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sim输入、输出常用变量演示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8
CarSim8.02(扭转刚性)车辆悬挂装置:I_I于2010年3月4日产生了VehicleSim Lisp语言该文件列出并定义了可从进口354变数Simulink中或其他外部代码。
1 IMP_AUX1(- );辅助输入#12 IMP_AUX10(- );辅助输入#103 IMP_AUX11(- );辅助输入#114 IMP_AUX12(- );辅助输入#125 IMP_AUX13(- );辅助输入#136 IMP_AUX14(- );辅助输入#147 IMP_AUX15(- );辅助输入#158 IMP_AUX16(- );辅助输入#169 IMP_AUX17(- );辅助输入#1710 IMP_AUX18(- );辅助输入#1811 IMP_AUX19(- );辅助输入#1912 IMP_AUX2(- );辅助输入#213 IMP_AUX20(- );辅助输入#2014 IMP_AUX3(- );辅助输入#315 IMP_AUX4(- );辅助输入#416 IMP_AUX5(- );辅助输入#517 IMP_AUX6(- );辅助输入#618 IMP_AUX7(- );辅助输入#719 IMP_AUX8(- );辅助输入#820 IMP_AUX9(- );辅助输入#921 IMP_A V_D3_F(rpm);前置的分动器输出轴转速22 IMP_A V_D3_R(rpm);的分动器后置输出轴转速23 IMP_A V_ENG(rpm);发动机转速(发动机外部专用)24 IMP_A V_TC(rpm);液力变矩器的速度(外部传输只)25 IMP_A V_TRANS数(rpm);变速器输出速度(对外转让的情况下,或外部差分只)26 IMP_BK_BOOST(毫米);制动助力器输入位移27 IMP_BK_STAT(- );刹车应用状态28 IMP_CAM_CON_L1(度);直接控制车轮的L1外倾角29 IMP_CAM_CON_L2(度);直接控制车轮L2外倾角30 IMP_CAM_CON_R1(度);直接控制车轮R1外倾角31 IMP_CAM_CON_R2(度);直接控制车轮R2外倾角32 IMP_CLT_D1_2(- );离合器控制的前差速器(第二离合器)33 IMP_CLT_D2_2(- );离合器控制后差速器(第二离合器)34 IMP_CLT_D3_2(- );离合器控制的分动器(第二离合器)35 IMP_CLUTCH(- );离合器的控制传输36 IMP_CLUTCH_D1(- );离合器控制的前差速器37 IMP_CLUTCH_D2(- );离合器控制后差速器38 IMP_CLUTCH_D3(- );离合器控制的分动器39 IMP_CLUTCH_L1(- );在左前轮双离合器的控制40 IMP_CLUTCH_L2(- );在左后轮双离合器的控制41 IMP_CLUTCH_R1(- );对于右前轮双离合器的控制42 IMP_CLUTCH_R2(- );在右后轮双离合器的控制43 IMP_DCAM_CON_L1(度/秒);直接控制车轮外倾角的导数L144 IMP_DCAM_CON_L2(度/秒);直接控制车轮外倾角的导数L245 IMP_DCAM_CON_R1(度/秒);直接控制车轮外倾角的导数R146 IMP_DCAM_CON_R2(度/秒);直接控制车轮外倾角的导数R 2轮47 IMP_DSTEER_CON_L1(度/秒);转向齿轮控制L1的导数轮(输入到非线性转向运动学表)48 IMP_DSTEER_CON_L2(度/秒);转向齿轮控制的L2导数轮(输入到非线性转向运动学表)49 IMP_DSTEER_CON_R1(度/秒);转向齿轮控制,R1的导数轮(输入到非线性转向运动学表)50 IMP_DSTEER_CON_R2(度/秒);转向齿轮控制R2的导数轮(输入到非线性转向运动学表)51 IMP_DSTEER_L1(度/秒);直接控制车轮的转向齿轮的导数L152 IMP_DSTEER_L2(度/秒);直接控制车轮的转向的导数L253 IMP_DSTEER_R1(度/秒);直接控制车轮的转向的导数R154 IMP_DSTEER_R2(度/秒);直接控制车轮的转向的导数R255 