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经济动物学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8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经济学院班级:12级投资一班姓名:唐诚学号:201240865118 课程论文题目:藏獒的养殖课程名称: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藏獒的养殖学生:唐诚(经济学院12级投资一班,学号201240865118)摘要:藏獒是犬中之宝,是强者的标志,是人们值得信任的忠实伴侣,是中华民族的国宝,也是世界人民的无价之宝。
藏獒因为对主人忠诚不二的品格而受人崇拜,因为不惧万物和敢于拚斗的精神而受人敬佩,它虽是动物,却如同血气方刚的青年。
关键字:犬中之王,中华民族的珍宝,驯养,技巧藏獒凭借自己优异的品性和威武的外表而在众犬类中独树一帜,受到广泛的青睐。
有些獒迷对藏獒的认识并不多,比如,如何判断品种,年龄?如何驯养藏獒?我想许多獒迷已经迫不及待的想了解一些有关藏獒的常识。
这篇文章,以清晰的结构,以客观事实为前提力求为读者呈现全面的信息。
如有错误,请读者包涵,慷慨提出你宝贵的意见,谢谢!一、藏獒的简介我们通常称西藏獒犬为藏獒,古称苍银猊犬,在民间还有其他称谓,藏区不同地区的藏族人有不同的称谓,多为“多启”“启格”,国外叫西藏马士提夫犬,等不一而足,据中国有趣的民间传说,二郎神的哮天犬即为“四眼”藏獒。
原始藏獒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以及中亚平原地区,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及尼泊尔甚至新缰、蒙古、宁夏境内均可发现藏獒的踪迹,藏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稀犬种之一,有些研究者认为他们是世界上许多其他大型獒犬的祖先;有关西藏獒犬是如何起源和传播至世界的问题,一直没有详实的历史记录和解释,即使如此,历史仍为西藏犬保留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们被许多人认为是大部份现代已拓展的大型犬的基本型,现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犬科动物。
二、藏獒的特性藏獒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外貌特性,内在特性。
我详细的向读者介绍它的外貌特性,以便于我们鉴定藏獒。
藏獒的身体各个部位都有其特征,因此它的身体各个部位是我们鉴定的很好依据。
《特种经济动物学》公选课课程论文题目:学院:班级:姓名:学号: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一、供选题目1.某某类动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及其在某区域内的分布状况2.某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其在人工养殖中的应用3.某类动物在某某地区的养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分析例:府谷县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东省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毛皮动物、药用动物在某地区的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及前景分析4.某动物的经济价值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5.某地区某类特种经济动物发展的调查(内容包括这一动物在该区域的自然分布、主要品种、引种养殖历史及过程、养殖现状、经济效益及其在当地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存在的问题、前景分析。
要有翔实、可靠的数据,有参考文献。
)例:关于狐貉特种经济动物发展的调查报告6.某种特种经济动物的开发利用及其在某地区的发展前景分析例:特种经济动物羊驼的开发利用与饲养技术7.自由选题自由选择题目必须与所学特种经济动物学课程内容密切相关,任选一题,展开论述,字数要求4000字左右,二、书写格式要求:1.采用统一格式封面,左侧面装订,装订距离1.5CM;2.论文首页要有题目,题目用3号黑体字打印,居中对齐;3.论文中各级标题统一用四号宋体加粗打印4.正文用小四宋体打印,1.5倍行距;5.参考文献排在最后,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要有序号,在正文中相应引用位置要有标注。
6.论文要有页码,页码置于页面底部居中注:1.论文内容可参考文献报道,但必须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严禁大段下载网络资料,与已有文献资料重复率超过40%者,按抄袭论处,不给成绩。
2.所有题目的论文都必须有参考文献,而且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必须规范。
浅谈特种经济动物作者:杨燕伟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22期[中图分类号] S8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256-01一、特种经济动物我国特种经济动物正在蓬勃兴起。
