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发育和胰腺干细胞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39.23 KB
- 文档页数:3
器官再生和干细胞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器官再生和干细胞技术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些技术的出现为多种难以治愈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本文将介绍器官再生和干细胞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器官再生器官再生是指通过生物学和医学技术,利用患者自身或其他来源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出一整个新的器官来替代已经失去功能的器官。
目前,器官再生的应用范围已经非常广泛,包括皮肤、骨骼、心脏、肝脏、肺、胰腺等。
皮肤再生是最早被研究成功的领域之一。
目前已经可以在实验室中通过培养人体皮肤细胞,制作出皮肤细胞膜进行治疗。
同时,皮肤再生的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烧伤和其他皮肤缺陷的治疗。
骨骼再生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科学家通过培养并植入自体细胞构建骨组织,成功治愈了许多骨缺损的患者。
同时,器官再生技术也被应用于慢性骨病和关节损伤的治疗。
心脏再生是目前研究比较困难的领域之一。
但是,一些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集心脏干细胞,培养成心肌细胞并进行移植,能够初步治疗部分心脏病患者。
肝脏再生是近年来另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领域。
通过细胞培养和移植,可以治疗多种肝脏疾病,包括肝癌和肝脏纤维化等。
肺再生也是研究热点之一。
科学家在体外成功培育肺泡细胞,并且初步进行了在小鼠体内的实验。
这项技术或能够治疗一些难以治愈的肺部疾病。
胰腺功能不足所引起的糖尿病已成为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
胰腺再生的研究正专注于重建胰岛β细胞。
科学家已经通过细胞培养制造出了足够的胰岛β细胞用于移植,而这已经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二、干细胞技术干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具有不限制分化能力,可以分化成其他不同类型的细胞。
干细胞技术是指利用干细胞进行组织再生和器官修复的技术。
人体中的干细胞类型有很多,包括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等。
其中,胚胎干细胞具有最广泛的分化潜能,但是研究和应用存在一些伦理争议。
成体干细胞分化潜能更低,但是可以自我更新,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母义明教授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现状与未来在当今医学领域中,干细胞治疗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性的新方法,可以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希望。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慢性病,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母义明教授作为干细胞研究的专家,一直在致力于探索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母义明教授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现状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胰岛素注射和药物治疗两种。
然而,这些方法只能缓解症状和控制血糖水平,而无法根治疾病。
而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具有潜在的转化疗效果。
干细胞主要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种。
胚胎干细胞具有多能性,可以分化为各种类型的细胞;而成体干细胞则存在于成年组织中,具有一定的分化潜力。
母义明教授的研究关注的是成体干细胞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以胰岛素产生细胞为例,母教授利用成体干细胞可以通过分化为胰岛素产生细胞,以满足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产生不足的需求。
通过在动物模型上的实验研究,母教授成功地将成体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产生细胞,并成功实现了血糖水平的正常控制。
这为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前景虽然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前景充满希望,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干细胞的分化和成熟过程需要时间,糖尿病患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等待治疗效果的显现。
此外,干细胞治疗还涉及到免疫排斥等问题,需要具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母义明教授认为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前景非常乐观。
首先,干细胞分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将使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产生细胞的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其次,借鉴干细胞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经验,可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以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
未来,糖尿病的干细胞治疗将更加个体化和精准化。
通过对患者的干细胞进行提取和分化,可以实现定制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此外,干细胞治疗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手段相互配合,形成多元化的综合治疗模式。
胰腺干细胞及其分离培养随着临床同种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在近年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对胰岛移植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多,而供者的严重短缺制约了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的广泛开展。
解决供者短缺的两条可能的途经之一是利用异种供者如猪的组织或器官,但目前仍有如前所述的诸多总问题尚未解决,近年内恐难在临床应用。
另一条解决供者短缺的有效途经则可能是在体外大量培养可用于移植的细胞和组织。
近20年来,人们注意到胰腺的某些肿瘤细胞具有永生性,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断复制、增殖和分化。
因而有研究试图在体外培养并改造这些细胞,使之可在体外大量增殖和培养传代形成一定的细胞系。
然而,由于对这些细胞内在的增殖、分化调控机制的认识尚不够深入,因而这类细胞系有的在植入动物体内后难以调控其增殖及分化,可能形成肿瘤,而有些细胞系则在培养传代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它们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应有的如合成、分泌胰岛素等功能。
胰腺在其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胰腺上皮细胞增殖继之分化形成胰腺内的三种类型的细胞:内分泌细胞、腺泡细胞和导管上皮细胞[9]。
