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

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

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
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

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人的社会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在社会心理学体系中,态度是一种评价或情感反应,它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导性或动力性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态度是认知、情感、意向三要素构成的。

一、认知的因素

认知因素是态度的主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了解和评价。人们在感知态度对象时,必然在脑海中形成心理映像,形成什么样的映像,与己有的只是状况相关。例如,具有不同文化的人内心深处的心里是不同的,文化高的觉得知识是成功动源,而文化低的往往觉得知识对他们来讲就是空谈,一无是处。

二、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和反应,表现为对某一类社会事务和现象的喜爱或厌恶、同情或排斥等。例如说我们平时时常谈到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情感就起主导作用了。所以从态度结构来细分,情感产生于认知,但情感一旦形成,就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甚至会影响认知。

三、意向因素

意向因素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比如老师看到某个同学努力学习,表现一向很好,这时老师会觉得该学生很优秀,从而很喜欢他,愿意和他接近,甚至愿意和他做朋友,还交给他很多重要的事情。因此,态度与人们的行为是精密联系的,积极的态度趋向与接近该态度的对象,而消极的态度则趋向于躲避该态度的对象。

人对事物的态度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态度的形成主要由下面几方面影响。

一、欲求的满足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都有欲求,欲求得到满足,紧张自然消除,从而产生轻松愉快感以及美感等。由此可见,欲求满足对于态度结构中情感与意向两种成分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凡能满足个人欲求的对象必使其产生的态度。主体经验的参照作用

我们的态度是对事实的认知的经验积累,然后才会出现各种态度。从态度形成的内在过程来看,经验的作用首当其冲,此时经验主要起内在参照的作用。经过这种比较,如果发现新、旧经验大同小异,那么,过去的经验事实会立即浮现出来,影响对当前事实的看法;如果发现大不相同,经验又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影响当前看法。

二、群体规范的影响作用

态度的形成,除了要又内部参照以外,还离不开外部的参照,比如,一个小孩可能说他的理想是当科学家、音乐家等等,但是他真的理解这些工作的含义吗?我觉得不尽然。但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表达呢?根本原因在于家长和周围的人对他的称赞和贬损。因为导致积极结果的反应能得到加强并趋与反复;产生消极结果的反应得到减弱或压抑。

中国有句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一个人态度的形成,往往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而是经过服从、同化、内化三个阶段。

一、服从

个体担心受惩罚而采取表面顺从的行为称为服从。这种情况一般只是行为上的相符,并不是内心真正的接受,而且该行为持续的时间与将发货惩罚存在的时间一样长。例如,在马路上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司机在交警面前表现小心谨慎,生怕罚款,但是民警的身影一消失,其表现好像是两个人。

二、同化

个人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并希望自己与他人要求相一致,可以满足人满在自我形象方面的需要,使得人们形成了满意的自我形象,于是产生了态度的改变。例如,一个人发现某个团体或某个人在某方面对自己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他就会由于喜欢该团体或该人而倾向于接受其影响,并且自觉地向该团体靠拢或自觉地向那位有吸引力的人学习。

三、内化

当态度与个体的价值系统一致时,个体就容易接受这样的态度,这时的态度的改变过程就是内化。例如,有些人遵守交通规则,并不是害怕警察的罚款,而是因为他们认为限定车速是正常的,有助于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也相信中速行驶、遵守交通指挥是一种理智、道德的行为,如果他违反了交通规则,他就觉得失去了自我中的重要部分。

总结

态度的形成是一个繁杂的过程,我们无法迫使人们持有不同的态度。态度的转变,起因于观点的改变;而观点的改变,或者起因干对某种情境有了新见识和新知识,或者起因于他从以往所待的特定观点中得到的满足或不满足,或者起因于这两种过程的结合。因此,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持有健康的心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体会其中的精华,做一个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人。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知识交流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 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 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 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 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 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 ④转化性⑤模仿性 (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 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不再是被迫屈从, 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3)内化阶段: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 了新态度。 3、态度的改变 (1)方向的改变:以一种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或将本来反对的变成赞成的,将本来喜欢的变成不喜欢的。 ——“非一致性的改变” (2)强度的改变:态度的方向没有改变,而只是改变了态度的强度。——“一致性的改变”

