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14.61 MB
- 文档页数:57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一、课程介绍1.1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1.2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为后续医学课程打下基础。
1.3 适用对象:医学院校学生二、教学内容2.1 教学大纲:第一部分:绪论1.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2.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第二部分:运动系统1. 骨骼系统2. 肌肉系统第三部分:神经系统1. 脑2. 脊髓3. 神经系统周围部分第四部分:内分泌系统1. 内分泌腺2. 激素的作用第五部分:血液循环系统1. 心脏2. 血管3. 血液第六部分:呼吸系统1. 呼吸道2. 肺第七部分:消化系统1. 口腔2. 食管3. 胃4. 小肠5. 大肠6. 肝、胆、胰第八部分:泌尿系统1. 肾2. 输尿管3. 膀胱4. 尿道第九部分:生殖系统1. 男性生殖系统2. 女性生殖系统第十部分:感官系统1. 视觉器官2. 听觉器官3. 嗅觉器官第十一部分: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1. 神经系统调节2. 内分泌系统调节第十二部分:局部解剖与器官移植1. 局部解剖2. 器官移植第十三部分:衰老与死亡1. 衰老2. 死亡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难点: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节机制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3.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人体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4.2 考试成绩: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
5.2 辅助教材:如解剖图谱、生理实验指导等。
5.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5.4 实验室资源: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
六、教学安排6.1 课时安排:共计64课时,其中理论课48课时,实验课16课时。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第四章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第五章循环系统生理第六章呼吸系统生理第七章消化系统生理第八章机体的体温与调节第九章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第十章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第十一章特殊感觉器官的解剖与生理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第十三章生殖系统第一章绪论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
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
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第一节细胞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简述主动运转的特点: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载体: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原发性: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间接利用ATP)【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等。
跨膜信号传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电压、化学、机械门控通道2由膜受体、G蛋白和G 蛋白效应分子组成的3酶耦联受体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毁灭,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成为~,分为G1、S、G2、M四期。
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第二节基本组织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问答题1.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是什么?2.怎样理解人体的方位和切面?3.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它们与机体生理活动有何关系?4.人体机能的调节有几种方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第二章人体的基本结构一、名词解释1.闰盘 2.肌节 3.内皮 4.间皮 5.三联体 6.尼氏体 7.腺体 8.神经原纤维9.单纯扩散 10.主动转运二、问答题1.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特点。
2.比较内皮和间皮的异同点。
3.试述成纤维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试述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5.试述肥大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6.试比较三种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
7.简述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理。
8.试述骨骼肌肌原纤维中肌丝的分子结构。
运动系统一、名词解释1.骨膜 2.红骨髓3.拮抗肌、协同肌二、问答题1.椎骨的共同结构有哪些?2.简述鼻旁窦的名称及其开口部位。
3.颅骨可区分为哪两部分?各部由哪些骨组成?4.老人为什么比儿童易发生骨折?5.髋骨由哪几部分构成?6.椎间孔的构成及其通行物是什么?7.简述胸廓的组成及功能。
8.简述关节的基本结构。
9.简述髋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方式。
10.简述肩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11.简述脊柱的组成及功能。
12. 简述骨盆的组成及功能。
13. 全身肌的分部及各部主要肌的名称。
第三章神经系统一、名词解释1.等张收缩 2.等长收缩 3.单收缩 4.强直收缩 5.刺激 6.反应 7.兴奋 8.兴奋性 9.极化10.去极化 11.超极化 12.复极化 13.脊髓休克 14.反射与反射弧15.灰质 16.突触1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19.白质 20.神经节 21.神经束 22.神经核23.去大脑僵直 24.受体25.递质二、问答题1.兴奋性和兴奋的含义如何?2.试述引起兴奋的条件。
