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分期:
以典型失血性休克为例:
Ischemic hypoxia stage (缺血性缺氧期) Stagnant hypoxia stage(淤血性缺氧期) Stage of microcirculation failure/DIC (微循环衰竭期)
I: 缺血性缺氧期
休克I期微循环变化(少灌少流, 灌少于流)
特征:
血管收缩, 缺血性缺氧
微血管收缩痉挛, 真毛细血管网关闭, 动静脉短路开放,组 织“少灌少流,灌少 于流”
➣微循环障碍的机制
(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Hypovolemic & Cardiogenic shock
血压↓、减压反射(-)
Traumatic & burn shock 疼痛刺激
微循环衰竭;DIC ,MODS
机制
1. 血管功能障碍 2. 血液凝聚 3. 血管内皮损伤 4. 组织因子 5. 血细胞受损 6. 内毒素等作用
血细胞聚集成团块,似淤泥状,在血管内摆动
休克
● 血液高凝状态血流速度变慢 ● 血管内皮损伤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 组织因子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 血细胞破坏
特点: 血管扩张, 淤血性缺氧
微循环变化: 小血管扩张,前门
开放,后门淤塞,灌而 少流, 血液淤滞
➣ 2.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1)酸中毒
长时间缺血缺氧
组织pO2↓、CO2、乳酸↑
血[H+]↑
微A、后微A、cap前括约肌舒张 平滑肌对儿茶酚胺反应性↓
真cap网开放↑↑ cap前阻力<后阻力 微V、小V持续收缩
二、休克的分类
• 休克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病因分类最常用:
• 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失液、烧伤等) • 分布性休克(感染性、过敏性、神经源性) • 心源性休克(心梗、心律失常) • 梗阻性休克(腔静脉梗阻、心脏压塞、张力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