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二册 上》教案1 田芳去哪儿了
- 格式:docx
- 大小:24.45 KB
- 文档页数:6
第三十一课田芳去哪儿了一、教学目的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让学生了解语气助词“了”的语义。
了解这个“了”与过去的时间有关系。
学会述说过去发生或完成的事情。
二、教学重点1、课文。
2、语气助词“了”(1)。
三、使用教具四、教学学时:4学时五、教学步骤:【第一、二节课】(一)组织教学(二)复习1、听写上节课生词、句子。
请学生认读并背说听写的句子,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错误。
2、背说上节课课文。
3、带领全班做第二十九课课后练习。
(三)处理生词领读生词,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并把生词组成课文要讲的句子,要求学生跟着说,一个人说了以后另一个接着说,也适当地运用“单说”来检查学生的语音语调。
例如:踢:踢足球又:昨天他没来,今天又没来。
接:接电话开车:你会开车吗?你想学开车吗?毕业:你打算大学毕业以后做什么?考试:昨天的考试你考得怎么样?通过:你考试通过了吗?陪:我要陪妈妈去旅行。
(四)处理课文1、引入课文。
通过问答,如“昨天晚上你复习课文了吗?”“复习了”或“没复习”等类似的问题让学生领悟到本课语法点的意义和用法,然后进入课文讲练。
2、领读课文(1---2遍)3、教师就课文提问题,检查学生是不是都懂了。
4、课文操练:看书老师领读课文三遍——学生看书全班齐读两遍——不看书教师领说三遍——学生不看书分角色说课文——请学生背说课文(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两组,分角色说,教师带领A组学生说一个角色的话,再带领B组说另一个角色的话,说一两遍后轮换,直到会说为止)。
5、继续分组操练课文(两个人一组)。
6、请两个学生朗读或表演课文,检查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情况。
7、归纳语法点:板书(1)句子+了:田芳昨天下午去同学家了。
句子+了没有?:张东昨天下午去同学家了没有?昨天下午没有去同学家。
(句尾不能有“了”)(2)“再”和“又”昨天下午我去图书馆了。
今天上午我又去(图书馆)了。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二册上》教案4 我都做对了改写:汉语教程(第3版)第二册上教案第四课我都做对了教学重点:1.课文2.语法动作行为结果的表达:结果补语教具:能演示“写→写完了/写对了/写错了”等表示结果补语的电脑课件、幻灯片或图片教学要求:1.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流利朗读课文并逐段背说下来。
2.掌握汉语结果补语的语义和用法。
学会用结果补语表达动作结果,知道什么时候说“做”,什么时候说“做了”,什么时候说“做完了”,什么时候“没做完”。
教学步骤:第一、二节课】一)组织教学二)处理生词1.听写生词(请三四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八九个词,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
2.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3.学生个别认读,老师纠正发音和声调。
4.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说。
要求学生懂意思,能流利地说出来,并随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声调、语调。
三)处理课文1.引入课文。
演示语法点。
①做+完/错/对老师在黑板上写几道简单的算术题,然后开始做题,问学生老师做完了没有,做对了几道题,做错了几道题。
通过这个例子,引入结果补语的用法。
学生:老师在做错了一道题。
老师:哦,真的吗?那我错了。
总共有四道题,我还错了一道。
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做、做了、做完了、做对了、做错了”这些概念。
动词+到到”作为结果补语,表示通过动作将事物移到一定位置。
首先,可以演示搬到/放到XXX拿到等简单的动作,比如老师把自己桌子上的书拿到一个学生的桌子上。
老师:这本书在我的桌子上,现在我要把它拿给学生,对吗?学生:对。
