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故障排查和故障定位方法及措施光电缆
- 格式:docx
- 大小:71.27 KB
- 文档页数:18
1.光缆线路故障排查和故障定位方法及措施1.1光缆线路故障的分类根据故障光缆光纤阻断情况,可将故障类型分为光缆全断、部分束管中断、单束管中的部分光纤中断三种。
(1)光缆全断如果现场两侧有预留,采取集中预留,增加一个接头的方式处理;故障点附近有接头并且现场有足够的预留,采取拉预留,利用原接头的方式处理;故障点附近既无预留、又无接头,宜采用续缆的方式解决。
(2)光缆中的部分束管中断其修复以不影响其他在用光纤为前提,推荐采用开天窗接续方法进行故障光纤修复。
(3)单束管中的部分光纤中断其修复以不影响其他在用光纤为前提,推荐采用开天窗接续方法进行故障光纤修复。
1.2造成光缆线路故障的原因分析引起光缆线路故障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外力因素、自然灾害、光缆自身缺陷及人为因素。
1.2.1外力因素引发的线路故障(1)外力挖掘:处理挖机施工挖断的故障,管道光缆因打开故障点附近人手井查看光缆是否在人手井内受损,并双向测试中断光缆。
(2)车辆挂断:处理车挂故障时,应首先对故障点光缆进行双方向测试,确认光缆阻断处数,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处理。
(3)枪击:这类故障一般不会使所有光纤中断,而是部分光缆部位或光纤损坏,但这类故障查找起来比较困难。
1.2.2自然灾害原因造成的线路故障鼠咬与鸟啄、火灾、洪水、大风、冰凌、雷击、电击。
1.2.3光纤自身原因造成的线路故障(1)自然断纤:由于光纤是由玻璃、塑料纤维拉制而成,比较脆弱,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静态疲劳,光纤逐渐老化导致自然断纤。
或者是接头盒进水,导致光纤损耗增大,甚至发生断纤。
(2)环境温度的影响:温度过低会导致接头盒内进水结冰,光缆护套纵向收缩,对光纤施加压力产生微弯使衰减增大或光纤中断。
温度过高,又容易使光缆护套及其他保护材料损坏影响光纤特性。
1.2.4人为因素引发的线路故障(1)工障:技术人员在维修、安装和其他活动中引起的人为故障。
例如,在光纤接续时,光纤被划伤、光纤弯曲半径太小;在割接光缆时错误地切断正在运行的光缆;光纤接续时接续不牢、接头盒封装时加强芯固定不紧等造成的断纤。
电力电缆故障定位的步骤和原理造成电缆故障的原因是复杂的。
要想对故障点进行快速判断,就需要对电缆的工作环境以及常见原因有所了解,这也是减少电缆故障的一个重要途径。
常见的故障原因主要包括外力破坏、电缆质量、电缆中间头制作不达标、管理存在问题、自然现象造成的损伤以及电缆生产质量等。
因故障导致供电中断后,测试人员应合理选择仪器和测试方法快速寻找故障点。
故障点查找的步骤是先故障分析再测距,最后精确定位。
1、故障分析故障分析是了解故障电缆的基本信息,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包括敷设方式、电缆长度、型号、走向,以及接头的位置、长度、预留地点、发生故障前运行状况等,了解路径的施工情况,对故障电缆的类型进行初步判断,对其进行绝缘测试。
发生故障后,可在敷设人员处获得施工详细资料,以此来提升故障定位的准确性。
如果不了解电缆的路径和长度,需要在定位时排查清楚,判断故障类型时可借助故障时保护装置动作情况。
2、测距在定位的过程中,测距是最关键的一步,准确的定位是减少检修时间重要途径,特别是在长电缆中,不能准确定位对检修工作的影响更严重。
在实际应用中,为保证测试的准确,可通过多种方法来验证,必要时可通过电桥法或者脉冲电流来验证。
(1)行波法测距原理该方法进行测距中,电缆会从理论上看做均匀长线,以此来对微观传播过程进行分析。
电缆传输线路中的分布参数包括电感元件、电容、电导、电阻等,在任意点的等效电路图中,每个无限小段的电缆传输线路如下图所示:▲均匀长线的等效电路图在长线理论中,影响故障波形分析和性质分析的重要因素包括波的透射和反射、特性阻抗以及波的速度。
其中波速v和特性阻抗分别为:其中C为光速,μ和分别为电缆芯线周围介质的相对导磁系数和相对介电系数。
可看出电波在电缆中的传输速度与芯线材料和界面剂无关,与介电性能相关,不同的绝缘材料中,电波的传输速度有所不同。
特性阻抗为实数,与频率无关。
两种电缆连接时因不同的波阻抗会在连接处存在阻抗不匹配的情形。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电缆线路故障排查与修复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是非常常见的需求。
