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中学生伤害事故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308.00 KB
- 文档页数:10
北京清华附中重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安全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然而,事故依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2024年,北京清华附中发生了一起重大安全事故,给学校、学生以及家长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震动。
以下将对该安全事故进行案例分析。
事件背景:2024年5月,北京清华附中举行了一次体育活动,短跑比赛。
在比赛过程中,由于裁判的疏忽,举办方没有意识到赛道上的一个障碍物被遗留在了比赛区域内。
导致一名学生在奔跑过程中撞到了障碍物,造成严重的头部和颈部受伤。
一、事故原因分析1.裁判疏忽。
体育比赛中举办方通常应有专门的裁判负责监管比赛过程,检查赛道和比赛区域。
然而,在这起事故中,裁判没有对赛道进行充分检查,导致障碍物被忽略。
2.安全教育不到位。
作为一所高端学府,安全教育应该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在该安全事故中,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学生不具备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事故后果分析1.学生伤势较重。
由于学生撞到了障碍物,造成了严重的头部和颈部受伤,可能会对其日后的生活和学习造成重大的影响。
此外,学生还需要长时间的康复和精神抚慰。
2.家长的心理创伤。
事故对学生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他们对学校安全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同时也对孩子的学习环境产生了质疑。
3.学校声誉受损。
作为一所享有盛誉的学府,这起重大安全事故打击了北京清华附中的声誉。
这不仅对学校的招生、教育质量等方面产生了直接影响,还使得家长和社会对该学校的安全管理能力产生了质疑。
三、事故预防对策1.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学校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教师和工作人员严格执行。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增加监督力度。
对于体育比赛等活动,学校应加大对裁判以及工作人员的监督力度,确保比赛过程中的安全漏洞被及时发现和解决。
3.引入安全保险制度。
学校可以引入安全保险制度,为学生提供安全保障。
体育课受伤案例体育课是学生们喜爱的课程之一,但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意外受伤的情况。
在我校的体育课上,也曾发生过一起受伤案例,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这是一个晴朗的周五下午,学生们正在进行田径课的训练。
小明是班级里的体育健将,他在长跑比赛中表现出色。
然而,在比赛的最后阶段,他突然摔倒在地,痛苦地呻吟着。
老师和同学们立即赶到他身边,发现他的腿部出现了严重的扭伤,无法站立。
紧急情况下,老师立即召集其他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将小明送往校医院。
在校医院,医生们对小明进行了仔细的检查,确认他的腿部韧带受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学校立即通知了小明的家长,并安排了专车将他送往当地的大医院进行治疗。
经过一番紧张的手术和精心的护理,小明的伤势得到了控制,虽然需要一段时间的康复,但总算是躲过了一劫。
这起体育课受伤案例引起了学校和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学校立即展开了对体育课安全管理的全面检查,对运动场地设施进行了维护和修缮,加强了对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监督。
同时,学校还组织了体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在体育活动中应该如何预防受伤,如何正确处理受伤情况,以及在受伤后如何寻求帮助。
家长们也纷纷表示了对学校的关切和支持,他们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对体育课的安全管理,保障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同时,他们也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体育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支持,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体育活动环境。
通过这起体育课受伤案例的教训,学校和家长们对体育课的安全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体育课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享受乐趣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和照顾。
同时,学校还将继续开展体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们养成安全的体育活动习惯,提高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体育课堂。
总之,体育课受伤案例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更加重视了体育课的安全管理工作。
学生摔倒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一、案例背景本案例发生在2023年4月10日,地点为某市第一中学的操场。
涉事学生为初一(3)班学生李明(化名),在体育课上进行足球训练时不慎摔倒,造成右腿骨折。
二、事发经过当天下午,李明所在的班级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在一次快速奔跑中,李明试图绕过防守球员,但由于地面湿滑,不慎滑倒。
摔倒时,李明的右腿首先着地,随后感到剧烈疼痛,无法站立。
体育老师立即停止训练,对李明进行初步检查,并通知校医。