老师:老师拿——拿——拿(把书放在学生A的桌子上),老师把书拿到哪里了?学生:拿到A的桌子上了。
然后可以再演示搬椅子、拿书包等动作,并最后演示“看到”的用法,比如看黑板上的生词或者书,从头开始数……然后对学生说:“老师已经看到第十个生词了/翻到第一百页了/看到第二十九课了。
”动词+成老师在黑板上写字(可以写一个学生的名字)。
26 田芳去哪了喂•打电话的时候说“喂?”A:喂?你找谁?B:我找玛丽。
A:喂,是麦克吗?B:我是。
阿姨•同学的妈妈喊“阿姨”,爸爸喊“叔叔”。
•在外面找人帮忙的话也可以说“阿姨、叔叔”。
•A:阿姨,玛丽在家吗?•B:她不在,出去玩了。
中学•中学:初中middle school •高中high school •小学----中学----大学•我现在是中学生。
出国•今年她要出国留学。
•他出国了,明年回来。
•出国旅游•出•出去、出发、出海打•打电话、打一个电话、打听•你给爸爸打个电话,说你晚点回家。
•打人、打架、打的关机、开机•我手机没电了,关机了。
•你重新开机,看看怎么样。
•关门、关电视、关空调•开门、开电视、开空调对了•突然想起一件事,用“对了”。
•A:对了,你今天怎么回家?•B:爸爸来接我。
•A:对了,你汉语说得怎么样?•B:我汉语说得还可以。
忘(记)•老师,我忘了拿课本。
•老师。
我忘记写作业了。
•我今天忘了吃饭了。
•不要忘记带课本。
又•他今天又去医院了。
•他的电话又响了。
•我今天又吃的面条。
•“又”和“再”响•电话响了。
•上课铃声响了。
•我的手机响了一下。
接•接电话、接sb、接sth•对不起,我电话响了,我接一下。
•对不起,我接一下电话。
•我今天要去机场接朋友。
•我接过他送来的玫瑰花。
踢•踢足球、踢人、踢毽子、踢桌子•我们今天去操场踢足球。
•不可以踢人,踢人是不礼貌的。
•他们要去踢毽子,你要去吗?•刚才他很生气,踢了一下桌子。
比赛•参加比赛•演讲比赛、唱歌比赛•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拔河比赛队•队员、队长、•红队、蓝队、中国队、泰国队•我们队是最棒的!•我们队比赛赢/输了。
输、赢•这次比赛我们赢了。
•这次比赛他们输了。
•不要在意比赛的输赢,做最好就可以了。
比A:这次比赛几比几?/这次比赛比分是多少?•B:二比一(2:1)。
•A:我们赢了!•3:2 3:5哎•哎,今天又下雨了。
•哎,又没有钱了。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案:田芳去哪儿了【原课文】田芳去哪儿了(一)田芳去哪了?(张东打电话找田芳……)张东:喂!是田芳吗?田芳妈:田芳不在。
是东东吧。
张东:阿姨,您好!田芳去哪了?田芳妈:她四点多就去同学家了。
她中学的同学要出国,她去看看她。
张东:什么时候能回来?田芳妈:她没说,你过一会儿再来电话吧。
张东:好的。
(张东又来电话了)张东:阿姨,田芳回来了没有?田芳妈:还没有呢。
(二)他又来电话了田芳:妈妈,张东给我来电话了没有?妈妈:来了,你不在,我让他一会儿再来。
(电话铃响了)妈妈:快!他又来电话了,你去接吧。
(田芳接电话)田芳:我是田芳。
张东:下午你呼我了吧?田芳:呼了,你下午做什么了?怎么没给我回电话?张东:对不起,我去踢足球了。
你呼我的时候,我可能正在操场踢球呢。
今天下午我们跟政法大学代表队比赛。
田芳:你们队又输了吧?张东:没有。
这次我们赢了。
田芳:祝贺你们!张东:谢谢!哎,你呼我有什么事吗?田芳:我想问问你,你不是要上托福班吗?报名了没有?张东:报了。
田芳: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张东:下星期六。
田芳:每星期六你不是都要去学开车吗?张东:我已经毕业了。
田芳:是吗?通过考试了?张东:通过了。
你是不是也想考托福?田芳:对。
我想明天去报名,你陪我一起去,好吗?张东:好。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语气助词“了”(1)及其疑问、否定形式的意义和用法。
2、副词“再”和“又”的意义和用法。
3、本课生词和课文内容,并能对打电话的功能项进行独立表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语气助词“了”(1)的意义和用法。
2、副词“再”和“又”。
三、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4课时,两次完成。
1.第1、2课时:(1)正音(2)生词(3)课文(一)(4)语气助词“了”(5)课堂练习2.第3、4课时:(1)复习生词重点生词听写(请同学到黑板上写)踢接输赢祝贺已经考试考陪(2)课文(二)(3)副词“又”和“再”(4)课堂练习四、教学过程:第1、2课时一、预读课文(自学5分钟左右)二、生词学习(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生词,要求能够认读)。
