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1-2015)
- 格式:pdf
- 大小:941.86 KB
- 文档页数:23
烟草标准化研究发展现状与趋势一、摘要烟草标准化涵盖烟草和烟草制品、烟用材料、烟草农业、烟草机械、烟草信息化、烟草工程建设、烟草劳动定员定额、烟草企业管理、烟草物流、烟草标准样品(标准物质)等主要领域。
2012-2013年,烟草标准化工作继续坚持《烟草行业标准化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1]所提出的“突出重点、加强预研、企标引领、国际接轨”的原则,以完善行业标准体系、行业标准物质(样品)库为目标,以支撑行业产品质量安全、为“卷烟上水平”战略任务提供保障为重点,深入开展了各领域的标准化研究。
构建起由600余项烟草类国家或行业标准(包括计量规程、规范)组成的行业标准体系。
2012年1月-2013年10月,发布标准66项,建立标准物质2项、行业最高计量标准1项,完成了标准预研项目16项。
本文主要从烟草化学分析方法、烟草制造、计量与标准物质、烟用材料、烟草农业、卷烟营销和物流、烟草信息化、企业管理等方面标准研究的现状进行论述,并比较国内外相关烟草标准的研究水平,探讨分析了烟草标准化研究发展趋势。
二、烟草标准化研究进展(一)烟草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研究1982年Dube和Green等报道,烟草中已鉴定出的化学成分有2549种,烟气中有3875种;2008年,Rodgman和Perfetti报道[2]称,包括烟草、烟草烟气与烟草代用品烟气以及添加剂在内的化合物总数大约8700种。
1、烟草中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标准研究与制定。
继续以YC/Z 240-2008《烟草及烟草制品标准体系》针对烟草中化学成分提出的“以成分为主线、以成分对烟草及烟草制品品质(如感官质量)、烟草生长以及产品安全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和含量水平,作为建立及其优先建立标准的基础”,并以分析测试对象日益精准化、测定化合物类别明显增加的需求作为标准布局的另一条件。
2012-2013年度,研究建立了YC/T 427—2012《烟草及烟草制品 灰分的测定》,依据国内烟草行业目前的检测技术和设备水平,结合烟草及烟草制品的实际情况,采用高温灰化法进行烟草及烟草制品灰分的测定;建立了YC/T 447-2012《烟草及烟草制品 麦芽糖、蔗糖、葡萄糖、果糖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法》,与YC/T 251-2008 《烟草及烟草制品 葡萄糖、果糖、蔗糖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YC/T 381-2010《烟草及烟草制品 葡萄糖、果糖、蔗糖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分辨率较好、分析速度更快;建立了YC/T 448-2012 《烟草及烟草制品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离子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法》,采用了氨基酸直接分析方法,与YC/T 282-2009《烟叶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分析仪法》相比,具有所需试剂简单、无需柱前和柱后衍生、仪器通用性更好等特点;建立了《烟草及烟草制品 氨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与YC/T245-2008《烟草及烟草制品 氨的测定 连续流动法》相比,由于我国多是烤烟及烤烟型卷烟,且氨含量较低,而离子色谱仪的灵敏度相对较高,使用该方法可有效检测其含量;建立了YC/T 470-2013《烟草及烟草制品 西柏烷二萜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该方法是行业首次发布的烟草西柏烷二萜醇的标准方法;建立了YC/T 468-2013《烟草及烟草制品 总植物碱的测定 连续流动(硫氰酸钾)法》,与YC/T160-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 总植物碱的测定 连续流动法》相比,避免了氰化钾剧毒化学品的使用,试剂的购置、使用和保管更为方便,也避免了废液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建立了《烟草及烟草制品 烟草特有N-亚硝胺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与YC/T 184-2004《烟草及烟草制品 烟草特有N-亚硝胺的测定》(TEA)相比,灵敏度提高,且操作简便;建立了YC/T 471-2013《烟草及烟草制品 麦角甾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YC/T 472-2013《烟草及烟草制品 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计数》,将麦角甾醇作为烟草霉变的标记物,将霉菌数量作为烟草及烟草制品霉变的测定方法之一,两种方法并存互补,同为霉变判定方法提供技术基础。
烟草广告“换装”挑战法律盲区[摘要]随着《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年)》的发布,直接烟草广告大为减少,但随着新媒体发展,当前烟草企业利用相关法律的空白,继续变相开展广告活动。
文章以近期广受追捧的一部微电影为切入点,分析了现行《广告法》面临调整的状况,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烟草广告;广告法;新媒体一、新媒体走红,烟草广告大“换装”近年来随着新媒体事业的发展,微电影开始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近期,一部名为“一支烟的穿越”的微电影受到热捧,其借助近段时间的“穿越热”讲述了一个男人通过香烟感悟人生真谛、重拾幸福的故事:男主人公林一楠无意中得到了一包香烟,而这包香烟具有穿越时空的魔力,靠它的穿越力量,林一楠挣了许多钱。
但后来女友的死去让他幡然醒悟,明白了幸福并不仅仅等同于拥有财富,于是他选择放弃金钱,用最后半支烟,穿越到从前,挽救了女友的生命。
微电影多次出现的香烟镜头以及暗示性极强的电影台词,都将微电影的主题直指其赞助商生产的产品,使得该产品信息及特点深入人心,达到了宣传效果。
微电影相较传统电影来讲,有颇多好处,如成本较低、传播较快、娱乐性也较强,通过微电影做出的这种“软广告”不仅充分而艺术地传达了烟草企业的产品信息和特点,还通过引发观众内心的情感共鸣而达到传播深层次品牌的理念,这种传播手段被业界视为新媒体走红时代的背景下,烟草企业成功营销的新典范。
吸烟是世界上首要的可预防的导致死亡的原因。
①由于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吸食烟草产品会损害人们的健康,所以我国严禁烟草企业利用广告活动宣传其产品。
随着《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年)》的发布,使得直接烟草广告大大减少。
然而,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走红,烟草企业见缝插针,通过将烟草广告“换装”,举着赞助、捐献等幌子招摇过市,大肆宣传其烟草产品。
二、烟草广告“换装”,《广告法》面临挑战烟草企业为其产品广告“换装”,利用现行《广告法》中的空白,使之成为其营销手段,令许多专家和学者对修改《广告法》的呼声愈来愈高。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全面加强烟草行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烟运〔2011〕116号行业各直属单位,中国烟草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实业发展中心: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技术防范水平,有效预防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现就全面加强烟草行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安全基础设施的含义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危险因素、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及预防、减少、消除危害所配备的设施、设备、装置。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安全设施设备配置达标、性能有效、管理到位为目标,全面加强行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安全技术保障能力,有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