经校医初步诊断,怀疑李明右腿骨折,随后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三、原因分析1. 环境因素:事发当天,操场地面因前一晚降雨而湿滑,增加了学生摔倒的风险。
2. 个人因素:李明在训练中过于追求速度,未能充分注意地面情况,导致不慎摔倒。
3. 教学管理:体育课上,老师未能及时注意到地面湿滑的情况,未能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 设备因素:学校操场的排水系统不够完善,导致雨水未能及时排出,地面积水。
四、处理措施1. 立即救治:事发后,体育老师和校医迅速对李明进行初步处理,并及时送往医院。
2. 家校沟通:学校及时与李明家长取得联系,通报情况,并保持沟通,确保家长了解孩子伤情及治疗进展。
3. 安全教育: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特别是运动安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 环境改善:学校对操场的排水系统进行改进,确保类似情况不再发生。
5. 教学调整: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运动技巧和安全意识的培养,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预防建议1. 加强场地管理:定期检查运动场地,确保场地安全,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2. 提升安全意识:通过班会、安全教育课等形式,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3. 完善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运动伤害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4. 加强师资培训:对体育老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在运动安全方面的指导能力。
5.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运动安全。
中小学生校园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
黄某是某市某县某镇某小学五年级男生。
2002 年10 月15 日下午,该校五、六年级的学生由体育老师黄某组织上体育课。
课前,黄老师宣布参加乒乓球等项目比赛的同学进行训练,其余学生自由活动,同时要求学生不要去玩单双杠,不要影响其他学生训练。
由于黄某不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便与几位同学擅自去玩单杠。
黄某因身高不够,几次跳起没能抓住单杠,便爬上单杠旁边的砖墙,跳过去抓单杠,但因没抓着而跌落在地上,摔伤右手,造成严重骨折致7级伤残,并花去医疗费等相关费用66316 元。
事后,黄某认为自己受伤虽自己有过错,但是在学校上体育课时受伤,学校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
于是黄某将该学校告上龙川县法院,要求依法赔付其受伤致残造成的经济损失。
法律分析
原告黄某在上体育课时违反学校管理制度,不听从老师的要求,在没有体育老师组织和指导的情况下,擅自并且不按规定要求去抓单杠,以致受伤,黄某应负该事故的主要责任。
被告校方(体育老师)虽在上体育课时对学生提出不要去玩单双杠的要求,但校方并未在可预见的单杠区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致学生受伤,校方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依照《民法通则》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规定,黄某造成损失的66316 元由学校负责赔偿20%,即13263
元,其余由原告黄某自负。
预防措施
1.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3.尽量把学生控制在可监视的范围内。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 / 1。
校园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介绍及风险管理建议案例1--体育课意外受伤事故简介:20年9月13日,昆明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刘某在上体育课时,被堆放在沙坑旁边的废旧轮胎绊倒受伤,送至医院被诊断为右肱骨上段骨折。
后经过司法鉴定鉴定为九级伤残。
事发后,学生家长要求学校赔偿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后续治疗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后续治疗费等共计13万余元。
责任划分: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首先,事故中的主人公刘某就读六年级,事发时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其次该校在沙坑旁边堆放轮胎已经违反相关行业规定。
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因学校设施导致其绊倒受伤,损害实施很明显。
学校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2--互相打闹致伤眼睛事故简介:某中学学生王某与同学熊某属住校生。
20年9月23日,在校用完晚餐休息期间在教室互相嬉戏打闹,王某先用粉笔头打熊某,熊某用自制的小弓箭向王某发射粉笔头,射中左眼。
当晚因班主任老师家访不在学校,王某与同学到诊所买了一瓶眼药水后回寝室休息。
第二日上午,王某觉得眼睛不适与家人联系,由家人送至医院,摘除左眼晶体。
后经过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为八级伤残。
家长要求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后期治疗费等共计6万余万。
责任划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法》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受到侵害,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此次事故中,王某、熊某均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俩人在学校上自习前到教室嬉戏打闹时,熊某用自制小弓箭致王某受伤。
熊某是直接责任人。
对此,应由熊某监护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义务。
