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患者于2014年7月28日行PICC置管术 ,术后护理良好,穿刺口敷料清洁、干燥。 无堵塞和感染
护理诊断/问题
1、有感染的危险 a、 与长期消耗及化疗、放疗所致白 细胞减少,抵抗力减弱有关 b、与PICC置管后护理有 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恶性肿瘤对机体的慢 性消耗,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有关
癌组织坏死 → 破裂出血
【临床表现】
(一)肝区疼痛 最常见,半数以上病人有肝区疼痛, 多呈持续性钝痛与胀痛。 (二)消化道症状
常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水和门 静脉癌栓可导致腹胀,腹泻等症状
(三)全身症状 乏力、进行性消瘦、发热,营养不良,等晚期可出
现贫血、黄疸、腹水、浮肿、恶病质。
性乙型肝炎;3、肝功能受损;4、腹泻 简要病史:
患者因上腹痛阵发性疼痛伴腹部包块5月半余, 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5月余,腹泻一天。于2014年7月 24日入院,入院时T:36.6℃,P:104次/分,R:21次/ 分,BP:100/70mmHg,一般情况尚可,发育中等,营养中 等,神志清醒,自主体位,慢性病容,查体合作
辅助检查
1.甲胎蛋白(AFP)测定:是目前诊断原发性肝癌最常 用、最重要的方法。其诊断标准为:放射免疫法测定 ≥500ug/L且持续四周或 AFP ≥200ug/L且持续八周, 并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炎及生殖胚胎源性肿瘤。
2.CT和MRI检查:可检出直径1cm左右的小肝癌。 3.肝活组织检查:是确诊肝癌的最可靠方法
入院时主要表现:腹部钝痛,腹泻
整个住院期间的护理
入院评估
护理诊断
目标
措施
评价
谷丙转氨酶(ALT)在血清中的 数值代表肝细胞受损程度 谷草转氨酶(AST)为体内酵素, 存在于肝脏,心脏,脑部或血球 等器官和细胞,其数值偏高代表 这些部位有可能发生病变 谷氨酰转肽酶(GGT)存在于肝 脏,胰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