为了确保施工工作的正常进行,电缆线路必须处于良好的状态。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电缆线路可能出现故障。
为了保证施工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必须采取及时的排查与修复措施。
本文将围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电缆线路故障排查与修复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故障排查1.检查电缆连接处首先要注意检查电缆连接处。
连接处是电缆线路传递电能的关键部位,如果连接处松动或者接触不良,就容易引起电缆线路故障。
因此,需要仔细检查临时用电的电缆连接处,确保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2.查看电缆外观其次,要仔细查看电缆的外观。
电缆在施工现场经常遭受各种外力的影响,如果电缆外部出现明显的损伤,如裂纹、破损等,就需要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以免进一步发展成严重故障。
3.使用仪器检测除了肉眼观察,还可以使用专业的仪器对电缆线路进行检测。
例如,可以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检测电缆的绝缘状况是否正常,使用短路检测仪检测电缆是否存在断路或者短路等问题。
通过仪器的检测,可以更准确地找到故障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复。
二、故障修复1.紧固电缆连接处如果在故障排查中发现电缆连接处松动或者接触不良,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首先,将松动的连接处紧固,确保连接牢固。
可以采用螺丝刀或者扳手等工具进行操作,确保连接处没有松动。
2.更换受损电缆对于外部受损的电缆,如果损伤较轻,可以使用绝缘胶带进行修复。
首先,将受损处清洁干净,然后使用绝缘胶带进行包裹,确保绝缘效果良好。
如果损伤较严重,就需要将受损的电缆更换为新的电缆,确保电缆线路的正常使用。
3.修复断路或短路对于电缆线路出现断路或者短路的情况,需要针对性地进行修复。
首先,可以通过仪器进行断路或短路点的定位,然后将断路处或短路处进行修复。
对于断路,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连接器的更换来修复;对于短路,可以通过绝缘袖套或绝缘管进行修复。
总结: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过程中,电缆线路故障的排查和修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1.光缆线路故障排查和故障定位方法及措施1.1光缆线路故障的分类根据故障光缆光纤阻断情况,可将故障类型分为光缆全断、部分束管中断、单束管中的部分光纤中断三种。
(1)光缆全断如果现场两侧有预留,采取集中预留,增加一个接头的方式处理;故障点附近有接头并且现场有足够的预留,采取拉预留,利用原接头的方式处理;故障点附近既无预留、又无接头,宜采用续缆的方式解决。
(2)光缆中的部分束管中断其修复以不影响其他在用光纤为前提,推荐采用开天窗接续方法进行故障光纤修复。
(3)单束管中的部分光纤中断其修复以不影响其他在用光纤为前提,推荐采用开天窗接续方法进行故障光纤修复。
1.2造成光缆线路故障的原因分析引起光缆线路故障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外力因素、自然灾害、光缆自身缺陷及人为因素。
1.2.1外力因素引发的线路故障(1)外力挖掘:处理挖机施工挖断的故障,管道光缆因打开故障点附近人手井查看光缆是否在人手井内受损,并双向测试中断光缆。
(2)车辆挂断:处理车挂故障时,应首先对故障点光缆进行双方向测试,确认光缆阻断处数,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处理。
(3)枪击:这类故障一般不会使所有光纤中断,而是部分光缆部位或光纤损坏,但这类故障查找起来比较困难。
1.2.2自然灾害原因造成的线路故障鼠咬与鸟啄、火灾、洪水、大风、冰凌、雷击、电击。
1.2.3光纤自身原因造成的线路故障(1)自然断纤:由于光纤是由玻璃、塑料纤维拉制而成,比较脆弱,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静态疲劳,光纤逐渐老化导致自然断纤。
或者是接头盒进水,导致光纤损耗增大,甚至发生断纤。