(情绪管理)当前社会心态的特点最全版

(情绪管理)当前社会心态 的特点

当前社会心态的特点 根据2010-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的数据分析,当将社会心态的指标体系设计为俩个方面:壹是社会认知和感受方面,二是社会态度和行为倾向方面。社会认知和感受方面主要包含生活压力感、生活安全感、社会稳定感、风险认知、幸福感等,社会态度和行为倾向包含个体或群众对社会各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对社会行为、矛盾和冲突的应对策略和人际沟通模式等。 我们先来分析第壹个方面,当前中国城乡居民感受的生活压力感明显增大,尤其近俩年来消费者物价指数持续走高,影响到了许多老百姓日常基本生活物品的购买,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第壹季度数据显示(),其次生活安全感方面,由于受到几乎存在于中国整个奶业的三聚氰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居民民众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担忧,导致了居民评价的各项安全感基本上处于“比较安全”的水平。市民对社会信任得分仅为62.90分,到了信任的底线,即“极低信任”的最下限。。俩年来国家统计局2010年11月11日数据 中国社会心态:问题和建议 本文所说的社会心态,是壹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在壹个剧烈变动的社会中,社会心态既是社会变迁的表达和展示,也是社会建构的壹个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和条件。正因如此,“民意”、“民心”的重要性总是作为执政者的行政基础不断被提及。能够说,社会心态是社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和谐的社会心态是不可想象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社会心态中存在壹些不和谐因素,需要我们高度关注且积极设法引导。 壹、我国社会心态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通常把社会心态分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和价值观念、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策略,但实际上这些内容时刻是融合在壹起的。笔者

