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估计牦牛体尺、体重的方法和相应的便携式计算机设备的生产技术

估计牦牛体尺、体重的方法和相应的便携式计算机设备的生产技术

估计牦牛体尺、体重的方法和相应的便携式计算机设备的生产技术
估计牦牛体尺、体重的方法和相应的便携式计算机设备的生产技术

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3D视觉估计牦牛体尺的方法,包括: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牦牛的侧面图像;由侧面图像提取前景图像;在所提取的前景图像中识别牛体关键点;利用被识别的牛体关键点信息,自动提取牦牛体尺信息。还提出一种基于3D视觉估计牦牛体重的方法,包括执行前述基于3D视觉估计牦牛体尺的方法;以提取的牦牛体尺信息作为输入,利用牦牛体重估计模型,预测牦牛体重值。替换地,又提出一种基于3D视觉估计牦牛体重的方法,包括: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牦牛的侧面图像;由侧面图像提取前景图像;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从前景图像直接预测体重值。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相应的便携式计算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3D视觉估计牦牛体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牦牛的侧面图像;

-由侧面图像提取前景图像;

-在所提取的前景图像中识别牛体关键点;

-利用被识别的牛体关键点信息,自动提取牦牛体尺信息,

其中,所述识别牛体关键点步骤利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方法进行,其中,所述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方法利用CNN卷积神经网络,其中,利用已经人工标注关键点的一定数量的图像信息,使用X、Y、Z、R、G、B六个通道,将图像按照空间结构排列成矩阵作为输入,人工标注的关键点的X、Y、Z坐标作为输出,使用CNN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模型;利用模型实现体尺关键点的自动获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取前景图像步骤包括利用侧面图像的原始点云的3D信息进行牛体前景图像的初步提取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初步提取步骤包括:

-删除噪点,并做降采样处理;

-识别地面平面并将地面部分切除,根据地面法向量将点云坐标系归一化;

-按距离聚类,提取牦牛牛体点云。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取前景图像步骤还包括优化提取步骤,在所述初步提取步骤获得的前景图像基础上,借助牦牛身体的彩色信息,通过设定颜色阈值,获得优化的前景图像,其中,所述颜色阈值可动态调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识别牛体关键点步骤利用人工辅助标注进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NN卷积神经网络为三层CNN卷积神经网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识别16个牛体关键点,分别位于嘴部、牛头上边缘、牛头下边缘、颈部上边缘、颈部下边缘、耆甲最高点、肩胛前端、背部、腹部、臀部、后腿上部、足部左前、足部右前、足部左后、足部右后、尾部外边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自动提取牦牛的体尺信息时,将被识别的牛体关键点信息与原始点云图像结合以进行提取。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提取的牦牛体尺信息包括体厚、背高、体高、臀高、腿高、平均体高、体长、体斜长、腹部周长、腿间距、最大腹宽、平均腹宽、侧面表面积中的若干个或全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体长、体斜长、最大腹宽、平均腹宽、腹部周长、腿间距和平均高度是牛体上的曲线长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与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相连或安装于其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是立体摄像头或两个彩色摄像头。

13.一种基于3D视觉估计牦牛体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于3D视觉估计牦牛体尺的方法;

-以提取的牦牛体尺信息作为输入,利用牦牛体重估计模型,预测牦牛体重值。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牦牛体尺信息、牛体关键点坐标、牛的自然情况,利用单一的机器学习回归模型或集成学习方法训练预测牦牛体重的模型。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一的机器学习回归模型利用随机决策森林算法。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集成学习方法利用Stacking方法结合随机决策森林、线性回归、高斯过程回归、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中的一个或多个。

17.一种基于3D视觉估计牦牛体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牦牛的侧面图像;

-由侧面图像提取前景图像;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从前景图像直接预测体重值,

其中,使用X、Y、Z、R、G、B六个通道,将图像按照空间结构排列成矩阵作为输入,体重值作为输出,构建CNN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体重预测模型。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取前景图像步骤包括利用侧面图像的原始点云的3D信息进行牛体前景图像的初步提取步骤。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初步提取步骤包括:

-删除噪点,并做降采样处理;

-识别地面平面并将地面部分切除,根据地面法向量将点云坐标系归一化;

-按距离聚类,提取牦牛牛体点云。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取前景图像步骤还包括优化提取步骤,在所述初步提取步骤获得的前景图像基础上,借助牦牛身体的彩色信息,通过设定可动态调节的颜色阈值,获得优化的前景图像。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NN卷积神经网络为五层CNN卷积神经网络。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与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相连或安装于其上。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是立体摄像头或两个彩色摄像头。

24.一种便携式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可操作来拍摄牦牛的侧面立体图像,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操作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于3D视觉估计牦牛体尺的方法或如权利要求13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于3D视觉估计牦牛体重的方法。

技术说明书

估计牦牛体尺、体重的方法和相应的便携式计算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技术总体地涉及估计牦牛的体尺、体重的方法,特别是涉及利用神经网络估计牦牛的体尺、体重的方法。本技术还涉及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相应便携式计算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畜牧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是促进我国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借助智能化、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与计算机辅助分析,可以提升畜牧业的生产规模、降低人力成本、增强生产效率。

对于畜牧产业中的牦牛,据统计全世界现有牦牛约2200万头,而中国占到其中的90%以上,是养殖牦牛的第一大国。牛类的体尺指标主要包含体高、体长、体斜长、胸围、管围、腰角宽等参数。随着生物研究的发展和牧民养殖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已经认识到对牛体的测量有着广泛的应用和价值,包括监视并预测牛的生长速率、发育状态、身体特征和饮食状态,以利于家畜的鉴定、买卖与选育,也可用于估计屠宰后的肉量与品质。因此,对于牦牛的体尺与体重的测量具有很实际的经济价值。

然而现阶段在实际应用中,牧民对牦牛的体尺与体重指标的测量仍然非常低效、繁琐,例如体高、体长、胸围等的体尺指标需要养殖人员亲手用尺测量,而体重指标则需将牦牛逐一驱赶至体重秤上测量,这种测量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测量的体尺指标也并不精确,而且还会造成对牦牛的应激反应,对牦牛的健康存在不利影响。而在相关的学术研究中,利用体尺指标来估计体重、基于图像的体尺体重测算,也都存在着相应的不足。

现有的对牦牛体尺、体重测量或估计的方案及相应缺点:

体尺体重指标的传统测量方法

一直以来,对于牦牛的体尺测量都必须由牧民手工完成,要求牛姿态端正地站立在平地,使用测丈、卷尺和圆形测定器等工具进行测量;对于体重的测量,往往是需要将牛驱赶至一个特制的、含称重装置的区域中,记录下称得的重量。

这样的测量方式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由于牦牛体型较大,难以控制,因此对每一头牛的每一项体尺指标都需要单独人工测量,工作量大;另外由于人工操作问题,获得的体尺指标的精度也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此外,由于需要直接接触牛体,有可能会造成牛的应激反应,有可能存在危险或对牛的健康不利。

利用体尺指标来估计体重

由于测量牦牛体重对人力和机械的要求过高,相对来说体尺的测量更加简单,因此中外一些学者提出了利用牦牛体尺指标来估计体重的方式。具体方法是使用测距工具来人工测量牦牛的多个体尺指标,同时用称重装置得到牦牛体重,利用统计学方法拟合归纳出牦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关系,得到拟合公式后只需再测量某头牛的体尺指标,即可用公式计算估计出其相应的体重。

