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多音字假jiǎ假如真假背bei背后后背圈quān圆圈套圈挨ái挨打挨骂jià放假假期bei 背包背带juàn羊圈猪圈āi挨挨挤挤二、词语积累1.近义词。
突然一忽然穿戴一打扮鲜艳一艳丽湿润一潮湿鸦雀无声一万籁俱寂互相一相互流利一流畅照例—照常详细一详尽绚丽多彩一五彩缤纷2.反义词。
罚一奖安静一喧闹古老一年轻流利一结巴急急忙忙——不慌不忙热闹一冷清湿润一干燥详细一简略清楚一模糊鸦雀无声——人声鼎沸3.带有人体器官名称的成语: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目瞪口呆七手八脚横眉竖眼心平气和口是心非交头接耳肝胆相照左膀右臂昂首挺胸披头散发怒目圆睁心灵手巧4.ABAC:糊里糊涂人山人海自由自在自作自受百发百中一心一意5.量词积累:一条小路一间教室一所小学一轮圆月一弯新月一泓清泉6.词语搭配:鲜艳的服装高高飘扬的国旗古老的铜钟刺骨的寒风粗壮的枝干好奇地盯着专心地学习聚精会神地听讲飞快地奔跑大声地喊叫亲切地嘱咐长得漂亮跑得快睡得香讲得详细听得认真读得响亮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三、课文要点1.《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样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祖国56个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自豪、赞美的情感。
2.《花的学校》选自《新月集》,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
这篇散文诗向我们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
本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叙述花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童趣。
3.《不懂就要问》写了孙中山读私塾时,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向先生提问的故事。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说的这句话激励我们勤学好问、乐于思专。
四、日积月累: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欲:想要鸣:叫立:站立)拟人句: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2、今天,太阳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易错字坪坝穿戴招引傣族粗壮摔跤蝴蝶钓鱼钩刀合拢玩耍辫子辩论辨别观察手掌笔陡铁链花苞耷拉炊烟一、近义词绚丽—绚烂飘扬—飞扬好奇—新奇假装—伪装快乐—愉快耷拉—低垂散发—散出勤劳—勤快似乎—好像鼓舞—鼓励居然—竟然细心—仔细火热—炽热汲取—吸取二、反义词花瓣仰望古老—年轻粗壮—纤细洁白—乌黑盛开—凋谢一本正经—漫不经心劳累—清闲黎明—黄昏满载而归—一无所获张开—合拢喜爱—讨厌勤劳—懒惰三、多音字好(好人)(好奇)晃(摇晃)(晃眼)假(假装)(假日)朝(朝向)(朝阳)似(似乎)(似的)发(发现)(发卡)藏(躲藏)(西藏)散(散步)(零散)背(背包)(背诵)累(劳累)(积累)颤(颤动)(颤栗)盛(盛开)(盛饭)鲜(鲜艳)(朝鲜)四、四字词语绚丽多彩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白发苍苍满载而归 AABC式词语缕缕炊烟点点星光闷闷不乐哈哈大笑第二篇:人教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教学反思人教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反思这一单元教学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学习的一单元,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要通过本组的学习,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中年级的学习。
因此,我们必须重温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
低年级的教学要求主要是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用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从本册开始,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方法,对识字进行归类学习,在作业和小练笔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字,在阅读中加强词句练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抓住导语、思考练习及课文中关键处提出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这一单元导语就用诗一般的语言为学生描述了五彩斑斓的儿童生活情景,点明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用心去感悟生活的丰富多彩。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4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必记一、易读错的字早晨(chén) 绒(róng)球花粗(cū)壮荒(huāng)野照例(lì)放假(jià) 衣裳(shang) 双臂(bì) 背诵(sòng) 挨(ái)打二、会写词语早晨绒球花汉族旅行鲜艳服装装扮化妆打扮朗读安静停在粗壮穿戴校园孔雀敬爱国旗敬礼铜钟教室树枝这些好奇招引古老枝干影子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处罚放假互相所有能够猜想扬起双臂功课墙角落叶落荒而逃寒假所以飘扬臂膀墙壁四、多音字假()()背()()()()()()圈()()()()五、近义词鲜艳—艳丽好奇—新奇打扮—装扮洁白—雪白安静—宁静轰响—轰鸣狂欢—狂喜突然—忽然觉得—感觉流利—流畅详细—详尽认真—仔细清楚—明白鸦雀无声—悄然无声六、反义词安静—热闹招引—驱赶洁白—乌黑湿润—干燥出来—进去扬起—放下主动—被动认真—马虎清楚—模糊糊里糊涂—一清二楚鸦雀无声—人声鼎沸七、词语搭配【动词搭配】(打)招呼 (朗读)课文 (跳)孔雀舞 (做)游戏 (看)热闹(走过)荒野 (吹着)口笛 (站)墙角 (收起)戒尺【形容词搭配】(敬爱)的老师 (可爱)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粗壮)的枝干 (洁白)的粉墙【数量词搭配】一(条)小路一(间)教室一(所)小学两(只)猴子十、仿写句子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用加点的字说一句话)——————————————————————————2、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
