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聚合物的流变性
- 格式:doc
- 大小:67.01 KB
- 文档页数:6
聚合物流体的流变性引言聚合物流体是由聚合物分子组成的流体,其独特的流变性质使其在许多工业和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聚合物流体的流变学性质,包括流变学基本概念、聚合物流体流变学模型、流变学测试方法和聚合物流体的应用领域。
流变学基本概念流变学是研究流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流动规律的科学。
聚合物流体的流变学行为与传统液体有所不同,其主要特点是非牛顿性。
非牛顿流体指的是流体的粘度随应力变化而变化的流体。
聚合物流体的非牛顿性主要由聚合物链的长而柔软的特性所决定。
根据应力与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将聚合物流体分为剪切稀化和剪切增稠流体。
聚合物流体流变学模型为了描述聚合物流体的流变学行为,研究人员发展了许多流变学模型。
其中最经典的模型之一是Maxwell模型,它将聚合物流体看作是由弹簧和阻尼器组成的串联结构。
除此之外,还有Oldroyd-B模型、Giesekus模型和白金布卢米斯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聚合物流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并能预测流体的流变学行为。
流变学测试方法为了研究聚合物流体的流变学特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流变学测试。
常见的流变学测试包括剪切应力-剪切应变测试、动态剪切测试、扩展流动测试和振动测试等。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提供流体的粘度、弹性模量、流动极限等参数,从而深入了解聚合物流体的流变学性质。
聚合物流体的应用领域聚合物流体的流变学性质使其在许多应用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聚合物流体用作稳定剂、增稠剂和乳化剂等。
在化妆品工业中,聚合物流体则用于调整产品的黏度和流动性。
此外,聚合物流体还在油田开发、药物传输和生物医学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结论聚合物流体的流变学性质对其在各种应用领域中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了解聚合物流体的流变学行为之后,我们能够更好地设计和控制这些流体,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未来,随着对聚合物流体流变学性质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预见聚合物流体在更多领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第1章高分子的链结构1.写出聚氯丁二烯的各种可能构型。
等。
2.构象与构型有何区别?聚丙烯分子链中碳—碳单键是可以旋转的,通过单键的内旋转是否可以使全同立构聚丙烯变为间同立构聚丙烯?为什么?答:(1)区别:构象是由于单键的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而构型则是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构象的改变不需打破化学键,而构型的改变必须断裂化学键。
(2)不能,碳-碳单键的旋转只能改变构象,却没有断裂化学键,所以不能改变构型,而全同立构聚丙烯与间同立构聚丙烯是不同的构型。
5.聚乙烯分子链上没有侧基,内旋转位能不大,柔顺性好。
该聚合物为什么室温下为塑料而不是橡胶?答:这是由于聚乙烯分子对称性好,容易结晶,从而失去弹性,因而在室温下为塑料而不是橡胶。
9.无规聚丙烯在环己烷或甲苯中、30℃时测得的空间位阻参数(即刚性因子)δ=1.76,试计算其等效自由连接链长度b(已知碳—碳键长为0.154nm,键角为109.5°)。
解:b=1.17nm10.某聚苯乙烯试样的分子量为416000,试估算其无扰链的均方末端距(已知特征比Cn=12)。
答:均方末端距为2276.8nm2。
第2章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1.名词解释凝聚态,内聚能密度,晶系,结晶度,取向,高分子合金的相容性。
凝聚态:为物质的物理状态,是根据物质的分子运动在宏观力学性能上的表现来区分的,通常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内聚能密度:CED定义为单位体积凝聚体汽化时所需要的能量,单位:J/cm2晶系:根据晶体的特征对称元素所进行的分类。
结晶度:试样中的结晶部分所占的质量分数(质量结晶度)或者体积分数(体积结晶度)。
