和维护等方面。
还需要与其他相关工程技术结合,如隧道结构防水、地下综合管廊系统防水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地下工程防水系统。
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摘要:文章首先阐述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特点,之后分析地下室渗水原因,发现: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前期设计缺乏合理性,未能加强地下室防水措施,将会产生防水层断裂现象。
因此在今后地下室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合理使用施工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加大关键节点防水层处理力度,以此避免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裂缝等问题。
关键字:地下室;高层住宅;防水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众所周知,防水工程对建筑物的影响很大,尤其是高层住宅建筑,地下室如果防水工程质量差,防水材料选择不当,在日常使用中必然会出现渗漏问题,不仅为用户造成经济损失,还直接影响地下室使用功能,降低整个高层建筑使用安全性。
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施工人员应该做好地下室防水结构设计,避免后续出现渗漏问题,加强施工质量监督检查,优化施工工艺。
一、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特点一般来讲,高层建筑地下室与普通低楼层地下室有所不同,采用后浇带形式代替沉降缝[1]。
在地下室结构设计中伸缩缝较少,再加之地下室平面尺寸较大,因此在二次混凝土施工环节可能出现渗水现象。
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水泥水化热现象会加剧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情况出现,由于混凝土内外约束变化,该裂缝成为地下室渗水的主要原因,使得地下室结构稳定性不足,防水能力变差,防渗性能不佳。
此外,由于部分高层住宅地下室不对外开放,即:不会将其开发成商业服务区,因此多用来储存和贮藏杂物,存放基础设施设备,比如电气工程设备和管道工程设备等,因此在穿墙位置容易出现渗水现象。
二、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水原因在高层住宅建筑地下室渗水现象中,发生渗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结构设计不科学,很多防水设计不合理[2]。
比如没有充分考虑到该项工程地质特点和气候因素,在渗流量设计时不严谨,没有严格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后浇带设计不规范,难以加强地下室防水措施,对特殊地层处理不到位,因此在后续使用时可能出现地下室防水层断裂现象。
地下室工程中的防水与排水规范要求地下室工程是指地下层次建筑,如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仓库等。
由于地下室处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因此在地下室工程中,防水和排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探讨地下室工程中的防水与排水规范要求,并提供相关建议。
(开头部分)一、防水规范要求地下室工程中的防水主要目的是保持地下室内部的干燥和防止地下水渗透。
以下是地下室工程中的防水规范要求:1. 使用防水材料:在地下室工程中,必须选择适当的防水材料,如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涂料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
2. 防水层的施工:地下室工程的防水层需要在地下室地板、墙体和天花板上进行施工。
防水层的施工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防水层的质量和持久性。
3. 防水层的连接:在防水层的施工中,需要确保防水层的连接处完全密封,避免出现渗漏情况。
连接处可以使用专用的防水密封胶带或密封剂进行处理。
4. 水平和垂直防水:地下室工程的防水工程不仅要求水平防水,还需要在墙体与地板之间进行垂直防水。
墙体和地板之间的垂直防水可采用专用的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
(正文部分)二、排水规范要求除了防水措施外,地下室工程中的排水也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地下室工程中的排水规范要求:1. 排水系统设计:地下室工程中的排水系统需要合理设计,包括排水管道、地沟、排水沟等。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地下室建筑的规模、用途和地下水位等因素。
2. 排水管道铺设:地下室工程中的排水管道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铺设。
排水管道的铺设应注意坡度和斜度,确保排水畅通。
3. 排水沟和地沟的设置:地下室工程中的排水沟和地沟的设置应满足排水需求。
排水沟和地沟的尺寸、倾斜度和排水能力需要符合相关要求。
4. 排水系统的维护:地下室工程中的排水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定期清理排水沟和地沟,检查排水管道的状况,并及时修复漏水问题。
(结尾部分)总结起来,地下室工程中的防水与排水规范要求是确保地下室内干燥和防止地下水渗透的重要措施。
地下室防水难点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房地产开发的火爆,地下室已经成为各种建筑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地下室所处的环境和作用的特殊性,如何有效地防水成为了一个难点。
本文将就地下室防水难点展开分析。
一、地下室存在的防水难点地下室的防水工程,相对于其他建筑部位来说,具有以下几个难点:1. 潜在的渗透道路地下室与地面的界面相对较长,且地下室内部通常都会有许多管线、进出气口等设施,这些设施会导致地下室内部存在许多潜在的渗透道路。
这些渗透道路,难以控制他们的水流方向,给地下室的防水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 建筑材料的吸水性地下室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吸水性。
一些建筑材料如石膏板、纤维板、硅酸盐水泥等都会吸水,这会直接影响地下室的防水效果。
3. 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地下室所处的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的水位高低、水质、盐度等都会对地下室的防水带来影响。
土壤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特别是钙、镁元素的含量高,能导致地下室内的管道、墙面硬化剂等部位发生结垢,影响防水效果。
二、影响地下室防水的因素地下室防水不仅受到上述防水难点影响,还会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1. 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地下室防水工程存在着许多可以容易地避免的错误,可是由于施工方面的失误,这些错误却会不断地出现。
如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设计要求处理钢筋、未做好防水层接头处的处理等会影响防水效果。
2. 土建结构的变形与破坏地下室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土建结构可能会因为破坏、变形等原因导致防水层的撕裂,从而导致地下室内部渗水。
3. 大气环境的影响地下室内部的大气环境也会影响防水效果。
如地下室内空气潮湿,完全没有通风和日照的情况下,也会对地下室的防水效果造成影响。
三、地下室防水的控制方法针对地下室防水面临的难点,为了提高防水效果,可以采取以下多个控制方法。
1. 预防性防水在建造地下室时,可以对隐蔽工程早期进行总体设计,考虑到各种防水措施所应采取的技术要求,以及需要采用的防水材料等,防止基础水攻打造成的渗漏问题。
