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疏浚及其工程特点与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170.43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疏浚工程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突破800亿疏浚行业涉及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众多领域,如沿海、内河的港口航道建设与维护、临海工业区建设与沿海城市发展、水利防洪清淤、环境改善和能源开发利用等。
当前因中国的河道、湖泊等水质污染严重,环保疏浚在中国才刚刚起步,欲达到西方国家的环保水平,还需较长的时间,因此环保疏浚的市场需求增长空间很大。
我国疏浚总量连年增长疏浚工程行业涉及沿海和内河的港口航道建设与维护、临海工业区建设与沿海城市发展、水利防洪清淤以及环境保护和改善等多方面。
2011-2016年,我国疏浚总量连年增长。
2011年,我国总疏浚量在17亿立方米左右;2015年上升至38亿立方米左右。
图表1:2011-2017年我国疏浚工程总疏浚量情况(单位:亿立方米)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基建疏浚业务需求旺盛以港口航道的基建疏浚为代表的疏浚工程是我国疏浚行业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国际贸易和港口吞吐量的连年快速增长极大的带动了我国港口、航道基建疏浚市场,《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涉及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港口群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均对基建疏浚业务形成了旺盛的市场需求。
2016年全国基建疏浚量约为16亿立方米。
图表2:2011-2017年我国基建疏浚工程疏浚量(单位:亿立方米)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吹填工程疏浚量不断增加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受到工业高速发展、城市快速扩张和人口大量迁徙等因素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用地供需矛盾逐渐凸显。
此外,我国产业集中布局以及转移规划的实施,大量钢铁、化工、能源等对运输成本具有较强依赖或对环境及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基地已形成向沿海区域迁移的趋势。
该等因素均促使我国在城市建设、产业转移和人口安置的过程中向海洋要地,这就为我国疏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新兴市场需求--吹填工程。
近年来我国实施的重大吹填工程包括:首都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搬迁至唐山曹妃甸,一期工程造地面积11.95平方公里,计划总规模为300平方公里;上海芦潮港填海工程"临港新城",其中填海造地面积约133平方公里,占临港新城规划总面积的45%,填海支出400亿元;天津港在疏浚港口的同时吹填形成30平方公里人工岛等。
河湖底泥环保疏浚的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探析作者:贺雷来源:《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2013年第12期摘要:现代社会里,人们除了重视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也非常重视。
水做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对于人类生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干净健康的水质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是有帮助的。
但是河湖底泥通常会产生有害的污染物质,对于水体污染很大,是影响水体干净清澈以及威胁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们必须通过环保疏浚来清除河湖底泥,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本文主要针对什么是环保疏浚、河湖底环保疏浚的措施和河湖底环保疏浚在国内外的应用效果三个大的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河湖底;环保疏浚;措施;应用效果;成功与否河湖底泥是由黏土、有机质、泥沙、矿物质混合而成的,它是河流在传输的过程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内物理、生物和化学作用而形成于水底的混合物。
这些混合物很多都是含有污染物质的,它们长期的沉积在河湖底层会影响水体的清澈,会对水体产生污染的破坏。
在河湖底泥已经对河湖的水体产生污染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保持水体的干净对于人类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通过河湖底泥的疏浚,来清除底层的淤泥和污染物,以还原水体的清洁。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除了注重经济的发展,更加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现代社会的人类的环保意识在逐渐增强。
河湖底泥的疏浚措施也要求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其中,一种新型的概念产生了—环保疏浚。
