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
- 格式:pdf
- 大小:377.83 KB
- 文档页数:2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是上海市的一项重要科研基础设施,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全面评估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的综合实力和运行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研究内容、科研团队、科研成果、管理运行等方面提出上海市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
一、研究内容1.研究方向覆盖面:评估实验室研究方向是否与国家和上海市的重点战略需求相匹配,是否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
2.学科交叉融合:评估实验室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程度,是否能够培养和吸引多学科的科研人才。
3.研究项目数量和质量:评估实验室承担的研究项目数量和质量,是否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
二、科研团队1.团队规模和结构:评估实验室科研团队的规模和结构,包括研究人员数量、博士、硕士研究生比例等。
2.团队组成:评估实验室科研团队的组成情况,包括教授、副教授、研究员等级人员的比例。
3.团队创新能力:评估实验室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包括论文产出、专利申请、高水平学术成果等指标。
三、科研成果1.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评估实验室的学术成果,包括SCI论文发表数量、高被引论文数量等指标。
2.专利数量和质量:评估实验室的技术成果,包括专利申请数量、专利转化项目数量等指标。
3.获奖情况:评估实验室团队和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获奖情况,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奖项等。
四、管理运行1.经费支持和使用情况:评估实验室的经费支持情况,包括科研项目资金、仪器设备购置等。
2.管理体制和运行效率:评估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效率,包括组织架构、管理制度、绩效考核等。
3.国际合作和交流情况:评估实验室的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情况,包括国际合作项目数量、留学生情况等。
综上所述,上海市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包括研究内容、科研团队、科研成果、管理运行等多个方面的指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全面评估实验室的整体实力和运行情况,为实验室的改进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上海市各相关部门和实验室能够重视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推动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为上海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技部关于发布2016年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7.06.26•【文号】国科发基〔2017〕183号•【施行日期】2017.06.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科技部关于发布2016年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国科发基〔2017〕183号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教育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训练管理部: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2016年,科技部委托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会同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对生物和医学领域共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独立评估。
根据评估情况,经科技部部务会会议审定,现将评估结果予以发布。
一、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五年整体发展情况从评估情况来看,通过5年的发展,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水平上升很快,已经成为各学科领域的领先团队,部分成果较为突出,影响力不断扩大。
实验室集中了国内最优秀的团队和优势资源,各实验室围绕各自定位和5年目标,面向学科发展、科学前沿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工作。
实验室成为本领域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骨干基地。
在本评估期内,75个实验室实到总经费208亿元,其中国家科技任务经费155亿元,占实验室实到总经费的74%,平均达到2.78亿元以上。
实验室的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实验室凝聚、吸引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造就了一批科学前沿的领军人才。
在本评估期内,75个实验室共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占评估期内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新增院士人数一半;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
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64个;新增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93人;新增“千人计划”(含“青年千人计划”)274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公布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整改验收评估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9.14•【文号】国卫办科教函〔2018〕808号•【施行日期】2018.09.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关于公布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整改验收评估结果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函〔2018〕808号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相关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根据《关于公布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科研基地“十二五”评估结果的函》(国卫办科教函〔2017〕1180号)和我委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近期我委对依托山东大学建设的“耳鼻喉科学重点实验室”等5家重点实验室开展整改验收。
经过专家评估,依托山东大学建设的“耳鼻喉科学重点实验室”、“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和依托中山大学建设的“辅助循环研究重点实验室”通过整改验收。
请山东、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职责,落实国家医药卫生和科技创新改革发展政策,营造良好创新政策环境,将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纳入当地卫生事业和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加强监督指导。
请各依托单位和重点实验室履行好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和管理的主体责任,落实资金投入和各项整改措施,结合专家评估意见(另发),持续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提升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产出标志性成果,培育创新人才,在领域科技创新中发挥应有作用。
其他2家实验室未通过整改验收,自通知发布之日起,不再列入我委重点实验室序列。
附件:通过整改验收评估的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名单2018年9月14日附件通过整改验收评估的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名单(按依托单位拼音排序)序号重点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1耳鼻喉科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3辅助循环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材料与综合交叉领域)评估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4.06.05
•【字号】沪科〔2024〕146号
•【施行日期】2024.06.0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材料与
综合交叉领域)评估工作的通知
沪科〔2024〕146号
各相关单位:
为全面深化改革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与运行管理,进一步强化重点实验室功能定位和创新能力建设,根据《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沪科规〔2022〕6号),我委将启动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材料与综合交叉领域)的评估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上海市重点实验室评估的具体工作委托上海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承担。
2.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材料与综合交叉领域)共有26家参评(清单详见附件)。
请各相关实验室和依托单位认真组织做好参评工作。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4年6月5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下发《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布日期】2004.10.08•【字号】•【施行日期】2004.10.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下发《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办法》的通知各相关单位、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上海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市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是促进高科技与上海产业发展密切结合的重要技术平台。
我委自1990年至今,已相继建设了34个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中的大多数能围绕上海的优势领域,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的科研任务,在抓好科技攻关,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在科学研究基地的管理改革方面积累了经验。
为了进一步做好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我委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现下发《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详见附件)。
希望各实验室和依托单位根据此办法做好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
有关贯彻落实和整改情况于11月15日前报我委发展计划处。
特此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二00四年十月八日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为促进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科技可持续创新能力,加强高水平基地建设,推动高技术与产业的结合,稳定研究队伍,培养和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按照重点支持、分类指导、整合资源、开放竞争的原则,本市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实验室。