地下工程采用防水方案一、地下工程防水方案的选择地下工程防水方案的选择需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地下水情况首先需要对工程所在地的地下水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地下水位、水质、水压等参数。
在水土条件优良的地区,地下水位相对较低,水质较好,水压较小,采用抗渗建筑结构和地下水排水等措施即可满足防水要求;而在水土条件较差的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水质较差,水压较大,需要采用防渗防水材料和加固支护等手段进行防水工程。
2.地下工程类型地下工程包括地下隧道、地下室、地下管廊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防水方案也各有特点。
例如地下室采用防水堵漏、加固支护等方法;地下隧道采用防渗混凝土、防水涂料等措施。
3.工程用途地下工程的用途不同,对防水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地铁隧道对防水要求较高,需要采用高效的防渗材料;而地下停车场对防水要求相对较低,可采用简单的防水方案。
4.经济性防水方案的选择还需考虑经济因素,不能只追求防水效果,而忽略了成本效益。
因此在选择防水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造价、使用寿命、施工便捷性等因素。
二、地下工程防水设计的要点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其要点包括:1.设计理念防水设计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强调提高防水质量,减少维修次数,降低使用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要与工程结构设计相互配合,确保防水效果和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2.材料选择防水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地下环境的特点,如有机材料易受潮,不耐腐蚀,不适宜长期使用;而无机材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抗渗能力,适合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
3.施工工艺防水设计要考虑到施工工艺的可操作性,注重现代施工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同时要考虑到施工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4.检测监控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防水层的质量检测,包括防水层的厚度、质量、密实度等参数,确保防水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要建立长期的监控系统,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防水层的漏点和损坏部位。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及施工方案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和施工方案是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重点介绍地下工程防水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施工方案的步骤和要点。
一、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原则地下工程防水设计的核心目标是防止地下水渗漏、浸润和积聚,保护工程结构的完整性和使用功能。
下面是一些地下工程防水设计的原则:1. 综合考虑:在进行防水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地下水位、土壤性质、工程用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和技术。
2. 原材料质量保证:选择优质的防水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应标准,并进行必要的试验,以保证其防水性能。
3. 结构合理布置: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地下工程的结构布置,包括地下室、管道等,以减少防水层的面积和施工难度。
4. 耐久性要求: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考虑其长期使用的需求,确保防水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
二、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方法1. 地下水位控制:首先需要对地下水位进行调查和监测,了解地下水位的波动情况,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水位控制,例如设置抗渗深度。
2. 防水材料选择:根据地下工程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包括土工合成材料、水泥基材料、聚合物改性材料等,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评估。
3. 防水层布置:根据防水设计原则,合理布置防水层的位置和厚度,可以采用表层防水、内部防水或复合防水等方式。
4. 防水层施工工艺:根据防水层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如喷涂、刷涂、卷材铺贴等。
同时,要注意施工质量的控制和防水层与结构的连接方式。
三、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方案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是确保防水效果的关键。
下面是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方案的步骤和要点:1. 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评估和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和材料,并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
2. 预处理工作:根据设计要求,对地下工程进行清理、调整、加固等预处理工作,确保施工基础的平整和牢固。
3. 施工过程:根据防水层材料和施工工艺,按照施工顺序和方法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的控制和进度的执行。
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解析1. 引言1.1 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解析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是保障地下工程结构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工作。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复杂,对防水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确的防水施工可以有效避免地下工程因渗水而引起的灾害,保障地下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本文将从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的综述、材料及特点、方法和步骤、质量控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对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施工技术的核心要点,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的持续改进将会为未来地下工程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推动城市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2. 正文2.1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综述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综述包括了对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整体概述和基本要点的介绍。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是指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地下水的侵入或泄漏,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材料进行防水处理的工作。
