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反海外腐败法政策(FCPA)举例
- 格式:pdf
- 大小:140.23 KB
- 文档页数:7
FCPA美国海外反腐败法FCPA(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是美国制定的一项海外反腐败法,旨在打击跨国公司在海外进行贿赂行为的现象。
下面将从不同行业的角度,分小节探讨FCPA对各行业的规范、规程和标准的影响。
一、金融业(1)金融业对于各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FCPA对于金融行业的监管尤为重要。
金融机构需要建立有效的内控、合规与反腐败制度,预防和打击行贿行为。
(2)金融从业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诚信教育与意识,严禁参与任何形式的行贿,同时还需了解和熟悉FCPA的相关规定,严格遵守。
二、制造业(1)制造业是各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但该行业也容易出现贿赂行为。
制造企业应建立反腐败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商业活动的合规性。
(2)制造业企业应对其供应链进行调查和管理,确保在所有交易中遵守FCPA的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行贿行为。
三、能源行业(1)能源行业通常涉及政府官员、政府合同和授权许可等敏感领域,容易引发贿赂行为。
能源企业应加强内部风险评估,建立和完善反腐败制度。
(2)能源企业应寻求清晰的合同条款,并确保合同中不包含任何与FCPA相违背的内容。
四、科技行业(1)科技行业有着较高的创新性和竞争性,但也存在贿赂风险。
科技企业需要加强对合作伙伴的尽职调查,确保与合作伙伴的交易符合FCPA的规定。
(2)科技企业要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不得通过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机会和招标合同。
五、医药行业(1)医药行业的贿赂现象严重,对患者、医药从业人员和整个行业的信任造成了严重影响。
医药企业应通过培训和内部审计,确保符合FCPA的要求。
(2)医药企业应加强自身的合规体系建设,与合作伙伴建立诚信的合作关系,严禁行贿行为的发生。
总结:FCPA的实施对各行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各行业不仅需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反腐败制度,还应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对FCPA规定的理解与遵守。
同时,加强跨行业的合作,共同打击贿赂行为,为各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片清朗的商业环境。
美国反海外腐败法(FSPA)在中国的问题和对策(之2)《前文概要》根据美国的反海外腐败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FCPA),为了获取生意而向外国政府公务员行贿或者约定行贿的美国法人和个人将收到刑事乃至民事处罚。
FCPA由反贿赂条款(anti-bribery provisions)和会计条款(accounting control provisions)构成,前者由美国司法部(UA Department of Justice)管辖,后者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管辖。
根据后者的规定,美国所有的上市公司(包括在美国公开发行股票的日本公司)必须正确报告包括行贿受贿的会计处理在内的财务数据。
这些公司不得将行贿支出隐藏在其他会计科目中,或以其他明目表示。
违反FCPA的情况下所受的处罚,个人的情况下刑事方面最高可判处25万美元的罚款并处最高5年的徒刑。
公司的情况下最高可判处200万美元的罚金。
另外,公司和个人都会成为民事处罚的对象。
根据联邦法律,可对被告处以最高相当于非法所得或者第三方所受损失金额2倍的罚款。
此外,作为对公司的制裁,公司将会被剥夺成为美国政府承包商的资格以及停止出口经营权。
违反FCPA对经营上也有同样深刻的影响。
为遵守法令所必需进行的内部调查需要花费相当大的费用和时间。
上市公司如果违反法令一般需要公示,这回影响公司的形象和商誉。
即使公司及时采取了适当的改善措施,但是已被公认为有贿赂行为的美国法人也许不得不远离与发生行贿的国家,特别是和政府有关的事业。
有的情况下,在美国国内有可能会被股东代表起诉。
不管怎么说,政府高官的腐败行为在发展中国家是家常便饭。
中国腐败的情况尤其严重。
1.有关FCPA中国所特有的问题对于很多在中国经营的外国法人,所面临的问题和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是一样的。