近年来,在传统养殖业市场波动,效益滑坡甚至举步维艰的情况下,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业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迅猛发展,已逐步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新的增长点,甚至在一些地区已发展成为一大支柱产业。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业这一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将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七彩山鸡的养殖1.七彩山鸡的简介七彩山鸡是特种经济动物中的一种,是世界上重要的狩猎禽之一,学名雉鸡,又称环颈雉、山鸡、野鸡,是鸟纲鸡形目雉科的重要鸟类。
2.山鸡的饲养环境比较安静、地势燥和平缓以及向阳背风的地方适合设立山鸡养殖场。
可根据饲养规模决定鸡舍面积,也可对于牛圈、猪圈房前屋后多余面积进行改建,家鸡与饲养山鸡的鸡舍要求最好一致,要求三面为墙,一面开放,应留一定的运动场在开放的一面墙外边,应该大于卧室面积一倍左右,也可利用旧房间设成鸡舍。
3.雏鸡养殖技术在出壳后24-36小时内雏雉开食,应在开食前先饮水,最好在饮水中加0.1%高锰酸钾或5%葡萄糖,然而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应及时进行调教,保证能正常饮水,饮水后的开食时间为1-2小时为宜。
开食时每2-3小时诱食1次,开食料要保证营养丰富,最好喂湿伴料在前3-5天,这样柔软容易消化,适口性好,且应在每次加料前清除上次喂食的剩料。
日后的每次诱食时间逐渐增加,0-2周每天喂料6次,3 -4周每天5次。
一般随日龄的增大,采食量也递增,生长到接近成年体重时,对饲料的需要量趋于稳定。
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5-34℃,4-7日龄33-32℃,2周龄31-28℃,3周龄27-24℃,4周龄为23-22℃,5周龄后保持常温。
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第一篇: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特种动物养殖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从利用价值上可以将特种经济动物分为药用动物、裘皮(革)用动物、肉用动物和观赏动物等几大类。
狭义而言,我国目前饲养的特种经济动物主要指国家林业局在 2003年发布的可以从事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54种陆生野生动物。
广义而论,特种经济动物还包括一些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和贝等)。
畜禽的特殊品种(乌骨鸡、鸽和观赏犬等)和因特殊需要驯养繁殖利用的陆生野生动物(鸿雁、熊和狍等)、本文对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特点1.1高投入、高产出和高风险与普通畜禽养殖相比,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主要表现个引种费用相对较高,需要较大的场地和特殊的笼舍设计,饲料价格相对较高,卫生防疫和产品加工的方法各异等。
同时,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效益较好,利润较普通畜禽养殖高,但高效益的项目风险也比较大,市场行情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1.2养殖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要求较高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繁多,因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需要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需要饲养人员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如蓝狐和鹿的人工授精技术等。
日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还相对缺乏。
市场上特种经济动物的成品配合饲料种类很少,与畜禽养殖业无法相比、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用的疫苗和药品等也多是使用畜禽药品,只是在剂量上有所调整。
特种经济动物的产品加工技术复杂,如鹿茸、裘皮的加工方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不同等级的产品价格相差悬殊。
1.3供、求市场行情的变化较难掌握任何产业都会受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表现的尤为突出,市场行情难以把握,波动幅度巨大。
我国毛皮兽养殖业已有近50年的历史,计划经济时代,裘皮主要供出口创汇,市场行情虽有变化,但对养殖业影响不大;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几个时期。
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趋势应用化学 2012级 XXX 学号201232xx摘要:近年来,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新兴的一支养殖大军,其特点是种类多、范围广、经济价值高。
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已经成为城乡市场消费的热点,成为广大农民寻找的新出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的新亮点,但在中国,它的发展还不是很健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特种经济动物,特种养殖,发展现状与前景特种经济动物简称特种动物,是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特殊用途及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一类动物。
