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电磁环境测试
- 格式:pptx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14
民航雷达电磁环境评估方法韩丹;蒋豪;杨晓嘉【摘要】目前有关民航雷达电磁环境评估的方法国内尚未有统一的标准规范。
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MH/T4003-2014和GB13618-92,结合实际经验,从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两个方面提出了一套普遍适用的雷达电磁环境评估方法。
以中南某机场拟建磁悬浮工程对该机场二次雷达的电磁环境影响为例进行了评估分析,并给出了建议及措施,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该方法可以从源头上遏制电磁干扰的发生,为雷达电磁环境评估标准及相关规章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参考。
%At present,there is no unified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civil aviation radar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assessmen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MH/T4003-2014 and GB13618-92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practical experience,a general evaluation method for radar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is pro-posed from two aspects of active jamming and passive jamming. The electromagnetic effect of a maglev project to be constructed in a south-central China airport is taken as example to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This method can restrain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fundamentally,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radar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assessment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期刊名称】《电讯技术》【年(卷),期】2016(056)005【总页数】6页(P585-590)【关键词】民航雷达;电磁环境评估;飞行安全;有源干扰;无源干扰【作者】韩丹;蒋豪;杨晓嘉【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四川广汉618307;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四川广汉618307;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54民航雷达作为保障航空器安全飞行、航班正常及提高空中交通管制效率的一种手段,管制人员通过对雷达设施的监控,可以有效维护飞行秩序,准确地掌握空中情况,不间断地实施飞行指挥[1]。
电磁环境- 机场环境测试方案MH XXX-2006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规范 (征求意见稿) 2006-xx-xx发布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of civil aeronautical ground radio stations1. 引言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是指使用民用航空无线电频率,用于航空无线电导航者航空移动业务的地面固定无线电台(站)。
来自非航空业务的各类无线电设备,高或压输电线,电气化铁路,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家用电器等引起的有源干扰和无线电台(站)周围地形地物的反射或再辐射,可能会对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造成有害干扰。
国家和有关部门已为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制定了标准。
为保证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的准确性和统一性;减小测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测试单位间测试结果的差异,特制定本规范。
2.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范用来测试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的电磁环境是否满足相关电磁兼容性标准要求。
本规范明确了测试仪器、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以保证测试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本规范适用于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的测量,频率从150千赫兹,16吉赫兹。