然而,我们想就其中一些中国所特有的问题进行探讨。
1.1.“外国公务员”的问题FCPA所禁止向其行贿的“外国公务员”的定义为“外国政府以及其他部委或者其辅助机关的高官和雇员,以及为这些机关或代表其行使官方权力的人”。
在华美企频涉行贿中国成美海外反腐重点国/a/20100926/000558.htm2010年09月26日07:31财经国家周刊马鑫杨希中国成为美国海外反腐败的重点关注国家;石油、天然气、制药以及生物工程行业成为重点关注领域2010年8月,世界第二大制药商德国默克公司收到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质询函。
此函怀疑该公司涉嫌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FCPA),并要求该公司提供在多个国家的业务信息。
随后,葛兰素史克公司、辉瑞制药等世界制药巨头披露,他们均在与美国政府就类似事宜进行接触。
近两年来,默克与其他大型制药公司都在开拓中国、俄罗斯、印度及巴西等国的新兴市场。
在这些国家,药物审批、生产、进出口、定价、销售及营销环节,需要公共部门审批,被一些美国媒体认为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除医药行业外,石油、天然气、生物工程等,也是美国海外反腐的重点关注领域。
中国市场被重点关注FCPA是美国1977年制定的一部惩治本国公司、企业或公民向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的法律。
根据FCPA,中国在美上市的公司、美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子公司、代表处及其雇员,以及在美国境内从事腐败行为的中国企业或者个人,甚至通过美国银行转账的腐败行为,都可能受到该法的管辖。
尽管是美国的国内法,但FCPA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特别是去美国发展的中国企业,同样是一柄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10年6月底,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的150多名高管相聚北京,讨论遵守中国和美国的反腐败法律的问题。
据西门子公司相关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西门子(中国)近60家分公司合规方面的负责人、首席执行官和财务总监,以及德国总部合规方面的负责人。
与会人员可以借此平台了解合规项目的新动态、新政策、新发展,交流合规项目执行中的困难,以便及时对公司的合规项目进行改进和调整。
自2007年开始,今年已经是第四届。
2007年正是西门子公司因全球腐败案而全面清查整顿的时候。
跨国并购要做反腐败尽职调查导读:充分的收购前尽职调查、主动报告以及未来的合规计划,可以降低收购方购买到意外债务或为目标公司额外支付费用的风险。
最近发生在中国的GSK受贿案件再次让将众人的关注点落在了反腐败法上。
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同样也要注意反腐败的问题。
为了防范后续的风险,企业在并购前必须对反腐败问题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
本文通过讨论几个相关并购案例概括了有关反腐败尽职调查的关键步骤。
全球反腐败执法史无前例的严厉,且近期内似无放宽之趋势。
因此,企业在并购活动中对反腐败问题进行充分尽职调查势在必行。
否则,收购方将面临承担潜在后续责任的风险,这可能会导致巨额的罚款和处罚,并常常持续至交割后的数月或数年。
更糟糕的一种可能性是,若收购方未能进行充分的反腐败尽职调查,则有可能在交割后才发现被收购主体的销售额在没有违法贿赂的情况下是无法维持的。
这些风险并非空洞的恐吓。
2007年,在eLandia国际公司(eLandia)以2680万美元收购Latin Node公司(Latin)后,eLandia发现了可疑的付款项目并主动将此情况向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证监会)报告。
收购后进行的调查显示,Latin在三年中向洪都拉斯和也门官员行贿共约220万美元,而所有行贿行为均发生在收购交易之前。
交割后一年内,Latin宣布破产,而eLandia 披露其2680万美元的收购价中大约有2060万美元超出了从Latin收购的净资产的合理价值,主要是由于《反海外腐败法》(FCPA)的调查成本、其可能承担的罚款和处罚、终止Latin高级管理层以及因此产生的业务损失。
Latin在2009年还因此受到美国司法部200万美元的罚款。
结果,交易结束后的两年内,eLandia不仅损失掉最初的投资,而且还不得不支付数百万美元的额外费用。
如果eLandia进行了有效的反腐败尽职调查,这样的后果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卡夫食品是另一例。