初级汉语综合课《汉语教程》第二册(上),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一课我比你更喜欢音乐一、课文(一)北京比上海大吧山本:田芳,上海怎么样?我想坐火车去上海旅行。
田芳:上海很好,这几年变化很大。
今年暑假我还在那儿玩了一个多月呢。
我的一个同学家就在上海。
山本:上海比北京大吧?田芳:不,上海没有北京大,不过人口比北京多。
上海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这几年,增加了不少新建筑,上海比过去变得更漂亮了。
山本:上海的公园有北京的多吗?田芳:上海的公园没有北京的多,也没有北京的公园那么大。
山本:上海的冬天是不是比北京暖和一点儿?田芳:上海不一定比北京暖和。
山本:可是,我看天气预报,上海的气温比北京高得多。
田芳:是,上海的气温比北京高好几度,不过因为屋子里没有暖气,所以感觉还没有北京暖和。
山本:上海人家里没有暖气?田芳:一般的家庭没有,不过旅馆和饭店里有。
(二)我比你更喜欢音乐(林老师和王老师在谈音乐……)林老师:王老师,你喜欢音乐吗?王老师:喜欢啊!我是个音乐迷,光CD就有好几百张呢。
林老师:我也很喜欢音乐,也许比你更喜欢。
你喜欢古典音乐还是喜欢现代音乐?王老师:我喜欢古典音乐。
喜欢听世界名曲,也喜欢听民歌。
林老师:我也喜欢古典音乐。
你喜欢流行音乐吗?王老师:怎么说呢?可能没有你们年轻人那么喜欢。
我觉得流行歌曲的歌词没有民歌写得好。
林老师:有些流行歌曲的歌词写得还是不错的。
王老师:可是,我还是觉得民歌的歌词好。
你听咱们的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写得多好!二、生词序号中文生词词性拼音英文释义1 变化动、名biànhuàto change; change2 暑假名sh?jiàsummer vacation3 还副hái also; as well; too; in addition; still; yet4 比介b?than; (superior or inferior) to5 人口名rénk?u population6 最副zuìmost; best; least; to the highest or lowest degree7 城市名chéngshìcity8 增加动zēngjiāto increase9 建筑动、名jiàn zhùto construct; architecture10 过去名guòqùpast11 变动biàn to change; to become different12 更副gèng more; even more13 漂亮形piàoliang beautiful14 冬天名dōngtiānwinter15 暖和形nu?nhuo warm16 可是连k?shìbut17 暖气名nu?nqìheating (system)18 天气名tiānqìweather19 预报动、名yùbào to forecast; forecast20 气温名qìwēntemperature21 高形gāotall; high22 度量dùdegree23 屋子名wūzi room24 感觉动、名g?njuéto feel; sense25 家庭名jiātíng family26 旅馆名lǚgu?n hotel27 饭店名fàndiàn hotel; restaurant28 迷名、动mífan; to indulge in; to be crazy about29 光副guāng only30 也许副y?xǔperhaps; maybe; probably31 古典名gǔdi?n classical32 现代名、形xiàndài modern times; modern33 世界名shìjièworld34 名曲名míngqǔ a famous song or melody35 民歌名míngēfolk song36 流行形liúxíng popular37 歌曲名gēqǔsong38 年轻形niánqīng young39 歌词名gēcíverse40 有些代y?uxiēsome41 遥远形yáoyu?n distant三、注释(一)怎么说呢表示不好说,不知怎样说。
第一课田芳去哪儿了一、教学重点1.课文2.语法语气助词“了”(1)二、教具图片:展示事情完成与否三、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让学生了解语气助词“了”的语义。
了解这个“了”与过去时间有关系。
学会叙述过去发生或完成的事情。
