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醋酸纤维素理化指标
- 格式:pdf
- 大小:11.07 KB
- 文档页数:1
三醋酯定义
三醋酯纤维,又称醋纤、乙酸纤维或乙酸纤维素纤维,是人造纤维的一种。
它一般以精制棉子绒为原料制成三乙酸纤维素酯,再部分水解成较低乙酸酯(如二乙酸酯),然后溶解在丙酮中成纺丝溶液,再用干纺法成形,可制成长纤维或短纤维。
三醋酯
纤维有蚕丝的优良性质,分有光和无光两种,密度约1.32。
它也可不经部分水解,
直接溶解在二氯甲烷中成纺丝溶液而用干纺法成形,称作三乙酯纤维,简称三醋纤
(triacetate)。
其耐光性较好,但染色性能较差。
此外,还有一种纤维素与醋酐发生反应而得纤维醋酸酯,经纺丝而成纤维素醋酸酯纤维,也简称醋酯纤维。
这种纤维素与三醋酯纤维在化学结构和性质上有所不同,但同属于人造纤维的范畴。
醋酯纤维又称醋酸纤维素纤维。
醋酯纤维分为二醋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两类。
二醋酯纤维是以三醋酸纤维素部分皂化所得的二醋酸纤维素(酯化度为230~250,溶于丙酮)为原料,经纺丝加工制得;三醋酯纤维是以纤维素完全乙酰化所得的三醋酸纤维素(酯化度为270~300,不溶于丙酮)为原料,经纺丝制得。
它们的吸湿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1]。
通常所说的醋酯纤维即指二醋酯纤维。
现如今,醋酯纤维作为新型环保纤维,人们已开发出各种纺织纤维与醋酯纤维的混纺和交织产品,如与差别化涤纶、真丝、羊毛、羊绒和锦纶等混纺。
二醋酯纤维与三醋酯纤维在外观和纤维形态上极其相似,在化学溶解性能上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目前在国家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测试方法对于二者的区分界线较为模糊,尤其是它们经过染整加工以及后整理处理之后,会影响其部分溶解性能,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常出现通过标准方法无法将二醋酯纤维或三醋酯纤维溶解干净的情况,给醋酯纤维的定量化学分析过程造成一定的困难。
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些困难,进一步完善醋酯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产品的化学定量方法,重点通过它和蚕丝及锦纶纤维的分子结构性差异,参照标准GB/T 2910.1—2009[3]~GB/T 2910.24—2009和FZ/T 01057.4—2007[2],采用16种试剂做溶解性能试验,从中筛选出最适合醋酯纤维与蚕丝、锦纶纤维混纺产品含量分析的化学试剂,并进行试验条件最优化比较,选择出最佳的试剂浓度、试验温度和试验时间等试验条件,确定了蚕丝纤维和锦纶纤维在这试验条件下合理的修正系数,经过溶解、过滤、烘干和称重计算出其中各组分的纤维含量。
1 试验部分1.1 试验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真空抽气泵;快速烘箱,烘干温度为(105±3)℃;分析天平,精度为0.1 mg;干燥器,装有变色硅胶;具塞三角烧瓶,容量250 mL;玻璃砂芯坩埚,容量30~50 mL,微孔直径为40~120 μm的烧结圆形过滤坩埚;称量瓶;温度计等。
三醋酸纤维素干燥过程中质量控制Abstract:Studied on the drying process of triacetate cellulose (TAC)and its effection on the quality of triacetate cellulose.Key words:cellulose triacetate;Dry;Moisture;Dissolved mass三醋酸纤维素(TAC)是由棉浆粕或木浆粕的纤维素和醋酸酐在硫酸的催化作用下,纤维素上面的三个羟基完全被乙酰基取代而得。