环保疏浚是目前国内外正在积极尝试的一种河湖底泥清除排污的新型措施,它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小湖泊的排污清泥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
一、什么是环保疏浚环保疏浚就是为了改善河湖的环境,清除水体中的含有污染物质的底泥,阻断污染源,减少水体的污染而采取的人工或者机械的措施。
它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河湖底泥中的有害化学物质、细菌毒素或者是营养盐从河湖底层抽取出来,减少河湖底泥中的污染,防止这些物质对河湖水体产生污染,影响水体。
中国疏浚工程行业现状、产业链上下游与竞争格局分析一、疏浚工程行业概述疏浚工程是指通过使用挖泥船或其他机具以及人工方式,进行水下挖掘以拓宽和加深水域的工程。
它是一种开发、改善和维护航道、港口水域的主要手段之一。
疏浚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挖掘航道或港口水域的水底泥、沙、石等并加以处理以达到改善和维护航道、港口水域的目的。
目前,我国疏浚工程大致可分为基建疏浚、维护疏浚、环保疏浚、吹填疏浚四类。
疏浚工程的分类二、疏浚工程行业产业链1、产业链结构疏浚工程产业链上游包括疏浚船舶制造、其他疏浚设备等相关行业;中游为疏浚工程相关企业,主要有中国交建、中交股份、中国疏浚环保等;下游主要为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行业。
疏浚工程产业链2、上游2015-2022年期间,我国船舶工业总产值呈现出波动变化走势。
近几年我国船舶工业总产值稳步回升,2022年全国船舶工业总产值达到4845.44亿元,同比上升7.3%。
2015-2022年中国船舶工业总产值及增速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疏浚工程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三、疏浚工程行业现状1、全球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和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各贸易国的河、海水运事业,疏浚业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
全球疏浚工程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32.6亿欧元增长至2022年的194.4亿欧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4.9%。
2014-2022年全球疏浚工程市场规模及增速2、中国随着港口、航道、农田水利及沿海城市的发展,疏浚作业领域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延伸,从传统的港口航道疏浚及维护、江河湖泊治理及水利设施兴建,先后拓展至农田水利与水库建设及维护、国防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疏浚、吹填造陆等领域。
国内疏浚工程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2年约为704.7亿元,同比增长4%。
分类型来看,基建疏浚市场规模最大,占比近50%。
2014-2022年中国疏浚工程市场规模及市场结构四、疏浚工程行业主要参与者目前我国疏浚行业典型企业有中昌海运、兴源环境(浙江疏浚)、中交股份、中国疏浚环保、天津海辰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疏浚工程环保专项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域疏浚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的疏浚工程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水质污染、生态破坏等,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水域环境、改善水质、保障生态安全,必须对疏浚工程进行环保专项方案的制定和严格执行。
二、疏浚工程的环境问题1. 水质污染:在疏浚工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泥、泥沙等物质,其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等对水质造成污染的物质。
2. 生态破坏:在疏浚工程中,可能会破坏水域生态环境,影响水中鱼类、水生植物等生物的生存繁衍。
3. 噪音污染:在疏浚工程中,可能会产生机械设备的作业噪音,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4. 环境安全隐患:在疏浚工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环境安全隐患,如施工区域的坍塌、泥浆的外溢等,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三、环保专项方案的制定为了有效解决疏浚工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环保专项方案,对整个疏浚工程进行环保管理和控制。
环保专项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疏浚工程前期环境评估:在进行疏浚工程之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环境评估,包括水域环境质量评估、生态环境评估等,以确定疏浚工程的可行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2. 环境保护措施:在疏浚工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包括在废泥处理、泥沙过滤、废水处理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以减少对水域环境的污染。