利用体尺指标来估计体重的方案是可行的,解决了难以对牦牛直接称重的难题,然而使用测量工具人工进行体尺指标的测量,仍然存在之前讨论中体尺指标测量的诸多弊端,如耗费人力成本、造成牛的应激反应以及测量指标不精确或不全面等等。

基于图像和视觉方法的体尺体重测量研究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3D技术的发展和3D传感器的普及,更多的基于计算机图像和2D/3D视觉的方法被尝试应用于对牦牛等家畜的体尺测量与体重估计。

现有的基于视觉方法的牦牛体尺体重估计方法,形式是通过采集家畜俯视、侧视、正视的深度图,来提取体尺关键点,计算体尺指标,并用于估计家畜体重。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降低了牧民和科研工作者测算家畜体尺体重的难度。但是现有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最核心的缺点在于已有工作基本上都是限制性空间的体尺测量,即需要将家畜活体稳定在特定空间、特定位置和特定设备之处,这样的方式利于批量获得大量数据,通用性较强,但是测量装置往往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并局限于装置的固定位置,不能移动,还会对家畜有一定的应激影响。

技术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在限制性空间内测量或估计体尺和/或体重的缺点。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基于3D视觉估计牦牛体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牦牛的侧面图像;

-由侧面图像提取前景图像;

-在所提取的前景图像中识别牛体关键点;

-利用被识别的牛体关键点信息,自动提取牦牛体尺信息。

有利地,所述提取前景图像步骤可包括利用侧面图像的原始点云的3D信息进行牛体前景图像的初步提取步骤。

有利地,所述初步提取步骤可包括:

-删除噪点,并做降采样处理;

-识别地面平面并将地面部分切除,根据地面法向量将点云坐标系归一化;

-按距离聚类,提取牦牛牛体点云。

有利地,所述提取前景图像步骤可还包括优化提取步骤,在所述初步提取步骤获得的前景图像基础上,借助牦牛身体的彩色信息,通过设定颜色阈值,获得优化的前景图像,其中,所述颜色阈值可动态调节。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识别牛体关键点步骤可以利用人工辅助标注进行。

替换地,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识别牛体关键点步骤可以利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方法进行。

有利地,所述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方法可以利用CNN卷积神经网络。

有利地,利用已经人工标注关键点的一定数量的图像信息,使用X、Y、Z、R、G、B六个通道,将图像按照空间结构排列成矩阵作为输入,人工标注的关键点的X、Y、Z坐标作为输出,使用CNN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模型;利用模型实现体尺关键点的自动获取。

例如,所述CNN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是三层CNN卷积神经网络。

例如,识别16个牛体关键点,分别位于嘴部、牛头上边缘、牛头下边缘、颈部上边缘、颈部下边缘、耆甲最高点、肩胛前端、背部、腹部、臀部、后腿上部、足部左前、足部右前、足部左后、足部右后、尾部外边缘。

有利地,在自动提取牦牛的体尺信息时,可以将被识别的牛体关键点信息与原始点云图像结合以进行提取。

例如,所提取的牦牛体尺信息可包括体厚、背高、体高、臀高、腿高、平均体高、体长、体斜长、腹部

周长、腿间距、最大腹宽、平均腹宽、侧面表面积中的若干个或全部。

特别地,体长、体斜长、最大腹宽、平均腹宽、腹部周长、腿间距和平均高度是牛体上的曲线长度。

有利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可以与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相连或安装于其上。

例如,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可以是立体摄像头或两个彩色摄像头。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3D视觉估计牦牛体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执行前述基于3D视觉估计牦牛体尺的方法;

-以提取的牦牛体尺信息作为输入,利用牦牛体重估计模型,预测牦牛体重值。

有利地,基于所述牦牛体尺信息、牛体关键点坐标、牛的自然情况,利用单一的机器学习回归模型或集成学习方法训练预测牦牛体重的模型。

特别地,所述单一的机器学习回归模型可以利用随机决策森林算法。

特别地,所述集成学习方法可以利用Stacking方法结合随机决策森林、线性回归、高斯过程回归、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中的一个或多个。

替换地,还提出一种基于3D视觉估计牦牛体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牦牛的侧面图像;

-由侧面图像提取前景图像;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从前景图像直接预测体重值。

有利地,所述提取前景图像步骤可包括利用侧面图像的原始点云的3D信息进行牛体前景图像的初步提取步骤。

有利地,所述初步提取步骤可包括:

-删除噪点,并做降采样处理;

-识别地面平面并将地面部分切除,根据地面法向量将点云坐标系归一化;

-按距离聚类,提取牦牛牛体点云。

有利地,所述提取前景图像步骤可还包括优化提取步骤,在所述初步提取步骤获得的前景图像基础上,借助牦牛身体的彩色信息,通过设定可动态调节的颜色阈值,获得优化的前景图像。

有利地,可以使用X、Y、Z、R、G、B六个通道,将图像按照空间结构排列成矩阵作为输入,体重值作为输出,构建CNN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体重预测模型。

例如,所述CNN卷积神经网络为五层CNN卷积神经网络。

特别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可以与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相连或安装于其上。

例如,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可以是立体摄像头或两个彩色摄像头。

根据本技术的又一方面,提出一种便携式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可操作来拍摄牦牛的侧面立体图像,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操作来执行如前所述的基于3D视觉估计牦牛体尺的方法或如前所述的基于3D视觉估计牦牛体重的方法。

本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在非限制性空间内对牛体特征进行自动提取、给出牦牛体尺和体重的预测模型,进而实时计算出牦牛的体尺指标,得到牦牛的体重估计。由于结合深度信息,可以更精确地识别、提取牦牛的前景图像;通过充分挖掘、利用3D点云信息,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牦牛体尺指标特征;结合深度学习,可以自动进行牛体关键点的识别,自动进行体重预测

图像采集设备的实现非常灵活,为了节约成本,甚至可以通过两个任意的一般彩色摄像头进行模拟。本技术对于运算设备也没有较高的性能要求,相比于现有的体尺、体重测量对于人力、物力、机械、场地等方面的要求,成本非常低廉。

根据本技术,使用者只需利用摄像头对牦牛侧面进行拍摄即可获得体尺和体重信息,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测量,提升了测量的精确性与安全性,降低测量的人力成本与场地限制。体重预测精度可以达到92%,通过更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和更多的条件限制,精度可以得到更大的改善。对于牦牛体尺、体重指标的获

取与观测,以利于牧民提高养殖效益、科学研究者得到更全面、精确的牦牛体征指标。相对于人工标注,借助CNN的自动识别算法精度和鲁棒性有较小的差距,但是可以通过增加训练集大小、参数调优等方式予以改善。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技术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并更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非限制性空间下对牦牛体尺、体重进行估计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使用的立体摄像头的照片;

图3示出根据本技术在非限制性空间下估计牦牛体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通过初步提取步骤提取的牦牛前景图像;

图5(a)、(b)、(c)示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通过初步提取步骤和优化提取步骤提取的牦牛前景图像,其中,图5(a)、(b)、(c)分别为牦牛侧向图的原图、前景图、轮廓图;

图6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选取的16个体尺关键点;

图7示出根据本技术利用CNN自动识别牦牛体尺关键点的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根据本技术在非限制性空间下估计牦牛体重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利用通过USB与计算设备相连的图像采集设备拍摄牦牛图像,该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其他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计算设备相连或者安装于其上,该计算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该图像采集设备例如与牦牛相距1至5米。

例如,本技术的图像采集设备为双目立体视觉摄像头,如选用ZED 3D摄像头,如图2所示,该摄像头对

太阳光不敏感,可以在室外环境下使用,识别范围在1m-15m,图像最高分辨率可达4K,可以通过USB 与计算设备相连接,帧率约为30fps。替换地,为节约成本,图像采集设备也由两个任意的一般彩色摄像头进行模拟。

