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解剖学和生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767.50 KB
- 文档页数:8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卵巢的结构、功能及其在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实训,提高学生对卵巢生理、病理的认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医学院解剖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卵巢的解剖学结构2. 卵巢的功能3. 卵巢的生理和病理变化4. 卵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五、实训过程(一)卵巢的解剖学结构1. 卵巢的位置与形态:卵巢位于盆腔内,左右各一,呈扁椭圆形,位于输卵管的后下方,附着于子宫角外侧。
2. 卵巢的外层:卵巢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结缔组织,称为卵巢表面上皮。
3. 卵巢的实质:卵巢实质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皮质富含卵泡,髓质主要由血管、神经和淋巴组织构成。
4. 卵泡:卵泡是卵巢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
(二)卵巢的功能1. 生殖功能:卵巢产生卵子,为女性生殖细胞。
2. 内分泌功能: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女性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三)卵巢的生理和病理变化1. 生理变化:在女性月经周期中,卵巢的卵泡发育、排卵、黄体形成和退化等过程。
2. 病理变化:卵巢囊肿、卵巢癌、卵巢炎等疾病。
(四)卵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激素水平检测)、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方法进行诊断。
2. 治疗:根据疾病类型和病情,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等治疗方法。
六、实训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卵巢在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与体会:1.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本次实训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卵巢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关注女性健康:通过学习卵巢疾病的知识,我更加关注女性的生殖健康,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卵巢癌卵巢癌是卵巢肿瘤的一种恶性肿瘤,是指生长在卵巢上的恶性肿瘤,其中90%~95%为卵巢原发性的癌,另外5%~10%为其它部位原发的癌转移到卵巢。
由于卵巢癌早期缺少症状,即使有症状也不特异,筛查的作用又有限,因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就诊时60%~70%已为晚期,而晚期病例又疗效不佳。
因此,虽然卵巢癌的发病率低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但死亡率却超过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之和,高居妇科癌症首位,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最大疾患。
组织学分类卵巢由于组织学的特点,其癌的组织学类型之多居全身各器官首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国际统一分类法,卵巢肿瘤主要的组织学类型如下:上皮来源的肿瘤来源于卵巢的生发上皮,具体类型包括浆液性瘤、粘液性瘤、子宫内膜样瘤、透明细胞瘤、纤维上皮瘤(又称勃勒纳瘤)、混合型上皮瘤等。
这些肿瘤既有良性,也有交界恶性和恶性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来源于卵巢的生殖细胞。
主要类型有畸胎瘤、无性细胞瘤、胚胎性癌、内胚窦瘤、绒毛膜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其中畸胎瘤有良性的成熟性畸胎瘤及恶性的末成熟畸胎瘤,另外还有比较少见的单胚性和高度特异性畸胎瘤,包括卵巢甲状腺瘤和卵巢类癌。
良性的成熟性畸胎瘤可发生癌变。
这些肿瘤中除了成熟性畸胎瘤及甲状腺瘤外,其它肿瘤虽然也称为瘤,但实际上都是恶性肿瘤即癌。
特异性性索间质来源的肿瘤来源于卵巢的特异性性索间质,包括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卵巢睾九母细胞瘤、两性母细胞瘤等。
一般情况下,卵泡膜细胞瘤和纤维瘤为良性肿瘤,其它为低度恶性肿瘤。
转移性肿瘤来源于原发在其它器官的恶性肿瘤,常见的包括消化道和妇科其它器官。
发病原因如同大多数癌症一样,卵巢癌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
经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一般认为卵巢癌的发生可能与下列高危因素有关。
