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关节康复医疗器械的设计毕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50
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辅助下肢运动障碍患者康复训练机器人结构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学号姓名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来源设计题目依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在专业课教学内容基础上结合生产实践需求、指导教师科研方向、学生特长爱好及可能从事的工作等综合确定。
二、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1.查阅资料文献,了解中低位截瘫患者的生理结构,了解康复/助行机器人的分类、特点、结构、功能等,了解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常用设计方法,了解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撰写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2.对低中位截瘫患者的行走需求进行分析,对辅助行走系统进行初步的静态尺寸分析,确定设计的初始条件及设计要求,分析并确定该系统帮助中低位截瘫患者进行行走康复的实施过程、动作组成、动作循环,确定设计的总体方案;3.完成中低位截瘫患者辅助行走机械系统设计,至少应包括悬吊系统(支承框架、升降位移机构等)设计和立行系统(穿戴支持结构、辅助行走机构等)设计,确定工作参数、结构尺寸、传动方案等,对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和执行部分进行选型和参数计算等;4.设计过程应充分考虑助行系统对患者的适应性、应用过程的便利性、并从节能环保角度体现设计的创新性;5.完成关键零部件的三维模型建立,并实现总体装配;6.撰写毕业论文和相关技术文件。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及应完成的成果形式1.4000字左右开题报告一份;2.不少于1000字外文文献翻译一份;3.1.5万字左右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4.不少于2张A0图量。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计划五、毕业设计(论文)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综合利用学校网络科技数据库及图书馆进行资料查询,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去实地调研。
理论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机械设计、材料力学等工具书:机械设计手册、机械传动设计手册等软件:AutoCAD、CATIA/solid works等关键字:截瘫障碍、下肢助行、康复机器人、机构设计六、其他要求(此项为可选项)指导老师签名 2023年12月 27日。
上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开发-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上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开发开题报告班级/学号:机械1101班/2011010015 姓名:陈炜指导教师:刘相权一、综述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增长,老年人口日益增多,老龄人群的健康问题也成了人们共同关心和面临的问题。
其中,对老年人造成严重伤害的一种疾病就是中风。
中风,属于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其所出现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将直接对人的大脑组织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从而导致偏瘫后遗症的产生,偏瘫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更是广大医护工作者和患者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因此,中风由于它的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危害当今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在当前医疗条件下,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急性中风能够采取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但是,中风所引起的诸如偏瘫、运动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神志障碍等后遗症,却成为当今医疗界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在中风后遗症患者中,大多属于运动功能障碍,资料显示中风后因运动功能障碍而生活不能自理的高达 42.5%。
这不仅使得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而且也为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理与经济负担。
临床研究表明,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必须争取早期康复治疗,尤其在发病后的前三个月内进行康复治疗是获得理想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治疗总有效率可达 92.4%。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使得中风后遗症患者能够最大限度的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减轻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目前,在偏瘫上下肢康复训练方面,国内外医疗界所采用的主要是康复训练师亲自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和训练。
这种治疗方式虽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下述三方面的问题:(1)患者较多的情况下,一名康复训练师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对多名患者进行有效地康复训练,治疗效率低下。
