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IM技术白皮书
- 格式:pdf
- 大小:768.66 KB
- 文档页数:10
中国移动网络技术白皮书(2020年)目录一、网络技术发展之势 (4)二、网络技术发展之策 (6)(一)求解最大值问题(Maximization),追求极致网络 (6)1.性能提升 (6)2.能力增强 (7)(二)求解最小值问题(Minimization),追求极简网络 (9)1.简化制式 (9)2.节能降本 (9)3.降复杂度 (10)(三)求解化学方程式(Fusion),追求融合创新 (11)1.云网融合 (11)2.网智融合 (12)3.行业融通 (13)三、结束语 (16)缩略语列表 (17)一、网络技术发展之势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爆发拐点,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民生,造福于广大用户的日常生活。
加快推进5G 为代表的国家新基建战略,引领网络技术创新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
面向近中期网络技术发展,中国移动认为以下技术发展趋势值得关注:性能极致化:随着移动通信每十年一代的快速发展,产业各方共同努力不断提升通信网络速率、时延、可靠性等性能,延伸网络覆盖,提供差异化服务能力,以更好地满足万物互联多样化通信需求。
算网一体化:从云计算、边缘计算到泛在计算发展的大趋势下,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为用户提供各类个性化的算力服务。
算网一体化已经成为ICT发展趋势,云和网络正在打破彼此的界限,通过云边网端链五维协同,相互融合,形成可一键式订购和智能化调度的算网一体化服务。
平台原生化:在企业数字化转型、5G云化的浪潮下,产业融合速度加快、网络业务迭代周期缩短。
云原生理念及其相关技术提供了极致的弹性能力和故障自愈能力,获得业界认可。
未来云平台将向云原生演进,为电信网元及应用提供更加灵活、敏捷和便捷的开发和管理能力。
网络智能化:人工智能正在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人工智能的完善成熟促使其与网络的融合不再是简单的网络智能叠加,而是实现网络智能的内生化,切实提升网络运维效率和运营智能化水平,达到降本增效的实际效果。
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白皮书本白皮书旨在介绍《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白皮书》的背景和目的。
本白皮书旨在概述《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白皮书》所涵盖的技术内容。
以下是白皮书中所介绍的主要技术概述:天翼高清软终端的定义:介绍了天翼高清软终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场景。
技术原理:详细说明了天翼高清软终端的工作原理、体验优势以及与传统终端的比较。
系统架构:介绍了天翼高清软终端的系统架构和组成要素,包括客户端、服务器和云服务等。
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天翼高清软终端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如视频编解码、网络传输、流媒体播放等。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说明了天翼高清软终端在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方面的设计和措施。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了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更高的清晰度、更快的传输速度以及更智能的应用。
通过本白皮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的特点、优势和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更多详细内容请阅读《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白皮书》。
本文档旨在说明《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白皮书》中所提到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在该白皮书中,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被提出作为一种创新的终端技术解决方案。
它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展现出了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电视直播和点播: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通过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更流畅、更清晰的电视直播和点播体验。
用户可以享受到高清、无卡顿的视频内容,丰富的媒体资源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
视频会议:在企业和教育领域,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视频会议解决方案。
通过优化的传输算法和稳定的网络连接,用户可以进行高清的实时视频通话,促进远程协作和沟通。
云游戏: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为云游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轻松享受到高质量、无需下载的游戏体验。
减少了硬件设备的要求,提高了游戏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远程医疗:借助天翼高清软终端技术,在医疗领域可以实现远程门诊和医生远程指导。
演进技术白皮书1前言2021年6月,中兴通讯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及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以下简称三大运营商)联合发布《IP网络未来演进技术白皮书》[01](以下简称白皮书2021),提出了IP网络技术未来仍将平滑演进的预判。