持续排卵持续排卵使卵巢表面上皮不断损伤与修复, 可能导致卵巢癌的发生。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卵巢癌危险因素有未产、不孕,而多次妊娠哺乳和口服避孕药有保护作用。
卵巢癌卵巢恶性肿瘤在搜搜百科中为本词条的同义词,已为您做自动跳转。
摘要概述一、卵巢癌概述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
但因卵巢癌致死者,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由于卵巢的胚胎发育,组织解剖及内分泌功能较复杂它所患的肿瘤可能是良性或恶性。
因卵巢癌临床早期无症状,鉴别其组织类型及良恶性相当困难,卵巢癌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肿瘤局限于卵巢的仅占30%,大多数已扩散到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及盆腔各器官,所以卵巢癌无论在诊断和治疗上确是一大难题多年来专家们对卵巢恶性肿瘤的病理形态,临床发生发展规律及治疗方案进行了许多的探讨,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到目前为止,就国内外临床资料统计,其五年生存率仅25%~30%二、卵巢癌病因病因可分以下几个方面:癌症发病外部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致癌因子);癌症发病内部因素(包括免疫功能内分泌遗传精神因素等)以及饮食营养失调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四、卵巢癌临床表现(一)症状1年龄多发生于围绝经期的妇女35岁以上者多发卵巢上皮性癌而35岁以下者多发生生殖细胞类恶性肿瘤2疼痛恶性卵巢瘤可能由于瘤内的变化如出血坏死迅速增长而引起相当程度的持续性胀痛在检查时发现其局部有压痛3月经不调见不规则子宫出血绝经后出血4消瘦晚期呈进行性消瘦(二)体征1. 双侧下腹肿块恶性卵巢瘤双侧生长者占75%而良性卵巢瘤双侧者仅占15%2. 肿块固定为卵巢恶性肿瘤的特点之一3. 腹水虽然良性卵巢瘤如纤维瘤或乳头状囊腺瘤亦可并发腹水但恶性卵巢瘤合并腹水者较多且由于恶性肿瘤细胞穿出瘤壁或已转移至腹膜者(目检观察或镜检)腹水多呈血性4. 恶病质病程拖延较久者由于长期消耗食欲不振而表现有进行性消瘦乏力倦怠等恶病质症状五、卵巢癌的早期症状1.外阴及下肢水肿:随着卵巢癌肿的增大,盆腔静脉受压,导致血流不畅,妨碍淋巴回流,致使外阴及下肢出现水肿。
2.月经过少或闭经:多数卵巢癌患者的月经基本无变化,随着癌肿增大,癌细胞会破坏卵巢正常组织,导致卵巢功能失调,引起月经过少或闭经。
2024卵巢癌的基本介绍及病理分型在我国,卵巢癌年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第3位,位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恶性肿瘤之后,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病死率位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
卵巢恶性肿瘤包括多种病理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上皮性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0%,其次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和性索间质肿瘤,各约占10%和5%,本指南主要针对卵巢上皮性癌和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卵巢深处盆腔,卵巢病变处于早期时常无特异临床症状,因出现症状就诊时,70%的患者已处于晚期。
卵巢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聚集特征,目前已知与卵巢癌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中以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影响最为显著。
BR约有20个,其CAl和BRCA2胚系突变携带者在一生之中发生卵巢癌的累积风险分别达54%和23%,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对于BRCA1/2胚系突变携带者,推荐从30-35岁起开始定期行盆腔检查、血CA125和经阴道超声的联合筛查。
止匕外,还有林奇综合征、利-弗劳梅尼综合征家族的女性都是卵巢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需要检测的基因还包括ATM、RAD51C x RAD51D、MLH1、MSH2、MSH6、PSM2、EPCAM x STK11等。
卵巢上皮癌多见于绝经后女性。
由于卵巢深居盆腔,卵巢上皮性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是非特异性症状,难以早期诊断,约2/3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
晚期时主要因肿块增大或盆腹腔积液而出现相应症状,表现为下腹不适、腹胀、食欲下降等,部分患者表现为短期内腹围迅速增大,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
也可因肿块压迫出现大小便次数增多的症状。
出现胸腔积液者可有气短.难以平卧等表现。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常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与上皮癌有所不同,早期即出现症状,除腹部包块腹胀外,常可因肿瘤内出血或坏死感染而出现发热,或因肿瘤扭转.肿瘤破裂等而出现急腹症的症状。
约60%~70%的患者就诊时属早期。