(2)环境温度的影响:温度过低会导致接头盒内进水结冰,光缆护套纵向收缩,对光纤施加压力产生微弯使衰减增大或光纤中断。
温度过高,又容易使光缆护套及其他保护材料损坏影响光纤特性。
1.2.4人为因素引发的线路故障(1)工障:技术人员在维修、安装和其他活动中引起的人为故障。
例如,在光纤接续时,光纤被划伤、光纤弯曲半径太小;在割接光缆时错误地切断正在运行的光缆;光纤接续时接续不牢、接头盒封装时加强芯固定不紧等造成的断纤。
通信光缆故障处理流程通信光缆故障是网络运维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及时有效地处理故障对于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通信光缆故障处理流程,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一、故障排查1. 收集信息:在发现通信光缆故障时,首先需要收集相关信息,包括故障发生时间、故障现象、故障点所在位置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后续的故障定位和处理。
2. 确认故障范围:根据用户报告的故障现象,确定故障发生的范围。
可以通过用户报障单、故障报告等方式进行确认。
3. 检查设备状态:对故障范围内的设备进行检查,确认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设备的指示灯、接口状态等,确保设备没有物理故障。
4. 网络连通性测试:通过ping命令或其他网络连通性测试工具,测试故障范围内的设备之间的连通性。
如果存在连通性问题,则可能是网络配置或网络设备故障导致的。
二、故障定位1. 逐层排查:从用户端开始,逐层排查设备和链路,确定故障点所在的层级。
可以通过逐层切换设备、链路来进行排查,逐步缩小故障范围。
2. 网络拓扑分析:根据故障点所在的层级,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确定故障点所在的设备或链路。
可以借助网络拓扑图、设备配置文件等进行分析。
3. 日志分析:查看相关设备的日志信息,分析是否有异常记录。
日志中可能包含有关故障原因的线索,可以帮助快速定位故障点。
4. 测试排除法:通过对故障点周围设备和链路进行测试排除法,逐一排除可能的故障因素,最终确定故障点所在。
三、故障处理1. 物理故障处理:如果故障是由于物理原因导致,如光缆断裂、接口松动等,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相关设备或线缆。
2. 配置故障处理:如果故障是由于配置错误导致,如路由器配置错误、IP地址冲突等,需要进行相应的配置修正。
3. 网络设备故障处理:如果故障是由于网络设备故障导致,需要进行设备的维修或更换。
在更换设备时,需要进行相应的配置恢复。
4. 故障验证:在处理完故障后,需要进行故障验证,确保故障已经解决。
电力通信光缆典型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电力通信光缆是电力和通信领域重要的基础设施,它不仅保障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也是通信网络的重要支撑。
在使用过程中,电力通信光缆也会面临各种故障问题,给电力和通信系统的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
典型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对于保障电力和通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一、典型故障分析1. 光缆断裂光缆断裂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通常是由于外力导致光缆的机械损伤,也有可能是光缆自身的质量问题。
断裂的光缆会导致通信中断或电力系统监测信息失真等问题,严重影响电力和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光缆接头故障光缆接头故障是光缆系统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接头处的连接不良或者接头受潮等原因导致光信号传输出现问题。
3. 光缆局部损伤光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到外界环境的损害,被挖掘机械刮伤、被挤压等,导致光缆局部损伤,进而影响光信号的传输。
4. 光缆老化光缆的使用年限一般在15-20年左右,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光缆绝缘层老化、光纤折断等问题,进而导致光信号传输不稳定。