3. 生态保护措施:在疏浚工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包括对水域生物进行移植、种植水生植物以稳定水域生态环境等,以减少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破坏。
4. 噪音污染控制:在疏浚工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噪音污染控制措施,包括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低噪音设备、在施工周边设置隔音屏障等,以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5. 环境安全管理:在疏浚工程中,必须加强环境安全管理,包括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排查、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等,以减少发生环境安全隐患的可能性。
环保理念下的港口航道疏浚工程摘要:正常情况下,在对港口开展疏浚工程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能从实际情况来处理水域砂石内容,从而来保护航道区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改善环境。
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上能看出,早疏浚工程施工上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施工时间较长,以往传统技术的应用并不能取得理想效果。
因此,为能确保不会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就需要工作人员能严格遵守,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应用信息化技术,有效降低生态污染同时,能保护环境。
关键词:环保理念;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建设港口是航运行业发展的关键,特别是随着当前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那么建设港口就直接影响我国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在建设港口中疏浚项目是关键,直接影响港口航行安全。
因此,为能满足当前实际发展需求,就应能有序开展港口航道疏浚施工。
一、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介绍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直接影响环境,所以在疏浚工程施工前,就应能先预测这一区域的实际实际发展情况,了解港口建设现状,并能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此来提高人员的环保意识,便于确保环境保护工作建设质量,推动港口航道建设发展[1]。
其中需要落实的环保意识就是要能针对还没有被外界破坏的生态环境积极保护,针对已经被严重破坏的则是要及时的采取方式来修复,提高现场的环境保护水平。
所以,在应用环保措施的时候,需要能将化学和物理措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但是相关技术人员也意识到,想要保护生态并非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工作,同时环境也会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所以,就应能在工作上明确疏浚工程和建设环境两者的平整,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二、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一)加强控制污染物应疏浚作业造成的搅拌和扩散港口航道疏浚工作最为关键的就是需要及时的清理掉港口附近所存在的泥沙,常见的有建筑废料向海洋中倾倒,不可分解的人为垃圾沉淀等。
然而这样的处理方式往往会造成周边环境的破坏[2]。
疏浚作业过程中,特别是因施工人员在施工操作上没有科学合理的处理好这样的泥沙时,其中所存在的污染物,那么就会严重的污染水体,从而来增加被污染层度。
第1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湖泊、河流等水体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环保疏浚工程施工成为一项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环保疏浚工程施工的特点、工艺流程、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环保疏浚工程施工特点1. 生态环保:环保疏浚工程施工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
2. 绿色施工:采用环保型施工材料和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 高效节能:选用先进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4. 安全可靠: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二、环保疏浚工程施工工艺流程1. 施工准备:对施工区域进行实地勘查,了解水文、地质、环境等情况,编制施工方案。
2. 清障:清除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如树木、建筑物等。
3. 沉淀物收集:采用吸泥泵、抓斗等设备,将底泥、悬浮物等污染物收集到泥浆池。
4. 底泥处理:对收集到的底泥进行筛选、脱水、固化等处理,降低污染物含量。
5. 污泥处理:将处理后的污泥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6. 水质改善:采用生态修复、人工湿地等技术,改善水质。