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卵巢癌诊断的金标准。
卵巢癌精品医学课件汇报人:日期:•卵巢癌概述•卵巢癌的症状与诊断•卵巢癌的治疗目录•卵巢癌的预后与复发•卵巢癌的预防与筛查•卵巢癌病例分享与讨论01卵巢癌概述定义与分类卵巢癌是指发生在卵巢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分类根据病理学特点,卵巢癌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浆液性癌、黏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
卵巢癌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发病率由于卵巢癌早期诊断困难,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因此死亡率较高。
死亡率发病率与死亡率病因卵巢癌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风险因素高龄、未生育、遗传因素、长期应用激素药物等均可能增加卵巢癌的风险。
病因与风险因素02卵巢癌的症状与诊断卵巢癌早期可能出现腹部胀痛或不适的症状,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消化系统问题或其他妇科疾病。
腹部胀痛或不适食欲不振疲劳和虚弱尿频尿急卵巢癌可能会导致患者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
卵巢癌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和虚弱的症状,这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卵巢癌可能会压迫膀胱,导致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
症状表现医生会通过身体检查和询问病史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初步诊断是否为卵巢癌。
临床检查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卵巢肿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以及周围淋巴结的情况,有助于诊断卵巢癌。
超声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肿瘤标志物和相关激素水平,有助于诊断卵巢癌。
血液检查病理检查是诊断卵巢癌的金标准,可以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来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诊断方法鉴别诊断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与卵巢癌症状相似,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盆腔炎性疾病通常有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炎症表现,而卵巢癌则不会有这些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疾病,但与卵巢癌症状相似,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通常有痛经、月经不规律等症状,而卵巢癌则不会有这些表现。
03卵巢癌的治疗卵巢癌的手术治疗以全面分期手术为主,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经验可选择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或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
卵巢恶性肿瘤卵巢癌: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
但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由于卵巢的胚胎发育、组织解剖及内分泌功能较复杂,早期症状不典型,术前鉴别卵巢肿瘤的组织类型及良恶性相当困难。
卵巢恶性肿瘤中以上皮癌最多见,其次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卵巢上皮癌患者手术中发现肿瘤局限于卵巢的仅占30%,大多数已扩散到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及盆腔各器官,所以在早期诊断上是一大难题。
病因:病因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癌症发病外部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致癌因子);癌症发病内部因素(包括免疫功能、内分泌、遗传、精神因素等),以及饮食营养失调和不良生活习惯等。
多发生于围绝经期的妇女。
35岁以上者多发卵巢上皮性癌,而青年及幼年女性多为生殖细胞类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1.症状(1)疼痛卵巢恶性肿瘤可能由于瘤内的变化,如出血、坏死、迅速增长而引起相当程度的持续性胀痛。
在检查时发现其局部有压痛。
(2)月经不调偶见不规则子宫出血,绝经后出血。
(3)消瘦晚期呈进行性消瘦。
2.体征(1)下腹包块恶性卵巢瘤双侧生长者占75%,而良性卵巢瘤双侧者仅占15%。
(2)腹腔积液虽然良性卵巢瘤如纤维瘤或乳头状囊腺瘤亦可并发腹腔积液,但卵巢恶性肿瘤合并腹腔积液者较多。
如果恶性肿瘤细胞穿出包膜或已转移至腹膜,腹腔积液可呈血性。