三醋酸纤维素被广泛用作显示用的光学膜和功能性膜材料,源于TAC 作为光学膜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阻燃性、低雾度值和高透光率等特性,可用于感光胶片、显示器光学元件和眼镜片中;TAC作为功能性膜材料,具有选择性高、透水量大等优点,可用于渗透膜和阴阳离子份离膜等。
作为工业产品的TAC,水份对其下游加工至关重要。
同时,干燥过程中如控制偏差,也会影响到产品质量。
本文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了TAC的干燥条件及其可能引发的质量问题。
1 实验材料及内容1.1 实验材料设备:500 mL敞口玻璃瓶、有戴孔的HDPE塞子、搅拌器(900 rpm)、天平(精确到1 g)、25倍显微镜(目镜10倍,物镜2.5倍)、梅特勒-托利多水份测定仪、干燥机。
溶剂:二氯甲烷(份析级)、纯乙醇(份析级)、混合溶剂:二氯甲烷92.02%、乙醇7.98%。
1.2 TAC的干燥过程目前,本文主要是对TAC产品采用转筒干燥机方式进行干燥进行研究,转筒干燥的方式物料从干燥机一侧进入干燥机后经过被蒸汽加热的层状列管,和被干燥机转动翻转之后从干燥机另一侧下料,干燥产生的湿气被处理后排到大气中,产生的冷凝水被回收。
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和干燥环境对TAC产品水份和溶解质量都会有较大影响。
1.3 产品性能测试对TAC产品水份、溶解质量(不溶物、杂质等)测试。
苦咸水资料农村饮用苦咸水的人口有3800多万人。
苦咸水主要是口感苦涩,很难直接饮用,长期饮用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
苦咸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苦咸水的化学类型主要为氯化物型或硫酸氯化物型,已完全不能适于人畜饮用和农业生产的需要。
据桐城市卫生防疫部门1999年至2002年对全市苦咸水区83个村8万人的抽样调查,肠道感染发病率为每人每年平均1.45次,较其它区域高出38个百分点,更为严重的是,苦咸水区儿童的发病率较其它区域高出60个百分点。
长期喝苦咸水、严重危害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许多问题的解决已超过了农民力所能及的范围。
我市有关部门如果不及早重视、防范、治理,将会造成比城市水环境更复杂、更有害、更难治理和恢复的局面。
水是生命之源,农业之本。
喝上、用上洁净水、有效的保护水环境不仅是农民的迫切需求,也是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各级政府应重视农村水污染的治理、积极改善农村的水环境。
反渗透技术是世界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应用的一项新技术。
反渗透(RO)亦称逆渗透,主要由高压泵和反渗透膜两部分组成。
在足够高压力的情况下,除水分子外、水中其他矿物质、有机及各种离子几乎都被拒之于膜外,并被高压水流冲出。
渗透另一面的水即是安全、卫生、纯净的水。
其原理相当于人体内的半透膜,使有用的物质透过膜得以利用,而无用物质则予以排出。
因为它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
故称为反渗透。
它已成为现代纯水、高纯水制备、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及其他行业分离工程中重要的技术设备。
电渗析技术从五十年代确立以来,在工程技术应用过程中迅速崛起,在海水淡化苦咸水脱盐、海水浓缩制盐、废水处理以及食品、医药、电子、电力等行业中所起的作用与日俱增。
它以许多出色的应用实例,证实了其在技术上的先进性以及其他分离方法所不能替代的若干优异的特点。
现在正在开发和将着手开发的若干神功妙用,更是绚丽多彩。
我国是从1958年开始电渗析工程的研究开发工作,属于世界上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
三醋酸纤维素理化指标
一、密度
醋酸纤维素的密度是指醋酸纤维素每单位体积中所含的质量。
醋酸纤维素的密度一般在1.20-1.80 g/cm3之间,密度越高,其结构越密实,孔隙度越低。