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消防、锅炉压力容器、仓库、变(配)电、电气线路、机械、起重机械和电梯的安全设施、设备、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2011年底前必须全面配置落实到位,有效运行;“两烟”仓库2012年底前必须达标使用。
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标准见附件。
三、基本要求(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保证设施建设顺利实施。
1.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强行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烟草行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规范安全作业环境,推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要落实责任,注重规划,突出安全设施的全面配置达标,提升企业整体安全技术防范水平。
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明确职责,加强领导,认真进行统筹规划,做好设施排查、摸底工作和现有安全基础设施的可靠性评价,把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如期落到实处。
各省级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和检查,根据所属企业安全基础设施现状情况,认真制订、实施建设规划方案,全面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
3.各单位要确保现有消防报警、视频监控、自动灭火“三项系统”的有效运行。
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规定,合理设置各类安全设施、设备、装置,确保性能符合要求,运行灵敏、可靠。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全文)吸烟对人体所有器官均会产生损害,烟草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目前有烟民约13亿人,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
如果对烟草不加控制,本世纪吸烟致病死亡人数将可能达到1亿,比上个世纪翻一番。
中国目前的烟民数量约3.2亿。
近年来,中国的吸烟率呈下降趋势。
为了减少烟草危害,世界卫生大会1996年5月提议进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 -- FCTC) 的谈判。
1999年5月,第52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启动公约的谈判,并确定在2003年5月完成。
2000年10月,公约的政府间谈判正式开始,并于2003年3月通过公约最后文本。
2003年5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192个成员一致通过了第一个限制烟草的全球性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为在全球控制烟草危害、共同维护人类健康提供了法律框架。
这一公约及其议定书对烟草及其制品的成分、包装、广告、促销、赞助、价格和税收等问题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公约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由各缔约方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各级实施烟草控制措施的框架,以便使烟草使用和接触“二手烟”频率大幅度下降,从而保护当代和后代人免受烟草对健康、社会、环境和经济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2005年2月27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正式生效。
它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主持达成的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公共卫生条约,也是针对烟草的第一个世界范围多边协议。
截至2007年7月,已有148个缔约方,涵盖了全球80%以上的人口。
145个缔约国已批准公约生效。
俄罗斯决定加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3年11月,中国成为该公约的第77个签约国。
200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批准了该公约,10月正式向联合国交存了批准书。
公约生效后,各缔约国须严格遵守公约的各项条款:提高烟草的价格和税收,禁止烟草广告,禁止或限制烟草商进行赞助活动,打击烟草走私,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在香烟盒上标明“吸烟危害健康”的警示,并采取措施减少公共场所被动吸烟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2015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5.04.24•【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六号•【施行日期】2015.04.24•【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卖、专营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烟叶的种植、收购和调拨第三章烟草制品的生产第四章烟草制品的销售和运输第五章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的生产和销售第六章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行烟草专卖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烟草专卖品是指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叶、烟叶、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
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叶统称烟草制品。
第三条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进出口依法实行专卖管理,并实行烟草专卖许可证制度。
第四条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烟草专卖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辖区的烟草专卖工作,受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以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为主。
第五条国家加强对烟草专卖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烟草制品的质量,降低焦油和其他有害成份的含量。
国家和社会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禁止或者限制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吸烟,劝阻青少年吸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烟。
北京市控烟条例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8号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4年11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4年11月28日 第一条为了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维护公众健康权益,创造良好公共环境,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控制吸烟工作。