由于操作者使用的设备完全可移动,因此在估计牦牛体尺、体重时完全不受固定的设施、场地的限制。

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在非限制性空间下估计牦牛体尺的方法的流程图。

由于牦牛侧面图像包含了体高、体长、体斜长、体厚、背高等重要体尺信息,因此本技术首先采集牦牛的侧面图像(步骤S101)。由于牛体侧面图被采集,对体尺、体重的估计可以通过便携式智能设备在非限制性空间内进行,而无需将牦牛驱赶至固定的测量环境下,而使牛产生应激反应;同时大大降低体尺、体重估计时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并提升了安全性。

基于所采集的牦牛侧面图像提取牦牛前景图像(步骤S102)。在牦牛前景图像的初步提取步骤中,利用所采集侧面图像的点云的3D信息,进行地面识别、坐标系归一化和牛体前景的初步提取,如图4所示。特别地,该初始提取步骤例如包括三个子步骤:首先通过按点云密度去噪算法删除噪点,并做降采样处理;然后通过识别地面平面并将地面部分切除,根据地面法向量将点云坐标系归一化;最后使用按欧几里得距离聚类方法,提取最大的连通部分,即为牦牛牛体点云。该初始提取步骤的流程和效果对于采集到的绝大多数点云数据相对稳定。由于结合深度信息,可以更精确地识别、提取牦牛的前景图像。

当牦牛处于复杂背景的情况下时,还可以在初始提取步骤之后进行优化提取步骤。该优化提取步骤利用彩色图像信息对初始提取步骤提取的牛体前景进行优化,适合在复杂背景情况下作为初始提取步骤的补充与改善。具体地,优化提取步骤是在初步提取步骤中获得的前景基础上,借助牦牛身体的彩色信息,通过设定颜色阈值,优化提取前景图像,如图5(a)、(b)、(c)所示。其中,该颜色阈值可动态调节。

随后识别牛体关键点。在本技术中定义了牦牛的16个体尺关键点,用以获取体尺信息、提取体尺特征、并预测体重值。这16个关键点的识别有助于提高体尺、体重估计的准确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16个体尺关键点分别位于嘴部1、牛头上边缘2、牛头下边缘3、颈部上边缘4、颈部下边缘5、耆甲最高点6、肩胛前端7、背部8、腹部9、臀部10、后腿上部11、足部左前12、足部右前13、足部左后14、足部右后15、尾部外边缘16,如图6所示。具体地,嘴部关键点可以在牛的嘴尖处选取;牛头上边缘关键点和牛头下边缘关键点作为牛头与其余牛体的分界点;颈部上边缘关键点和颈部下边缘关键点作为牛颈部与牛躯干部分的分界点;耆甲最高点关键点可以在牛背部前侧的最高点处选取;肩胛前端关键点可以在牛前肢的起点处选取;背部关键点可以是牛背部上方中部的一点,可近似为耆甲最高点关键点6和臀部关键点10的中点;腹部关键点可以是牛腹部下方中部的一点,可近似为背部关键点8正下方对应的腹部关键点的点;臀部关键点可以是牛臀部上方最外侧的一点;后腿上部关键点可以在牛后肢的起点处选取;足

部左前关键点可以在牛左前蹄处选取;足部右前关键点可以在牛右前蹄处选取;足部左后关键点可以在牛左后蹄处选取;足部右后关键点可以在牛右后蹄处选取;尾部外边缘关键点可以在牛尾尖处选取。

根据本技术,牛体关键点可以通过人工辅助标注来识别(步骤S103’),其中,标注者凭借经验进行体尺关键点的标注。

替换地,牛体关键点也可以通过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利用已经人工标注过的一定数量的图像信息,使用X、Y、Z、R、G、B六个通道,将图像按照空间结构排列成矩阵作为输入,人工标注的16个关键点的X、Y、Z坐标作为输出,使用三层CNN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模型,利用模型实现体尺关键点的自动获取(步骤S103),如图7所示。作为例子,所述一定数量的图像信息可以是5000张图像,且其可以通过数据扩充方法将数据集扩大至30000。训练模型在测试集上表现良好。相对于人工标注,借助CNN的自动识别算法精度和鲁棒性有较小的差距,但是可以通过增加训练集大小、参数调优等方式予以改善。

利用自动识别或人工标注的牦牛体尺关键点信息,自动提取牦牛的体尺信息(步骤S104)。例如,共16个牦牛体尺关键点被标注。在提取牦牛体尺信息时,还可以结合原始点云图像。

由于结合了原始点云图像,对体尺指标的测量不再局限于计算体尺关键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利用3D信息可以计算躯体曲面上的特征与距离。受益于三维信息,在此计算得到的体尺特征将不再是传统图像处理算法中的点的直线距离,而是与牦牛躯体曲面相吻合的曲线距离。

相比于现有技术所提取的体尺指标,除了体高、体长、臀高、胸围和腰角宽等传统指标之外,本技术通过提取3D点云中更多的特征(平均体高、表面积等),丰富了牦牛的体尺指标选取,用以更全面地描述牦牛的体尺状态,进而更精准地预测牦牛体重。作为例子,本技术提取的特征包括体厚、背高、体高、臀高、腿高、平均体高、体长、体斜长、腹部周长、腿间距、最大腹宽、平均腹宽、侧面表面积中的若干个或全部。其中,体长、体斜长、最大腹宽、平均腹宽、腹部周长、腿间距和平均高度特征测量的是牛体上的曲线长度。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这些体尺特征的说明和计算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在非限制性空间下估计牦牛体重的方法的流程图。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牦牛的体重可在执行分别与上述步骤S101、S102、S103(或S103’)相同的步骤S201、S202、S203,利用基于自动识别或人工标注获得的牛体关键点而自动提取的体尺特征,构建训

练模型进行预测(步骤S204)。

具体地,在通过点云数据提取牦牛体尺特征之后,可以利用体尺特征,并结合关键点坐标、牛的自然情况等特征,来训练预测牦牛体重的模型。自然情况例如包括牦牛的品种、性别、年龄、牧场所在地、季节等。

通过实验,对于所有单一的机器学习回归模型,随机决策森林算法的准确率最高,体重预测精度可以达到91%;而通过集成学习方法,利用Stacking方法结合随机决策森林、线性回归、高斯过程回归、神经网络等学习算法,体重预测精度可以达到93%。

替换地,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牦牛的体重可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由牦牛前景图像被直接预测,而无需进行牛体关键点的识别和体尺特征的提取。

具体地,在采集牦牛的侧面图像(步骤S201)之后,利用被提取的牦牛牛体前景图像(步骤S202),在直接预测体重的CNN模型中,使用X、Y、Z、R、G、B六个通道,将图像按照空间结构排列成矩阵作为输入,体重值作为输出,构建CNN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体重预测模型(步骤S204)。在一个例子中,数据集大小为30000,所使用的CNN卷积神经网络为五层CNN卷积神经网络,在测试集上平均绝对误差为4.4%,均方误差为7.7%,精度已满足体重预测的基本需求。显然,模型的精度可以通过扩大训练集、参数调优、优化网络结构等方式予以改进。

由于省略了牛体关键点识别和体尺特征提取的步骤,无需人工定义和抽取特征,而通过深度学习由学习算法来自动进行,这样避免了在一个地域或牦牛品种提取的特征无法适用于其他地域或牦牛品种,能够增强本技术在普适性。