主要包括毛皮动物、药用动物、观赏动物、特禽与珍禽等,既有驯养的、可开发利用的,也含有受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
总之,除一般的家畜家禽外的动物,都可纳入特种动物的范畴之内。
繁殖、饲养、保护和开发利用特种动物的产业称之为特种养殖业,其主要目标是依据市场需要发展驯养的特种动物,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根据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发利用、扩大生产观赏动物的饲养,以拓展旅游业;在遵循《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原则下,大力提倡饲养繁育野生动物,以利于回放自然或供科学实验及人们观赏。
1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现状任何一种动物的养殖要发展成一种产业,都必须经历抓捕驯化、小群饲养、适度规模养殖和集约化生产四个阶段。
受经济、文化、科技、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品种的经济动物养殖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就同一经济动物而言,其发展现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除受饮食习惯及文化的影响外,总体上表现为经济和科技发达、自然条件好的国家或地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发展较快。
我国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历史比较悠久,但由于经济和科技落后、生活水平低等因素,使得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长期处在抓捕驯化和小规模生产阶段。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逐步解放和农产品市场的培育,农民的商品意识不断加强,市场对经济动物及其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经济动物养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种类由少变多,饲养规模由小变大,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良好发展势头。
云南农业大学2012-2013学年第1学期本科生期末考试(校公共选修课)论文题目:特种经济动物——乌骨鸡的养殖课程名称: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考试方式:撰写课程论文姓名:LWX学号:@@@@@@@@@@@@专业:@@@@@@@@@@@年级:所属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任课教师:2012年12月摘要乌骨鸡又称乌鸡,是驰名中外的药用鸡种和观赏鸡种。
乌鸡外貌美观、奇特,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肌体内富含黑色素、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激素,食用后能增加人体的红细胞和色素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广泛的滋补和药用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也发生着质的变化,对乌骨鸡的需求日益增加。
同时乌骨鸡的养殖与加工利用也正在迅速的向规模化、产业化、高科技方向发展,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乌骨鸡;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繁殖与育种;1玉溪自然条件1.1玉溪地理条件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地理坐标处于北纬23°19′~24°53′、东经101°16′~103°09′之间。
北接省会昆明市,西南连普洱市,东南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靠楚雄彝族自治州。
区域最大横距172千米,最大纵距163.5千米,总面积15285平方千米,人口213万。
辖红塔区和江川、通海、易门、澄江、华宁五个县以及峨山、元江、新平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山地、峡谷、高原、盆地交错分布。
玉溪市因粮食高产,烟叶质地优良而享有“滇中粮仓”、“云烟之乡”的美誉。
1.2玉溪气候条件玉溪市处于低纬度高原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随复杂的地形及受印度洋、北部湾温湿与干燥气流综合影响变化,具有冬春干季、夏秋雨季及垂直与背向、朝向影响而具多样性气候变化特征,温和湿润。
年平均气温15.4-24.2℃,最高32.2℃,最低-3℃;年平均降水量787.8-1000mm,多集中于6-10月,尤其是雨季集中于5-10月,大、暴雨多集中6-8月,范围小、强度大的“单点暴雨”频繁发生;相对湿度75.3%,绝对湿度13.6毫巴;年平均蒸发量1801mm。
特种经济动物调研报告范文特种经济动物调研报告一、简介特种经济动物是指具有经济价值和特殊生产功能的动物,包括但不限于蚕蛾、蜜蜂、兔、华阳梅花鹿等。
本次调研将主要以蚕蛾和蜜蜂为例进行介绍。