IMP_DSTEER_RACK_CON_L1(毫米/秒);转向齿条控制L1的导数轮(输入到非线性转向运动学表)56 IMP_DSTEER_RACK_CON_L2(毫米/秒);转向齿条控制L2的导数轮(输入到非线性转向运动学表)57 IMP_DSTEER_RACK_CON_R1(毫米/秒);转向齿条控制R1的导数轮(输入到非线性转向运动学表)58 IMP_DSTEER_RACK_CON_R2(毫米/秒);转向齿条控制R2的导数轮(输入到非线性转向运动学表)59 IMP_DSTEER_SW(度/秒);方向盘角速度60 IMP_DVBK_L1(3 /秒); L1卡尺流量61 IMP_DVBK_L2(3 /秒);L2卡尺流量62 IMP_DVBK_R1(3 /秒); R1卡钳流量63 IMP_DVBK_R2(3 /秒); R2卡尺流量64 IMP_DXEXT_1(1/ S);外部状态Xext_1的时间导数65 IMP_DXEXT_10(1/ S);外部状态Xext_10的时间导数66 IMP_DXEXT_2(1/ S);外部状态Xext_2的时间导数67 IMP_DXEXT_3(1/ S);外部状态Xext_3的时间导数68 IMP_DXEXT_4(1/ S);外部状态Xext_4的时间导数69 IMP_DXEXT_5(1/ S);外部状态Xext_5的时间导数70 IMP_DXEXT_6(1/ S);外部状态Xext_6的时间导数71 IMP_DXEXT_7(1/ S);外部状态Xext_7的时间导数72 IMP_DXEXT_8(1/ S);外部状态Xext_8的时间导数73 IMP_DXEXT_9(1/ S);外部状态Xext_9的时间导数74 IMP_DZDX_L1(- );地面的轮胎L1 X方向的斜坡75 IMP_DZDX_L2(- );地面的轮胎L2 X方向的斜坡76 IMP_DZDX_R1(- );地面的轮胎,R1 X方向的斜坡77 IMP_DZDX_R2(- );地面的轮胎R2的X方向的斜坡78 IMP_DZDY_L1(- );地面的轮胎L1 Y方向的斜率79 IMP_DZDY_L2(- );地面的轮胎L2 Y方向的斜率80 IMP_DZDY_R1(- );地面的轮胎,R1 Y方向的斜率81 IMP_DZDY_R2(- );地面的轮胎R2的Y方向的斜率82 IMP_FBK_BSTIN(N);制动助力器的输入力83 IMP_FBK_PDL(N);制动踏板力84 IMP_FD_L1(N);阻尼力,L侧,轴185 IMP_FD_L2(N);阻尼力,L侧,轴286 IMP_FD_R1(N);阻尼力,R侧,轴187 IMP_FD_R2(N);阻尼力,R侧,轴288 IMP_FS_L1(N);弹簧力,L侧,轴189 IMP_FS_L2(N);弹簧力,L侧,轴290 IMP_FS_R1(N);弹簧力,R侧,轴191 IMP_FS_R2(N);弹簧力,R侧,轴292 IMP_FUEL_RT(- );燃油率93 IMP_FX0_L1(N);纵向力在车轮中心的L1从轮胎(S)94 IMP_FX0_L2(N);纵向力在车轮中心L2,从轮胎(S)95 IMP_FX0_R1(N);纵向力在车轮中心的距离R1轮胎(S)96 IMP_FX0_R2(N);纵向力在车轮中心的距离R2的轮胎(S)97 IMP_FXGEXT_1(N);用户自定义[NX]力参考。
Simulink接口(1)变量由Simulink导入CarSim(导入变量)可由Simulink导入到CarSim中的变量可达160多个,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控制输入轮胎/路面输入轮胎的力和力矩弹簧及阻尼力转向系统的角度传动系的力矩制动力矩及制动压力风的输入任意的力和力矩我们可以在Simulink中定义变量,也可以在其他软件中定义并导入Simulink模型中,导入的变量将叠加到CarSim内部相应的变量中。
Simulink接口2)变量由CarSim导入Simulink(导出变量)导出变量可以应用于用户自定义的Simulink模型,CarSim的导出变量多达560之多,如车辆的位置、姿态、运动变量等。
