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9.50 KB
- 文档页数:10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吞噬.(shì)伫蓄强.词夺理(qiáng)顿开茅塞B.撺.摄(chuān)统筹锲.而不舍(qiè)不折不饶C.娉.婷(pīn)闲暇惟妙惟肖.(xiào)轻歌漫舞D.睥.睨(pì)浩瀚人迹罕.至(hǎn)销声匿迹2.(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滕王阁,远眺西山叠翠南浦云飞,俯视赣水浩浩渔舟往来,令人叹为观止....。
B.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衍,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随声..附和..了。
C.读书问学、谈文论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
D.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抒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烟波无际,天水相接,固然旷阔可观,一湾浅溪的明净,也使人感到宁静与亲切。
B.《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C.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山水明秀,花木繁茂,其名字便体现了莲花“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是观莲的首选胜地。
D.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患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独立。
4.(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敝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②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③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④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
⑤“生”的确实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A.①③④②⑤B.①③②④⑤C.⑤①③④②D.⑤②①③④5.(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青草学文学社社长王同学接到学校通知:“定于本周五下午2点在学术长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会’,请你代表文学社邀请市电台的金明老师来校指导,并请他示范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江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6分)I.填补以下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8分,每空1分)(1)烽火连三月,。
(2) ,雪上空留马行处。
(3)夕阳西下,。
(4) ,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以“蓬〞、“雁〞白比,写出了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6)同是望月,自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别离之情,而苏轼那么用“,〞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答复)2.以下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2分)A.堕落(duò) 澄清(dēnɡ) 酝酿(niànɡ) 苦心孤诣B.腆着(tiǎn) 恣睢(zì) 蓬蒿(ɡāo) 荒草萋萋C.羼水(chàn) 荇藻(xìnɡ) 粗拙(zhuō) 心旷神怡D.诓骗(kuānɡ) 绽出(zhàn) 匀称(chèn) 猝不急防3.以下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2分)A.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B.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心急如焚地想对人民有所奉献。
C.2009年11月15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圆满收场。
D.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复杂,而井然有序。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项( )(2分)A.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B.科学开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C.随着社会的开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D.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5.以下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2分)①种种迹象都在警告人类,碳排放量假设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化。
江西省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斑斓.(lán)屏障不省.人事(xǐng)春寒料峭B.侍.弄(sì)晦暗前仆.后继(pū)血气方刚C.抉.择(jué)簇新正襟.危坐(jīng)纷至踏来D.祈.祷(qǐ)摇曳拈.轻怕重(niān)雕粱画栋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方向。
C.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D.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福楼拜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C.读汪曾祺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D.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凡是普通的花草树木,随使地种在盆子里的,例如菊、月季、杜鹃等等,只能称为盆植,②如果是盆栽,那就要树干苍老,枝条经过整理,形成了美的姿态,方才合格。
③一般人对于种在盆子里的花草树木,统称为盆景,其实是有分别的。