学校虽然在新生入学时与家长签订《学生安全协议》,在教室设置警示标语禁止学生在教室等场所嬉戏打闹,并在班会上进行过安全教育。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校园伤害事故频发,涉及学生、教师、学校等多方利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以一起校园伤害事故为案例,探讨学校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案例简介2019年3月,某市某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伤害事故。
在该校八年级(2)班的一节体育课上,学生张某在跳高练习中,不慎从跳高台上摔下,导致头部受伤,经医院诊断为脑震荡。
事故发生后,张某的家长认为学校存在管理不善、安全教育不到位等问题,要求学校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学校则认为,张某在练习过程中没有遵守纪律,自行攀爬跳高台,导致事故发生,学校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三、案例分析1. 学校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本案中,张某在体育课上受伤,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有责任保障学生的安全。
虽然张某在练习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但学校在安全教育、设施设备、现场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未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因此,学校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2. 学校承担的责任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条规定:“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致使未成年人受到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本案中,学校应承担以下责任:(1)安全教育责任: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设施设备责任:学校应确保体育设施的完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消除安全隐患。
(3)现场管理责任:学校应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遵守纪律,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四、案例启示1. 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安全演练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
2. 学校应完善设施设备,消除安全隐患。
学校体育事故案例3近年来,校园人身伤害事故屡有发生,所谓校园人身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由此也引发了不少学生或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学校等给予赔偿的诉讼纠纷。
校园伤害事故不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不幸,也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老师感到不安,以至于不少学校采取限制甚至取消具有安全隐患的教学活动等消极手段来求得“平安”,表现出校方对这类“防不胜防”且又“不堪重负”的赔偿纠纷的无奈与困惑。
【案例二】体育课跳箱撞成骨折校方无过错仍须要补偿丁磊是某中学的初三学生,2021年4月3日下午,丁磊与同学们在体育老师安排下参加中考前的体育模拟测试练习。
在跑完了1000米后,又进行了实心球投掷练习,此时丁磊感觉自己体力有点不支,但他并没有吭声,仍坚持参加了接下来的跳横箱练习测试。
第一次跳跃时,丁磊使出浑身力气勉强跳过横箱,第二次跳跃时,虽然右脚已经跨过横箱,但由于体力不支,左脚没有同步跟上,而是直接撞在了箱子上,人则直直地摔倒在了横箱前的垫子上,丁磊顿时感觉右腿使不上力。
随后他被送至医院治疗,被诊断为“右胫腓骨中段骨折”,达到十级伤残。
丁磊父母指出,学校在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时,应负对学生展开安全教育、管理和维护的责任,正是由于学校没履行职责,才引致了丁磊的伤势。
因此控告建议学校索赔医疗费、伙食津贴、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等总计16万余元。
学校辩称,模拟测试内容符合大纲要求,应在中学生的承受范围内,跳箱时,有体育老师在旁进行保护,丁磊受伤是由于跑的过快,导致右脚直接撞倒横箱,完全是自己操作失误导致,并非因为学校的器具或设备不当,学校在事故中并无过错。
法院认为,本案中,学校安排模拟体育拟测试练习并无不当;练习场地铺设防护垫,并有体育老师在器械侧前方加以保护,所以学校并不存在安全保护措施不力的情况。
学校安全事故的示例案例1. 事故概述事故日期:2021年5月10日事故地点:XX学校操场事故类型:体育活动意外涉及人员:学生A(14岁)、体育老师B2. 事故经过事故发生时,学生A正在操场参加篮球训练。
在抢夺篮板球的过程中,学生A失去平衡,摔倒在地,导致右腿骨折。
体育老师B立即停止训练,对学生A进行初步检查,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3. 事故处理120急救车迅速赶到现场,对学生A进行紧急救治,并将其送往医院。
体育老师B向学校领导报告了事故情况,并陪同学生A前往医院。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前往医院探望学生A,并与家长取得联系。
4. 事故原因分析经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为学生A在抢夺篮板球时,动作不当,导致失去平衡。
同时,体育老师B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动作规范指导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A的动作错误。
5. 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加强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增强体育老师的业务能力,提高训练过程中的指导水平,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巧。