CarSim导出变量分类Simulink接口下图为CarSim软件所提供的一个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的例子简单驾驶员模型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以CarSim中所提供的与Simulink联合仿真的一个例子为例(稍有修改),来介绍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的整个过程,例如车型B-class,Hatchback:No ABS初始车速65km/h节气门开度0档位控制闭环四档模式制动2s后紧急制动方向盘转角0deg路面对开路面仿真时间10s仿真步长0.001s说明:选用同一车型的两辆汽车,同样的仿真工况,但其中一辆加入在Simulink中建立的ABS控制器,相当于一辆汽车带有ABS,而另一辆汽车没有带ABS,方便对比。
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1)双击桌面上CarSim的图标,运行CarSim,这里选用是的CarSim8.0版本;(2)出现‘选择数据库’对话框,如下图所示,选择好数据库文件夹后点击‘Continue with the selecteddatabase’,若想要不再出现此对话框,可以将左下角‘Don't show this window the next time youstart’选中;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选择数据库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3)然后将会出现下图所示的对话框(‘许可设置)许可设置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选择‘Select’,即可打开CarSim的主界面,如下图所示CarSim主界面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由上图可以看到在CarSim主界面中,主要有三大部分:车辆参数及仿真工况的设置、数学模型求解、后处理。
输入变量32 IMP_CLT_D1_2( - ) ;离合器控制的前差速器(第二离合器)33 IMP_CLT_D2_2( - ) ;离合器控制后差速器(第二离合器)36 IMP_CLUTCH_D1 ( - );离合器控制的前差速器37 IMP_CLUTCH_D2 ( - ) ; 离合器控制后差速器51 IMP_DSTEER_L1 (度/秒);直接控制车轮的转向齿轮的导数 L1 93 IMP_FX0_L1(N ) ;纵向力在车轮中心的 L1 从轮胎( S )122 IMP_FX_L1 (N ) ;纵向力轮胎 L1126 IMP_FY0_L1 ( N ) ;侧向力在车轮中心的 L1 从轮胎( S )155 IMP_FY_L1 (N ) ;侧向力轮胎 L1188 IMP_FZ_L1 (N ) ;垂直力轮胎 L1192 IMP_F_BOOST_1(N ) ;转向齿条助推力203 IMP_GEAR_TRANS ( - ) ;传动齿轮214 IMP_MODE_TRANS ( - ) ;传动方式: -1 - >反向, 0 - >中性, 1 - > 手动档位选择, 2 - 18 - >自动模式的限制(最大齿轮可用)215 IMP_MUX_L1 ( - ) ;轮胎 L1 接地纵向摩擦力219 IMP_MUY_L1 ( - ) ;轮胎 L1 接地侧摩阻力223 IMP_MX0_L1 (N-M ) ;侧倾力矩在车轮中心的 L1 从轮胎( S ) 236 IMP_MX_L1(N-M ) ;侧倾力矩轮胎 L1244 IMP_MYBK_L1 ( N-M ) ; L1 制动力矩253 IMP_MYSM_L1 ( N-M ) ; L1 转。