2010年在以190亿美元收购吉百利后的几个月中,卡夫食品从证监会收到了对吉百利印度业务进行FCPA调查的传票。
FCPA–美国外国腐败实践法案FCPA-美国外国腐败实践法案概述美国外国腐败实践法案(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简称FCPA)于1977年通过,是美国政府旨在遏制并打击跨国公司向外国官员行贿以获取商业利益的腐败行为的一项法律。
FCPA不仅适用于美国公司在国外的活动,还适用于在美国境内上市的外国公司。
本文将从FCPA的起源、内涵、适用范围以及实施措施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
一、FCPA的起源FCPA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当时美国企业频繁地向外国政府官员行贿以获取商业利益,造成了国际市场的不公平竞争。
美国政府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制定了FCPA来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监管,保护正常贸易秩序。
二、FCPA的内涵1. 美国公司的禁止行为: FCPA明确规定了美国公司在国外行为中禁止行贿的准则。
根据FCPA,美国公司不能以任何形式向外国官员行贿,包括提供财物、礼品、娱乐等,以获取商业利益。
2. 外国公司的禁止行为: FCPA还规定了在美国境内上市的外国公司禁止行贿的准则。
外国公司在美国境内开展业务时,必须遵守FCPA的规定,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
3. 聘请中间人的风险: FCPA强调了对聘请中间人的风险管理。
如果聘请中间人进行商业交易,企业应当充分了解中间人的背景和行为是否符合FCPA的要求,避免因此而触犯法律。
三、FCPA的适用范围FCPA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美国境内上市的外国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必须遵守FCPA的规定。
2. 美国公司: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只要是受美国法律管辖的公司,都必须遵守FCPA。
3. 独立中间人:如果聘请了中间人来进行商业交易,FCPA也会适用于对他们的监管。
4. 美国公民和居民:不论身在何地,只要是美国公民或合法居民,都必须遵守FCPA。
四、FCPA的实施措施1. 建立合规程序: 公司应该建立合规程序,包括确保员工了解FCPA 的规定,制定反行贿政策和流程,并进行定期的培训。
集团歧视性的对外政策吸引外资的案例一、国际企业不合规被处罚的经典案例一些国际企业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不合规经营,遭到各国执法当局严厉处罚,其中的教训值得“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借鉴。
1、西门子贿赂门事件开启全球企业强化合规经营新里程2008年12月,德国西门子公司与美国、德国两地主管机关达成庭外和解,了结困扰西门子公司两年多的贿赂调查案。
西门子公司为此支付了16亿美元罚金,其中向美国、德国当局分别支付了8亿美元。
罚金总额创下了历史纪录,并保持到2016年。
同时,西门子公司监事会主席(相当于我国企业董事长)为首的20余高级管理人员被解除职务,有的还被追究刑事责任。
点评:反商业腐败是企业合规管理的重要领域。
这是一起因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FCPA)被罚的典型案例。
西门子为了在全球获得业务通过授权第三方向政府官员行贿,从而触犯了美国FCPA。
FCPA规定,禁止以支付、提供、承诺支付或授权第三方支付或提供金钱或任何有价值的事物的方式,向外国政府官员行贿以取得或者保留某种业务的行为。
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中国企业必须对FCPA所具有的“长臂管辖权”给予充分的重视,并采取措施防范相关风险。
西门子受罚后,由于事后持续实施有效的合规管控措施,包括展现坚决的领导层决心,投入资源加强合规组织与制度建设,开展有效的合规培训,从而成功摘去了“实质性内部控制缺陷”的标签,避免了其失去美国国内公共项目投标商的资格。
西门子建立并且实施了全面系统而且有效的合规体系,成为全球合规体系建设的样板。
2、BP因安全生产合规失灵导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大约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11名工作人员死亡,漏油持续了近3个月。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被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此事件称为环保界的“911”事件。