(3)恶病质病程拖延较久者,由于长期消耗、食欲不振而表现有进行性消瘦,乏力,倦怠等恶病质症状。
检查方法:1.B超检查可明确肿瘤的大小、形态、囊实性、部位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鉴别巨大卵巢囊肿。
2.X线检查必要时肠道造影可了解肿瘤与肠道的关系,并排除胃肠道肿瘤。
3.CT及磁共振检查可了解肿瘤侵犯腹盆腔的范围4.血常规检查对血液分析可了解究竟是炎症还是癌变。
5.穿刺检查在患病区域采集样本检测,查看是否有癌细胞。
治疗:1.治疗原则卵巢恶性肿瘤因病理类型不同而治疗方案不同,多用手术治疗联合化疗等综合治疗。
第1篇一、引言妇科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妇科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报告旨在对妇科理论进行系统总结,梳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妇科医生的诊疗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二、妇科理论概述1. 生殖系统解剖学妇科理论的基础是生殖系统的解剖学。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外生殖器、内生殖器及其相关组织。
外生殖器包括阴蒂、大小阴唇、阴道前庭等;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了解这些器官的解剖结构,有助于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2. 生理学女性生殖系统具有周期性生理变化,包括月经周期、排卵周期等。
月经周期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个重要生理现象,其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女性的生育能力和健康状况。
排卵周期则是受孕的关键时期。
掌握这些生理变化规律,有助于医生进行生育指导。
3. 病理学妇科病理学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病理变化的学科。
主要包括炎症、肿瘤、发育异常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病理学特征,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4. 诊断学妇科诊断学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诊断方法的学科。
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掌握这些诊断方法,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5. 治疗学妇科治疗学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治疗方法的学科。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三、妇科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1. 月经失调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疾病,包括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痛经等。
根据妇科理论,通过了解患者的月经周期、月经量、痛经程度等,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2. 不孕症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
根据妇科理论,通过了解患者的排卵情况、输卵管通畅度、子宫内膜情况等,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3. 妇科肿瘤妇科肿瘤包括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人体解剖学知识:女性生殖器官与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及其疾病预防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阴道和外阴,这些器官的功能是卵子的形成、受精卵的着床、胎儿的发育和分娩,同时也与女性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
下面详细介绍女性生殖器官与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及其疾病预防。
一、子宫1.生理功能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功能主要是接受受精卵后进行着床,为胚胎的发育提供支持和保护,同时在孕晚期时具有排异胎盘的作用。
2.结构和特点子宫呈倒置的梨形,上端称为子宫体,下端称为子宫颈。
在内膜层中含有较多的血管和腺体,是胚胎的营养来源。
子宫肌肉层由平滑肌纤维构成,可以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发生收缩。
3.疾病预防子宫的疾病主要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等。
预防这些疾病的关键是定期做妇科检查,如宫颈切片和B超等。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营养健康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方法。
二、输卵管1.生理功能输卵管是生殖系统中连接卵巢和子宫的管道,其主要功能是将卵子从卵巢输送到子宫,使其与精子相遇受精。