7. 工程验收:对施工成果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达到预期效果。
三、环保疏浚工程施工技术应用1. 环保绞吸挖泥船:采用环保绞吸挖泥船进行疏浚作业,降低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
2. 气力泵船泥驳:利用气力泵船将底泥输送到泥驳,实现环保疏浚。
3. 两栖长臂挖掘机:适用于近岸淤泥的清理,减少对水环境的扰动。
4. 生态修复技术:采用人工湿地、生态浮岛等技术,改善水质,恢复生态系统。
5. 污泥处理技术:采用板框压滤、土工管袋脱水等处理技术,降低污染物含量。
总之,环保疏浚工程施工是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手段。
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先进技术,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环保疏浚中运用高分子材料防污帘阻止水体泥沙扩散施工工法环保疏浚中运用高分子材料防污帘阻止水体泥沙扩散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水体污染的日益严重,环保疏浚工程变得越发重要。
而在疏浚过程中,水体中的泥沙往往会随着水流扩散,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开发一种新型工法,运用高分子材料阻止水体泥沙扩散,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特点在于使用高分子材料作为防污帘,阻止水体泥沙的扩散,避免二次污染。
具体来说,高分子材料可以在水体中形成一层薄膜,提供物理屏障,防止泥沙的溢散。
同时,高分子材料具有一定的粘稠性,可以在施工过程中与泥沙混合形成颗粒状物质,便于清理和处理。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类水体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沿海水域等。
同时,对于附着在水体底部的泥沙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止扩散的作用。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原理是通过高分子材料的特性来实现防污帘的效果。
高分子材料能够在水体中迅速膨胀形成颗粒状物质,形成一层薄膜,阻止泥沙的扩散。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在需要疏浚的区域撒布高分子材料,然后通过水流的冲刷作用,高分子材料与泥沙混合形成颗粒状物质,最后形成防污帘。
五、施工工艺1. 前期准备:确定施工范围,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2.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高分子材料的使用量和撒布密度。
3. 材料撒布:将高分子材料均匀地撒布在需要疏浚的水体区域。
4. 水流冲刷:利用自然水流或人工冲刷水流,将高分子材料与泥沙混合形成防污帘。
5. 防护措施:加强防护措施,防止防污帘被冲刷或破坏。
6. 清理和处理:工程结束后,清理防污帘和处理泥沙。
六、劳动组织根据工艺原理和施工工艺,需要分配一定数量的工人进行材料撒布、水流冲刷和清理处理等工作。
七、机具设备1. 撒布设备:喷雾器、撒布器等。
2. 冲刷设备:水泵、冲刷喷头等。
3. 清理设备:挖掘机、清淤船等。
八、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选择质量稳定、环保的高分子材料,确保其使用效果。
中国疏浚的绿色“蜕变”疏浚是一项关键的工程,它可以确保河流、港口和水道的畅通,保障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
但是,长期以来,疏浚工程一直被认为是一项高耗能、高污染和高损耗的工程,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开始推行绿色疏浚,将环保作为疏浚工程的重要考虑因素,并采用多种环保技术和措施,实现了疏浚的绿色“蜕变”。
绿色疏浚的首要目标是减少对水质、土壤和空气的污染,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采用了多种绿色技术和措施,例如生态疏浚、环保冲淤、沉积物形态修复、绿色脱水等。
生态疏浚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疏浚技术。
它是利用自然界的力量,通过植物、微生物和沉积物的相互作用,改善水域环境,同时清除河床上和渠道中的污泥和杂草,并降低淤积和封口的风险。
这种疏浚方式不仅能够达到清淤的目的,而且不会破坏水生态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环保冲淤技术是一种典型的环保疏浚技术,它是通过向淤泥和沉积物中注入压缩空气,形成“泥、气、水”三相流体,使淤泥变得流动起来,从而实现淤泥的清除。
与传统的机械清淤相比,环保冲淤技术不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机械设备,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沉积物形态修复技术是一种绿色疏浚技术,它是通过控制水流和泥沙通量,使沉积物沿着自然趋势或人工设计的流态自然迁移。
这种技术能够减少浅水区的淤积和蚀积,提高河道搬移能力和自我维护能力,有效保护河道水利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绿色脱水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沉积物处理方式。
它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一系列工艺将沉积物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干净,并将剩余的可回收材料进行资源化利用。