2015年,英国石油公司(BP)与美国濒临墨西哥湾的五个州达成187亿美元的和解协议,以有效终结该事故引发的多年索赔诉讼。
fcpa法案内容
FCPA即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条款:反贿赂条款和簿记、记录和内部控制等会计条款。
反贿赂条款禁止向外国官员提供、支付、承诺支付或授权支付任何款项,或提供、赠予、承诺或授权给予任何有价值的物品或利益,以获取或维持商业机会,或者获得不当利益。
会计条款要求美国证券发行人维护和保留能够准确、公正地反映其资产交易和处置情况的账簿、记录和账目,必须设计和维护一个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以确保其交易按照系在管理层的授权下进行,并保留必要的交易记录,以及根据证券法向证交会履行定期(年度和季度)报告义务。
此外,FCPA的管辖对象包括发行人及其管理人员、董事、雇员或代理人或代表该发行人行事的股东,以及美国国内单位及其管理人员、董事、雇员或代理人或代表该单位行事的股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还有疑问,建议查阅相关资料。
反海外腐败法行为守则反海外腐败法和当地反腐败法律一样,它的精神和其本身是一项包括汉斯美国员工和全球各隶属组织机构员工在内的汉斯全体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任何汉斯实体不得直接或间接向国外政府官员行贿,以利于从国外政府或官员获得任何形式的生意、特权等利益。
禁止事项《反海外腐败法》(”FCPA”)禁止美国公司实体进行以下贿赂行为:1.向国外官员提供支付金钱或其他任何有价值的的实物以帮助企业获取或保留某项业务以及获取任何不适当保障的特权。
2.向国外官员提供支付金钱或其他任何有价值的实物以帮助企业获取或保留有利的立法和规定以及其他有利的待遇(如:减免关税或有利的税务待遇)3.在知道全部或部分款项将直接或间接地支付给外国官员的情况下,向第三方支付金钱或其他任何有价值的实物以帮助企业获取或保留某项业务以及保障任何不适当的特权。
尽管FCPA是一部美国法律,受到一定的地域性司法限制,但全体汉斯实体和员工应当严格遵从。
同时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必须遵守FCPA。
处罚违反FCPA将会有严厉的处罚。
根据FCPA的规定,对于违反FCPA的公司,可以处以最高200万美金的罚款或是行贿所图谋利益两倍的罚金。
其他一些法规也可用于判处高额罚金。
对于违反FCPA的个人,可以刑事或民事罪名论处。
犯罪的个人将不受董事责任险的保护,不能从其雇主获得赔偿。
汉斯公司履行其义务严格执行FCPA。
因此,违反FCPA政策和程序的员工将受到不利的就业限制,包括依据开除。
定义“知道”FCPA禁止通过第三方行贿,如中介机构、承包商或投资伙伴。
知道全部或部分款项将直接或间接地支付给外国官员使之运用其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向第三方行贿属于违反FCPA。
“知道”应定义为意识到贿赂行为“基本上确定”发生或不恰当的支付行为极可能存在。
在这种标准下,任何个人或公司有意忽视或故意漠视公司的代理商、承包商和投资伙伴的违反FCPA的行为同样会受到相应惩罚。
因此,汉斯员工绝不可对任何违反FCPA的行为视而不见。
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FCPA)一、简介外国腐败实践法案(FCPA)是美国联邦法律,于1977年通过,由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共同制定。
FCPA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美国公司和其他外国公司向外国官员支付贿赂,以获取商业利益。
该法律还要求美国公司和其他外国公司实施反腐败程序,以确保它们不会受到腐败行为的影响。
二、适用范围FCPA适用于所有美国公司和其他外国公司,以及它们的雇员、代理人和其他代表。
该法律还要求美国公司和其他外国公司实施反腐败程序,以确保它们不会受到腐败行为的影响。
三、违规行为根据FCPA,美国公司和其他外国公司不得向外国官员支付贿赂,以获得商业利益。
此外,该法律还禁止美国公司和其他外国公司支付礼金、礼物、旅游和其他财务激励,以及任何形式的贿赂。
四、惩罚根据FCPA,任何违反该法的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违反FCPA的罪行可分为两种:行政罪行和刑事罪行。
行政罪行可能会导致诸如罚款、行政处罚和禁令等后果,而刑事罪行可能会导致监禁和重大罚款。
五、具体实施美国公司和其他外国公司应实施反腐败程序,以确保它们不会受到腐败行为的影响。
这些程序应包括建立内部管理机制,以确保公司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并实施有效的审计程序,以监督公司活动。