在地下工程中,防水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地下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综述需要对防水材料、施工方法、施工步骤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介绍。
防水材料是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基础,常见的防水材料有沥青、胶结材料、聚氯乙烯等。
每种材料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对于防水效果至关重要。
施工方法和步骤包括了防水施工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施工流程,如预处理、材料涂覆、接缝处理等。
正确的施工方法和严格的施工步骤可以确保防水效果的持久和可靠。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综述涵盖了防水材料、施工方法、施工步骤等方面的内容,是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基础和核心要点。
只有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才能保证地下工程的防水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小体积地下室防水工程案例分析摘要:室内游泳池、消防水池、自来水加压水池、小别墅地下室、污水处理池以及地下构筑物工程广泛涉及到地下工程的防水作业。
其中施工过程中的防渗漏问题不容忽视。
现就某小区别墅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加以浅析。
为同行业类似工程做参考。
关键词:小地下室; 防水渗漏; 分析abstract: the indoor swimming pool, fire-fighting pool, tap water pressurized pool, villanette basement, sewage treatment pool, and underground structure engineerings are generally involve the waterproof operation of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among them, the anti-leakage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cannot be neglected. this paper will briefly analyse the weak links in waterproof project comstruction of villanette basement in some residetial area,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keywords: small basement; waterproof and anti-leakage; analyse中图分类号:u655.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工程概况某小区别墅项目,占地900余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
大多数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或三层单体别墅。
地下一层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浇筑,单体地下室建筑面积在50~100平方米不等。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地下工程结构防水设计原则与方法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是确保工程结构不受水分侵蚀,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以及结构防水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一、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是制定工程防水设计和施工的依据,其目的是确保工程的防水性能符合要求。
以下是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1. 施工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对于地下工程的防水性能至关重要。
在选择施工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渗透性和耐久性等因素,确保其符合工程要求。
2. 施工工艺与方法:地下工程防水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包括基础处理、墙体防水、地板防水等。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细节,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和效果。
3. 防水层的布置:地下工程防水层的布置应符合结构要求和设计要求,确保其能够有效地阻挡地下水渗透,并具备一定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二、地下工程结构防水设计原则地下工程结构防水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段,避免地下水渗透和结构损坏。
以下是地下工程结构防水设计的原则:1. 防水系统的连续性:地下工程防水系统应具备连续性,包括墙体防水、地板防水和基础防水等。
各个部位的防水层应相互贯通,确保防水效果的一致性。
2. 结构与防水层的分离:地下工程结构与防水层应分离,避免结构的渗水和劣化。
通常采用防水板、防水涂料等材料作为隔离层,有效地防止水分渗透。
3. 抗压性与耐久性:地下工程结构防水层应具备足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地下水压力和工程使用过程中的力量,确保防水系统的长期稳定性。
三、地下工程结构防水设计方法地下工程结构防水设计方法包括确定防水层厚度、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以及设计施工工艺等。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地下工程结构防水设计方法:1. 防水层厚度设计:根据地下水位、土层渗透性和工程使用要求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合适的防水层厚度。
防水层厚度应能够抵抗地下水的渗透,并具备足够的抗压强度。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分析
作者:宿明哲陈艳娇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学术版》2008年第01期
摘要:本文针对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中应注意的防水设计深度、膨胀剂的选用和掺量、柔性防水层的选用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膨胀剂柔性防水层
以前的建筑设计人员对于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做过一些探讨,如地下水的影响、确定防水等级、细部构造、现场条件、施工条件、防水材料的选择、地下水浮力的危害、软保护层等。
这些方面的确是防水设计中应认真对待的问题,否则极可能引起渗漏事故。