四、教学步骤【第一、二节课】(一)组织教学(二)处理生词1.听写生词(请三四个学生轮流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十个词左右,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
听写生词,既要注意听写汉字,也要重视写拼音)2.全班认读两遍。
3.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4.让全班认读听写在黑板上的生词(齐读一遍后,可以请一些学生认读,学生个人认读时,老师要注意纠正其发音和声调)。
5.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着说(既要全班学生齐说,也要让个別学生单说),老师组的句子要跟课文有关,既要体现语法点,又要能结合班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有亲切感,又感到有用。
每个句子都尽量让全班每个学生跟说一遍,要求他们懂意思,能流利地说出来,同时还要随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声调语调。
例如:喂→喂,你是田芳吗? /喂,你找谁?我找王老师。
踢→踢足球打→打电话/打我的手机。
关→关机/关电视/关电灯又→昨天他没来,今天又没来。
接→接电话输→谁输了? /昨天的足球赛北京队输了。
赢→我们赢了。
/二比一,我们赢了。
祝贺→祝贺你!已经一我们已经学了第二十六课。
/第二十六课我们已经学了。
忘→忘了/忘了他的电话号码对了→对了,你知道他什么时俊回来吗?考→考听力/考汉语陪→你陪我去好吗? /我要陪妈妈去旅行。
(三)处理课文1.领说课文:老师说一句,学生跟说一句,既要齐说也要让学生单独说,还要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
待学生基本能把课文的句子说出来以后再打开书。
例如:老师:昨天晚上你看电视了吗? 学生:看了。
/没看。
老师:昨天晚上你做什么了? 学生:我做练习了。
注意:如果学生只回答“看了”或“没看”,这样的回答是对的。
第十一课我是跟旅游团一起来的一、教学重点1.课文2.语法表示已经发生或完成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目的等的“是……的”一……就……形容词重叠二、教具中国地图、挂历图片:飞机、火车、汽车、自行车三、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会用“是……的”表达过去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以及目的等。
四、教学步骤【第一、二节课】(一)组织教学(二)处理生词1.听写生词(请三四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八九个词,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
3.全班一起认读生词。
4.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个别认读,老师纠正发音和声调。
6.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说。
老师组的句子要跟课文有关,既要体现语法点又要能结合班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既有亲切感,又感到有用。
每个句子都尽量让全班每个学生跟说一遍,要求他们懂意思,能流利地说出来,同时还要随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声调、语调。
例如:前天→我是前天到北京的。
一……就……→我一喝酒就脸红。
我一起床就洗脸、刷牙、吃早饭。
他一上课就想睡觉。
利用→在我们国家,大学生们常常利用假期的时间去打工。
风光→我们是坐火车从深圳过来的,因为大家都想坐坐中国的火车,看看铁路两边的风光。
集中→上课的时候要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
马马虎虎→A:你觉得我的汉语说得怎么样?B:马马虎虎。
作业一定要认真做,不能马马虎虎的。
组织→学校常组织留学生去参观。
希望→希望你帮我练练英语。
/妈妈希望我毕业以后当汉语老师。
需要一→我需要一台电脑。
/我们需要多记生词。
/要学好汉语,需要多练习。
(三)处理课文1.引入课文。
老师要以轻松的语气跟学生聊天。