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人的性格形成与发展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家庭、社会、自然、教育等方面的因素。一个人从小开始,经受什么样的风雨洗礼,经受什么的磨难历练,经受什么样的环境熏陶,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和品格。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在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呢?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生理因素与性格。有很多人认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是生就的,甚至是不可改变的。其实,人的性格与人的生理基础有一定的关系,但与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关系更大。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人一面有着先天的品质,另一面也有着为生活情况所养成的品质。”“这就是说,如果说到那些先天的品质时,这就是指神经系统类型而言,如果说到性格的话,那就是指那些先天的倾向、意向与那些生活期间受生活印象的影响所养成的东西之间的混合物了。”有一位思想家说过:“人的性格是先天组织与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特别是在发育时期所处的环境这两方面的产物。”这种见解与巴甫洛夫关于性格是先天的神经类型与后天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之间的‘合金’的思想相一致。 二、环境因素与性格。环境包括家庭、自然、社会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是对不同的人起着不同的作用罢了。人的体态、成熟程度和气质是性格形成的生理条件,而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性格形成的社会条件。这些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因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差异而对性格形成发挥着不同的功效,致使人们形成独特的性格特征。同样处于逆境,为什么消极者消沉、悲观、退缩,而积极者坚强、奋发、进取,就在于两者内在心理活动的不同。由此看来,外部因素对性格形成的影响首先取决于个体对自己与外部因素之间的认识,而这正是个体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的问题。因此,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的深度整合构成了某个人的性格特征。 三、自然因素与性格。南北方因为气候不同,高原、平原、海岸地带由于地势不同,对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北方人往往粗犷、豪迈、外向,南方人往往细腻、含蓄、内向,高山地带的人意志坚毅,海岸地带的人心开阔,平原地带的人多克制。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带有普遍性。人们在现实生活、社会交往中也会感觉得到这种影响。但是,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比如,不论是高原、平原、海岸、北方、南方都有意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问题: 根据2010-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的数据分析,当将社会心态的指标体系设计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认知和感受方面,二是社会态度和行为倾向方面。社会认知和感受方面主要包含生活压力感、生活安全感、社会稳定感、风险认知、幸福感等,社会态度和行为倾向包含个体或群众对社会各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对社会行为、矛盾和冲突的应对策略和人际沟通模式等。 我们先来分析第一个方面,当前中国城乡居民感受的生活压力感明显增大,尤其近两年来消费者物价指数持续走高,影响到了许多老百姓日常基本生活物品的购买,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其次生活安全感方面,由于受到几乎存在于中国整个奶业的三聚氰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居民民众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担忧,导致了居民评价的各项安全感基本上处于“比较安全”的水平。市民对社会信任得分仅为62.90分,到了信任的底线,即“极低信任”的最下限。。两年来国家统计局2010年11月11日数据 本文所说的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在一个剧烈变动的社会中,社会心态既是社会变迁的表达和展示,也是社会建构的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正因如此,“民意”、“民心”的重要性总是作为执政者的行政基础不断被提及。可以说,社会心态是社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和谐的社会心态是不可想象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社会心态中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并积极设法引导。 一、我国社会心态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通常把社会心态分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与价值观念、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策略,但实际上这些内容时刻是融合在一起的。笔者认为,目前社会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社会心态问题。 (一)生活压力加大与社会支持不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10年4月在全国进行的调查显示,尽管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感受明显,但54.8%的居民表示对于当时的物价水平可以承受,30.5%的人表示“一般”,仅有14.2%的人表示难以承受。2010年10月中旬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再次进行了类似调查,结果显示,在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分别有49.8%、40.5%和47.7%的受访者表示当前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或压力很大。压力主要来自物价上涨、就业难、房价高、看病难等方面。 在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生活压力加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另一方面,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单位社会已趋终结,而填补单位社会社会支持功能的公民社会却未见雏形。社会学认为社会支持是一个可以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社会网络。在恶性压力下如果得不到社会支持,个体会产生无助感、绝望感,产生心理问题或出现极端消极行为。如2010年富士康员工发生连续自杀事件,就是突出的例子。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人们获得社会支持最多的是家庭、朋友、同乡等传统社会关系,社区、工作单位和地方政府在社会支持系统中,基本上处于“没有帮助”和“帮助较少”水平。仅仅依靠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支持难以支撑每个人的生活压力。 (二)安全焦虑与风险漠视并存一方面,不断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使得民众长期处于焦虑状态,而另一方面,社会整体的风险意识并不高,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灾难频发。

态度的心理结构的三个因素

态度的心理结构的三个因素 ==什么是态度==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态度通常是指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价与心理倾向。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态度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即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 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2.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3.意向因素。意向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 然而,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却过分强调态度的行为倾向性,认为通过态度可以推测人的全部行为,也可以通过行为推断人的全部态度,机械地把二者一对一的联系起来,而忽视各种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往往是与他们的态度不相一致的。例如,一个不喜欢抽烟的人,他没有抽烟的习惯,父母、妻子也不赞成他抽烟,但在大家都抽烟的情境下,他也会抽上一支,这里我们就不能认为他对抽烟持支持态度,这种偶尔发生的事只能看作是逢场作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推论是武断的,尽管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 [[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 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 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 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 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 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出感知,推断的过程。包括 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 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 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有意识 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 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 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 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 通情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体。 简答论述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个体社会心理和行为,主要研究特定生活条件下的个体,考察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形成的社会因素有哪些,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生作用的,发生了怎么的作用,怎么发生作用。①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②人的社会动机 ③社会认识 ④社会态度和社会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研究的是社会情境中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或者多个个体的关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 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 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 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 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当代社会的特点