这种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还能解决沉积物处理的成本问题。
除了以上绿色疏浚技术和措施外,中国还积极探索利用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疏浚工程的绿色水平。
例如,利用太阳能和电能等清淤工具开展夜间清淤、利用生物材料代替传统疏浚材料、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提高疏浚精度等。
一、概念介绍及技术要点环保疏浚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是水利工程、环境工程和疏浚工程交叉的边缘工程技术。
它利用机械疏浚方法清除江河湖库污染底泥,在挖泥、输送过程中和疏浚工程完成后对环境及周围水体的影响都较小。
环保疏浚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围绕泥沙搅动、扩散和二次污染、精确疏浚及疏浚土处理等主要环节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北美、欧洲及我国的香港地区对这项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掌握了比较先进的环保疏浚技术,并有许多成功的应用实例。
成功的环保疏浚工程应该达到以下4个效果:①使悬浮状态的污染物最少。
有很大一部分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依附在悬浮颗粒上,因此,悬浮颗粒的数量是衡量环保疏浚工程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②彻底清除污染物。
③使抽走的水量最小,即疏挖的污染底泥要有较高的浓度。
④过挖量最小,以免伤及原生土。
为了达到以上效果,必须把握好环保疏浚工程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①尽量减少泥沙搅动,并采取防扩散和泄漏措施,保证高浓度吸人,以避免处于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对周围水体造成污染。
②高定位精度和高开挖精度,彻底清除污染物,并尽量减少超挖量,即在保证环保疏浚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
③避免输送过程中的泄漏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④对疏浚的污染底泥进行安全处理,避免污染物对其他水系及环境的再污染。
二、我国实施环保疏浚工程的必要性多年来,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工业垃圾、城乡生活污水及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残留物稍做处理或根本不处理就直接排人湖泊河道中,致使水体污染严重。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的七大水系都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其中尤以辽河、海河、淮河水系受到的污染最为严重;我国的主要大型淡水湖泊也有80%左右受到污染,其中尤以巢湖、滇池、南四湖、太湖为重。
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的城市水系,曾经是城市引以为自豪的风景点,也曾经是人们茶余饭后休憩纳凉的好去处,而今许多已经风光不再,污水横流,重金属、富营养化及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含量远远超过允许值,给城市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浅述航道疏浚工程的若干问题一、前言近年来,我国在保护和治理环境方面采取了措施,重点保护建设地点的环境,其中就包括了海洋环境的保护,因此,各国都限制海域工程中疏浚物随意倾倒。
而后方堆场建设需要大量的回填土,所以,综合考虑经济和环节保护因素,海域工程残留的疏浚土应该采取就近吹填造陆的方法;疏浚土就近吹填造陆既解决了淤泥和砂土外抛问题,又解决了港口后方堆场陆地形成回填料来源;同时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减少外抛所带来二次海洋污染。
二、环保疏浚工程的特点1.定位精度和开挖精度严格一般来说,海域里面的污染沉淀物不会太厚,厚度在10~50cm之间。
开挖范围要按照污染底泥的具体情况而定,开挖层面必须和污染底泥的情况相契合。
疏挖过程不仅要清理污染底泥,还必须对非污染底泥清理情况进行监控,避免出现超挖现象,防止海域里自然航道泥层遭到破坏。
同时,要尽可能的减少污染底泥的清理量和成本支出。
所以,环保疏浚精度要求和开挖精度要求都远远高于一般航道疏浚。
2.避免疏浚工程出现二次污染在一般性的疏浚工程中,无需考虑疏浚之后是否会有沉积物的泥沙再次悬浮在海面,只要不会影响工程的进行,就可以不考虑输送中出现的少量泄露。
原因在于,施工中虽然会有大量的细颗粒泥沙留下,但是工程结束后,泥沙会自由沉降,或者施工队伍会进行清理。
但是,环保疏浚的过程应该避免出现污染物的沉积,必须防止二次污染出现。
所以,环保疏浚工作要求有符合作用需要的设备和装置,以保证污染物能够被及时的清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3.污染沉积物的清理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沉积物,应该采取有效的清理技术对其进行清理,或者使用有效的净化措施来净化污染,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附近的水域不会被污染。
同时,排泥场也应该重点防控为水排放的污染源头。
4.进行专业监测对施工工程中出现的泥浆扩散程度、泥浆浓度、回水浓度、悬浮污染物颗粒数量等污染要素进行严密的监测。
三、港口航道疏浚工程施工工艺1.挖槽尺寸首先,要对挖槽边坡分层进行分阶梯的施工处理,特别要关注重叠位置,避免出现处理死角。
专用环保疏浚施工技术一、内容(1)环保疏浚的目的。