此外,公司还应建立反腐败策略,以确保其雇员和代理人符合FCPA的规定。
六、总结综上所述,FCPA是美国联邦法律,旨在防止美国公司和其他外国公司向外国官员支付贿赂,以获取商业利益。
该法律还要求美国公司和其他外国公司实施反腐败程序,以确保它们不会受到腐败行为的影响。
任何违反FCPA的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葛兰素史克案例分析【篇一:葛兰素史克案例分析】【事件介绍】葛兰素史克贿赂门发酵多家药企遭调查外资药企在华行贿风波愈演愈烈。
继葛兰素史克因涉嫌行贿被立案调查后,近日又传出辉瑞、罗氏、优时比等多家外资药企在中国多地办公地点遭工商部门到访。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数十家在华跨国药企早在2007年就签署了《药品推广行为准则》,但在销售额和高额提成的诱惑下,药企贿赂早已成为行业潜规则。
而此番多家外资药企遭工商调查,标志着在葛兰素史克之后,有关部门对制药行业贿赂行为调查行动的扩大。
多家外资药企传被调查此前,有消息称辉瑞、罗氏、优时比、诺华等多家外资药企正在接受商业贿赂调查。
不过,被点名的药企有的否认,有的称仅是例行的常规检查。
2013年7月19日,优时比的一位发言人证实,其上海办事处过去48小时内受到了工商部门的调查。
他们已对活跃在这个国家的几家制药公司展开了调查,其中既有中国公司,也有像我们这样的外国公司。
该发言人称,工商部门此次造访优时比上海办事处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合规信息。
而罗氏方面则表示,公司没有收到政府关于针对罗氏反腐调查的通知。
罗氏一名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 我们不知道中国正在对罗氏制药进行任何反腐败调查。
我们致力于保证罗氏制药全球所有员工遵守高标准的规则。
诺华的声明则称,中国政府部门尚未就反腐败一事与公司进行联系,诺华尚未受到相关调查,而外界所说的武汉办事处事实上没有受到任何政府部门的调查。
一家外资药企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葛兰素史克事件发生后,该公司在华多地办事处均被工商部门到访,但他强调仅是例行的常规检查。
之前每年也会到访两到三次,这种检查与葛兰素史克被调查的概念不同,一般是查看一些经营活动的材料。
药企在华行贿并非个案葛兰素史克在华行贿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据不完全统计,在葛兰素史克之前,强生、西门子、辉瑞、礼来等跨国药企都曾卷入在华涉嫌行贿风波。
有外资药企医药代表表示,在中国的这些外企,如果真的严格追究起来,几乎每个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商业贿赂问题,其实也不只是外企,行贿基本成为这个行业的潜规则。
[资料] 美国《反海外腐败法》/mag/preview.aspx?ArtID=5367ஸஸ美国《反海外腐败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缩写FCPA)制定于1977年,1988年修订,旨在限制美国公司和个人贿赂国外政府官员的行为,并对在美公开交易公司的财会制度做出规定。
ஸஸ美国纽约证交所1970年中期曾做过一项研究,发现有400余家美国公司承认曾向国外政府官员行贿,所涉总金额超过3亿美元。
有鉴于此,美国国会制定了《反海外腐败法》,以制止海外腐败行为,重建美国商业系统的公众信誉。
ஸஸF CPA规定,美国公民个人或某些海外股票发行者,如向外国官员支付财物,以达到获得或保留生意的目的,即属违法。
自1998年起,此法案亦对在美国境内向国外政府官员行贿的外国公司和个人适用。
ஸஸ法案对适用范围界定得非常明晰,行贿的对象是外国政府官员。
而外国官员指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或任何有政府职能的机构官员。
如果美国公司打交道的是外国王室成员、议员以及国有企业官员,美国司法部FCPA网页建议,应向司法部FCPA小组申请裁量是否属于“外国官员”范畴。
FCPA并不对行贿的是政府高官还是低级官员而有区别对待,哪怕受贿者是最底层的职员,亦同样被视为非法。
“重要的是行贿意图而不是受贿者级别。
”司法部网页上的解释说。
法案还规定,不得通过第三方向外国官员行贿,亦不得对通过第三方行贿视而不见或装作不知。
被确认违反法案的公司罚款最高可至200万美元,而故意违反该法案的个人(包括官员和公司管理人员)可处以高达10万美元的罚款,或最高5年的监禁,或两罚并用,并承担民事责任。
FCPA有关财会制度的规定则适用于在美上市公司,规定要求,上述公司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财会制度,并保留交易的财务记录,以防止产生非法开支。