当前社会心态的特点 根据2010-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的数据分析,当将社会心态的指标体系设计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认知和感受方面,二是社会态度和行为倾向方面。社会认知和感受方面主要包含生活压力感、生活安全感、社会稳定感、风险认知、幸福感等,社会态度和行为倾向包含个体或群众对社会各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对社会行为、矛盾和冲突的应对策略和人际沟通模式等。 我们先来分析第一个方面,当前中国城乡居民感受的生活压力感明显增大,尤其近两年来消费者物价指数持续走高,影响到了许多老百姓日常基本生活物品的购买,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其次生活安全感方面,由于受到几乎存在于中国整个奶业的三聚氰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居民民众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担忧,导致了居民评价的各项安全感基本上处于“比较安全”的水平。市民对社会信任得分仅为62.90分,到了信任的底线,即“极低信任”的最下限。。两年来国家统计局2010年11月11日数据 中国社会心态:问题与建议 本文所说的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在一个剧烈变动的社会中,社会心态既是社会变迁的表达和展示,也是社会建构的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正因如此,“民意”、“民心”的重要性总是作为执政者的行政基础不断被提及。可以说,社会心态是社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和谐的社会心态是不可想象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社会心态中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并积极设法引导。 一、我国社会心态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通常把社会心态分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与价值观念、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策略,但实际上这些内容时刻是融合在一起的。笔者认为,目前社会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社会心态问题。 (一)生活压力加大与社会支持不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10年4月在全国进行的调查显示,尽管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感受明显,但54.8%的居民表示对于当时的物价水平可以承受,30.5%的人表示“一般”,仅有14.2%的人表示难以承受。2010年10月中旬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再次进行了类似调查,结果显示,在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分别有49.8%、40.5%和47.7%的受访者表示当前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或压力很大。压力主要来自物价上涨、就业难、房价高、看病难等方面。 在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生活压力加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另一方面,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单位社会已趋终结,而填补单位社会社会支持功能的公民社会却未见雏形。社会学认为社会支持是一个可以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社会网络。在恶性压力下如果得不到社会支持,个体会产生无助感、绝望感,产生心理问题或出现极端消极行为。如2010年富士康员工发生连续自杀事件,就是突出的例子。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人们获得社会支持最多的是家庭、朋友、同乡等传统社会关系,社区、工作单位和地方政府在社会支持系统中,基本上处于“没有帮助”和“帮助较少”水平。仅仅依靠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支持难以支撑每个人的生活压力。

当前值得注意的六大社会心态问题和倾向

当前值得注意的六大社会心态问题和倾向 2015-05-12 08:58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作者:王俊秀 社会心态是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社会中多数成员表现出的普遍的、一致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并成为影响每个个体成员行为的模板。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来说,社会心态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表现出相当的动态性,又因为全球化大背景下中西文化的交汇和冲撞而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当前,要特别注意我国社会心态中的一些问题和倾向。 多层次、高标准的民众需求挑战民生工作 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提出把民众幸福作为政府执政的理念,纷纷提出打造“幸福××”的口号,各级政府编制了一系列的政绩考核指标,出现了许多幸福指数、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通常把百姓生活满意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但是,令许多政府官员苦恼的是,政府民生工程的推进很难有效提升民众的生活满意度或幸福感。 如果按照心理学中经典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求是不断提高的,从生理需求满足,安全需求满足,爱与归属等社会性需求满足,尊重需求的满足,一直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这是一个不断得到满足,不断提出新的需求的过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多数民众的生理需求已经基本或部分得到满足,但满足了温饱问题的