环保疏浚是针对河道、湖泊、水库等水域中受污染的底泥,按照底泥中的化学组成成分、污染程度,并结合疏浚区域周围的具体环境要求,而采取的一种能在施工过程中将水域受污染底泥的扰动控制到允许的范围和限度内,并能高精度地清除水域被污染的底泥而采取的一种不同于普通疏浚的专门的疏浚技术。
环保疏浚技术是在传统疏浚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湖泊、河流水污染治理的系统技术。
环保疏浚的目的是相关设备和环保疏浚措施清除河道、湖泊、水库中的污染底泥及其污染物,以改善湖泊河流水质,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最终达到以下4个方面的效果。
1)使悬浮状态的污染物最少。
有很大一部分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依附在悬浮颗粒上,因此,悬浮颗粒的数量是衡量环保疏浚工程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2)较为彻底地清除底部污染物。
3)使抽走的水量最小,即疏挖的污染底泥要有较高的浓度。
4)超挖量最小,以免伤及原生土。
(2)环保疏浚与普通疏浚工程的区别。
环保疏浚与普通疏浚工程在工程目的、对生态要求、疏浚范围、疏浚土土质、施工精度、疏浚设备、施工工艺、泥浆扩散、余水排放、疏浚土处置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
环保疏浚在工程目的和设备、技术等多个方面的要求上与一般的疏浚工程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在疏浚精度、疏浚过程的二次污染防治、污染底泥的安全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其比较见表3-10。
表3-10 环保疏浚与普通疏浚比较表续表(3)环保性疏浚土料特性。
1)环保性疏浚土料的物理特性。
环保性疏浚的对象是受污染的底泥,其特点是颗粒细、含水量高。
一般情况下,可以按密度变化范围大致划分为浮泥、流塑状淤泥、软塑状淤泥和淤泥质土共4个层面:①细颗粒泥沙经絮凝沉落到水底后,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变得比较密实,在尚未密实之前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悬浮性,称为浮泥,浮泥的密度范围为1.0~1.2g/cm3;②浮泥经进一步沉淀固结,流动性减小,当密度达到1.2~1.5g/cm3时,便成为流塑状淤泥;③当流塑状淤泥继续沉降,内部孔隙水被排走,密度增加到1.5~1.8g/cm3时,结构趋于稳定,在水流作用下不会直接悬扬、流动,已经属于软塑状淤泥的范畴;④当密度达到1.8g/cm3以上时,已成为淤泥质土。
我国疏浚工程技术发展历程一、古代疏浚技术在我国,疏浚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春秋时期,吴国就已开始采用简易方法疏通河道、沟渠,以解决水患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的疏浚技术逐渐发展,至明清时期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古代疏浚技术主要依靠人力和简单的工具,如木筏、竹笼、铁耙等,通过挖掘、装载、运输等工序完成疏浚工作。
二、近代疏浚技术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近代疏浚技术开始进入中国。
在20世纪初,机械化的疏浚设备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人力作业。
挖掘机、绞吸式挖泥船等先进设备逐渐应用于河道、港口等疏浚工程。
这一时期的疏浚技术以挖掘和输送为主,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现代疏浚技术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疏浚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效率的挖掘设备、先进的定位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不断涌现,大大提高了疏浚工程的施工效率和精度。
同时,环保要求的提高也促使疏浚工程向环保型发展,环保疏浚技术逐渐成为主流。
四、环保疏浚技术环保疏浚技术是在传统疏浚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
该技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核心目标,采用低污染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对疏浚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和利用。
环保疏浚技术不仅满足了现代疏浚工程的需求,也为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创新技术发展为满足日益复杂的疏浚工程需求,我国的科研人员和企业不断探索和创新。
新型的疏浚装备和工法不断涌现,如生态友好的绞吸式挖泥船、高效的三维土方开挖系统等。
同时,智能化技术在疏浚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自动化监控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疏浚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中国疏浚工程行业分析环保疏浚更具发展潜力疏浚工程属于基础性建设,对于农田水利建设、水系综合治理、吹填造陆、提高港口运航能力以及水下埋设管道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疏浚工程大致可分为基建疏浚、维护疏浚、环保疏浚及吹填疏浚四类。
疏浚行业已有数百年历史,其中又以中国最早利用人工疏浚方法发展航运、进行排洪与灌溉。
后随着港口口岸的开放逐步开始发展现代机械疏浚业。
疏浚属于基础产业之一,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性。
