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腾飞 千年梦圆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考点五修辞、仿写与对联题型:修辞、仿写、对联题型一修辞1.(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柏坡岭下,这一带村庄____________(紧密/稠密),相距多在三四华里,且沿滹沱河分布。
这里依山傍水,滩地肥美,稻麦两熟。
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利于____________(保障/保险)军民的经济供给,为党中央驻地提供物质基础。
西柏坡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坐落在一片向阳的形状如马蹄的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比较隐蔽,此处西扼太行群山,东临冀中平原,交通便利,易守难攻。
西柏坡(甲)适宜危急时刻向深山转移。
(乙)便于顺利时向城市进军。
西柏坡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朽贡献。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2)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只有才B.既就C.因为所以D.既又(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2022·江苏常州·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文字,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①法国女作家萨冈写的小说《你好,忧愁》说的是一个少女和她老爸的故事。
②由于这部小说,风情优雅的法国又多了一种“萨冈式微笑”。
③萨冈为搅动她情绪的温柔和烦恼起了一个美丽而庄重的名字:忧愁。
④去掉她有些玩世不恭的意味,与忧愁优雅地握手,是不错的选择,与其为之烦恼,不如说一声“你好,忧愁”。
⑤能拥抱欢乐,与忧愁握手,距离“只生欢喜不生愁”还会远吗?(摘自新浪博客)A.①句的主语是“法国女作家萨冈”。
B.②句中“萨冈式微笑”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与其为之烦恼,不如说一声“你好,忧愁”——这句话是选择复句。
D.“风情优雅”“美丽而庄重”“拥抱欢乐”分别是主谓、并列、补充短语。
3.(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括号内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航天的诗中国航天的诗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1.满江红—神舟颂2.神剑扬威,举国赞,英雄航天。
苍穹处,日月同辉,漫步其间。
高擎红旗展国威,伴星环顾千里短。
如约归,何言乾坤大,任往返。
3.兴伟业,争尖端;强军力,勇登攀。
使命高一切,重任在肩。
民族复兴征程远,众志成城莫等闲。
指明日,待我筑新宇,天庭看。
4.浣溪沙—航天英雄赞5.群英广智聚东风,神剑怒啸上九重。
捷报频传庆成功。
6.中华儿女多奇志,漫步寰宇问苍穹。
赶超俄美共繁荣。
7.柳梢青—梦圆8.日月张灯,群星结彩,宇路丹霞。
广袖新裁,仙履列阵,琼管瑶琶。
9.神舟威震天崖。
庆龙子,圆梦飞槎。
往矣加林!惊乎山姆?看我中华。
10.采桑子—庆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11.天庭漫步巡寰宇,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举国欢庆尽开颜。
12.航天儿女多奇志,个个争先,我也争先。
还建新宇天庭间。
13.采桑子—致中国航天14.嫦娥彩袖舞天边,万户英魂冲云巅。
东方红号唱九天。
15.长征火箭力拔山,神舟载人把梦圆。
探月工程谱新篇。
16.“神舟六号”二首17.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我国两名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天空飞行5天,进行多项科学实验。
18.联袂飞天鲲与龙,神舟再次问苍穹。
穿巡两室人良好,品嚼三餐味淡浓。
邃密先科毫不苟,探求洪宇奥无穷。
仙槎列列排云上,载我诗情到碧空。
19.总书记与航天员天地对话20.神舟霹雳双雄御,望了长空,摄了长空,拳拳牵挂魏阙中。
一声辛苦云霄暖,腾起海龙,凯还海龙,天地灵犀一语通。
21.“嫦娥一号”升空22.月远天遥何所旅?华夏新星,问讯蟾宫兔。
望断家乡思万缕,缤纷化作长虹舞。
愿借天槎琼宇去,跨越时空,银汉深深处。
接回牛郎和织女,团圆美满人间住。
23.“嫦娥一号”发回首张月面照片24.魂冷精香光皎洁,自古多情伤对月。
纵多少骛骋神思,天隔绝,面未谒,空怅望阴晴圆缺。
对镜临窗真影得,目秀眉清情切切。
来年舟楫访寒宫,探金鳖,采玉玦,树一柄和平使节。
神州腾飞千年梦圆神州腾飞千年梦圆篇一:新时代的起航神州大地,千百年来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
新时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的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腾飞。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无不展示着神州大地焕发勃发的生机与活力。
千年之梦,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篇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自古以来,中华儿女都有着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
近代以来,因外族侵略和内忧外患,我们曾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但是,历经磨难的神州大地始终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
现在,我们终于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已经开始,千年的梦想即将圆满。
篇三:科技创新的推动力在新的时代里,科技创新成为了推动神州腾飞的重要力量。
我们正日益崛起为一个科技强国,不断取得在各个领域的突破与进步。
无论是航天技术、人工智能还是生物科技,我们都在不断追求创新,在科技的浪潮中书写着新的辉煌。
篇四:文化自信的煌煌辉煌神州大地素以拥有悠久而璀璨的文化传统而闻名于世。
在新时代,我们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现给世界。
从春节晚会到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我们一直在倡导和传递文化自信,为神州的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
篇五:人民幸福的增长神州腾飞千年梦圆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们致力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现在,绝大多数人民已经告别了过去的穷困和艰苦,享受着稳定的工作、舒适的生活、美好的教育和健康的医疗服务。
