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稻插秧机的发展趋势及现状
- 格式:pdf
- 大小:297.76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水稻机插秧及育秧技术作者:李婷婷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7期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要想获得高产量,就需要使用科学的育苗手段来保证苗全、苗壮、苗齐,目前使用的机插秧技术中仍存在很多漏洞,导致插秧时出现漏秧和伤秧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进行积极改进,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水稻产量。
一、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现状我国最早从一九五三年开始就有组织的进行对插秧机的研究工作,在最初阶段是通过模仿人工插秧的方式及工作流程进行水稻插秧机的设计,使用的秧苗也是采用了传统水田育秧技术和大苗洗根的移栽方式,由于在试验阶段存在很多问题,无法应用到实际插秧劳作当中所以研究自然停止。
直到一九七九年,我国首次从日本引进了育秧及秧苗带图插秧技术及相关设备,才开始正式进入到了秧苗带土机插秧时代。
直至今日,我国的水稻插秧技术得到大幅提升,设备也越发完善,在实践中总结理论和经验,毯状盘育秧技术逐渐成为机插秧技术的主流,并且,对机插育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创新和改进,例如目前水稻机插通常使用毯状秧苗,抛秧技术则通常使用钵形秧苗等,抛秧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有对秧苗损伤较少,秧苗返青速度更快等优势,但却不能够在现有的插秧机上进行使用,所以,我国的水稻研究部门开发出新型的钵形毯状秧盘技术,并且培育出上毯形下钵形的水稻秧苗,按照块状进行定量取秧,并进行机插,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取秧的精准度,并实现了钵形秧苗机插技术,使用该技术进行机插秧,能够保证秧苗质量,对秧苗根部损伤少,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针对过去水稻毯状盘育秧苗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根系盘结较差,容易出现散秧和难起秧的问题,中科院研究所还研制出了一种异性的麻育秧膜,将这种秧膜铺垫在育秧盘的底面,能够有效促进盘根,并且还能提高水肥含量,增加透气性,提高氧气含量,从而为水稻育苗提供更加适宜的平衡环境,有利于秧苗生长,显著的提高了水稻秧苗质量,在机插秧过程中增产效果显著。
水稻机插的应用效果及有机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有机水稻机插技术的应用也成为了如今农业生产中的一大亮点。
有机水稻机插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够保护环境,节约劳动力,提高农民的收入。
本文将介绍有机水稻机插的应用效果和有机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一、有机水稻机插的应用效果1. 提高水稻产量有机水稻机插技术是将具有生态特性的有机水稻育种与传统的水稻机插技术结合,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和节水技术,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有机水稻机插能够实现密植,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从而实现了“高产、高效、高品质”的目标。
2. 保护环境有机水稻机插技术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土壤和水源被污染。
有机水稻机插还能够减少灌溉水的使用,保护了地下水资源,降低了排水系统的压力,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
3. 节约劳动力有机水稻机插技术采用了大面积、机器化的种植方式,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力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4. 提高产品品质由于有机水稻机插技术的应用,水稻的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
有机水稻种植采用了生态种植方式,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水稻的口感更好,味道更香甜,更符合现代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二、有机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1. 选种适地适种有机水稻机插的选种要求选用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高效产量的优良水稻品种,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做到适地适种。
2. 合理施肥有机水稻机插需采用有机肥料,选用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全面的有机肥,保持土壤的肥力。
施肥的时机要根据水稻的生长不同阶段来调整,使其在不同阶段能够得到合适的养分供给。
3. 适时管理水田有机水稻机插要合理利用水田,根据水稻的生长需要及气候条件,进行适时的灌溉管理。
一般来说,在水田干燥的时候要适时灌溉,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292021.02 农业信息化>>日本洋马乘坐式水稻插秧机关键技术介绍摘要:水稻是中国重要的农作物,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直接关系到水稻的生产质量和产量。
目前,中国水稻机械化栽培方式主要有机械插秧、机械直播、机械抛秧等,但相比日本、韩国等机械化程度较高国家来说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该文以日本洋马乘坐式水稻插秧机为例,介绍其密植育苗、行走控制、插秧作业自动控制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乘坐式水稻插秧机; 密苗; 栽植爪; 自动控制图1所示是日本洋马公司生产的乘坐式水稻插秧机,机型为YR8D,轴距1200 mm,前轮外径650 mm,后轮外径950 mm。