清风一吹,他们便跳起欢快的舞蹈。
蝴蝶一来,他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招呼。
3. 反问句: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述句)十一、考点提示1. 《花的学校》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本文出自《新月集》2. 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学校里有不同民族的学生,大家穿戴不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笔记一、第一单元:- 生字:- “晨”:上下结构,日字头,本义是早晨。
组词“清晨”“晨练”。
- “绒”:左右结构,绞丝旁,与丝线有关。
可组词“绒毛”“绒球”。
- 重点词语:- 坪坝:平坦的场地。
- 穿戴:穿的和戴的服饰。
- 鲜艳:鲜明而美丽。
- 课文理解:- 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 生字:- “荒”:上下结构,草字头。
本义是荒芜。
组词“荒野”“荒地”。
- “笛”:上下结构,竹字头,与竹子有关,是一种乐器。
组词“笛子”“长笛”。
- 重点词语:- 狂欢:纵情欢乐。
- 碰触:接触、碰撞。
- 课文理解:- 诗人以孩子的视角想象花朵在地下的学校上学、放假等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 生字:- “背”:多音字,bēi(背包)、bèi(背诵)。
- “诵”:左右结构,言字旁,与说话有关。
组词“诵读”“朗诵”。
- 重点词语:- 照例:按照惯例。
-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
- 课文理解:- 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二、第二单元:- 古诗理解:-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前两句描写了山路、人家等山中景色,后两句重点写枫叶,表达了诗人对深秋山林景色的喜爱之情。
- 作者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通过“荷尽”“菊残”与“橙黄橘绿”的对比,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
- 作者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前两句写秋风落叶引发的思乡之情,后两句通过儿童夜捉促织的场景,更烘托出诗人的孤寂。
- 生字:- “径”:左右结构,双人旁,本义是小路。
组词“小径”“石径”。
- “霜”:上下结构,雨字头,与天气现象有关。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三年级语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一、生字词Píng bà óu xì zhā ǐn huān hàng zhā hū ìng lǐ(坪坝)(游戏)(招引)(欢唱)(招呼)(敬礼)piā áng hú dié hà qí fèng ěi zhú huān dài dǎ bàn(飘扬)(蝴蝶)(好奇)(凤尾竹)(穿戴)(打扮)á huàng tóng zhōng ū zhuàng ǒng què ǚ ié bái rè nà(摇晃)(铜钟)(粗壮)(孔雀舞)(洁白)(热闹)iǎ zhuāng zhè xiē shèng āi róng á án shuǎ hé lǒng(假装)(这些)(盛开)(绒毛)(玩耍)(合拢)ìběn zhèng īng ǐn rén zhù ù shǐ ìn ǒu qù shǒu zhǎng(一本正经)(引人注目)(使劲)(有趣)(手掌)huā bàn dià ú guān há bái fà āng āng sì hū zán èn(花瓣)(钓鱼)(观察)(白发苍苍)(似乎)(咱们)ué xīn ū rán biàn zi ǒng qì fēng dǐng fèn lì lì liàng(决心)(居然)(辫子)(勇气)(峰顶)(奋力)(力量)zhōng ú pá shān áng qǐ(终于)(爬)(仰起)二、复习:1、《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九月开学必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一、易读错的字惠崇(chóng)芦芽(yá)泥融(róng)鸳鸯(yuānyāng)减(jiǎn)少河豚(tún)伶(líng)俐掠(lüè)过荡漾(yàng)几痕(hén)形(xíng)成沾(zhān)水闲散(sǎn)凑(còu)成饱胀(zhàng)破裂(liè)姿势(zīshì)随(suí)风仿(fǎng)佛昆(kūn)虫款(kuǎn)款地瞎(xiā)子备忘录(lù)黑绸(chóu)二、易写错的字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聚:上下结构,下面是“”;倦: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瓣:左中右结构,中间是“瓜”;露:上面的雨字头写法为“”。
三、重点词语融化燕子鸳鸯优惠崇高芦芽梅花小溪广泛减法绝句杜甫花草春风取长补短凑成吹拂聚拢赶集形成掠过偶尔沾水疲倦纤细痕迹乌黑剪刀活泼春日轻风洒落加入春光湖面电线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仿佛随风舞蹈停止荷花清香赶紧圆盘眼前画家本领飘动了不起花骨朵儿第二单元宋(sòng)人解释(shì)触株(chùzhū)耕(gēng)者折颈(jǐng)懦弱(nuòruò)陶(táo)罐谦(qiān)虚价(jià)值尘(chén)土捧(pěng)起狮(shī)子别致(zhì)欣赏(xīnshǎng)不禁(jīn)皱(zhòu)眉匀称(yúnchèn)挣(zhèng)脱倒映(yìng)遵循(zūnxún)传(chuán)来尊(zūn)敬碌(lù)碌无为二、易写错的字释:左边是“釆”。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1. 生字词- 会认的字:坝(bà)、汉(hàn)、艳(yàn)、扬(yáng)、读(dú)、摔(shuāi)、跤(jiāo)、凤(fèng)、洁(jié)等。
- 会写的字: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
- 多音字:“好”(hǎo、hào),如“好朋友”(hǎo)、“好奇”(hào);“当”(dāng、dàng),如“当然”(dāng)、“上当”(dàng)。
2. 课文内容- 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 按照上学前、上课、下课的顺序描写了边疆小学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 文中通过描写小动物的活动,如“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衬托出校园的安静。
3. 重点句子-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动物当作人来写,从侧面表现了同学们读书的认真。