④此外还有水石,以石为主体,或横峰,或竖峰,用水盘盛了水来供着,也要点缀几件小玩意。
⑤至于盆景,那么除了将树木作为主体外,还要配以拳石或石笋,和屋、亭、桥、船、塔与人物等等。
A.①⑤②3④B.①⑤③②④C.③②⑤④①D.③①②⑤④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获悉王同学入围“诗词大会”决赛,校长发去信息:“我谨代表学校及全体师生向你表示祝贺,望继续努力,再创佳绩!”王同学回复:。
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中考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而当地球穿过这条尘埃带时,这些流星体便会落入地球的怀抱中。
②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陨石是从哪里来的?③受到其他天体引力的影响,它们会慢慢扩散开来,在彗星轨道上形成一条尘埃带。
④当然这也可能是彗星靠近太阳时抛洒出的流星体。
⑤它们大部分可能来自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受到火星、木星的影响,它们自身的轨道渐渐产生偏离,以致闯入地球。
A.②④③①⑤B.②⑤④③①C.④③⑤②①D.④⑤①③②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
B.文化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
C.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D.我们班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佩戴了近视眼镜,保护视力,刻不容缓。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5月5日晚间,针对公众关注的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家人在水滴筹筹款一事,水滴筹官方微博发布了进行相关调查。
B.是否具有完善的制度,关系到能构建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儿童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创下历史最低纪录,反映出日本少子化形势十分严峻。
D.军旅出身的阿迪江帮助新疆篮球队建立了团队至上的品质,在短时间内打造了一支铁血之师。
4.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故乡的小溪如同一块温润的和田玉,,不疾不徐,午后的阳光照耀在溪面上,。
小溪中央有几块巨大的溪石, 。
我们这群孩子自动分成两伙儿,一溪石为界,或是进行激烈的泼水战斗, 。
202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百年来,虎形象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国人的民俗文化中,又从多方面滋.养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品格,逐渐形成一种虎文化,焕发出一股英雄气。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
长期以来,虎一直象征着一种力量和气①(pò),也一直为②的民俗文化故事与传说所咏叹,受到芸芸众生的敬畏。
1.文中加点字“滋”的读音正确的是(1分)()A.chīB.zhīC.cīD.zī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1分)()A.迫B.魄C.魂D.泊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2分)()A.浩如烟海B.花团锦簇C.高谈阔论D.富丽堂皇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认为虎是勇敢和活力。
B.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看,虎是勇敢和活力。
C.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的象征。
D.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意味着勇敢和活力的象征。
5.(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但包括诗词、书法、绘画在内的传统文艺,对我创作的影响更为深远。
②身为一名建筑师,中国古人的造园手法及其营造的意境,的确给我带来许多启示。
③我也常常从怀素、黄庭坚的书法中领悟线条构成,感受空间实与虚、水墨浓与淡的关系,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意到笔不到”“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理念。
④不论是苏东坡、辛弃疾,还是秦观、李清照,我对建筑意境的感悟,很大一部分来自他们笔下的诗词。
A.②④①③B.③②①④C.③①④②D.②①④③6.(2分)临近体育考试,甲同学猛增了训练强度,乙同学劝他:“小心意外!”甲同学不以为意,说:“哪来那么多意外?”下列用于乙同学应对的话语,最得体的是()A.意外是不多,遇上就麻烦,还是小心为好。
B.身体很重要,还是要保护好。
C.该说的我都说了,听不听由你。
D.好心劝你,还不当回事,你会后悔的!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一)(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
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10小题)【选A、B、C、D四个选项中最佳答案】短文一假期我来到一个富饶的村庄,见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小明。
小明的家里十分贫困,但是他却很勤奋。
每天,他都早早起床,去村子的花坛浇花。
他的母亲说:“为了让花儿开得更美,小明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花儿浇水。
”因此成了他的惯,也形成了他的毅力。
后来,小明参加了县里的一场摄影比赛。
他带着自己那部很破旧的相机,呆呆地站在摄影点上。
虽然他的相机不如别人的现代化,但他却全力以赴,用心拍照。
经过评委的认真评判,小明的照片入选了。
小伙伴们感到很惊讶,问他的秘诀。
小明说:“我信任自己,坚持自己的风格。
”这句话让大家深受启发。
苦练舞蹈,无数次的失败。
遇见关卡,小明并没有选择放弃。
他告诉自己:相信自己,保持坚持。
最终,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他不仅在舞蹈比赛中表现出色,还参演了一部时尚广告,成了一个小模特儿。
天赋和努力同是成功的关键。
课堂研究中的困难不要怕,遇到问题也不要怕。
应该坚信:只要用心,就一定可以做好。