3.什么是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它们产生的机制如何?4.试述神经纤维传导的基本特征。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一、消化系统的一般结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二、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由大块→小块;由干→湿;通过咬切、磨碎、吞咽、胃肠蠕动运送下行→排出。
化学性消化:复杂的大分子物质(消化)→简单的小分子物质。
三、功能:消化食物、摄取营养、排除残渣及防御、内分泌。
1、舌(tongue)是位于口腔底的肌性器官2、舌的功能:搅拌、吞咽、发音、味觉。
舌尖舌体舌根牙的构造:釉质牙冠牙质牙颈牙根牙腔牙髓、牙根管牙更尖牙的功能:咬切、撕裂、研磨食物和协助发音等。
五、小肠small intestine 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成人的小肠全长约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第二节消化腺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属外分泌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胰、肝和肠腺等。
胃腺和肠腺存在于消化管的管壁内,属管内腺,而唾液腺、肝和胰则位于消化管之外,属管外腺,它们分泌的消化液均进入消化管。
第二部分消化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例如:蛋白质→氨基酸和多肽;糖类→葡萄糖或果糖;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一、概念及方式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加工、分解的过程。
吸收:消化后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机械消化: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将食物粉碎、搅拌和推进的过程。
(形变)化学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将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
(质变)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系统除了消化和吸收两大功能外,还有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二、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一般生理特性: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2、自律性3、紧张性4、富有伸展性5、对某些理化刺激较敏感三.消化腺及其分泌功能:1、改变pH 2、分解作用3、稀释食物4、分泌黏液、抗体和液体,保护作用分泌为耗能过程四、胃肠激素消化管也是身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
胃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它们的化学结构属于肽类。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绪论问答题1.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是什么?2.学习本门课程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有哪些?3.怎样理解人体的方位和切面?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它们与机体生理活动有何关系?5.人体机能的调节有几种方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第一章运动系统一、名词解释1.肌节、2、肌质网、3.横小管、4、三联体、5.拮抗肌、协同肌、6.运动终板二、问答题1.颈椎、胸椎、腰椎各有何主要特征?2.简述鼻旁窦的名称及其开口部位。
3.颅骨可区分为哪两部分?各部由哪些骨组成?4.腕骨有哪几块?5.肋可区分为哪几类?肋由什么构成?肋弓是怎样形成的?6.肱骨体骨折易损伤哪个神经?为什么?7.骨由哪几部分构成?8.椎间孔的构成及其通行物是什么?9.不成对的脑颅骨有哪些?颅顶面观有哪几条缝?10.说明胸廓的组成及功能。
11.老人为什么比儿童易发生骨折?12. 说明关节的基本结构。
13.试述成人的骨与骨连结有哪些特点是与直立、行走、劳动相适应的?14. 简述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理。
第二章神经系统一、名词解释1.脊髓休克、2.反射与反射弧、3.神经元、4.突触、5.神经纤维、6.神经传导束7.白质、8.灰质、9.皮质、10.神经核、11.神经节、12.神经13.网状结构、14.边缘系统、15.内囊、16.马尾、17.锥体系18锥体外系19.节前纤维、19.节后纤维、20.交感干、21. 去大脑僵直、22. 等张收缩、23.等长收缩24.单收缩、25.强直收缩、26.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2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二、问答题1.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脊髓位于什么部位?什么叫脊髓圆锥?3.脊髓横切面上灰质可分哪几部?各有哪些主要神经核?4.在脊髓前、后、外侧索各有哪些主要纤维束(传导束)?5.脑由哪几部分组成?什么叫脑干?6.延髓有哪些脑神经核?延髓脑神经核与哪些脑神经相联系?7.脑桥有哪几对脑神经核?它与哪几对脑神经相联系?8.中脑与哪几对脑神经相联系?有哪几对脑神经核?9.古、旧、新小脑各有什么功能?10.间脑包括哪几部分?11.下丘脑包括哪几部分?下丘脑是什么中枢?12.大脑半球借哪些沟区分为哪几个叶?额叶主要有哪几个回?13.大脑半球顶叶、颞叶主要有哪些回?14.大脑皮质中的古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各指哪些部分?15.试述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生命活动的过程、机制、意义及人体内外环境改变对其影响,从而认识和掌握生命活动的规律,为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康复和保健、延长人类寿命以及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因此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基本、必需、够用”和实用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及技能,为后续功基础课程、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药学工作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设置《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内容的合理内容。
教学内容可分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
要以药学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根本,满足三个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力求体现药学职业教育特色。