二、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指醋酸纤维素每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
醋酸纤维素的比表面积一般在200-400m2/g之间,比表面积越大,其吸收能力越强。
三、孔隙度
孔隙度是指醋酸纤维素每单位体积中的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
醋酸纤维素的孔隙度一般在80~90%,孔隙度越低,其密度就越高。
四、吸水性
吸水性是指醋酸纤维素在水中吸收的水分的多少。
醋酸纤维素的吸水性一般在8-20%,吸水性越高,其材料的使用性能就越好。
五、电阻率
电阻率是指醋酸纤维素对电流的阻抗能力。
醋酸纤维素的电阻率一般在1.0×10-7~1.5×10-7之间,电阻率越大,其材料的抗静电性能就越强。
六、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是指醋酸纤维素在高温下维持其结构、形状和性质的能力。
醋酸纤维素的热稳定性一般在120-180℃之间,热稳定性越高,其材料的耐热性能就越强。
七、耐抗性
耐抗性是指醋酸纤维素对腐蚀性介质的抗腐蚀能力。
醋酸纤维/醋酯纤维醋酸纤维醋酸纤维又称醋酸纤维素,即纤维素醋酸酯。
醋酸纤维素以醋酸和纤维素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制得的人造纤维。
结构式可表示为:(C6H7O2)(OOCCH3)3n。
目录分类及发展史用途生产及经济效益产品应用分类及发展史用途生产及经济效益产品应用分类及发展史分类醋酯纤维分为二型醋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两类。
通常醋酯纤维即指二型醋酯纤维。
它是人造纤维的一种,一般用精制棉子绒为原料制成三醋酸纤维素脂,溶解在二氯甲烷中成仿丝溶液而用干纺法成形,耐光性较好,染色性能较差,一般制成短纤维,可用作人造毛。
也可制成强力醋酸纤维。
发展史醋酯纤维由瑞士人H.德雷富斯和C.德雷富斯兄弟开发。
他们将生产清漆用醋酸纤维素溶于丙酮后经喷丝头压出,在热空气流中溶剂挥发,细流形成纤维。
在20世纪20年代投入工业生产。
1983年,世界产量为275kt,占人造纤维总产量的9.12%。
二型醋酯纤维以三醋酸纤维素部分皂化所得的二醋酸纤维素(酯化度为230~250,溶于丙酮)为原料,经纺丝加工制得。
二型醋酯纤维的吸湿性能良好,回潮率为6%,能用分散染料染色,并具良好的穿着性能。
长丝光泽优雅,手感柔软,有良好的悬垂性,酷似真丝,适于制作内衣、浴衣、童装、妇女服装和室内装饰织物等,还可做香烟滤嘴。
短纤维用于与棉、羊毛或合成纤维混纺,但在湿态下强度降低40%~50%,纤维在140~150℃时开始变形,176℃发生粘结。
其中空纤维(见化学纤维)具有透析功能,可用于医疗和化工净化、分离等。
二型醋酯纤维长丝常用干法纺丝制得。
将二醋酸纤维素溶解在含少水的丙酮溶剂中,配成浓度为22%~30%的纺丝液,经过滤和脱泡后送去纺丝。
纺丝液细流与热空气流接触,溶剂挥发,形成丝条,经拉伸制得纤维。
短纤维以湿法纺丝制得。
纺后需经水洗和净化处理。
三醋酯纤维以纤维素完全乙酰化所得的三醋酸纤维素(酯化度为270~300,不溶于丙酮)为原料,经纺丝制得。
其性能与二型醋酯纤维相似,但湿态下强度降低达30%,耐热性较优,经热处理后能在240~250℃下不变形,回潮率仅为3.2%,但耐磨性较差。
三醋酸纤维素TAC(三醋酸纤维素,Triacetyl Cellulose),液晶显示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材料。
主要用于保护LCD偏光板。
酯化纤维素薄膜应用历史超过一世纪,原料来自木材纤维素,为造纸工业之延伸,目前LCD偏光板用之保护膜主要成份为TAC(三醋酸纤维素,Triacetyl Cellulose),其组成非常复杂,其中包含可塑剂、助溶剂、润湿剂、滑剂以及抗紫外线剂等等,TAC 以溶剂铸膜加工成膜,至今仍是穿透度最高之高分子材料之一。
