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第一章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2)
- 格式:ppt
- 大小:268.50 KB
- 文档页数:22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理论循环简化条件:理想气体,压缩和膨胀是绝热等熵,封闭循环,燃烧为定压或定容加热,放热为定容放热。
三个基本循环: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混合加热循环。
理论循环用循环热效率和循环平均压力衡量评定港闸热效率影响因素:压缩比,等熵指数,压力升高比,预膨胀比。
压缩比相同,定容加热循环热效率最高,汽油机按此工作。
最高压力一定,定压加热循环热效率最高,高增压柴油机和车用高速柴油机按此工作。
汽车配件实际循环的影响:实际工质影响,换气损失,燃烧损失。
实际工质影响:理论中工质比热容是定值,实际气体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实际还存在泄漏。
平衡方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换气过程:自由排气,强制排气,进气,燃烧室扫气气门重叠:排气门晚关和进气门提前打开,出现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燃烧室扫气:利用气流压差、惯性清除废气,增加新鲜充量,降低燃烧室热区零件的温度。
长林机械换气损失:排气损失(分自由排气损失,强制排气损失)和进气损失。
充气效率: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充量之比。
充气效率影响因素:进气终了状态的气缸压力,温度,残余废气系数,压缩比,配气相位。
充气效率措施:减少进气系统的流动损失,减小对新鲜充量的加热,减小排气系统的阻力,合理地选择配气相位。
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增压是发动机提高功率最有效的方法。
增压优点:①在保证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气缸数减少或者气缸直径减小,从而可以减小发动机的比质量和外形尺寸②提高热效率,降低燃油消耗率③减少排气污染和噪声④降低发动机的单位功率造价⑤对补偿高原功率损失十分有利增压缺点:①增压发动机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都较高②增压发动机很难满足车辆对转矩适合性及瞬变工况的要求③车用汽油机应用增压技术较困难④适用的小型涡轮增压器发展晚并且效率偏低径流式增压器:主要离心式压气机和径流式涡轮机组成,还有支承装置、密封装置、冷却系统、润滑系统。
离心式压缩机参数,空气增压比压气机特性:压气机在不同转速下的压比、效率和空气流量之间的关系。
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发动机是指通过能源转换为机械能来驱动汽车或其他机械设备的装置。
原理及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是指发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机械结构。
下面将从燃烧原理、气缸工作循环、汽缸排列方式和发动机结构几个方面来介绍发动机的基础知识。
首先是燃烧原理,发动机在燃烧室中将燃料和空气经过混合后点燃,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活塞运动将其转化为机械能。
燃烧是通过火花塞引燃来完成的,燃烧过程中燃料和空气按一定的化学计量比例混合后进入燃烧室,由火花塞的高压电火花点燃燃料空气混合物,产生的爆发力将活塞推动,进而驱动整个发动机工作。
其次是气缸工作循环,汽车发动机的气缸通常是根据循环工作原理分为四冲程和两冲程两种。
四冲程循环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工作冲程和排气冲程。
进气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汽缸内气压降低吸入混合气;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气压上升将混合气压缩;工作冲程中点火引燃混合气,产生爆炸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中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进入排气系统。
两冲程循环中没有压缩冲程,活塞在一次往复运动中完成进气、工作和排气三个过程。
第三是汽缸排列方式,根据汽缸的排列方式,发动机可以分为直列式和V型式两种。
直列式发动机的气缸排列在一条直线上,通常有4个、6个或8个气缸。
V型式发动机是将气缸分为两组,呈V字形排列,通常有6个、8个或12个气缸。
V型式发动机由于排列方式的原因,缩短了发动机整体长度,便于安装和布置其他部分。
最后是发动机结构,主要有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汽油发动机是利用汽油作为燃料,通过点燃汽油空气混合物来产生爆炸驱动发动机工作。
柴油发动机使用柴油作为燃料,在高压状态下,将柴油喷入气缸,借助高温高压的气体将柴油点燃,达到驱动发动机工作的目的。
除此之外,还有混合动力发动机、电动车发动机等其他发动机结构形式。
综上所述,发动机的原理和机械结构是驱动汽车工作的核心,燃烧原理、气缸工作循环、汽缸排列方式和发动机结构是理解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一、选择题:1、在机械损失中,占比例最大的的是_____D__。
A.驱动附属机构的损失B.排气损失C.进气损失D.摩擦损失2、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循环有效功称之为____A_____。
A.升功率B.有效热效率C.有效扭矩D.平均有效压力3、当发动机油门位置固定,转速增加时____A______。
A.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增加,机械效率减小B.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减小,机械效率增加C.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减小,机械效率减小D.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增加,机械效率增加4、发动机的有效功We与所消耗的燃油发出的热量Q1的比值称之为_____B_____。
A.有效燃油消耗率B.有效热效率C.有效扭矩D.平均有效压力5、关于发动机性能指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B____。
A.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
B.指示指标是考虑到机械损失的指标。
]C.有效指标它是以曲轴对外输出的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
D.有效指标用来评定发动机性能的好坏。
6、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每循环做的指示功称为______A____。
A.平均指示压力B.循环指示功C.有效功率D.平均有效压力7、评价发动机经济性的指标是_____D_____。
A.平均有效压力B.有效扭矩C.有效功率D.有效热效率8、评价发动机动力性的指标是____D______。
A.有效燃油消耗率B.有效热效率C.每小时的油耗量D.平均有效压力9、发动机负荷一定,当转速增加时,则______A____。
A.机械效率下降B.平均机械损失压力下降C.指示功率增加D.平均指示压力增加第三章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一、选择题:1、发动机的整个换气过程约占曲轴转角的______D______CA。
A.180~270 B.300~360 C.340~400 D.410~480(2、关于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A______。
