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住宅套型与设计原则
- 格式:pdf
- 大小:655.34 KB
- 文档页数:9
浅谈中小户型住宅套型设计摘要: 随着当前城市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群体对居住面积、居住环境的追求越来越追求卓越,然而对于大部分工薪阶层和年轻人来说,中小户型的住宅建筑才是他们最关注的,对其精细化、舒适性及实用性的设计有着不同需求。
就使用而言,中小户型住宅即是面积在80 m2左右的住宅,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安居型住宅。
关键词: 中小户型;住宅设计;套型设计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rise ceaselessly, the consumer group for the living area, the pursuit of living environment more and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but for most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young people, medium and small family model of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is their most concern, the fine, comfort and practical design has different needs. In use,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family residence that is in the area in 80 m2 or so house, which is generally what say on meaning type residence living.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family; Residential design; Model design 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小户型必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好用的住宅套型设计的标准住宅套型设计的标准是为了满足住户的基本生活需求,并提供舒适、实用、安全和美观的居住环境。
下面是一些关于住宅套型设计的标准和标准的描述。
1.实用性:住宅套型设计应根据住户的需求和生活方式,提供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例如,卧室应具备良好的隐私性和舒适度,客厅和餐厅应具备足够的空间来满足家庭的日常活动,厨房和卫生间应设计合理,方便使用。
2.安全性:住宅套型设计应考虑到住户的安全需求,例如,应根据国家或地方的建筑法规,配置合适的防盗门窗、烟雾报警器、消防设备等,以确保住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通风与采光:住宅套型设计应考虑到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建筑物应具备合适的窗户和通风设备,以确保充足的新鲜空气和自然光线进入室内。
4.声音隔绝:住宅套型设计应采取一些措施,减少室内外噪音的传递。
例如,在设计中使用隔音材料、设置隔音门窗和合理的布局等。
5.环保与节能:住宅套型设计应考虑到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建筑物应采用较好的保温材料,设置合适的窗户和遮阳设备,以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6.无障碍设计:住宅套型设计应考虑到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求,提供无障碍的设计。
例如,设置无障碍坡道、扶手、护栏等,方便特殊人群的出入和活动。
7.美观性:住宅套型设计应注重建筑外观的美观性,以及室内空间的布置和装饰。
建筑外观的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有一定的艺术感,室内的装饰应根据住户的喜好和审美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色彩。
8.舒适性:住宅套型设计应考虑到住户的舒适需求。
