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同学们好,现在请大家先闭上眼睛听一段音乐。
(播放《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好了,老师想问问大家,这段音乐给你带来最大的感受是怎样的,凭直觉说说你的第一感受。
优美、清新、朦胧、充满幻想、恍惚,呵呵,好的,同学们,这首钢琴小曲与我们之前比较熟悉的《致爱丽丝》或者《秋日私语》等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没有规律、不规则,对!这些钢琴曲都是非常优美、舒缓的,但是刚才我们听的这段音乐却可以用朦胧、充满幻想、恍惚这些词来形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印象主义音乐。
(板书)19世纪末,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出一种新音乐风格,它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
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
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
(板书)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钢琴曲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这首钢琴曲短小、清新、恬静、优雅而充满活力,期间穿插了“五声音阶”的特色。
下面我们结合印象主义画家雷诺阿的《康威尔斯小姐像》和黎赛尔的同名诗歌再来聆听一遍这首曲子。
(播放《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大家对于这首乐曲的主旋律的印象有没有深刻一些,好的,现在我们结合谱例用你们最轻盈、曼妙的声音来哼唱一下!(哼唱前四小结旋律)好,大家似乎都已经沉浸在其中了。
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主旋律在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每一次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播放《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好,出现了?对,三次!第一次的出现很轻盈,为我们展示了少女的一头长发,接下来紧接着第二遍的出现,增加了少女形象的温柔、贤淑和美丽。
后来经过一段抒情、激动的旋律,又在高音区出现了第三遍,清澈、透亮。
这首曲子虽然短小,但各个部分都安排的非常精致,如果我们能够像刚才这样仔细品味,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也不是那么没有头绪。
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原则与风格是严谨、规整,浪漫主义音乐是注重情感的表现与激情的发挥。
从《月光》看高中音乐鉴赏《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德彪西《月光》创作于20世纪,是钢琴作品《贝加玛组曲》中的第三首,属于浪漫主义风格向印象主义风格过渡的作品。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中通过《月光》浅析印象主义音乐。
标签:德彪西;月光;高中;音乐鉴赏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中,通过分析德彪西的作品《大海》第一乐章、《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以及从旋律、节奏和色彩上的异同比较欣赏两首《月光》,感受德彪西的音乐创作风格和印象派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认识了解印象主义音乐和代表作曲家德彪西。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培养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当拿到一首音乐作品时,首先应对作曲家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代表作品有《牧神午后》、《雪上足迹》、《大海》、《月光》等。
他天性喜爱绘画,受印象主义绘画派的影响,德彪西在音乐创作中能运用各种音乐要素将绘画中的色彩美转至音乐中,从而使他的音乐具有特殊的视觉与听觉的共溶感。
在了解了作曲家创作背景之后,音乐教师要带领学生聆听、感受音乐,分析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各要素的辨别能力,包括旋律、和声、调性、节奏等。
德彪西《月光》是一首优美、动听、舒缓,充满着诗情画意的乐曲,表达了德彪西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9/8拍,行板,其曲式结构为再现单五部结构,调性以浓郁的降D大调开始,37小节旋律在E大调领域以内,以小调性质为主,同时和声具有升c爱奥利亚的特性。
第一部分A为1-14小节,由两个同头异尾的乐句构成平行乐段,旋律以三度叠加为主,左手是线条化和声的低音进行;第二乐句旋律变为八度叠加为主,主要在高音区发展;B部分为15-26小节,2小节为一个句读,流动的织体构成音块。
27-50小节把旋律性较强的音型改为流动的分解和弦,31小节的属九和弦一下属和弦和声称为“德彪西式进行”,从43小节开始,持续降D音,暗示降D调中心。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设计理念:德彪西作为一种新的音乐风格的领导者和代表者,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是西方古典音乐中具有独特风格的组成部分。
与之前的浪漫主义音乐相比较,其风格的不同之处很明显其艺术美学思想集中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细腻感受的表达,对美的憧憬。
感受音乐特征必须从音乐的欣赏活动着手展开。
我采用对比聆听,将古典乐派作品与之相比较。
给学生初步的音响感受。
然后重点聆听《海上》这部作品。
其中必须结合音乐要素,这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欣赏的角度,也为他们以后积累音乐鉴赏经验打下基础。
感受“音乐背后的意境之美”在运用视唱、分析、交流、引用古典成语或名言等一系列的铺垫下。
通过欣赏《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这首相对通俗的作品,使学生达到初步明确要重视其音乐背后的意境之美,实现美学目标。
教学目标:感受、认识印象主义音乐的艺术特征欣赏《大海》的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了解形象主义音乐家德彪西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欣赏《大海》的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2、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感受德彪西作品深厚的美学意境。
教学过程:一营造课堂氛围,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风景画《印象:日出》1.学生讲述对画的理解2.老师讲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画派。