二、蚕蛾调研1. 蚕蛾概述蚕蛾属于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以桑叶为食,具有生产蚕丝的独特功能。
蚕蛾经过蛹化期和幼虫期,最终成为成虫,进行交配繁殖和产卵。
2. 蚕蛾市场需求蚕蛾养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蚕丝作为高档纺织原料,在市场上具有广泛的需求。
随着市场对高端服装和家居用品的需求增加,蚕丝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扩大。
3. 蚕蛾养殖技术蚕蛾养殖技术包括种蛾养殖、蚕茧处理和蚕蛹孵化等环节。
种蛾养殖需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保证蛾能够正常发育和繁殖。
蚕茧处理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以提高蚕丝的质量和产量。
4. 蚕蛾产业现状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蚕蛾养殖国家,九江、桂林、浙江等地为蚕蛾的主要产区。
蚕蛾养殖业在我国农村地区具有广泛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但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和技术更新的挑战。
三、蜜蜂调研1. 蜜蜂概述蜜蜂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具有采集花蜜、传播花粉和生产蜜蜂产品的功能。
蜜蜂分为工蜂、雄蜂和蜂王三类,分工明确。
2. 蜜蜂市场需求蜜蜂产品包括蜜蜜、蜂胶、蜂蜡等,其中蜂蜜是最主要的产品。
蜂蜜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医药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3. 蜜蜂养殖技术蜜蜂养殖技术包括蜜蜂饲养管理、蜜蜂疾病防治和蜂产品采集等环节。
蜜蜂需要定期提供足够的花蜜和花粉,同时注意蜜蜂群的健康和疾病防治。
4. 蜜蜂产业现状中国是蜂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家,主要产区分布在江苏、山东、河南等地。
蜂产品产业在我国农村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作用,但也面临着资源短缺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四、结论与建议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具有潜力巨大的市场,但也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市场适应。
鼓励农民参与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以推动特种经济动物产业的健康发展。
特种经济学论文獭兔养殖学院:动物科学班级:2010级1班学号:100110275姓名:宝音朝克图1 外貌体型獭兔的体型中等,耳长且直立,可以自由转动。
眼球位于头部两侧,其单眼的视角超过180度。
獭兔的眼珠有各种颜色,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同色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如白色獭兔眼球呈现粉红色,黑色獭兔眼球呈现黑褐色。
颊下有肉髯,一般情况下,公兔的肉髯不是很明显,母兔的肉髯比较明显,肉髯越大,则表明皮肤越松弛、年龄也越大。
獭兔胸腔较小,腹部较大,背腰弯曲略呈弓形,臀部宽圆而发达。
2、色型獭兔的色型是区别不同品系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毛色纯正度和商品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獭兔的色型很多,目前已达20余种,其中以白色、红色、青紫兰色、海锂色、黑色、咖啡色较为常见。
3、生活习性与其他家兔一样,獭兔仍保持着祖先大部分的生活习性,如:食草性、警觉性、夜行性、啃咬性、独居性、洁净性、食粪性等。
獭兔适应性广,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养殖,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5-25摄氏度,喜欢安静、干燥、通风的环境,切忌潮湿,以防引发疾病。
了解獭兔的特征与生活习性,为其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减少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仔兔喂养管理要点仔兔,是指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间的小兔。
它可分为睡眠期(即从出生到第12天左右)和开眼期(即从开眼到断奶)两个阶段。
其特点:仔兔生后裸体无毛,闭眼封耳,皮薄肉嫩,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全,体温调节机能差,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弱,而生长发育很快,如初生重50克,1月龄可达500克。
因此,要加强仔兔饲养与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尽早吃好初乳。
初乳是指母兔产后3日内的乳汁。
初乳水分含量少,蛋白质含量高,富含磷脂、酶、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含有较多的镁盐,具有轻泻作用,有助于仔兔排泄胎粪。
初乳中还有高浓度的母源抗体,能增强仔兔免疫力。
初生仔兔要在5~6小时内吃饱初乳,如检查发现仔兔还没有吃到初乳的,则应人工辅助让其吃上初乳。
