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核心分类和世界三大检索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9
一、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一、“北大核心”: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即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每四年修订一次,目前是2008版。
二、“南大核心”: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五、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七、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目前国内公认的比较权威的三个核心期刊体系:中文核心、CSSCI、CSCD。
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主评的一个核心刊物数据库,又称作北大核心。
这个数据库是国内最全面的,它包含各行各业。
四年评选一次,暂时以2008中文核心为准。
中国科技核心,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评的一个核心期刊数据库,又称作统计源核心。
这个数据库,主要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刊物。
另外,有行业限制,比如科技核心,医学的都承认,但是其他行业,很多不认可的,只是按照普通刊物算。
两年评选一次,暂时以2010年科技核心为准。
你可以到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官方网站上下载最新的核心目录。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两年评选一次,来源期刊(2010-2011年)527种,扩展版来源期刊(2010-2011年)172种。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每两年评选一次。
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
扩展库的来源期刊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优秀的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共遴选了1124 种期刊,其中英文刊110种,中文刊1014种;核心库期刊751种(以C为标记)扩展库期刊373种(以E为表记)。
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转自】SCI(科学引文索引)、El(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1、科学引文索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 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1)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 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 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 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SCI 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根据SCI 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
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 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 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 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 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 种期刊。
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印刷版(SCI) 双月刊3,500 种联机版(SciSearch)周更新5,600种光盘版(带文摘)(SCICDE)月更新3,500种(同印刷版)网络版(SCIExpanded)周更新5,600种(同联机版)部分科研工作者将SCI戏称为STUPID CHINESE IDE A上世纪80年代末由南京大学最先将SCI 引入科研评价体系。
世界三大检索SCI、EI 、ISTP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收录论文的状况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单位和科研人员自身的成就、水平以及进行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
因此,得到了从国家、单位到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发表SCI、EI等世界著名的检索系统收录我国论文的年度统计和分析研究报告;一些单位或机构也相继建立了奖励激励机制,制定了教师和科研队伍建设中其论文被收录的质量和数量指标,鼓励科研人员提高论文发表的档次和水平,以此提高国家、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国家年度研究报告的发布和各单位奖励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科研水平特别是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使三大系统收录我国论文的数量多年来均保持了较高的年增长速度,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科技进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尽管以SCI等三大检索系统收录文献的数量来评价一个单位的整体科研水平还存在某些局限性或甚至片面性,但仍不失为一个反映其科研状况或引导科研方向的重要指标。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检索系统之一,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简介一、论文进入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的意义SCI、EI数据库由于其收录范围较广,数据库质量较好,所以是国内申报、评审和鉴定科研项目常用的数据库。
论文进入该系统有以下意义:(1)加大论文信息传播的力度、速度和广度,吸引读者,拓宽国内外的读者面,提高论文及期刊在国内外的被引频次;(2)引起期刊重视,提高作者论文的采用率;(3)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科学研究工作;(4)促进论文编写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与国际文献接轨;(5)提高论文及期刊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6)提高作者、期刊、工作单位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
二、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简介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于1957年美国人 E.加菲尔德创立的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超链接地址)编辑出版的。
共包括三大引文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以及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是一种国际性的、多学科的综合性索引。
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等诸多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8500多种学术期刊。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来看可分为SCI 和SCI-E 。
SCI是指来源期刊为3500种左右的SCI印刷版和SCI 光盘版。
SCI-E的全称是SCI-Expanded,又称SCI Search ,是SCI的扩展库,有来源期刊5300种,可通过国际联机和国际互联网进行检索。
书本式SCI分为双月刊、年度累积本和多年累积本等三种形式,内容都包括五个部分:引文索引、专利引文索引、来源索引、机构索引和轮排主题索引。
SCI不仅是一种大型的文献检索工具,而且是引文分析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之一。
三大检索工具(SCI、EI、ISTP)一.三大检索工具及相关数据库介绍'1.三大检索工具简介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 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 、ISTP 、Ei、ISR 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
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 收录的论文与SCI 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1993年起不再把ISR 作为论文的统计源。
而其中的SCI 、ISTP 、Ei 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 ,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