同时,坚持“三基”“五性”的原则,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为主线,适度阐述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机制以及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体现药学专业基础课程服从于药学专业课程,服务于药学临床实践的理念,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中、高级药学专业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关注《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学习过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性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师生互动。
以模块教学取代传统教学,通过理论讲授、课堂练习、案例讨论、实验实践等手段完成教学目标。
3.体现《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现代文化氛围,要反映当代《人体解剖生理学》方面的新进展、新知识、新理念4.注重《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进程中新科学、新技术的使用。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整合、网络、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实施《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有效的学习评价方法。
1.消化管黏膜自内向外组成为()A.黏膜肌层、固有层和上皮B.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C.上皮、黏膜肌层和固有层D.黏膜肌层、上皮和固有层答案:B2.上消化道是指()A.从口腔到胃B.从口腔到空肠C.从口腔到回肠D.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答案:D3.不含消化酶的是()A.胃液B.胆汁C.胰液D.小肠液答案:B4.激活胰蛋白酶原的物质是()A.盐酸B.肠激酶C.胃蛋白酶D.胰蛋白酶答案:A5.生成胆汁、储存胆汁和利用胆汁的部位分别是()A.小肠,胆囊,肝脏B.胆囊,小肠,肝脏C.胆囊,肝脏,小肠D.肝脏,胆囊,小肠答案:D6.食管的第三处狭窄位于()A.起始部B.食管起始处C.穿膈的食管裂孔处D.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答案:C7.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是()B.降部下段C.十二指肠升部D.十二指肠空肠曲答案:A8.分泌胃酸的细胞是()A.主细胞B.壁细胞C.颈黏液细胞D.胃黏膜上皮细胞答案:B9.消化管共有的运动形式是()A.蠕动B.集团蠕动C.分节运动D.容受性舒张答案:A10.食物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是()A.食管B.胃C.小肠D.大肠答案:C11.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存在于()A.空肠B.回肠C.盲肠D.直肠答案:C12.胃底腺的主细胞可分泌()A.盐酸B.黏液C.内因子D.胃蛋白酶原答案:D13.消化道中能对胆盐和维生素B12主动重吸收的部位是()A.胃B.空肠D.结肠答案:C14.蛋白质的吸收形式是()A.葡萄糖B.氨基酸C.脂肪酸D.甘油一酯答案:B15.下列关于胆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浓稠、具有苦味的液体B.主要含有胆盐、胆色素和胆固醇C.具有丰富的消化酶D.有利于脂肪的吸收答案:C16.巨幼红细胞贫血与胃液中缺乏()A.盐酸有关B.黏液有关C.内因子有关D.胃蛋白酶原有关答案:C17.三大类营养物质,胃排空速度由快到慢是()A.糖,脂肪,蛋白质B.糖,蛋白质,脂肪C.脂肪,糖,蛋白质D.脂肪,蛋白质,糖答案:B18.既是上消化道又是上呼吸道的器官是()A.咽B.喉C.食管D.气管答案:A19.对脂肪、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是()A.胆汁B.胰液C.胃液D.小肠液20.不属于消化腺的是()A.肝B.胰C.肾上腺D.小肠腺答案:C21.消化管是指从口腔到肛门的管道,临床上通常把____、____、____、____和____称为上消化道,____、____和____称为下消化道。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一、引言在当代社会,人们对于健康和健康知识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医学相关领域。
而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则是医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
这门课程也是思政课程的一部分,因为通过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相关知识,不仅可以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还可以引发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思考,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概述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是研究人体内各种生理和解剖结构的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食物在这些器官内的消化过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是如何实现对食物的摄取、分解和吸收的,从而为后续的临床实践和医学研究奠定基础。
三、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对思政的影响1. 引发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思考通过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和精密性,从而引发对人体生命的敬畏和思考。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和对医学道德的塑造,使其具备医德医风和仁爱之心。
2. 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不仅教授学生关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同时也是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培养。
通过对人体消化系统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人体的神秘和伟大,从而引领学生思考人体和人类生命的重要价值,培养医学生的全人教育。
3. 引领医学生对健康和生命的思考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并能够理解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也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引领医学生对健康和生命的思考,使他们具备对人类生命的敬畏和责任感。
四、对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是医学生在医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这门课程不仅是传授医学知识,更是引领医学生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思考,是一门思政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