民众对生理需求的标准提高了,洁净的空气、无污染的水、舒适的住房条件、良好的医疗条件、宜居的自然环境等,成为新的需求,同时,安全的食品、安全便捷的交通、安全的生产环境、有效的灾害防范等这些安全需求与生理需求同时出现,每一项都不容忽视。从近年来的调查看,安全需求成为民众反应最激烈的需求,同样,人们的安全需求也需要更高标准地给予满足。安全感调查中,人身、财产安全已经成为安全的基本保障,食品安全成为最受关注的内容,如这些年来,社会性的食品安全焦虑、环境污染焦虑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情绪,同时,民众对于隐私安全、环境安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可以看到,近年来发生的许多群体性事件都是因环境污染或担心环境被污染而引发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民众接触新知识、新理念的机会加大,其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加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社会已经差异化,不同群体的需求也呈现差别化,尊重与认同需求、个人发展需求已经成为新的必须给予满足的需求,这些原本属于马斯洛理论中更高层级的需求已经普遍化,虽然可能在程度上会有不同表现,但这些更高层级的需求与那些提高了标准的低阶需求会同时出现,如果不能很好地满足,矛盾就会不断爆发。多层次、更高标准的社会性需求将给未来政府的民生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社会不信任的扩大化、固化,成为群际冲突、社会矛盾的温床

态度及其形成

第六章态度及其形成 1 态度研究的重要性 早期的著名学者托马斯和兹纳涅斯基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态度的科学。” 著名心理学史学家墨菲所言:“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中,也许没有一个概念所处的位置比态度更接近中心。”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奥尔波特1968年指出,态度的概念“可能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中最有特色,最不可缺少的概念。 2 态度及其形成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第二节态度形成的理论 第三节态度的改变 第四节态度的测量 3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与特征 二、态度的结构与种类 三、态度的功能 四、高成就者的态度典范 五、态度与行为 4 一、态度的定义与特征 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对象性 2、态度的评价性 3、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4、内在性 5 态度故事---秀才赶考 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 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6 二、态度的结构与种类 (一)态度的要素结构 (二)态度的立体结构 (三)态度的种类 7 态度的要素结构 ---态度“三元论” 就态度的构成要素而言,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持“三元论”的看法,即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要素构成。 一是认知成分,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二是情感成分,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三是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8 态度的成分及其关系 认知成分 事实 信念 观点 知觉 理解 情感成分 评价 情感 情绪 行为倾向 第1页共1 页

2016年6月最新《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南开大学乐国安等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南开大学乐国安等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米德认为社会是由()构成的。
1.0 分
?
A、
人和自然
?
B、
圈子
?
C、
规则

?
D、
元素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男女除了个性跟行为方面的差异之外,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是()
1.0 分
?
A、
体力
?
B、
智力
?
C、
情商
?
D、
速商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平衡理论是谁提出的
1.0 分
?
A、

阿西
?
B、
海德
?
C、
谢里夫
?
D、
查容克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有贼心没贼胆”是指()
1.0 分
?
A、
人的个性特点
?
B、
人的价值观
?
C、
人的人生观
?
D、

个人能力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
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
1.0 分
?
A、
消费社会心理学
?
B、
学习社会心理学
?
C、
政治社会心理学
?
D、
群体社会心理学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6
男女个性与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主要有侵犯行为、自信心、支配行为和()
1.0 分
?
A、
关爱行为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人的态度是经后天学习形成的,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而旅客对乘务工作是否满意,也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需求与欲望 人人都有需求和欲望这一最为原始和基本的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凡能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事物,或者能帮助人去获得需求、欲望满足的事物,都会引起人对之产生喜欢、肯定的态度;反之,则是对之持厌恶、否定的态度。这种现象说明,态度形成的首先条件是事物能够或有利于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例如,一些高铁列车的班组成员,由于他们能够满足旅客安全、舒适、周到的心理需要,因而旅客对其持满意的态度。相反,在服务过程中,如有失误,旅客就会对其持不满意的态度,甚至是否定的态度。另外,由于人的需求有不同层面,欲望有不同水平,因此与之相应形成的态度状况也就不同。一般性需求与欲望形成的是一般态度;与社会性高层次需求、欲望相关联的态度,由于它们和人的理想、信念、人生观等紧密相连,所以是一些具有核心意义的态度。 2.知识、信息与经验 在态度心理成分中,认知因素是构建态度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态度是在人对事物的认知、评价中形成的。正因如此,外界若能全面真实地提供个体能理解并掌握态度对象的知识、信息,无疑将为态度形成奠定认识基础。因此,态度形成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知识、信息、经验的提供与理解、掌握。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即一个人知识面大小、知识多寡深浅都会影响其态度形成的正确性与形成的速度。因此,即使是已经在岗位工作的乘务员也要多读书,关注行业的动态,丰富自己