本技术在牦牛的体尺、体重估计方面具有特别有利的应用,但并不限于此,其当然可以用于其他任何动物的体尺、体重估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依据本技术,在根据待应用的动物的体型特点对体尺关键点、特征等进行相应修改后应用于其他任何动物。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计算机外部设备使用与维护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1分×25,共25分。) 1、移动存储设备主要分为移动硬盘和( C ) A. 软盘 B.光盘 C.闪存 D.磁盘 2、在( C )操作系统中不需要单独安装驱动程序即可使用优盘。 A. DOS 98 C 3、针式打印机的主要耗材是( A ) A. 色带 B.墨粉 C.碳粉 D.墨水 4、摄像头的色深通常是( C ) A. 8位 B. 16位位位 5、如8位色深,像素点所能使用的颜色数就是( B )种。 A. 8 .16 C 6、下列设备中,全部是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 D ) A. 扫描仪、鼠标、键盘、嗽叭 B. 打印机、鼠标、键盘、数码相机 C. 鼠标、键盘、显示器、扫描仪 D. 鼠标、键盘、麦克风、扫描仪 7、在下列设备中,既可以作为输入设备又可以作为输出设备的是( D ) A.鼠标器 B.打印机 C.键盘 D.软盘驱动器 8、下列设备中,只能作为输出设备的是( B ) A.键盘 B.打印机 C.鼠标 D.软盘驱动器 9、DPI是( D )的技术指标 A. 扫描仪、数字摄像头 B. 数字摄像头、激光打印机 C. 激光打印机、数字摄像头、扫描仪 D. 激光打印机、扫描仪 10、硒鼓是( C )的主要配件。 A.针式打印机 B.喷墨打印机 C.激光打印机 D.固体喷墨打印机 11、网卡的安装分为物理安装和( C )安装两部分。 A. 化学 B系统 C.驱动程序 D.应用软件 12、打印机分辨率的单位是( C ) A. 伏特 B.安培 13、以下不属于扫描仪性能指标的是( B ) A. 色彩分辨率 B.刷新率 C.最大分辨率 D.光学分辨率 14、打印机按印字原理分属于击打式打印机是( A ) A. 针式打印机 B.喷墨打印机 C.激光打印机 D.热敏式打印机 15、按打印的( C )可分为窄幅打印机和宽幅打印机。 A. 宽度 B.长度 C.幅面 D.大小 16、( D )打印机的打印质量较差而且噪声大,打印速度慢。 A. 热敏 B.激光 C.喷墨 D.针式 17、( B )打印机是集光、电、机械于一体的非击打式打印机 A. 热敏 B.激光 C.喷墨 D.针式 18、( A )打印机具有打印速度快、品质佳、分辨率高、不褪色等优点,但是价格较高。 A. 热敏 B.激光 C.喷墨 D.针式 19、( A )是一种高精度的光电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是将各种形式的图像信息输入到计

说课稿《微型计算机的输入_输出设备》

《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我将分五个阶段完成说课: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说教法; 四、学法;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是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 +Office2003版)课本中第一章第3节。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是人与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配置。是本章的重点,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我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注重实践的特点确定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 a)认识典型的微型计算机常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数码相机(摄像机)。 b)认识典型的微型计算机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音箱等输 出设备。 (2)技能目标: a)熟练掌握鼠标5种操作方法,知道产生的操作效果。 b)熟记键盘键符的位置以及键符的分类,掌握键符操作的规则,及其正确的击 键姿势。 (3)情感目标: a)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b)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鼠标5种操作方法;键盘键符功能的使用;击键指法 (2)教学难点: 键盘指法循序渐进练习中的心理情感的调整;键盘键符能够坚持不懈的训练。 二、学情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共性是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但对计算机这门课程还是充满好奇心,由于进校学生来源不

计算机外部设备

一、概念 1、外部设备P1 外部设备又称外围设备,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外部设备是相对于计算机,来说的,凡在计算机主机处理数据前后,把数据输入计算机主机、对数据进行加工的设备均称为外部设备,不论它们是否受中央处理器的直接控制。 2、光栅扫描P56 电子束有规律地扫描整个荧光屏,其扫描轨迹呈栅形,顾称光栅。 3、液晶P58 液晶是液体晶体的简称。 4、逐行扫描方式P59 逐行扫描指从第1行开始顺序逐行往下扫描直到最后一行扫完为止,后再重复。 5、隔行扫描方式P59 指将整个画面扫描线分成“奇数场”和“偶数场”,例如,第0、2、4…等扫描线构成“偶数场”,第1、3、5…等扫描线构成“奇数场”,一般先扫“偶数场”,然后扫“奇数场”,这时,如果总行数不变,分辨率即可保持不变,但扫描频率降低了一半。 6、点距P60 屏幕上相邻两个同色点(比如两个红色点)的距离称为点距 7、显示器分辨率P61 分辨率指屏幕上像素的数目,像素是指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也即上面提到的发光“点”。 8、激光打印机硒鼓的潜像P97 一种带电像点无法看见,也不会在纸上留下印迹,称之为潜像。 9、FAT P141 文件分配表,指的是管理文件的连接指令表。 10、CD-R盘片P188 是可录式一次性写入光盘。 11、CD-RW盘片P188 是可以反复擦写的光盘。 12、网络串行通信 P239 串行通信是通信双方用一对通信线路互相进行数据传输,这数据以二进制数码位串的形式传输。 13、网络异步通信 P239 通信双方不必使用统一的时钟标准,而是利用通信数据所携带的同步信号建立双方收发同步关系的通信控制方式。14、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P240 线路上的数据只能沿一个方向传输,而不是交互式的。 通信双方可以发送也可以接受,但发送和接收不同时进行。 允许通信双方同时发送和接收。 15、DTE和DCE P240 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通讯设备 16、调制、解调 P245 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解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17、传输介质 P253 传输介质即信号传输线,是网络互连的基本工具。 18、路由 P265 所谓路由就是把信息从源地点穿过网络传递到目标的行为。 19、网关 P270 网关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传输层上以实现网络互连,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 20、网桥 P264

(整理)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4.9练习题 10、写一个宏定义,要求能把任意一个寄存器的最低位移至另一个存储器的最高位中。 DATA SEGMENT VAR1 DB 4,6 VAR2 DD 200 DUP(?) DATA ENDS STACKS SEGMENT STACKS ENDS CODES SEGMENT ASSUME CS:CODES,DS:DATA,SS:STACKS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XTY MACRO X,Y MOV AX,X AND AX,1 ROR AX,1 MOV Y,AX ENDM MOV DX,1 MOV AX,0 XTY DX,AX, MOV AH,4CH INT 21H CODES ENDS END START 11、利用DOS功能调用从键盘输入60个字符到缓冲区BUF中,在按下ENTER键后在屏幕上显示这些字符。请写出程序段。 DATA SEGMENT ST1 DB 'Please input 60 characters from keyboard.',0DH,0AH,'$' BUF DB 61 DUP(?) DATA ENDS COD SEGMENT ASSUME CS:COD,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DL,07H MOV AH,2 INT 21H MOV DX,OFFSET ST1 MOV AH,9 INT 21H LEA SI, BUF MOV CX,60 LP: MOV AH,7 INT 21H MOV [SI],AL CMP AL,0DH JZ EXIT INC SI LOOP LP EXIT: MOV BX,60 SUB BX,CX MOV CX,BX LEA SI, BUF LP2: MOV DL,[SI] MOV AH,6 INT 21H INC SI LOOP LP2 MOV AH,4CH INT 21H COD ENDS END START