他们把颜色彻底分离.用颜色的冷暖来交织画面,是一种艺术的革命。
他们采取交阳光下直接作画的方法,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实际上就是冲淡理性的东西,追求瞬间的感觉。
《印象:日出》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早晨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被称为印象主义绘画。
简介印象主义音乐:(一)设疑:你了解印象主义音乐吗?(二)学生交流和讨论。
(三)观看视频短片,教师归纳: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它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
它力求改变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采用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渲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缘渺的气氛和色彩,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一、学习目标(一)聆听、鉴赏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作品—德彪西《大海》的第一乐章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从而进一步了解音乐的表现功能。
(二)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代表人物及相关知识。
(三)深刻感受音乐,充分发挥想象,各抒己见,并尝试探究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绘画作品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聆听、感受、体验、鉴赏印象主要音乐代表作品---德彪西的《大海》的第一乐章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并了解相关音乐知识。
难点:理解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创作特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一)简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创作特点。
(二)欣赏《大海》的第一乐章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从而在鉴别欣赏过程中总结出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
(三)欣赏音乐的同时观看绘画作品: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日出。
印象》和雷诺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康威尔斯小姐像),思考音乐作品与两副画给我们的感受,加强与文化的联系。
(四)简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相关知识,培养兴趣。
(五)学生谈感受。
四、教学资源(一)充分利用教材音视频教学课件,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好版本的音响资料。
(二)开掘网上资源,教师引领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提供好的版本的音响资料。
(三)引导学生向其他艺术学科教师求教,了解印象主义美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五、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聆听---感受---体验---探究---尝试”为核心方法,引领学生学习。
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可布置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印象主义音乐的相关教学资料,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带领本班学生学习。
六、教学过程七、教学评价设计(一)你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特点了吗?(二)请你对自己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参与学习的态度、热情、参与成效、创作激情、学习成果等(三)请你给印象主义音乐一个评价(喜欢、不喜欢、一般),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高中音乐_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印象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大海》、《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月光》,初步感受和体验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学习、鉴赏,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
3.了解、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之间的共通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印象派绘画作品的导入,使学生了解印象派音乐的特点,欣赏德彪西主要印象派作品《大海》之一《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感受、体验其受特有的表现手法及作品风格,从而对印象主义音乐加深认识。
教学难点:结合印象派绘画作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创作手法,音乐抽象中的具体,具体中的抽象。
从德彪西作品中感受音乐的飘逸、模糊,色彩的变幻等独特的美学思想。
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采用了大量的对比法、视听法、选择法、归纳法、学科联系法、记录法、绘画法、讨论法、评价法、通感联觉法等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手段,引导学生有兴趣的、自然轻松的自主学习并掌握难度较大的印象派音乐欣赏作品及知识。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带笔、白纸一大张、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对欧洲古典、浪漫、民族乐派音乐已了解、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材、教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音乐教室前方贴有“时时刻刻经典相随”的彩字、黑板写上“音画融溶绘声绘色”课题,四周墙壁悬挂米黄色落地布帘,营造温馨、舒适、美观的赏乐环境。