的内涵,这样才能培养自己正确的工作态度。 3.团体影响 团体影响是态度形成的一项重要促进因素。大量研究表明,人的许多态度由其所属团体而来。属于同一团体,如同一个家庭、学校、国家的成员,对事对人对问题常具有类似的态度。例如,喜欢什么样的食品、爱穿什么样的服装、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同一群体成员之间会相互作用、相互模仿、相互暗示。 4.个性 个性的各个方面都对态度的形成产生影响。 (1)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倾向制约态度形成方向。 (2)性格特点影响态度形成的难易和稳定性。例如,独立性强或自尊心强的人,由于他们凡事不盲从、不轻信,也不轻易崇拜权威,其态度形成往往较难、较慢,但形成后较稳定。而依赖性强或自卑感强的人,由于他们容易受暗示,轻信他人劝说,也容易崇拜权威,其态度形成往往较容易,但又往往波动、不稳定。(3)气质类型也影响态度形成。例如,多血质的人,脑子灵,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快,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广而不稳,因此他们态度形成较快、较容易,但往往容易形成“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式的人物。而黏液质的人,脑子欠灵活,对新事物、新观念反应较迟缓,凡事求稳,所以他们态度形成较难较慢,但稳定。(4)智力水平高低影响态度形成,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的差别,即智力高的人理解和分析判断力强,能按照个人想法去分析判断态度形成的理由依据,显示出主动性强的特点。而智力不高的人,理解与分析判断能力较差,易受暗示,因此态度形成显示出被动的特点。 5.社会文化特点

习题—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而得以实现的。其中,联想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强化学习的理论基础是();观察学习的理论基础是() A. 海德尔(F.Heider)的认知平衡理论 B. 巴甫洛夫(I.P.Pavlov)的古典条件作用理论 C. 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D. 斯金纳(B.F.Skinner)的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 2.由于事物本身的接近或相似,个体常常会将对一类对象所形成的态度扩展或延伸到其他相似或类似的对象上,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 A. 联想学习 B. 强化学习 C. 观察学习 D. 认知学习 3.人们通过电影和电视,就可以习得对某些事物、对象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 A. 联想学习 B. 强化学习 C. 观察学习 D. 认知学习 4.根据费斯汀格(L.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不包括() A. 改变认知 B. 消除认知 C. 增加认知 D. 改变行为 5.人们具有一种使自己已有的认知关系结构保持相对平衡不变的倾向,这种倾向被称之为() A. 认知完形倾向 B. 认知失调倾向 C. 认知强化倾向 D. 认知统合倾向 6.下列理论由贝姆提出的是( ) A. 自我知觉理论 B. 归因理论 C. 控制源理论 D. 社会知觉理论 7.根据谢里夫和霍夫兰德(C.I.Hovland)的社会判断理论,当一种新的观点处于哪个区域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明显变化() A. 接受区域 B. 态度不明朗的区域 C. 拒绝的区域 D. 潜意识区域 8.科尔曼(H.Kelman)于1961年提出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按其先后顺序依次为() A. 认同、服从、内化 B. 服从、内化、认同 C. 认同、内化、服从 D. 服从、认同、内化 9.根据科尔曼(H. Kelman)的态度改变三阶段论,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作() A. 认同 B. 内化 C. 服从 D. 从众 10.社会判断理论强调个体自身对刺激信息的知觉判断,并认为这种判断是态度发生改变的中介物,这种理论的实验基础来源于() A. 谢里夫等人的物体知觉判断实验 B. 朗格(H.Spencer)反应时间的实验 C. 罗森塔尔(R.Rosenthal)效应实验 D. 奥尔波特(F.H.Allport)的社会促进实验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什么是态度一、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 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 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