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增长和气候变暖等因素驱动,疏浚业务持续发展,市场容量稳步增长。
2019年中国疏浚市场规模达到552.7亿元,同比增长6.19%,近几年我国疏浚市场规模情况如下所示。
我国疏浚市场飞速发展,市场容量扩大的同时作业领域也得到了较大的延伸。
传统的基建疏浚和维护疏浚仍旧在疏浚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对外贸易稳中有升、港口吞吐量不断增长,《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划分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港口群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均对基建疏浚及后期维护疏浚业务形成了旺盛的市场需求。
新兴的环保疏浚是行业生态化升级的重要转型方向。
人们对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多水域生态环境堪忧。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疏浚作为水域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将更加注重生态性,注重与环保技术紧密结合。
另外,国务院2018年24号文严控围填海,受此影响停滞了大量项目,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吹填疏浚的需求将逐渐下降。
《2020-2026年中国疏浚工程行业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中国疏浚市场属于较为封闭的市场,由此培育出了全球首屈一指的疏浚公司——中交疏浚集团。
此外,我国疏浚典型企业还有中昌海运、兴源环境(浙江疏浚)、中国疏浚环保、天津海辰华公司等。
疏浚业务主要依赖于疏浚装备以及专门的技术人才,对相关的配套服务要求较低。
80年代前,我国挖泥船等核心疏浚装备技术较为落后,设计创新能力不强,只能依靠进口;90年代开始,随着一大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疏浚装备相继问世,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结束,相反还开始了自己的对外输出。
中国疏浚的绿色“蜕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内河、湖泊、港口等水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淤积和污染问题。
为了保障国家水域的航道畅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了疏浚工程的开展,并以绿色环保为原则,倡导绿色疏浚工程,为中国的水域带来了绿色“蜕变”。
一、中国疏浚的现状中国拥有着众多内河和湖泊资源,这些水域承载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需求。
然而由于长期的人为干预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水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淤积和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水域的航道畅通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水域中约有1/3的航道出现了淤积问题,而且淤泥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对水域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二、绿色疏浚的必要性针对目前水域面临的淤积和污染问题,疏浚工程已成为当务之急。
传统的疏浚工程所产生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传统的疏浚工程往往采用机械化作业和化学处理的方式,这些方式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废水,还会对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绿色疏浚势在必行,以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水域的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疏浚的技术创新为了推进绿色疏浚工程,中国政府和科研机构积极推进了相关技术创新。
目前,我国在疏浚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特别是在绿色环保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绿色疏浚技术主要包括生态疏浚技术、生物疏浚技术和植物疏浚技术。
生态疏浚技术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通过合理调整水域环境和生物种群结构,实现水域的自净能力,以达到疏浚的目的。
运用湿地植被修复技术,通过湿地植物对水体有机质和营养物的吸收和析放,促进水域水质的净化和防止淤泥的积聚,从而实现绿色环保的疏浚效果。
四、绿色疏浚的实践效果近年来,中国在疏浚工程中大力推进绿色疏浚技术的应用,并在一些水域疏浚工程中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
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疏浚工程采用了生态疏浚技术,利用湿地植被修复技术,通过湿地植物对水域有机质和营养物的吸收和析放,促进水质的净化和防止淤泥的积聚,取得了显著的疏浚效果,同时也实现了水域的生态修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