由于这些条款的执法机关是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所以违反这些条款的处罚与大多数违反其他证券法律的处罚一样,违法者通常会被处以罚款,而无须承担刑事责任。
万方数据因上述原因而导致的行贿行为也就是违反了正当的市场竞争秩序,就可以定为行贿行为。
其次,严厉性。
这主要体现在对行贿行为的法律制裁上,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刑事责任。
对于犯罪的公司和其他商业实体,可处以最高200万美元的罚金;自然人则会被处以最高10万美元罚金和5年以下监禁。
而且,根据选择性罚款法的规定,罚金的数额可能会高出更多。
实际罚金可能会是行贿所图谋利益的两倍。
第二,民事责任。
司法部长或者SEC可以对行贿者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最高l万美元的罚款。
同时,在SEC提起的诉讼中,法院还可以判决追加罚款。
追加罚款的最高限额为:①违法所得总额;②违法情况严重时,限额为:对自然人,5000一10万美元,对其他人,5万一50万美元。
例如,此次SEC对艾利・丹尼森公司进行了行政和民事两项诉讼。
在行政诉讼的处理结果中,艾利被要求上缴27.3万美元,外加4.53万美元利息。
在民事诉讼中,艾利则被处以20万美元的罚款。
而在此前,SEC指控西门子在地铁列车和信号设备、高压传输线路、医疗设备等的销售上,在中国曾有行贿行为,西门子用13.45亿美元的“天价”罚金,向美国和德国的监管机构求得了一个和解,足见其制裁的力度。
此外,高额的罚金不仅对企业是一个制最后,行业自律性。
此次艾利案发之前,艾利亚洲区已经有数名高管由于不赞同艾利的运营方式而提出辞呈。
艾利公关部高级经理大卫-弗雷尔在给CBN的邮件中表示,艾利美国总部早在2005年就发现公司数个雇员行为可疑,并进行了调查和适当的惩戒。
同时艾利也向SEC和美国司法部主动报告了这些事项,请两家机构审查。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有问题的行为。
我们会对其进行调查和采取惩罚措施,并向SEC及司法部报告”,艾利新闻发言人说,“相信有道德的行为对于我们的名声和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将提供一系列的培训和报告程序,以帮助雇员作出正确决定。
我们的培训内容也包括《反海外腐败法》。
”中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也曾经指出,美国的制药公司在制定员工手册时,明确要求员工不得以行贿方式推销药品。
全国M P A c c 教学案例库案例编号:案例名称:西门子海外贿赂事件与反海外腐败法适用课程:《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选用课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或者《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 编写目的:通过本案例的教学引导学生在道德-利益冲突时的道德决策原则和方法以及职业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通过本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加深对企业中道德决策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社会文化和组织环境)的理解。
同时,在面临利益和道德权衡的伦理困境时,本案例也有助于他们在做出正确的道德决策。
此外,本案例资料也有助于学生掌握职业会计师针对客户的不道德行为是如何做出反应的。
知 识 点:跨国经营中的道德决策 反海外腐败法 职业会计师的职责关 键 词:海外贿赂 社会文化 组织环境 道德决策 会计师职业道德 案例摘要:作为世界著名的跨国企业,西门子近年来由于卷入海外商业贿赂案件中而备受世界瞩目。
尽管美国在1977年便通过了《反海外腐败法》,但在其他大多数国家,并没有类似的法律。
当某些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政府官员接受贿赂成为一种商业潜规则时,从道德意义上讲,跨国企业是否可以采取商业贿赂的办法以获得交易机会?审计师对于跨国企业的海外贿赂行为应该如何进行反应?这些问题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提供单位:重庆大学MPAcc 中心。
案例作者:辛清泉,博士,重庆大学MPACC 《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任课教师。
编写时间:2009年3月。
全国例库西门子海外贿赂事件与反海外腐败法一、案情简介西门子,一个百年品牌,一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跨国巨头之一,却在近年来不断卷入海外商业贿赂的漩涡之中。
据美国证券委员会调查指出,从上世纪90年代起,西门子开始通过系统的不法行为,以向官员行贿方式在全球开展业务。