鲟鱼的人工养殖摘要鲟鱼是一种古老的鱼类,而且其生存环境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量也很大,因其发展人工养殖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简要介绍了鲟鱼,并就鲟鱼的养殖条件和市场效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鲟鱼,养殖,经济效益。
鲟鱼的简要介绍鲟鱼是一种古老的鱼类,世界现存的鲟科鱼类有28种,另外还有许多亚种和杂交种。
鲟鱼是古棘鱼类的后裔,因此现存鲟类被称为当代“活化石”,它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类之一,这也是鲟鱼自然资源最易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之一。
目前所有的鲟类资源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已濒临灭绝,这主要是因为酷渔滥捕、兴修水利(兴建大坝)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因素所致。
鲟形目鱼类均分布于北半球,主要集中在欧洲的里海、黑海和咸海,环绕北太平洋的亚洲东部和北美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海岸地区。
在欧洲有12个种,美洲有 9个种,亚洲特有种类7种。
生活在我国水域的鲟类有8种,分别是分布于黑龙江流域的史氏鲟和达氏鳇,分布于长江流域的达氏鲟、长江白鲟和中华鲟,分布于新疆额尔其斯河的闪光鲟、小体鲟和裸腹鲟。
鳇属全世界仅有2个种,即分布于黑龙江流域的达氏鳇和分布于黑海、里海、亚速海流域的欧洲鳇。
对养殖的挑战对于鲟鱼的规模化养殖仍然存在着诸多制约和挑战,纯种亲鱼的来源首当其冲,人工养殖的鲟鱼至少要5年~8年才达到性成熟的漫长等待,更不必提及用雌鱼鱼卵做成鱼子酱。
适合鲟鱼生长的理想温度范围在20℃~26℃之间,充足的水源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养殖设施、器材,昂贵的过滤设备、鱼池管理系统和饲料,以及稳定的流动资金都对鲟鱼养殖业提出了挑战,唯一庆幸的是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和需求,为人工养殖鲟鱼提供了发展契机。
仔鱼的暂养(1)水质仔鱼暂养用水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pH在6.5~8.5之间、溶解氧在6毫克/升左右、水温在14~25℃之间。
要注意水库水、河水、池塘水中泥沙不宜过多,且无病虫害,用20目筛绢过滤,深井水必须经过沉淀、曝气,自来水需经曝晒、曝气,并进行必要的去氯处理。
《特种经济动物学》选修课课程论文题目野猪的养殖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专业机械类年级2010级学号222010322210258 姓名钟波指导教师张琳成绩2011年4月26日特种经济动物学论文--野猪的养殖钟波摘要:特种野猪是养殖行业可持续走俏的一个新品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猪肉已成为人们最求的新的保健食品,用野猪肉加工成的野猪火腿肠畅销国内外市场,分割下来的野猪其他肉体部分可进行真空包装,加工成野猪风味腊肉条、野猪肉香肠,业主骨头可制药,食用野猪皮可消除高度疲劳和儿童发育不良等症状。
由于野猪形成了一定的消费市场,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是有价无货,因此野猪养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所以拥有养殖野猪的技术是非常关键的,该技术包括有野猪的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圈舍建造、喂养方法、种猪选择。
关键词:野猪养殖1. 生物学特征野猪被毛粗而稀.灰色或灰黄。
初产时体重700~1100g,色泽为灰黄带暗灰色条纹状。
成年母猪重90~13Okg,对外界环境反应灵敏。
适宜的配种时间为出生后5-6个月,体重在40-60kg[1]。
野猪警觉性高,攻击性强野猪警惕性高,尤其是刚下崽的哺乳母猪,一旦听到一点声响,它的被毛立刻就会竖立起来,两眼圆睁,盯住发出声响的地方。
如发现有人或其它动物靠近,它就会做出攻击准备。
攻击时速度快,动作敏捷,会咬伤、咬死人畜等。
母性强,成年母猪重90~13Okg,对外界环境反应灵敏。
适宜的配种时间为出生后5-6个月,体重在40-60kg,会带崽母猪的繁殖力较强,一胎可产2―9头猪崽(初产母猪产仔数少)[2],并且生产时速度快,费时短,一般短时间内就可将全部猪崽和胎衣产出。
生产完毕,母猪会立即起来,将猪崽舔干净后拱在一堆,并口含草料将猪崽全部遮盖。
只有到喂奶时,人们才可见到猪崽。
另外,若发现有人或其它动物靠近,它就会用身体挡住猪崽,全力保护。
像压倒、压死、踩伤、踩死或自食仔猪的事情,野猪是没有的,这方面的特性野母猪要比家母猪强多了。
乌骨鸡的养殖《特种经济动物学》第一篇:乌骨鸡的养殖《特种经济动物学》乌骨鸡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作者:学号:[摘要] 本文立足于现代科学养殖技术,介绍了特种经济动物乌骨鸡的养殖现状,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养殖乌骨鸡的发展前景。
对我国养殖乌骨鸡产品的发展现状、生产经营、产品市场、行业投资环境、风险控制因素、发展战略以国内外形势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以达到帮助想更多了解乌骨鸡养殖的人们去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关键词] 乌骨鸡人工养殖现状前景1.基本概念乌骨鸡是我国珍贵的鸡种之一,历来是我国出口创汇产品。
因其乌皮、乌骨而得名,因具有很高的滋补、药用和观赏价值而驰名中外。