2.结构和特点输卵管长约10~12cm,由肌肉层和粘膜层组成。
输卵管粘膜上覆盖着纤毛和分泌细胞,有利于卵子的输送和受精。
输卵管肌肉层的收缩也有助于卵子的移动。
3.疾病预防输卵管的疾病主要包括输卵管堵塞、输卵管积水和输卵管炎等。
预防这些疾病的方法包括定期做妇科检查,保持生殖道卫生,避免性生活不洁和频繁的人工流产等。
三、卵巢1.生理功能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两个生殖腺之一,主要功能是生产和释放卵子,同时也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等女性激素。
2.结构和特点卵巢呈椭圆形,大小约为3~5cm。
卵巢皮层由卵泡和黄体组成,卵泡中产生卵子,黄体中产生女性激素和孕激素,对女性月经周期和妊娠发育等有重要影响。
3.疾病预防卵巢的疾病主要包括卵巢囊肿、卵巢癌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预防这些疾病的方法包括定期做妇科检查,保持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大剂量雌激素药物的滥用。
1、生发上皮肿瘤
生发上皮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2/3,一般来自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
生发上皮是覆盖在卵巢表面的粘膜,它有多功能分化的潜能,故可形成浆液性肿瘤、粘液性肿瘤和宫内膜样肿瘤。
2、性索-间质肿瘤
性索-间质肿瘤占卵巢肿瘤的6%。
大多为功能性,向卵巢型细胞分化的有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向睾丸型细胞分化的有支持细胞、间质细胞。
该类肿瘤较为复杂,各种细胞可单独组成相应的肿瘤,卵巢型或睾丸型的两种细胞可出现在同一肿瘤内,可见四种细胞类型同时在肿瘤上。
3、类固醇细胞肿瘤
类固醇细胞肿瘤也称脂质细胞瘤由类似于黄体细胞、间质细胞、肾上腺上皮质细胞的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组成的肿瘤。
由于约占40%肿瘤细胞内不含丰富的脂质,故又称类固醇细胞肿瘤。
4、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比较常见。
一般生发上皮肿瘤多见,恶性者高达15%左右。
生殖细胞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年轻妇女较多常见见,大约60%的卵巢肿瘤为生殖细胞来源,其中1/3为恶性。
5、纤维瘤是最常见的间叶来源的肿瘤,其次是平滑肌瘤、血管瘤,比较少见的是神经源性肿瘤、脂肪瘤、淋巴管瘤、软骨瘤、骨瘤等等。
6、转移性肿瘤
卵巢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大约有10%的卵巢肿瘤是转移性的,最常见的是乳腺和生殖道或来自消化器官中的胃肠道的转移癌。
较为常见的是来自消化器官(胃、肠)的癌,直接浸润、种植或经淋巴道转移到腹膜后及腰部淋巴结,再经淋巴管道转移到卵巢;其次是由子宫颈、宫体或输卵管等处的癌扩散而来,有鳞癌、腺癌或绒毛膜上皮癌等;乳腺癌也可通过血行转移到卵巢。
转移癌多为实性,且多属双侧性,结构特点多与其原发癌一样。
卵巢癌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组织的恶性肿瘤。
卵巢癌有起病隐匿,早期不易发现,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
占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15%左右。
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所占的百分率为2.4-5.6%。
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占第三位,次于宫颈癌和宫体癌。
在妇女生殖道癌瘤中,卵巢癌是造成死亡原因最高的一种肿瘤。
卵巢肿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
卵巢癌属于中医学的"癥瘕"、"积聚"范畴。
卵巢是产卵与分泌女性激素的器官,人体中共有2个卵巢,而卵巢癌是发生在卵巢的恶性肿瘤。
卵巢癌目前是世界上第5大高发癌症,死亡率超过宫颈癌与子宫体癌的总和,占妇科肿瘤首位。
卵巢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发生在绝经之后--其中半数发生在65岁之后。
据美国统计,美国妇女一生中发生卵巢癌的危险约为1.5%。
中国妇女卵巢癌的发生率略低。
在1997年,约有26800个美国人被诊断为卵巢癌,其中14200人死于该病。
如果能做到早期诊断则5年生存率可达92%。
然而,在确诊患有卵巢癌时往往已至肿瘤晚期,可能已广泛转移至肝、胃、小肠等脏器,也可能已通过血液与淋巴转移至其他部位。
按全球统计,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50%。
不能早期诊断卵巢癌的原因主要有二个方面:因为卵巢肿瘤深藏于盆腔,当出现提示恶性肿瘤发生的变化时不易被检查出;卵巢癌生长相对较为迅速,不易捕捉到早期警告性症状,待确诊时往往已至晚期。
卵巢癌的病原是什么卵巢癌的发病因素不清,但环境和内分泌影响在卵巢癌致病因素中最受重视。
根据其流行病学和病因学调查,其发病因素与高危人数是:⑴环境因素:工业发达国家及上层社会妇女卵巢癌发病率高,可能与饮食中高胆固醇有关。
另外,电离辐射及石棉、滑石粉能影响卵母细胞而增加旅发卵巢癌的机会,吸烟及维生素A、C、E的缺乏也可能与发病有关。
⑵内分泌因素:卵巢癌多发生在未产妇或未育妇,妊娠对卵巢癌似有对抗作用,认为每日排卵所致卵巢表现上皮反复披损与卵巢癌发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