瞬间施加到车轮的悬挂质量 263 IMP_MY_L1 (N-M )265 IMP_MY_OUT_D1_L 266 IMP_MY_OUT_D1_R267 IMP_MY_OUT_D2_L268 IMP_MY_OUT_D2_R269 IMP_MY_R1 (N-M )270 IMP_MY_R2(N-M )288 IMP_M_DIFF_D1 (N-M ) ;前差速器的扭矩差 289 IMP_M_DIFF_D2 (N-M ) ;后差速器的扭矩差295 IMP_M_LOCKUP_CLUTCH_CAP (N-M ) ;转矩的最大转矩容量变矩器锁离 合器 299 IMP_M_OUT_TR (N-M ) ;变速器输出轴扭矩300 IMP_PBK_L1 (兆帕) ; L1 制动轮缸(室)的压力; 滚动阻力矩轮胎 L1 ( N-M ) ( N-M ) ( N-M ) ( N-M ) ; 前差速器的左输出轴扭矩 ; 前差速器的右输出轴扭矩 ; 后差速器的左输出轴扭矩 ; 后差速器的右输出轴扭矩 ; 滚动阻力矩轮胎 R1 ; 滚动阻力矩轮胎304 I M P_PCON_BK (兆帕) ;制动主缸压力317 IMP_ROT_ENG (转);发动机转速(发动机外部专用)324 IMP_R_EFF_D1(- ); 前差速器的效率325 IMP_R_EFF_D2(- ); 后差速器的效率328 IMP_R_GEAR_D1(- );前差速器的齿轮比329 IMP_R_GEAR_D2(- );后差速器的齿轮比334 IMP_STEER_CON_L1 (度);L1 轮转向齿轮控制(输入非线性转向运动学表)338 IMP_STEER_L1 (度); 直接控制L1 车轮的转向342 IMP_STEER_RACK_CON_L1 (毫米); 对于L1 车轮转向齿条控制(输入非线性转向运动学表)346 IMP_STEER_SW (度);方向盘角度347 IMP_STEER_T_IN(N-M);转向输入扭矩350 IMP_WIND_SPEED (公里/小时);风速相对于地输出变量1 AAx (弧度/秒2)全名:侧倾角加速度。
carsim 变量
(最新版)
目录
1.Carsim 变量的概述
2.Carsim 变量的应用领域
3.Carsim 变量的优势和局限性
正文
Carsim 变量是一种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变量类型。
Carsim 是一个用于模拟汽车行为的软件工具,能够模拟汽车的各种属性,例如质量、速度、加速度、制动力等等。
Carsim 变量通常用于汽车工程、自动驾驶技术、汽车控制系统等领域。
Carsim 变量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汽车模拟。
Carsim 的模拟引擎使用了先进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能够模拟出各种复杂的汽车行为,包括汽车的转向、制动、加速等等。
这使得 Carsim 变量在汽车工程和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中非常有用。
然而,Carsim 变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Carsim 变量只能模拟汽车行为,无法模拟其他物体的行为。
其次,Carsim 变量的使用需要一
定的计算机技能和数学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Carsim 变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变量类型,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汽车模拟,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和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
第1页共1页。
输入变量32 IMP_CLT_D1_2〔 - 〕;离合器控制的前差速器〔第二离合器〕33 IMP_CLT_D2_2〔 - 〕;离合器控制后差速器〔第二离合器〕36 IMP_CLUTCH_D1 〔 - 〕;离合器控制的前差速器37 IMP_CLUTCH_D2 〔 - 〕;离合器控制后差速器51 IMP_DSTEER_L1〔度 /秒〕 ;直接控制车轮的转向齿轮的导数L193 IMP_FX0_L1 〔N〕 ;纵向力在车轮中心的L1 从轮胎〔 S〕122 IMP_FX_L1 〔N〕; 纵向力轮胎 L1126 IMP_FY0_L1 〔 N 〕;侧向力在车轮中心的L1 从轮胎〔 S〕155IMP_FY_L1 〔N〕; 侧向力轮胎 L1188IMP_FZ_L1 〔N〕; 垂直力轮胎 L1192IMP_F_BOOST_1〔N〕;转向齿条助推力203 