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 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 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态度的形成过程、2.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

当前社会心态分析

当前社会心态分析 社会心态是指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现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具有显著的大众性和弥漫性。近年来,全国发生了多起针对儿童、女性或其他无辜群众的暴力伤害事件以及其他社会性事件。这类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社会心态的角度来看,心态失衡、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悲观厌世、进而产生报复社会的心态是其共同的特点。这些事件频发,从一个侧面说明,重视社会成员心理和谐、优化社会心态,已经成为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只有真正重视和搞好社会建设,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才可能实现,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一、社会心态问题表象 1、生活压力加大与社会支持不足 在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生活压力加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另一方面填补单位社会支持功能的公民社会却未见雏形。社会支持是一个可以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社会网络。在恶性压力下如果得不到社会支持,个体会产生无助感、绝望感,产生心理问题或出现极端消极行为。如2010年富士康员工发生连续自杀事件,就是突出的例子。当前人们获得社会支持最多的是家庭、朋友、同乡等传统社会关系,社区、工作单位和地方政府在社会支持系统中,基本上处于“没有

帮助”和“帮助较少”水平。仅仅依靠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支持难以支撑每个人的生活压力。 2、安全焦虑与风险漠视并存 一方面,不断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使得民众长期处于焦虑状态,而另一方面,社会整体的风险意识并不高,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灾难频发。一个本不属于热点的新闻受到中国媒体和民众的持续关注,从智利矿难的发生到33名矿工在69天后被成功营救,民众不可能不将之与我国频繁的矿难和高投入的救援和很低的救援成功率相比较。当前风险防范的突出问题是对于关系个人的风险意识较强,而对关系到群体或社会的风险重视不够,对于突发的、伤害性大的风险警惕性较高,而对缓释性的、无直接生命伤害的风险防范不足。 3、社会信任面临困境 我国的公共权力机构和管理部门的社会信任程度高于其他机构和组织,但市民对这些机构的社会信任评价水平并不算高,接近“中度信任水平”,而市民对商业行业则处于“基本不信任”的水平;对中央政府的社会信任度高于地方政府;对中央媒体信任程度高于地方媒体。对中央政府的高信赖,仍然是重要的社会整合的心理资源,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地方政府的公信力较低、社会组织健康成长的环境比较差的现状。在人际信任上表现出传统的人际观念,最信任的是“家庭成员”和“亲密朋友”,其次为熟人、单位同事、

论述态度的形成过程)

转变态度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字】转变态度途径方法 内容提要:在人类社会中,态度对我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一直是人们探讨社会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中心课,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小到人们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无刻不受到态度的影响。例如卫生工作中也是如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病人对医疗工作的态度,也是影响到他们的就医行为和对卫生工作的支持。诸如对吸烟的态度等等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态度问题。 关键词:转变态度途径方法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它使人的心理处于准备状态,具有行为的倾向性。态度包含了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如果一个人特别注意到自己将要作业的反应,也就是在心理上对要作的反应有所准备的时候,他的反应就比那些只集中注意于将要来临刺激的人所做出的反应要快。如果一个人的记忆,判断和思考等活动效率都要受到他的心理准备状态的支配。阿尔波曾提出态度是一种精神和神经准备就绪的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并对个人对所有客观对象和与之有关的情境的反应,产生一种起指导作用的或能动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对任何特定的客观对象都具有认识的成份,表达感情成份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 1、态度是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性,它和意见有一定区别。 2、态度来自于价值,也就是说,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人们所拥有的价值观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具有重大作用。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的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方面: 1认知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和评价,它通常是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包括对态度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赞成或反对。例如:“我认为吸烟是有害的:这就是带有好坏评价性的叙述。 2情感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表现出对态度对象的喜欢和厌恶的程度。比如“我认为吸烟是有害的”这一认知问题,可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就是“我不喜欢抽烟的人”“我对吸烟感到厌恶” 3意向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反应倾向,即行为的直接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态度具有的这种意向要素表现的是我做不做这作件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摘要文章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进行综述,主要从态度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双重态度模型,态度的形成及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的改变过程的三阶段、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海德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态度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 引言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1 态度的概念 1.1 态度的定义 态度通常是指个体自身对某一客体所持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比较稳定的评价与心理倾向。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1]。 1.2 态度的心理结构 1.2.1.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1.2.2.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1.2.3.行为因素