3. 引用标准GB/T4365 电磁兼容术语GB 6364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T6113.2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GB 3907 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GJB 152A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MH XXX-2006GB/T15658 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GB/T6113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GB/T 6833.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非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GB/T 6833.8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GB/T 6833.9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传导干扰试验GB/T 6833.10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干扰试验GB/T 13622 无线电管理术语MH 4001.1 甚高频地空通信地面设备通用规范第1部分:甚高频设备技术要求4. 名词术语4.1. 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 aeronautical radionavigation service用于航空器飞行和航空器安全运行的无线电导航业务。
电磁环境测试本实例是在机场预设站址,判断是否适合建盲降系统。
盲降系统(仪表着陆系统):由机载航向、下滑、指点信标接收机和地面航向、下滑、指点信标发射机组成,它为飞机提供航向道、下滑道和距跑道着陆端的距离信息,用于复杂气象条件下,按仪表指示引导飞机进场着陆。
一、时间:连续24小时的测试二、地点:实地确定(测试)三、人物:省站监测人员四、流程如下:(一)测试前的数据准备工作工作:1、预定工作参数:包括待测频段、频率间隔以及调制方式。
如:2、测试标准:参照有关国标文件及gb/t14431-93《无线电业务建议的信号/阻碍维护比和最轻需用场强》得有关信号强度值。
计算公式:最大允许干扰场强=最低信号场强(db)-对干扰的保护率如:机场中的航向信标台:3、测试仪器标准:参照gb6113-85《电磁干扰测量仪》,标明采用仪器的主要指标(场强测量误差:±3db,输入阻抗:50欧姆)。
4、测试点的地理参数:包括台址的经度(东经)、纬度(北纬)以及海拔高度。
测试地点地理坐标(二)测试系统:1、测试系统所须要仪表:例如接收机、天线、馈线2、根据仪表的测试范围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同时记录系数,以待计算使用。
(三)场强计算:公式:场强e=vi+k+lc参数含义:vi是接收机射频输入口端电压,k是天线系数,lc是电缆损耗(四)测试结果分析:检测到的频点的占用度情况,以(%)记录,并给出相应频段范围内的三维瀑布图。
(五)结论:即为经过实地核实数据之后,得出电磁环境的评价。
该初选站址,电磁环境都较好。
每个频段都存有满足用户国标gb6346-8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电磁环境建议》和gb/t14431-93《无线电业务建议的信号/阻碍维护比和最轻需用场强》建议的频段,适宜建好盲降系统。
但是在指配频率时,应当躲避已挤占的频率108~117.975mhz航向信标频段频率占用度mhz%108.275000095.79328.6mhz~335.4mhz大幅下滑信标台频段均未挤占电磁环境兼容测试的流程框架必须测试一个地方的电磁环境,必须介绍该地方预设站址的目的。
机场磁场检测实验报告1. 引言磁场是地球的重要属性之一,机场磁场的检测对于航空业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机场的磁场分布情况可以帮助飞行员正确的使用仪表,并确保飞机操作的安全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磁场检测仪器,对机场磁场进行精确测量,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 实验方法2.1 仪器准备本实验使用了磁场检测仪器,该仪器能够测量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对仪器进行了校准,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2 实验地点选择为了获得全面和准确的磁场数据,我们选择了机场的不同区域进行测量。
包括停机坪、跑道、航站楼等位置。
每个位置我们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2.3 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磁场检测仪器放置在地面上,并保持水平。
然后,我们点亮仪器,并等待其稳定。
一旦稳定,我们开始记录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在每个测量点上,我们进行了5次测量,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3. 实验结果3.1 停机坪磁场测量在停机坪区域的测量结果如下:测量点强度(μT)方向(度)2 36.1 1213 34.9 1224 35.6 1235 35.3 119平均值35.4 121.0 3.2 跑道磁场测量在跑道区域的测量结果如下:测量点强度(μT)方向(度)1 32.8 902 33.2 873 32.5 904 33.0 895 33.1 88平均值32.9 88.83.3 航站楼磁场测量在航站楼区域的测量结果如下:测量点强度(μT)方向(度)1 40.5 1802 41.0 1774 40.9 1765 40.6 178平均值40.7 178.04. 讨论与结论通过对机场不同区域的磁场测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停机坪的磁场强度为35.4μT,并且方向为121度。
2. 跑道的磁场强度为32.9μT,并且方向为88.8度。
3. 航站楼的磁场强度为40.7μT,并且方向为178度。
从测量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区域的磁场强度和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异。
图1民航台站测试原理对民航台站的电磁环境干扰评估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括调频广播的干扰、工科、医疗设备、高压电网和电气化铁路的干扰等。
干扰民航导航通信业务的主要因素有广播、射设备的杂散辐射干扰和互调产物干扰,造成这2个干扰的根源是调频广播台站设置不合理,比如电视11频道的图像频表1民航台站对应测试频率测试系统(1)测试系统组成①频谱仪:频谱仪能够测定所观察频段内信号的频率、幅度。