美国证券委员会称,西门子行贿行为规模惊人,总计为超过290个项目或销售向各国政府官员行贿,涉及委内瑞拉、中国、以色列、尼日利亚、阿根廷、越南、俄罗斯、墨西哥等国。
《陷阱》案例精选——朗讯中国“贿赂事件”解读2004年4月6日,朗讯总部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文件中称,因为存在涉嫌违犯美国«反海外腐败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缩写为FCPA〕的内部治理不力行为,朗讯将解雇其中国区包括总裁戚道协、首席运营官关赫德、财务经理以及销售经理在内的4名高级治理人员——这是中国国内第一例跨国公司以违犯FCPA名义解雇高级雇员事件,路透社、美联社、道琼斯以及«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几乎都抢在第一时刻对此进行了报道。
朗讯中国事件起因于朗讯在沙特的贿赂丑闻——2003年8月,沙特Silki-La-Silki国家电信公司向纽约联邦法院递交起诉书,指控朗讯以及瑞士的ACEC公司在1995年至2002年期间,向沙特前邮政电报部部长阿里·艾·约哈尼行贿了价值1500万至2100万美元的现金和礼物。
作为回报,约哈尼做出了专门多有利于朗讯的决策,从而使朗讯在沙特无线通信市场上获得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生意——比如推动该国最大的上市公司沙特电信公司和朗讯合作,同时同意朗讯终止与Silki-La-Silki的一项合同,造成该公司6300万美元的缺失。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司法部的强大压力下,朗讯开始在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开始内部审计——这包括朗讯在巴西、中国、印度、印尼、菲律宾和俄罗斯等地的机构。
调查结果说明,在这些机构中,〝仅〞有朗讯中国涉嫌FCPA 的腐败行为。
朗讯随之自曝家丑。
我国媒体同样不甘人后——在这些连篇累牍的分析中,朗讯针对朗讯中国贿赂事件的危机公关,不仅在商圈内赢得了〝诚信〞的美誉,也被视为向中国商业环境〝潜规那么〞的公布挑战——然而,当我们平复下来,翻读一下近年来朗讯的一些重要事件〔譬如Winstar破产案,2001至2002年对其中国合作伙伴上海邮通、上海光通等的单方面撤资行动,华人工程师〝朗讯科技间谍案〞,涉嫌6.79亿美元假帐风波以及沙特贿赂丑闻等等〕,朗讯在其中的所作所为看起来并不总是如此的〝诚信〞;同时,中国差不多成为朗讯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的大市场,对其2003财年收入奉献已达11%,而朗讯中国又刚刚再次拿下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总价值超过3.5亿美元的多项重要合同,涉及朗讯几乎全部新一代网络产品和服务——因而此次公布触及中国商界乃至政界的讳区,就专门有可能令自己丧失在中国市场的诸多竞争优势。
第1篇一、引言体育法律作为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体育竞赛的公平公正、保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规范体育市场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世界范围内选取几个典型的体育法律案例,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我国体育法律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二、案例一:美国“辛普森案”——体育明星的法律困境1. 案件背景1994年,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辛普森因涉嫌谋杀前妻妮可·布朗和她的朋友罗纳德·高曼而被捕。
此案在美国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了体育界和法律界的焦点。
2. 案件分析(1)辛普森的法律困境辛普森作为体育明星,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法律压力。
一方面,他需要为自己的清白辩护,证明自己与犯罪无关;另一方面,他需要面对舆论的压力,维护自己的形象。
(2)案件对体育明星的影响此案对体育明星的法律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体育明星在面临法律问题时,需要更加注重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另一方面,体育组织和社会各界需要给予体育明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3. 案件启示(1)加强体育明星的法律教育体育明星在面临法律问题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素养。