希望每个人都能有坚持的勇气,课堂进步的冲劲,追求卓越的勇气!1. 小明的家庭情况如何?- A.富裕- B.贫困- C.普通- D.不确定2. 每天早上小明第一件事是做什么?- A.喂鸟- B.照相- C.浇花- D.写日记3. 为什么小明的照片入选了?- A.因为他的相机现代化- B.因为他用心拍照- C.因为他是比赛评委的亲戚- D.因为他有很多照片4. 小明参演了一部什么广告?- A.时尚广告- B.家电广告- C.旅游广告- D.食品广告5. 文中最后一段意思是什么?- A.只要坚持用心做,就一定能成功- B.只要有好的天赋才能成功- C.课堂研究困难就怕了- D.追求卓越没有什么用短文二九月里的某一天,地方政府在村子北面山上举行了插秧比赛。
2023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口语语体的是:A. 微笑着点头B. 微笑地招手C. 大声喊叫D. 带感染力地朗读2. ()下列属于古文的是:A. 家在月下陌上开B. 鬼方草变夜半时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D.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3.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 我这儿放着些很好看的花儿,你看看哪朵喜欢,挑一朵叫咱们来种吧。
B. 竹篮子当水盛,围裙子当扫帚,这句话说的是一个人爱人家清洁干净。
C. 我们在自己的节日里,发出属于我们学校的声音――建言好学校,争创佳绩目标崭新。
D. 蓝天白云,千里碧空,枫叶红了,黄叶了,天气转凉了。
4. ()下列哪项不是写作结构上的问题?A. 分析文体和基本写作要求B. 短文结构是否合理C. 语言是否规范D. 是否完整任务要求二、填空题1. 成语接龙:夜长梦多_多劳多得_得过且过_过眼烟云2. 词语辨析:这本书又薄又___,内容有些___。
填空答案:轻、浅3. 下列词语中,正确使用的一项是:A. 如今的学生在课堂上听了老师的讲解,就能非常顺利地理解和记忆新知识。
B. 如实地填写问卷是非常重要的,它可能牵动一座城市排挤治理的大事。
C. 爸爸说,我们得珍惜并节约未来的水资源。
D. 奶奶喜欢的唱曲,是外婆的多才多艺,也是妈妈向往的有没有一个尝试。
三、简答题1. 写一篇作文,题目自定,不少于100个字。
答案:略。
2. 用一句话概括小说《活着》的主题。
答案:家国情怀。
江西省2014年初毕业暨等学校招生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3小题,卷满分120分,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拮据(拍)收敛苦心孤诣(一)人声顶沸B.臆测(m 凋零义愤填膺(ymg)长途跋涉C.躯壳(k6) 地窖惟妙惟肖( xiao) 深恶痛嫉D.黝黑(ybu) 狼籍浩瀚无垠(hdn) 吹毛求疵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川剧,顾名思义,就是流行于四川的地方戏。
D.江西婺的风景独特优美,游客到这里无不闲情逸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谁能否认李时珍没有对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所谓“绚烂之撅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②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阶段的征象。
③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
④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的加以削删。
⑤须知敞帚究竟不值珍视。
A②④③①⑤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⑤②① D④⑤@③②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云雀猛地从香樟树上飞起,____,往朝霞万里的空飞旋。
A.仿佛利箭般离弦 B.如同猛虎般出山C.像陀螺样打转转 D.好似炮弹样出膛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的精华。
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
从较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
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的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
生活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的精华。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C.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使用成语。
D.生活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7~8题。
(4分)春光好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
春光好。
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7.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迸发出。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
8.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词写景状物色彩鲜明,花团锦簇,柳丝夕阳,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画卷。
B.词的上片“得意”和“竞”等词语通过拟人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了热闹的春意。
C.“花偎雪坞浓香”与“笋迸苔钱嫩绿”对仗,景致互相映衬,香色尽现。
D.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 N12题。
(10分)《精骑集》序秦观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
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
③惩艾惩戒。
④曩从前。
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⑥搴读qiān。
⑦勒编。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殆不如曩时十一二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10.解释文加点词的意思。
(1)辄( ) (2)比( )11.翻译文画线句子。
(2分)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12.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2分)13.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三)古诗文积累。
