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观察和 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27.89 KB
- 文档页数:2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病的常见方法,它通过清除体内垃圾和多余水分来维持体内正常的电解质和液体平衡。
然而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这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治疗效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低血压的原因、护理措施和如何预防低血压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低血压的原因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 治疗前患者体内水分过多,透析过程中大量的水分被移出,导致血容量减少,从而发生低血压。
2. 血透过程中利用的透析膜对红细胞的破坏,加速了红细胞的寿命,进一步加剧了贫血,也会使血容量减少。
3. 透析过程中大量的溶质排出,使全身的毒性物质减少,导致周围血管扩张,血容量减少,从而引起低血压。
4. 透析过程中,患者血压监测不严密,没有及时调整治疗参数,也容易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二、低血压的护理措施对于出现低血压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来及时调整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保障患者的安全。
1. 及时检测和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
当患者出现低血压的症状时,要立即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值、心率和呼吸情况,并将相关情况报告给主治医生。
2. 保持患者的头部低位,四肢高位。
这样有利于血液回流到心脏,减轻心脏的负担,有助于改善低血压的症状。
3. 给予患者输液补液。
对于低血压的患者,可以通过输液的方式补充患者的血容量,从而提高患者的血压。
但要注意输液的速度和量,避免过快或过多导致水中毒。
4.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适当调整透析参数。
比如透析时间、透析速度等适当做调整。
5. 在透析的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心理上的舒适,减轻紧张和恐惧感,避免患者出现不适,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6. 透析结束后,要适当延长患者的休息时间,避免患者过快起床和活动,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除了在低血压发生后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外,还要重点做好低血压的预防工作,预防低血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前,要根据医嘱按时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并且遵守低钠、低水饮食,调整体重。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它可能会导致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并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
护理干预是预防和处理低血压的有效方法,本文将介绍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措施。
一、观察病情变化护士应该对每一次透析的前、中、后期都进行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头昏、出汗、面色苍白、恶心等症状,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出现低血压。
二、调整透析机参数透析机参数的调整是防治低血压的重要方法。
如果患者在透析开始阶段的超滤率过高,可导致有效血容量减少,进而出现低血压的症状。
因此,在透析开始前,应根据患者的血容量、血压、血红蛋白、透析频次等因素调整超滤量和速度,确保透析过程的安全性。
三、调整体位透析期间,患者应保持舒适的体位。
如果患者出现低血压的症状,可采取下列措施:1、半坐位或斜卧位,有助于提高血管阻力、改善血压;2、垫高脚部,有助于增加静脉回流,改善心脏排血量。
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透析过程中,水、电解质的平衡对于防治低血压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应按照医嘱和患者情况控制超滤率、超滤量和透析液浓度,确保水、电解质的平衡。
在出现低血压症状时,可通过输注生理盐水、5%葡萄糖液等减轻症状,重新恢复水、电解质平衡。
五、通过药物治疗药物也是预防和处理低血压的有效方法。
如乌拉地尔、多巴酚丁胺、甲氧氯普胺等,可提高心脏收缩力、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脏负担,从而提高血压和血容量。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措施包括观察病情变化、调整透析机参数、调整体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通过药物治疗等,护士应根据患者情况和医嘱合理选择,确保透析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观察和护理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5%~50%,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99kpa(30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11.97kpa(90mmHg)以下,这不仅影响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降低透析效果,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从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血液透析治疗患者 42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55—76岁,每周1—3次,每次4—4.5h,超滤量为300~5000ml,血流量为220—250,透析时间为2个月—5年,透析过程中有2例患者多次发生低血压,最多发生者 10次偶尔发生者20次,合计发生 30次。
(轻者忽略不计)。
1.2临床表现典型症状有恶心、呕吐、脉搏加快、血压正常或稍有下降,患者主诉头晕眼花、出冷汗,继而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脉搏细速,严重的可出现晕厥、意识障碍[1]。
早期可出现一些特殊状况,如打哈欠、腹痛、便意、腰背酸痛,应予以重视,及早处理,可以有效防治低血压的发生。
许多患者在低血压是主诉自觉头晕,轻微头痛,恶心,肌肉痉挛。
部分患者的症状十分轻微,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如:黑朦、反应迟钝等)。
部分患者发生低血压时无任何症状,直到血压降到极低,甚至是危险水平时才发觉。
1.3治疗方法1.3.1减慢血流量到160~180ML,病人取头低脚高位。
1.3.2快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100ml或更多,停止超滤,待生命体征平稳后,重新设定超滤率(底量起)1.3.3吸氧,立即给予加压吸氧。
1.3.4迅速静脉注入50%葡萄糖60—100ml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还会给予升压药物的使用。
1.4结果:低血压症状改善,继续治疗的29例,恶心,呕吐,肌肉痉挛,意识丧失等并发症而提前结束治疗的1例。
2 护理2.1心理护理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向患者宣传疾病知识,透析原理、方法和作用,使患者对血液透析知识不断的了解,减轻恐惧和焦虑心理[3]。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肾衰竭的常见方法,但是在透析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低血压的情况。
