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物理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6.29 MB
- 文档页数:71
2014年中考物理实验与探究解读李朝霏临汾八中2014年3月2014年中考物理实验与探究解读这次解读我主要讲三个内容:一、2011、2012、2013年中考实验与探究考查了哪些内容。
二、2014年中考考的方向及内容。
三、复习策略及中考试题示例。
一、近三年中考实验与探究题解读2014年3月5日--7日,我有幸参加了山西省2014年中考备考复习研讨会。
研讨的内容包括:聆听了省教科院曹主任对2014年中考所做的简要预测与分析;同时聆听了太原教研室的周辰华老师对2013年试题的点评,同时我也对近三年的中考题进一步分析总结考查的内容有三个亮点如下:(一)考查物理实验操作1、仪器操作类:主要考查了仪器正确使用和读数,涉及到的仪器有:天平、量筒、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2、实验装置的组装类:涉及到的组装有:水沸腾的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调整、测小灯泡电阻实物电路的连接(包括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3实验过程的设计类:涉及到的设计有:如何在光屏上找到像的实验设计、如何在只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利用滑动变阻器测定电阻的实验设计、苹果的下落时间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设计。
示例:2013年18、19、20、21题考查了天平、量筒、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读数、水沸腾的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调整、测小灯泡电阻实物电路的连接(包括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实验操作的考查势在必然,通过笔试考查了学生的操作能力,避免学生背实验步骤,背结论。
(二)密度实验与电学实验要求高,会评估,会自主设计从2008年到现在,密度试验与电学实验年年出,题型稳定,但不好拿分,考查的能力要求高。
例如:2013年的电学实验:(3)完成实验后,小伟想用原电路测某一定值电阻Rx的阻值,他用该电阻替换灯泡后,发现电压表损坏了,便将其拆除.请你在不改变其他元件连接的方式下,帮他完成实验.实验步骤: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表达式:______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2012)20.现有器材:A.天平 B.弹簧测力计 C.量筒 D.刻度尺 E.细线 F.足量水,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两种测量正方体实心金属块密度的实验方案.这两道题都属于自主设计题,要求学生用已给的条件设计测量物理量。
2014中考物理专题讲座一、光热学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物距和像距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
3、实像和虚像实像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处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实像既能显示在光屏上,以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显示在光屏,而只能用眼睛看到。
4、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⑴焦点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时,另一侧光屏上一定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以内时,一定在同侧成虚像。
⑵2f是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时,所成实像与物体等大;u>2f时,所成实像是缩小的;f<u<2f时,所u f2成实像是放大的。
以上可记为“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⑶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也减小;反之,若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记为“物进像退,像变大”)⑷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关系,也能判断出像的性质当u>v时,像比物小;当u=v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当u<v时,像比物大。
⑸凸透镜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所成虚像都是正立的。
例题1 (多选)有三个焦距都是20cm的凸透镜,小明利用它们和辅助材料制作了三个简易图21的光学器材.第一个制作成简易照相机,用来拍摄挂在墙上的油画;第二个制作成一台投影仪,用来展示幻灯片;第三个直接作放大镜用,用来观察一只小昆虫.对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时,放大镜到昆虫的距离可以是11cmB .用照相机拍摄照片时,照相机镜头到油画的距离可以是20cmC .用投影仪展示幻灯片时,投影仪镜头到幻灯片的距离可以是22cmD .上述过程中,昆虫通过透镜成的是虚像,油画通过透镜成的是实像例题2: 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
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21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
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
2014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学与教--从水之旅谈起一、中考热点在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中,涉及本讲内容的试题大约占2~4分.考点一般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简答题.对本讲的考查主要是: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且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会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综观近几年中考,预计中考以课标为依据,主要考查同学们运用相关热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中应注意:物态变化的判断及应用、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液体沸腾的实验、水循环.二、考点精讲1.熔点和沸点(1)所有液体在沸腾时温度都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达到沸点,若要保持沸腾必须继续加热.同种液体的沸点受大气压强的影响,通常所说的水的沸点是100 ℃,是指在1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
(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即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熔化而温度保持不变,全部熔化后吸热温度才会升高.2.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熔化吸热:物质熔化时需要吸热来克服分子问的束缚力.①物质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状态发生变化,分子间距离就发生变化,所以,为克服原来较大的分子间引力,需要吸热以获得能量,来增大距离.②无论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热,所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必须不断加热,加热停止,则熔化停止.(2)汽化吸热: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以完成由液态到气态的变化.蒸发与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三个因素有关.(3)升华吸热:升华是固体分子从外界吸热,直接挣脱周围的分子引力而变为气体分子的过程.3.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1)晶体的凝固:晶体凝固要放热,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①晶体的凝固是由液态到固态的过程,它和非晶体的区别在于晶体有熔点、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②同种晶体的熔点、凝固点相同.③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2)液化和凝华: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它们发生时都放热.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