对吸烟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条本市控制吸烟工作坚持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管理与自律相互结合,实行政府管理、单位负责、个人守法、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加强对控制吸烟工作的领导,将控制吸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控制吸烟工作的财政投入,推进控制吸烟工作体系建设。
第五条本市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相关行政部门的控制吸烟工作,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社会监督,开展控制吸烟工作的宣传教育培训,监测、评估单位的控制吸烟工作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对在控制吸烟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六条市和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是控制吸烟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控制吸烟的政策、措施,开展控制吸烟的卫生监督管理,受理违法吸烟的举报投诉,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并定期向社会公示查处情况。
教育、文化、体育、旅游、交通、工商、公安、园林绿化、食品药品监督、市政市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烟草专卖等相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本行业或者领域内的控制吸烟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制定管理制度,开展宣传培训,组织监督检查。
第七条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好本辖区内的控制吸烟工作。
第八条本市将控制吸烟工作纳入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控制吸烟的公益宣传,加强舆论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2015年修正)(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1991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六号公布;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3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5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6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烟叶的种植、收购和调拨第三章烟草制品的生产第四章烟草制品的销售和运输第五章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的生产和销售第六章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行烟草专卖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烟草专卖品是指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叶、烟叶、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
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叶统称烟草制品。
第三条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进出口依法实行专卖管理,并实行烟草专卖许可证制度。
第四条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烟草专卖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辖区的烟草专卖工作,受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以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为主。
第五条国家加强对烟草专卖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烟草制品的质量,降低焦油和其他有害成份的含量。
国家和社会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禁止或者限制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吸烟,劝阻青少年吸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烟。
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9-05-22 08:39:54卫妇社发〔2009〕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直属有关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各单位,卫生部部属(管)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管)医院,各军区联勤部、各军兵种后勤部卫生部,总参三部后勤部,总参管理保障部、总政直工部、总装后勤部卫生局,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院(校)务部卫生部(处),总后直属单位卫生部门,武警部队各总队、机动师、指挥部、直属学院后勤(院务)部: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医药卫生领域第一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条约。
2006年1月9日,《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
《公约》第8条要求缔约方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公众接触烟草烟雾。
2007年7月,《公约》第二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防止接触烟草烟雾准则》(以下简称《准则》)。
按照《准则》要求,自2011年1月起,我国应当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
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已成为时代潮流。
2005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今后不再雇用吸烟者,并对现有吸烟职员提供戒烟帮助。
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94个国家的统计结果,到2007年底,已有84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法律法规禁止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其中16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机构全面禁烟,其余68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等2类以上其他机构全面禁烟。
2007年1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吸烟(公众卫生)条例》,要求在2009年6月30日前实现“无烟香港”目标,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慢性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编号为F17.2,确认烟草是目前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
目前我国吸烟人群超过3亿,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高达5.4亿,其中15岁以下儿童有1.8亿,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