低血压是指血压降低到不正常的水平,可能导致头晕、乏力、恶心和晕厥等症状。
在血液透析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来预防和处理低血压的发生。
为了提高患者的血压稳定性,护理人员需要在透析前评估患者的血压水平。
如果患者在透析前已经存在低血压的倾向,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可以通过增加饮水量、适度增加透析液的钠浓度、增加透析液温度等方式来增加患者的血压。
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的变化情况。
如果发现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
可以适度减低透析液的抽取速度,调整透析液的温度,维持适宜的体位等方式来提高患者的血压。
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观察,尤其是患者的意识状态。
如果患者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出汗等低血压的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
可以让患者平卧,提高下肢的高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护理人员还可以采取一些药物治疗来预防和处理透析中的低血压。
可以给患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来增加血容量,或者采用升压药物来提高患者的血压水平。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注意药物的给予途径、用量和速度,以避免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护理人员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中,应当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护理工作。
这样既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又可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血液透析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法,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血液通过透析器进行过滤和清洁,以去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
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这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护理人员在进行血液透析的护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发现低血压的症状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和处理。
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患者的血压情况、肾功能、心血管状况等,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如果患者有高血压、心衰、心律失常等疾病史,护理人员应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以应对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可能性。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
一般来说,患者在透析开始时会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这是由于透析器的过滤作用导致血容量减少所致。
在透析开始时,护理人员需要适当减缓透析速度,以减少血容量的快速减少,从而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几率。
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皮肤苍白等,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低血压的症状,需要立即停止透析,调整患者的体位,增加输液速度,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在血液透析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血压监测工作。
一般来说,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血压会经历多次波动,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血压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现血压异常的情况。
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一般会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患者的血压,并记录在透析记录表中,以便医生随时了解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发现低血压的症状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和处理。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确保患者的透析疗效和身体健康。
第二篇示例: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液体。
一些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严重影响透析效果和患者的健康。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通过机器帮助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
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这需要护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来进行护理。
接下来就来介绍一下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
1. 拔除大量水分:在透析过程中,通过机器清除体内的多余水分,导致体内的血容量减少,从而引起低血压。
2. 透析液渗透性:透析液中的成分和浓度与体内的差异,通过透析膜,将患者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溶质抽出,使得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血容量减少。
3. 肾上腺素分泌不足: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肾上腺素分泌可能不足,无法有效调节血压,易出现低血压。
对于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以下措斝来应对:1. 观察及评估:在透析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等,在低血压前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基础情况。
2. 预防低血压:在透析前,充分评估患者的体液平衡,避免在透析中拔除过量水分。
可以使用较低的超滤速度,避免一次过多的拔除水分。
3. 适当限制液体摄入:在透析前要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要求患者适当限制饮水,避免透析前摄入过多的液体。
4. 婴儿的背包:在透析的过程中,可以给患者配备婴儿的背包,将透析过程中的水负荷分散到透析之外,避免一次过多的拔除水分。
5. 调节透析液成分:根据患者的体征,可以适当调节透析液的成分和渗透压,避免一次过多的拔除水分。
6. 运动治疗:在透析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导患者进行锻炼,增加肌肉收缩的量,提高全身的血液循环,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7. 姿势调整:在透析中患者出现低血压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调整患者的姿势,如升高脚部,改变患者的体位,可以增加下肢的血液循环,提高血压。