即便是技术娴熟的康复训练师可以同时照顾多名患者,那么由于其体力的限制,也不能保证每个患者都能得到足够强度的康复训练。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 (1)1.1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1.2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国外研究现状 (2)1.2.2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国内研究现状 (5)1.3研究现状总结分析 (6)1.4主要研究内容 (9)第2章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结构设计与系统分析 (10)2.1引言 (10)2.2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结构设计 (10)2.2.1 下肢运动机理分析与关节自由度分配 (10)2.2.2 总体方案设计 (11)2.2.3 下肢外骨骼矫形器构型设计 (12)2.2.4 减重平衡机构设计 (14)2.2.5 人机交互接口结构设计 (16)2.2.6 关键零部件强度校核 (17)2.3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18)2.3.1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18)2.3.2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动力学建模 (21)2.3.3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仿真分析 (25)2.4本章小结 (26)第3章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控制方法研究 (28)3.1引言 (28)3.2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参考轨迹采集与分析 (28)3.3基于自适应迭代学习的患者被动训练 (32)3.3.1 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算法 (32)3.3.2 收敛性分析 (35)3.4基于模糊自适应阻抗控制的患者主动辅助训练 (37)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第4章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实验研究 (43)4.1前言 (43)4.2实验平台的搭建 (43)4.3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 (44)4.3.1 控制系统总体框架 (44)4.3.2 控制系统硬件集成 (45)4.3.3 控制系统硬件调试 (47)4.3.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0)4.4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系列实验 (51)4.4.1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功能性实验 (51)4.4.2 患者被动实验 (52)4.4.3 患者主动辅助实验 (54)4.5本章小结 (60)结论 (62)参考文献 (6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68)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权限 (69)致谢 (70)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在中国以及全球范围内,人口老年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作者: 陈挺学号:**********系(院):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转本)题目: 脚踝康复机设计——机械设计殷永华讲师指导者:(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评阅者:(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2015年5月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目录1 绪论 (1)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1.2 脚踝康复机研究状况 (2)1.3 脚踝康复机设计的技术难点 (6)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6)1.5 本章小结 (7)2. 脚踝生理结构与康复手段 (7)2.1 脚踝生理结构及其运动 (7)2.2 传统脚踝康复的手段 (9)2.3本章小结 (11)3. 脚踝康复机的结构及其比较 (11)3.1 常见脚踝康复机机构 (11)3.2 结构设计方案比较 (12)3.3 机构方案确定 (17)3.4 本章小结 (17)4. 脚踝康复机的设计 (17)4.1 脚踝康复机机构设计要求及医学参数 (18)4.2 脚踝肌肉群力矩分析 (19)4.3 丝杆滑台的选型计算 (20)4.4 步进电机的参数与选型 (25)4.5 行星减速器选型计算 (26)4.6 脚踝康复机整机布局 (27)4.7 其他辅助的机构设计 (28)4.8 本章小结 (29)5. 机构受力及运动分析 (30)5.1 执行机构应力与变形的简单有限元分析 (30)5.2 运行过程中的力矩、角度变化 (32)5.3 本章小结 (33)结论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1 绪论1.1 课题背景与意义目前,随着长期卧床不能运动患者的增多,瘫痪、下肢功能障碍等成为了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患者的下肢长期得不到锻炼,肌肉、基膜和结缔组织性能减退,造成肌肉僵硬,甚至出现废用性肌萎缩等。
小腿的三头肌持续痉挛而得不到牵伸就会导致跟腹挛缩,会使得原本可逆的足下垂转变为不可逆的足下垂。
单腿多自由度下肢康复机器人设计一、需求分析1. 需要满足单腿康复需求:目前市场上的下肢康复机器人大多只能同时治疗双腿,对于单腿患者的康复需求无法完全满足。
2. 多自由度设计:为了能够更好地模拟人体运动,下肢康复机器人需要具备多自由度设计,从而能够更好地调整角度和幅度以适应不同的治疗需求。
3. 安全性和稳定性:康复机器人在为患者提供治疗的还需要确保患者的安全,防止因机器人失稳而引发意外。
4. 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康复机器人需要能够采集患者的运动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为医生和康复师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二、设计理念1. 针对单腿康复需求设计:本款下肢康复机器人将专门针对单腿患者的康复需求进行设计,能够为单腿患者提供更精准、全面的康复治疗。
三、设计方案1. 结构设计:康复机器人将采用轻量化材料,结构设计合理,能够灵活调整机器人姿态,满足不同的治疗需求。
2. 动力系统:机器人将采用电动执行机构,能够灵活运动并提供治疗动力,同时通过自身控制系统进行运动控制,保证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传感器系统:机器人将配备多种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运动状态,并实时反馈给控制系统,从而保证机器人在进行治疗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性能参数1. 多自由度设计:机器人将拥有多个关节自由度,能够模拟人体运动的多种姿态,并能够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2. 精准度和稳定性:机器人的运动精准度高,能够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同时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能够确保机器人在进行治疗时的稳定性。
4. 人机交互性:机器人将配备智能人机交互系统,能够实时与患者进行互动,提供更人性化的康复治疗体验。
五、应用前景设计一款单腿多自由度下肢康复机器人,将给单腿患者的康复治疗带来巨大的改变。