中国烟草控制规划(-)目录一、我国烟草控制工作总体状况 0(一)成立领导小组, 建立履约机制 (1)(二)完善法律法规, 健全政策体系 (2)(三)开展控烟宣传, 创立无烟环境 (3)(四)规范烟草生产, 打击非法贸易 (3)二、我国烟草控制面临旳形势 (5)(一)吸烟人口数量众多, 烟草危害后果严重 (4)(二)宣传教育亟需加强, 公众认识有待提高 (5)(三)烟草行业波及面广, 转产替代任务艰巨 (6)(四)基础工作较为微弱, 控烟能力有待增强 (7)三、烟草控制旳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要目旳 (10)(一)指导思想 (10)(二)基本原则 (11)(三)重要目旳 (12)四、我国烟草控制旳重要任务 (13)(一)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 (13)(二)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 (14)(三)广泛严禁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16)(四)不停强化卷烟包装标识健康危害警示 (16)(五)切实加强烟草税收、价格和收益管理 (17)(六)建立完善烟草制品成分管制和信息披露制度 (18)(七)有效打击烟草制品非法贸易 (19)(八)积极提供戒烟服务 (21)(九)加紧建设烟草监测监控信息系统 (22)五、保障措施 (24)(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24)(二)加大控烟工作旳投入力度 (24)(三)深入加强烟草行业管理工作 (24)(四)加强控烟工作交流与合作 (26)六、规划实行 (26)吸烟导致多种疾病, 严重危害公众健康, 是我国面临旳最突出旳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近年来, 我国烟草控制工作获得了积极进展, 吸烟率出现下降趋势, 公众对烟草危害健康旳认识有所提高。
不过我国吸烟人数多, 烟草产量大, 烟草危害重, 烟草控制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加强烟草控制任务非常紧迫、意义十分重大。
为全面推进我国烟草控制工作, 减少烟草危害, 保护公众健康, 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
一、我国烟草控制工作总体状况我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如下简称《公约》)缔约方之一。
一、我国烟草控制工作总体情况 (1)(一)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履约机制 (1)(二)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政策体系 (2)(三)开展控烟宣传,创建无烟环境 (3)(四)规范烟草生产,打击非法贸易 (3)二、我国烟草控制面临的形势 (4)(一)吸烟人口数量众多,烟草危害后果严重 (4)(二)宣传教育亟需加强,公众认识有待提高 (5)(三)烟草行业涉及面广,转产替代任务艰巨 (6)(四)基础工作较为薄弱,控烟能力有待增强 (7)三、烟草控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7)(一)指导思想 (7)(二)基本原则 (8)(三)主要目标 (9)四、我国烟草控制的主要任务 (9)(一)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 (10)(二)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 (11)(三)广泛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12)(四)不断强化卷烟包装标识健康危害警示 (12)(五)切实加强烟草税收、价格和收益管理 (13)(六)建立完善烟草制品成分管制和信息披露制度 (13)(七)有效打击烟草制品非法贸易 (14)(八)积极提供戒烟服务 (15)(九)加快建设烟草监测监控信息系统 (16)五、保障措施 (17)(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17)(二)加大控烟工作的投入力度 (18)(三)进一步加强烟草行业管理工作 (18)(四)加强控烟工作交流与合作 (19)六、规划实施 (19)吸烟导致多种疾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是我国面临的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近年来,我国烟草控制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吸烟率出现下降趋势,公众对烟草危害健康的认识有所提高。
但是我国吸烟人数多,烟草产量大,烟草危害重,烟草控制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加强烟草控制任务非常紧迫、意义十分重大。
为全面推进我国烟草控制工作,减少烟草危害,保护公众健康,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2-2015年。
一、我国烟草控制工作总体情况我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方之一。
自2006年1月9日《公约》对我国生效以来,我国烟草控制工作扎实稳步推进,较好地履行了《公约》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一)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履约机制2007年4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部际协调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目前领导小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外交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烟草局等8个部门组成。
工业和信息化部为组长单位,卫生部、外交部为副组长单位。
在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领导小组有效协调解决履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出履约相关法律法规调整意见,研究制定烟草控制有关政策,认真评估履约工作进展情况,积极参与《公约》相关议定书谈判和《公约》相关实施准则制定,较好地完成了我国控烟履约工作的阶段性任务。
(二)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政策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批准《公约》时作出声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禁止使用自动售烟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
卫生部修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作出“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等规定。
国家烟草局、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对烟草危害健康警语的内容、面积、轮换等作出明确规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调整烟产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和《关于进口环节消费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国产和进口卷烟消费税。
此外,国家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关于严格控制电影、电视剧中吸烟镜头的通知》等,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我国控烟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专栏1: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相关法律法规1.全国性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禁止或者限制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吸烟,劝阻青少年吸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烟。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
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二条将公共场所划分为七大类28项。