笔记本电脑通用技术规范

笔记本电脑 通用技术规范 笔记本电脑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本物资采购标准技术规范分为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和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放入专用部分表7 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 1标准技术参数表”、“2 项目需求部分”和“ 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 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

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8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目录 1 总则 (1) 2 一般性技术要求. (2) 2.1 总体技术说明及要求 (2) 3 设备到货、安装调试、验收. (3) 3.1 交货时间、地点 (3) 3.2 进度安排 (3) 3.3 设备安装调试、试验 (3) 3.4 产品验收要求 (3) 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 (4) 4.1 技术后援支持 (4) 4.2 保修及售后服务 (4)

1.3计算机外部设备

《计算机外部设备》导学案 编写人:许香香审核人:专业管理组时间: 班级:姓名:组别: 【学习目标及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关于计算机存储设备的基本知识。 了解典型的输入/输出设备。 能力目标:能准确识别计算机常见的外部设备。 【学习重点】计算机存储设备;典型的输入/输出设备 【学习难点】识别计算机常见的外部设备 【练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从计算机外部分析,计算机系统由()和外部设备构成。外部 设备是指能够连在主机上的设备,一般分为()和()。 2. 计算机中的存储器分为()和()。 3. 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计算机主要外部存储设备 A.打印机 B.内存条 C.CPU D.硬盘 4. 下列选项中,采用磁化技术制作的存储器是() A.硬盘 B.U盘 C.闪存卡 D.光盘 5. 闪存卡和内存条的主要区别是() A.闪存卡利用的是磁化技术,而U盘利用的是半导体技术 B.闪存卡只读存储器,而U盘是读/写存储器 C.闪存卡常常需要读卡器,而U盘一般不需要附加驱动器

D.闪存卡和U盘的工作方式是由区别的 6. 下列各项中,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 A.打印机 B.显示器 C.鼠标 D.投影仪 7. 下列各项中,属于计算机输出设备的是() A.打印机 B.显示器 C.鼠标 D.投影仪 8. 下列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A.光盘 B.U盘 C.硬盘 D.内存储器 【交流与探讨】 1. 举例说出你所知道和了解的计算机外部设备。 2.什么叫即插即用? 【课外演练与评价】 进行一次市场调查,了解目前计算机市场中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主要有哪些品牌。哪些部件更新、更快一些?

计算机一级考试理论试题-第9部分-计算机安全与职业道德

第9部分计算机安全与职业道德判断题 (1) .[T]宏病毒可感染PowerPoint或Excel文件。 (2) .[T]计算机病毒在某些条件下被激活之后,才开始起干扰破坏作用。 (3) .[T]对重要程序或数据要经常备份,以便感染上病毒后能够得到恢复。 (4) .[T]当发现病毒时,它们往往已经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即使清除了病毒,受到破坏的内容有时也很难恢复。因此,对计算机病毒必须以预防为主。 (5) .[F]计算机病毒只会破坏软盘上的数据和文件。 (6) .[T]计算机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它能在某些条件下激活并起干扰破坏作用。 (7) .[F]计算机只要安装了防毒、杀毒软件,上网浏览就不会感染病毒。 (8) .[F]若一台微机感染了病毒,只要删除所有带毒文件,就能消除所有病毒.。 (9) .[F]若一张软盘上没有可执行文件,则不会感染病毒。 (10) .[F]CIH病毒能够破坏任何计算机主板上的BIOS系统程序。 (11) .[T]开机时应先开显示器后开主机电源,关机时应先关主机后关显示器电源。 (12) .[T]冷启动和热启动的区别是主机是否重新启动电源以及是否对系统进行自检。 (13) .[T]1991年我国首次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14) .[T]由于盗版软件的泛滥,使我国的软件产业受到很大的损害。 (15) .[T]计算机职业道德包括不应该复制或利用没有购买的软件,不应该在未经他人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 (16) .[T]远程医疗、远程教育、虚拟现实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协同工作等是信息应用的新趋势。 (17) .[T]IT行业有一条法则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计算机功能、性能提高”的发展趋势。这就是美国Intel公司的创始人摩尔提出的“摩尔法则”。 (18) .[T]根据计算机领域十分著名的摩尔法则,芯片上能够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每18~月将增加1倍。 第9部分计算机安全与职业道德单选

多媒体设备详细技术参数表

多媒体教学系统配臵清单 序号产品名称技术参数及要求 数量单位 单价 (元) 金额(元) 1 短焦投影仪一:投影显示技术:3LCD 二:成像系统: 成像系统相等于或优于0.63英寸液晶板 三:标准分辨率:≥1024×768;投影画面4:3的标屏,亮度: ≥3100流明 四:对比度: ≥3000:1 五:投影方式:短焦距方式,投射比0.6,投射80英寸只需100厘米 六:投影镜头:定焦,灯泡:寿命时间: ≥5000小时,内臵扬声器:≥10W 十:接口:电脑输入接口:D-Sub 15-pin×2、电脑输出接口:D-Sub 15-pin×1,视频输 入:S-VIDEO×1,RCA×1、HDMI×1,音频输入:小型立体声×2,RCA×2,音频输 出:RCA×2,其他:USB Type A×2(用于选配无线网卡),USB Type B×1,RJ45网 络接口,RS-232控制接口, 十一:支持USB投影及无PC演示功能,数字放大和缩小投影画面功能,支持MS windows 和苹果MAC系统,四画面投影模式,多重防尘设计 十二★须提供由原厂商盖章的以下证书复印件:1.生产厂家通过的ISO9001-2008质量管 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所投产品需提供国家级检测中 心的检查报告。3.需要提供国家强制3C认证,节能、环保认证,投标产品型号须被列入最 新一期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须提供原厂印刷版彩页。 十三、★投标供应原厂商针对本项目的授权书及售后服务承诺书原件。 台 2 电子白板★书写技术:i-AIST红外线感应技术,投影机光线被遮挡不影响连续书写,提供原厂商盖 章的相关证书复印件。★边框对角线尺寸:≥82英寸4:3分辨率:≥32767×32767。有 效感应面积≥1716mm宽×1175mm高。★多人书写触控:支持六点触控,四人可以 同时在电子白板上进行书写。★面板快捷键:白板两侧各具备不少于15个快捷键,通过快 捷键,可直接操作白板软件;在Windows界面下仅通过操作快捷键,即可实现PPT翻页 功能,具备自定义快捷键,可以定义软件功能,方便使用边框面板:边框及面板采用金属 材质设计,面板支持水性笔书写,可反复擦除。 ★软件功能:备授课模式:根据教师课前、课中两种实际工作场景,在同一软件中提供对 块

ISO27001:2013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

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了适应公司物理与环境安全管理的需要,保障公司生产和办公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依据:本管理办法根据《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订。 第三条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四条公司员工应根据公司运营需要对资产进行保护。公司的资产保护要求通过完成以下目标来实现: (一)确保所有资产的物理和环境保护能得到公司的有效控制。 (二)减少擅自访问或损坏或影响公司控制的资产的风险。 (三)防止公司控制的资产被人擅自删除或移动。 第五条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各项: (一)公司的场地(机房、办公室)的信息处理设施周围设置实际安全隔离措施,如门禁系统等。 (二)公司的大楼入口安全防范措施。 (三)防护设备避免发生火、水、极端温度/湿度、灰尘和电产生的危害。 (四)设备维护。 (五)清理资产。 第三章安全区域 第六条公司的安全区域包括中心机房和敏感部门办公区域。 第七条物理安全边界 所有进入公司安全区域的人员都需经过授权,公司员工之外的人员进入公司安全区域必须登记换取不同的授权卡或访客证才能进入(持有效证件,得到被访问者允许)。 第八条安全区域出入控制措施 (一)物理控制措施 1、机房的门禁系统必须启用,任何人都必须刷卡后方可进入机房;