(8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1)子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塞下秋风景异,。
(3) ,长河落日圆。
(4) ,提携玉龙为君死。
(5)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发出了“,”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崇的理想和济世情怀。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17分)木瓜树的选择林清玄路过市场,偶然看到一棵木瓜树苗,长在水沟里,依靠水沟底部一点点烂泥生活。
这使我感到惊奇,一点点烂泥如何能让木瓜树苗长到腰部的度呢?木瓜是浅根的植物,又怎么能在水沟里不被冲走呢?我随即想到夏季即将临,届时会有许多的台风与豪雨,木瓜树会被冲入河里,流到海上,就必死无疑了。
我看到木瓜树苗并不担心这些,它依靠烂泥和市场排放的污水,依然长得翠绿而挺拔。
生起了恻隐之心,我想到了顶楼的花园里,还有一个空间,那是一个向阳的角落,又有着自阳明山的有机土,如果把木瓜树苗移植到那里,一定会比长在水沟更好,木瓜树有知,也会欢喜吧!向市场摊贩要了塑胶袋,把木瓜和烂泥一起放在袋里,回家种植,看到有茶花与杜鹃为伴的木瓜树,心里感到美好,并想到日后果实累累的情景。
万万想不到的是,木瓜树没有预期生长得好,反而一天比一天垂头丧气,两个星期之后,终于完地枯萎了。
把木瓜苗从花园拔除的时候,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怅然,对于生长在农家的我,每一株植物的枯萎都会使我怅然,只是这木瓜树更不同,如果我不将它移植,它依然在市场边,挺拔而翠绿。
在夕阳照拂的院子,我喝着野生苦瓜泡的萘,看着满园繁盛的花木,心里不禁感到疑惑为什么木瓜苗宁愿生于污泥里,也不愿存活在美丽的花园呢?是不是当污浊成为生命的习惯之后,美丽的阳光、松软的泥土、澄清的饮水,反而成为生命的负荷呢?就像有几次,在繁华街市的暗巷里,我不小心遇到一些吸毒者。
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攀辜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
我总会有一种冲动,想跑过去拍拍他们的肩膀,告诉他们“这世界有灿烂的阳光,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这世界有值得追寻的爱,这世界有可以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事物。
”随即,我就看到自己的荒谬了,因为对一个吸毒者,污浊已成为生命的习惯,颓废已成为生活的姿态,几乎不可能改变。
不要说是吸毒者,像在日本的大都市,有无数自弃于人生、宁可流浪于街头的“浮浪者”,当他们完地自弃时,生命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
“浮浪者”不是“吸毒者”,却具有相同的部分,吸毒者p雀-有形的毒,受毒所宰制;浮浪者吸食无形的毒,受颓废所宰制,他们放弃了心灵之路,正如一棵以血水、污水维生的木瓜苗,忘记了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
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了不同的选择,恐惧堕落的人心里会- -个祝愿,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抵达繁花盛开的花园,住在那花园里的人都有着阳光的质,有很深刻的爱、很清明的心灵,懂得温柔而善于感动,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
一粒木瓜的种子,偶然掉落在市场的水沟边,那是不可预测的因缘,可是从水沟到花园乏路,如果有选择,就有美好的可能。
一个人,偶然投生尘世,也是不可预测的因缘,我们或者有不够好的身世,或者有贫穷的童年,或者有艰目的生活,或者陷落于情爱的折磨像是在水沟烂泥的木瓜树,但我们只要知道,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我们的心就会有很坚强很真切的愿望我是为了抵达那善美的花因而投生此世。
万一,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抵达那终极的梦土,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保持对蓝天、阳光与繁花的仰望呢?(选自<林清玄散文自选集>)15.从水沟到花园,木瓜树的生存环境和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对木瓜树的态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概括。
(6分)木瓜树生存环境的变化木瓜树命运的变化作者对木瓜树态度的变化16.分析下面句子,说说加点词是如何刻画出吸毒者的生存状态的?(4分)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迷离..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
17.文写道“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了不同的选择”,你认为恐惧提升的人会作出怎样的选择?(3分)18.结合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 21题。
(13分)扇子黎戈《东周列国志》里,看到过这样的插图两个梳双髻的宫女,手执长柄大扇,立在对坐畅谈国事的公侯身后,这样的扇子多半是由奴仆执掌,象征性大于使用目的,它是表白强权的道具。
准确地说,它是礼仪扇。
汉代的扇子,则是用竹篾编成,其形制类似于现在的大号菜刀,扇柄附于一侧而不是居,且开始落入寻常百姓家。
在古画,常见一奴仆蹲踞扇火,大力使着一把扇子,扇子地位大跌。
汉末有一些原理简单的机械扇,诸葛亮同学发明过诸葛扇,悬挂屋内,手拉使之转动生风。
穿过千年时光隧道,在关于老上海的电影里,仍然可以看见理发店里有这种手拉的风扇。
【A】小伙计拉着一根绳,扇子左右缓移,时间也被拉长了,太太小姐们一边做头发一边瘸一搭没一搭地扛呱家常。
春日迟迟,欲睡昏昏。
反正闲妇们有的是时间要打发,降那一.最点心火,微风徐的排扇也够了。
魏晋南北朝的扇子是羽扇,不用说是仿生原理的朴素运用,羽扇有十羽和八羽之分,后进化成比翼扇,即以竹木为骨架上糊以绢绸,只在末端象征性地饰以羽毛。
羽扇是男人的物什,恪显名士做派的道具,羽扇名人有“羽扇纶巾”的公瑾侯及其政敌诸葛先生。
真不能想象,诸葛先生要是丢了他的三件套—一羽扇、纶巾、四轮车,会不会风采无呢?隋唐时流行纨扇,又称团扇,早唐时盛行腰圆纨扇,晚唐为满月式样,纨扇近于现代的绢扇,以竹木为骨,承风面大,手感轻盈,它的使用者转向深闺。
“轻罗小扇扑流萤”,隋唐女子都是腴美人,如果是骨重身宽的羽扇,用扑蝶扑流萤,动作的幅度太大,就失了娇羞劲儿。
宋元后期开始使用的折扇,轻便,价廉,易携带,袖藏即可。
市民图耐用,多用油纸扇,文艺青年大多使用素纸扇,图它可以挥毫泼翰,题诗作画。
扇子还是艺术作频出现的道具。
言情小说,扇子可煽情,比如李香君血溅桃花扇;可定情,比如西施赠扇给范蠡;可抒情,<桃花扇》就是靠一把扇子抒情,并且贯穿情节起落的;可绝情,《珍珠令》里,女主角赠男主角折扇一把,即可以示绝交,扇同“散”,和伞一样,是很不祥的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