在人和啮齿类动物实验中已证实这些细胞的共同祖细胞(progenitor)具有导管上皮细胞的表型,即角朊素细胞19(Cytokeratin-19,CK-19)或角朊细胞素20(Cytokeratin-20,CK-20)[10,11]。
近10年来,可以通过在体外培养外分泌细胞,从而获得成人胰腺内具有导管上皮表型且有增殖潜能的细胞[12,13]。
Langerhans胰岛有4种细胞组成,即可合成激素肽的细胞:1、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2、产生胰高血糖素的α细胞;3、产生生长抑素的δ细胞;4、产生胰多肽的PP细胞。
它们在胰岛内有一定的立体位置和次序,与神经细胞紧邻。
胰腺干细胞存在于胚胎及成年胰腺内,尽管胰腺和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不同的起源和功能,但控制这两个器官发育的机理都非常相似[14-16]。
胰岛素促进因子(insulin promoter factor l , IPF-1)亦称(pancreas duodend homeobox 1 , PDX-1 )是一种主要局限于成年胰腺已分化的β细胞内的转录因子。
胰腺早期发育及终末分化细胞重编程为胰岛β细胞的研究进展曹明君;董焕生;潘庆杰;王红军;董晓【摘要】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自体免疫细胞破坏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而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的自体免疫病。
疾病患者需要依靠外源性途径来补给胰岛素,但胰岛素注射治疗不能根治病症,也不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多能性干细胞以及体细胞重编程产生胰岛素分泌细胞为根治1型糖尿病提供了可能。
编程性的细胞能被用来进行移植治疗和药物筛选,为1型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当前,通过相关转录调节因子重编程终末分化细胞为胰岛β细胞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文章对胰腺早期发育、胰腺相关转录调控因子及目前利用终末分化细胞重编程产生胰岛β细胞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 is an autoimmune disease in which the immune system attacks insu-lin-secretingβcells, thus leading to an absolute deficiency of insulin. Patients must rely on exogenous insulin, which cannot effectively prevent diabetes complications. Generation of insulin-secreting cells by reprogramming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or somatic cells is a potential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T1DM. These cells can be used for cell therapy and drug screening, and may eventually provide a cure for the disease.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generating insu-lin-secreting cells through the expression ofβcell 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stem cells or somatic cells.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early pancreas development,βcell 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reprogram-ming of 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 cells intoβcells.【期刊名称】《遗传》【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8页(P511-518)【关键词】糖尿病;胰岛β细胞;胰腺相关转录因子;重编程【作者】曹明君;董焕生;潘庆杰;王红军;董晓【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青岛266109;美国南卡莱罗那医学院,美国查尔斯顿 29425;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青岛 266109;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青岛 266109;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岛 266109【正文语种】中文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反应, 造成体内胰岛β细胞严重破坏和功能衰竭, 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 需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 但易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胰腺疾病的新干细胞治疗研究课题名称:胰腺疾病的新干细胞治疗研究一、课题背景与意义胰腺疾病,特别是胰腺癌、胰岛功能衰竭等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传统治疗方法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效果有限,且存在许多副作用和并发症。
因此,研究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变得迫切。
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被认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因此可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包括胰腺疾病。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表明,干细胞治疗对于胰腺疾病的治疗效果有望。
然而,目前关于胰腺干细胞治疗的研究还较为有限,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亟需加强。
本课题旨在探索胰腺疾病的新干细胞治疗方法,并通过临床试验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为胰腺疾病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手段,为胰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目标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为通过研究胰腺干细胞的分化和应用,开发出一种新的干细胞治疗方法,以提高胰腺疾病的治疗效果,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具体目标包括:1. 分离和培养胰腺干细胞,探索胰腺干细胞的分化机制与途径;2. 研究和优化胰腺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细胞和胰腺上皮细胞的方法,开发出高效的分化方案;3. 评估胰腺干细胞治疗胰腺癌、胰岛功能衰竭等胰腺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4. 探索胰腺干细胞治疗对胰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5. 提出相关预防和治疗策略,并制定规范化的临床操作指南。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分离和培养胰腺干细胞:- 采集胰腺组织样本,并进行酶消化和机械分散,以获得单个细胞;- 通过筛选和培养,分离纯化胰腺干细胞群体;- 观察和评估胰腺干细胞的增殖和命运。
2. 研究胰腺干细胞的分化和应用:- 通过调节培养基成分和添加特定分化因子等方法,促进胰腺干细胞向胰岛细胞和胰腺上皮细胞的分化;- 鉴定和评估分化后的细胞类型,以确保其功能和稳定性。