定期检查体育设施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增加体育课程中的安全意识教育,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6. 后续处理学校对学生A家长进行了赔偿,并积极关注学生A的康复情况。
体育老师B对此次事故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了安全教育。
学校组织了一次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
7. 总结此次学校安全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特别是学生体育活动安全。
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同时,加强体育老师的业务培训,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
第1篇一、引言校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既是知识的殿堂,也是法律意识的启蒙之地。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法律问题日益凸显,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的校园法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校园法律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二、案例一:学生伤害事故案例简介:小明(化名)是一名初中生,在一次课间休息时,与同学小刚(化名)发生争执,导致小明受伤。
事后,小明家长要求学校赔偿损失。
案例分析:1. 成因分析:学生伤害事故的成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原因、学校管理不善、家庭教育缺失等方面。
在本案例中,小明和小刚之间的争执是学生自身原因导致的。
2. 影响分析:学生伤害事故对受害者和加害者双方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对受害者而言,可能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对加害者而言,可能引发法律责任,影响其成长。
3. 应对措施: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其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已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依法处理,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三、案例二:教师侵权责任案例简介:某中学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体罚,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伤害。
事后,学生家长将教师告上法庭。
案例分析:1. 成因分析:教师侵权责任的成因主要包括教师法律意识淡薄、学校管理不到位、教师个人素质等方面。
在本案例中,教师因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对学生进行体罚。
2. 影响分析:教师侵权责任对受害者和学校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对受害者而言,可能造成身心伤害;对学校而言,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和声誉损失。
3. 应对措施:学校应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法律意识;建立健全教师管理机制,规范教师行为;对于教师侵权行为,学校应依法处理,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四、案例三:校园欺凌事件案例简介:某中学发生一起校园欺凌事件,受害者小丽(化名)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事后,小丽家长将欺凌者及其家长告上法庭。
案例分析:1. 成因分析:校园欺凌事件的成因主要包括家庭教育缺失、学校管理不到位、社会不良风气等方面。
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学校体育安全教育,本文将以一起小学体育安全教育案例为切入点,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以期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借鉴。
二、案例描述1. 事故发生时间:2019年3月15日2. 事故发生地点:某小学操场3. 事故经过:在体育课上,该校五年级一班进行足球比赛。
比赛过程中,学生小明(化名)在争抢球时,不慎踩到同学小李(化名)的脚,导致小李脚踝受伤。
课后,小李家长得知情况后,要求学校给予赔偿。
4. 事故原因分析:(1)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小明在争抢球时,没有注意周围同学的位置,导致踩到小李的脚。
(2)教师监管不到位:在比赛过程中,体育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并制止学生的危险动作,导致事故发生。
(3)学校安全设施不完善:操场上的运动器材存在安全隐患,如足球场地不平整,导致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受伤。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1)利用班会、校会等时间,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在体育课上,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讲解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2. 加强教师监管力度(1)体育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时刻关注学生的运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制止。
(2)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确保学生在体育课上安全、愉快地学习。
3. 完善学校安全设施(1)定期检查操场上的运动器材,确保其安全可靠。