8. 维护血管通畅:在透析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动静脉穿刺部位的情况,避免血压过低时由于血液回流不畅造成的低血压。
9. 心理支持:在透析中出现低血压,患者往往会产生恐慌,可以通过耐心的沟通和心理护理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循证护理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常见方法,透析可以帮助肾脏过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低血压是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副作用,也是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本文将介绍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并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
低血压的原因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原因有很多。
以下是一些造成低血压的常见原因:1.血流量不足:血流量不足是低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血液透析需要足够的血流量来移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同时保持足够的血液循环供应身体所需的氧气和营养。
2.血管容量不足: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体内的血管容量可能不足,导致低血压。
这可能是因为患者饮水不足,造成脱水;或者是透析前输注的液体量不足;或者是因为患者正在服用降压药物导致血管容量减少。
3.心脏功能不全:心脏功能不全也是引起低血压的原因之一。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心脏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的其他器官和组织,如果心脏无法完成这个过程,就会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低血压的预防方法为了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患者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在透析前正确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率等。
2.确保足够的液体摄入,以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
在透析前饮水应该足够,并在透析过程中定时补充少量水分。
3.透析前应该避免暴饮暴食和摄入过多的钠和糖。
4.避免运动或其他剧烈活动,以降低心率和血压。
5.接受充分的透析治疗,以充分清除体内废物和水分,从而减轻身体的压力。
低血压的处理方法即使严格遵守上述预防方法,仍有可能发生低血压。
下面是一些处理低血压时应该采取的行动:1.给患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透析液,以增加血容量。
2.暂停透析,让患者平躺,并保证室温适宜。
3.通过升高腿部,来帮助血液回流,增加心脏的充盈量。
4.如果症状持续或变得更严重,应及时联系医生。
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循证医学的证据表明,透析前处理液体不足和低蛋白质饮食是为预防低血压效果很好的措施之一。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00名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一组在透析前接受了液体管理和蛋白质饮食方案,另一组则没有。
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
1、发生急性低血压时,立即停止超滤,减慢血流速、患者取平卧,报告医生并遵医嘱输注生理盐水或高渗糖水(10%~40%),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缓慢恢复超滤。
2、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5%,确定恰当的干体重和合适的超滤率是稳定血压的关键。
如果单次透析体重增长过多,可增加透析次数清除多余的水分,而不是在一次透析中清除水分达到干体重,导致血压骤降。
3、低温调钠透析,透析过程中选择患者可耐受的低温透析(35.5℃——36℃),低温透析可以通过增加血管外周阻力,减少一氧化氮的合成从而稳定血压。
根据医嘱透析过程中选择阶梯型钠曲线模式透析,维持有效血容量。
在透析过程中逐渐降低钠浓度,至结束时维持正常钠浓度水平,避免透析间期口渴等不适症状,可改善低血压。
4、避免在透析前或透析中大量进食,以免引起血液分流降低血压。
5、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降压药,对依赖高血压患者透析早晨勿服用降压药,减少透析中发生低血压。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低血压先兆:头昏、出冷汗、打哈
欠、腹痛等,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置,预防或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机器过滤患者血液来清除体内多余的废物和液体的治疗手段。
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
低血压对于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严重的影响,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和处理低血压的情况。
一、低血压的原因1. 液体过度除水:透析液中的浓度过高或者最近一次透析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大量出汗和排尿,从而引起体内液体不足。
2. 感染和发热:感染和发热会导致患者体内发生炎症反应,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
3. 心功能不全:血液透析过程中,大量的液体从血管中抽出,可能会导致心功能不全,从而引起低血压。
4. 其他原因:如使用某些药物、高血压、静脉血栓等。
二、低血压的护理措施1. 提前预防:在透析前,护士应检查患者的体征和血压,如果患者的血压太低,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调整。
2. 控制透析液的温度:透析液的温度应恒定在37℃左右,以降低对血管的刺激,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
3. 控制透析液的流速:透析液的流速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调整,过快的流速会导致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4. 注意体位的调整: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可以采取半躺位或足抬高位,以利于血液回流,提高血压。
5. 监测体征的变化:护士应不断观察患者的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皮肤的温度和湿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6. 给予适量的液体: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排尿和出汗而失去大量的液体,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适量给予输液来补充体液。
7. 给予适量的药物:护士可以根据医嘱给予适量的药物,如去除扩张血管和提高心脏收缩能力的药物,来增加血压。
8. 切勿过度透析:透析液中的浓度和透析时间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过度透析会导致患者失去过多的液体,加重低血压的情况。
三、护理注意事项1. 护士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以及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出现低血压的体征如头晕、眩晕、恶心、呕吐等需要及时处理。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血液透析是一种用来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法,通过移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这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危险。