二、应对措施1. 加强光缆敷设保护光缆的敷设应避开机械施工区域,并进行合理的预埋或管道敷设,防止光缆因外力损伤。
在光缆路线的规划和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质、环境、交通等因素,选择相对安全的敷设路径。
2. 定期巡检维护定期巡检光缆的敷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故障的发生。
特别是在光缆易受外界损害的区域,应加强巡检频次,避免因机械施工等导致的光缆损伤。
3. 光缆故障定位技术的应用光缆故障定位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点,如OTDR(光时域反射仪)、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等工具的使用,对于排查光缆故障点和修复故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提高光缆安全保护水平对于光缆的安全保护非常重要,可以采用加强光缆防护管的钢丝绳构造、设置光缆沟盖板、沟口防护构造等方式,提高光缆的安全保护水平。
5. 足够的备用光缆在光缆系统建设时,需要预留足够的备用光缆,以备发生紧急故障时能够迅速进行替换和修复,确保电力和通信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电力线路的故障排除与修复方法电力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影响电力的正常供应。
因此,及时准确地排除线路故障,恢复电力供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力线路故障排除与修复方法。
一、故障排查1. 收集信息在排除电力线路故障之前,首先要进行信息收集。
通过与用户交流、观察线路状况以及检查设备,我们可以获取很多关键信息,包括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故障表现等。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故障排查非常重要。
2. 设备检查接下来,需要对电力线路所涉及的设备进行检查。
包括输电塔、导线、绝缘子、开关设备等。
针对这些设备,要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损坏、腐蚀或松动现象。
对于可疑设备,可以进行绝缘测试、接地测试等电气性能检测。
3. 测试仪器应用现代化的故障排查已经离不开各种测试仪器的应用。
例如,利用红外热像仪可以检测设备的温度异常,帮助定位故障点;用电力质量分析仪可以分析电力系统的电压、电流波形,找出异常波形或谐波问题。
合理使用这些测试仪器,可以提高排查效率。
二、故障定位1. 隐性故障定位有时候,故障点并不直接暴露在外,需要利用一些技术手段进行隐性故障定位。
例如,利用地电阻率测量技术,可以找出接地电阻异常的位置;通过超声波探伤技术,可以检测设备内部的裂纹和断裂。
2. 电力故障定位对于输电线路而言,由于长度较长,定位故障点相对困难。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反射法测量故障点与测量点的距离,然后将线路分段,逐步缩小范围,直到准确定位。
此外,还可以利用频率特征、阻抗特征等方法进行故障点的定位。
三、故障修复1. 应急措施在排查与定位故障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故障修复,但时间较长,可以先采取应急措施,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例如,可以通过切换备用线路、增加电容器、减小负载等方式来提供暂时的电力服务。
2. 设备更换与修复一旦故障点明确,就可以进行设备更换或修复。
对于受损较轻的设备,可以采取修复措施,例如更换导线、绝缘子等;对于受损严重的设备,可能需要进行更换,例如更换开关设备、变压器等。
光缆通信线路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光缆通信线路维护管理是保障通信网络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来提升维护管理的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光缆损耗、光缆破损、光缆节点管理和光缆故障定位。