(2)对运动场地进行平整,减少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伤的风险。
4.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1)制定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责任。
(2)设立体育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四、案例总结本案例反映出我国小学体育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加强学校体育安全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通过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加强教师监管力度、完善学校安全设施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运动环境。
体育运动人身损害司法典型案例精析一、案例一:业余足球比赛中的碰撞伤害。
1. 基本案情。
- 在一场业余足球友谊赛中,球员A在争抢球权时与球员B发生了剧烈碰撞。
A 由于碰撞导致腿部骨折,医疗费用花费数万元。
A认为B的动作存在故意犯规的嫌疑,向B提出赔偿要求。
B则辩称自己是正常的比赛动作,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2. 法院判决及分析。
- 这个案例体现了在对抗性体育运动中,自甘风险原则的重要性。
只要参与者的行为符合运动规则,没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即使造成他人伤害,也无需承担侵权责任。
这有助于维护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避免因正常的对抗行为而引发过多的诉讼纠纷。
二、案例二:健身房器材使用不当导致的伤害。
1. 基本案情。
- 顾客C在某健身房使用一台跑步机时,由于跑步机的紧急制动装置突然失灵,C 在跑步过程中摔倒受伤。
C受伤后,健身房工作人员才发现跑步机存在故障,但之前没有进行有效的设备检查和维护。
C向健身房提出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10万元的要求。
2. 法院判决及分析。
- 这个案例强调了健身场所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健身房等体育经营场所应该定期对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顾客在使用器材时的安全。
如果因为自身的疏忽导致顾客受伤,就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三、案例三:学校体育课程中的意外受伤。
1. 基本案情。
- 在一所中学的体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跳高训练。
学生D在跳高过程中,由于落地姿势不正确,导致脚踝扭伤。
学校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将D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D的家长认为学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法不当、保护措施不足的问题,要求学校承担全部医疗费用。
2. 法院判决及分析。
- 这个案例表明,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只要尽到了基本的教育、管理职责,对于学生因自身原因导致的意外受伤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这也提醒学校要在体育教学中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同时,合理界定自身的责任范围。
2022 年 10 月 20 日,四川南充市营山县涌泉学校一位15 岁的初三女学生体育课后死亡。
通过监控调查发现,死者是与全班同学一起慢步绕篮球场跑 7 圈总共不到 400 米,经卫生院专家诊断鉴定该生为心源性猝死。
2022 年 10 月 26 日下午,南昌市阳明学校五年级学生陈某在体育课开展跳绳活动时蓦地倒地、口吐白沫,班主任与体育老师即将上前施救,并找来保健老师,拨打120 急救电话,联系学生家长。
救护车到校后,校方同车前往南昌市第一医院,该生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后身亡。
因为校园监控坏了,没有拍到现场,学校无法还原事情的真象,因此,该事件处理的很是棘手。
2022 年 11 月 25 日下午,无锡东林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赵晋(化名)在体育课练习400 米跑后浮现了双手支撑双膝后趴伏在地面的情况,同学们发现他的脸上磕出了血,并即将呼喊上课的体育老师并对小赵展开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并第一时间拨打了 120 电话。
“心肺复苏我们向来做到 120 医生到达为止。
”在送到医院后, 2 点 40 分摆布小赵在医院曾经一度恢复了心跳和呼吸,但是下午 2 点 55 分又住手了呼吸和心跳,死因为心源性猝死。
2022 年 1 月 9 日下午,成都 49 中初三学生杨某与另两名同学未经学校许可,私自进入学校职工篮球场打篮球。
打球过程中,篮球卡到了篮板与篮框夹缝中,三人没报告老师,就将球场边上的桌子搬到篮球架下去取卡在那里的篮球。
取完球后,三人无视安全,站在桌子上扣篮,而且又进一步摹仿 NBA 球员把手吊在篮框上扣篮,并在扣篮过程中将身体吊在篮框上悬空摇晃。
杨某在完成第一次扣篮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扣篮。
此时意外发生,篮球架崩塌并将杨某砸中身亡。
2022 年 3 月 12 日上午 10:30,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民族中学4 名教师组成扶贫帮扶小组到塘红乡马里村马垌庄开展结对帮扶进村走访活动。
在当地一位村干的带领下,一行 5 人乘坐一辆小轿车前往马垌庄,途中发生意外,所乘车辆坠落山崖,造成 1 人当场死亡,此外 4 人均不同程度受伤。
防微杜渐警钟长鸣(2016年以来的部分校园安全事故警示案例)一、特异体质类【案例1】四川南充市营山县初三女学生体育猝死2016年10月20日,四川南充市营山县涌泉学校一名15岁的初三女学生体育课后死亡。
通过监控调查发现,死者是与全班同学一起慢步绕篮球场跑7圈总共不到400米,经卫生院专家诊断鉴定该生为心源性猝死。
【案例2】南昌市阳明学校五年级学生陈某上体育课身亡2016年10月26日下午,南昌市阳明学校五年级学生陈某在体育课开展跳绳活动时突然倒地、口吐白沫,班主任与体育老师立即上前施救,并找来保健老师,拨打120急救电话,联系学生家长。