护理人员在进行血液透析时需要特别关注患者的血压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一、低血压的原因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液体过多排出:在透析过程中,由于血液中的液体被移除过多,导致血容量减少,从而降低了血压。
2. 心脏功能不全: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心脏功能不全的情况,这会影响到血液的循环,从而引发低血压。
3. 血管扩张:透析过程中可能使用药物或液体来扩张血管,这也会造成血压下降。
4. 长期透析: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肾功能下降,体内的代谢物无法排出,也容易出现低血压。
二、低血压的护理措施针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以下的护理措施来预防和处理低血压的情况:1. 监测血压:护理人员在进行血液透析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一旦出现下降的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控制透析速度:透析速度过快可能引起血容量的急剧减少,从而导致低血压的发生,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调整透析速度。
3. 合理控制透析时间:过长或过短的透析时间都会增加低血压的风险,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透析时间。
4. 控制透析液的温度和质量:透析液的温度和质量也会影响到患者的血压情况,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透析液的配置和使用。
5. 合理补液: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视患者的情况适当进行补液,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和血压。
6. 基础疾病的治疗:对于存在心脏疾病或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其疾病的治疗和管理,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7. 预防感染:对透析部位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并加强感染的预防工作,避免感染对血压的不良影响。
8. 及时处理:一旦患者出现低血压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立即停止透析,将患者转为半卧位,并及时进行抢救和处理。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但它也可能导致低血压,这是非常常见的并发症,甚至有时可能危及生命。
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原因有多种,例如透析过程中丧失的过多体液,透析前未适当控制的高血压,以及透析时心脏负荷过大等等。
为了减少低血压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及进行全面的监测。
1. 透析前评估在进行血液透析之前,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检查血压、身体状况、液体平衡、电解质水平等。
如果患者血压过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调整,以避免在透析中发生低血压。
此外,还应尽可能减少液体摄入量,以避免透析过程中丧失过多体液。
2. 起床前检查在透析前,护理人员需要检查患者是否存在站立性低血压。
患者应在床上静息10-15分钟,然后在床边坐起来,最后在站立的位置停留几分钟。
如果在站立的位置出现头晕、黑蒙、乏力等症状,这可能是站立性低血压的表现,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
3. 控制体液平衡在透析中,患者可能会丧失过多的体液,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控制患者的体液平衡。
在透析前,应尽可能减少患者的液体摄入量,以避免透析过程中体液过多。
同时,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时刻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及时调整液体的输注量以维持体液平衡。
4.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尿量等指标。
如果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可能是低血压的表现,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护理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5. 提醒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醒患者进行深呼吸,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同时,还需要提醒患者不要突然起床,以避免出现站立性低血压。
6. 透析后监测总之,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在透析过程中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同时,还需要提醒患者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出现低血压的情况。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血液透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肾疾病患者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但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现象。
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引起头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在血液透析中如何护理低血压。
检查患者基础信息在血液透析治疗前,护士应对患者的基础信息进行检查。
包括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
同时,还应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情况等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护士进行个性化护理和预防低血压。
血液透析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指标。
特别是血压,应每10-15分钟测量一次。
如发现血压降低,应随时记录并做好相应处理。
调整透析液温度透析液的温度对患者的血压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透析液温度较低时,患者的血压会降低;温度较高时,患者的血压会升高。
护士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调整透析液的温度,以维持患者的血压在合理的范围内。
注意患者的被褥和姿势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往往不能动弹,会感到身体不舒服。
为了避免患者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或受到寒冷刺激,护士应适当加厚被褥和调整患者的姿势,使其舒适度提高,从而减少血压下降的风险。
注意液量管理透析液和输液的液量管理也是引起低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严密地监测透析液和输液的液量,确保患者不会在透析过程中失水或得到太多的水和液体。
过量的输液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应注意避免。