篇六:国际影响的增强神州腾飞千年梦圆,不仅使国家自身得到了快速发展,也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我们的国际地位与越来越加坚固,正成为全球事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我们参与国际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神州腾飞千年梦圆,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让千年的梦想在我们的努力下变成现实,让神州更加繁荣昌盛!。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梦圆飞天》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梦圆飞天》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1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5、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二、教学重难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挂图、录象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自古人类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小鸟一样飞上蓝天,20xx年10月15日这天,随着“神州”5号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飞天梦(板书课题:5梦圆飞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2、那激动人心的事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神州”5号及杨利伟的情况。
(二)自读课文(自学要求)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怎样描写的?(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3、指名读描写了激动人心的场面。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写生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六)精读感悟1、学习第一段(1)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设计优秀5篇《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在快速默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体会炎黄子孙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明白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新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题目中的“梦”指的是什么?“圆”是什么意思?那整个题目的意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圆了,它体现在哪些事件上?(神五、神六、神七成功飞天)当你知道我们的飞天梦圆了,你什么心情?好,就让我们自豪的告诉全世界-----(再次齐读课题)(二)自读自悟:教师:飞天梦想的实现并不是仅仅经历了十年、几十年,而是历经了数千年之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种激动、自豪的感情走进炎黄子孙千年缘梦的历程,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更多的情感。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书105页,在读文之前,我们先看看文前的阅读提示,谁愿意为大家读一遍。
这个阅读提示比较繁杂,老师整理了一下,谁愿意读一遍。
(出示幻灯片)阅读提示:(1)默读课文,想一想,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2)在炎黄子孙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边读边思考,画出让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悟。
教师:阅读要求读懂了吗?好,开始自己学习,如果有拿不准的地方,可以小组内研究研究。
(三)交流、感悟。
1、教师:看大家学得非常投入,谁愿意第一个说一说i,我们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教师相机板书)2、飞天的梦想从古到今历经了千年之久,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梦感悟到了什么呢?学生汇报读书感悟,教师相机点拨,提升感悟,指导朗读。
统编版《千年梦圆在今朝》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千年梦圆在今朝》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课文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猝然长逝”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3.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其伟大意义。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体会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比如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等。
例如,文中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飞天梦想,到明代万户尝试利用火箭飞行,再到新中国成立后航天事业的逐步发展,这种清晰的时间脉络有助于学生梳理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
像“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这一事件明确地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难点理解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的内涵。
例如,航天工程是一个极其复杂且高风险的工程,需要众多人员长时间的默默付出。
像“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航天航空科技的诗句1、清平乐·赞嫦娥四号探月圆满成功嫦娥四号,探月争分秒。
万里征途精准到,玉兔后宫热闹。
神州梦想千年,今朝国盛方圆。
华夏民族豪迈,广寒信步如闲。
2、七律·载人航天航天探路千般险,一步失周葬宇间。
火海刀山难确步,惊涛骇浪敢争先。
孤身勇闯黄泉路,群胆直迎地獄关。
火箭升空零故障,神州科技创新篇。
3、天问苍穹上,摘星银汉中。
牵心三百日,惊世一奇功。
着陆传佳讯,扬威映彩虹。
虽然人老暮,乐亦似黄童。
4、天问穿云汉,扶摇越九重。
荧屏传喜讯,玉宇跃神龙。
探秘游星海,寻奇访太空。
炎黄留印迹,来往设行宫。
5、采桑子—庆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天庭漫步巡寰宇,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举国欢庆尽开颜。
航天儿女多奇志,个个争先,我也争先。
还建新宇天庭间。
6、浣溪沙•致中国航天嫦娥彩袖舞天边,万户英魂冲云巅。
东方红号唱九天。
长征火箭力拔山,神舟载人把梦圆。
探月工程谱新篇。
7、久盼扶摇日,穿云出九垓。
喜眸应有泪,坚忍不需猜。
回首百年已,擎天一箭开。
星空亦多险,无敢忘忧怀。
8、柳梢青—梦圆日月张灯,群星结彩,宇路丹霞。
广袖新裁,仙履列阵,琼管瑶琶。
神舟威震天崖。
庆龙子,圆梦飞槎。
往矣加林!惊乎山姆?看我中华。
9、宇宙间何有,千年问到今。
祝融登远陆,华夏喜佳音。
探秘先锋勇,航天俊杰任。
广寒惊秀目,屈子汩罗钦。
10、七绝·东方红神州大地惊雷响,火箭轰鸣震四方。
一步登天开宇路,东方红曲太空扬。
11、七绝·飞天梦中华千载梦飞天,托寄嫦娥上月间。