1. 生字词- 会认的字:荒(huāng)、笛(dí)、罚(fá)、假(jià、jiǎ)、裳(shang)等。
- 会写的字: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
- 多音字:“假”(jiǎ、jià),“假如”(jiǎ)、“放假”(jià)。
2. 课文内容- 这是一首散文诗,作者泰戈尔以孩子的视角想象了花的学校。
- 课文以儿童的口吻向妈妈描述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和学校。
花孩子们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下雨时放假出来玩耍。
3. 重点句子-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把花当作孩子来写,充满了童真童趣。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1. 字词
生字:坝、汉、艳、扮、扬、读、摔、跤、凤、洁、荒、笛、罚、假、裳。
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2. 句子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窗外的安静,突出了同学们读书的认真。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这句话描写了学校的古老和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学校的喜爱之情。
3. 课文内容理解
《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
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金色的草地》:讲述了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时发现了草地
会变色的秘密,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孩子们的探索精神。
《爬天都峰》:叙述了“我”和一位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
上天都峰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要有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4. 写作方法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如《我们的民族小学》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写了学校的美丽景色。
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如《爬天都峰》通过“我”和老爷爷爬天都峰的事例,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品质。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第一单元1、多音字(1)假:假装、假日(2)好:问好、好奇(3)发:发现、白发(4)晃:晃眼、摇晃2、学写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3、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4、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5、写作:记叙课余活动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小儿垂钓》(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二)第二单元1、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1)平铺直叙式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语言在动作之前“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强调话语)(3)话语分隔式“是的。
”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注意不同方式里,标点符号的不同使用方法)2、积累、讲述名人故事(表达的完整性)3、积累名人名言、成语故事4、写人记事作文训练(通过事情反映人物性格)5、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的句子,简单分析人物性格(三)第三单元1、古诗积累与翻译(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夜书所见》(1)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可以看出是什么时节?①梧叶、江、篱落②秋叶(2)诗中笼罩着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静寂、凄冷②思乡之情;客居、漂泊、居无定所的孤寂、落寞;童年的留恋、怀想(3)表现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③悲欢对比,以欢衬悲④虚实结合,以实映虚⑤传情达意,暗用典故⑥拟人、通感,增辉添彩(4)举出其他描写秋天的诗句和诗篇3、文章情感的把握:《风筝》(1)把握《风筝》一文里感情的变化过程,依据相关字句,进行简要归纳(2)积累表现人物心情或感情的词语、字句(3)写作:写作一篇内容充实的记叙文,表现人物(或字句)的情感、心理变化过程4、理解文中的字词句依据课文里的描写或叙述,理解文中的字句,或推断出陌生字词句的含义。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第一单元多音字假: 假装、假日好: 问好、好奇发: 发现、白发晃: 晃眼、摇晃朝: 朝向、朝霞学写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 一篇文章, 一段话, 或几句名言后, 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 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 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阅读: 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描是描绘, 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 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 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如: 《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 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 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