2、出入机房必须登记,记录姓名、出入时间、事由等; 3、一段时间内不会频繁进入的机房应上锁,需要时由运维人员开启进入工作,并确保办公完成后锁好; 4、机房应安装闭路电视监控。在所有安全区域的工作均应接受监督或监控。 (二)合同方及第三方 1、要在主要出入口处填写《来访人员登记表》; 2、在显眼处佩戴公司发出的临时出入卡或访客证。 (三)公司工作人员的控制措施 1、公司工作人员都必须在显眼处佩带胸卡; 2、公司工作人员调离公司时,其实际进入权也同时相应取消;(四)审查访问 技术开发部应定期(每三个月)审查询问公司中心机房的人员名单并将进出权过期或作废的人员从名单上划掉。 (五)外部和环境威胁的安全防护 1、机房建设应符合GB9361中A类安全机房的要求; 2、危险或易燃材料应在离安全区域安全距离以外的地方存放。大批供应品(例如文具等)不应存放于安全区域内; 3、恢复设备和备份介质的存放地点应与主场地有一段安全的距离,以避免影响主场地的灾难产生的破坏; 4、应提供适应的灭火设备,并应放在合适的地点。 第九条交接区安全 (一)公司应设立交接区,同时: 1、向公司发送货物必须预先通知货物资产所属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和信息安全管理员; 2、送货公司名称和交货时间应当在接收货物之前由货物资产所属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和信息安全管理员确认; 3、送货公司在进入安全区域之前要经过物理环境主管部门有关人中的鉴别确认; 4、货物资产所属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和信息安全管理员应检验货物,

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分类与作用

第1章计算机外围设备概述 外围设备是计算机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用户使用计算机时,接触最多的是外围设备。外围设备是计算机和外部世界之间联系的桥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领域

的扩展,计算机系统需要的外围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本章先介绍外围设备的有关概念。 1.1 什么是计算机外围设备 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指组成一台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装置,由主机和输入/输出子系统组成。计算机主机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附属线路,输入/输出子系统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和外围设备。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什么是外围设备?外围设备(peripheral device)过去常称作外部设备(external device)。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外围设备是相对于计算机主机来说的。凡在计算机主机处理数据前后,负责把数据输入计算机主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及输出处理结果的设备都称为外围设备,而不管它们是否受中央处理器的直接控制。一般说来,外围设备是为计算机及其外部环境提供通信手段的设备。因此,除计算机主机以外的设备原则上都叫外围设备。外围设备一般由媒体、设备和设备控制器组成。 1.2 外围设备的分类 外围设备的种类很多,一般按照对数据的处理功能进行分类。输入/输出设备属于外围设备,但外围设备除输入/输出设备外,还应包括外存储器设备、多媒体设备、网络通信设备和外围设备处理机等等。外围设备的分类见图1-2。 ⒈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人和计算机之间最重要的接口,它的功能是把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命令通过输入接口输入到计算机中。因此,凡是能把程序、数据和命令送入计算机进行处理的设备都是输入设备。由于需要输入到计算机的信息多种多样,如字符、图形、图像、语音、光线、电流、电压等等,而且各种形式的输入信息都需要转换为二进制编码,才能为计算机所利用,因此,不同输入设备在工作原理、工作速度上相差很大,这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 输入设备包括字符输入设备(如键盘、条形码阅读器、磁卡机)、图形输入设备(如鼠标、图形数字化仪、操纵杆)、图像输入设备(如扫描仪、传真机、摄像机)、模拟量输入设备(如模-数转换器、话筒,模-数转换器也称作A/D转换器)。 图 1-2 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分类 ⒉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人机接口,它的功能是用来输出人们所需要的计算机的处理结果。输出的形式可以是数字、字母、表格、图形、图像等。最常用的输出设备是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打印机和绘图仪,以及X-Y记录仪、数-模(D/A)转换器、缩微胶卷胶片输出设备等。 ⒊外存储器设备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_(张荣标_著)_机械工业出版社_课后答案

第一章 1.选择题 (1)C (2) D A (3) C 3填空 (1)CPU,微型计算机,系统软件,外围设备,微型计算机系统 (2)10,3,12 (3)阶数 (4)10010010B,01000100B,11010110B,FF4EH (5)3F7H,1C3H,243H,277H, 4简答题 (1)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有何联系与区别? 微处理器是把原来的中央处理单元CPU的复杂电路(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做在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芯片上。把这种微缩的CPU大规模集成电路称为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再配备上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制成的存储器和I/O接口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 以微计算机为核心,再配备上系统软件、I/O设备、辅助电路和电源就构成了微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了两大部分。 (2)试述在计算机中常采用二进制的缘由? (3)简述如何从补码判断真值的符号? (4)BCD码与纯二进制数有何区别? 主要区别是二者对应的二进制位所表示的二进制真值不同, (5)试述机器数的定点和浮点数表示形式。 第2章 2填空题 (1)递增,A7,A5,A3,A1. (2)地址总线的宽度,00000H~0FFFFFH (3)寄存器,运算器,控制器;运算和控制 (4)SS,SP (5)MN/MX (6)主频,总线宽度 (7)20,16 3简答题 (1)什么是指令周期?什么是总线周期?一个总线周期至少包括几个时钟周期?指令周期是一条指令执行所需的时钟周期,cpu在执行指令过程中,凡需执行访问存储器或访问I/O端口的操作都统一交给BIU的外部总线完成,进行一次访问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总线周期。一般一个基本的总线周期由4个时钟周期组成。 (2)8086CPU在最小模式下构成计算机系统至少应该包括哪几个基本的部分?(3)8086CPU中,标志寄存器包含哪些标志位?各标志位为‘0’,‘1’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4)8086CPU中有哪些通用寄存器和专用寄存器?说明他们的作用。 (5)在8086CPU中,已知CS寄存器和IP寄存器的内容分别如下所示,请确定其物

学会连接计算机常用外部设备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2.2学会连接常用外部设备(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计算机组装所需的配件、工具、流程。

2.掌握计算机常见外部设备的组装连接及简单的使用、维护方法。 3.了解最新外部设备的发展情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外部设备组装的流程,能通过外部设备的连接,体验操作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写作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成就感。 2.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计算机常用外部设备的正确识别及连接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计算机常用外部设备接口的识别及连接。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师、计算机硬件连接教室、FTP服务器、助学资源包、任务单、网络评价系统。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说明 第1课时 <情境导入>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配置一台完整的计算机所需的配件。请大家回忆,购买计算机所需选购的基本配件有哪些?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相关配件有:中央处理器(CPU)、主板、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光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 假设同学们是计算机公司的一员,有顾客在你公司购买了计算机,要求你把计算机送到家里组装起来,你如何能够最快地组装起来?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计算机外部设备的接口类型,并且学习如何正确地将它们连接起来,在下节课,同学们将通过自己的安装,最终组装一台完整的计算机。到时候我们看一下,哪一组的同学最终做的最令顾客满意!我么吗将这组同学的照片放到网上。 <新课展开> 为了能更好地连接计算机外部设 回答老师的提问,说出部分电 脑配件。 同学们聚精会神的观看 对学过的知识 进行回顾 设置情境,提 出本次课的任 务及奖励制 度,激发学生 的热情。 设置网页虚拟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答案资料