它创建于1961 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45 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 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 ,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创刊于1978 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
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
从1990-2003 年间,ISTP 和ISSHP( 后文将要讲到ISSHP) 共收录了60 ,000 个会议的近300 万篇论文的信息。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 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 编辑出版。
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 ,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2.与三大检索工具相关的其它数据库介绍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创刊于1969 年,收录数据从1956 年至今;是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
四大检索系统-SCI-ISTP检索-EI检索-ISR索引四大检索系统是指《科学引文索引》(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工程索引》(El--The Engineering Index),《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科学评论索引》(ISR--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
四大检索系统各有所长,SCI以不仅能提供文献检索功能,还能通过引文反映文献之间的关系而著称;El以收录工程类文献见长;ISTP收录国际会议论文;ISR专门收录综述评论方面的文献。
通常我们所说的四大检索系统主要指SCI,EI,ISTP,ISR的印刷版本或光盘版(光盘版的内容与印刷本的内容一致)。
四大检索系统在我国的知名度很高,除了它们本身已被国际权威机构公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从1989年起,每年以SCI,EI,ISTP(鉴于ISR收录的期刊和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数量较少,每年约200篇,因此未选ISR为论文统计源)光盘收录的期刊及论文为统计源,对我国发表在国内外的论文进行了大规模的统计分析,并按种类数量指标的大小排出各高校、科研机构及论文作者学术活动和论文水平的名次表,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形式发表,这就是所谓的“学术榜”。
随后,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等人在上述三大检索系统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人文社科的检索工具《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及(人文社会科学会议录索引)(ISSHP),并按年度相继发表了《中国大学评价),引起了社会各界和高校的广泛关注。
因此,了解这些权威检索工具收录期刊的原则,掌握其检索方法有助于研究人员随时把握世界先进的研究成果,针对“学术榜”的来源期刊投稿,使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所利用,对于提高个人或单位的整体学术水平都会起到相当的推动作用。
一.三大检索工具及相关数据库介绍1.三大检索工具简介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 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 、ISTP 、Ei、ISR 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
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 收录的论文与SCI 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1993年起不再把ISR 作为论文的统计源。
而其中的SCI 、ISTP 、Ei 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 ,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
它创建于1961 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45 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 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ISTP ,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创刊于1978 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
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
从1990-2003 年间,ISTP 和ISSHP( 后文将要讲到ISSHP) 共收录了60 ,000 个会议的近300 万篇论文的信息。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 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 编辑出版。
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 ,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2.与三大检索工具相关的其它数据库介绍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创刊于1969 年,收录数据从1956 年至今;是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
三大检索SCI、EI、ISTP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1.1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
SCI创刊于1961年,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
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
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
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
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
如何查询期刊是否是SCI或SCIE?登录THOMSON REUTERS网站,输入搜索词,并选择搜索词类型(Title Word,Full Journal Title,或者ISSN),点击搜索即可查询该期刊是否是SCI或SCIE。
SCI收录论文统计情况概述2013年,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39种,比2012年增加了4种。
国内七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国外三大检索工具: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国际三大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目前已积累从 1989 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300 万条,引文记录近 1700万条。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确。
系统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还提供了数据链接机制,支持用户获取全文。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供使用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是我国第一个引文数据库。
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CSCD出版了我国的第一本印刷本《中国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出版了我国第一张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检索光盘,1999年出版了基于CSCD和SCI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制作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2003年CSCD上网服务,推出了网络版,2005年CSCD出版了《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
2007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与美国Thomson-Reuters Scientific合作,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将以ISI Web of Knowledge 为平台,实现与Web of Science的跨库检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是ISI Web of Knowledge 平台上第一个非英文语种的数据库。