3. 评估胰腺干细胞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设计和实施胰腺疾病的干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包括胰腺癌和胰岛功能衰竭等;- 跟踪和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细胞胰岛发育和胰岛素分泌机制人体中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就是胰腺了,正常的胰腺可以分泌酶类和激素类两种物质,其中激素类最重要的就是胰岛素了。
细胞胰岛的发育和胰岛素分泌机制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的话题,下面本文将详细地介绍这方面的内容,并且将进行一些科学的阐述和解释,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胰岛的基本概念胰岛是胰腺中嵌入的一种细小的内分泌腺体,主要由胰岛细胞和胶质细胞两类细胞构成。
人体内有数百万个胰岛,其中每个胰岛的直径均在150-250微米之间。
胰岛的主要作用就是分泌两种激素,一种是降低血糖的胰岛素,另一种是升高血糖的胰高糖素。
二、细胞胰岛的发育细胞胰岛是胰腺中所有细胞类型中最难以分离和纯化的一类。
细胞胰岛的形成是在早期的多能干细胞中不断地筛选和筛选,筛选出来不同的祖细胞然后在规则的方案下向前发展,最终形成细胞胰岛。
细胞胰岛的发育过程涉及多个关键的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作用于下游基因的表达,调整着一系列发育通路的进展。
研究表明,Pdx1、Ngn3、MafA、Isl1等转录因子在胰岛的发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三、胰岛素的分泌机制胰岛素靶细胞上存在胰岛素受体,这种受体和糖蛋白、酪氨酸激酶等结合起来,激活一系列信号传递通路,最终促进细胞内增加密度的胰岛素储存颗粒的释放,进而使得胰岛素从细胞内释放出来,发挥着很重要的生理学作用。
胰岛素的分泌除了与胰岛细胞自身的机制有关外,还受到胰岛素分泌调节因子的影响。
一般来说,体内的胰高糖素和肾上腺素、神经刺激等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分泌受到线粒体内能量代谢、葡萄糖转运、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等因素的影响。
四、胰岛素分泌失调与糖尿病的发生胰岛素分泌失调是引起糖尿病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胰岛素分泌失调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1、β细胞分泌量减少2、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反应迟钝3、细胞膜能力下降4、β细胞的胰岛素稳定性不够5、β细胞的生命周期短以上种种原因都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出现失调,引起高血糖,随之而来的便是糖尿病的发生。
胰岛β细胞发育相关转录因子研究进展相磊;袁记方;黄丽洁【摘要】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具有调节血糖浓度、促进合成代谢、调节细胞分化和生长发育的一种激素。
胰岛素或者胰岛β细胞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将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胰岛β细胞发育过程中有许多转录因子的参与,它们在胚胎β细胞的分化、发育、成熟以及正常功能维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探讨这些转录因子在胰岛β细胞发育中所起的作用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Insulin is a hormone produced by isletβcell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cell division, cell differentiation, cell growth and regulating blood glucose levels.Decreased insulin and isletβcell dysfunction are vital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diabetes.There are many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aining of isletβcells.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s aboutβcell development.【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5页(P67-71)【关键词】胰岛β细胞;转录因子;糖尿病【作者】相磊;袁记方;黄丽洁【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北京 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北京 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北京 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胰腺是人体内唯一同时具有内分泌与外分泌两种分泌功能的器官。
发育生物学和干细胞研究的最新进展发育生物学和干细胞研究是两个十分重要的生物学分支,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的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这两个领域中也不断出现了新的进展和发现。
1. 发育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发育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体系在进化过程中如何从单一的受精卵发展到多细胞有机体的学科,它探讨了胚胎发育的所有方面,包括细胞分化、器官形成等。
近年来,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发育生物学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进展:单细胞细胞学单细胞细胞学是指利用现代精细的分析技术,对单个细胞进行分析以从中获得有关其生物学功能和状态的信息。
这种技术已用于研究大量的生物过程,其中包括因细胞发育而发生的基因表达变化。
目前,单细胞细胞学已成为研究发育生物学中分化过程的重要工具,并为我们理解细胞和器官形成提供了新的洞见。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指通过直接修改基因序列来实现修改、删除或插入基因的技术。
CRISPR/Cas9是目前最先进和流行的基因编辑技术之一。
这种技术可用于研究和治疗一些遗传疾病,以及探索发育生物学的某些方面。
例如,CRISPR/Cas9可用于在实验室中编辑胚胎的基因,以研究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人工合成胚胎近年来,研究人员成功地通过将人工合成的细胞进行移植,发展出了一种新的胚胎学研究方式。
这种技术可用于研究基因和发育机制,在发现某些原因导致不孕或其他人类健康问题的背景下进行实验。
由于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细胞,因此,这种方法缓解了胚胎研究中有关伦理问题的担忧。
2. 干细胞研究的最新进展干细胞是生物体内可以分化成其他类型细胞的细胞类型,因此被广泛用于医学研究和治疗。
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这种细胞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iPS)是指将成年细胞转化成类似于干细胞的细胞,该技术依赖于一组特殊的基因。
这种技术有助于研究某些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还可以用于细胞和组织再生,有望实现器官再生和治疗疾病的终极目标。
糖尿病治疗方法的最新科研进展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流行。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糖尿病治疗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进展。
这些进展涉及到药物疗法、生物技术、干细胞治疗等各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会简要介绍糖尿病治疗方法的最新科研进展。
药物治疗一直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一代抗糖尿病药物的研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类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糖尿病治疗。