例如,使用合适的材料和设备,提供较好的保温性能和空调系统,确保室内温度的舒适度;提供合适的照明和空气湿度等,以提高住户的生活品质。
9.合理使用空间:住宅套型设计应通过合理使用空间,提供足够的储存空间和活动空间。
例如,设计合适的嵌入式柜体、衣帽间、储藏间等,有效利用空间,增加住户的储存能力。
10.可持续发展:住宅套型设计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浅谈住宅设计中套型的选择与配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城市居民住宅的建设正逐步朝着结构设计多样化发展,温暖而舒适的家庭生活是人们的一致追求,对于住宅既要体现各成套单元不同用途的空间功能,又要从各个方面表现个性的人文气息。
本文针对住宅设计中套型的选择与配置等问题做了简要探讨。
标签建筑设计;套型;选择;配置近年来,人们对住房的要求越来越加的严格,不再是只满足有房子住,而是要住舒适、房间的配置合理、功能齐全、环境比较优美的好住房。
住房的套型是由卧室、起居室和厨房、卫生间等共同组成的基本住宅单位。
套型要求独门独户,基本功能空间设计于户门之内,不得与其他套型公用或合用。
住宅设计中必须保证住房条件和功能质量,满足安全、卫生、适用、经济等性能要求。
1、住宅设计中套型选择与配置应具备的特点现代住宅户型结构正向着舒适性的方向发展,户型的分类也越来越加的多样化。
在面积扩大的同时,又要体现各成套单元间不同用途的功能空间,客厅、储藏室、卧室、阳台、厨房、卫生间等各分区的布局需要做到适应性、居住性与灵活性。
满足“公私分区”“私密性强”“洁污分开”“动静分开”的要求。
1.1公私分区,公共活动场所要与卧室分开,生活区域各自分离,起到互不干扰的作用。
1.2私密性强,在以往的设计常常的将客厅放在整套房间的中央,周围有七八个房间:储藏室、厨卫、卧室以及门口,这样,一是对于各室一目了然,没有私密性可言。
二是客厅被门包围着,其使用功能使用受到影响,而在现代的设计中大多将卧室与餐厅、客厅等截然分开,实现了私密性强的要求。
1.3动静分开,卧室的要求是安静,而餐厅、厨房、客厅等人的流动性比较大,影响了卧室安静的需求,在现代的设计当中已经做到了动静的分开,用一墙之隔解决了上述诸多的问题,达到了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
1.4洁污分离,在以往的设计当中往往的是将卫、厨放在隔壁,这样就使得上下水集中比较容易处理,达到了节约投资成本的目的,但是,却为厨房的安全卫生问题埋下了隐患,导致长年累月的洁污混杂局面,这是当前建筑功能分区设计应该多加注意的问题。
住宅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下是有关住宅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1.住宅建筑空间设计原则1.1 灵活性原则一些功能的分区如果在设计时可以合并或连接到其他分区,对于这些分区可以不需要进行明确的固定限制,可以通过减少固定构件的使用或采用轻便的可移动构件来分隔不同的区域,这样不仅能增加室内空间畅通无阻,还可以为住户后期装修改造提供便利;可以预留设计一些大小适当的可变空间,这样更能满足后期住户针对自身使用功能的灵活使用。
1.2 舒适性原则舒适的定义包含许多要素,其非常具有包容性。
选择住房时,舒适性是首要考虑因素,而这种舒适性是建立在人们使用的基础上的。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对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居住舒适度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提升。
如果房子面积太小或太大,都会引起不舒服。
整个房子空间的顺序从公共空间走向私人空间,从动态区域走向静态区域,其实都在诠释整个户型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及舒适性。
住宅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室内空间的分布,还要遵循当地的气候环境的规则,考虑最好的阳光获取,保持房间的通风,增加自然对流使室内空气得到循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这些都是对合理舒适很好的扩展。
住宅建筑的设计旨在满足居民日常使用的前提下,享受建筑带来的生活品质。
2.内部空间设计要点2.1 建筑户型各功能区域、大小设计选择住房时,舒适性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而这种舒适性又是以人的感知为基础的。