②测试天线:环形天线(20Hz~2MHz)、有源单极子天线kHz~60MHz)、双锥天线(20~330MHz)、对数周期天线MHz~2GHz)。
③LNA或LNB:通常要求噪声温度尽可能低、增益尽可能高。
天线增益、LNA或LNB的噪声温度及增益决定了测试系统灵敏度,使用的LNB应具有镜频抑制能力[4]。
④衰减器:在满足测试系统灵敏度要求且干扰信号过大的情况下使用,保护测试系统不被烧坏。
表2民航台站测试对应基准带宽使用测量接收机测试时,测试采用的中频带宽宜不小于中所列基准带宽,最终测试结果应换算到基准带宽。
使用频谱分析仪时,测试采用的分辨率带宽宜小于表中所列基准带宽的1/2,最终测试结果应换算到基准带宽。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如下:①选择符合MH/T4046—2017《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要求的测试位置。
②预判干扰源发射功率量级,按照图1正确连接测试系。
测试天线距离地面高度不小于1.5m[6]。
③调整频谱仪的分辨率带宽(RBW),RBW不宜小于表中所列基准带宽的1/2。
调整视频带宽(VBW)与RBW 不应出现“Uncal”告警,扫描时间不宜过慢。
如扫描时间短,表3测试系统参数表4最大允许干扰场强或功率表5台站天线工作方式通过电磁环境测试,具体频谱监测图如图2所示。
图2早上9:00对117.975~137MHz的监测《规范》中要求对同一频段的测试至少应包含7:00—19:00时段,前后2次测试之间的间隔应不大于2h,在这里只选取测试中的一个时间节点来做分析。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测试○通导分部1、下滑台的保护区在A区内不应有道路、机场专用环场路等任何障碍物存在,不应种植农作物,杂草的高度可以超过0.3米但是不能超过0.5米。
()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2、当台站设备供电发生故障,立即请示值班领导后马上拨打88027119或者119,通知消防人员。
()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3.值班人员在导航台站巡视检查中,发现各类不符合导航台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的行为或安全隐患后,可先不进行制止;在了解情况后,报通导分部值班领导。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4下滑台的保护区在A区内,不应停放车辆、机械和航空器,但可有地面交通活动。
()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5.测距台也可以与仪表着陆系统的航向台或下滑台配置在一起,这时对场地要求与仪表着陆系统相同。
() [单选题] *A.错B.对(正确答案)6、仪表着陆系统的保护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单选题] *A、场地保护区运行保护区(正确答案)B、场地保护区运转保护区7、发现可能影响机场电磁环境的活动现场制止,并及时向()报告。
() [单选题] *A、质量安全部(正确答案)B、航空护卫部C、地面服务部8、在航向信标天线中心前向±_____度、距离航向信标天线__________米的区域内,不应有高于_______米的建筑物,大型金属反射物和高压输电线。
() [单选题] *A、10 3000 15(正确答案)B、15 3000 15C、10 1000 15。
周边电磁环境影响测试评估报告发布时间:2022-08-08T07:37:28.902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8期作者:郝放[导读] 嘉峪关广播转播台位于嘉峪关机场南侧7km处,包括调频发射塔和中波发射塔。
嘉峪关广播转播台作为重要的社会传播媒介,其广播信号将覆盖嘉峪关市城区并辐射酒泉市。
单位:民航西北空管局单位邮编:710082一、评估项目概况嘉峪关广播转播台位于嘉峪关机场南侧7km处,包括调频发射塔和中波发射塔。
嘉峪关广播转播台作为重要的社会传播媒介,其广播信号将覆盖嘉峪关市城区并辐射酒泉市。
嘉峪关广电调频转播发射3个频率的台站,将由现在的位置迁建到嘉峪关机场东南进近主降方向,距离盲降天线阵8450米、距离跑道中心线5000米处。
由于调频广播频段(88-108MHz)与民航盲降航向航向信标(ILS)、全方向信标(VOR)频段相邻(108-118MHz);与民航地空通信甚高频频段(118-137MHz)相近。
迁建后,大功率的调频转播发射信号有可能对民航嘉峪关机场进近导航和终端区甚高频地空通信产生干扰及影响。
因此,对嘉峪关现有调频转播台进行场强参数测量、分析来评估对嘉峪关机场通信、导航及监视雷达的影响程度,同时提出避免干扰的必要条件和建议。
另外,随嘉峪关广电调频转播台一同迁建的大功率中波(2MHz以下频率)广播电台不在测量分析评估范围内。
对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的影响程度与界限分析均以民航行业规范、民航政策法规为依据。
调频广播发射机、天线、天线场的相关技术指标,民航兼容指标以广电部门所能提供的、或广播电视的国标为依据,其次参考现场测量得到的技术参数指标。
二、现场环境与测量现有调频广播发射台站地处城市边缘地带,发射塔高74米,塔底周边存在大量建筑、树木等障碍物;测量场存在电磁波反射和遮挡的影响,不符合电磁场、天线测量场地的环境要求(天线场周边几百米范围平坦开阔),现场测量得到的数据不能用于场强分析,但是能够作为发射机杂散参数的测量,测量环境及杂散测量值见下表3:表3:调频转播台杂散抑制比测量(测量频率119.300MHz)测量得到调频广播发射机杂散抑制比Sr=77.34dB,国军标Sr=76dB采用国军标76dB。
民用机场电磁环境分析与探究摘要:随着我国民用航空的快速发展,民用机场各类装备的数量日益增加,飞机所处的电磁环境日趋复杂,飞机的EMC问题日益突出。
通过对民用机场周围的电磁环境进行检测,能够对民用机场周围的电磁环境进行全面的认识,并对其进行有无干扰进行分析和探究。
通过对这类信号的频率和强度参数的把握,可以更好地判断干扰源的特性,评价台站与干扰源的电磁兼容性,提高通讯品质。
一、造成机场终端区电磁环境恶化的原因(一)常规无线电业务造成的干扰1、广播电视台站广播电视电台的特点是具有大功率可持续发射的特性,其发射功率一般超过1kW,并且可以连续工作,电台的选址一般都在市区附近的高山、高楼和高塔上。
在我国的无线电频谱规划中,调频广播频带与民用航空的无线电通讯服务频带毗邻,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87兆赫兹—108兆赫兹用于 FM广播服务,10兆赫兹—137兆赫用于民用航空的 VHF地空通讯。