A.强制排气阶段排出的废气量大于自由排气阶段排出的废气量。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第一章汽车结构与原理1.1 发动机结构与工作原理1.1.1 内燃发动机1.1.2 循环原理1.1.3 燃烧方式1.1.4 发动机排气系统1.2 变速器结构与原理1.2.1 自动变速器1.2.2 手动变速器1.2.3 变速器传动方式1.2.4 油压系统1.3 底盘结构与原理1.3.1 制动系统1.3.2 悬挂系统1.3.3 转向系统1.3.4 轮胎与轮毂1.4 电气系统1.4.1 电路结构1.4.2 点火系统1.4.3 充电系统1.4.4 起动系统第二章汽车行驶原理2.1 动力传动原理2.1.1 发动机输出轴动力传输2.1.2 变速器传动2.1.3 差速器工作原理 2.1.4 驱动轮力矩分配2.2 制动原理2.2.1 制动器工作原理 2.2.2 制动性能与平衡 2.2.3 防抱死制动系统 2.2.4 刹车系统维护2.3 转向原理2.3.1 转向系统构成2.3.2 机械转向原理2.3.3 动力转向原理2.3.4 转向系统故障排除2.4 悬挂原理2.4.1 悬挂系统类型2.4.2 悬挂性能调校2.4.3 悬挂系统故障排除 2.4.4 悬挂系统维护保养第三章汽车维修与保养3.1 引擎维护3.1.1 发动机机油更换 3.1.2 空气滤清器更换 3.1.3 火花塞更换3.1.4 发动机故障排除3.2 变速器维护3.2.1 自动变速器油更换3.2.2 手动变速器离合器维护 3.2.3 变速器故障排除3.2.4 变速器调整3.3 制动系统维护3.3.1 制动片更换3.3.2 刹车油更换3.3.3 制动系统排气3.3.4 刹车系统故障排除3.4 电气系统维护3.4.1 电瓶维护3.4.2 点火系统检查3.4.3 充电系统故障排除3.4.4 起动系统维护3.5 底盘系统维护3.5.1 悬挂系统调整3.5.2 转向系统调校3.5.3 轮胎更换与调整3.5.4 底盘系统故障排除第四章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4.1 安全驾驶技巧4.1.1 安全行车知识4.1.2 驾驶常见错误与危险行为 4.1.3 安全行车意识培养4.1.4 长途驾驶安全知识4.2 应急处理技能4.2.1 路边故障排除4.2.2 车辆临时修理4.2.3 突发事故处理4.2.4 汽车救援知识4.3 驾驶员心理素质4.3.1 长途驾驶疲劳处理4.3.2 驾车压力应对4.3.3 交通事故心理疏导4.3.4 驾驶员心理健康培养总结通过对《汽车理论》知识点的全面总结,我们了解到汽车结构与原理、汽车行驶原理、汽车维修与保养、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点。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驱动的核心部件。
它通过内燃机的方式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前进。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汽车理论对汽车的性能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内燃机是利用燃料在氧气的作用下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将这种高压气体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运行的一种机械装置。
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类型,它们的工作原理略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通过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来驱动汽车。
其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对汽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发动机的排气量、缸数、气缸排列方式、气门结构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扭矩。
同时,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也决定了汽车的燃油消耗和排放水平。
因此,在汽车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实现对汽车性能和环保性能的平衡。
另外,汽车理论也包括了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系统与发动机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汽车的整体工作原理。
例如,动力传动系统通过变速箱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从而驱动汽车前进;悬挂系统则能够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感,提高乘坐舒适性;制动系统则能够将车辆在行驶中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实现车辆的减速和停车。
最后,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对汽车工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汽车理论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例如,近年来,电动汽车的发展成为了汽车工业的热点,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都是基于汽车理论和发动机原理的研究成果。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也为汽车工程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汽车理论和发动机原理,以推动汽车工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是汽车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它们对汽车的性能、效率和环保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可以推动汽车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汽车的发展和应用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模块一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课后题答案一、填空题12、发动机的两大机构为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
3、汽油机的六大系统为燃油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起动系和进排气系。
4、活塞的行程是指活塞运行到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S(mm)的距离。
5、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是混合气形成方式及着火方式上。
6、YZ6102Q 代表的意义扬州柴油机厂、六缸、直列、四冲程、缸径102mm 、冷却液冷却、车用。
二、选择题1、上止点时指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__A__处。
A. 最远B. 最近C. 最高D. 最低2、下止点时指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__B 处。
A. 最远B. 最近C. 最高D. 最低3、压缩比是指气缸__B 容积与___B 容积的比值。
A. 工作········燃烧室B. 总········燃烧室C. 总········工作D. 燃烧室·······工作4、四冲程发动机在作功和压缩行程时,进气门__D ,排气门__D 。
A. 开········开B. 开········关C. 关········开D. 关········关5、四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共旋转__C 。
A. 四周B. 三周C. 两周D. 一周6、当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时,此时发动机转矩__D 耗油率__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