虽然在偏光板发展历史中,只要有透明塑料出现即尝试是否可以取代TAC,但是均无法超越TAC 93%以上之光穿透度,且TAC本身即是一片负型之C-plate,不同之配方与酯化程度影响相位差值,目前相位差值约为30~200nm之间,对于液晶显示器具有特定之补偿能力,所以虽然TAC有吸水率高、尺寸安定性与表面特性易受环境影响缺点,但均无法被其它材料所取代。
FujiFilm、Konica-Minolta等TAC制造商为巩固市场,均致力于:开发性质更稳定、加工性更好之配方;开发厚度更薄之薄膜,目前主流厚度为80μm,有部分产品使用40μm厚度;开发宽度更宽(1330mm→1470mm)、长度更长(3900m/roll)之薄膜成形技术,降低后续加工成本;引入相位差之功能,使其不单是保护膜也是补偿膜,如日本Konica所开发之N-TACTM,为一光轴属于Biaxial-plate特性之保护膜,应用于液垂直配向(MVA)液晶显示器补偿色偏及视角。
近来快速发展之光学材料COP,最有机会取代TAC保护膜之角色,因其光学特性不输TAC,而机械性、耐温性及耐候性远超过TAC,目前问题在于价格约为TAC 三倍而未能普及,不过值得期待。
偏光片是以聚乙烯醇(PVA)拉伸膜和醋酸纤维素膜(TAC)经多次复合、拉伸、涂布等工艺制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可实现液晶显示高亮度、高对比度特性。
本文以TN型LCD用偏光片为例偏光片的结构偏光片是一种由多层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具有产生偏振光功能的光学薄膜,按其在液晶屏的使用位置不同,大体上可分为面片(又称透过片)和底片两种(又称反射片),下图是典型TN型偏光片的面片和底片剖面结构示意图:各层的材质和主要功能偏光层:是由PVA(聚乙烯醇)薄膜经染色拉伸后制成,该层是偏光片的主要部分,也称偏光原膜。
醋酸纤维素片1、项目目的和意义醋酸纤维素是纤维素中的羟基被酯化而生成的。
按乙酰基含量不同,分为三个品种:其中乙酰基含量在31%-35%时,称为一醋酸纤维素;乙酰基含量在38%-41.5%时,称为二醋酸纤维素;乙酰基含量大于43%时,称为三醋酸纤维素。
本项目主要指二醋酸纤维素,俗称醋片(以下统称醋片)。
香烟小咀丝束是醋片的主要消费领域。
由醋片制的丝束,用于香烟滤咀材料,具有弹性好、无毒、无味、热稳定性好、吸咀小,截滤效果显著,能减少烟气中的毒物,同时又保留了一定的烟碱不失香烟口味。
它比聚丙烯丝等材料具有无法相比的优越性。
世界上香烟过滤咀的消耗量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势头。
醋片做为生产香烟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发展快,用量大。
此外,醋片还可以用于制造热塑性塑料、电话机壳、眼镜架、玩具、醋酸人造丝、生物降解薄膜、半透膜材料(用于海水淡化、水处理、混合气体分离、病毒细菌分离等)。
国外醋片总量60%以上消费于香烟丝束;国内则绝大部分用于香烟丝束,仅少量用于纺织、塑料制品等。
又由于国内醋片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所以拟建5万吨/年醋片装置,在国内市场上还有一定份额。
2、市场分析2•1国外市场分析国外主要醋片生产公司有:Eastman corp(美国)、Hoechst celanese(美国)、Primester corp(美国)、大赛璐公司(日本)、帝人公司(日本)。
世界上醋片的发展比较平稳,目前装置能力80万吨/年以上,且都满负荷生产。
醋酸纤维丝束是香烟滤嘴的理想原料,过去20年中,醋酸纤维丝束增长稳定,年均增长6%以上,预计还会继续保持这种趋势。
丝束的原料是醋片,丝束的增长趋势决定了醋片的发展。
1996年醋酸纤维丝束消费58万吨以上,相应耗醋片55万多吨。
预计2005年醋酸纤维丝束年均增长率5%计,需求为102万吨,相应醋片约97万吨(1吨丝束消耗醋片0.95吨计)。
2•2国内市场分析我国烟草十年来稳定增长,尤其近三年快速增长。
5万吨/年醋酸纤维素片1、项目目的和意义醋酸纤维素是纤维素中的羟基被酯化而生成的。
按乙酰基含量不同,分为三个品种:其中乙酰基含量在31%-35%时,称为一醋酸纤维素;乙酰基含量在38%-41.5%时,称为二醋酸纤维素;乙酰基含量大于43%时,称为三醋酸纤维素。