2022年9月,中兴通讯再次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及移动、电信、联通等发布《IP网络未来演进技术白皮书2.0——开放服务互联网络》[02](以下简称白皮书2022),提出从主机互联到服务互联,提出未来IP演进方案——开放服务互联网络解决方案和三大关键技术:服务感知网络(SAN)、增强确定性网络(EDN)、网络内生安全等技术。
白皮书2022提出的开放服务互联网络需要满足业务多样化的连接需求,包括确定性的连接需求,同时开放服务互联架构需要支持从局域、城域到广域大规模增强确定性网络EDN技术。
开放服务互联基于泛在的算网共性服务构建新的能力平台,其增强的L3层网络是关键使能组件,而EDN则是增强的L3层网络连接能力的关键技术,两者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
开放服务互联网络提供的服务将会使用不同的异构确定性技术,将会跨不同的特定确定性网络域,需要一种大规模确定性网络技术支持异构跨域互联,满足多样化业务的确定性QoS需求。
图1开放服务互联网络的整体设计近年来,确定性网络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5G承载网络的业务与网络需求的增强,大规模确定性网络技术需求迫切。
因此,中兴通讯在未来IP网络的研究中,将白皮书2022所提的开放服务互联网络解决方案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增强确定性网络(EDN)作为未来IP 业务提供高质量保障的重要支撑。
本白皮书在白皮书2022提出的开放服务互联网络及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增强确定性网络(EDN)关键技术的场景需求、架构、关键技术、测试验证等内容。
本白皮书第二章首先定义了增强确定性网络(EDN)的相关术语。
第三章描述了开放服务互联网中的EDN需求和典型应用场景。
技术白皮书内容简介本白皮书描述了北塔BTNM 3.9 产品的技术特征,包括对集成模块,技术架构,功能特性以及系统运行环境等方面的描述,对于更好地理解、使用本产品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后续章节中,将对BTNM 3.9 下列主题分别予以阐述:•产品概述•产品特性•系统运行环境产品概述北塔BTNM3.9 (Before Trouble Network Manager)是上海北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基于Windows 操作系统发布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跨平台、跨厂商,“立足于平台面向应用”的通用IT 运维管理平台。
作为北塔网管产品家族的核心产品之一,BTNM 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电力、教育、银行、政府、能源、制造等各行各业,以其稳定、易用、全面等优点而广受青睐。
系统概述一个真正综合而全面的IT 运行维护系统,是网管用户的最终选择。
这个系统应该能够兼顾多方面的需求,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实现对异构的IT 环境之运行、维护的规范化,同时对IT 信息化的使用效果进行综合管理和分析,这包括:面向服务的综合资源管理:对整个IT 环境的所有资源,实现在一个平台上●的综合透明的管理;全面掌握IT 资源利用情况、诊断服务瓶颈,优化服务质量,同时为服务的扩展提供依据;●智能故障分析:能通过性能阈值判断服务的临界状态,同时提供故障过滤与故障根源分析,简化故障处理难度;全网流量分析可监控:网络中的“摄像头”,自动快速发现影响网络性能和状●态的“罪魁祸首”;即时可用的价值保证:方便的部署,实用的功能,大幅降低网络与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量。
BTNM 是一个通用的IT 基础设施和服务应用的管理平台。
它从网络和应用的不同层次,收集与业务/服务相关的各种信息:网络设备信息、全网流量信息、服务器内存、I/O的使用情况,甚至应用系统对资源的占用情况等;同时,内置的智能系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关联分析;不同于设备厂商提供的专用管理工具,BTNM 全面支持50 多家常见品牌的各类型号设备,为企业提供透明化的全面管理视图。
目录P1P2P12P17P24P26P36P39P45P47引言无人机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4G网络能力5G网络能力网联无人机终端通信能力5G应用案例无人机安全飞行标准进展趋势,总结和展望贡献单位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成员包括中国主要的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
推进组是聚合中国产学研用力量、推动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
引言无人驾驶航空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以下简称UAV)简称为无人机,其全球市场在过去十年中大幅增长,现在已经成为商业、政府和消费应用的重要工具。
无人机能够支持诸多领域的解决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石油、天然气、能源、公用事业和农业等领域。
当前,无人机技术正在朝军民融合的方向高速发展,无人机产业已经是国际航空航天最具活力的新兴市场,成了各国经济增长的亮点。
无线通信在过去20 年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以话音为主的2G 时代,发展到以数据为主的3G 和4G 时代,目前正在步入万物互联的5G 时代。
移动网络在继续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的同时,也向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能力,提高各行业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G 以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10Gbps 以上的带宽、毫秒级时延、超高密度连接,实现网络性能新的跃升。