一、光缆损耗问题及解决办法(500字)光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损耗,主要有线缆损耗和连接器损耗两方面。
线缆损耗是指光信号由于经过光纤线缆本身而导致的信号衰减;连接器损耗是指光缆与连接器之间的接触不良、清洁不彻底等原因导致的信号损耗。
解决办法:1. 定期检测光缆衰减:通过光缆插损测试仪器对光缆进行定期检测,对损耗较大的光缆进行修复或更换,以保证其传输性能。
2. 定期清洁连接器:对连接器进行定期清洁,减少因污染导致的光损耗。
3. 使用优质的光缆和连接器:选择质量好、损耗小、可靠性高的光缆和连接器,提高线缆传输效率和连接质量。
光缆破损是指光缆遭受外力破坏导致的断裂或切割,破损部分会影响光信号的传输,甚至使整条光缆通信中断。
解决办法:1. 周期性巡检:对光缆进行定期巡检,查找潜在的破损点,并及时修复或更换受损的光缆。
2. 加强保护措施:对光缆易受外力破坏的区域进行加固,如用警示标识、围栏等措施,防止人为破坏。
3. 提高敷设质量:对光缆进行敷设时,要确保充分考虑路线、环境等因素,减少光缆受外力破坏的可能性。
光缆节点管理是指对光缆的起、中、终点等重要节点进行管理,包括节点设备的维护、故障处理和安全防护等。
解决办法:1. 定期维护:对光缆节点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确保节点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修复故障。
2. 加强安全防护:设置节点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等,防止非法入侵和破坏。
3. 健全故障处理机制:建立健全的故障处理机制,明确责任人和处理流程,确保故障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处理。
光缆故障定位是指对光缆故障进行准确、快速的定位,以便及时修复,恢复通信服务。
电力通信中通信光缆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分析电力通信中,通信光缆是承载信息传递的重要设备。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通信光缆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例如断线、接口松动、损坏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故障,分析检修方法。
1. 断线断线是通信光缆中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通常是由于线路老化、损坏、拉扯等原因造成的。
断线可能出现在起始端、接口处或中间某一段,需要进行排查和检修。
排查方法:首先使用光电源在发光状态下照射在断线段的一段末端,观察是否能够看到另一端的光芯。
如果看不到,可将另一端的光电收发模块卸下,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发光,观察是否能够看到故障端的光芯。
如果都看不到,说明线路断开;如果只能看到部分,说明断线点在两端之间某处。
检修方法:如果线路断开,需要更换损坏的线缆。
如果断线点在两端之间某处,则需要进行剥皮、清洗、焊接等操作,具体方法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2. 接口松动接口松动是通信光缆中另一个常见故障,通常是由于插拔不当、连接不牢等原因造成的。
接口松动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通信中断。
排查方法:首先检查光缆连接处是否紧固,是否插头变形、污染或损坏。
其次可以通过观察接口附近的灯指示来判断故障位置,一般情况下信号灯会亮或闪烁,如果某一端没有信号灯,则很有可能是插头插歪或连接不好造成的。
检修方法:如果是插头插歪或连接不好造成的故障,可以重新插拔并紧固;如果插头变形、污染或损坏,则需要更换插头。
3. 损坏排查方法:首先检查光缆外皮是否损坏,是否有裂口、划痕等;然后检查是否有光纤断裂、断环、破损等情况。
可以通过OTDR进行损坏位置的检测。
检修方法:如果是外皮损坏,可以进行修复或更换外皮;如果是光纤损坏,则需要进行切割、焊接等操作。
总之,对于通信光缆的故障排查,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定位,然后采取适当的检修方法进行修复。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发生意外和误操作。