它能够更好地满足单腿患者的康复需求,提供更精准、全面的康复治疗;多自由度设计将能够更好地模拟人体运动,提供更灵活的治疗方式;安全稳定性设计能够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将为医生和康复师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基于肌电信号控制的康复医疗下肢外骨骼设计及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肌电信号控制的康复医疗下肢外骨骼设计及研究姓名费烨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机械电子控制工程指导教师杨灿军20060501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滥鎏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袭坪硬签字日期砌多年月姻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逝垄盘鲎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盘鎏盘鲎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受坪绩签字日期刎…年月工日一名拯年签字日期乒肿…年月日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目奄位丝工作单位研江蜀兔口乞象次分么习通讯地址电话邮编引言第一章绪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学科技术的发展已经相互渗透交叉融合而机电技术与生物医学的融合则为机电技术的应用推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两者的结合极大地促进了医疗器械的发展人机交互人机一体化【?辅助医疗等都已成为可能。
同时电机技术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基于肌电信号的康复医疗器械是机械、电子、电气和生物医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将为医疗器械的迸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都将带来了重大影响老龄化的加快使社会上慢性病患者的不断增多也推动了国际国内康复事业的发展。
康复医疗的价值首先是解决临床医疗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包括长期的功能障碍或丧失。
外骨骼康复装备设计青岛黄海学院山东青岛266427摘要康复机器人技术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机器人技术,是机器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新应用;目前康复机器人已成为国际社会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设计。
本文介绍了下肢康复机器人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总体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和总体控制方案设计,并对重要零件进行校核。
本设讣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共有5个自由度,其中每一·条机械腿上有2个关节(2个自由度)模仿人体腿上的膝关节、髋关节和一个用于减重的减重系统(包括1个自由度)。
此系统能用于脑损伤、中风等病人的步态康复训练,帮助病人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减轻他人的帮助,提高效果。
关键词:康复训练,机器人,下肢外骨骼1绪论据报道,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有1.43亿,占全国人口的11%,到2050年将达到4.37亿。
在老龄人群众中有大量的脑血管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忠者,这类忠者多数伴有偏瘫症状。
近年由于患心脑血管疾病使中老年患者出现偏瘫的人数不断增多,而且在年龄上呈现年轻化趋势。
同时,由于交通运输工具的迅速增长,因交通事故而造成神经心痛损伤或者肢体损伤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在美国数以百万计的有神经科疾病病史和受到过意外伤害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仅以中风为例,每年大约有600000中风幸存者,其中的二百万病人在中风后存在长期的运动障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个特殊群体已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治疗、康复和服务于他们的产品的技术和质量也在相应地提高。
随着机器人技术和康复医学的发展,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医疗康复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仅预测日木未来机器人市场,2005年医疗、护理、康复机器人的市场份额约为250000美元,而到2010年将上升到1050000美元,其增长率在机器人的所有应用领域中占据首位。
因此,服务于四肢的康复设备的研究和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医疗器械相关论文医疗器械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效果评估医疗器械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效果评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器械在康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医疗器械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一、引言医疗器械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是指通过使用各种专门设计的设备,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或改善生活质量的一种治疗手段。
在康复治疗中,医疗器械能够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和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功能。
二、应用效果评估2.1 健康指标改善医疗器械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常常能够改善患者的健康指标。
例如,康复器械可以通过调整关节运动范围和加强肌肉力量,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患者的柔韧度、平衡能力和协调性都能得到明显提升。
2.2 生活质量提升医疗器械在康复中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器械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增加舒适感,并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例如,关节康复器械能够减少疼痛,提高关节的稳定性,使患者能够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
2.3 心理支持医疗器械在康复中的应用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
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挫折和痛苦,而康复器械则可以通过提供声音、图像等形式的指导,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动力。
此外,一些康复器械还提供社交功能,使患者能够与其他康复者进行交流和互助,共同度过康复过程。
三、优势和不足3.1 优势医疗器械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有以下几个优势:- 专业化设计:医疗器械根据康复需求进行专门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 个性化治疗:医疗器械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提供针对性的康复方案。
- 效果明显:医疗器械的应用往往能够给患者带来明显的康复效果,加速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率。
3.2 不足医疗器械在康复领域的应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成本较高:一些医疗器械价格昂贵,使得一部分患者无法承担相应的治疗费用。