那么什么才是好的户型?各功能区的比例到底多少又才合适呢?客厅是一套房子的核心,是人们日常使用最频繁的功能区域,对客厅而言,从面积来看,合理的客厅应不小于20㎡,如果达到30㎡,客厅舒适度就有了质的提升,所以建议客厅相邻的两个横向墙体之间的距离(即开间)考虑设计值在3.6~4.8m 之间,而客厅的长度考虑设计值在4.2~6.6m,如果开间过大就会显得客厅很空,太小就会比较紧凑;客厅除了有宽敞的使用面积外,还应考虑充分采光通风,要把好的朝向尽可能留个客厅。
卧室相对客厅而言,使用频率略低,就相关规范要求的面来看:双人卧室9㎡、单人卧室5㎡、兼起居的卧室12㎡,这应该只作为设计基本要求来看待,因为卧室的后期使用装修基本配置常规都含有床、床头柜和衣柜,同时考虑床与卧室面积不宜超过1:2 的比例,所以建议主卧一般采取3.6m×3.9m,或者是3.9m×4.5m 等几个尺寸,面积在15~20㎡比较舒适,而次卧或者儿童房一般采用3.0m×3.3m、3.3m×3.6m 的尺寸,10㎡左右合适;同时卧室设计应相对独立,无交叉现象。
套型设计的十原则
1、进行合理分室、明确划分会客、就餐、休息等不同功能区域。
2、尽量保证各个房间均有对外开窗的机会,充分满足居住的采光
和通风要求。
3、入户处应设有门厅,实现由户外进入户内的过度作用。
4、厨房宜靠近门厅布置,方便买菜归来及时储藏,处理或是拎垃
圾出户;并应设服务阳台,用于物品储藏或衣物清洗、晾晒等。
5、重视就餐环境,餐厅空间力求临窗采光,并应靠近厨房布置,
缩短动线,以方便递送菜肴等。
6、两室以上的套型宜设置“一个半卫”(即由一个设置“三件套”
的全功能卫生间加上一个仅设坐便器和小型洗面器的“半卫”组成)或是两个卫生间,且一个靠近卧室区,一个靠近起居区,以保证主客两便。
7、起居室宜设在南向;此外还应设置生活阳台用于休闲、晾晒衣
物等。
8、主卧室尽量朝南开窗;当主卧室设置阳台时,阳台进深不宜过
大,以免影响主卧室的日照质量。
9、注意在套型不同的位置设计相应的储藏空间,做到集中储藏与
分散储藏集合,并保证一定的储藏面积。
10、尽量减少交通面积或使交通空间多功能化,达到充分利用的目
的。
注:此资料参考自《住宅精细化设计/周燕珉等著》。
浅谈住宅套型空间设计1套型空间功能分析所谓套型就是指满足不同家庭人口规模、结构及居住生活需要的基本物质单位的组合类型。
为了满足需求,一方面要求有相应的空间去实现,另一方面,要求将各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
套内功能分区是根据各功能空间的使用性质、使用对象及使用时间等因素,合理进行房间排布,将性质和使用要求相似的空间组合在一起,避免性质和使用要求不同的空间相互二干扰。
功能分区原则包括:动静分区、洁污分区和公私分区。
动静分区:一般来说,住宅中的动区包括门厅、起居室、厨房、餐厅、家务空间和服务阳台等;静区包括书房、卧室。
动静分区设一计中主要考虑避免卧室、特别是主卧室直接开向起居室。
可以通过走廊、室内楼梯等分隔动静区。
洁污分区主要体现在有灰尘、烟气、污水及垃圾污染的区域和清洁卫生区域的分开布置。
从技术和卫生的角度来讲,卫生间应与厨房靠近布置,这样管线集中便捷,便于上下水管道、燃气管道、热水管道、热水器等安装。
但从使用角度讲,卫生间宜临近起居室和卧室设置。
因此在套型组合时应优选卫生间既靠近卧室又靠近厨房的方案。
公私分区也可称作内外分区,是按照空间使用功能的私密程度的层次来划分。
一般来说,户门外的楼梯间、电梯前室、走道等外部公共空间为住宅中的公共区域:门厅、起居室、厨房、餐厅、卫生间等属于半公共空间,是为家庭成员一同享用的区域;卧室、主卫、书房则划为私密空间。
2套型空间组合设计(1)套型空间平面组合①门厅在住宅平面中的位置不同入户形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门厅在住宅平面中的位置:当选用梯间式入户时,门厅一般位于套型中部,门厅不占面宽,没有直接采光,到达各空间的动线较短;当采用庭院式或外廊式时,门厅则往往位于套型端部,门厅有自然采光,可能造成户内空间的穿行,动线较长。
②卫生间在住宅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卫生间是住宅中与厨房并列的另一个重要功能空间,由于其功能上的特殊性和使用时间的不确定性等原因,使得住宅各主要空间都应尽量与卫生间有较为直接的联系。
套型住宅及设计原则在当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房屋和住宅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套型住宅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方式,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那么什么是套型住宅?它的设计原则是什么呢?套型住宅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建造一系列统一的房屋,具有相同的结构和设计风格,同时拥有可拼接、可搭建的特点。