本项目主要指二醋酸纤维素,俗称醋片(以下统称醋片)。
香烟小咀丝束是醋片的主要消费领域。
由醋片制的丝束,用于香烟滤咀材料,具有弹性好、无毒、无味、热稳定性好、吸咀小,截滤效果显著,能减少烟气中的毒物,同时又保留了一定的烟碱不失香烟口味。
它比聚丙烯丝等材料具有无法相比的优越性。
世界上香烟过滤咀的消耗量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势头。
醋片做为生产香烟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发展快,用量大。
此外,醋片还可以用于制造热塑性塑料、电话机壳、眼镜架、玩具、醋酸人造丝、生物降解薄膜、半透膜材料(用于海水淡化、水处理、混合气体分离、病毒细菌分离等)。
国外醋片总量60%以上消费于香烟丝束;国内则绝大部分用于香烟丝束,仅少量用于纺织、塑料制品等。
又由于国内醋片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所以拟建5万吨/年醋片装置,在国内市场上还有一定份额。
2、市场分析2•1国外市场分析国外主要醋片生产公司有:Eastman corp(美国)、Hoechst celanese(美国)、Primester corp(美国)、大赛璐公司(日本)、帝人公司(日本)。
世界上醋片的发展比较平稳,目前装置能力80万吨/年以上,且都满负荷生产。
醋酸纤维丝束是香烟滤嘴的理想原料,过去20年中,醋酸纤维丝束增长稳定,年均增长6%以上,预计还会继续保持这种趋势。
丝束的原料是醋片,丝束的增长趋势决定了醋片的发展。
1996年醋酸纤维丝束消费58万吨以上,相应耗醋片55万多吨。
预计2005年醋酸纤维丝束年均增长率5%计,需求为102万吨,相应醋片约97万吨(1吨丝束消耗醋片0.95吨计)。
2•2国内市场分析我国烟草十年来稳定增长,尤其近三年快速增长。
分类及发展史分类醋酯纤维分为二型醋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两类。
通常醋酯纤维即指二型醋酯纤维。
它是人造纤维的一种,一般用精制棉子绒为原料制成三醋酸纤维素脂,溶解在二氯甲烷中成仿丝溶液而用干纺法成形,耐光性较好,染色性能较差,一般制成短纤维,可用作人造毛。
也可制成强力醋酸纤维。
发展史醋酯纤维由瑞士人H.德雷富斯和C.德雷富斯兄弟开发。
他们将生产清漆用醋酸纤维素溶于丙酮后经喷丝头压出,在热空气流中溶剂挥发,细流形成纤维。
在20世纪20年代投入工业生产。
1983年,世界产量为275kt,占人造纤维总产量的9.12%。
二型醋酯纤维以三醋酸纤维素部分皂化所得的二醋酸纤维素(酯化度为230~250,溶于丙酮)为原料,经纺丝加工制得。
二型醋酯纤维的吸湿性能良好,回潮率为6%,能用分散染料染色,并具良好的穿着性能。
长丝光泽优雅,手感柔软,有良好的悬垂性,酷似真丝,适于制作内衣、浴衣、童装、妇女服装和室内装饰织物等,还可做香烟滤嘴。
短纤维用于与棉、羊毛或合成纤维混纺,但在湿态下强度降低40%~50%,纤维在140~150℃时开始变形,176℃发生粘结。
其中空纤维(见化学纤维)具有透析功能,可用于医疗和化工净化、分离等。
二型醋酯纤维长丝常用干法纺丝制得。
将二醋酸纤维素溶解在含少量水的丙酮溶剂中,配成浓度为22%~30%的纺丝液,经过滤和脱泡后送去纺丝。
纺丝液细流与热空气流接触,溶剂挥发,形成丝条,经拉伸制得纤维。
短纤维以湿法纺丝制得。
纺后需经水洗和净化处理。
三醋酯纤维以纤维素完全乙酰化所得的三醋酸纤维素(酯化度为270~300,不溶于丙酮)为原料,经纺丝制得。
其性能与二型醋酯纤维相似,但湿态下强度降低达30%,耐热性较优,经热处理后能在240~250℃下不变形,回潮率仅为3.2%,但耐磨性较差。
三醋酯纤维长丝一般也用干法纺丝制得,溶剂由二氯甲烷和少量乙醇组成,纺丝液浓度20%~22%,也可采用均相乙酰化所得三醋酸纤维素溶液为纺丝液,纺丝温度稍低。
三醋酸纤维素TAC(三醋酸纤维素,Triacetyl Cellulose),液晶显示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材料。
主要用于保护LCD偏光板。