- 操作复杂:一些复杂度较高的医疗器械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使用的门槛较高。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康复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作为一种辅助人体行走、促进康复的重要设备,其设计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硬件构成、软件编程以及运动控制策略等方面,以期为提高康复效果、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做出贡献。
本文首先介绍了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阐述了其在医疗康复领域的应用前景。
随后,详细分析了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技术难点,包括机械结构设计、传感器选型与配置、运动学建模与控制算法设计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控制策略,以实现精准的运动轨迹控制和个性化康复治疗。
接下来,文章重点阐述了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包括主控制器、驱动器、传感器等关键部件的选型与配置。
然后,详细描述了控制系统的软件编程,包括运动学建模、控制算法实现、人机交互界面开发等方面。
通过实验验证和临床应用测试,评估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为医疗康复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控制策略和技术应用,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二、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基础理论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作为一种辅助人体下肢运动的医疗设备,其基础理论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生物力学、机器人技术、控制理论以及人机交互等。
生物力学基础:生物力学是研究生物体在力学作用下的反应和适应的科学。
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设计中,必须充分理解人体下肢的生物力学特性,包括骨骼结构、肌肉力量分布、关节运动范围等。
这些特性为机器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确保了机器人在辅助人体运动时能够符合生物力学规律,避免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下肢关节功能恢复器用于膝关节骨折的康复训练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下肢关节功能恢复器,对于患有膝关节骨折的病人的关节功能康复的治疗效果。
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折病人中选取110名,采用随机分配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名病人,对照组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用下肢关节功能恢复器护理病人,比较两组病人膝关节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的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显著好于对照组的病人(P<0.05)。
结论:下肢关节功能恢复器有利于患有膝关节骨折的病人的关节功能恢复,加速病人病情的好转。
关键词:下肢关节功能恢复器;膝关节骨折;康复训练;护理分析膝关节是人体中构造最大且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受到损伤的机会很大。
常会出现滑膜炎、交叉韧带撕裂、软骨损伤等症状[1]。
膝关节骨折常会采用内固定进行治疗,但对关节的功能恢复效果不好,病人常常感到疼痛。
本文主要研究采用关节功能恢复器,对病人的康复训练的影响。
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诊的膝关节骨折病人中挑选110名,采用随机分配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名病人。
其中,男性病人62名,女性病人48名,病人的平均年龄为(41.79±1.14)岁。
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的病人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日常的查房,病情的监测,以及病房的环境护理。
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专业的康复训练,具体护理措施包括以下:①心理护理,膝关节骨折导致病人不能正常行走,造成病人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该主动的与病人和病人家属交流沟通,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有耐心的回答,为病人讲解关节功能恢复器的性能和优点,使病人了解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举一些成功恢复的例子,消除病人的疑虑。
在护理过程中,要多鼓励病人,为其建立治疗恢复的信心,增加病人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
下肢关节康复医疗器械的设计毕业论文Title: Design of Lower Limb Joint Rehabilitation Medical DeviceIntroduction: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demand for effective rehabilitation devices to aid in the recovery of lower limb joint injuries. These devices are essential for patients recovering from joint surgeries or suffering from conditions such as arthritis. This paper aims to propose the design of a lower limb joint rehabilitation medical device that can assistin the recovery process.Section 1: Literature Review1.1 Overview of Lower Limb Joint Rehabilitation-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lower limb joint rehabilitation in recovery and regaining mobility- Highlight the benefits of using rehabilitation devices for joint injuries- Review previous research on existing lower limb joint rehabilitation medical devices, focusing on their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1.2 Analysis of Patient Needs- Analyze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patients during lower limb joint rehabilitation-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patient-centered