其品种有泰和乌骨鸡、中国黑凤鸡等。
乌骨鸡的饲养管理与其它鸡种基本相似。
1.1 乌骨鸡的外形特征以品种类型不一,以羽色分有白、黑、银灰、杂斑4色;以羽状分有丝羽、翻羽、片羽3种。
而一般均以白色丝毛乌骨鸡作为标准型。
黑凤鸡、黑绿壳蛋鸡也是乌骨鸡的变种,饲养方法与乌骨鸡相似,因此,本网主要介绍乌骨鸡。
标准型体羽洁白,呈丝状,仅翼羽、尾羽有裂片羽。
体态轻盈,外貌奇特,具有桑椹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五爪、毛脚、乌皮、乌肉、乌骨(骨膜全乌)十大特征,故有“十全”之誉。
不同类型也不尽相同。
1.2 乌骨鸡的生活习性A、性情温柔,舍养、围养、笼养及放牧均可;B、喜群居,三、五成群采食;C、就巢性强,每下20枚蛋就抱窝,要适时醒抱,以提高产蛋率;D、喜沙浴,好清洁羽毛;E、适应性强;F、生活力弱,抗寒、抗湿能力差。
1.3乌骨鸡的食性乌骨鸡的食性,完全与家鸡相同,仅是在饲养时可适当增加一些黑色饲料,如黑玉米、黑大豆等.1.4 乌骨鸡的繁殖特点乌骨鸡公鸡6~7个月,母鸡10个月可配种,公母鸡比例1:6,自然抱窝性很增,小规模养可以不需人工孵化,但为了提高产蛋量和经济效益,大规模养殖还是采取人工养殖。
2.乌骨鸡的养殖现状目前我国饲养的乌骨鸡是引进国外未经纯化的黑毛乌鸡,经过定向培育和选育而成。
《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本科课程论文黄鳝的养殖技术姓名:xx学号:xxxx班级:xxxx级(x)班学科专业:xxxx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成绩:动物科技学院xxxx年x月黄鳝的养殖技术xxxx(xx大学xx学院xx专业xxxx级x班)摘要:黄鳝是—种亚热带淡水鱼类,分布很广,在中国、朝鲜南部、日本琉球、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均有分布。
我国除西北高原末见分布外,其他地区都有分布。
长江流域的湖泊、水库、池沼、河沟和稻田浅水水体中分布较多。
水流较缓的溪流也有分布,但一般均在浅水水域中。
黄鳝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据分析,每l00克黄鳝肉中含蛋白质17.2克,脂肪1.2克,也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品,鱼体65%以上可供食用。
可以加工成多种美味佳肴,深受人们的欢迎。
黄鳝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补血、补气、阵风湿等。
因此,黄鳝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都是供不应求。
关键词:养殖技术;营养丰富;药用价值一、黄鳝的生活习性黄鳝为底栖鱼类,常生活于稻田、池塘、沟渠和湖泊等水域的底层泥土中,常在田埂和堤岸钻洞穴居,深水和流水的场所,很少有黄鳝生活。
黄鳝以头部钻洞时,动作十分敏捷,洞口圆滑,洞的大小与黄鳝身体大小有关。
白天潜伏,夜间外出觅食。
黄鳝栖息巢穴,深度一般约离地面30厘米左右。
生活在稻田内的个体,绝大多数栖息于离田基30厘米的范围内,孔道延伸至田基,只有极少数个体栖息在稻田中间。
孔道弯曲多分叉,每个巢穴至少有2个出口,相距60~100厘米左右,其中必有—个出入口离水面,一方面作为逃避敌害的退路,另一方面作为通气孔。
黄鳝的鳃不发达,但口腔及喉腔的内壁布满血管,有辅助呼吸作用。
在浅水处,常竖直前半段身体将吻部伸出水面,把空气存储于口腔及喉部。
因此,喉部通常颇为胀大。
头部若无伸出水面呼吸的机会,即使水中溶解氧丰富,也会窒息而死。
冬季在洞穴中越冬,可钻人50厘米以下的深层泥土中蜇居,待开春气温回升、稻田灌水后,再回原位和出穴觅食,蜇居时间可达数月。
姓名:学号:专业:授课教师: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摘要:本文介绍了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背景,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并指出其发展前景以及现代新技术对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影响,以期为特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种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发展前景前言特种经济动物,是区别于传统的畜禽养殖业而言的,指除家畜、家禽和家鱼以外的其它有较大经济价值且被人工不同程度驯养又能进行人工养殖的各种野生动物。
它们尚未达到“家畜化”,是动物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主要包括珍贵的毛皮动物、药用动物、特种禽类、水产类、部分观赏动物等,既有驯养的、可开发利用的,也有受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
我国目前饲养的特种经济动物主要指国家林业局2003年发布的可以从事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54种陆生野生动物,还包括一些畜、禽的特殊品种(如乌骨鸡、肉鸽和观赏犬等)和因特殊需要驯养繁殖利用的陆生野生动物(如熊等)[2]。
以特种经济动物作为饲养对象,进行商品性生产的产业称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
1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背景我国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历史比较悠久,但由于经济和科技落后、生活水平低等因素,使得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长期处在抓捕驯化和小规模生产阶段[3]。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新鲜时尚事物的追求逐渐体现到日常膳食和服装款式中,各种保健强身的膳食理念和时尚追求充斥着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于是,各类“珍禽异兽”成为饮食和服装界的新宠[4]。