取向:聚合物的取向是指在某种外力作用下,分子链或其他结构单元沿着外力作用方向的择优排列。
高分子合金的相容性: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通过共混形成微观结构均一程度不等的共混物所具有的亲和性。
2.什么叫内聚能密度?它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如何?如何测定聚合物的内聚能密度?答:(1)内聚能密度:CED定义为单位体积凝聚体汽化时所需要的能量,单位:(2)内聚能密度在300 以下的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色散力;内聚能密度在400 以上的聚合物,分子链上有强的极性基团或者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内聚能密度在300-400 之间的聚合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居中。
聚合物的流变性能一概述 注塑中把聚合物材料加热到熔融状态下进行加工。
这时可把熔体看成连续介质,在机器 某些部位上,如螺杆,料筒,喷嘴及模腔流道中形成流场。
在流场中熔体受到应力,时间,温度 的联合作用发生形变或流动。
这样聚合物熔体的流动就和机器某些几何参数和工艺参数发生密切 的联系。
处于层流状态下的聚合物熔体,依本身的分子结构和加工条件可分近似牛顿型和非牛顿型 流体它们的流变特性暂不予祥细介绍。
1 关于流变性能(1)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对粘度的影响 通常,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提高而增加,而粘度却随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的增加而下降。
剪切粘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越强,粘度随剪切速率的提高而讯速降低,这种聚合物称作剪 性聚合物,这种剪切变稀的现象是聚合物固有的特征,但不同聚合物剪切变稀程度是不同的,了 解这一点对注塑有重要意义。
(2)离模膨胀效应 当聚合物熔体离开流道口时,熔体流的直径,大于流道出口的直径,这种现象称为离模膨胀 效应。
普遍认为这是由聚合物的粘弹效应所引起的膨胀效应,粘弹效应要影响膨胀比的大小,温 度,剪切速率和流道几何形状等都能影响熔体的膨胀效应。
所以膨胀效应是熔体流动过程中的弹 性反映,这种行为与大分子沿流动方向的剪切应力作用和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法向应力作用有关。
在纯剪切流动中法向效应是较小的。
粘弹性熔体的法向效应越大则离模膨胀效应越明显。
流 道的影响;假如流道长度很短,离模效应将受到入口效应的影响。
这是因为进入浇口段的熔体要 收剑流动,流动正处在速度重新分布的不稳定时期,如果浇口段很短,熔体料流会很快地出口, 剪切应力的作用会突然消失,速度梯度也要消除,大分子发生蜷曲,产生弹性恢复,这会使离模 膨胀效应加剧。
如果流道足够长,则弹性应变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弹性松驰。
这时影响离模膨胀 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稳定流动时的剪切弹性和法向效应的作用。
(3)剪切速率对不稳定流动的影响 剪切速率有三个流变区:低剪切速率区,在低剪切速率下被破坏的高分子链缠结能来得及恢 复,所以表现出粘度不变的牛顿特性。
• = γη τ 第九章 聚合物的流变性一、 概念1、牛顿流体: 牛顿流动定律: 凡流动时符合牛顿流动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牛顿流体的粘度仅与流体分子的结构和温度有关,与切应力和切变速率无关。
2、非牛顿流体:许多液体包括聚合物的熔体和浓溶液,聚合物分散体系(如胶乳)以及填充体系等并不符合牛顿流动定律,这类液体统称为非牛顿流体。
3、假塑性流体:幂律方程:τ=K γn n=1牛顿流体 n<1假塑性流体对于假塑性流体,随着切变速率的增加,流体粘度下降。
4、表观粘度:在流动曲线上为某一切速率γ下与原点相连直线的斜率。
聚合物在流动过程中除了产生分子链之间的不可逆粘性形变外,还产生高弹形变,表观粘度不完全反映流体不可逆形变的难易程度,仅对其流动性的好坏作一个大致性相对的比较。
表观粘度大则流动性差。
5、韦森堡效应(包轴效应):爬杆效应:当聚合物熔体或浓溶液在容器中进行搅拌时,因受到旋转剪切的作用,流体会沿内筒壁或轴上升,发生包轴或爬杆现象。
爬杆现象产生的原因:法向应力差6、巴拉斯效应(挤出物胀大现象):挤出胀大现象:当聚合物熔体从喷丝板小孔、毛细管或狭缝中挤出时,挤出物的直径或厚度会明显地大于模口尺寸,有时会胀大两倍以上,这种现象称作挤出物胀大现象,或称巴拉斯(Barus)效应。
二、选择答案1、下列聚合物中,熔体粘度对温度最敏感的是(C )。