酯化纤维素薄膜应用历史超过一世纪,原料来自木材纤维素,为造纸工业之延伸,目前LCD偏光板用之保护膜主要成份为TAC(三醋酸纤维素,Triacetyl Cellulose),其组成非常复杂,其中包含可塑剂、助溶剂、润湿剂、滑剂以及抗紫外线剂等等,TAC 以溶剂铸膜加工成膜,至今仍是穿透度最高之高分子材料之一。
虽然在偏光板发展历史中,只要有透明塑料出现即尝试是否可以取代TAC,但是均无法超越TAC 93%以上之光穿透度,且TAC本身即是一片负型之C-plate,不同之配方与酯化程度影响相位差值,目前相位差值约为30~200nm之间,对于液晶显示器具有特定之补偿能力,所以虽然TAC有吸水率高、尺寸安定性与表面特性易受环境影响缺点,但均无法被其它材料所取代。
FujiFilm、Konica-Minolta等TAC制造商为巩固市场,均致力于:开发性质更稳定、加工性更好之配方;开发厚度更薄之薄膜,目前主流厚度为80μm,有部分产品使用40μm厚度;开发宽度更宽(1330mm→1470mm)、长度更长(3900m/roll)之薄膜成形技术,降低后续加工成本;引入相位差之功能,使其不单是保护膜也是补偿膜,如日本Konica所开发之N-TACTM,为一光轴属于Biaxial-plate特性之保护膜,应用于液垂直配向(MVA)液晶显示器补偿色偏及视角。
近来快速发展之光学材料COP,最有机会取代TAC保护膜之角色,因其光学特性不输TAC,而机械性、耐温性及耐候性远超过TAC,目前问题在于价格约为TAC 三倍而未能普及,不过值得期待。
偏光片是以聚乙烯醇(PVA)拉伸膜和醋酸纤维素膜(TAC)经多次复合、拉伸、涂布等工艺制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可实现液晶显示高亮度、高对比度特性。
本文以TN型LCD用偏光片为例偏光片的结构偏光片是一种由多层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具有产生偏振光功能的光学薄膜,按其在液晶屏的使用位置不同,大体上可分为面片(又称透过片)和底片两种(又称反射片),下图是典型TN型偏光片的面片和底片剖面结构示意图:各层的材质和主要功能偏光层:是由PVA(聚乙烯醇)薄膜经染色拉伸后制成,该层是偏光片的主要部分,也称偏光原膜。
醋酸纤维素的应用研究1醋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又叫醋酸纤维素醋。
它是将棉花纤维或木材纤维乙酞化而成,故又叫乙酞纤维素(简称CA),是公认的至为重要的纤维素有机酸醋。
纤维素葡萄糖残基上的三个轻基几乎完全被醋化,得到的三醋酸醋或称三醋酸纤维素,其醋化度为3,结合醋酸含量为60.5%一62.5%。
三醋酸纤维素水解到醋化度为2.7一2.0,结合醋酸含量为48.8%一58.8%时,称为二醋酸纤维素。
1.1性能醋酸纤维素为白色固体,用不同的工艺方法能够将它们制成颗粒、片状或粉末。
具有柔韧、透明、光泽好、强度高、韧性好、熔融流动性好、易成型加工、热塑性等特点。
对光稳定,不易燃烧。
在稀酸、汽油、矿物油和植物油中稳定。
三醋酸纤维素较二醋酸纤维素强韧,拉伸强度几乎大一倍,抗压强度较大,耐热性能也有所提高,故三醋酸纤维素宜制造电影胶片等感光片基。
随结合醋酸含量不同,醋酸纤维素的溶解特性也不同,二醋酸纤维素的主要溶剂为丙酮,三醋酸纤维素则不溶,它的主要溶剂为二甲基甲酞胺和氯化烃类。
具有生物降解性〔卜9〕。
它的生物降解性和取代度(DS)联系在一起。
据报道,在利用有氧的污泥处理和堆肥化过程中〔7一8],Ds为3的cA不能生物降解,Ds为2.5的可以缓慢降解,而DS<2.2的可以很容易被降解。
由于CA比聚苯乙烯价钱贵大约三倍,所以人们希望在不降低它的机械性质的前提下,获得CA和不昂贵的增塑剂和填料的共混物,如cA和淀粉的共混物,cA和柠檬酸盐的共混物[’0]等,并研究了它们的生物降解性。
[1]2醋酸纤维素的合成将精制短棉绒干燥后,经醋酸活化,再在硫酸催化剂存在下,与7倍于精制短棉绒的醋酸和醋酐混合液进行酯化反应,使之乙酸化,然后加稀醋酸水解到所需要的水解度(1.72~1.95)。
中和催化剂,使产物沉淀析出,经脱酸洗涤、精煮、干燥后即得一醋酸纤维素。
在乙酰化反应时,改变加入的醋酸和醋酐混合液的量,可制得二醋酸纤维素和三醋酸纤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