这种住宅方式在设计上有着很多特点和原则。
1. 空间分割原则在套型住宅的设计中,空间的合理分割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通常情况下,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拥有私密性的居住空间,同时也需要一个相对开放的公共区域。
因此,对于套型住宅,设计师需要考虑好每个住户的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分割,确保住户之间的私人空间不被共用,而公共空间又足够满足住户的需求。
2. 功能性原则套型住宅的设计应尽量考虑到住户的实际需求,从各个方面保证住宅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比如,需要根据住户的需求来确定卧室的数量和大小,厨房和卫生间的位置和布局,以及阳台等公共空间的设置等。
3. 可变性原则套型住宅的设计也需要充分考虑到住户的可变需求。
由于住户的需求在不同时间段内是会变化的,所以套型住宅应当具有可变性的特点,即住户可以随时修改和调整房屋的布局和结构。
4. 模块化原则套型住宅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模块化的原则。
即不同房间的设计应当具有相互之间的可组合性和可替换性,从而实现不同房型之间的灵活选择和搭配。
套型住宅的优势在于能够为住户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住房选择,同时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成本。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倡导套型住宅的建设。
总之,套型住宅的设计原则和理念是以人为本,尽可能满足住户的实际需求,创造出一个舒适、实用、可变性和模块化的居住环境。
只有在多方面的考虑和协调下,才能达到最优效果,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高品质的住宅体验。
题目:浅谈住宅套型与设计原则学院建筑学院专业建筑学年级2012级姓名沈季指导教师许蓁2015年1 月25日浅谈住宅套型与设计原则住宅是人们的生活中的基本必备物质条件之一,从古到今无一例外,在提供空间上生活所需要的空间,在精神上提供人们需要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对于住宅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总结出了很多经验,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思想观念的变化,住宅的功能、类型和环境也随之变化。
到了今天,建设住宅已经成为了一门专门的行业,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房地产。
房地产的开发除了选地能够直接影响的房价之外,住宅的套型也是影响人们选择和住宅本身价格的重要因素。
住宅套型在属性上侧重空间属性,具体表现在面积和空间划分上,通常是按照开间进深的区别,称呼上通常是两开间,三开间;在老百姓的眼中通常是按照卧室和卫生间的数量来称呼,也就是空间划分出来的房间,例如一室一厅一卫,一室一厅、二室二厅一卫、三室二厅二卫等等。
时至今日,人们家庭结构的改变直接改变了现代人的居住格局,从传统的四合围院、古典庭院到现代的别墅,集合住宅,点式高层等等。
人们由原来的家族式聚居到现代通常两口三口的小家庭小面积居住空间。
其次,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用地紧张,所以在北京等一些地区已经禁止别墅这种住宅的建设,相反一些紧凑的容积率高的套型是值得鼓励的。
一室一厅一卫这个套型是小面积的,约40㎡,布局联系紧凑,较节约交通空间,但是客厅和卫生间是黑房间,同时,厨房和卧室距离过近,导致做饭的时候卧室里面会有厨房的味道,另外卧室与卫生间距离相对较远。
二卧一厅一卫该房间面积大约是100㎡,在狭小的空间里能分区合理。
保证了主、次卧室的使用空间。
基本没有浪费的地方,可以说房间成田字格划分,布局十分紧凑。
不过它的缺点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是厨厕相连,不能对外开窗,致使厕所门和排气窗经过厨房等弊病,污染了厨房卫生。
卧室朝向北边,朝向不好没有好的日照,没有考虑到光照要求。
比较好的朝向给了卫生间和厨房等不是主要的生活用房。
、卧室私密性不是很好,主卧室距离太近且户间“对视”会使主次卧室的使用者使用起来感觉私密性不是很好。
两间卧室与唯一的卫生间距离太远,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房间大约126㎡,功能分区明确,同时功能之间联系紧密,并且动静分区明确。