每到中秋抬首望,太空何日舞翩跹。
12、七律·遨游太空改革开放神州变,百业繁荣教育先。
科技精英功绩著,航天探索步伐坚。
天宫北斗观环宇,玉兔嫦娥步月园。
落后亡国千古训,遨游星际永扬帆。
13、一梦千年现,雄心系祝融。
追风三亿远,探火五星红。
绕落巡天外,行眠控地中。
勇攀科技树,硕果满枝隆。
14、浣溪沙—航天英雄赞群英广智聚东风,神剑怒啸上九重。
捷报频传庆成功。
六年级语文第十九课课堂笔记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平时你们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今天,老师想请教你们两个问题,平时你们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生自由说)老师也喜欢看,因为电视不仅有精彩的画面,还有丰富的知识。
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它也是我们课本第十九课要到达的地方。
板书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梦指的是航天梦;圆指的是实现梦;为什么时隔千年?;千年的梦指什么?)同学们真会思考!还有谁愿意来说说你的疑问?(预设:中国航天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了怎么样的努力?在这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同学们的疑问很有价值!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寻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同桌互读生字词。
开火车复习生字词。
再读课文,画出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反复读;标出序号,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研读课文,领悟大意。
浏览课文,找寻梦圆过程。
找到那些段落写到了千年梦圆的?(17——25)其他段落写的是什么?(前人追求梦想的艰辛历程。
)细读24——25节,了解梦圆经过。
(1)自读课文,回答:神舟五号和七号载着千年梦想飞上太空的经过是怎样的?用笔画出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实在不理解的可以打上“?”。
(2)交流、讨论:将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消息轰动了全世界。
人们都怎样?(国人欢呼;举国沸腾;华夏儿女落实了千年的梦想;炎黄子孙在太空中留下了美丽的倩影;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了。
)读到这里,你此时的心情怎样?(激动、自豪、骄傲)这样的心情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心潮澎湃!谁来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四至六小节。
指名读、齐读。
(4)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神舟五号升空的壮丽景象。
(课件播放)看了这样的实况录像,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说一说。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千年梦”指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飞离地球、漫游太空的企图。
“千年梦圆在今朝”说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企图在无数航天人的努力下,现在终于实现。
以下是作者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飞离地球、漫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企图。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富有豪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于千百年的岁月流转当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他用四十七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叫人点火发射。
随着一声巨响,他消逝在了火焰和烟雾中。
尽管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但万户仍旧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震动和鼓励着人们。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进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舍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出现出勃勃生气。
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孤寂而广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期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行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当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清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神州腾飞千年梦圆
翻开中国近代史这幅长长的画卷,几多哀怨,几多屈辱,比黄河还要曲折,比大海还要苦涩。
做为一个中国人,是不会也不应该忘记历史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被人嘲笑的”东亚病夫........一切的一切,都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褪,反而显得愈加清晰,愈加深刻。
神舟五号在记忆中稍稍有些模糊,或许是那时还是一个懵懂的孩子,还不知其真正意义是什么,有几分遥不可及的感觉,但神六让人感觉那么真实与贴切,仿佛自己也是这伟大壮举所做出贡献中的一份子。
是啊,确实是一份子,在担心与紧张,兴奋,激动........编织下的心情网,更多的还是祝福,祝福神六,祝福中华!2005年10月12日,那是一个让全国人民翘首以待的日子,是一个让全世界媒体高度关注的日子。
费俊龙、聂海胜的英姿在雪中变得更加挺拔,让人充满了向往和憧憬,从神五到神六有多少人呕心沥血,又有多少人兢兢业业、奋斗不息,还有多少血多少泪更是鲜为人知。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航天员,这个响亮而又令人羡慕的名称,背后有多少艰辛与苦涩,有多少泪水与汗水,又需要多大的勇气与耐力。
今天,他们终于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
龙的传人化悲痛为力量,逆境出人才,经过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努力,使中国有了如此辉煌的成就。
用英勇无比来形容两位宇航员,那是不够的;用视死如归来形容两位宇航员,那是不准确的;用智勇双全来形容两位宇航员,太少了,太薄了,我的学识真的太浅薄了,几乎找不到一个确切的词语来形容中国人心中的英雄――费俊龙、聂海胜。
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实在是不胜枚举,或许我用一辈子去学都学不完。
我是不幸的,因为我不可能成为宇航员去探索天空;可我也是幸福的,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