ITU 定义了5G 三大场景:增强移动带宽(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以下简称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以下简称u R L L 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 a s s i v e M a c h i n e-Ty p e Communications,以下简称mMTC)。
随着5G 大规模商用,全球业界已开启对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6G )的研究探索。
面向2030年及未来,人类社会将进入智能化时代,社会服务均衡化、高端化,社会治理科学化、精准化,社会发展绿色化、节能化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从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再到万物智联,6G 将实现从服务于人、人与物,到支撑智能体高效联接的跃迁,通过人机物智能互联、协同共生,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服务智慧化生产与生活,推动构建普惠智能的人类社会。
在数学、物理、材料、生物等多类基础学科的创新驱动下,6G 将与先进计算、大图1 6G总体愿景图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交叉融合,实现通信与感知、计算、控制的深度耦合,成为服务生活、赋能生产、绿色发展的基本要素。
6G 将充分利用低中高全频谱资源,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全球无缝覆盖,随时随地满足安全可靠的“人机物”无限连接需求。
6G 将提供完全沉浸式交互场景,支持精确的空间互动,满足人类在多重感官、甚至情感和意识层面的联通交互,通信感知和普惠智能不仅提升传统通信能力,也将助力实现真实环境中物理实体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极大提升信息通信服务质量。
6G将构建人机物智慧互联、智能体高效互通的新型网络,在大幅提升网络能力的基础上,具备智慧内生、多维感知、数字孪生、安全内生等新功能。
6G将实现物理世界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高效智能互联,打造泛在精细、实时可信、有机整合的数字世界,实时精确地反映和预测物理世界的真实状态,助力人类走进人机物智慧互联、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的全新时代,最终实现“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美好愿景。
到2030年,社会服务均衡化、高端化,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等发展需求将驱动6G为人类社会提供全域覆盖、虚实共生的联接能力;技术产业的突破创新、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将驱动6G向跨界协同、细智高精的方向迈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需求将推动6G构筑起横跨天地的网络连接,实现从人口覆盖走向地理全覆盖。
C-V2X概述国际C-V2X发展现状我国C-V2X发展基础与现状我国C-V2X产业发展倡议贡献单位P2 P9 P15 P28 P30目录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成员包括中国主要的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
推进组是聚合中国产学研用力量、推动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
1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5GAA5G 汽车协会(5G Automotive Association )CA证书授权(Certificate Authority )C-ITS合作智能交通系统(Cooperative-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缩略语ITS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LTE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MEC 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OBU 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 )RSU 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 )2IMT-2020(5G)推进组C -V 2X 白皮书1. C-V2X 内涵车用无线通信技术(V e h i c l e t oEverything, V2X)是将车辆与一切事物相连接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其中V代表车辆,X代表任何与车交互信息的对象,当前X主要包含车、人、交通路侧基础设施和网络。
V2X C-V2X 概述交互的信息模式包括:车与车之间(Vehicle to Vehicle,V2V)、车与路之间(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车与人之间(Vehicle to Pedestrian, V2P)、车与网络之间(Vehicle toNetwork, V2N)的交互,如图1.1所示。