特种养殖业成为近十多年来崛起的一个新兴产业,它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畜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发展道路[5]。
2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现状目前,我国饲养的品种达到了200多种,主要包括:特种兽类如猫、狗、兔、小香猪、袖珍猪、狐狸、貉、水貂、麝、黄鼬、海狸鼠、毛丝鼠、水獭、茸鹿、竹鼠、各种宠物等,特种禽类如肉鸽、信鸽、鹌鹑、乌骨鸡、斗鸡、山鸡、鹧鸪、珍珠鸡、鸵鸟、孔雀、各种观赏鸟等,特种水产如鳖、乌龟、牛蛙、泥鳅、黄鳝、河蟹、河虾、河蚌、淡水龙虾等,特种海产类如海参、对虾、蛤、蛏子、扇贝、鳗鱼、鲍鱼等。
云南农业大学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
本科生期末考试(校公共选修课)
论文题目:特种经济动物——乌骨鸡的养殖
课程名称: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
考试方式:撰写课程论文
姓名:LWX
学号:@@@@@@@@@@@@
专业:@@@@@@@@@@@
年级:
所属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
2012年12月
摘要
乌骨鸡又称乌鸡,是驰名中外的药用鸡种和观赏鸡种。
乌鸡外貌美观、奇特,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肌体内富含黑色素、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激素,食用后能增加人体的红细胞和色素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广泛的滋补和药用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也发生着质的变化,对乌骨鸡的需求日益增加。
同时乌骨鸡的养殖与加工利用也正在迅速的向规模化、产业化、高科技方向发展,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乌骨鸡;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繁殖与育种;
1玉溪自然条件
1.1玉溪地理条件
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地理坐标处于北纬23°19′~24°53′、东经
101°16′~103°09′之间。
北接省会昆明市,西南连普洱市,东南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靠楚雄彝族自治州。
区域最大横距172千米,最大纵距163.5千米,总面积15285平方千米,人口213万。
辖红塔区和江川、通海、易门、澄江、华宁五个县以及峨山、元江、新平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山地、峡谷、高原、盆地交错分布。
玉溪市因粮食高产,烟叶质地优良而享有“滇中粮仓”、“云烟之乡”的美誉。
1.2玉溪气候条件
玉溪市处于低纬度高原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随复杂的地形及受印度洋、北部湾温湿与干燥气流综合影响变化,具有冬春干季、夏秋雨季及垂直与背向、朝向影响而具多样性气候变化特征,温和湿润。
年平均气温15.4-24.2℃,最高32.2℃,最低-3℃;年平均降水量787.8-1000mm,多集中于6-10月,尤其是雨季集中于5-10月,大、暴雨多集中6-8月,范围小、强度大的“单点暴雨”频繁发生;相对湿度75.3%,绝对湿度13.6毫巴;年平均蒸发量1801mm。
1-3月份为霜期,偶见降雪。
由于地形复杂,高差较大,一般山区比坝区降雨量大,温度较低,自山顶到谷底,全年和昼夜温差变化亦较显著。
1.3玉溪地区水源
玉溪的河流、湖泊分属珠江和红河水系,有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和阳宗海等四个高原湖泊。
玉溪境内流域面积在100k㎡以上的主要河流有元江干流、绿汁江、南盘江及曲江等30多条,东部地表水系除珠江水系的各支流外,还有高原断陷湖波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和阳宗海。
抚仙湖面积212k㎡,湖面水位海拔1721m,最深达155m,平均水深87m,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总蓄水量185亿m3;星云湖面积34.7k㎡,平均水深7m,蓄水量1.89亿m³,正常蓄水位海拔1722.15m;杞麓湖面积37.26k㎡,平均水深4.5m,蓄水量1.68亿m³,正常蓄水位海拔1797.25m;阳宗海面积31k㎡,平均水深20m,蓄水量6.02亿m³。
1.4玉溪地区交通
自“八五”以来累计投资7.08亿元,建成或在建高速公路和不同等级公路计3278公里;88个乡镇通车率达100%,652个行政村、办事处通车率达99.8%,6182个自然村通车率达91.1%。
至此,以每百平方公里68.84公里的密度和每万人55.7
公里的拥有量,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公路网络跃居全国先进行列。
交通的畅达,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玉溪地处滇中腹地,历来是北上昆明、东进广西、南下泰国、西通缅甸的融汇点。
玉溪的交通极为方便,2条国道、9条省道、1条铁路、5条高速公路连接八县一区和接壤的四个州市。