随着我国广播和电视业务的不断发展,广播电台的信号传输能力和覆盖面不断扩大。
广播电视台对民用航空地面和空中通讯服务的干扰日益增加,其原因是:①受广播电视设备本身所发出的杂散信号影响;②由多个 FM广播装置所生成的相互调制信号所引起的不利影响[1]。
2、移动通信基站目前,大部分移动通信基站都是在同一地点建造的,因此有可能发生互调。
举例来说,联通的 GSM基地台的下行频是954兆赫-960兆赫。
电讯 CDMA基地台的下行频是870兆赫兹-88兆赫兹。
联通 GSM与电信 CDMA两个基站间的三阶互调信号,正好落入民航二次雷达所需的工作频段,极易对其造成干扰。
(二)非无线电业务造成的干扰1、有线电视电缆传输系统有线电视补充频道Z1至Z7(111至167) MHz,直接采用与民用航空 VHF通信频带一致的民用航空通讯导航专用频带。
因而,在民用航空通讯中,因电缆连接不良或屏蔽层损坏,会产生射频能量泄漏,从而对特定频段的民用航空通讯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Technology StudyI G I T C W 技术30DIGITCW2020.110 引言随着我国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无线电技术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一些运营商不考虑后果地滥用无线电通信技术,导致各类无线通信电台总量剧增。
无线电产品和技术的无节制应用将造成各种电磁干扰,这已经对民航业务和安全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上述背景下,各种危害和干扰民航无线电专用频率的事件频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社会安定团结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在对机场进行选址时,检测和评估电磁环境成了必不可少的工作。
实时有效地监测和关注民航的电磁环境,维护空中频率资源,及时发现和排除干扰危害成为民航系统高度重视的问题。
1 民航无线频率的简介民航无线电专用频率是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划分的,是专门为民航系统划分和分配的无线电专用频率,应用于民航地空通信、导航和监视等业务。
保护民航无线电频段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
目前,民航系统主要使用的无线电设备大致为:无方向性信标台、全向信标台、航向信标台、指点信标台、下滑信标台、机场地面管制通信台、塔台管制通信台、航务管理通信、地空数据链通信台、高频气象广播台、高频中低空通信台、高频国际通信台、高频高空通信台、空管远程一次监视雷达、空管近程一次监视雷达、二次雷达、精密进近雷达等。
作为机场预选址测试一般选甚高频电台频段、高频电台频段、无方向信标台频段、指点信标台判定段、航向信标台频段、下滑信标台频段、全向信标台频段、测距仪台频段和监视频段、一次雷达、二次雷达、气象雷达共计12个频段的电磁环境测试,测试频段如表1所示。
表1机场预选址测试频段2 测试依据和参考标准及限值2.1 测试标准测试标准依据以下规定:《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规范》,GB/T 6113-200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GB6364-2013《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电磁环境要求》,MH/T4046-2017《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规范》。
浅析民航机场电磁环境的保护发布时间:2022-08-08T08:11:35.088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8期作者:庞磊[导读] 民航机场遍布我国航空网络的航线上,机场一般都是严格按照场地环境的保护标准进行选址和建造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经常发生影响机场电磁环境的事件,严重影响了机场航空器安全稳定运行和航路上的飞行安全。
单位:西部机场集团天水机场有限公司单位邮编:741000摘要:民航机场遍布我国航空网络的航线上,机场一般都是严格按照场地环境的保护标准进行选址和建造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经常发生影响机场电磁环境的事件,严重影响了机场航空器安全稳定运行和航路上的飞行安全。
本文从基层员工的角度,从民航机场电磁环境的破坏特点谈到了机场电磁环境保护的措施,提出了重意识、抓管理的思路,对民航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关键词:机场; 电磁环境民用机场是航空器运行的终端区,是整个航空运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机场与航路相连,机场一般处于复杂的航路之中,机场对场地及电磁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一旦周围的场地环境遭到破坏,将直接影响设备的性能,严重影响飞行安全。
因此,电磁环境的防护已经是设备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电磁防护工作要从管理工作入手,增强台站整体环境防护能力,力争将场地环境破坏产生的危害减少到最小。
一、机场电磁环境保护难点机场所处的特殊位置和重要性决定了它的保护难点,机场普遍设置在城市周边的航路上,往往建设在远离城市的郊区,电磁环境较好。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场具备高运输力和集中物流的特点,这样带动了机场周边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很多地区机场周边经济已经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中心,固有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了场地保护的难点。
(1)场地环境变化大。
网络时代,物流和客运量都在不断地加大,由于机场承载了最为快速的运输方式,机场周边的环境也随之受到巨大改变,机场周边物流中心和配套设施的建设逐渐增多,一些高的建筑物或者设施设备对环境的改变也随之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