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 以及传达的情感如: 《爬天都峰》一文中, “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 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 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写作: 记叙课余活动所谓记叙文, 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古诗积累《小儿垂钓》(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 绘形绘神, 跃然纸上)1《我们的民族小学》主要内容:课文层次清楚。
先写同学们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 再写课上和课下的情形, 最后以自豪的赞美之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 凤尾竹影子, 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 影子绵绵萦绕, 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忘的学校。
主题思想: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 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体现了祖国各民族间的有爱和团结。
2《金色的草地》主要内容:课文语言平实。
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 真实生动, 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 使人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
第三段以吐泡泡的形式, 对阅读作了提示, 目的是引导读者理解草地会变色的原因;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 用拟人的手法, 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一、生字词
Píng bà yóu xì zhāo yǐn huān chàng zhāo hū jìng lǐ
(坪坝)(游戏)(招引)(欢唱)(招呼)(敬礼)
piāo yáng hú diã hào qí fâng wěi zhú chuān dài dǎ bàn
(飘扬)(蝴蝶)(好奇)(凤尾竹)(穿戴)(打扮)
yáo huàng tóng zhōng cū zhuàng kǒng quâ wǚ jiã bái râ nào
(摇晃)(铜钟)(粗壮)(孔雀舞)(洁白)(热闹)
jiǎ zhuāng zhâ xiē shâng kāi róng máo wán shuǎ hã lǒng
(假装)(这些)(盛开)(绒毛)(玩耍)(合拢)
yìběn zhâng jīng yǐn rãn zhù mù shǐ jìn yǒu qù shǒu zhǎng
(一本正经)(引人注目)(使劲)(有趣)(手掌)
huā bàn diào yú guān chá bái fà cāng cāng sì hū zán mân
(花瓣)(钓鱼)(观察)(白发苍苍)(似乎)(咱们)
juã xīn jū rán biàn zi yǒng qì fēng dǐng fân lì lì liàng (决心)(居然)(辫子)(勇气)(峰顶)(奋力)(力量)
zhōng yú pá shān yáng qǐ
(终于)(爬山)(仰起)
二、复习课文:
1、《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金色的草地》课文感情:热爱大自然,大自然给我的们生活带来了乐趣。
a) 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第一件: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
第二件: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b) 草地为什么会变色?
(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会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
c) 这篇课文主要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作者和弟弟快乐的童年生活。
(注意:文章想表达的不是蒲公英为什么会变色,而是让孩子体会到作者快乐的童年生活。
)
3、《爬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a) 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
)
b)天都峰有什么特点?
一是高,高的如上青天。
二是陡,陡得似直上直下。
4、《槐乡的孩子》课文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
a)槐乡的孩子可爱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
三、背诵、背写:
1、第一课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这时候,窗外,树枝,鸟儿,蝴蝶,好像都
在。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
这些山林里的,是那样听着同学们。
2、第二课第三自然段
原来,蒲公英的花,可以、。
花朵时,它是的,草地也是的;花朵时,被包住,草地就。
3、背诵第三课第二自然段。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啊,峰顶,在上面哩!我吗?再看看的石级,石级边上的,是从天上的,真叫人。
4、默写《小儿垂钓》
四、比较组词:
评(评价)粗(粗壮)招(招呼)湖(湖水)要(要求)仰(仰头)
坪(坪坝)组(组织)召(号召)蝴(蝴蝶)耍(玩耍)迎(欢迎)
钓(钓鱼)袋(口袋)些(这些)带(皮带)包(书包)辫(辫子)
钩(钩子)装(假装)此(此处)戴(穿戴)苞(花苞)瓣(花瓣)
峰(山峰)锋(雷锋)拢(合拢)陡(笔陡)连(连长)似(似乎)
蜂(蜜蜂)逢(相逢)龙(龙宫)徒(徒弟)链(铁链)以(以后)
五、多音字:
hào(爱好) jī(奇数) jiǎ(假发)jìn(使劲)
好奇假劲
hǎo(好处) qí(奇怪) jià(假日)jìng(劲敌)
shì(似的) xiānɡ(相逢) fā (发现) huǎnɡ(晃眼)
似相发晃
sì(似乎) xiànɡ(相貌) fà (头发) huànɡ(摇晃)
zhāo(朝阳) dōu (都有)
朝都
chāo(朝向) dū (首都)
六、反义词:
仔细——马虎;可爱——可恨(讨厌);散发——收集;
清香——恶臭;勤劳——懒惰;满载而归——空手而回;
近义词:
汲取——吸取;鼓励——鼓舞;纪念——怀念;
假装——伪装;观察——察看(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