iMaster NCE-Campus VxLAN技术白皮书文档版本01发布日期2020-07-08目录1 概述 (1)1.1 产生背景 (1)1.2 技术/方案特点 (2)1.3 关键术语解释 (2)2 关键技术介绍 (3)2.1 SDN网络架构 (3)2.1.1 SDN网络架构的三层模型 (3)2.1.2 SDN网络的优势 (4)2.2 OverLay网络技术 (4)2.3 VXLAN技术介绍 (5)2.3.1 VXLAN技术背景 (5)2.3.2 VXLAN技术原理 (7)2.4 VXLAN方案及其实现原理介绍 (10)2.4.1 分布式VXLAN方案实现原理 (11)3 华为iMaster NCE-Campus整体方案介绍 (13)3.1 整体方案关键部件 (13)3.2 iMaster NCE-Campus典型组网 (14)3.2.1 分布式VXLAN网络组网 (14)3.2.2 集中式VXLAN网络组网 (15)3.2.3 集中式VLAN组网 (16)3.2.4 用户网关在Fabric外VXLAN组网 (17)3.3 Fabric出口组网能力的多样性 (18)3.3.1 外部网络类型 (18)3.3.2 边界网关节点与外部设备的典型组网 (20)3.4 iMaster NCE-Campus典型业务流量 (24)3.4.1 访问DHCP等公共服务资源 (24)3.4.2 访问internet外部网关 (25)3.4.3 虚拟网络(VN)之间互访 (26)3.4.4 用户网关在外部网关设备 (27)3.5 用户接入典型组网 (27)3.5.1 有线用户认证 (27)3.5.2 无线用户认证 (29)3.6 iMaster NCE-Campus方案特点 (30)3.6.1 子网网段赋予业务属性 (30)3.6.2 网络按需实时交付 (32)3.6.3 有线无线深度统一 (33)1 概述1.1 产生背景1.2 技术/方案特点1.3 关键术语解释1.1 产生背景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园区网络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企业园区网络的业务也越来越复杂。
5G新媒体行业白皮书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5G 技术的出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改变着各个行业,新媒体行业便是其中之一。
5G 技术带来的高速率、低延迟和大容量连接等特性,为新媒体行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一、5G 技术为新媒体行业带来的变革1、超高清视频与直播的崛起5G 的高速率使得超高清视频的传输成为可能,观众能够享受到更加清晰、逼真的视觉体验。
无论是体育赛事、演唱会还是新闻报道,超高清视频能够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同时,低延迟的特性也极大地提升了直播的质量,减少了卡顿和延迟,让主播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更加实时和流畅。
2、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发展5G 为 VR 和 AR 技术在新媒体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以往,由于网络速度和延迟的限制,VR 和 AR 的体验往往不尽如人意。
而现在,5G 使得更加沉浸式的虚拟体验成为现实,用户可以通过 VR 和 AR 设备,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新闻报道、教育课程、娱乐节目等各种内容中。
3、物联网与新媒体的融合随着 5G 推动物联网的发展,各种智能设备都能够成为新媒体的终端。
例如,智能家居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推送个性化的新闻和娱乐内容,汽车的车载系统也能够实时获取最新的资讯和多媒体内容。
二、5G 新媒体行业的应用场景1、新闻报道的创新5G 技术让新闻报道更加多元化和实时化。
记者可以使用 5G 背包进行现场直播,实时回传高清视频画面。
无人机搭载 5G 设备进行航拍,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角和更及时的新闻素材。
同时,利用 VR 和 AR 技术,观众可以沉浸式地感受新闻现场,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2、在线教育的变革在教育领域,5G 新媒体为在线教育带来了质的飞跃。
高清的远程教学视频、实时的互动课堂、虚拟实验室等应用,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优质和个性化的教育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 5G 技术更好地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准的教学指导。
3、娱乐产业的突破在娱乐方面,5G 为影视、游戏等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下一代数据中心白皮书01下一代数据中心白皮书前言前言人类社会正在加速迈向智能化,比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正在重塑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作为智能世界和数字经济的坚实底座,数据中心迎来了蓬勃发展。
同时,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和使命,绿色低碳变成世界新的主题,也是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面对ICT技术快速演进、建设需求激增以及绿色低碳要求,数据中心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将进入新的时代。
什么是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下一代数据中心”?华为携手全球数据中心行业领袖和技术专家,举办了系列“松湖论道”下一代数据中心研讨会,深入探讨了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并就下一代数据中心定义达成重要共识。
未来已来,相信集业界专家智慧共同定义的下一代数据中心,将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目录前言 01智能化与低碳化推动数据中心快速、高质量发展 031.1 数字经济促进数据中心快速增长 04 1.2 碳中和对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04下一代数据中心052.1 低碳共生 062.1.1 全绿色:源头绿色化,与自然共生 062.1.2 全高效:PUE→xUE,评价体系从单指标到多指标 072.1.3 全回收:全生命周期,资源回收利用最大化 082.2 融合极简 092.2.1 架构极简,孕育建筑与机房新形态 092.2.2 供电极简,部件重定义,链路重塑 112.2.3 温控极简,冷热交换效率最大化 122.3 自动驾驶 132.3.1 运维自动,实现无人值守 142.3.2 能效自优,从制冷到“智”冷 142.3.3 运营自治,资源价值最大化 152.4 安全可靠 162.4.1 主动安全,事后到事前,故障快速闭环 172.4.2 架构安全,从器件到DC,全方位构筑安全防线 17总结语1804下一代数据中心白皮书智能化与低碳化推动数据中心快速、高质量发展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变革,在加速创新的数字技术驱动下,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GDP增长的主引擎。