2玉溪地区养殖乌骨鸡的条件
2.1乌骨鸡的概述
乌鸡又称武山鸡、乌骨鸡(Gallus domesticus),是一种杂食家养鸟。
它源自于中国的江西省的泰和县武山。
在那儿,它已被饲养超过2,000年的历史。
它们不仅喙、眼、脚是乌黑的,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黑的。
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吃起来的口感也非常细嫩。
至于药用和食疗作用,更是普通鸡所不能相比的,被人们称作“名贵食疗珍禽”。
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
泰和是中国乌鸡之乡,其正宗产地在泰和县武山汪陂涂村。
灵秀的山水,哺育了泰和乌鸡这一家禽珍品。
泰和乌鸡体型娇小玲珑,外观有十大特征,即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乌皮、乌骨、乌肉、毛脚、五抓。
它集药用、滋补、观赏于一体。
为历代皇宫贡品。
经检测含有19种氨基酸,27种微量元素,具有保健、美容、防癌三大功效。
2.2乌鸡的生长环境及饲料供应
玉溪市处于低纬度高原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随复杂的地形及受印度洋、北部湾温湿与干燥气流综合影响变化,具有冬春干季、夏秋雨季及垂直与背向、朝向影响而具多样性气候变化特征,温和湿润。
比较适合玉米,稻谷,大小麦的种植。
温和的气候适宜乌鸡的生长,丰富的玉米等粮食可确保饲料的供应。
2.3玉溪养殖乌骨鸡的供销途径
玉溪地处滇中腹地,历来是北上昆明、东进广西、南下泰国、西通缅甸的融汇点。
玉溪的交通极为方便,2条国道、9条省道、1条铁路、5条高速公路连接八县一区和接壤的四个州市。
大批量的乌骨鸡养殖上市后,会通过玉溪较为发达的交通运往昆明,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以及北京、上海、南京等地。
2.3玉溪养殖乌骨鸡的优缺点
泰和是中国乌鸡之乡,其正宗产地在泰和县武山汪陂涂村。
灵秀的山水,哺育了泰和乌鸡这一家禽珍品。
在泰和武山,乌鸡已被饲养超过2,000年的历史。
玉溪和泰和相比,从养殖历史和知名度上讲稍逊泰和,这对玉溪乌鸡要打开市场,在市场上能够立足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总体看来乌鸡的养殖前景很好,但是高密度,不规范的养殖,致使疫病越来越难以防控。
各种疫病对乌鸡的大规模养殖造成重大威胁。
虽然养殖乌鸡有一定的风险,可是凭借玉溪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四通八达的交通,充足的饲料供应,专业的养殖人才,以及乌骨鸡特有的药用价值和
极高的营养价值,将会为玉溪人民带来财富。
3乌骨鸡的养殖需要注意的原则和事项
3.1乌骨鸡的饲养方式和笼舍建造
鸡舍的大小依地势、地形而定,一般采用开放式新型鸡舍,这种鸡舍主要是采用双坡式顶棚,两壁敞开,前后两个窗口。
其主要特点是:避雨防火,夏季通风,鸡舍干燥。
这种鸡舍在气候温和或较炎热的地区比较合适。
3.2育雏期的饲养和管理
3.3乌骨鸡的饲养标准
乌骨鸡的饲养标准是依据鸡群不同日龄、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而制定的。
一个好的饲料配方要兼顾两个方面,首先是必须或尽可能满足各阶段的营养需要;其次是要依价格筛选饲料的品种,使配方的成本降到最低,这样才算是一个好的配方。
作为肉用品种,乌骨鸡的产蛋鸡就是种鸡,分成了三个不同的生理阶段,即育雏阶段(0 一42 日龄),育成阶段(43 一150 日龄),成鸡阶段或产蛋阶段(151 日龄至淘汰)。
药用仔鸡则分为两个生理阶段,即生长期(0 一42 日龄)和育肥期(43 日龄至出售)的饲养标准可以看出种鸡的育雏阶段需营养较高,育成阶段的营养需要较低,而产蛋后的种鸡不仅营养需要较高,对各种单料的质量要求也高,有些料则不能用或只能少用,如未脱毒的棉粕饼、菜籽饼等,有些药物也在禁用之列,如呋喃类、磺胺类等。
4乌骨鸡的生物学特征及生活习性
生物学特征:根据动物学分类法,乌骨鸡属于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鸟纲,鸡形目,鸡属。
体型妖小玲珑,外观有十大特征,即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乌皮、乌骨、乌肉、毛脚、五抓。
生活习性:食性广杂;就巢性强;怕冷怕湿,御寒性差;成鸡适应性较强,患病较少;反应灵敏,胆小怕惊;御敌能力差。
5乌骨鸡的繁殖与育种
5.1乌骨鸡的繁殖特点
性成熟期受环境、营养、出雏季节的影响较大。
乌骨鸡的自然寿命可长达10余年,但繁殖盛期为2年左右。
一般2龄鸡产蛋量最高,以后逐年减少。
5.2育种的方法
自然交配;人工受精
6乌骨鸡的饲养管理
6.1乌骨鸡的主要营养标准
6.2乌骨鸡的饲养密度
合理掌握乌骨鸡生长时期的,可使乌骨鸡避免浪费饲料,提高生长速度,提高肉料比,增加乌骨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乌骨鸡生长时期的密度,一般是1至10日龄,密度为40至50只/平方米;10至20日龄,密度为30至40只/平方米;20至30日龄,密度为25至30只/平方米;30至60日龄,密度为20至25只/平方米;60至90日龄,密度为15至12只/平方米。
参考文献:
1.余四九主编;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第二篇鸟类—乌骨鸡;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赤水竹乡乌骨鸡林下生态养殖技术—《中国畜牧业》2008年第11期
3.乌骨鸡(张仁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乌骨鸡雏的养育技术(吉林农业)1994年05期
致谢该论文得到了云南农业大学2009级动医班陈百兆等人的帮助,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