IMP_GEAR_TRANS 〔 - 〕;传动齿轮214 IMP_MODE_TRANS 〔 - 〕;传动方式: -1 - >反向, 0 - >中性, 1 - >手动档位选择, 2 - 18 - >自动模式的限制〔最大齿轮可用〕215 IMP_MUX_L1 〔 - 〕;轮胎 L1 接地纵向摩擦力219 IMP_MUY_L1 〔 - 〕;轮胎 L1 接地侧摩阻力223 IMP_MX0_L1 〔N-M 〕;侧倾力矩在车轮中心的L1 从轮胎〔 S〕236 IMP_MX_L1 〔N-M 〕;侧倾力矩轮胎 L1244 IMP_MYBK_L1 〔 N-M 〕; L1 制动力矩253 IMP_MYSM_L1 〔 N-M 〕; L1 转。
瞬时施加到车轮的悬挂质量263 IMP_MY_L1 〔N-M 〕;转动阻力矩轮胎 L1265IMP_MY_OUT_D1_L 〔N-M 〕;前差速器的左输出轴扭矩266IMP_MY_OUT_D1_R 〔N-M 〕;前差速器的右输出轴扭矩267IMP_MY_OUT_D2_L 〔N-M 〕;后差速器的左输出轴扭矩268IMP_MY_OUT_D2_R 〔N-M 〕;后差速器的右输出轴扭矩269IMP_MY_R1 〔N-M 〕;转动阻力矩轮胎 R1270IMP_MY_R2 〔N-M 〕;转动阻力矩轮胎 R2288IMP_M_DIFF_D1 〔N-M 〕;前差速器的扭矩差289IMP_M_DIFF_D2 〔N-M 〕;后差速器的扭矩差295 IMP_M_LOCKUP_CLUTCH_CAP 〔N-M 〕;转矩的最大转矩容量变矩器锁离合器299IMP_M_OUT_TR 〔N-M 〕;变速器输出轴扭矩300IMP_PBK_L1 〔兆帕〕 ; L1 制动轮缸〔室〕的压力304 IMP_PCON_BK 〔兆帕〕 ;制动主缸压力317IMP_ROT_ENG〔转〕 ;发动机转速〔发动机外面专用〕324 IMP_R_EFF_D1〔 - 〕;前差速器的效率325 IMP_R_EFF_D2〔 - 〕;后差速器的效率328 IMP_R_GEAR_D1 〔 - 〕 ;前差速器的齿轮比329 IMP_R_GEAR_D2 〔 - 〕 ;后差速器的齿轮比334IMP_STEER_CON_L1 〔度〕 ;L1 轮转向齿轮控制〔输入非线性转向运动学表〕338 IMP_STEER_L1〔度〕 ;直接控制 L1 车轮的转向342 IMP_STEER_RACK_CON_L1 〔毫米〕 ;对于 L1 车轮转向齿条控制〔输入非线性转向运动学表〕346IMP_STEER_SW〔度〕 ;方向盘角度347IMP_STEER_T_IN 〔 N-M 〕 ;转向输入扭矩350IMP_WIND_SPEED 〔公里 /小时〕 ;风速相对于地输出变量1 AAx 〔弧度 /秒 2〕全名:侧倾角加速度。
c a r s i m输入、输出常用变量输入变量32 IMP_CLT_D1_2( - );离合器控制的前差速器(第二离合器)33 IMP_CLT_D2_2( - );离合器控制后差速器(第二离合器)36 IMP_CLUTCH_D1( - );离合器控制的前差速器37 IMP_CLUTCH_D2( - );离合器控制后差速器51 IMP_DSTEER_L1(度/秒);直接控制车轮的转向齿轮的导数 L193 IMP_FX0_L1(N);纵向力在车轮中心的L1从轮胎(S)122 IMP_FX_L1(N);纵向力轮胎L1126 IMP_FY0_L1(N);侧向力在车轮中心的L1从轮胎(S)155 IMP_FY_L1(N);侧向力轮胎L1188 IMP_FZ_L1(N);垂直力轮胎L1192 IMP_F_BOOST_1(N);转向齿条助推力203 IMP_GEAR_TRANS( - );传动齿轮214 IMP_MODE_TRANS( - );传动方式:-1 - >反向,0 - >中性,1 - > 手动档位选择,2 - 18 - >自动模式的限制(最大齿轮可用)215 IMP_MUX_L1( - );轮胎L1接地纵向摩擦力219 IMP_MUY_L1( - );轮胎L1接地侧摩阻力223 IMP_MX0_L1(N-M);侧倾力矩在车轮中心的L1从轮胎(S)236 IMP_MX_L1(N-M);侧倾力矩轮胎L1244 IMP_MYBK_L1(N-M); L1制动力矩253 IMP_MYSM_L1(N-M); L1转。