10kV配电线路故障查找和处理措施10kV配电线路故障是由于线路设备的老化、损坏和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及时查找并处理故障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查找和处理措施。
一、故障查找1.线路巡视线路巡视是查找故障的最基本方法。
借助前期维护人员的巡视记录,对线路进行全面的巡视,确保发现各种潜在的故障危害。
对于熟悉线路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经验判断故障可能的范围和位置。
2.设备检查在巡视时应格外关注线路设备,如开关、变压器、电缆附件等。
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如外观检查、绝缘测量等),查看设备是否存在毛病或故障表现,包括潮湿、腐蚀、变形、开路、短路、接触不良等。
3.故障指示器故障指示器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定位故障。
故障指示器是一种基于设备或线路实时监视的系统,它能够给出故障点的高压位置、故障类型和相应的电流特征等信息。
4.红外线扫描红外线扫描是一种突出使用非接触手段检测设备状态的方法,它能根据有无热点追踪线路中的故障。
当线路中有故障时,相关设备的温度会出现明显异常。
因此,通过红外线图像可以迅速找到故障。
二、故障处理1.隔离故障在确定了故障点之后,首先要隔离故障,保证故障不会对系统造成更大的损害。
根据故障类型和情况,对故障区域的设备或电缆进行切断。
对于设备的损坏或毛病,必须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
在更换、调试或修复设备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循标准的维护或使用规程。
3.排查故障原因对于故障的原因,必须进行详细的排查和分析。
必须识别造成故障的因素是操作失误、设备设施老化、环境因素等。
切断故障发生的原因是避免未来再次发生故障的关键。
四、故障预防1.勤检查与预防疾病一样,防范矛盾,检查尤为重要。
线路巡视应根据规范进行计划,如天气变化、环境变化等。
定期检查所有设备,安装保护装置,及时维护并更换老化部件。
3.培训操作人员对于操作人员,首先应做好素质教育,加强对安全操作和规范操作的知识。
线路故障排查和故障定位方法及措施光电缆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1.光缆线路故障排查和故障定位方法及措施1.1光缆线路故障的分类根据故障光缆光纤阻断情况,可将故障类型分为光缆全断、部分束管中断、单束管中的部分光纤中断三种。
(1)光缆全断如果现场两侧有预留,采取集中预留,增加一个接头的方式处理;故障点附近有接头并且现场有足够的预留,采取拉预留,利用原接头的方式处理;故障点附近既无预留、又无接头,宜采用续缆的方式解决。
(2)光缆中的部分束管中断其修复以不影响其他在用光纤为前提,推荐采用开天窗接续方法进行故障光纤修复。
(3)单束管中的部分光纤中断其修复以不影响其他在用光纤为前提,推荐采用开天窗接续方法进行故障光纤修复。
1.2造成光缆线路故障的原因分析引起光缆线路故障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外力因素、自然灾害、光缆自身缺陷及人为因素。
1.2.1外力因素引发的线路故障(1)外力挖掘:处理挖机施工挖断的故障,管道光缆因打开故障点附近人手井查看光缆是否在人手井内受损,并双向测试中断光缆。
(2)车辆挂断:处理车挂故障时,应首先对故障点光缆进行双方向测试,确认光缆阻断处数,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处理。
(3)枪击:这类故障一般不会使所有光纤中断,而是部分光缆部位或光纤损坏,但这类故障查找起来比较困难。
1.2.2自然灾害原因造成的线路故障鼠咬与鸟啄、火灾、洪水、大风、冰凌、雷击、电击。
1.2.3光纤自身原因造成的线路故障(1)自然断纤:由于光纤是由玻璃、塑料纤维拉制而成,比较脆弱,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静态疲劳,光纤逐渐老化导致自然断纤。
或者是接头盒进水,导致光纤损耗增大,甚至发生断纤。
(2)环境温度的影响:温度过低会导致接头盒内进水结冰,光缆护套纵向收缩,对光纤施加压力产生微弯使衰减增大或光纤中断。
温度过高,又容易使光缆护套及其他保护材料损坏影响光纤特性。
1.2.4人为因素引发的线路故障(1)工障:技术人员在维修、安装和其他活动中引起的人为故障。