行为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1]。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尽管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 1.3 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从性质上说,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1]。因为一个人的态度总是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他个人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的大小,决定了态度对象所具有价值的大小,而事物价值的大小,往往又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因此,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故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于他的态度明显地具有一种工具性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对人有利的事物,便产生肯定的态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对人不利的事物则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因此,态度的实质乃是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一个人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2 态度的特性 2.1 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不同于本能,态度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不须学习,与生俱有的行为倾向不是态度。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以及周围环境的不断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态度形成以后,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对周围事物和他人的反应。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个人的态度经过不断的循环和修正,会逐步形成日益完善的态度体系[1]。 2.2 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必须具有特定的态度对象。态度对象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

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

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人的社会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在社会心理学体系中,态度是一种评价或情感反应,它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导性或动力性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态度是认知、情感、意向三要素构成的。 一、认知的因素 认知因素是态度的主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了解和评价。人们在感知态度对象时,必然在脑海中形成心理映像,形成什么样的映像,与己有的只是状况相关。例如,具有不同文化的人内心深处的心里是不同的,文化高的觉得知识是成功动源,而文化低的往往觉得知识对他们来讲就是空谈,一无是处。 二、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和反应,表现为对某一类社会事务和现象的喜爱或厌恶、同情或排斥等。例如说我们平时时常谈到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情感就起主导作用了。所以从态度结构来细分,情感产生于认知,但情感一旦形成,就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甚至会影响认知。 三、意向因素 意向因素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比如老师看到某个同学努力学习,表现一向很好,这时老师会觉得该学生很优秀,从而很喜欢他,愿意和他接近,甚至愿意和他做朋友,还交给他很多重要的事情。因此,态度与人们的行为是精密联系的,积极的态度趋向与接近该态度的对象,而消极的态度则趋向于躲避该态度的对象。 人对事物的态度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态度的形成主要由下面几方面影响。 一、欲求的满足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都有欲求,欲求得到满足,紧张自然消除,从而产生轻松愉快感以及美感等。由此可见,欲求满足对于态度结构中情感与意向两种成分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凡能满足个人欲求的对象必使其产生的态度。主体经验的参照作用 我们的态度是对事实的认知的经验积累,然后才会出现各种态度。从态度形成的内在过程来看,经验的作用首当其冲,此时经验主要起内在参照的作用。经过这种比较,如果发现新、旧经验大同小异,那么,过去的经验事实会立即浮现出来,影响对当前事实的看法;如果发现大不相同,经验又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影响当前看法。 二、群体规范的影响作用 态度的形成,除了要又内部参照以外,还离不开外部的参照,比如,一个小孩可能说他的理想是当科学家、音乐家等等,但是他真的理解这些工作的含义吗?我觉得不尽然。但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表达呢?根本原因在于家长和周围的人对他的称赞和贬损。因为导致积极结果的反应能得到加强并趋与反复;产生消极结果的反应得到减弱或压抑。 中国有句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一个人态度的形成,往往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而是经过服从、同化、内化三个阶段。 一、服从 个体担心受惩罚而采取表面顺从的行为称为服从。这种情况一般只是行为上的相符,并不是内心真正的接受,而且该行为持续的时间与将发货惩罚存在的时间一样长。例如,在马路上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司机在交警面前表现小心谨慎,生怕罚款,但是民警的身影一消失,其表现好像是两个人。 二、同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