瞬间施加到车轮的悬挂质量263 IMP_MY_L1(N-M);滚动阻力矩轮胎L1265 IMP_MY_OUT_D1_L(N-M);前差速器的左输出轴扭矩266 IMP_MY_OUT_D1_R(N-M);前差速器的右输出轴扭矩267 IMP_MY_OUT_D2_L(N-M);后差速器的左输出轴扭矩268 IMP_MY_OUT_D2_R(N-M);后差速器的右输出轴扭矩269 IMP_MY_R1(N-M);滚动阻力矩轮胎R1270 IMP_MY_R2(N-M);滚动阻力矩轮胎R2288 IMP_M_DIFF_D1(N-M);前差速器的扭矩差289 IMP_M_DIFF_D2(N-M);后差速器的扭矩差295 IMP_M_LOCKUP_CLUTCH_CAP(N-M);转矩的最大转矩容量变矩器锁离合器299 IMP_M_OUT_TR(N-M);变速器输出轴扭矩300 IMP_PBK_L1(兆帕); L1制动轮缸(室)的压力304 IMP_PCON_BK(兆帕);制动主缸压力317 IMP_ROT_ENG(转);发动机转速(发动机外部专用)324 IMP_R_EFF_D1( - );前差速器的效率325 IMP_R_EFF_D2( - );后差速器的效率328 IMP_R_GEAR_D1( - );前差速器的齿轮比329 IMP_R_GEAR_D2( - );后差速器的齿轮比334 IMP_STEER_CON_L1(度);L1轮转向齿轮控制(输入非线性转向运动学表)338 IMP_STEER_L1(度);直接控制L1车轮的转向342 IMP_STEER_RACK_CON_L1(毫米);对于L1车轮转向齿条控制(输入非线性转向运动学表)346 IMP_STEER_SW(度);方向盘角度347 IMP_STEER_T_IN(N-M);转向输入扭矩350 IMP_WIND_SPEED(公里/小时);风速相对于地输出变量1 AAx(弧度/秒2)全名:侧倾角加速度。
(本体固定),车辆类型:角加速度成分:车辆侧倾(车身固定)定义:角加速度簧上的所述的[SX]成分车辆的质量。
2 AAy(弧度/秒2)全名:俯仰加速度(本体固定),车辆类型:角加速度成分:车辆间距(车身固定)定义:角加速度簧上的所述的[SY]成分车辆的质量。
3 AAy_L1(弧度/秒2)全名:车轮L1旋转加速度类型:角加速度成分:车轮的L17 AAz(弧度/秒2)全名:横摆角速度。
(本体固定),车辆类型:角加速度成分:车辆横摆(车身固定)定义:簧上的所述的角加速度[SZ]成分车辆的质量。
13 Alpha_L1(度)全名:侧滑角,轮胎L1类型:角组件:轮胎L1横向滑移定义:圆弧相切的横向到纵向速度的比值的在中心处的轮胎接触:ATAN2(VY,Vx的):瞬时滑移角。
26 AVx(度/秒)全名:滚动角速度(本体固定),车辆类型:角速率成分:车辆侧倾(车身固定)定义:角速度的簧载质量的[SX]成分车辆。
27 AVx_L1(度/秒)全名:滚动角速度,车轮L1类型:角速率成分:滚动速度,车轮L1定义:对非纺轮角速度非纺轮X轴。
37 AVy的(度/秒)全名:俯仰速率(本体固定),车辆类型:角速率成分:车辆间距(车身固定)定义:角速度的簧载质量的[SY]成分车辆。
38 AVy_L1(rpm)全名:车轮的L1转速类型:传动速度成分:轮L152 AVz(度/秒)全名:横摆角速度(本体固定),车辆类型:角速率成分:车辆横摆(车身固定)定义:角速度的簧载质量的[SZ]成分车辆。
53 AVz_L1(度/秒)全名:横摆角速度,车轮L1类型:角速率成分:横摆角速度,车轮L1定义:对非纺轮角速度非纺轮Z轴。
65 av_ds_l1数(rpm)姓名:左前轮传动轴转速类型:速度成分:LF驱动轴定义:驱动轴速度的双离合器变速箱输出77Ax(m/s2)全名:纵向加速,车辆类型:纵向加速度组件:汽车总CG定义:瞬时加速的[例]组件CG车辆。
78 AxBf_SM(m/s2)全名:纵向加速度(车身固定),车辆重心的SM 类型:纵向加速度成分:车辆SM CG(车身固定)定义:在企业管治的加速度的[SX]组件车辆的簧上质量。
85 AxNf_SM(m/s2)全名:全局x加速度,车辆重心的SM类型:加速成分:车辆重心的SM(全球十)定义:[NX]的重心的加速度分量车辆的簧上质量。
93 Ax_SM(m/s2)全名:纵向加速度,车辆重心的SM类型:纵向加速度成分:车辆重心的SM定义:在企业管治的加速度的[例]组件车辆的簧上质量。
94 Ay(m/s2)全名:横向加速度,车辆类型:横向加速度组件:汽车总CG定义:瞬时加速的[安永]组件CG车辆。