此外,SGLT2抑制剂也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选择,通过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尿液中葡萄糖的排泄,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这些新药物的出现,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希望。
在生物技术领域,干细胞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点。
一些早期的研究表明,干细胞具有分化为胰岛β细胞的潜力,这为糖尿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干细胞治疗可以通过将来源于患者自身的干细胞植入胰腺,实现胰岛细胞的再生。
此外,也有研究人员将外源性源于胰岛的干细胞植入患者体内,以补充体内胰岛细胞的不足。
这些方法均在实验室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实验证实其疗效和安全性。
基因治疗是近年来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另一重要进展。
通过基因治疗,可以直接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胰岛细胞的功能。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向患者体内输送胰岛素基因,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
另外,一些研究也着重于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的表达,以促进胰岛细胞的增殖和再生。
尽管基因治疗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它具备重要的潜力,有望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一种创新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生物技术和基因治疗,还有其他一些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取得进展。
例如,有研究表明体外脂肪酸转运可以有效促进自身免疫系统杀伤胰岛细胞的过程中产生的免疫因子,从而减少自身免疫炎症,保护胰岛细胞的正常功能。
另外,一些研究者还在探索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更智能化的糖尿病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帮助患者实现个体化和精准化的治疗。
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糖尿病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医学难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医学研究的深入,糖尿病治疗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
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治疗的新进展,其中包括胰岛素治疗的创新、口服降糖药物的研发、营养治疗的优化、个体化治疗的策略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正文内容:一、胰岛素治疗的创新1.1高效胰岛素的进一步研发与应用1.2基于肠胃道的胰岛素释放剂的研究进展1.3胰岛素泵的改良与优化1.4胰岛素口服制剂的研发与应用1.5组织工程胰岛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二、口服降糖药物的研发2.1新一代GLP1受体激动剂的开发2.2SGLT2抑制剂的研究进展2.3双胍类药物的创新应用2.4胰岛素增敏剂的研究与开发2.5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新进展三、营养治疗的优化3.1个体化膳食指导的实施3.2高纤维饮食的疗效与推广3.3微生物组与糖尿病的关系3.4膳食补充剂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3.5运动与糖尿病的结合治疗四、个体化治疗的策略4.1基因检测与糖尿病风险评估4.2个体化阶梯治疗方案的制定4.3医生与患者合作的关键性4.4糖尿病教育与患者自我管理4.5药物个体化治疗的前景与挑战五、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5.1微血管并发症的综合治疗策略5.2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与治疗5.3心血管疾病的防控与治疗5.4肾脏并发症的干预与治疗5.5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总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糖尿病治疗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
胰岛素治疗的创新使得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更加方便和有效。
新一代口服降糖药物的研发产生了更多选择,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营养治疗的优化使得患者在控制饮食和血糖方面有更好的指导。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使得治疗更加有针对性和个体化。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成为治疗的重点。
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继续努力和研究。
为了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需要进一步推进糖尿病治疗的新进展。
几种干细胞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朱芳芳 09级生科2班 40908104【摘要】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
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
由于干细胞具有可塑性, 可用于治疗各种外伤、病理损伤、组织缺陷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和遗传疾病等, 可用于各种医学实验, 几乎涉及所有医学范畴, 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关键词】胰腺干细胞人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临床应用20 世纪是生命科学发展最为迅猛的时代,它已成为自然科学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
1998 年美国两个实验室分别报告了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ES 细胞) 和胚胎生殖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 , EG细胞) 建系成功。
ES 细胞是人体内最原始的细胞,它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在干细胞因子和多种白细胞介素的联合作用下可扩增出各类细胞,分离、保存并在体外人工大量培养使之成为各种组织和【1、2】器官已成为干细胞研究的首要课题。
1.胰腺干细胞的研究及发展1. 1 人类胰腺干细胞的分化和起源对人类而言,胚胎胰腺的发育起源于内胚层两个的原基背侧和腹侧原基, 背侧的原基是由前肠膨部分化而成, 于胚胎第26 天出现; 腹侧的原基则由胆十二指肠原基的胆管凸部分化而成, 在28~31 天出现; 41 天以后, 较大的背侧和腹侧原基渐渐融合生长, 形成胰腺的雏形, 逐渐发育为分泌导管及沿其排列的腺泡及管道, 其后腹侧原基形成成型胰腺的胰头(包括钩突) ,【3】背侧原基则发育为胰体和胰尾。
1. 2 胰腺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目前对于胰腺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主要有酶消化法、悬浮培养法和气液界面培养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