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优秀版)
- 格式:ppt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21
第一次世界大战作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生活在和平环境的我们,可能对战争这类事不太了解,但仍可从网络上、电视上,书上,甚至是历史课堂上了解到。
当上到“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课时,我不免有些激动,因为我是一个爱听故事的女孩;但又不满多些感伤,为这些在战争中牺牲的人们而感到悲伤。
这场在欧洲历史上最惨重的战争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根本原因就是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国家积极运用其成果,将本国经济发展起来,在一些方面,已经超过老牌资本主义英法两国,因此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逐渐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德、奥、意)和三国协约(英、法、俄)疯狂扩军备战,而萨拉热窝事件就像一根火柴点燃了两个炸药的引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而这场大战中最为惨烈的战争就是凡尔登战役了。
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转到西线,力图打败法军,以凡尔登为进攻目标。
德军有27个师,1000门大炮,而法军只有10万人,270门大炮,但好歹也抵挡住了德军的猛烈攻势,双方激战到四月,兵力已相当,德军没能够在头天攻下凡尔登,已然失去了战机。
凡尔登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还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地狱”。
同盟国和协约国在欧洲打得难分难舍,美国却在“看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大赚军火钱,并在1917年4月6日以反对德国实行“无限制潜水艇战”,宣布对德作战。
一战是在1918年结束的,而美国却在1917年参战,这说明了什么?想想也已了然于心。
其实,我们还不得不佩服他,竟可以将算盘打得如此精明,先谋取暴利,又见胜利趋向于协约国这边便又加入战争,以便在战后分一杯羹。
美国的参战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一战最终在1918年11月,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这场非正义的战争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摧垮了德、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沙皇政府,同时又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
部编⼈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次世界⼤战》(含反思)第⼋课《第⼀次世界⼤战》⼀、教学⽬标知识与能⼒:了解两⼤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过程;萨拉热窝事件;第⼀次世界⼤战的过程和重要战役;第⼀次世界⼤战的结束和影响;通过对第⼀次世界⼤战原因和性质的分析,逐步培养学⽣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
过程与⽅法: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加深对第⼀次世界⼤战原因的理解;运⽤图⽰法揭⽰第⼀次世界⼤战的交战双⽅及战争过程和结局;运⽤问题讨论法或辩论⽅法,引导学⽣探究⼤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次世界⼤战是⼀场⾮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战争给垄断资本家带来巨额利润,但给交战国⼈民带来巨⼤灾难,给世界造成巨⼤损失;引导学⽣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两⼤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次世界⼤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次世界⼤战爆发的原因;对第⼀次世界⼤战性质的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导⼊新课2018年是第⼀次世界⼤战结束100周年。
法国郊外的华⼯墓地,100年来都在等待亲⼈的出现。
距离巴黎市中⼼200公⾥外的⼩村庄设问:与19世纪中期相⽐,1913年英、法、德、美在⼯业产量(经济实⼒)和殖民地⾯积上有何变化?提⽰:在经济上,美、德⼯业产值跃居第⼀、第⼆位,英、法下降到第三、第四位;在政治上(殖民地占有⾯积),英、法占有殖民地⾯积仍然处于第⼀、第⼆位,德、美处于第四、第五位。
归纳总结: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次世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引导学⽣阅读教材和图⽂材料,了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盾,认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材料展⽰:在错综复杂的争夺霸权的⽃争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三对基本⽭盾:法德⽭盾、俄奥⽭盾和英德⽭盾,其中英德⽭盾成为主要⽭盾。
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意⼤利加⼊德奥集团。
1904年、1907年英国协调了与法国、俄国的⽭盾,签订了英法协约、英俄协约,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第⼀次世界⼤战优秀教案第⼀次世界⼤战【教学⽬标】1.知识⽬标(1)通过学习。
了解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2)掌握第⼀次世界⼤战的爆发原因、主要交战国、主要战场、结果、性质、影响等。
2.能⼒⽬标(1)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柱状图、地图和漫画,体会和认识第⼀次世界⼤战爆发的原因,并培养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
(2)通过学习第⼀次世界⼤战的主要交战国、主要战场、结果、性质、影响等,培养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感受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以及战争的残酷性,能够辩证地看待科技的作⽤;懂得第⼀次世界⼤战是全球性的浩劫,培养热爱和平的热情,树⽴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两⼤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次世界⼤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次世界⼤战爆发的原因;对第⼀次世界⼤战的评价。
【教学过程】新课导⼊:在历史进⼊20世纪的时候,⼈类陷⼊了⼀场灾难,1914年,⼀场规模空前的世界⼤战爆发,将⼈类拖进了长达四年的战⽕之中。
这场世界⼤战的根源是什么?⼜给⼈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新知讲解⼀、两⼤军事集团的对峙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列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实⼒对⽐发⽣很⼤变化。
原来落后的国家迅速赶上并超过⽼牌强国,强烈要求根据实⼒重新分割世界。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殖民地对各国的发展有更重要的意义。
下⾯我们来看看1899年德国外长⽪洛夫是如何表⽰的。
教师出⽰材料: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妨碍我们的道路。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边,⽽让别⼈分割世界……”“让别的国家分割⼤陆和海洋,⽽我们德国满⾜于蓝⾊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给⾃⼰⼀块光明之地、⼀块阳光下的地盘。
”教师提问:我们从德国外长⽪洛夫的这番话中可以解读出⼏个信息?学⽣发表看法后教师总结并讲述: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经济发展迅速,超过了英法等⽼牌国家,但殖民地却已被⽼牌资本主义国家分割完毕,因此德国同英法等国⽭盾激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及组成国家;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后果;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开始的时间;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的概况;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影响。
通过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探讨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通过阅读、梳理教材内容,观看图片、图表,阅读史料,进一步培养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关系,认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弊端,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立场。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的学习,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促进国际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1.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形成2.萨拉热窝事件3.凡尔登战役【教学难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课型】新课【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萨拉热窝事件的资料,并整理成故事。
2.班级分组。
【教学方法】讲解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教学媒体)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说到“战争”一词你脑海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出示一组以《神秘园之歌》为背景音乐的战争图片。
战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战争是血腥、残酷的,具有毁灭性,以一方消灭另外一方为代价……它会让我们立刻联想到一些关键词:枪林弹雨、毛骨悚然、尸横遍野、流离失所、生死离别、家园尽毁、鲜血淋漓等。
作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自人类产生以来,有记录的战争达一万多次。
但20世纪初人类才开始出现世界性规模的战争,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