例如,在光纤接续时,光纤被划伤、光纤弯曲半径太小;在割接光缆时错误地切断正在运行的光缆;光纤接续时接续不牢、接头盒封装时加强芯固定不紧等造成的断纤。
(2)偷盗:犯罪分子盗割光缆,造成光缆阻断。
(3)破坏:人为蓄意破坏,造成光缆阻断。
1.3故障处理原则以优先代通在用系统为目的,以压缩故障历时为根本,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天气好坏、不分维护界限,用最快的方法临时抢通在用传输系统。
故障处理的总原则是:先抢通,后修复;先核心,后边缘;先本端,后对端;先网内,后网外,分故障等级进行处理。
当两个以上的故障同时发生时,对重大故障予以优先处理。
线路障碍未排除之前,查修不得中止。
1.4制定线路应急调度预案制定应急调度方案之前,应对所有光缆线路的系统开放情况进行一次认真摸底,根据同缆、同路由光纤资源情况,合理地制定出光纤抢、代通方案。
应急抢、代通方案应根据电路开放和纤芯占用情况适时修订、更新,保持方案与实际开放情况的吻合,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
应急调度预案的内容应包括参与的人员、领导组织、具体的措施和详细的电路调度方案。
1.5光缆线路故障修复流程1.5.1故障修复流程图光缆线路故障抢修的一般程序流程图1.5.2故障发生后的处理,不同类型的线路故障,处理的侧重点不同(1)同路由有光缆可代通的全阻故障。
机房值班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按照应急预案,用其他良好的纤芯代通阻断光纤上的业务,然后再尽快修复故障光纤。
(2)没有光纤可代通的全阻故障,按照应急预案实施抢代通或障碍点的直接修复进行,抢代通或修复时应遵循“先重要电路、后次要电路”的原则。
(3)光缆出现非全阻,有剩余光纤可用。
用空余纤芯或同路由其他光缆代通故障纤芯上的业务。
如果故障纤芯较多,空余纤芯不够,又没有其他同路由光缆,可牺牲次要电路代通重要电路,然后采用不中断电路的方法对故障纤芯进行修复。
(4)光缆出现非全阻,无剩余光纤或同路由光缆。
如果阻断的光纤开设的是重要电路,应用其他非重要电路光纤代通阻断光纤,用不中断割接的方法对故障纤芯进行紧急修复。
(5)传输质量不稳定,系统时好时坏。
如果有可代通的空余纤芯或其他同路由光缆,可将该光纤上的业务调到其他光纤。
查明传输质量下降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常见故障现象及可能原因分析1.5.3故障定位1.5.3.1距离判断当机房判定故障是光缆线路故障时,线路维护部门应尽快在机房对故障光缆线路进行测试,用OTDR测试判定线路故障点的位置。
1.5.3.2可能原因估计根据OTDR测试显示曲线情况,初步判断故障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故障处理。
根据故障分析,非外力导致的光缆故障,接头盒内出现问题的情况比较多,导致接头盒内断纤或衰减增大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容纤盘内光纤松动,导致光纤弹起在容纤盘边缘或盘上螺丝处被挤压,严重时会压伤、压断光纤。
(2)接头盒内的余纤在盘放收容时出现局部弯曲半径过小或光纤扭绞严重,产生较大的弯曲损耗和静态疲劳,在1310nm波长测试变化不明显,1550nm波长测试接头损耗显着增大。
(3)制作光纤端面时,裸光纤太长或者热缩保护管加热时光纤保护位置不当,造成一部分裸光纤在保护管之外,接头盒受外力作用时引起裸光纤断裂。
(4)剥除涂覆层时裸光纤受伤,长时间后损伤扩大,接头损耗随着增加,严重时会造成断纤。
(5)接头盒进水,冬季结冰导致光纤损耗增大,甚至发生断纤。
1.5.3.3查找光缆线路故障点的具体位置当遇到自然灾害或外界施工等明显外力造成光缆线路阻断时,查修人员根据测试人员提供的故障现象和大致故障地段,沿光缆线路路由认真巡查,一般比较容易找到故障地点。
如非上述情况,巡查人员就不容易从路由上的异常现象找到故障地点。
这时,必须根据OTDR测出的故障点到测试端的距离,与原始测试资料进行核对,查出故障点是在哪两个标石(或哪两个接头)之间,通过必要的换算后,找到故障点的具体位置。
如有条件,可以进行双向测试,更有利于准确判断故障点的具体位置。
1.5.3.4影响光缆线路障碍点准确判断的主要原因(1)OTDR存在固有偏差OTDR固有偏差主要反映在距离分辨率上,不同的测试距离偏差不同,在150 km测试范围时,测试误差达±40m。
(2)测试仪表操作不当产生的误差在光缆故障定位测试时,OTDR使用的正确性与障碍测试的准确性直接相关。
例如仪表参数设定不当或游标设置不准等因素都将导致测试结果的误差。