主要的工作部件包括传送装置、耙取装置、液压无级变速装置、前轮独立悬架装置、施肥装置、喷药装置等。
李加琪,王廷恩1,印 祥2(1. 山东理工大学;2. 山东省旱作农业机械及信息化重点实验室)该插秧机插秧装置由高速回转式仿形栽植爪、变速回转箱、仿形插植臂、护苗导轨组成,利用栽植爪从装置密苗的育苗垫耙取秧苗,并向田里种植秧苗,极大减少了管理和移植工作的劳力。
如图3所示,新技术栽植爪宽度很窄,可以从高密度育苗垫中更精确地耙取一小部分区域,在几乎没有漂浮苗的情况下精准种植,并减少种群损失。
同时插秧机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需要对取苗量进行调节,如图4。
图5所示为常规耙取面积与密苗耙取面积的比较,同时水平进给数只需调整,即可进行常规育苗的移栽。
在进行秧苗种植时,栽植爪在载苗台垫和农田地面间进行往返运动,耙取更小面积的秧苗,将其有序地种植在田里,保证不伤秧的同时保证秧苗直立,如图6所示。
DOI:10.16815/ki.11-5436/s.2021.06.001通讯作者:印祥,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机装备智能控制,邮箱:**************图1 YR8D 型乘坐式水稻插秧机图2 密苗技术与普通育苗技术对比图3 栽植爪1 密植育苗技术洋马乘坐式水稻插秧机苗箱配备高密度育苗垫,每个苗箱可以高密度播种0.15-0.75 kg水稻种,秧苗可以密集的生长,同时具备撒药机,所述的撒药机利用插秧装置的开沟器在田地垄沟撒药,可以通过调节撒药量,实时对高密度幼苗进行充分的杀菌、杀虫,保证田地栽植秧苗的健康生长。
水稻插秧机械的现状及发展
赵亮
【期刊名称】《农业机械》
【年(卷),期】2003()8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生产国之一,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全国水稻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hm^2。
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总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而我国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却很低,与同际先进技术相差甚远。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水稻插秧机械的现状及发展.希望能对国内插秧机企业有所帮助。
【总页数】3页(P17-19)
【关键词】水稻插秧机械;现状;发展;机型系列化;乘坐型插秧机;自动化;电子监视装置
【作者】赵亮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23.91
【相关文献】
1.水稻插秧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崔志英
2.黑龙江省水稻插秧机应用的现状及发展 [J], 林江
3.云南省盈江县水稻插秧机现状及发展探究 [J], 李定宏
4.水稻插秧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J], 潘思辰
5.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J], 明小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稻插秧机推广中存在的困难及其解决措施1. 技术难题:水稻插秧机在不同地区、不同生境下的应用效果存在差异,地形复杂的地区、水稻种植密集的地方、水田面积较小的地域等因素都会影响水稻插秧机的使用效果。
尤其是在山区地区,地形崎岖,机器难以进入,从而导致水稻插秧机的使用面临较大的阻力。
2. 价格昂贵:由于水稻插秧机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其制造成本也相对较高,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国内外大多数品牌的水稻插秧机价格普遍较高,这也成为了水稻插秧机普及的一大阻力。
3. 农民意识:传统的耕作方式已经深入了中国农村,农民们很难改变传统的耕作观念,投资购买新型的水稻插秧机,需要更多的成本和时间来适应新的耕作方式,这对农民来说也是一大困难所在。
4. 维修保养:水稻插秧机是一种机械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中难免会出现故障或者损坏,而农民对机械的维护保养意识较差,这也是水稻插秧机推广中的一大困难。
二、解决措施1. 加强技术研发:针对不同地区和生境对水稻插秧机使用的需求差异,应加强技术研发,推出适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的水稻插秧机产品,以提高其适应性和普适性。
2. 降低价格: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可以共同合作,通过降低水稻插秧机的生产成本和加大补贴力度等方式,来降低水稻插秧机的价格,从而提高广大农民购买的积极性。
3. 宣传普及:政府和专业机构可以通过宣传普及的方式,加大对水稻插秧机的推广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向农民宣传水稻插秧机的高效、节约人力资源的优势,改变农民传统的耕作观念,提高他们对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的认识和了解。
4. 提供技术支持:政府及相关农业机构可以向农民提供水稻插秧机的维修保养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农民对水稻插秧机的维修保养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水稻插秧机的长期使用效果。
水稻插秧机的推广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但只要政府、农业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在技术、价格和宣传普及等方面下功夫,相信水稻插秧机一定会在我国的农田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国内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广,但传统的手工种植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大规模种植的需要。