主卧室朝南,具有良好的日照条件主要房间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套内设玄关,公共区域与私密区域分割巧妙,保留了室内的一定的私密性,次卧室由于朝北,在日照要求上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但是,住宅本身呈现L型,不利于紧邻住宅的房间划分,影响紧邻住宅的日照与通风。
二室二厅一卫房间本身约100㎡,房间采光良好,动静分区明确,有较多阳台可以提供良好的景观。
动区的交通空间有较大浪费,同时餐厅与卫生间相对,影响用餐同时可能会有异味。
我认为房间面积越大,布置相对复杂,但是通常较为合理。
同时考虑现在住房需求大,用地紧张的局势,所以我们应该着重研究小房间约100㎡左右的小型住宅。
首先、居住功能的尺度分析户型的大小除了由组成住宅的各功能空间的数量决定外,另一个决定因素就是各功能空间的尺度了,将住宅面宽和进深控制在较经济的范围内,采用人的尺度,心理感觉和行为设计依据,空间紧凑而高效,要达到各功能房间布局和流线合理,分区清晰,尺度适宜。
在当今市场上许多大户型、豪宅中,在所设功能未增加的前提下。
只是一味地增大空间的尺度,这种住宅不但造成很大的浪费,同时也并不适用,相应的,在功能齐全的前提下,且能对居住空间的适宜尺度做出判断和选择,空间尺度合理,总面积会得到有效控制,面积不大也能做出高品质、适应市场的住宅。
要达到对声音、视线、温度等进行隔离,形成独立的空间。
这样相邻空间之间互不干扰,具有较好的私密性,但是流动性较差。
一般利用现有的承重墙或现有的轻质隔墙隔离。
多用于餐厅建筑各功能空间尺度主要由布置的家具、设备以及人体的操作活动三部分内容所需面积组成,空间只有满足了这些基本尺度的要求才能保证正常使用,设计中通过对各部分空间的有机组合,更好的提高使用效率。
户门便于食品、蔬菜及垃圾的进出,与家务阳台和餐厅应力求联系方便,减少对其它房间的干扰。
卫生间可将洗漱与浴室分开,以减少干扰、也有利于洗衣机、热水器的位置。
其次、静态空间的功能分析在城市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城市家庭结构更趋于多元化,城市住宅品质也逐渐拉开了档次。
同时,家庭成员既要实现自我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又需要体现其个性化特征。
住宅空间应该适应城市家庭多元化带来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家庭人口构成、经挤能力等生活要素的不同。
对不同的家庭来说,他们对住宅的空间组织要求是不同的,而当他们的住宅空间一旦形成。
将在长时间内是比较固定的、静态的。
因此,对住宅空间的静态设计手法的探讨将有助于刨造更多的小户型住宅产品来满足不同的家庭生活需求。
一般住宅户型设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户型的二维平面上。
一方面。
不同的住宅户型有着不同的外轮廓,同时,普通住宅各个使用功能在面积上都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因此户型平面的区别主要是各功能的数量、面积的大小、住宅的朝向等指标不同。
而它们的各功能分区及分隔方式、功能布局方式、家俱布置模式等平面组织手法是一样的。
因此要探索新的住宅形式就应该对住宅的平面组织形式进行总结和创新。
在城市小户型住宅的使用者中,对住宅的舒适度、实用性、多用性要求都有所不同。
例如成员较少,收入较高的家庭,他们更倾向于个性化的生活空闻;成员较少。
需要在住宅中工作的家庭则更需要有相对较大面积的工作空间;而成员较多。
收入较低的家庭则倾向于在有限的住宅面积内实现更多更完善的功能。
不同的设计手法主要体现不同家庭的需求。
同时住宅空间的设计还应该充分考虑其空间感受,以实现“小中见大”、“有张有弛”的空间效果。
第三、动态空间的功能分析相对于静态多样性设计来说,动态多样性设计是通过对住户不同时间的使用要求的变化提出的设计策略。
如果能通过设计来实现空间的动态变化来应对不同时间使用要求的变化,那么有限的居住空间就能发挥最大的效率。
对于每一个家庭而言,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
他们的生活方式及家庭人口构成都会发生变化。
对于现阶段普通家庭来说,应对这种变化的办法之一就是更换住宅。
但由于每个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或者受住宅地域的影响,更换住宅的方式并非适用于每个家庭。
在设计上提出应对家庭变化的空间组织策略,以满足其在各个时间段对空间的不同需要,将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住宅空间。