但同时,在进行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中,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也应引起注意。
1、膨胀剂的问题
目前,地下工程中90%以上的混凝土采用添加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
关于膨胀剂,第一个问题是膨胀剂的选用。
如同前面提到的,许多施工图中只是注明添加膨胀剂,但对膨胀剂的类型并没有要求。
其实,膨胀剂在我国主要有三类:硫铝酸钙类,如UEA、AEA、FS等;氧化钙—硫铝酸钙类,如CEA;氧化钙类。
这些膨胀剂种类不一样,成分不一样,使用条件也不一样。
如氧化钙类膨胀剂,其主要成分CaO水化后会生成Ca(OH)2,虽然可以产生膨胀,但Ca(OH)2在水中容易溶解,很不稳定,如果用于地下工程就很容易出现质量事故。
因此,工程设计中需指明膨胀剂的类型。
第二个问题是膨胀剂的掺量。
在大部分施工图说明中,膨胀剂的掺量一般要求由厂家提供,也有的规定为水泥(或胶体)用量的某个百分比,如UEA为8%或10%等,这种表示方法有一定问题。
众所周知,膨胀剂的主要功能是补偿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干缩和冷缩,避免混凝土的开裂,所以,添加膨胀剂的混凝土又称为补偿收缩混凝土。
混凝土的收缩是受工程的平面布局、结构形式、结构厚度、水泥品种、混凝土等级、是否设有后浇带或加强带等等众多因素影响的,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工程中膨胀剂的掺量都是一个相同的百分比是不科学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原材料、工艺等原因,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类膨胀剂的性能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便是同一厂家生产的产品,也有一定的质量波动,从这一方面来说,膨胀剂掺量按百分比标注也是不严谨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设计单位根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的规定,在施工图中明确标注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
技术规范》规定补偿收缩混凝土水中养护14d的限制膨胀率应大于等于0.015%。
一般地下工程底板的限制膨胀率在0.02%~0.025%之间,侧墙在0.03%~0.035%之间。
当所选用的外加剂进场后,外加剂生产厂家或施工单位将膨胀剂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试验室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限制膨胀率确定外加剂的具体掺量。
2、柔性防水层问题
地下工程的柔性防水层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谈一谈是否有必要保留柔性防水层的问题。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规定,防水等级在二级以上的明挖地下工程防水设防为两道,一道为防水混凝土,另一道为防水砂浆、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塑料防水板、金属板中的一种。
大部分工程都选择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即柔性防水层。
但在实践中,由于补偿收缩混凝土和加强带技术的大量应用,有很大一部分工程去掉了柔性防水层,认为仅靠结构自防水完全能够达到规定的抗渗等级,因此,是不是需要保留柔性防水层的问题经常引起争论。
就笔者的经验而言,补偿收缩混凝土从理论上讲完全可以达到抗渗的要求,在实践中也有非常多的成功例子;但是应该看到,补偿收缩混凝土要想达到理论的标准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受到膨胀剂的质量、膨胀剂添加量的准确程度、混凝土搅拌的质量、养护效果等多方面制约,使用了补偿收缩混凝土后依旧产生裂缝的工程也比比皆是,因此,从确保工程防水质量的角度看,柔性防水层还是应该保留的。
另一个问题是柔性防水层的选用和质量保证问题。
由于工程防水设计深度普遍不够,对柔性防水层,施工图中一般只是注明有柔性防水层,或者只是注明柔性防水材料的大类,如SBS 改性卷材等,显得过于粗糙。
其实每一种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都有它的最佳使用环境,以防水涂料为例,潮湿基层宜选用与潮湿基面粘结力大的无机或有机涂料;冬季施工宜选用反应型涂料,如用水乳型涂料,温度不得低于5℃;埋置深度较深或有较大震动的工程宜选用高弹性防水涂料。
3、防水设计的深度问题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规定“地下工程必须进行防水设计,防水设计必须定级准确、方案可靠、施工简便、经济合理”,同时使用强制条文的形式规定,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必须包括以下5条内容:1)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2)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3)其他防水层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4)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选用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5)工程的防排水系统,
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
这就对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地下工程的施工图文件中必须包括防水设计,而且设计应该有相当的深度,能够具体操作且能够保证质量。
但在实际中,大部分地下工程防水设计都达不到这样的深度,而且在有的工程设计中只是提出抗渗等级,其他一无所有。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深度不够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施工图设计和防水设计两层皮。
因为主体工程承包部门对设计单位的防水设计理念并不一定能够吃透,而是按常规做法来操作,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进而容易造成设计、防水产品生产厂家和防水施工队伍之间的扯皮现象。
同时,由于防水设计过于简单,甲方或监理单位对防水施工质量的管理也会出现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样的问题,有的设计单位指出:目前国家规定设计单位在设计中不得指定材料、设备;而防水材料众多,相互之间性能差别太大,导致设计人员在设计中指定材料。
其实,国家的有关规定是防止设计单位指定某种品牌的材料或产品,并没有限制对某类产品的指定,如设计单位完全可以指定膨胀剂为UEA、AEA或其他类型防水剂,然后在此基础上将防水设计进一步深化。
4、结束语
地下工程防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才能够确保质量。
在这里面,防水设计和防水材料质量是最为关键的。
在防水设计方面,设计人员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科学设防,并使设计达到应有的深度。
在防水材料方面,生产厂家应该自律,严格按国标和行标生产产品。
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该严格选材标准,按国家规定送检,杜绝不合格产品在工程中使用。
如果相关各方都严格按规定规范自己行为,地下工程防水应该不会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书山,熊稚军,邓天宁地下室底板柔性外防水层防水作用商榷中国建筑防水,2004(10):20
[2]牛光全也谈地下室底板柔性外防水问题中国建筑防水,2004(12):9
[3]郑志辉于英霞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山西建筑 2004(17):71
[4]游宝坤,侯维红,凌良敏关于地下室防水设计的讨论中国建筑防水 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