110 Ay_SM(m/s2)全名:横向加速度,车辆重心的SM类型:横向加速度成分:车辆重心的SM定义:在企业管治的加速度的[安永]组件车辆的簧上质量。
111Az(m/s2)全名:垂直加速度,车辆类型:垂直加速度组件:汽车总CG定义:瞬时加速的[NZ]组件CG车辆。
112 AzBf_SM(m/s2)全名:AZ(车身固定),车辆重心的SM 类型:垂直加速度成分:车辆SM CG(车身固定)定义:在企业管治的加速度的[sz]组件车辆的簧上质量。
119 Az_L1(m/s2)全名:轮L1垂直加速度类型:垂直加速度成分:轮L1定义:[NZ]车轮中心的加速度分量。
129 Az_SM(m/s2)全名:垂直加速度,车辆重心的SM类型:垂直加速度成分:车辆重心的SM定义:在企业管治的加速度的[NZ]组件车辆的簧上质量。
140 Beta(度)全名:车辆侧滑角类型:角组件:汽车防滑定义:在车辆装置的侧滑角。
它的计算公式为的ATAN2(VY,Vx的),其中VY和Vx的是[安永]和[前]组件速度的车辆重心的瞬心的。
140 Beta(度)全名:车辆侧滑角类型:角组件:汽车防滑定义:在车辆装置的侧滑角。
它的计算公式为的ATAN2(VY,Vx的),其中VY和Vx的是[安永]和[前]组件速度的车辆重心的瞬心的。
146 CamberL1(度)全名:外倾角,车轮L1类型:角成分:车轮外倾的L1216 Event( - )全名:事件的运行计数类型:数组件:事件274 Fx_A1(N)全名:轴1的纵向力类型:力成分:轴1纵定义:Fx和的值对车轴所有轮胎。
276 Fx_Air(N)全名:车辆纵向空气阻力类型:力组件:汽车空气动力学点¯x定义:该力施加在气动的参考点。
277 Fx_L1(N)全名:L1轮胎纵向力类型:力组件:轮胎L1纵310 Fy_A2(N)全名:轴2侧向力类型:力成分:轴2侧311 Fy_Air(N)全名:车辆横向空气阻力类型:力组件:汽车空气动力学Ÿ定义:该力施加在气动的参考点。
312 Fy_L1(N)全名:L1轮胎的侧向力类型:力组件:轮胎侧面的L1344 Fz_A1(N)全名:轴1垂直力类型:力成分:轴1垂直定义:Fz的总和值。
所有轮胎。
347 Fz_L1(N)全名:轮胎L1垂直力类型:力组件:轮胎L1垂直355 F_Boost1(N)全名:轴1的转向助力类型:力成分:轴1的动力转向358 Gamma_L1(度)全名:倾角,轮胎L1类型:角组件:轮胎L1倾斜定义:轮胎倾角是相对于地面的表面。
390 Kappa_L1( - )全名:纵向滑移,轮胎L1类型:无量纲的比值组件:轮胎L1长。
滑定义:[车轮影音] * RRE / Vx的 - 1:瞬时纵向滑移比。
394 KappL_L1( - )全名:纵向滑移(滞后),轮胎L1类型:无量纲的比值组件:轮胎L1长。
滑(滞后)定义:滞后的滑移率。
这是一个状态变量动态如下瞬间打滑比KAPPA,而是根据延迟纵向弛豫长度。
滞后的滑移率被用到轮胎引入到动态的,否则静态轮胎剪切模型。
400 Kug_Gnd(度/ G)全名:车辆地面转向不足。
类型:转向不足梯度成分:地面车辆车轮定义:基于对普通车辆转向不足梯度在地面两个前轮。
见吉莱斯皮FOVD,206页,方程(6-22)。
注:Kug_Gnd = Ksf_Gnd *(轴距)。
403 Lat_A1(米)全名:轴1横向加速度。
从路径偏移类型:横向从设计路径偏移成分:轴1定义:轴心与道路中心线之间的横向距离(或设计路径)。
405 Lat_Targ(米)全名:目标从横向偏移路径类型:横向从设计路径偏移成分:目标406 Lat_Veh(米)全名:车辆横向加速度。
从路径偏移类型:横向从设计路径偏移组件:汽车433 Mx_A2(N-M)全名:轴2的辅助侧倾力矩类型:瞬间成分:轴2的辅助侧倾力矩434 Mx_Air(N-M)全名:车辆的空气动力学。
侧倾力矩类型:瞬间组件:汽车空气动力学点¯x436 Mx_L1(N-M)全名:轮胎L1倾倾力矩类型:瞬间组件:轮胎L1倾倾453 My_Air(N-M)全名:车辆的空气动力学。
俯仰力矩类型:瞬间组件:汽车空气动力学Ÿ458 My_Dr_L1(N-M)全名:总计驱动力矩的轮L1类型:瞬间成分:驱动轮L1定义:驱动转矩从开环油门和的总和转矩闭环速度控制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