A、PEB、PPC、PCD、PB2、大多数聚合物熔体在剪切流动中表现为(B )。
A、宾汉流体,B、假塑性流体,C、膨胀性流体,D、牛顿流体3、聚合物的粘流活化能一般与(D )有关。
A、温度B、切应力C、切变速率D、高分子的柔顺性4、下列四种聚合物中,粘流活化能最大的为(D )。
A、高密度聚乙烯,B、顺丁橡胶,C、聚二甲基硅氧烷,D、聚苯乙烯5、对于同一种聚合物,在相同的条件下,流动性越好,熔融指数MI越();材料的耐热性越好,则维卡软化点越(A )。
A、高、高B、低、低C、高、低D、低、高6、下列方法中不能测定聚合物熔体粘度的是:(C)A、毛细管粘度计B、旋转粘度计C、乌氏粘度计D、落球粘度计三、填空题1、假塑性流体的粘度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降低,用幂律方程τ=Kγn表示时,n <1。
第九章流变学一、思考题1.高聚物黏流态温度范围是什么?是否所有的高聚物都存在黏流态?影响高聚物黏流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何谓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典型的非牛顿流体有哪几种?它们有什么样的流动曲线和特征?何谓幂律流体?3.与小分子流体相比,高聚物流体黏性流动有什么特点?实际高聚物流体的普适流动曲线呈何形状?它分为哪几个区段?4.何谓表观黏度和熔融指数?影响高聚物流体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5.由于高聚物熔体的弹性效应,可引起哪些与小分子流体不同的特殊现象?何谓不稳定流动?影响高聚物熔体弹性的因素有哪些?6.拉伸流动的特点是什么?何谓拉伸黏度?高聚物熔体的拉伸黏度在低应变速率区和较高应变速率区有何不同/7.写出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复数黏度表达式,什么是动态黏度?它随频率如何变化?二、选择题1.聚合物熔体的爬杆效应的原因是()①普弹效应②高弹形变③黏流2.聚合物挤出成型时,产生溶体破裂的主要原因是()①熔体弹性应变回复不均匀②熔体黏度过小③大分子链取向程度低3.以下哪种过程与链段运动无关?()①屈服②黏流③流动曲线中拉伸流动区4.以下哪个过程与链段运动无关? ()①玻璃化转变②挤出物胀大现象③脆化温度5.在为制造4cm直径聚合物管材设计模头时,应选模头的内径()①小于4cm ②大于4cm ③等于4cm6.假塑性流体的高聚物,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其表观黏度()①先增后降②增大③减小7.下列材料哪种更易从模头挤出?()①假塑性材料②胀塑性材料③牛顿流体8.通常假塑性流体的表观黏度与其真实黏度相比()①较大②较小③相等9.幂律公式中,当非牛顿性指数()时,聚合物熔体为假塑性流体。
①n >1 ②n=1 ③n <110. 聚合物的黏性流动,有以下哪些特征?()①不符合牛顿流体定律而是符合幂律流体定律②只与大分子链的整体运动有关,与链段运动无关③黏性流动中已经没有高弹性了11.相同分子结构的聚合物其MI值如下,哪种流动性好? ( )①0.1 ②1.0 ③10.012.胀塑性流体的高聚物,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其表观黏度 ( )①先增后降 ②增大 ③减小13.柔性聚合物的黏度对( )变化比较敏感。
第9章聚合物的流变性
流变学是研究材料流动和变形规律的一门科学。
聚合物液体流动时,以粘性形变为主,兼有弹性形变,故称之为粘弹体,它的流变行为强烈地依赖于聚合物本身的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温度、压力、时间、作用力的性质和大小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
9.1.1非牛顿流体
描述液体层流行为最简单的定律是牛顿流动定律。
凡流动行为符合牛顿流动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牛顿流体的粘度仅与流体分子的结构和温度有关,与切应力和切变速率无关。
式中:——剪切应力,单位:牛顿/米2(N/㎡);
——剪切速率,单位:s-1;
——剪切粘度,单位:牛顿•秒/米2(N•s/㎡),即帕斯卡•秒(Pa•s)。
非牛顿流体:不符合牛顿定律的液体,即η是或时间t的函数。
包括:
1、假塑性流体(切力变稀体)
η随的↗而↙例:大多数聚合物熔体
2、膨胀性流体(切力变稠体)
η随的↗而↗例:泥浆、悬浮体系、聚合物胶乳等。
3、宾汉流体。
τ<τy,不流动;τ>τy,发生流动。
按η与时间的关系,非牛顿流体还可分为:
(1)触变体:维持恒定应变速率所需的应力随时间延长而减小。
(2)流凝体:维持恒定应变速率所需的应力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牛顿流体,假塑性流体与膨胀性流体的应力-应变速率关系可用幂律方程来描述:
式中:K为稠度系数
n:流动指数或非牛顿指数
n=1时,牛顿流体 k=η; n>1 时,假塑性流体; n<1 时,膨胀性流体。