要让学生感悟到,“是……的”句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过去已经发生或完成了的,我们现在想知道的是这个动作完成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例如:老师:我们现在在哪里?学生:在中国/北京/上海/山东……老师:同学们已经来中国了,对不对?学生:对!老师:好,我现在想知道的是:麦克,你是什么时候来的?学生:我是今年九月来的。
第八课冬天快要到了一、教学重点1.课文2.语法语气助词“了”的第二个用法:表示变化动作即将发生的表达:要……了,就要……了,快要……了,快……了。
状语与结构助词“地”汉语的无主句二、教具钟表、挂历三、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学会用语气助词“了”表达变化(不……了,该……了)。
3.掌握如何表达动作即将开始和情况即将发生(要……了,就要……了,快要……了,快……了。
)四、教学步骤【第一、二节课】(一)组织教学(二)处理生词1. 听写生词(原则上每课生词应该有三四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八九个词,以保证更多的学生能到黑板前做听写练习。
听写生词,既要注意听写汉字,也要重视听写拼音)。
3.全班一起认读生词。
4.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个别认读,老师纠正发音和声调。
6.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说。
老师组的句子要跟课文有关,既要体现语法点又要能结合班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既有亲切感,又感到有用。
每个句子都尽量让全班每个学生跟说一遍,要求他们懂意思,能流利地说出来,同时还要随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声调、语调。
例如:爱一我爱滑冰。
/滑雪。
你爱什么运动? /他爱听音乐。
/我爱睡觉。
有名→我们学校很有名。
/这是一个有名的演员。
/这是一幅有名的画。
旅游→去上海旅游。
不能说: x旅游上海。
避暑→去海边避暑。
不能说: x避暑海边。
尤其→我们同学学习都很努力,尤其是玛丽更努力。
靠→我们家靠爸爸工作生活。
/他们靠经营饭店生活。
发财→他们靠经营饭店发了财。
着急→别着急,慢慢说。
着呢→别着急,时间还早着呢。
哎呀→哎呀,我的表停了!/哎呀,快上课了!/哎呀,我忘带照相机了!该→12点了,该下课了。
/该吃饭了。
/该睡觉了。
迟到→快走,再不快点儿就迟到了。
地→他高兴地对我说,他妈妈快来北京了。
结婚→我姐姐下个月就要结婚了。
不说: X我姐姐下个月快要结婚了。
第三课我吃了早饭就来了一、教学重点1.课文2.语法副词“就”和“才”的用法要是……就……虽然……但是……二、教具有关房间的图片三、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掌握副词“就”和“才”的语义及用法。
3. 了解怎么表示假设关系(要是……就……)和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四、教学步骤【第一、二节课】(一)组织教学(二)处理生词1.带领全班背说第一~二课课文。
2.听写生词(请三四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八九个词,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
3.全班一起认读生词。
4.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个别认读,老师纠正发音和声调。
6.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说。
老师组的句子要跟课文有关,既要体现语法点又要能结合班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既有亲切感,又感到有用。
每个句子都尽量让全班每个学生跟说一遍,要求他们懂意思,能流利地说出来,同时还要随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声调、语调。
例如:租→租房子/租车套→一套房子(有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满意→很满意/不太满意房租→一个月房租是多少?要是……就……→要是决定了就给我来电话。
/要是太贵了我就不买了。
就←→才→昨天晚上他九点多就睡了。
要问学生一下:他睡得早不早?今天早上我七点才起床。