4.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电脑、多媒体课件、组合音响、背投大屏幕电视。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
学生在音乐声中进音乐教室坐下。
一、引出课题:(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刚才大家从屏幕上看到了,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和什么有关?……绘画、美术。
2.老师概括:音乐和美术分属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二、导入新课:(设计多种音乐风格体验,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和体验,通过和美术中各元素的结合比较,初步感受《水中倒影》不规则的节奏、旋律特点,为后面印象派音乐的出现做铺垫。
一个
\
人的流派——德彪西教案
年级:高一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教学内容:
1.《海上——从黎明到中午》(选自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第一乐章)
2.《波浪的嬉戏》片段(选自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第二乐章)
3.《海洋与辛巴德的船》片断(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曲) 4.《月光》(选自德彪西钢琴曲背景音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欣赏柯罗和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美术作品,能初步了解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征。
2.通过对比欣赏《波浪的嬉戏》和《海洋与辛巴德的船》片断,能初步感受到印象主义音乐与民族乐派不同的风格。
3.通过简介印象主义音乐,了解其代表性人物德彪西及他的一些代表作品。
4.通过欣赏《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乐曲三段的主题音乐,能从乐器音色、旋律等方面对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有所了解。
5.通过完整欣赏《海上——从黎明到中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对大海的意象,进而对印象主义音乐有一个初步的理性认识。
6.通过对印象主义音乐理解和探讨,能进一步产生感受和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设计意图:
“印象主义音乐”是《音乐鉴赏》第十一单元的重要内容,本课时主要关注的是这一流派代表人物德彪西的音乐。
本节课从对比欣赏印象派绘画作品和和印象派音乐作品入手,尽管这二者分属于不同门类的艺术,但在艺术思想、创作手法上都有共通之处,从他们的作品中能够找出共同的特征,这也为学生认识、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渊源及其基本特征提供了条件。
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内容方面做了一些整合,除课本上的《海上——从黎明到中午》(选自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第一乐章)一个乐曲外,另外还选择了《波浪的嬉戏》片段(选自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第二乐章)和《海
洋与辛巴德的船》片断(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曲),通过印象主义音乐与民族乐派音乐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它们的不同,这同样为学生认识、了解印象主义的风格特征提供了条件。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征,首先通过对《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乐曲的三段主题音乐的欣赏,学生能从音色、旋律等方面对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有所了解,再通过视频欣赏聆听全曲,加深感受和体验。
在一般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去认识作品的风格特征是比较容易的。
而类似大海——海浪的嬉戏》这样的作品却困难得多了,因为它的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并不像常见的音乐作品那样容易把握。
当然,任何事物总是在辩证地存在与发展着的,具体到这部作品上,直接感受、体验音乐的风格,而后再透过客观存在们的风格去认识、理解其音乐要素及音乐表现手段,从而让学生感受和体验
乐曲的情感内涵及风格特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力。
教学过程:
一、在音乐声中欣赏印象主义绘画作品
问题:你知道这幅画的名称吗?作者是谁?作品属于什么流派?
生回答:《印象一日出》、莫奈、印象派。
师展示两位法国绘画大师的风景画各一幅,学生交流这两幅画的特点。
二、对比欣赏印象主义音乐和民族乐派的作品
师简介印象主义绘画导入到印象主义音乐兴起的背景。
十九世纪末,法国出现了一派叫做“印象主义者”的画家和诗人,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梦幻的美,于是作曲家德彪西力图用音乐来达到“印象主义者”用绘画所达到的同样效果。
播放《波浪的嬉戏》片段和《海洋与辛巴德的船》片断,对比欣赏两音乐片段,
问题:其中哪一首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作品?其中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是民族乐派的代表?
三、简介印象主义代表人物德彪西及代表作品。
交响素描《大海》是德彪西创作的一部音乐画卷,它由三幅交响素描组成。
三首素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充满阳光的海面上变化无常的景象,描绘了海的气氛和海的性格。
它们既像是一部由三个乐章组成的交响曲,又好像是一首庞大的交响诗。
本课欣赏的是《大海》的第一首。
欣赏《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乐曲的三段主题音乐
问题(1):第一主题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
(2):这段发展部分音乐在音色、旋律方面有什么特点?
(3):尾声部分由英国管演奏的这段旋律进行方向有什么特点?
完整欣赏《海上——从黎明到中午》,展开想象。
要求:请你把对大海的意象用语言描述出来。
生回答。
四、拓展与探究: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影响、其它代表作品。
生回答
师总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是艺术技巧高深,刻画细致、善于表达内心的变幻,追求感官的美;在和声、配器和织体手法上新颖、细腻,色彩丰富。
它反映了时代变化的初步迹象,是现代音乐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