因此,我国在水稻机械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水稻播种机械化水稻播种机械化是水稻机械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国已经研发出了多种类型的水稻播种机,包括插秧机、直播机、精量播种机等。
其中,插秧机是最常用的播种机之一,它可以实现自动化插秧,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2. 水稻收割机械化水稻收割机械化也是水稻机械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国已经研发出了多种类型的水稻收割机,包括轮式水稻收割机、履带式水稻收割机、半喷式水稻收割机等。
这些机器可以实现自动化收割,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收割效率。
3. 水稻田间管理机械化水稻田间管理机械化是指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各种管理活动中,采用机械化手段进行作业。
包括水稻杂草机、水稻施肥机、水稻灌溉机等。
这些机器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效率。
二、国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与我国相比,国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更加成熟。
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了水稻机械化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日本水稻机械化技术日本是世界上水稻机械化技术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
日本的水稻机械化技术已经应用了半个多世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稻作机械化。
稻作机械化是一种组合机械化技术,包括耕、播、栽、育、收等多个工序。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2. 韩国水稻机械化技术韩国也是水稻机械化技术比较成熟的国家之一。
韩国的水稻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水稻播种机、水稻收割机、水稻田间管理机等。
其中,韩国的水稻收割机采用了履带式结构,可以在水稻田中自由行驶,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
2023年插秧机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当前,插秧机行业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插秧机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插秧机作为一种高效、节约人力的农业机械设备,受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关注和采购。
据统计,插秧机行业市场规模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其次,插秧机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了插秧机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市场上,各家企业都在不断推出新款的插秧机产品,并致力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再次,插秧机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插秧机的需求也变得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稻麦插秧机,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关注植物插秧机、蔬菜插秧机等新型插秧机产品。
因此,插秧机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研发和更新产品。
此外,插秧机市场品牌竞争激烈。
在插秧机市场上,有一些知名的品牌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例如某某品牌、某某品牌等。
这些品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口碑,并且在产品性能、质量和服务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其他插秧机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最后,插秧机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插秧机行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未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插秧机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创新,为农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插秧服务。
同时,插秧机企业也要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以保持竞争力。
综上所述,当前插秧机行业市场规模扩大,竞争激烈,需求多元化,品牌竞争激烈,发展前景广阔。
插秧机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日本新时期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展望在过去的一两年中,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农业机械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此同时,日本政权的轮换也为新农业的开创、农机化的进展供应了契机。
日本新时期农机化的现状如何,将来又将怎样进展?我们翻译了本报合作伙伴、日本“新农林社”社长岸田义典先生为日本《农机新闻》撰写的社论。
种种严峻形势必需深刻反思2022年,作为日本农业机械行业的从业者,我们遭受了以往从未有过的危机。