要问学生一下:我起得晚不晚?虽然……但是……→学习汉语虽然比较难,但是很有意思。
交通→交通方便不方便?/你住的地方交通方便不方便?附近→学校附近有书店/部局/医院/体育馆吗?周围→我们学校周围的环境怎么样?环境很好,西边有山,山下是一条小河,河边是一个很大的公园。
还是→我还是希望一个人住一个房间。
(三)处理课文1.引入课文。
教师可以就班上的学生说出这样的句子:今天姜美玉七点四十九来教室了。
麦克八点十分才来。
然后问:谁来得早?坐飞机去上海,两个小时就到了,坐火车去上海,要十几个小时才到,老师:坐飞机快还是坐火车快?老师:麦克,要是你,你愿意坐飞机去还是愿意坐火车去?总之,可以通过这种方式. 一步步引出课文中主要的语法点,然后进行课文讲练2.领说课文两遍。
第一课田芳去哪儿了
一、教学重点
1.课文
2.语法语气助词“了”(1)
二、教具
图片:展示事情完成与否
三、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让学生了解语气助词“了”的语义。
了解这个“了”与过去时间有关系。
学会叙述过去发生或完成的事情。
四、教学步骤
【第一、二节课】
(一)组织教学
(二)处理生词
1.听写生词(请三四个学生轮流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十个词左右,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
听写生词,既要注意听写汉字,也要重视写拼音)
2.全班认读两遍。
3.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4.让全班认读听写在黑板上的生词(齐读一遍后,可以请一些学生认读,学生个人认读时,老师要注意纠正其发音和声调)。
5.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着说(既要全班学生齐说,也要让个別学生单说),老师组的句子要跟课文有关,既要体现语法点,又要能结合班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有亲切感,又感到有用。
每个句子都尽量让全班每个学生跟说一遍,要求他们懂意思,能流利地说出来,同时还要随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声调语调。
例如:
喂→喂,你是田芳吗? /喂,你找谁?我找王老师。
踢→踢足球
打→打电话/打我的手机。
关→关机/关电视/关电灯
又→昨天他没来,今天又没来。
接→接电话
输→谁输了? /昨天的足球赛北京队输了。
赢→我们赢了。
/二比一,我们赢了。
祝贺→祝贺你!
已经一我们已经学了第二十六课。
/第二十六课我们已经学了。
忘→忘了/忘了他的电话号码
对了→对了,你知道他什么时俊回来吗?
考→考听力/考汉语
陪→你陪我去好吗? /我要陪妈妈去旅行。
(三)处理课文
1.领说课文:老师说一句,学生跟说一句,既要齐说也要让学生单独说,还要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
待学生基本能把课文的句子说出来以后再打开书。
例如:
老师:昨天晚上你看电视了吗? 学生:看了。
/没看。
老师:昨天晚上你做什么了? 学生:我做练习了。
注意:如果学生只回答“看了”或“没看”,这样的回答是对的。
但是,为了本课的语法点,要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来:昨天晚上我看电视了。
/昨天晩上我没有看电视(句尾不能用“了”)。
不会回答或回答错误的,教师要把正确的答案重复一遍,让该生也重复一遍。
还可以让全班同学重复一两遍,目的是让学生感悟新语法点的意思和用法。
演示:
请一个学生跟老师完成下面的对话:
提示: (对学生说)现在你要去商店。
老师:你去哪儿? 学生:我去商店。
老师:你买什么? 学生:我要本子。
(然后问全班学生:他去哪儿?他买什么?请大家回答。
)
让学生走出教室后,再进来,手里拿着本子。
老师:你去哪儿了? 学生:我去商店了。
老师:你买什么了? 学生:我买本子了。
通过演示大部分学生都能领悟本课语法点的意思和用法了,然后进入课文讲练。
关于“又”和“再”的演示,可以带领学生听说以下三个句子。
昨天下午我去看他了。
今天我又去(看他)了。
我想明天再去(看他)。
2.领读课文(1-2遍)。
3.请学生就课文提问题,看有哪个句子不懂一定要学生弄懂课文的意思,不然不能进行有效的操练。
4.老师就课文提问题,检査学生是不是都懂了。
例如:
这是谁给谁打的电话?
田芳在家吗?
谁接的电话?
田芳下午去哪儿了?
张东又给田芳来电话了没有?
田芳下午给张东打电话了没有?
田芳下午为什么给张东打电话?
张东为什么关机了?他下午做什么了?
足球比赛谁赢了?