第三条实验室是上海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有益补充和后备军,是上海市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是促进高科技与上海产业发展密切结合的重要技术平台。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1.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是重点评估指标之一。
The level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key evaluation indicators.2.实验室科研成果产出能力是重要评估指标之一。
The output capacity of laboratory research achievements is an important evaluation indicator.3.实验室团队创新能力是评估指标之一。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laboratory teams is one of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4.实验室资金使用效率是评估指标之一。
The efficiency of laboratory fund utilization is one of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5.实验室设备运行维护情况是评估指标之一。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laboratory equipment is one of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6.实验室管理规范程度是重要评估指标之一。
The standardization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evaluation indicator.7.实验室成果转化能力是重点评估指标之一。
The ability of laborator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is one of the key evaluation indicators.8.实验室人才培养质量是评估指标之一。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the laboratory is one of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9.实验室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是重要评估指标之一。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职责第三章评估的程序第四章现场评估第五章综合评估第六章评估结果第七章附则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的通知教技〔200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国防科工委,部属各高等学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试行)》自2004年1月1日试行以来,对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升实验室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推动了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相关部门与高校的广泛认同。
经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研究修订,我部决定正式实行该规则。
现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教育部办公厅二○○七年五月十八日附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编辑本段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管理,规范实验室评估工作,根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评估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以评促建,加快发展,并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条实验室评估工作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和“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实事求是、公正合理”的原则。
第四条评估工作力求精简、高效,重点对实验室总体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实行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定性评估为主。
主要指标为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见附1)。
第五条所有通过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两年以上的实验室原则上都应参加五年一次的评估,通过验收但开放运行未达两年的实验室可自愿向教育部提交评估申请并参加评估。
每年评估一至两个学科(领域)的实验室。
第六条实验室评估工作由教育部科技司负责组织与实施。
编辑本段第二章职责第七条教育部主要职责:组织制订评估规则和指标体系,确定评估任务,制订评估方案,接受评估申请,组织专家评估,发布评估报告,公布评估结果。
民政部关于公布第二批部级重点实验室认定结果的通知正文:----------------------------------------------------------------------------------------------------------------------------------------------------民政部关于公布第二批部级重点实验室认定结果的通知民函〔2016〕168号各有关单位:你们申报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已经专家评审,并经2016年5月6日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
现将认定结果公布如下:一、民政部肌骨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Musculoskeletal System Biomechanics and Rehabilit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依托单位: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共建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主任:赵红岗;副主任:温建民。
研究领域:肌骨系统问题大规模人口普查、肌骨系统协调代偿机制研究、肌骨系统功能康复的生物力学研究、肌骨系统康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二、民政部民生大数据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Big Data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of the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依托单位: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
共建单位:上海一门式政务研发中心。
主任:王杰秀;副主任:付长良、邹波、赵海然。
研究领域:民生大数据集成中心的建立、民生大数据应用研究、研究成果转化。
三、民政部福利彩票信息安全和系统检测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System Testing of Welfare Lottery of the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发布2015年度数理和地学领域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教技厅函[2016]40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2015年修订)》,2015年我部组织对数理和地学领域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了五年定期评估。
现将评估结果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总页数】1页(P23-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
【相关文献】
1.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度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考核评估结果》的通知 [J],
2.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启动部分领域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的通知》 [J],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结果的通知 [J],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化学化工和交叉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 [J],
5.关于发布2010年度生命科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三年绩效考评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三年绩效考评,并编写了本报告,向您汇报评估结果。
一、评估目的与方法本次绩效考评的目的是全面评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过去三年内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学术影响力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评估方法包括绩效指标评估、数据统计分析、定性访谈等。
二、绩效指标评估结果1. 研究能力评估评估指标: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
评估结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研究能力方面表现优秀,科研经费使用合理、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稳步增长,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
2. 创新能力评估评估指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情况、技术合同签订情况、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和质量。
评估结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创新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较高,技术合同签订积极,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和质量均有提升。
3. 学术影响力评估评估指标:SCI/S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上的发表数量和质量。
评估结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学术影响力方面表现良好,SCI/S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发表数量和质量得到提高。
4.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评估评估指标: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项目数量和质量、为企业提供科技支撑、技术转移。
评估结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和技术转移。
三、改进措施建议综合评估结果,为进一步提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绩效,我们建议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拓宽国际学术合作渠道,提高学术影响力。
3.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和技术转移的作用。
4. 提升研究成果的转化效率,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进程。
四、总结通过本次绩效考评,我们认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过去三年已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创新成果和社会经济贡献,但仍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