这就是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对发达国家以拖拉机为龙头的出口产业大幅衰减。
虽然这种衰减的部分由于泰国、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的需求增加而多少弥补了一些,但从销售量的规模上看,我们仍旧迫切地盼望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经济能够尽快复苏,恢复进口需求。
从日本的内需状况上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经济的低迷,副业收入的下降等已经严峻影响到对农业机械的需求。
面对国内的出库额约为1726亿日元,是上一年度同期的90.2%,下降了约一成。
出口方面下降了约40%。
总销量共计为2529亿日元,是上一年度同期的78.7%,不能不说状况非常严峻。
除了上述国际、国内形势之外,现在日本农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快速的高龄化,新生农业人才甚少。
目前的日本农业可以说是由年过古稀的农夫来苦苦担当,这样下去,5年后将无人担负起农业,包括林业。
由于务农人手急剧削减,与时俱进地讨论、开发精密农用机械与普及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如不尽早抓紧,农机产业的销售、维持将难以为继。
从这个意义上看,符合时代需求的农业机械的研发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落后于现状。
有鉴于此,目前日本一些大型企业正在乐观地组织面对巨大的中国市场进军,但还尚未形成有关本地化生产的体系全部在中国生产的制度。
由于必需维持日本工厂的生存,高附加值、高精度、高质量的配件以日本生产、供应的方式占主导地位,但随着中国生产质量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本人认为,日本企业还是应当以扎根中国为目标,建立在中国开展全面本地化生产的制度。
日本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向
作者:罗汉亚, 袁钊和
作者单位:
刊名:
农机科技推广
英文刊名:AGRICULTURE MACHINERY TECHNOLOGY EXTENSION
年,卷(期):2005(9)
被引用次数:21次
1.何必文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探讨[期刊论文]-广西农业机械化2008(2)
2.郑丁科.李志伟.区颖刚电磁振动组合式毯状秧苗播种装置的设计与试验[期刊论文]-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1)
3.佟立杰.赵丽娟.全红英.谢翠竹水稻育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期刊论文]-垦殖与稻作2006(4)
4.黄锐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的实践与思考[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2010(22)
5.栾峰.丰乃玉水稻插秧机及配套技术探讨[期刊论文]-垦殖与稻作2006(z1)
6.林兴军.林贤青.Takeshi Horie日本水稻增产因素分析与稻作技术评价[期刊论文]-中国稻米2006(3)
7.王承龙也谈水稻插秧机的推广[期刊论文]-浙江农村机电2001(2)
8.张秀东现代农机化作业——水稻插秧机使用技术[期刊论文]-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6)
9.日本洋马农机株式会社来鲁考察大型拖拉机市场/临沂兰山:玉米机收成为农机化作业又一新亮点/农机购置补贴给农民带来好处多[期刊论文]-山东农机化2007(12)
10.刘恒新.范伯仁.陈立丹.张园.张汉夫.LIU Heng-xin.FAN Bo-ren.CHEN Li-dan.ZHANG Yuan.ZHANG Han-fu日韩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情况考察报告[期刊论文]-北方水稻2007(2)
1.徐一成,朱德峰,赵匀,陈惠哲超级稻精量条播与撒播育秧对秧苗素质及机插效果的影响[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 2009(01)
2.奚波机插秧水稻农艺特征与营养特点[期刊论文]-农技服务 2015(03)
3.付宝晴,张国华芒市风平镇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推广探讨[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14(22)
4.朱德峰,陈惠哲,徐一成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期刊论文]-北方水稻 2007(05)
5.龚振恺主要栽培措施对机插水稻生产力的影响[学位论文]硕士 2006
6.孙殿霞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期刊论文]-科学与财富 2014(06)
7.黄大山播期、播量和移栽密度对宁粳1号机插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的影响[学位论文]硕士 2008
8.陈健晓,陈文,邢福能,林尤珍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发展趋势及在海南的应用现状[期刊论文]-热带农业科学
2014(05)
9.邹茜,刘慰华,丁明亮,陈于敏,寇姝燕云粳26号特征特性及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3(29)
10.钱银飞,张洪程,钱宗华,刘艳阳,李杰,郭振华,陈烨,张强我国水稻机插秧发展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农机化研究 2009(10)
11.朱德峰,张玉屏,林贤青,陈惠哲浅述2008年全球水稻生产、价格和技术[期刊论文]-中国稻米 2009(01)
12.王端飞栽培方式及株行距配置对超级稻宁粳3号产量形成和群体均衡性的影响[学位论文]硕士 2011
13.吴一梅秧龄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学位论文]硕士 2007
2014(02)
引用本文格式:罗汉亚.袁钊和日本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向[期刊论文]-农机科技推广 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