具体是指:1、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2、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3、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4、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5、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6、商场(店)、书店;7、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2.部门规章和规定《关于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止吸烟的规定》第三条规定:除特别指定区域外,在下列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止吸烟:各类旅客列车的软卧、硬卧、软座、硬座、旅客餐车车厢内;各类客运轮船的旅客座舱、卧舱及会议室、阅览室等公共场所,长途客运汽车;民航国内、国际航班各等客舱内;地铁、轻轨列车,各类公共汽车、电车(包括有轨电车)、出租汽车,各类客渡轮(船)、游轮(船)、客运索道及缆车;各类车站、港口、机场的旅客等候室、售票厅及会议室、阅览室等公共场所;铁路、交通、民航的卫生主管部门和建设部的城建主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的其他禁止吸烟场所。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
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
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3.2006年以来部分地方性条例和规定《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四川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银川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天津市控制吸烟条例》等。
(三)开展控烟宣传,创建无烟环境重点针对政府机关、医院、学校开展了创建“无烟单位”活动。
结合世界无烟日主题发布年度控烟报告,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工作。
组织了全国戒烟大赛,深入开展中国烟草控制大众传播活动,充分调动媒体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烟草控制。
成功举办了“无烟奥运”、“无烟世博”。
明确要求卷烟零售户在柜台醒目位置摆放“禁止中小学生吸烟、不向未成年人售烟”的警示牌,做到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
严格限制烟草广告。
(四)规范烟草生产,打击非法贸易加大烟草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控制新增投资,减少卷烟企业和品牌数量,防止盲目生产和过度竞争。
认真执行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烟叶种植和卷烟生产严格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禁止超计划生产。
依法加强卷烟价格管理,严格限制“天价烟”上市销售。
烟草专卖部门与公安、司法、海关、工商、质检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联合打假打私机制,有效整顿和规范烟草市场秩序。
2006-2010年,我国共查处案值5万元以上制售假烟案件3.1万余起,查获假烟385.4万件,依法拘留犯罪嫌疑人37024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8321人。
专栏2:我国烟草市场总体情况1.我国卷烟市场增速趋缓、非法卷烟得到有效控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市场,烟草制品消费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2006-2010年,中国卷烟销量年均增长3.7%,比菲莫国际、英美烟草、日本烟草、帝国烟草等四大跨国烟草公司加权平均增速低0.2个百分点,总体上呈逐年减缓趋势。
同时,我国非法卷烟占国内市场的比重基本控制在4%以内,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
2.全球卷烟非法贸易非常严重根据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撰写的《取缔全球卷烟非法贸易将增加税收、挽救生命》数据,2009年非法卷烟占全球卷烟市场的比重为11.6%,其中低收入国家为16.8%,中等收入国家为11.8%,高收入国家为9.8%。
非法卷烟导致政府税收损失至少每年405亿美元。
二、我国烟草控制面临的形势近年来,我国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履行《公约》规定的责任和义务,烟草控制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烟草控制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吸烟人口数量众多,烟草危害后果严重我国吸烟者人数众多,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十分普遍。
目前成年吸烟人数超过3.0亿,男性吸烟率达52.9%,居于世界前列。
青少年吸烟状况不容乐观,现有13-18岁青少年吸烟者约1500万,尝试吸烟者超过4000万,青少年吸烟率达11.5%。
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吸烟现象严重,有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暴露,暴露率达72.4%。
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大量发生,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吸烟产生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
专栏3:我国烟草流行情况1.成年男性吸烟率较高我国成年男性吸烟率1996年为63.0%,2002年为57.4%,2010年为52.9%,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目前仍处于高平台期。
成年女性吸烟率1996年为3.8%,2002年为2.6%,2010年为2.4%,总体保持较低水平。
据推算,目前我国成年吸烟者总数超过3.0亿,其中男性2.9亿,女性0.1亿。
2.青少年吸烟较为严重我国13-18岁青少年吸烟率为11.5%,其中男性为18.4%,女性为3.6%。
尝试吸烟率为32.4%,其中男性为44.1%,女性为19.9%。
据推算,我国13-18岁青少年吸烟者约为1500万,尝试吸烟者超过4000万。
3.二手烟暴露较为普遍我国约有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暴露,其中成年人5.6亿,青少年1.8亿,二手烟暴露率达72.4%。
公共场所是二手烟暴露最为严重的地方,其中餐厅二手烟暴露率达88.5%,政府办公楼二手烟暴露率达58.4%。
4.戒烟意愿和服务不足吸烟者中不打算戒烟的比例很高,达44.9%。
戒烟率略有上升,戒烟人数增加,但复吸比例高,戒烟成功率较低。
目前的戒烟服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与国际控烟先进国家相比,戒烟治疗、咨询及药物还没有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专业的戒烟治疗和咨询机构有限、能力不足。
5.烟草危害后果严重我国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
据估算,如目前的吸烟状况不改变,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突破300万。
(二)宣传教育亟需加强,公众认识有待提高我国控烟宣传教育覆盖面不够广、针对性不够强,社会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不足,大多数人未能全面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尤其是对吸烟或二手烟暴露会引起中风、冠心病以及多种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的知晓率低,相当数量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没有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具体危害和致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