5.带领全班齐读课文三遍——把全班分成两组分角色读三遍课文——不看书跟老师说三遍课文——指导学生不看书分角色集体对活(至少两遍)。
直到能不看书把课文背说下来为止。
6.组织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两遍(目的是认读课文),教师巡回检査学生的发音声调,发现问题,随时纠正。
7.请一两组学生当堂朗读或背说课文。
8.归纳语法点:板书(或出示小黑板/电脑课件等)。
句子+了
田芳昨天下午去同学家了。
句子+了没有?
张东昨天下午去同学家了没有?
张东昨天下午没有去同学家。
(提示:句尾不能有“了”)
(四)带领学生做练习
带领学生做练习一、二(领读,让学生读)。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10遍),准备第三、四节课朗读或表演。
要教给学生,汉语的“读”字,正好十画,读第一遍,写一画,读第二遍时,写第二画,直到把“读”字完整地写出来了,朗读的任务才算完成。
2.抄写课文1遍(要加拼音和声调)。
:
抄写的目的是帮助理解、记忆和练习写汉字,从第二十六以后,课堂上教写汉字的环节就没有了,所以,抄写课文就显得更加必要。
3.做课后练习,三、四、五、八题写在书上,六、七题要求写在本子上交给老师。
【第三、四节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带领全班背说第二十五课课文。
2听写句子(请五个学生轮流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写一个句子,其他人写在本子上):
①田芳去哪儿了? 她下午四点多就去同学家了。
②张东下午做什么了? 他为什么没有接电话? .
③下午的足球比赛谁赢了?几比几?
④你不是也想学太极拳吗?报名了没有?
⑤张东也想考托福,他想让田芳陪他一起去报名。
每一课听写的句子(一般5个左右)要让学生反复读熟,而且能背着说下来。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说课文。
4.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
(三)带领学生做课后的全部练习。
检查第一、二节课布置的作业。
“读后说”希望老师能带学生读一遍。
帮助学生弄懂这篇短文的意思。
(四)预习第二十七课生词
(五)布置作业
预习新课生词和课文。
附:错句分析
1.昨天我骑了自行车去书店。
应为:昨天我骑自行车去书店了。
这个句子说的是昨天做什么事了,强调的是事件的发生。
所以“了”应该置于句尾,另外这是个连动句,连动句表示完成的动作时,“了”必须置于第二个动词之后,下一课要讲到,即,昨天我骑自行车去了书店,但是如果这么说的话,句子在语气上不能自足,所以句尾必须有“了”:昨天我骑自行车去了书店了。
(意思是:今天不去了。
)
2.我们八点已经开始了上课。
应为:我们八点已经开始上课了,“开始”是个抽象动词,它必须与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一起使用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即使这个具体动作在句子中没有出现,但是在说话人的意念中是十分清楚的。
例如,老师在课堂上说,现在我们开始吧。
意思是开始上课吧,开始做练习吧。
总之要根据语境来确定语义。
开始+了,不能再带其他动词或动宾结构做宾语,所以不能说:开始了上课。
可以说:课开始了。
3.我今年九月来了中国学汉语。
这个句子也是连动句,连动句的第一个动词不能帯“了”。
这个句子不强调动作和情况的发生,所以句尾也不用了。
应该说:我今年九月来中国学汉语。
4. 我在大学时常常参加足球比赛了。
汉语句子中动词前如果有“常常”、“经常”等副词作状语时,句尾不能用“了”。
应该改为:我在大学时常常参加足球比赛。
5.昨天下午我做练习了,预习生词了和复习语法了。
汉语句子表示多个开始或完成的动作时,要在动词后加“了”,而不能把“了”用在句尾。
所以这个句子可以说:昨天下午我做了练习,预习了生词,还复习了语法。
6.我姐姐已经毕业大学了。
汉语“毕业”这个词是个动宾词组,它不能再带宾语了。
汉语可以说“大学毕业”。
不能说“毕业大学”。
因此这个句子应该说:我姐姐已经大学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