15. 已知:在内存BUF开始的单元中,存在一串数据:58,75,36,42,89。编程找出其中的最小值存入MIN单元中,并将这个数显示在屏幕上。 解: STACK SEGMENT STACK DB 100 DUP(?) STACK ENDS DATA SEGMENT BUF DB 58H, 75H, 36H, 42H, 89H MIN DB 0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DS:DATA, SS:STACK START: PUSH DS 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CX, 4 MOV BX, OFFSET BUF MOV AL, [BX] ST1: INC BX CMP AL, [BX] JBE NEXT MOV AL, [BX] NEXT:LOOP ST1 MOV MIN, AL AND AL, 0F0H MOV CL,4 ROR AL, CL ADD AL, 30H MOV DL, AL MOV AH, 02H INT 21H MOV AL, MIN AND AL, 0FH ADD AL, 30H MOV DL, AL MOV AH, 02H INT 21H POP DS MOV AH, 4CH INT 21H HLT CODE ENDS

END START 18. 某班有20个同学的微机原理成绩存放在LIST开始的单元中,要求编程先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列好,再求出总分和平均值,分别存放在SUM和AVER开始的单元中。 解: STACK ENDS DATA SEGMENT LIST DB 65H,76H,78H,54H,90H,85H,68H,66H,77H,88H DB 99H, 89H, 79H, 69H,75H,85H,63H,73H,83H,93H SUM DW 0 AVER DB 0 BUF DB 100 DUP (?)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START: PUSH DS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DI, OFFSET LIST MOV BX, 19 LP0: MOV SI, DI MOV CX, BX LP1: MOV AL, [SI] INC SI CMP AL, [SI] JNC LP2 MOV DL, [SI] MOV [SI-1], DL MOV [SI], AL LP2: LOOP LP1 DEC BX JNZ LP0 LP3: MOV CX, 20 MOV BX, OFFSET LIST MOV SUM, 0 XOR AX, AX LP4: ADD AL, [BX] DAA ADC AH, 0 INC BX LOOP LP4 MOV SUM, AX MOV BL, 20H DIV BL ADD AL,0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三版 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解答 习题1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方案有哪些特点 【解答】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方案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有以下5方面特点:(1)用二进制数表示数据和指令; (2)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按顺序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3)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基本硬件系统; (4)由控制器来控制程序和数据的存取及程序的执行; (5)以运算器为核心。 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典型芯片具备哪些特点 【解答】经历了6代演变,各典型芯片的特点如表1-1所示。 表1-1 微处理器的发展及典型芯片的特点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有那些 【解答】除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有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可自动连续工作等基本特点以外,还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结构灵活、适应性强、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使用和维护方便等。 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与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硬件组成、外部设备以及软件配备等有关。常用的微型计算机性能指标主要有:字长、主频、内存容量、指令数、基本指令执行时间、可靠性、兼容性、性能价格比等。 常见的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是什么

【解答】微型计算机硬件一般由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系统总线、接口电路、输入/输出设备等部件组成。 主要组成部件的功能和特点分析如下: (1)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单元ALU、控制单元、寄存器组以及总线接口部件等组成,其功能是负责统一协调、管理和控制系统中的各个部件有机地工作。 (2)内存储器:用来存放计算机工作过程中需要的操作数据和程序。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M 和只读存储器ROM。RAM存放当前参与运行的各种程序和数据,特点是信息可读可写,存取方便,但信息断电后会丢失;ROM用于存放各种固定的程序和数据,特点是信息固定不变,关机后原存储的信息不会丢失。 (3)系统总线:是CPU与其它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道。可分成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控制总线CB。 (4)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完成微型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由寄存器组、专用存储器和控制电路等组成。 (5)主机板:由CPU插座、芯片组、内存插槽、系统BIOS、CMOS、总线扩展槽、串行/并行接口、各种跳线和一些辅助电路等硬件组成。 (6)外存储器:使用最多的是磁盘存储器(软盘、硬盘)和光盘存储器。外存储器容量大,保存的信息不会丢失。 (7)输入/输入设备:是微型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进行通信联系的主要装置。常用的有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和扫描仪等。 什么是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总线说明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各自的作用。 【解答】系统总线是CPU与其它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道。 (1)数据总线:用来传送数据,主要实现CPU与内存储器或I/O设备之间、内存储器与I/O设备或外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 (2)地址总线:用来传送地址。主要实现从CPU送地址至内存储器和I/O设备,或从外存储器传送地址至内存储器等。 (3)控制总线:用于传送控制信号、时序信号和状态信息等。 什么是系统的主机板由哪些部件组成 【解答】CPU、RAM、ROM、I/O接口电路以及系统总线组成的计算机装置称为“主机”,主机的主体则是主机板。主机板上主要有CPU插座、芯片组、内存插槽、系统BIOS、CMOS、总线扩展槽、串行/并行接口、各种跳线和一些辅助电路等硬件。 计算机中有哪些常用的数制和码制如何进行数制之间的转换 【解答】数值数据经常用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字符数据使用ASCII码;表示十进制数字用BCD码。 (1)十进制到二进制:整数部分连续除以2后“倒取余”,小数部分连续乘以2后“正取整”; (2)二进制到十进制:将二进制数按权展开即可。 (3)二进制到八进制:将3位二进制一组对应1位八进制数码。 (4)八进制到二进制:将1位八进制数码对应3位二进制数码。 十六进制与二进制间转换与八进制与二进制间转换类似,只是比例关系为1位十六进制数码对应4位二进制数码。 将下列十进制数分别转化为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和压缩BCD码。 (1)(2)(3)(4) 【解答】:

DR设备配置及技术参数要求

D R设备配置及技术参 数要求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D R设备配置及技术参数要求 一、设备名称:多功能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 二、数量:一台 三、设备用途说明:能给病人进行全身各部位立位和卧位投照摄影 四、设备主要构成: 数字化非拼接平板探测器 X光球管 高频高压发生器及曝光控制系统 振动式滤线栅 满足立、卧位检查需要的自动化机械床台系统 专用图像采集/诊断工作站 五、主要技术及系统概述: 直接数字化平板探测器 ★5.1.1探测器类型:非晶硅平板探测器 ★5.1.2探测器TFT成像板结构:非拼接TFT整板 ★5.1.3探测器有效成像尺寸:17″×17″(43cm×43cm) 5.1.4探测器检测像素矩阵:≥3000×3000,即900万像素 5.1.5探测器检测单元尺寸:≤139um 5.1.6动态范围:≥14bit 5.1.7自曝光至图像在监视器上显示的时间:≤5s 5.1.8 DQE值(量子转换效率):≥70% 5.1.9最大空间分辨率:≥mm 数字平板探测器冷却方式为自然冷却,无须额外辅助冷却 X光球管 5.2.1功率:≥50KW 5.2.2阳极热容量:≥230kHu 5.2.3球管阳极旋转速度:3000转/分钟 5.2.4双焦点:0.6mm(小焦点)/ 1.2mm(大焦点) 5.2.5焦点功率:22/54kW 5.2.6阳极靶角:度靶角 5.2.7管电压范围:40~150kVp 高压发生器及曝光控制系统 5.3.1 类型:高频高压发生器 ★5.3.2 发生器具有网络化控制功能,与图像采集工作站及悬吊架机械系统集成控制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八章课后答案