加强交流和支持对于低血压的患者,护士应积极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同时,也可以向患者提供有关低血压的知识和相关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低血压。
总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护理,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并在低血压发生时,积极采取措施,避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护士还应加强对患者的交流和支持,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观察和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并探讨其相关的护理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
院56 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低血压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
结果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率明显降低(约为10~15%),透析效果与生存质量明显改善。
结论采取有效地预防及护理措
施是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保证透析效果的关键,对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有
重要意义。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措施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0~40%[1]。
低血压可导致超滤困难,使透
析不能顺利进行,透析不充分,还可诱发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
控制好血压,可以提高透析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通过对我
院自2010 年1 月~2010 年12 月56 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观察,采取了针对性的护
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透析患者56 例,男38 例,女18 例,年龄27~82 岁,平均51 岁。
原发病为糖尿病20 例,高血压16 例,慢性肾炎14 例,急性肾衰6 例。
1.2 方法
1.2 透析方法
采用德国费森4008 B透析机,费森F7空心纤维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液。
全身肝素化抗凝,肝素首剂0.4 mg/kg每小时追加6 mg,每周1~3 次,每次4 h,每次脱水量0~4.5 kg。
血流
量180~230 ml/min。
2 透析性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2.1 透析性低血压的原因
2.1.1 血容量急剧下降
透析过程中血容量维持依靠组织间隙的水分到血管内的再充盈,然而,超滤脱水是血液透析
的目的之一,因此,透析中超滤水分过快、过多、超滤量超过透析前体重底5%以上或使用低钠浓度透析液亦可导致低血压。
2.1.2 是透析液钠浓度和透析液温度,使用低钠透析液病人在透析过程中,血液中的钠离子尿素氮、肌酐等物质过多清除,导致血浆渗透压明显降低,毛细血管再充盈障碍,有效循环血
量减少,引起低血压;透析液温度设定超过38 ℃亦可影响血管的稳定性,导致皮肤血管反射性扩张,皮肤静脉容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从而引起血压下降[2]。
2.1.3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未能正确使用降血压药造成血压过低,进餐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心功能低下,这均是低血压的原因之一,此外,严重贫血、营养不良、感染、糖尿病、出血、老龄等亦可引起低血压。
2.2 观察及护理
2.2.1 临床观察
低血压早期症状多较轻微,当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出汗、脉细速等明显症状时,收缩压常
已降到70mmHg以下。
故作为血透室护士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灵敏的观察力,从细微之处
观察患者的反应。
由医护人员监测体重,以防病人虚报体重致过快、过量脱水而发生低血压。
需服用降压药者,在透析当天让病人在透析后服药。
因透析前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其药效在
透析中发挥,可使血压降低。
2.2.2 低血压发生时的紧急处理
立即使患者平卧,头低位,将血流量调低,降低超滤速度或暂停超滤;快速静滴生理盐水100~200 ml或50%葡萄糖100~200 ml;如有可能,给予输血、白蛋白、血浆,并给予氧气
吸入。
对心源性低血压或感染性休克,根据情况给予强心剂或升压药。
如经上述处理仍无改善,立即终止血液透析。
患者下机后应平卧15~30 分钟后再起床,起床动作应缓慢,不宜
过快,如继续头晕无力,血压无明显回升者,可留院观察。
2.2.3 护理措施
①对透析体重增加过多,超滤量过大引起低血压,首先降低血流速度,降低超滤率,延长
每次透析时间,也可增加透析次数或改变透析模式,或采用高—低钠梯度透析,透析钠浓度150~140 mmol/L,可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但在透析结束前30~60 min调钠浓度至140
mmol/L以减轻患者的口渴感[3]。
②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应在透析前输入红细胞悬液或洗涤
红细胞,对低蛋白血症者,在透析前补充白蛋白、血浆及其他胶体溶液;③对因药物因素出现的透析中低血压,尽量在透析当天避免使用降压药和镇静剂,需要使用时应严密观察患者
生命体征变化,15~30 min测血压1 次,防止低血压的发生;④尽量避免透析中进食,特别是透析后期进食,需要进食最好选择在透析过程的前2 h内;⑤定时检查机器运转的情况以
防机器发生故障而出现超滤过多;⑥准确测量透析前体重掌握患者干体重增减情况,正确判断干体重。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严格控制体重,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5%,即每天体重增加不要超过1 kg为宜[4]。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是透析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预防处理将危及患者生命。
我们的体会是
除严格控制患者体重、改善营养、纠正贫血、改善心功能以外,要掌握每例透析患者尤其是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到个体化护理至关重要。
透析过程密切观察透析机运转
情况,随时查看透析参数,准确记录每小时透析数据并测量血压,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准确
判断低血压的发生。
通过对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观察,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血液
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情况大幅度降低,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血液净化学[M].2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4.
[2] 马立萍,顾杨琪,等.血液透析低血压的观察与防治[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2):125.
[3] 谢明清.贾会霞.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与处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9):1065.
[4] 赵先锋.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预防策略概述[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
8(6):37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