覆盖时间范围数据情况年增长情况1989-2001期刊论文题录及中文(中国人)引文数据2002-期刊论文文摘及全部引文数据年增长论文记录20余万条,引文记录约250万余条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已在我国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课题查新、基金资助、项目评估、成果申报、人才选拔以及文献计量与评价研究等多方面作为权威文献检索工具获得广泛应用。
主要包括:·自然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指定查询库;·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申报人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指定查询库;·众多高校及科研机构职称评审、成果申报、晋级考评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查询库。
·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查询库;·教育部学科评估查询库·教育部长江学者·中科院百人计划《CAJ-CD规范》《CAJ-CD规范》是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社为了利于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对文献数据进行交换、处理、检索、评价和利用而制定的一套技术规范。
1999年,新闻出版署发文要求所有进入光盘版的期刊参照执行。
这一规范规定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主要项目的名称、代码、标识和编排格式,提出了各类文献的选用项目及其在印刷期刊上排印位置的建议。
自然科学史所主办的两种期刊在参照执行《CAJ-CD 规范》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参考文献的规范化。
《CAJ-CD规范》要求参考文献所有著录项目必须齐全,而古籍在著录时较困难。
此外,有些科技史工作者在引用文献时往往忽视文献的责任者(尤其是第二、三责任者)、出版地等要素的著录。
近年来,编辑部在两刊中均参照执行《CAJ-CD规范》,并重点处理加工《中国科技史料》文稿中的参考文献。
编辑部希望研究人员能够按照两刊《作者须知》规范论文的要求进行写作。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英文简称CAJ-CD)是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以电子期刊方式按月连续出版的多功能学术期刊全文文献检索系统,它荟萃国内中、英文核心期刊和专业特色期刊3000余种,分为理工(分A、B、C三辑)、农业、医药卫生、经济法律与政治、文史哲、教育与社科综合八个专辑,按月定期出版发行。
中国气象局图书馆已被授权为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咨询二级站,收藏了理工A、理工B和农业三个专辑,各专辑具体内容如下:1、理工A辑内容:数学、力学、物理、天文、生物、气象、地理、地质、海洋、电子、无线电、激光、半导体、通讯、计算机、自动化、信息处理与管理、理科综合。
2、理工B辑内容:化学、化工、矿冶、金属、石油、天然气、煤炭、轻工、环境、材料。
3、农业辑内容: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渔业、水产、植保、园艺、水利、农机、生态、生物。
“双效”“双百”“双奖”“双高”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2001年建设了一个宝塔形的“中国期刊方阵”,“方阵”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双效”期刊,就是选取10%~15%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重点期刊,大约1000种,这是“中国期刊方阵”的基础;第二个层面是“双百”期刊,就是每两年评选的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和全国百种重点科技期刊,约200种;第三层面是“双奖”期刊,就是荣获“国家期刊奖”和“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约100种,实际上是国内的名牌期刊;第四个层面是“双高”期刊,就是高科技和高水平的期刊,约50种,可以作为创立有世界影响的名牌期刊的基础。
争取经过5年的努力,创10~20个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名牌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核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多家单位共同主持完成的研究项目。
是在深入研究核心期刊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选出并收录的该学科论文数量较多,文摘率、引文率、读者利用率相对高,在本学科学术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期刊。
自1992年出版第一版到目前已出版5版,2008版共收入73个学科的1983种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CSSCI 科学引文索引是从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上,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引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走向,评价科学研究质量,为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与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
2000年该项目完成了CSSCI引文数据库的构建工作,相继研制成功了CSSCI数据库网络版和光盘版。
经过数年的努力,现已开发的CSSCI(1998—2004年)7年数据并在国际互联网上和国内电讯网上向社会各界提供多种形式的查询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该项成果填补了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标。
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100多个单位购买使用,并将CSSCI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职称、项目、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
作为我国社会科学主要文献信息统计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 CSSCI提供多种信息查询、检索途径,可以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国内社会科学研究前沿信息和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为社会科学管理者提供地区、机构、学科、学者等多种类型的统计分析数据,从而为制定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科研政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参考。
目前南京大学CSSCI数据库已向社会开展服务,服务项目有网上包库(包库机构在限定的IP地址范围内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任意时间段使用CSSCI数据库)、网上查询(非包库用户通过网络查询CSSCI数据库);委托查询(用户委托南京大学代为查询CSSCI数据库,出具查询报告)、手机查询(中国移动手机用户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形式查询CSSCI数据库),详情可登录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网站查询。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出版的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
目前已出版了2004版和2008版,2008版共收入24个学科的386种期刊。
但是任何评价体系都会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核心期刊的评选也不例外,不绝对化。
因此,在使用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对学术论文进行评价时应注意其局限性,并结合其他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
该数据库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精心挑选有代表性的权威的科技期刊作为数据源,声称这些数据源包括了世界上90%以上的重要的科技文献,所以被它收录的论文具有较高的质量,代表了当时有关领域的先进水平。
包括了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不但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以及出版信息等,而且还收录每篇论文引用文献的信息,建立了引文索引。
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
SCI创刊于1961年。
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所以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成为科研评价和的一种依据。
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机构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他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