第八章 1. 8253芯片有哪几个计数通道?每个计数通道可工作于哪几种工作方式?这些操作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8253内部包含3个完全相同的计数器/定时器通道,即0~2计数通道,对3个通道的操作完全是独立的。8253的每个通道都有6种不同的工作方式。 方式0——计数结束中断方式:当对8253的任一个通道写入控制字,并选定工作于方式0时,该通道的输出端OUT立即变为低电平。要使8253能够进行计数,门控信号GATE 必须为高电平。经过n十1个脉冲后,计数器减为0,这时OUT引脚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OUT引脚上的高电平信号,一直保持到对该计数器装入新的计数值,或设置新的工作方式为止。在计数的过程中,如果GATE变为低电平,则暂停减1计数,计数器保持GATE有效时的值不变,OUT仍为低电平。待GATE回到高电平后,又继续往下计数。 方式1——可编程单稳态输出方式:当CPU用控制字设定某计数器工作于方式1时,该计数器的输出OUT立即变为高电平。GATE出现一个上升沿后,在下一个时钟脉冲的下降沿,将n装入计数器的执行部件,同时,输出端OUT由高电平向低电平跳变。当计数器的值减为零时,输出端OUT产生由低到高的正跳变,在OUT引脚上得到一个n个时钟宽度的负单脉冲。在计数过程中,若GATE产生负跳变,不会影响计数过程的进行。但若在计数器回零前,GATE又产生从低到高的正跳变,则8253又将初值n装入计数器执行部件,重新开始计数,其结果会使输出的单脉冲宽度加宽。 方式2——比率发生器:当对某一计数通道写入控制字,选定工作方式2时,OUT端输出高电平。如果GATE为高电平,则在写入计数值后的下一个时钟脉冲时,将计数值装入执行部件,此后,计数器随着时钟脉冲的输入而递减计数。当计数值减为1时,OUT端由高电乎变为低电平,待计数器的值减为0时,OUT引脚又回到高电平,即低电平的持续时间等于一个输入时钟周期。与此同时,还将计数初值重新装入计数器,开始一个新的计数过程,并由此循环计数。如果装入计数器的初值为n,那么在OUT引脚上,每隔n个时钟脉冲就产生一个负脉冲,其宽度与时钟脉冲的周期相同,频率为输入时钟脉冲频率的n分之一。在操作过程中,任何时候都可由CPU重新写入新的计数值,不影响当前计数过程的进行。当计数值减为0时,一个计数周期结束,8253将按新写入的计数值进行计数。在计数过程中,当GATE变为低电平时,使OUT变为高电平,禁止计数;当GATE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GATE端产生上升沿,则在下一个时钟脉冲时,把预置的计数初值装入计数器,从初值开始递减计数,并循环进行。 方式3——方波发生器:方式3和方式2的工作相类似,但从输出端得到的是对称的方波或基本对称的矩形波。如果写入计数器的初值为偶数,则当8253进行计数时,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均使计数值减2。计数值减为0时,OUT输出引脚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同时自动重新装入计数初值,继续进行计数。当计数值减为0时,OUT引脚又回到高电平,同时再一次将计数初值装入计数器,开始下一轮循环计数;如果写入计数器的初值为奇数,则当输出端OUT为高电平时,第一个时钟脉冲使计数器减1,以后每来一个时钟脉冲,都使计数器减2,当计数值减为0时,输出端OUT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同时自动重新装入计数初值继续进行计数。这时第一个时钟脉冲使计数器减3,以后每个时钟脉冲都使计数器减2,计数值减为0时,OUT端又回到高电平,并重新装入计数初值后,开始下一轮循环计数。 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当对8253写入控制宇,进入工作方式4后,OUT端输出变为高电平,如果GATE为高电平,那么,写入计数初值后,在下一个时钟脉冲后沿将自动把计数初值装入执行部件,并开始计数。当计数值成为0时,OUT端输出变低,经过一个

为加强网络与计算机设备管理,保障物理安全、运行环境安全和各类.

为加强网络与计算机设备管理,保障物理安全、运行环境安全和各类信息安全,根据网络与计算机设备管理有关规定,结合全省工商系统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职责分工,实行分级管理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分级管理、分级维护原则,省局负责全省工商系统网络总体规划和省局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省局至17个市局骨干线路的管理维护工作;各市局在严格遵循全省工商系统网络总体规划前提下,负责本辖区网络规划和市局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市局至各县(市)局(分局)线路的管理维护工作;县级局及工商所网络与计算机设备管理维护职责,由各市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由各县级局负责本局和各工商所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县级局至各工商所线路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二、加强设备管理,保障正常运行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新的职责分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认真做好网络与计算机设备管理维护工作。要对所有网络与计算机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清查,重新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建立固定资产台帐。登记记录要详细注明硬件型号、生产厂家、操作系统版本、已安装补丁程序号、安装和升级时间、技术支持电话、检修记录等内容。所有网络与计算机设备要张贴清晰可见的标签,标注设备IP地址、设备用途、责任人等;

重要网络与计算机设备要建立集中日志管理服务器,每两周对日志做一次全面分析,发现异常,及时分析处理。为保证管理维护的专业性,要对日常运行维护、监控在权限上加以控制,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用户级别,对各级别用户能够使用的命令进行限制,不同权限的人执行不同等级的命令。 三、加强安全管理,保障网络畅通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建立严格的网络管理制度、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制度、网络事件应急响应制度,确保网络设备安全。要对网络与计算机设备管理人员使用的口令作出规定。严禁非本系统管理人员直接对网络与计算机设备进行操作,特殊情况下(如系统维修、升级等)外部人员进入网络与计算机设备操作时,必须由系统管理人员登录,全程陪同,对操作全过程进行记录备案。要尽可能减少网络与计算机设备远程管理,限定远程管理用户数量,进行严格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权限控制。要定期对网络与计算机设备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发现安全漏洞,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备案。为了防止网络遭受病毒、黑客等非法攻击,必须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自动升级最新病毒库。要随时关注、收集网络与计算机设备生产厂商公布的安全公告、软件升级及补丁更新信息,并及时对网络与计算机设备相关软件或补丁进行确认、安装、部署和联调测试。 四、加强机房管理,保障机房安全 机房是网络与计算机设备运行的“心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概要

1、激光切割机 BYJIN3015型 3台) 工作范围 3000*1500*170 (X*Y*Z )mm 加工误差 ± 0.1 重复定位精度 寻边精度测量精 度 寻边重复精度 工作台载重 株洲时代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2、数控冲床 (3 台) (mm/m ) ± 0.05mm ± 0.05mm ± 0.2mm 890 kg 加工范围:W 碳钢 20 mm 不锈钢12 mm 铝合金8 mm SC-6 型

3、液压剪板机HGN40/8 (2台)

4、数控折弯机 PP EB400/40 400T 数控折弯机技术参数 序 号 项 目 单位 参数及数 量 备 注 1 公称力 KN 4000 2 可折最大宽度 mm 4000 3 立柱间距离 mm 3150 4 滑块行程 mm 300 5 最大开口高度 mm 570 6 喉口深度 mm 400 7 工作台宽度 mm 300 8 驱进速度 mm/s 80 9 工作速度 mm/s 8 10 回程速度 mm/s 80 11 机床控制轴数 5 12 X 轴行程 mm 600 13 额定功率 KW 37 14 油箱加油量 KG 600 15 机床重量 KG 28500 17 精过滤器 卩m 10 19 液压油(抗磨液压油) 68# 21 电源电压 V 3-380 ±% 转速 1470 r/mi n 机床 外形尺 寸 长 4740 mm 宽 3010 mm 包括前靠尺 高 2320 mm 机床重量 10800 kg 油箱容积 400 L 46#抗磨液压油 13 14 15

5、数控折弯机PP EB200/32 200T数控折弯机技术参数 其中还有数控折弯机PPEB100/25-4 2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