design in developing a successful rehabilitation medical device -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for designing patient-centric devicesSection 2: Design Methodology2.2 Human Kinematics and Ergonomics- Describe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kinematics and ergonomics in relation to lower limb joint rehabilitation Section 3: Design Proposal3.1 Overall Design Overview- Describe how the device functions to aid in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and explain its key features3.2 User Interface and Control System- Discuss the user interface design, including buttons and displays for controlling the device- Describe the control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how it interacts with the user to ensure a safe and effective rehabilitation processSection 4: Prototyp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4.1 Prototype Development- Expla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 prototype for the proposed design- Discuss the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used in the prototype creation4.2 Prototype Evaluation- Present the methodology used for testing and evaluating the prototype- Discuss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and any necessary improvements or modifications made based on the findings Conclusion:。
- 46 -工 业 技 术我国步入老龄化的进程正在逐步加快。
随着老年群体数量激增,老年人身体健康及恢复等问题日益凸显[1]。
受中风、偏瘫等疾病的影响,老年人经常会出现半身不遂、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这一类问题。
针对这些类型的疾病,除了医药和手术治疗以外,还需要进行术后的康复训练治疗[2]。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可以选择医护人员的一对一陪护治疗。
然而,一方面,专职负责下肢康复训练的医生较少,另一方面,一对一陪护治疗费用较高,这都给老年人的下肢康复训练带来了困难。
因此,行业内正在积极研发下肢康复训练器材,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根据下肢康复训练器材的功能所进行的机械结构设计[3],下肢康复训练器材的运动学分析和轨迹分析,下肢康复训练器材的运动空间仿真和实用性验证[4]。
该文针对前2个问题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下肢康复训练器材的结构设计,并分析运动轨迹,为老年人的下肢康复训练找到更合适的方法。
1 下肢康复训练器的结构设计为了实现下肢康复训练器材的结构设计,该文首先根据人体结构的骨骼学和下肢肌肉分布情况,其次结合人体下肢的运动机理,进行下肢康复训练器材的三维建模,其包括的主要构件如图1所示。
在下肢康复训练器材的整体结构中包括康复训练部分即主体部分、坐姿及调整部分、同步放松娱乐支撑小板。
其中,同步放松娱乐支撑小板,可以放置书籍共老年人阅读或者放置iPad 、手机等播放视频或音乐,使老年人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保持更好的心态、保持放松的身体状态。
坐姿及调整部分主要涉及成座椅的情况,并有靠背和扶手保障老年人康复训练过程安全,连接坐姿调整部分和支撑小板的整体框架选用强度最好的材料,确保对老年人身体的足够支撑。
最核心的部分是位于下方的康复训练部分,为了确保其能训练踝关节、膝关节即下肢各肌肉,选用四连杆机构的特殊形式、偏置曲柄滑块机构来实现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
为了实现下肢康复训练功能,采用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机械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
康复病人和老年人使用的腿部按摩器的设计【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康复病人和老年人使用的腿部按摩器的设计。
首先从需求分析入手,分析了康复病人和老年人对腿部按摩器的需求。
接着介绍了腿部按摩器的设计要求,包括结构设计、材料和技术选择以及安全性考虑。
针对使用者群体的特点,设计了安全性和易操作性强的腿部按摩器。
最后强调了康复病人和老年人使用腿部按摩器设计的重要性,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康复病人和老年人设计更贴合需求的腿部按摩器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康复病人、老年人、腿部按摩器、设计、需求分析、结构设计、特殊材料、技术、安全性、易操作性、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病人和老年人使用的腿部按摩器的设计,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
通过研究腿部按摩器的需求分析、设计要求,结构设计,使用特殊材料和技术的设计,以及安全性和易操作性的考虑,我们希望能够为康复病人和老年人提供一款便捷、有效、安全的腿部按摩器。
这不仅可以减轻他们的疼痛和不适,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达到舒缓身心、促进健康的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康复病人和老年人使用的腿部按摩器的设计需求,以满足他们日常生活中对腿部按摩和舒缓的需求。
通过深入了解用户群体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符合其身体状况和健康需求的腿部按摩器,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本研究旨在为康复病人和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有效和便捷的腿部按摩解决方案,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健康护理和舒适体验。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腿部按摩器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和创新,为康复病人和老年人的健康护理提供更好的支持。
2. 正文2.1 康复病人和老年人的腿部按摩器需求分析康复病人和老年人是使用腿部按摩器的主要用户群体,因此在设计腿部按摩器时,需要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
康复病人通常会有腿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因此需要使用按摩器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缓解疼痛。