NextIM技术白皮书
目录
NextIM是什么 1 NextIM功能介绍 2 NextIM技术架构 6 NextIM性能指标 7 NextIM集群设计 8 NextIM公司介绍 8
NextIM是什么
NextIM是为社区网站(SNS, BBS)开发的WEB即时通信系统(WebIM),主要实现社区好友间的在线聊天和实时交互,以提高社区用户的黏合度。
NextIM自发布以来,已有超过3000站点注册使用,数十大中型站点独立部署。
NextIM支持业界所有主流的BBS、SNS社区系统,包括Discuz、 phpWind、 phpBB、 Dvbbs、vBulletin、UCenter Home等。
NextIM通过开放API和开源代码,可与任何类型的、基于任何编程语言开发的社区站点集成。
NextIM支持WebIM与XMPP开放协议的集成,全面支持WebIM用户与各类XMPP桌面、智能手机客户端的互通,可以让社区网站拥有完整的独立即时通信系统。
NextIM功能介绍
1. 总体界面设计
NextIM通过插件方式与各类型的社区网站集成,界面采用标准HTML极简主义界面设计风格,横条方式浮动在社区网站下方,没有任何Flash/IFrame。
NextIM插件是针对每个类型社区系统专门定制开发,以实现卓越用户体验,与社区站点无缝集成。
2.好友间聊天,实时交互
NextIM的核心功能是支持社区好友间的即时聊天、实时交互。
3.与桌面客户端互通
NextIM支持与XMPP开放协议的集成,全面支持社区在线用户与各类XMPP桌面、智能手机客户端的即时通信。
4.用户群组聊天
NextIM支持基于社区群组划分的群聊功能,比如UCHome、phpWind社区系统自身有群组管理功能,用户可以基于社区本身群组,进行群聊。
4.陌生人聊天
用户浏览社区页面时,NextIM会为页面上每个用户ID的后面增加一个在线状态的小图标,用户通过点击这个图标,可以与浏览页面上的陌生人聊天。
5.离线留言
NextIM支持离线留言功能,离线好友下次上线时可以接收查看留言信息。
6.站长广播
NextIM支持站长向在线用户发送实时广播消息。
7.菜单定制
NextIM的前台PHP、Javascript代码完全开源,界面上的菜单可由用户自定义。
比如在Discuz论坛,可以增加热贴等功能菜单,以实现与社区网站的无缝集成。
8.论坛等频道推送
NextIM支持向桌面客户端登陆社区网站的用户进行实时频道推送,比RSS更快捷、方便,提高用户浏览社区网站次数。
9.界面透明背景、缩放支持
NextIM自1.2.9版本开始支持透明背景和横幅自动收缩。
NextIM技术架构
NextIM是业界领先的基于Erlang、JSONP等技术构建的WebIM服务器,后台架构与GTalk in Gmail、Facebook IM相似,通过JSONP实现跨域长轮询,极大减轻WEBIM对社区站点的性能压力,通过Erlang语言实现可大规模分布式集群的WebIM服务器,可轻松支持100万并发用户。
1. 基于Erlang技术的大规模并发集群服务器
业界领先的基于Erlang、JSONP等技术构建的WebIM服务器,后台架构与Facebook IM相似,通过Erlang语言实现大规模分布式集群的WebIM服务器,可轻松支持100万并发用户。
2. 基于JSONP长轮训技术的准实时即时消息
通过JSONP长轮询技术,在WEB上模拟桌面IM系统的长连接,实现快速、实时的消息发送接收。
3. 支持SaaS服务模式,使用简单方便
无需安装独立的WebIM服务器,只要申请在线服务即可,租用空间的社区站点也可使用。
4. 支持无中断页面切换和多页面消息同步等WEBIM的核心技术!
WEBIM与桌面IM软件有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用户频繁切换页面,同时打开多个网站页面等。
基于创新性的系统架构设计和长期的WEBIM设计经验,我们拥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技术。
5.对社区站点几乎无任何性能压力
基于我们创新性的JSONP跨域长轮询技术,有效的避免了WebIM对社区主站本身造成的性能压力。
单纯依赖PHP实现的WebIM产品(例如AJAX IM)会通过频繁的轮询来检查即时消息,往往对SNS主站造成非常大的性能影响。
6.不会泄露社区站点的任何用户数据
WebIM服务器不保存社区网站的任何隐私数据,无论是好友列表还是聊天记录,都只保存在您的社区网站数据库。
7.完全基于HTTP和REST风格的WEBIM协议设计,使得WEBIM可以与各类社区网站无缝融合。
NextIM性能指标
NextIM由Erlang开发的消息服务器,单节点可支持50~100K的并发用户,下面是我们在一台低端服务器上的测试结果。
测试环境CPU Mem Os Node
3Ghz4G Ubuntu Single
NextIM集群设计
NextIM的消息服务器本身基于Erlang设计,支持大规模集群。
当社区站点并发用户规模超过50K以上,需要集群部署时,唯一需要做的工作是在社区服务器在转发消息之前,按用户名或ID进行用户切割。
具体切割方案,例如:
•range切割,按用户id大小切割,比如1~10000分发到消息服务器1,10000~20000分发到服务器2•hash切割,根据用户名称进行Hash计算,然后分发消息到对应消息服务器
NextIM公司介绍
杭州巨鼎()是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WEB即时通信产品与服务供应商,我们长期专注于WebIM产品的研发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站推出多种WebIM即时通信解决方案。
我们坚信企业“专业、专注、专长”的价值,坚持不懈的开发和完善以Erlang语言为核心的WebIM产品。
我们是国内最早基于Erlang语言设计开发大规模并发WEBIM即时通信产品的公司,广泛用于在线客服、社区网站、论坛网站、商城网站。
联系我们:
手机:(+86).189********
邮箱:ery.lee@
电话:(+86)-0571-********-808
传真:(+86)-0571-********
地址:杭州市万塘路69号华星科技苑C座3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