定义表观粘度
聚合物的粘性流动
9.2.1聚合物流动曲线
聚合物的流动曲线可分为三个主要区域:
图9-1 聚合物流动曲线
1、第一牛顿区
低切变速率,曲线的斜率n=1,符合牛顿流动定律。
该区的粘度通常称为零切粘度,即的粘度。
2、假塑性区(非牛顿区)
流动曲线的斜率n<1,该区的粘度为表观粘度ηa,随着切变速率的增加,ηa值变小。
通常聚合物流体加工成型时所经受的切变速率正在这一范围内。
3、第二牛顿区
在高切变速率区,流动曲线的斜率n=1,符合牛顿流动定律。
该区的粘度称为无穷切粘度或极限粘度η∞。
从聚合物流动曲线,可求得ηo、η∞和ηa。
聚合物流体假塑性行为通常可作下列解释:
1、从大分子构象发生变化解释;
2、从柔性长链分子之间的缠结解释;
9.2.2聚合物流体流变性质的测定方法
测定粘度主要方法:落球粘度计法、毛细管粘度计法、同轴圆筒转动粘度计法和锥板转动粘度计法。
(一)落球粘度计
落球粘度计可以测定极低剪切速率(γ)下的切粘度。
它既可测定高粘度牛顿液体的切粘度,也可测定聚合物流体的零切粘度。
(二)毛细管粘度计
毛细管粘度计使用最为广泛,它可以在较宽的范围调节剪切速率和温度,最接近加工条件。
常用的剪切速率范围为101~106s-1,切应力为104~106Pa。
除了测定粘度外,还可以观察挤出物的直径和外形或改变毛细管的长径比来研究聚合物流体的弹性和不稳定流动(包括熔体破裂)现象。
(三)同轴圆筒粘度计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外筒转动内筒不动;另一种是内筒转动,外筒固定,被测液体装入两个圆筒间。
下面介绍内筒转动的粘度计。
同轴圆筒粘度计因内筒间隙较小,主要适用于聚合物浓溶液,溶胶或胶乳的粘度测定。
(四)锥板粘度计
锥板粘度计是用于测定聚合物熔体粘度的常用仪器。
1、熔融指数(MI)
单位时间(一般 10min)流出的聚合体熔体的质量(克)。
MI↗,流动性↗(常用于塑料)
2、门尼粘度在一定温度和一定转子转速下,测定未硫化胶时转子转动的阻力。
门尼粘度↗,流动性↙(常用于橡胶)
9.2.3熔体粘度的影响因素
1、分子量的影响
分子量M大,分子链越长,链段数越多,要这么多的链段协同起来朝一个方向运动相对来说要难些。
此外,分子链越长,分子间发生缠结作用的几率大,从而流动阻力增大,粘度增加。
当M<Mc
当M>Mc
是因为超过临界分子量以后,分子链之间的缠结更为厉害。
在高剪切速率下,粘度对分子量的影响减小,是因为在高剪切速率下,更容易发生解缠。
图9-3分子量对聚合物粘度的影响
图9-3分子量对聚合物粘度的影响
可以发现,分子量大的聚合物的粘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更大。
原因:分子量大则易缠结,剪切速率小时粘度较大;剪切速率增加后,由于解缠粘度下降很快。
2、分子量分布
分子量相同,分子量分布宽的含长链多,缠结严重,故粘度高。
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解缠严重,长链对粘度的贡献降低,所以粘度下降严重。
图9-4分子量分布对聚合物粘度的影响
3、分子链支化的影响
短支化时,相当于自由体积增大,流动空间增大,从而粘度减小。
长支化时,相当长链分子增多,易缠结,从而粘度增加。
4、温度
一般温度升高,粘度下降。
各种聚合物的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有所不同。
粘度与温度的关系可用Arrhenius方程来描述。
DEh - 粘流活化能,与分子结构有关系,一般分子链越刚硬,或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流动活化能高,这类聚合物的粘度对温度敏感。
图9-5温度对熔融黏度的影响图9-6剪切力(或速率)对熔融黏度的影响
5、剪切速率
大多数聚合物熔体为假塑性流体,其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下降。
柔性链容易缠结,剪切速率对其影响更大,如图9-6所示。
聚合物熔体的弹性表现
聚合物熔体在流动过程中,不仅产生不可逆的塑性形变,同时伴有可逆的高弹形变,并同样具有松弛特性,这是聚合物熔体区别于小分子流体的重要特点之一。
当聚合物的相对摩尔质量很大、外力对其作用的时间很短或速度很快、温度稍高于熔点或粘流时,产生的弹性形变特别显著。
几种典型的熔体弹性现象:
1、爬杆效应(韦森堡效应)
爬杆效应:当聚合物熔体或浓溶液在容器中进行搅拌时,因受到旋转剪切的作用,流体会沿内筒壁或轴上升,发生包轴或爬杆现象。
爬杆现象产生的原因:法向应力差。
2、挤出胀大现象
挤出胀大现象:当聚合物熔体从喷丝板小孔、毛细管或狭缝中挤出时,挤出物的直径或厚度会明显地大于模口尺寸,有时会胀大两倍以上,这种现象称作挤出物胀大现象,或称巴拉斯(Barus)效应。
3、不稳定流动-熔体破裂现象
聚合物熔体在挤出时,当剪切速率过大超过某临界值时,随剪切速率的继续增大,挤出物的外观将依次出现表面粗糙、不光滑、粗细不均,周期性起伏,直至破裂成碎块这些现象统称为不稳定流动或弹性湍流,其中最严重的为熔体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