对于许多较小的家庭而言,其住宅的空间形式在相当长的时向内是比较固定的。
同时,住宅内功能一旦分隔,空间形式也就固定下来,此时如果某个功能空间不够完成某些特定的工作,则没有办法将空间扩大。
例如当其使用起居室时,其卧室内的富余空间是闲置的,而当其使用卧室时,其起居室内的富余空同也是闲置的。
实际上,在各个空间内都有一定的富余空间,如果能将这些空间“收集”起来成为调剂空间。
那么,有限的住宅面积则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需求。
此外,在家庭生活中,除了在住宅内部采用空间调剂的方式外。
还可以考虑采用空间的延伸手法,利用阳台或室外空间作为实现空间弹性的范围。
弹性设计手法主要体现多个功能富余空间的“借”与“还”的关系。
它所针对的住户的家庭生活及家庭工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空间的调剂是可逆的、有规律的、容易实现的。
另外我任务小户型住宅的功能设计原则应遵循以下四点一、空间的高效性空间的高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来住宅的使用系数要高,分摊的公共面积要小;另一方面在相同使用面积的基础上可利用性的提高。
具体包括房间的门窗设置的位置应适当,有利于家具布置,墙面尽可能整洁、完整、不零碎,厨房、卫生间的空间比例合适,尽量少出现虽有面积却无法利用的现象。
二、空间功能的复合性小户型住宅的面积虽小,功能却不少,所以必须讲求空间功能的复合性。
起居室不仅仅具有起居功能,还必须有会客、活动、学习的功能;单室户中卧室的功能就更加复杂。
这就要求在空间设计时灵活设计隔断,尽量少用固定隔墙,以使空间开敞,减少因为面积小而带来的封闭和压抑的感觉。
三、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追求生活的舒适性是小户型居住主体生活的目标。
小户型住宅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包括视野、采光、通讯、日照等。
市场上出现的不少小户型住宅,为了追求小面积而牺牲了小户型的舒适性,表现为采光、通风差、北向、一年四季不见阳光,十分不利于居住主体的身心健康。
舒适性要求小户型住宅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日照,起居空间可设置落地窗、凸窗,以扩大视野;卧室开窗,一般不朝向高层住宅的凹口;改点式住宅为板式,尽量减少点式住宅中每层的户数等。
四、设施要齐全任何住宅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住宅部分功能的社会化和因新生活方式需求而产生的新功能的加入。
小户型居住主体的生活方式讲求简洁、高效、快节奏。
超市成为居室中的冰箱;快餐店成为厨房、餐厅;茶室健身房成为起居室;图书馆成为书房。
因此小户型住宅的配套设施也必须满足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的需求。
在配套设施中,提供休闲的健身、娱乐、餐饮及图书空间;供服务的洗衣房、票务订购、超市、邮政报刊、商务中心、酒吧必不可少。
结束语:小户型固然有他的局限性,但是并不意味着生活品质就会降低,相反在提倡集约化发展的今天,小户型更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意想不到的便捷性和舒适型。
注重细节和品质的新一代小户型住宅,更适合当前社会的迫切需求。
小户型住宅是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我国的人口土地国情所决定。
80后,90后是面临中国巨大转变的中青年一代人,他们在承担着一个人口老龄化严重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要肩负发展国家,将一个腾飞的国家交给下一代的历史使命,在他们面临的诸多压力里面,住房问题一直是一座大山压在他们的身上,而60-100平方米的小住宅是诸多80,90后颇为青睐的选择,地产开发商在考虑利益的同时,也应该深入的研究下80,90后在小住宅的功能需求和空间使用,最起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如果能够协调好,在有着巨大潜力的同时,也减轻了这批艰难青年肩上的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1.陈斌.城市青年小户型住宅功能空间研究.青岛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102.王强.住宅功能空间设计与节能.科技致富向导.2011(32)3.徐威.紧凑型住宅收纳空间设计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