因此,加强体育明星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是预防和减少体育明星法律问题的关键。
(2)关注体育明星的心理健康体育明星在面临法律困境时,往往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因此,社会各界应关注体育明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三、案例二:巴西“足球丑闻”——体育产业的法治挑战1. 案件背景2014年,巴西足球协会主席特韦德因涉嫌受贿被调查。
随后,巴西足球丑闻曝光,引发了一系列法律纠纷。
2. 案件分析(1)巴西足球丑闻的法律问题巴西足球丑闻涉及受贿、欺诈、非法经营等法律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巴西足球产业的法治环境。
(2)案件对体育产业的影响巴西足球丑闻对巴西足球产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一方面,巴西足球在国际赛场上的地位受到质疑;另一方面,巴西足球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跨境电商如何规避海外反腐败法律风险在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跨境电商行业蓬勃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法律挑战,其中海外反腐败法律风险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了解并有效规避这些风险,对于跨境电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海外反腐败法律。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严格的反腐败法规,旨在打击商业活动中的贿赂、欺诈等不正当行为。
例如美国的《反海外腐败法》(FCPA),其管辖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美国本土企业,还可能涵盖与美国有一定联系的外国企业。
那么,跨境电商企业为何容易陷入海外反腐败法律风险呢?一方面,跨境电商业务往往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商业文化和习惯可能导致企业在无意间触犯法律。
比如,在某些地区,给予小额礼物以促进业务合作可能被视为常见的商业行为,但在其他法律严格的地区,这可能被认定为贿赂。
另一方面,跨境电商企业在拓展市场时,可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为了获取订单或优惠条件,部分企业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从而陷入法律风险。
为了有效规避海外反腐败法律风险,跨境电商企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建立健全的内部合规制度是关键的第一步。
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反腐败政策和行为准则,将其传达给全体员工,并确保员工理解和遵守。
这些政策应当涵盖礼品赠送、商务招待、佣金支付等常见的业务场景,明确规定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是绝对禁止的。
同时,设立专门的合规部门或指定合规负责人,负责监督和执行合规政策,对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加强员工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要让员工清楚了解海外反腐败法律的要求以及企业的内部政策,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法律条款的解读、实际案例分析、风险识别和应对策略等。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更新,确保员工能够跟上法律和业务的变化。
在合作伙伴的选择和管理上,跨境电商企业需要谨慎行事。
在与供应商、经销商、代理商等合作之前,应当对其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了解其商业信誉和合规记录。
在合作过程中,通过合同条款明确双方在反腐败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并对合作伙伴的行为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