(3)计算误差OTDR测出的故障点距离只能是光纤的长度,不能直接得到光缆的皮长及测试点到障碍点的地面距离,必须通过计算才能求得,而在计算中由于取值不可能与实际完全相符或对所使用光缆的绞缩率不清楚,也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4)光缆线路竣工资料不准确造成的误差由于在线路施工中没有注意积累资料或记录的资料可信度较低,都使得线路竣工资料与实际不相符,依据这样的资料,不可能准确地测定出障碍点。
譬如,光缆接续时接头盒内余纤的盘留长度、各种特殊点的光缆盘留长度以及光缆随地形的起伏变化等,这些因素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障碍点的定位精度。
1.5.3.5提高光缆线路故障定位准确性的方法(1)正确、熟练掌握仪表的使用方法准确设置OTDR的参数,选择适当的测试范围档,应用仪表的放大功能,将游标准确放置于相应的拐点上,如故障点的拐点、光纤始端点和光纤末端拐点,这样就可得到比较准确的测试结果。
(2)建立准确、完整的原始资料准确、完整的光缆线路资料是障碍测量、判定的基本依据。
因此,必须重视线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核对工作,建立起真实、可信和完整的线路资料。
(3)建立准确的线路路由资料,包括标石(杆号)――纤长(缆长)对照表(参照附录),“光纤长度累计”及“光纤衰减”记录,在建立“光纤长度累计”资料时,应从两端分别测出端站至各接头的距离,为了测试结果准确,测试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过渡光纤。
随工验收人员收集记录各种预留长度,登记得越仔细,障碍判定的误差就越小。
(4)建立完整、准确的线路资料建立线路资料不仅包括线路施工中的许多数据、竣工技术文件、图纸、测试记录和中继段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图片等,还应保留光缆出厂时厂家提供的光缆及光纤的一些原始数据资料(如光缆的绞缩率、光纤的折射率等),这些资料是日后障碍测试时的基础和对比依据。
(5)进行正确的换算要准确判断故障点位置,还必须把测试的光纤长度换算为测试端(或某接头点)至故障点的地面长度。
测试端到故障点的地面长度可由下式计算(长度单位为m):(6)保持障碍测试与资料上测试条件的一致性故障测试时应尽量保持测试仪表的信号、操作方法及仪表参数设置的一致性。
因为光学仪表十分精密,如果有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到测试的准确度,从而导致两次测试本身的差异,使得测试结果没有可比性。
(7)灵活测试,综合分析一般情况下,可在光缆线路两端进行双向故障测试,并结合原始资料,计算出故障点的位置。
再将两个方向的测试和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使故障点的具体位置的判断更加准确。
当障碍点附近路由上没有明显特点,具体障碍点现场无法确定时,也可采用在就近接头处测量等方法,或者在初步测试的障碍点处开挖,端站的测试仪表处于实时测量状态,随时发现曲线的变化,从而找到准确的光纤故障点。
1.5.4抢修准备线路维护单位接到故障通知后,应迅速将抢修工具、仪表及器材等装车出发,同时通知相关维护线务员到附近地段查找原因、故障点。
光缆线路抢修准备时间应按规定执行。
1.5.5建立通信联络系统抢修人员到达故障点后,应立即与传输机房建立起通信联络系统。
1.5.6抢修的组织和指挥光缆线路故障的抢修由机务部门作为业务领导,在抢修期间密切关注现场的抢修情况,做好配合工作,抢修现场由光缆线路维护单位的领导担任指挥。
在测试故障点的同时,抢修现场应指定专人(一般为光缆线务员)组织开挖人员待命,并安排好后勤服务工作。
1.5.7光缆线路的抢修当找到故障点后,一般应使用应急光缆或其他应急措施,首先将主用光纤通道抢通,迅速恢复通信。
观察分析现场情况,做好记录,必要时进行拍照,报告公安机关。
1.5.8业务恢复现场光缆抢修完毕后,应及时通知机房进行测试,验证可用后,尽快恢复通信。
1.5.9抢修后的现场处理在抢修工作结束后,清点工具、器材,整理测试数据,填写有关登记,对现场进行处理,并留守一定数量的人员,保护抢代通现场。
1.5.10线路资料更新修复工作结束后,整理测试数据,填写有关表格,及时更新线路资料,总结抢修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1.6光缆故障判断和处理时应该注意的事项1.6.1故障查修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当省界或两维护单位交界处的长途光缆线路发生故障时,相邻的两个维护单位应同时出查、进行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