救护车到校后,校方同车前往南昌市第一医院,该生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后身亡。
因为校园监控坏了,没有拍到现场,学校无法还原事情的真相,因此,该事件处理的很是棘手。
【案例3】无锡东林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在校猝死2016年11月25日下午,无锡东林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赵晋(化名)在体育课练习400米跑后出现了双手支撑双膝后趴伏在地面的情况,同学们发现他的脸上磕出了血,并立即呼喊上课的体育老师并对小赵展开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并第一时间拨打了120电话。
“心肺复苏我们一直做到120医生到达为止。
”在送到医院后,2点40分左右小赵在医院曾经一度恢复了心跳和呼吸,但是下午2点55分又停止了呼吸和心跳,死因为心源性猝死。
二、意外伤害类【案例4】15岁中学生进入大学操场打篮球被砸身亡2016年1月9日下午,成都49中初三学生杨某与另两名同学未经学校许可,私自进入学校职工篮球场打篮球。
打球过程中,篮球卡到了篮板与篮框夹缝中,三人没报告老师,就将球场边上的桌子搬到篮球架下去取卡在那里的篮球。
取完球后,三人无视安全,站在桌子上扣篮,而且又进一步模仿NBA球员把手吊在篮框上扣篮,并在扣篮过程中将身体吊在篮框上悬空摇晃。
杨某在完成第一次扣篮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扣篮。
此时意外发生,篮球架倒塌并将杨某砸中身亡。
学生伤害事故案例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或学生活动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
这类事故往往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巨大的伤害和困扰,也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学生伤害事故案例,以便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惕。
第一起案例发生在某中学的实验室。
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学生小明因操作不当,不慎将化学试剂溅入眼睛,导致严重的眼部伤害。
事后调查发现,学校实验室管理不严格,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教师的指导,是导致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第二起案例发生在某小学的操场上。
在一次体育课上,学生小红因为操场地面不平整,摔倒受伤。
经过诊断,小红腿部骨折,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
调查发现,学校操场的维护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是导致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因。
第三起案例发生在某幼儿园的食堂。
在一次用餐过程中,幼儿园学生小华因食用发霉食物导致食物中毒。
经过调查,发现幼儿园食堂食品卫生管理不到位,食材保存不当,是导致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由于学校管理不善、安全隐患存在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和设施设备有关。
因此,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
同时,学生和家长也应当增强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遇到安全问题及时报告老师或相关工作人员。
只有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学生伤害事故是一个涉及学校、家长和学生的综合性问题。
学校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家长应当关注学生的安全,学生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设施、器材【案例1】2007年4月26日上午,某小学的一节体育课上,安排一名实习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学生牛某在活动过程中被绳子绊倒,一颗门牙当场被磕掉。
事发后,学校将牛某送至口腔医院进行诊治,诊断结果为四颗上门牙受损,其中一颗脱落。
在治疗过程中,学校为牛某垫付医疗费用1113.74元,其余医疗费由牛某监护人自行支付。
治愈后,牛某监护人向学校提出索赔,要求医药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3万余元,学校认为索赔数额不合理,不予承认,牛某监护人遂将学校起诉至法院。
【理赔结果】经法院判决,认为牛某提出的索赔要求过高,最终判定学校赔付医药费用944.56元,误工费720元,交通费54元,精神损失费2000元,合计赔付3718.56元。
【案例评析】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其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在这起事故中,学校对牛某负有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因体育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故作为具有管理保护责任的学校应对学生负有更多的义务,但学校却仅安排一名无授课经验、无教师资格的未毕业大学生单独授课,且该校操场的水泥地面不符合国家标准,客观上加重了牛某的损伤后果,故对于牛某在体育课上致伤,该小学校要承担主要责任,但因牛某在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也要承担部分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一百一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六十条。
)安全管理【案例2】某初级中学二年级某班学生上体育课,体育教师宋某上课时宣布:“为备战秋季运动会,有比赛项目的同学,这节课自由练习,其余同学自由活动。
”之后,宋某就回办公室了。
期间,学生张某在练习投标枪的过程中,由于动作变形,标枪偏离方向,正好扎在正在练习跳远的学生李某小腿上。
【理赔结果】李某被送往医院,因肌腱受到损伤,不得不在医院疗养两个月,共花费医疗费632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