上海单位(数量)实验室代码实验室名称主管部门领域其他组建单位复旦大学(5) 1984DA105014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生命无1988DA105036 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材料大连理工大学1990DA105022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数理无1991DA105365 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信息无1992DA105034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生命无上海交通大学(5) 1985DA105027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无1989DA105016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材料无1991DA105165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信息北京大学1991DA105307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无2001DA680084 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生命无华东师范大学(2) 1991DA105463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地学无2007DA105142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数理无同济大学(3) 1988DA105027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无1991DA105443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地学南京大学2004DA105083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地学无华东理工大学(2) 1987DA105031 化学工程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教育部化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1991DA105414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生命无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 1987DA173085 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信息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1991DA173706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材料无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 1989DA173051 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无2000DA173041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无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1) 1984DA173094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命无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1) 1986DA173074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命无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1) 1990DA173065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信息无东华大学(1) 1991DA105096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材料无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1) 1991DA173696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材料无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1) 1991DA173794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命无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 2004DA173092 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数理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1) 2006DAV00084 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总后勤部卫生部生命无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1) 1985DA131104 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生命无。
附件2017年上海市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排名不分先后)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优秀信息领域1 上海市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2 上海市高可信计算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3 上海市空间导航与定位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程领域4 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上海理工大学5 上海市电气绝缘与热老化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6 上海市空间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良好信息领域7 上海市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8 上海市多维度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9 上海市可扩展计算与系统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10 上海市核心数学与实践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11 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12 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上海财经大学— 1 —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13 上海市虚拟环境下的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上海戏剧学院14 上海市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15 上海市粒子物理和宇宙学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16 上海市星系与宇宙学半解析研究重点实验室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信息安全综合管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17上海交通大学室18 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工程领域19 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20 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21 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上海理工大学22 上海市空间飞行器机构重点实验室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23 上海市深空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24 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25 上海市船舶工程重点实验室所26 上海市全固态激光器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7 上海市激光制造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28 上海市存储器纳米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究所— 2 —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29 上海市复杂薄板结构数字化制造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30 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31 上海市航空航天器电磁环境效应重点实验室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32 上海市网络化制造与企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地面交通工具空气动力与热环境模拟33同济大学重点实验室一般信息领域34 上海市现代应用数学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35 上海市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工程领域36 上海市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37 上海市低温超导高频腔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基本合格信息领域38 上海市智能电网需求响应重点实验室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39 上海市音乐声学艺术重点实验室上海音乐学院工程领域40 上海市激光束精细加工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41 上海市汽车动力总成重点实验室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3 —。
国内重点大学实力排行榜及重点实验室分布学科排名是指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81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排名,又称“学科评估”。
此项工作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组织,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自愿申请参加。
教育部学科评估高校前10名学科排名(2007-2009年)1 浙江大学 472 北京大学 373 清华大学 354 上海交通大学 255 南京大学 236 复旦大学 217 武汉大学 198 四川大学 189 吉林大学 169 南开大学 169 北京师范大学 16 12 哈尔滨工业大学12 华中科技大学 15 12 厦门大学 1515 中科 1315 中国人民大学 13 15 中南大学 1315 中山大学 1319 天津大学 1219 西北农林 1219 中国农大 1222 北航 1122 东南大学 11 22 西安交大 1125 同济大学 1026 北京理工 8 26 国防科大 8 26 山东大学 8 26 中国地大 8 26 重庆大学 831 大连理工 7 31 河海大学 7 31 华东师范 7 31 西工大 731 中国海大 7 36 华东理大 6 36 兰州大学 6 38 北京交大 5 38 电子科大 5 38 东北大学 5 38 华南理工 542 北京科大 4 42 南航大学 4 42 中国矿大 4 42 中国石油 4 46 哈工程 3 46 湖南大学 3 46 西北大学 3 49 西南交大 3 49 北京邮电 2 49 南京理工 2教育部2007-2009学科评估前5名统计北京大学 31清华大学 26浙江大学 22南京大学 17复旦大学 16上海交通大学 13中国人民大学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 武汉大学 9四川大学 9北京师范大学 9中国农业大学 9南京农业大学 9哈尔滨工业大学 8华中科技大学 8南开大学 7天津大学 7同济大学 7 华中农业大学 7西安交通大学 7中山大学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6 中国地质大学 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 中南大学 5华东师范大学 5东南大学 4大连理工大学 4兰州大学 4北京科技大学 4重庆大学 4中国矿业大学 4厦门大学 3西北工业大学 3吉林大学 3华南农业大学 3华中师范大学 3西北大学 3华南理工大学 3北京理工大学 3 东北大学 3中国石油大学 3江南大学 3北京中医药大学 3 首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的优秀国际学术论文统计{仅排高校}不含研究所和附属医院浙大6清华5中科5复旦4南大4上交3川大3北大2武大2东南大学2东华大学2中国农大2西安电子科大1中国海大1南京农大1徐州医学院1 西北大学1 上海大学1 浙江林学院1 中山1华中科大1 北航1扬州大学1 山东大学1 第二医大1恢复高考后院士培养剃光头的重点大学说明: 本贴只统计1977年恢复高考后上大学、其母校为第一学历院校的两院院士;不计这段时期的研究生学历(因为相当一部分为77年前的本科生);人名后括弧内为本科毕业年份(个别专科中专);如有遗漏或错误请补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